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三單元 物質構成的奧秘課題1 分子和原子(一)物質由微觀粒子構成1. 物質是由分子、原子等微觀粒子構成的。2. 分子的一些性質(1)分子的質量和體積都很小。(2)分子在不斷運動。探究“分子運動現象”實驗實驗 內容現象 溶液呈無色 溶液由無色變為紅色 燒杯A中溶液由無色變為紅色,燒杯B中溶液無變化解釋 水不能使酚酞變色 氨水能使酚酞變紅 氨分子運動到燒杯A中,溶于水,使酚酞變紅(3)分子之間有間隔。①氣體容易被壓縮,而固體、液體難被壓縮。說明了氣體分子間隔較大,而固體和液體分子間的間隔較小。②物體熱脹冷縮現象,就是物質分子間的間隔發生變化,受熱時增大,遇冷時縮小,而分子本身不變。(二)分子可以分為原子1.認識分子(1)概念:由分子構成的物質,分子是保持其化學性質的最小粒子。(2)由分子構成的物質在發生物理變化時,分子本身沒有發生變化,物質的化學性質也沒有發生變化;在發生化學變化時,分子發生了變化,變成了別的物質的分子,而這些變化后的新分子不再保持原物質的化學性質。2.分子由原子構成物質的名稱和符號 氧氣(O2) 氫氣(H2) 二氧化碳(CO2) 氨氣(NH3)構成該物質的分子 氧分子 氫分子 二氧化碳分子 氨分子物質的分子模型構成該分子的原子 氧原子 氫原子 碳原子、氧原子 氮原子、氫原子分子是否由同種原子構成 是 是 否 否小結 分子可以由同種原子構成,也可以由不同種原子構成化學變化的微觀實質:在化學變化中,分子可以分成原子,原子又可以結合成新的分子。原子是化學變化中的最小粒子。(四)從宏觀和微觀角度認識物質的組成及變化實質由分子構成的物質 宏觀 微觀純凈物 只含有一種物質 物質中含有一種分子混合物 含有兩種或兩種以上物質 物質中含有多種分子物理變化 沒有新物質生成的變化 分子不改變,只是分子間隔在改變化學變化 有新物質生成的變化 分子改變,分子破裂成原子,原子重新組合成新分子(五)分子和原子的比較分子 原子相同點 ①都是構成物質的微觀粒子;②質量和體積都很小;都在不停地運動;微粒間都有間隔;③同種微粒,化學性質相同不同點 由分子構成的物質,分子是保持化學性質的最小粒子 原子是化學變化中的最小粒子相互關系 分子可以分成原子,原子可以構成分子本質區別 在化學變化中,分子可以再分,原子不能再分課題2 原子結構(一)原子的構成1. 原子是由居其中心的原子核與核外電子構成的。2. 原子核一般由質子和中子構成。每個質子帶1個單位的正電荷,每個電子帶1個單位的負電荷,中子不帶電荷。3. 由于原子核內質子所帶正電荷與核外電子所帶負電荷數量相等、電性相反,所以原子不顯電性。4. 在原子中,核電荷數(原子核所帶的正電荷數)=質子數=核外電子數。(二)原子核外電子的排布1. 規律(1)電子層由內而外總共分為7層,電子分層運動,電子優先排在離核較近的電子層,依次向外排布。(2)第1層最多容納2個電子,第2層最多容納8個電子。最外層電子數不超過8個(只有1層的,電子不超過2個)(3)原子結構示意圖(4)原子結構排布規律①每一橫排,電子層數相同,最外層電子數從左到右依次遞增;②除稀有氣體外,每一縱列,最外層電子數相同,電子層數從上到下依次遞增。2.原子結構與性質的關系(1)相對穩定結構是指最外層為8個電子(氦為2個電子)的粒子的結構。(2)原子的最外層電子數與其化學性質的關系原子種類 最外層電子數 是否屬相對穩定結構 得失電子的傾向稀有氣體原子 8個(He為2個) 是 難得失電子非金屬原子 一般多于4個 否 易得到電子,使最外層達到穩定結構金屬原子 一般少于4個 否 易失去電子,使次外層成為最外層,從而達到穩定結構(三)離子1.概念:帶電荷的原子。原子通過得失電子形成離子。2.分類:帶正電的原子叫做陽離子,帶負電荷的原子叫做陰離子。3.離子是構成物質的微觀粒子。如氯化鈉是由鈉離子和氯離子構成。4.離子符號的書寫:在元素符號的右上角標明離子所帶的電荷數和電性。電荷數在前(電荷數為1時,1省略不寫),電性在后(“+”表示正電,“—”表示負電)。5.離子符號表示的意義Mg2+:表示鎂離子,其中“2+”表示1個鎂離子帶2個單位的正電荷;離子符號前面加了數字,只能表示多少個什么離子,如2Mg2+表示2個鎂離子。6.離子和原子的聯系與區別原子 陽離子 陰離子結構 質子數 = 核外電子數 質子數 > 核外電子數 質子數 < 核外電子數電性 不帶電 帶正電 帶負電聯系 原子得到電子變為陰離子,失去電子變為陽離子(四)相對原子質量1.