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43張PPT)第3課班級BMI數據測試--數據的收集與處理(清華大學版)四年級上1核心素養目標3新知講解5拓展延伸7板書設計2新知導入4課堂練習6課堂總結課后作業801核心素養目標信息意識計算思維數字化學習與創新信息社會責任理解并尊重同學的隱私,學會安全地收集和處理敏感數據(如體重),避免不當分享。利用電子表格軟件(如Excel)輸入和處理數據,學習使用簡單的數據處理功能,如排序、篩選和圖表制作。學習使用公式計算BMI(身體質量指數),掌握基本的數學運算技能,如體重(kg)/ 身高 (m )。能夠理解健康數據(如身高、體重)的重要性,認識到數據收集對于個人健康監測的價值。02新知導入雖然了解了BMI,但是很多同學還是不會關注自己的健康狀況,飲食不規律、日常飲水不足、運動量不足等情況比比皆是。為了及時發現同學們的身體健康問題、給患病風險高的同學預警,小清決定統計全班同學的身高和體重數據,并對數據進行處理,通過計算得出BMI,為后續健康報告的制作提供數據支持。02新知導入統計全班同學的體重、身高數據,錄入電子表格,并計算 BMI。02新知導入思考你知道全班同學的營養狀況如何嗎?如果想要收集他們的身體發育水平數據,你會采用什么方法呢?問卷調查:收集飲食習慣和運動頻率。身高體重測量:計算BMI評估營養狀態。數據分析:識別整體和個體的發育趨勢。4. 隱私保護:確保數據安全,尊重學生隱私。02新知導入03新知講解一、數據的收集數據收集是指從不同的來源和渠道獲取數據的過程。在移動互聯網和物聯網交織的時代,我們可以獲得越來越多客觀事實的數據,這使得通過數據更客觀地還原事實成為可能。數據收集的方法有很多,比如觀察法、調查法、實驗法、網絡信息收集法等。03新知講解觀察法是通過實地采樣、現場進行觀察并對數據進行準確記錄的方法,是認識自然的基本方法。這個方法需要到指定的地點進行現場觀察并記錄,而且要隨時對自己觀察到的現象進行分析。例如,可以使用觀察法了解昆蟲的肢體結構,如圖1.3.1所示。圖1.3.1用觀察法收集昆蟲的數據觀察法03新知講解觀察法是最直接的收集數據的方法,應用非常廣泛,有時候會和調查法結合使用,以提高所收集信息的可靠性。比如,想要知道學校門口每天早上的人流量,就可以使用觀察法,還可以通過詢問校門口的保安來獲取數據。調查法調查法是一種常見的數據收集方法,主要分為普查和抽樣調查兩大類。03新知講解普查就是為了某一特定目的而對所有考察對象進行的全面調查。比如人口普查,就是對全國人民的人口、民族、年齡、性別等進行數據統計。抽樣調查是一種非全面調查,它是從全部研究對象中,抽選一部分進行調查,并根據調查的數據對全部研究對象做出估計和推斷的一種調查方法。比如在對學生餐飲滿意度進行調查時,就只需要隨機選取一部分學生進行調查詢問即可,如圖1.3.2所示。圖1.3.2 調查詢問03新知講解實驗法就是通過實驗過程獲取信息或結論,它需要在特定的實驗場所、特殊的狀態下,對調查對象進行實驗。例如,在實驗室做化學實驗時,我們可以通過實驗結果得出結論,并記錄相關的數據如圖 1.3.3 所示。圖1.3.3 化學實驗實驗法03新知講解網絡信息是指通過計算機網絡發布、傳遞和存儲的各種信息。在互聯網上輸入信息的關鍵字,可以搜到所有相關聯的內容。這個數據收集的過程本來就具有篩選性和分析性,也就是說,網絡收集所得到的數據,可能更接近我們想要的結果。但是在使用網絡信息收集法獲取數據(見圖1.3.4)時,我們仍然需要過濾和辨別信息,因為互聯網的數據繁雜并且真假難辨。圖1.3.4 使用網絡信息收集法獲取數據網絡信息收集法03新知講解課堂活動說一說,收集全班同學的體重和身高數據應該使用哪種方法?