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標題 2024-2025學年統編版七年級上冊道德與法治 《走近老師》教學設計核心 素養 目標 政治認同 :認同教師職業所蘊含的價值取向,樹立和諧、友善的意識,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道德修養 :培養尊敬老師的道德品質,增強與老師的交往能力,自覺增進師生情誼。 法治觀念 :了解關于教師的法律法規,培養熱愛老師、尊敬老師的情感,樹立正確對待老師表揚與批評的態度。 健全人格 :學會全面的認識老師、理解老師,健全真誠友善的人格,增強同老師的交往能力,學會接納不同風格的老師。 責任意識 :了解教師的工作特點,理解教師工作的特殊性,提高對教師教學風格的理解能力,學會處理教學中因老師教學風格不同產生的問題,具備正確的責任認知。 教學 重點 了解教師職業的特點和當今社會對教師的要求;理解老師的教學風格不同;學會在日常生活中正確對待不同風格的老師。教學 難點 怎樣讓學生能夠真正地走近老師,理解感恩老師。 教學過程導入 播放視頻:《百年大先生》 設問:你了解教師這個職業嗎?老師的存在價值又是什么? 設計意圖:視頻導入的方法,激發學生興趣,同時也從視頻中得出教師對民族及國家的發展有著重要的意義 授新課 探究一: 觀看視頻:任正非“用優秀的人去培養更優秀的人” 韓愈說: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者也。 思考:觀看后視頻,你對這句話有哪些啟示 學生: 教師:老師是我們學習和成長的引路人。 探究二: 春秋時期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被后人尊稱為“至圣先師”“萬世師表”孔子創辦私學,廣收門徒,相傳有弟子三千,賢者七十二人。由其弟子及其再傳弟子編撰的《論語》,集中體現了孔子的政治主張、倫理思想、道德觀念及教育原則。 人民教育家陶行知被譽為中國近現代教師的代表與楷模。他先后創辦了曉莊學校、山海工學團、育才學校和社會大學。他認為,教師應當以身作則,鞠躬盡瘁,死而后已;對于自己的職業要有信仰、有責任心,要與學生同甘共苦,參與并指導學生的學習和生活。他說,教師是“千教萬教,教人求真”,學生是“千學萬學,學做真人” 思考:從孔子和陶行知先生的事跡中,你對教師職業有了怎樣的認識 學生: 教師:教師是一個神圣的職業,承擔教書育人的使命。 展示圖片: 思考:做教師為什么要有這么多“小本本” 學生: 教師:教師是履行教育教學職責的專業人員,是人類文明的重要傳承者。①《中華人民共和國教師法》明確規定了教師的資格、任用、培養和培訓等要求。 ②教師作為人類文明的傳承者,承載著傳播知識、傳播思想、傳播真理,塑造靈魂、塑造生命、塑造新人的重任。 探究二:在第三十二個教師節來臨之際,總書記來到北京市八一學校,看望慰問師生。總書記強調:“廣大教師要做學生錘煉品格的引路人,做學生學習知識的引路人,做學生創新思維的引路人,做學生奉獻祖國的引路人。 思考:說說老師在我們嶼此成長過程中的作用 學生: 教師:老師是我們錘煉品格的引路人。 探究三:“一個人遇到好老師是人生的幸運,一個學校擁有好老師是學校的光榮,一個民族源源不斷涌現出一批又一批好老師則是民族的希望。” 思考:老師在我們成長過程中的作用 學生: 教師:老師是我們學習知識的引路人 探究四:科學實驗課,是培養孩子們科學思維、探索未知興趣和創新意識的有效方式。——習總書記 思考:習總書記的話對你有什么啟示? 學生: 教師:老師是我們創新思維的引路人 探究五: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范仲淹《岳陽樓記》 探究六:在2024世界數字教育大會“教師數字素養與勝任力提升”平行會議:教育數字化離不開教師的作用,教師需具備數字素養,具有人機互動、人機協同能力;人工智能重新定義學習、重塑教學模式、重新評估傳統教育方法必然對教師數字素養提出新要求;教師要從信息意識、計算思維、數字化學習與創新、信息社會責任等維度提升自身素養。 