資源簡介 課題 1.1堅持改革開放教學 目標 1.結合我國騰飛的表現,理解改革開放的偉大意義; 2.運用所能夠學知識對經濟現象作出正確的分析,提高搜集資料、解讀資料和解 決現實問題的能力; 3.充分認識改革開放就是強國之路;自覺做改革開放的擁護者和支持者重點 改革開放的意義難點 改革開放的必要性。方法 合作探究 討論準備 教學課件改革開放相關材料教學 過程 活動設計 設計意圖【課堂導入】 對比圖片,你發現衣食住行有哪些變化 想一想:為什么會發生如此大的變化 (學生從不同的角度闡述) 教師總結:學校面貌會發生如此大的變化得益于改革開放。改革開 放的意義有哪些呢 這一節課就讓我們來探討這個話題。 【新課講授】 目標導學一:改革開放促發展 教師:近代以來,由于西方列強的入侵、封建統治的腐敗等原因, 中華民族遭受了前所未有的苦難。強國富民成為一百多年來中華民 族矢志不渝的奮斗目標。 今天的中國已不是百年前的中國,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中國高 舉社會主義旗幟,堅持改革開放走上了一條富強民主的大道! (一)改革開放的重要意義 1.材料呈現結合歷史及課前“衣食住行”變化,概括改革開放的 重要意義 意義:極大激發廣大人民群眾的創造性,極大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 力,極大增強社會發展活力,人民生活顯著改善,綜合國力顯著增 強,國際地位顯著提高 (二)改革開放的緣起 1.材料呈現:1978年11月24日,安徽省鳳陽縣小崗村18戶農 民以敢為天下先的膽識,按下了18個手印,搞起生產責任制,揭 開了中國農村改革的序幕。也許是歷史的巧合——就在這些農民按 下手印后不久,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在北京隆重開幕。在關系國家 命運和前途的嚴峻關頭,以鄧小平為代表的中國最高層的政治家和 最底層的農民們,共同翻開了歷史新的一頁。小崗村從而成為中國 農村改革的發源地。 2.想一想: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作出了什么歷史抉擇 總結:1978年,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開啟了改革開放的歷史征程, 以 改 革 開 放對學校的變 化 的 影 響 導 入,激發學生對 本課的興趣。為 新課做鋪墊。 以 任 務 驅 動形式,讓學生 根 據 目 的 篩 選、整合教材相 關信息。從農村到城市,從試點到推廣,從經濟體制改革到全面深化改革, 中國人民堅持聚精會神搞建設,堅持改革開放不動搖,推動中國發 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4.出示兩組圖片:思考改革開放是如何促進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 總結:①我國逐步確立了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 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并存、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基 本經濟制度。(國家)②改革開放使廣大人民群眾參與社會勞動、 創造社會財富的積極性和主動性空前高漲。尊重勞動、尊重知識、 尊重人才、尊重創造已成為社會共識。(社會) 5.活動探究:出示“蛇口模式”材料,思考蛇口能夠一躍成為令世 界矚目的經濟特區說明了什么問題 提示:①改革開放是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抉擇。 ②改革開放能夠讓中國從貧窮落后走向國家富強、人民幸福。 目標導學二:中國騰飛譜新篇 (一)中國騰飛的表現 1.出示圖片。(課本第六頁圖片) 2.思考問題:這些圖片體現了什么 提示:這體現了中國的騰飛。 3.教師總結:中國騰飛的表現:(1)中國已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 第一大工業國、第一大貨物貿易國、第一大外匯儲備國,科技、教 育、文化等各項事業蓬勃發展。 (2)我國城鄉就業規模持續擴大,人民收入較快增長,家庭財產穩 步增加,城鄉社會保障制度逐步建立和完善,扶貧工作取得舉世矚 目的成就。(3)從“引進來”到“走出去”,從加入世界貿易組織 到共建“一帶一路”,從應對亞洲金融危機和國際金融危機到成為 世界經濟增長的主要穩定器和動力源,中國已經成為影響世界的重 要力量。 (二)中國騰飛證明的道理 1.閱讀教材第6-8頁內容,思考回答:中國騰飛證明了什么道理 2.師生共同總結:(1)中國人民堅持改革開放,找到了一條使國家 強盛、人民富裕的正確道路。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中國人民創造 了人類發展史上的偉大奇跡。(2)中國人民通過改革開放過上了幸 福生活。(3)中國已經成為影響世界的重要力量。(4)改革開放是決 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抉擇。 3.知識拓展: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 中國共產黨的初心和使命是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 運用所能夠學 知識對經濟現 象作出正確的 分析三、課堂總結 通過這節課的學習,我們對改革開放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對改革 開放的緣起和重要意義進行了梳理,了解了我國建設取得的巨大成 就,明白了改革開放是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抉擇。改革開放就 是強國之路、富民之路板書 設計 堅持改革開放改革開放促發展 改革開放的緣起 改革開放的重要意義 中國騰飛譜新篇中國騰飛的表現 中國騰飛證明的道理作業 設計 1 . 完成作業本P1- 3作業 批改 典型問題 個別第五題改革開放影響答題不全輔導形式 個別輔導輔導學生 22班:無 23班:李上科教學 反思 本節課的主要內容是對改革開放的認識和理解,雖有一定難度,但結合教材和學生 自己及身邊的鮮活事例也能夠當堂掌握。本節課的教學重點是改革開放的意義,應 選取新穎、學生較為熟悉的典型事例幫助學生理解認識,引導他們自覺地去觀察、 分析社會現象,自覺地去做改革開放的擁護者、支持者。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