收集全班同學的體重和身高數據,應采用直接測量法,使用精確的體重秤和身高尺,在固定時間由專人操作測量,確保數據的準確性和一致性,同時記錄和管理數據時需注意保護學生隱私,安全存儲信息。03新知講解二、數據的處理將收集來的數據記錄在電子表格中,既不容易丟失、方便長期保存,又可以通過輸入公式的方式快速計算出全班同學的BMI。在電子表格中,公式以輸入“=”開始,如圖 1.3.5 所示,先選中單元格 E2,然后在里面輸入一個“=”。計算圖1.3.5 表格中的公式以“=”開始03新知講解之后就可以輸入公式了,計算 BMI 是用體重/(身高 x 身高),可以按照順序,依次單擊數值所在的單元格,并輸入計算符號。① 小清的體重數值在單元格C2中,單擊該單元格,對應的單元格就會出現在公式處,如圖1.3.6所示。圖1.3.6 輸入公式103新知講解② 在單元格 E2 中的“=C2”后輸入計算方式,“÷”使用“/”來代替,如圖 1.3.7所示。圖1.3.7 輸入公式203新知講解③ 繼續通過輸入和單擊單元格來完成公式,如圖1.3.8所示。公式除了會出現在單元格中,還會出現在上方的公式欄中。圖1.3.8 輸入公式303新知講解④ 公式輸入完成后按回車鍵退出編輯,表格就會按照公式計算出相應的結果,如圖 1.3.9所示。圖1.3.9 計算出相應結果03新知講解當表格中有多條數據時,可以采用復制公式的方式完成快速計算。① 將鼠標移動到單元格的右下角,出現“+”后按住鼠標向下拖動,如圖 1.3.10 所示。圖1.3.10 復制公式03新知講解② 覆蓋所有需要計算的單元格后,松開鼠標,表格就會自動完成計算,如圖 1.3.11 所示。圖1.3.11 完成計算03新知講解課堂活動以小組為單位,將組內同學的體重和身高數值記錄在電子表格中,并通過輸入和復制公式的方式,利用表格計算出大家的BMI。03新知講解為了提醒 BMI“偏瘦”和“超重”的同學注意身體健康,我們還可以在電子表格中對特定數據進行標記,將這兩部分同學的BMI結果用不同顏色區分出來。表1.3.1 四年級學生健康評價標準標記性別 偏瘦 正常 超重男 <14.2 14.2~20.1 ≥20.1女 <13.7 13.7~19.4 ≥19.403新知講解① 以小組為單位討論“偏瘦”和“超重”的判斷條件,并填入表 1.3.2 中。表1.3.2 健康評價判斷條件條件 1,性別 條件 2,BMI 健康評價 標記顏色男 <14.2 偏瘦 藍色男 16.7 正常 綠色男 ≥20.1 超重 紅色女 <13.7 偏瘦 藍色女 14.6 正常 綠色② 以小組為單位,討論表格中的條件1和條件2之間的關系:以及它們對健康評價的影響。03新知講解明確了判斷條件,就可以使用電子表格中的“條件格式”來實現功能。① 選中一個需要處理數據的單元格,在開始菜單中找到“條件格式”,選擇“新建規則”,如圖 1.3.12 所示。圖1.3.12 新建規則03新知講解② 通過 AND 函數來實現篩選,如圖 1.3.13 所示。圖1.3.13 編輯規則03新知講解③ 給篩選好的數據設置一個格式,如圖1.3.14 所示。圖1.3.14 設置格式03新知講解輸入一個判斷公式只能判斷出一種情況,那就是男生偏瘦的情況,而想要同時篩選出另外三種情況,就需要我們繼續向單元格中添加新的公式。選擇“管理規則”,就可以看到該單元格目前所有的規則,可以在這里繼續新建,也可以編輯或刪除已有規則,如圖1.3.15所示。圖1.3.15 管理規則04課堂練習根據四年級學生體質健康評價標準,對電子表格中的數據進行標記,顯示出所有“偏瘦”和“超重”的數據。實踐05拓展延伸健康大數據我常常聽到一個詞叫“健康大數據”,為什么是“大”數據?我計算出的 BMI數值只是一個兩位數啊。大數據的“大”不是指計算出的某個數值大,而是體量大,也就是數量多。這個數據量有多大呢 想象一下歷史上全人類說過的話有多少,這些話的數據量大約是 5EB(1EB=1073741824GB),而現在有些大企業的數據量都已經接近 EB 量級了。