思考:閱讀材料你得到什么啟示? 學生: 教師:時代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探究七:老師=演員+變臉大師+民事調解員+投訴部門+室內設計師+導游+心理輔導師+推銷員+管理者+主持人+搬運工+收銀員+學術研究者+電話咨詢服務員+偵探+文職人員+維修人員...... 思考:新的時代,對教師提出了哪些新的要求 學生: 教師:時代對老師提出的新要求——四有好老師 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實學識、有仁愛之心 閱讀感悟:大山孩子的希望 張玉滾,河南省南陽市鎮平縣高丘鎮黑虎廟小學校長。2001年9月,師范學校畢業的張玉滾毅然回到家鄉,成為黑虎廟小學教師。他往返于高丘鎮和學校之間的山路上,風里來雨里去,一條被汗水浸得油光發亮的扁擔,是張玉滾用了五年的“運輸工具”,挑書本教材、學具教具,挑油鹽醬醋、蔬菜大米,張玉滾用一根扁擔為孩子也挑起孩子們們挑來學習生活用品,:走出大山的希望。 思考:張玉滾身上體現出哪些教育家精神 學生:1.心有大我、至誠報國的理想信念:師范畢業后毅然回到艱苦的家鄉,多年如一日堅守在偏遠小學,默默奉獻自己的青春和力量。 2.樂教愛生、甘于奉獻的仁愛之心:他用扁擔為學生挑來生活用品,資助眾多學生不讓一個孩子因學費失學,體現了對學生深深的關愛, 教師:心有大我、至誠報國的理想信念,言為士則、行為世范的道德情操,啟智潤心、因材施教的育人智慧,勤學篤行、求是創新的躬耕態度,樂教愛生、甘于奉獻的仁愛之心,胸懷天下、以文化人的弘道追求。板書 設計課堂 檢測 1.今后,課堂上,可能們一臺萌萌的機器人帶著同學們朗讀;考場內,可能出現一臺機器人組織考試……“機器人能不能完全代替教師?”同學們就此展開討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教師只傳授知識,機器人完全可以代替 B.只要能讓學生開心,機器人就能完全代替教師 C.如果機器人不具備塑造學生心靈的本領,就不可能完全代替教師 D.只要機器人能教學生做題、批改學生作業,就可以完全代替教師 2.張玉滾大學畢業后,回到家鄉,從一名每月只拿30元錢補助的民辦教師干起,一干就是17年。他是這里的全能教師,手執教鞭能上課,掂起勺子能做飯,握起剪刀能裁縫,打開藥箱能治病。由于常年操勞,“80后”的張老師鬢角斑白,臉上布滿皺紋。對此,以下看法正確的有 ①張老師把青春奉獻給了家鄉的孩子,實現了人生價值 ②教師就是要犧牲自己,成就別人 ③做張教師這樣甘于貧窮、默默奉獻的老師才是好老師 ④教師是神圣的職業,我們應該尊重、理解老師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3.許多國家設立教師節贊頌、感謝師恩。葡萄牙是世界是最早確定教師節的國家。每年的9月10日是我國的教師節。下列關于教師的說法正確的是() A.教師是人類文明的傳播者 B.所有學習收獲都來自教師的講授 C.網絡的發展導致教師專業性下降 D.教師的批評必然阻礙學生健康成長 4.“白日不到處,青春恰自來。苔花如米小,也學牡丹開。”投身支教事業的梁老師和他的學生們走上央視舞臺,為觀眾傾情演繹這首小詩——《苔》。閱讀材料,回答下題。 “老師不能教孩子們一輩子,起碼要讓孩子們想到我的時候,能夠想起這首詩。”正是因為梁老師懷揣這一信念,才使得這些孩子如牡丹一般,快樂而富有光彩地綻放。 請你結合材料,談談老師的作用。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