概念:以一種碳原子質量的1/12 為標準,其他原子的質量與它相比,得到相對原子質量(符號為Ar)。2.兩種原子的實際質量之比等于它們的相對原子質量之比。3.中國科學院院士張青蓮教授為相對原子質量的測定作出了卓越貢獻。4.相對原子質量與質子、中子的關系:相對原子質量(在數值上)約等于質子數+中子數。課題3 元素(一)元素1. 概念:元素是質子數(即核電荷數)相同的一類原子的總稱。2. 元素概念理解(1)不同元素的根本區別是質子數不同;質子數決定元素的種類。(2)質子數相同,中子數不同的一類原子屬于同種元素。(3)原子得失電子后形成離子,元素種類不變。(4)元素是一類原子的“總稱”,是宏觀概念,因此元素只講種類,不講個數。3. 地殼中的元素含量前四位:氧O、硅Si、鋁Al、鐵Fe;地殼中含量最多的金屬元素是鋁Al。元素與原子的比較元素 原子概念 質子數(即核電荷數)相同的一類原子的總稱 化學變化中的最小粒子區別 宏觀概念,講種類、講質量,不講個數;可組成物質 微觀概念,講種類、講質量,也講個數;可構成分子,也可構成物質適用范圍 描述物質的宏觀組成 描述物質的微觀構成聯系 ①原子和元素是個體和總體的關系; ②原子的核內質子數決定元素的種類; ③原子的最外層電子數決定元素的化學性質; ④化學變化中原子和元素的種類均不發生變化。(二)元素符號1.元素符號的書寫(1)由一個字母表示的元素符號必須大寫。(2)由兩個字母表示的元素符號,第一個字母必須大寫,第二個字母必須小寫。2.元素符號表示的意義(1)宏觀:表示一種元素。(2)微觀:表示該元素的一個原子。例:H:表示氫元素,一個氫原子(3)特殊:某些由原子構成的物質還表示物質。例:Fe:表示鐵元素,一個鐵原子,鐵這種物質。(4)數字+元素符號,只表示微觀意義:幾個原子。例:5H:表示5個氫原子; 3Fe:3個鐵原子。(三)元素周期表1.編排依據:根據元素的原子結構和性質,把元素科學有序地排列起來。2.結構:(1)周期:元素周期表共有7個橫行,每一個橫行叫做一個周期,共有7個周期。(2)族:sir元素周期表共有18個縱列,每一個縱列叫做一個族(8,9,10三個縱列共同組成一個族),共有16個族。(3)原子序數:元素周期表按元素原子核電荷數遞增的順序給元素編的號。原子序數與核電荷數在數值上相同。3.周期表每一格包含的信息示例說明 知識應用元素名稱為鐵,元素符號為Fe,該元素原子的核電荷數為26,質子數為26,相對原子質量為55.85,核外電子數為26。4.元素周期表的規律(1)同一周期的元素通常以金屬元素開頭,靠近尾部的是非金屬元素,結尾是稀有氣體元素。(2)同一周期元素的原子,質子數和核外電子數的變化規律是從左到右依次遞增。(3)同一族元素原子的最外層電子數相同,化學性質相似。(He最外層有2個電子,屬于相對穩定結構)易錯點辨析(一)誤認為分子是保持物質化學性質的唯一微觀粒子。物質的化學性質是由構成它們的微觀粒子的化學性質決定的。構成物質的微觀粒子有分子、原子和離子,物質由哪種微觀粒子構成,其化學性質就由哪種微觀粒子保持。(二)誤認為分子也能保持物質的物理性質。物質的物理性質,如顏色、狀態、密度、熔沸點等是該物質的大量分子聚集所表現出來的屬性,單個分子不能表現出來,所以單個的分子不能保持物質的物理性質。(三)誤認為原子一定由質子和中子構成。并不是所有的原子中都含有中子,如普通氫原子中沒有中子。(四)誤認為混合物都是由不同種分子構成的,純凈物是由同種分子構成的。對于由分子構成的物質而言,混合物由不同種分子構成,純凈物由同種分子構成。而構成物質的微觀粒子有分子、原子和離子。因此,無論是混合物還是純凈物既可由分子構成,也可由原子或其他微觀粒子構成。(五)誤認為最外層電子數相同,化學性質一定相似。原子的化學性質與最外層電子數有密切的關系。但氦原子和鎂原子的化學性質不相似,因為氦原子核外只有1個電子層,2個電子即達到相對穩定結構;而鎂原子最外層的2個電子容易失去。(六)誤認為質子數相同的兩種粒子一定屬于同種元素。元素是質子數相同的一類原子的總稱。質子數相同的兩種粒子不一定是同種元素,如水分子(H2O)、氖原子(Ne)都是含有10個質子的粒子,但不屬于同種元素。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