健康大數據是指在某段時間范圍內捕捉到的所有健康數據的集合。05拓展延伸這么多數據都是從哪里來的,又被記錄在哪里呢 健康大數據2014 年,國家衛健委發布了“46312”工程,其中的“3”就是指三大數據庫,分別為電子健康檔案數據庫、電子病歷數據庫和全員人口數據庫。這些數據庫就是存儲數據信息的地方,里面的數據主要來源于醫院。05拓展延伸大數據時代的健康監測為什么要記錄和存儲這么多數據?用于整理和研究工作,比如將相同或相似的患者數據歸總在一起,對比他們身體各項指標數據或圖像,總結出發病的原因;根據不同醫生的用藥情況,總結出最合適的藥物和用量等。健康大數據還具備監測功能,比如某傳染病的發病地點、傳播情況等為制定公共衛生措施和政策提供決策依據。05拓展延伸制定有效的運動計劃以促進健康發展1.目標設定:明確具體目標,如增強心肺功能、增肌或減脂。設定短期和長期目標,保持動力。2.全面性:結合有氧運動、力量訓練、柔韌性訓練和平衡訓練。例如,跑步提升心肺功能,舉重增強肌肉力量。3.漸進性:逐步增加運動強度和難度,避免過度訓練。目標逐漸提升,如從慢跑開始,逐漸增加速度和時間。05拓展延伸4.規律性:設定固定運動日程,每周至少150分鐘中等強度運動。保持一致,如每周三次,每次30-60分鐘。5.興趣與樂趣:選擇喜歡的運動,如游泳、籃球或瑜伽,以保持長期參與。定期嘗試新活動,保持新鮮感。制定有效的運動計劃以促進健康發展05拓展延伸BMI數據收集的小竅門1.標準化操作程序:確保所有參與者按照相同的方法進行身高和體重的測量,以減少誤差。2.使用精確的測量工具:使用校準過的電子秤測量體重,并使用穩固的身高尺測量身高。3.記錄詳細信息:除了身高和體重,還應記錄參與者的年齡、性別等信息,以便進行更準確的BMI分類。05拓展延伸BMI數據處理的小竅門1.數據清洗:檢查數據是否有遺漏或異常值,并進行必要的修正。2.使用合適的軟件工具:可以使用專業的數據分析軟件來計算BMI值,并進行后續的統計分析。3.分類和解讀BMI數據:根據BMI的分類標準(如低體重、正常體重、超重和肥胖)來解釋數據,并考慮個體的年齡和性別差異。06單元總結活動日志 班級:XX 姓名:XX任務名稱 班級BMI數據測試--數據的收集與處理任務環節 1口 2口 3口 4口(在對應環節畫V)任務完成內容 數據的收集、數據的處理任務完成度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100%)任務小結 問題與反思:數據處理得不熟練改進的方法:多練習或者詢問老師和同學訣竅07課堂總結1引入新知內容班級BMI數據測試--數據的收集與處理2學習數據的收集3學習數據的處理4完成課題練習5進行相關知識拓展1234508板書設計班級BMI數據測試--數據的收集與處理1.進行新知引入2.學習數據的收集3. 學習數據的處理4.完成課堂練習5.進行知識拓展09課后作業01在本學期體檢完成后,計算小組成員的BMI值,判斷大家的健康程度。09課后作業02學完本節課,說一說你從中學到了哪些數據收集和處理的方法?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fine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第1.3課《班級BMI數據測試--數據的收集與處理》教學設計課題 班級BMI數據測試--數據的收集與處理 單元 第一單元 學科 信息科技 年級 四年級核心素養目標 信息意識:能夠理解健康數據(如身高、體重)的重要性,認識到數據收集對于個人健康監測的價值。計算思維:學習使用公式計算BMI(身體質量指數),掌握基本的數學運算技能,如體重(kg)/ 身高 (m )。