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湘科版 五年級上冊 《地表的變化》單元 1.地表在變化 教學設計單元 《地表的變化》 課題 1.地表在變化 課時 1核心 概念 10.地球系統學習內容及要求 10.4地球內部圈層和地殼運動 ④知道地球內部分為地殼、地幔和地核,地殼主要由巖漿 巖、沉積巖和變質巖構成,了解化石的形成及科學價值;知道火山噴發和地震是地球內部能量集中釋放產生的自然現象。教學目標 科學觀念(對客觀事物的總體認識) 科學思維(對客觀事物的認識方式) 探究實踐(科學探究能力 技術與工程實踐能力 自主學習能力) 態度責任(科學態度 社會責任)科學觀念 知道地表有各種形態的地貌。 知道改變地表的力量來自地球內部。 科學思維 運用分析、比較、推理、概括等方法,對地表改變的現象進行合理地解釋。 探究實踐 1.通過視頻、圖片,知道地表的各種形態。 2.通過閱讀資料,分析推測改變地表的力量來自地球內部。 態度責任 樂于大膽想象,能用語言表達自己的觀點,進行合作學習。 2.善于閱讀資料,與同伴交流自己的想法。 3.傾聽不同的觀點,與同學共同探討。教學 重點 本課必須掌握的東西,如:科學原理需要掌握的,動手操作中需要掌握的等等。知道地球的表面是在不斷地變化的。教學 難點 學生難以掌握的東西,如:難理解什么?難操作什么?知道改變地表的力量來自地球內部。教學 準備 教師:1.愛牛課件優化 教師:2.學生實驗材料一套。學生:立體地形圖,地形地貌卡片;學生活動手冊。教學過程教學 環節 教學活動 設計思路 教學備注上課 儀式 教師自我介紹: 同學們好! ……一、聚焦(預設5分鐘) 觀察導入[材料準備:立體地形圖,地形地貌卡片,PPT] 觀察地表形態 提問1:你見過這些形態各異的地貌嗎? 提問2:你居住的地方屬于哪種地貌? 小組活動,教師巡視。 全班交流、分析。 小結:各種地貌給人類提供了生存的空間。二、探索(預設25分鐘) 1.地震成因 [材料準備:PPT] 提問1:觀察地震后,地表形態變化,你發現什么? 閱讀資料:地震后地表 提問2:推測喜馬拉雅山脈可能發生過什么變化? 全班交流、分析。 閱讀資料:喜馬拉雅山增高數據 提問4:根據這組數據你推測出什么? 小組活動,教師巡視。 全班交流、分析。 小結:是什么力量改變著地表的地貌呢? 2.改變地貌的力量 提問1:是什么力量造成地球表面這些形態各異的地貌呢? 閱讀資料:地震、火山 視頻:自然力對地表的影響 提問2:通過這些資料你知道了什么? 小組活動,教師巡視。 全班交流、分析。(板書:自然力) 小結:地表在自然力的作用下,形成了形態各異的地貌。那么,除了自然力,人類活動對地貌會有影響嗎?再來看一組資料。 閱讀資料:人類活動 視頻:人類活動對地表的影響 小組活動,教師巡視。 全班交流、分析。 小結:自然力、人類活動都在影響著地表地貌的變化。 提問3:人類活動對地貌的影響,你有什么看法? 小組活動,教師巡視。 全班交流、分析。 提問4:對于環境的保護你有哪些建議? 小組活動,教師巡視。 全班交流、分析。 小結:自然力對地表地貌的影響我們無法阻止,但是可以采取一些應對措施減少危害。人類活動的影響我們可以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為保護我們生存的家園貢獻一份力量。三、研討和交流(預設5分鐘) 1.提問:各種形態的地貌會發生變化嗎? 2.提問:哪些證據證明地貌在發生著變化? 3.提問:地貌發生變化與什么有關系? 在學生回答問題時要求其說明理由,訓練學生有理有據說明想法的能力,培養學生用證據證明的實證意識。四、練一練 一、選擇題 1.有利于人類生存的地貌是( )。 A.平原 B.海洋 C.沙漠 D.山地 2.科學家曾在喜馬拉雅山脈采集到了( )化石。 A.魚類 B.海藻 C. 海螺 D.魚龍 3. 根據在喜馬拉雅山脈采集到的化石推測喜馬拉雅山脈原來可能是( )。 A.海洋 B.平原 C.山地 D.沙漠 4.地震有可能把山地變成( )。 A. 湖泊 B. 平原 C.沙漠 D. 森林 5.人類大量砍伐樹木,有可能把森林變成( )。 A. 海洋 B.平原 C. 河流 D. 沙漠 二、判斷題 1.珠穆朗瑪峰海拔約8848.86米,現在每年還在不斷長高。( ) 2.海底火山爆發,有可能誕生了一個新島。( ) 3.雨水只能給人類帶來好處。( ) 4.大量抽取地下水對地表不會有影響。( ) 5.建造水壩能利用水流發電,對環境沒有影響。( ) 參考答案: 1.A 2.C 3.A 4.D 5.B 1.√ 2.√ 3.× 4.× 5.×五、整理 老師指導學生進行材料的整理。 培養學生使用材料的好習慣。六、板書設計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