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19張PPT)《天使的身影》《生死不離》第三單元 真善美的深情呼喚第一課時(湘教版)七年級上01本課目標02新課導入03新知講解04課堂拓展05課堂評價06課堂總結本課目標審美感知藝術表現文化理解了解歌曲創作背景,掌握不同節拍、節奏在音樂作品中起到的作用。在情景導入、對比、體驗等學習活動中理解歌曲特點以及歌曲中不同 的音樂情緒。能切身體會危難之中一線醫護人員和救援人員的偉大奉獻精神,感受音 樂中傳遞的溫暖和希望,以感恩之情來加強熱愛生命、熱愛生活的堅定信念。新課導入同學們,今天我們先來一飽眼福,看看祖國的大好河山。這里山清 水秀,氣候溫和,碧綠的水面,整齊的梯田,構成了一幅幅精美的山水畫。交流展示新課導入然而,2008 年 5 月 12 日 14 時 28 分,一場巨大的災難降臨在風景秀 麗的汶川。交流展示新課導入觀看過圖片和視頻之后,你們有怎樣的感受呢?交流展示在災難面前,人類的力量是多么微不足道,大自然在一瞬間就毀掉 了人類千辛萬苦建立起來的家園。汶川地震是新中國成立后破壞性最強、波 及范圍最廣的地震,這場地震讓許多人失去了最親的人,失去了賴以生存的 家園。然而,在這山崩地裂的日子里,受災的人們并沒有被擊垮,而是以自 己最深最真的情投入了生命的大營救中。今天我們首先來欣賞以汶川大地震 為背景創作的歌曲——《生死不離》。欣賞并跟唱《生死不離》歌曲的音樂情緒是怎樣的?初聽音樂,感受情緒由彷徨、迷茫到鑒定的情緒欣賞欣賞并跟唱《生死不離》再次聆聽音樂,學生用畫線條的方式體現音樂的旋律走向,分出 A、B 段落,引導學生體會兩段情緒變化。再次聆聽,段落賞析A 段落:(1—16 小節)抒情、彷徨 B 段落:(17—最后)深情、堅定欣賞欣賞并跟唱《生死不離》活動:學生填空圓圈內的音,感受弱起、連音的作用。師生合作,突出難點作用: A 段的復雜音型體現出彷徨、迷茫的情緒,與 B 段的堅定形成對比欣賞并跟唱《生死不離》填詞演唱 情緒升華范唱欣賞并跟唱《生死不離》引導學生用不同的情緒演唱 A、B 兩段。 (感受音樂中傳遞的溫暖和希望,體會歌曲所傳達的情感)填詞演唱 情緒升華伴奏思考:隨樂擊打固定節拍,與《生死不離》相比,節奏有何區別?欣賞《天使的身影》初聽音樂,對比節奏《天使的身影》是四三拍,全曲節奏型單一且疏松欣賞結合曲譜思考:歌曲的音樂情緒是怎樣的?表達了怎樣的情感?欣賞《天使的身影》感受情緒范唱欣賞《天使的身影》感受情緒在抗擊新冠疫情的第一線,處處都有白衣天使的身影,汗水浸透了衣衫, 霧水打濕了護目鏡,人們看不見他們天使的面孔,卻看得見他們善良的心靈。 歌曲用深情而抒情的旋律表達了對醫護人員的贊美之情。結合曲譜思考:歌曲的音樂情緒是怎樣的?表達了怎樣的情感?欣賞《天使的身影》感受情緒范唱分享一件讓你感動的事情(引導學生發言,通過身邊事例來加深學生情感,以便更深入了解歌曲所 傳達的愛與奉獻精神)拓展延伸學生分享,情感升華課堂總結同學們,“哪有什么歲月靜好,都是有人替我們負重前行”,曾經我 們也深受病毒肆虐之苦,但現在的我們能夠健康地生活在這太平盛世,就更 應該珍惜現在擁有的一切,也更應該團結與堅強!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fine/ 讓教學更有效 精品 | 音樂學科第三單元第一課時教學設計課題 《天使的身影》《生死不離》 單元 第三單元 學科 音樂 年級 七年級教材分析 本單元選擇了一組充滿深情摯愛的優秀音樂作品。歌曲《天使的身影》 創作于抗疫期間,歌曲《生死不離》創作于四川汶川大地震之時,以感人的 旋律和深情的歌詞傳遞溫暖和希望,表達對抗疫救災的醫護、救援人員深深 的崇敬和感激之情。《小草》《踏浪》《青春舞曲》三首歌曲以樸實的音樂語言、 生動的旋律,傳遞生活中的美好、堅持、快樂等元素,三首歌曲的速度分別 是中速、中速稍慢、中速稍快,呈遞進關系,情緒的表達也隨之變化。通過 演唱這些歌曲,我們感受真情,贊頌美好,更加珍惜時光。學習 目標 1. 了解歌曲創作背景,掌握不同節拍、節奏在音樂作品中起到的作用。 2. 在情景導入、對比、體驗等學習活動中理解歌曲特點以及歌曲中不同 的音樂情緒。 3. 能切身體會危難之中一線醫護人員和救援人員的偉大奉獻精神,感受音 樂中傳遞的溫暖和希望,以感恩之情來加強熱愛生命、熱愛生活的堅定信念。重點 體會歌曲真摯的情感,激發面對困境的決心。難點 掌握不同節拍、節奏在音樂作品中起到的作用。教學過程交流展示,情景導入 師:同學們,今天我們先來一飽眼福,看看祖國的大好河山。這里山清 水秀,氣候溫和,碧綠的水面,整齊的梯田,構成了一幅幅精美的山水畫。 ( 同步播放汶川地震前當地秀麗景色圖片) 師:然而,2008 年 5 月 12 日 14 時 28 分,一場巨大的災難降臨在風景秀 麗的汶川。 (播放汶川地震來臨的視頻) 思考:觀看過圖片和視頻之后,你們有怎樣的感受呢? 師:在災難面前,人類的力量是多么微不足道,大自然在一瞬間就毀掉 了人類千辛萬苦建立起來的家園。汶川地震是新中國成立后破壞性最強、波 及范圍最廣的地震,這場地震讓許多人失去了最親的人,失去了賴以生存的 家園。然而,在這山崩地裂的日子里,受災的人們并沒有被擊垮,而是以自 己最深最真的情投入了生命的大營救中。今天我們首先來欣賞以汶川大地震 為背景創作的歌曲——《生死不離》。 二、欣賞并跟唱《生死不離》 1. 初聽音樂,感受情緒。 思考:歌曲的音樂情緒是怎樣的? 2. 再次聆聽,段落賞析。 活動:再次聆聽音樂,學生用畫線條的方式體現音樂的旋律走向,分出 A、B 段落,引導學生體會兩段情緒變化。 A 段落:(1—16 小節)抒情、彷徨 B 段落:(17—最后)深情、堅定 3. 師生合作,突出難點 活動:學生填空圓圈內的音,感受弱起、連音的作用。 作用: A 段的復雜音型體現出彷徨、迷茫的情緒,與 B 段的堅定形成對比。 4. 填詞演唱,情緒升華。 活動:引導學生用不同的情緒演唱 A、B 兩段。 (感受音樂中傳遞的溫暖和希望,體會歌曲所傳達的情感) 師:“一方有難,八方支援”,2008 年,全國人民都牽掛著汶川,而災區 人民血脈相連的手足情感也讓我們感動。然而,到了 2020 年,團結、堅強的 中華兒女又面臨了另一場嚴峻的災難,無數的醫護人員全力以赴,投入這場 沒有硝煙的“戰爭”。 三、欣賞《天使的身影》 1. 初聽音樂,對比節奏。 思 考:隨樂擊打固定節拍,與《生死不離》相比,節奏有何區別? (《天使的身影》是四三拍,全曲節奏型單一且疏松) 2. 結合視頻,感受情緒。 思考:歌曲的音樂情緒是怎樣的? 在抗擊新冠疫情的第一線,處處都有白衣天使的身影,汗水浸透了衣衫, 霧水打濕了護目鏡,人們看不見他們天使的面孔,卻看得見他們善良的心靈。 歌曲用深情而抒情的旋律表達了對醫護人員的贊美之情。 四、學生分享,情感升華 活動:分享一件讓你感動的事情。 (引導學生發言,通過身邊事例來加深學生情感,以便更深入了解歌曲所 傳達的愛與奉獻精神。) 師:同學們,“哪有什么歲月靜好,都是有人替我們負重前行”,曾經我們也深受病毒肆虐之苦但現在的我們能夠健康地生活在這太平盛世,就更 應該珍惜現在擁有的一切,也更應該團結與堅強!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13_00.天使的身影(欣賞).mp3 13_01.天使的身影(范唱).mp3 13_02.天使的身影(伴奏).mp3 14_00.生死不離(欣賞).mp3 14_01.生死不離(范唱).mp3 14_02.生死不離(伴奏).mp3 【新教材】湘藝版音樂七年級上冊第三單元 《生死不離》《天使的身影》 教案.docx 【新教材】湘藝版音樂七年級上冊第三單元《天使的身影》 《生死不離》.ppt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