數字化學習與創新:利用電子表格軟件(如Excel)輸入和處理數據,學習使用簡單的數據處理功能,如排序、篩選和圖表制作。信息社會責任:理解并尊重同學的隱私,學會安全地收集和處理敏感數據(如體重),避免不當分享。教學重點 能夠理解健康數據(如身高、體重)的重要性,認識到數據收集對于個人健康監測的價值。教學難點 利用電子表格軟件(如Excel)輸入和處理數據,學習使用簡單的數據處理功能,如排序、篩選和圖表制作。教學過程教學環節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導入新課 第1.3課 《班級BMI數據測試--數據的收集與處理》板書課題。1.雖然了解了BMI,但是很多同學還是不會關注自己的健康狀況,飲食不規律、日常飲水不足、運動量不足等情況比比皆是。為了及時發現同學們的身體健康問題、給患病風險高的同學預警,小清決定統計全班同學的身高和體重數據,并對數據進行處理,通過計算得出BMI,為后續健康報告的制作提供數據支持。思考:你知道全班同學的營養狀況如何嗎?如果想要收集他們的身體發育水平數據,你會采用什么方法呢?問卷調查:收集飲食習慣和運動頻率。身高體重測量:計算BMI評估營養狀態。數據分析:識別整體和個體的發育趨勢。④隱私保護:確保數據安全,尊重學生隱私。2.播放視頻。 學習新知引入完成思考。觀看教學視頻。 用生活中的常見現象引入課堂。用提問的方式引入課題,增強課堂互動性。將學生的注意吸引到課堂。講授新課 新知講解:板書課題。數據的收集數據收集是指從不同的來源和渠道獲取數據的過程。在移動互聯網和物聯網交織的時代,我們可以獲得越來越多客觀事實的數據,這使得通過數據更客觀地還原事實成為可能。 數據收集的方法有很多,比如觀察法、調查法、實驗法、網絡信息收集法等。觀察法觀察法是通過實地采樣、現場進行觀察并對數據進行準確記錄的方法,是認識自然的基本方法。這個方法需要到指定的地點進行現場觀察并記錄,而且要隨時對自己觀察到的現象進行分析。例如,可以使用觀察法了解昆蟲的肢體結構,如圖1.3.1所示。觀察法是最直接的收集數據的方法,應用非常廣泛,有時候會和調查法結合使用,以提高所收集信息的可靠性。比如,想要知道學校門口每天早上的人流量,就可以使用觀察法,還可以通過詢問校門口的保安來獲取數據。調查法調查法是一種常見的數據收集方法,主要分為普查和抽樣調查兩大類。普查就是為了某一特定目的而對所有考察對象進行的全面調查。比如人口普查,就是對全國人民的人口、民族、年齡、性別等進行數據統計。 抽樣調查是一種非全面調查,它是從全部研究對象中,抽選一部分進行調查,并根據調查的數據對全部研究對象做出估計和推斷的一種調查方法。比如在對學生餐飲滿意度進行調查時,就只需要隨機選取一部分學生進行調查詢問即可,如圖1.3.2所示。實驗法實驗法就是通過實驗過程獲取信息或結論,它需要在特定的實驗場所、特殊的狀態下,對調查對象進行實驗。例如,在實驗室做化學實驗時,我們可以通過實驗結果得出結論,并記錄相關的數據如圖 1.3.3 所示。網絡信息收集法網絡信息是指通過計算機網絡發布、傳遞和存儲的各種信息。在互聯網上輸入信息的關鍵字,可以搜到所有相關聯的內容。這個數據收集的過程本來就具有篩選性和分析性,也就是說,網絡收集所得到的數據,可能更接近我們想要的結果。但是在使用網絡信息收集法獲取數據(見圖1.3.4)時,我們仍然需要過濾和辨別信息,因為互聯網的數據繁雜并且真假難辨。課堂活動說一說,收集全班同學的體重和身高數據應該使用哪種方法?收集全班同學的體重和身高數據,應采用直接測量法,使用精確的體重秤和身高尺,在固定時間由專人操作測量,確保數據的準確性和一致性,同時記錄和管理數據時需注意保護學生隱私,安全存儲信息。數據的處理計算將收集來的數據記錄在電子表格中,既不容易丟失、方便長期保存,又可以通過輸入公式的方式快速計算出全班同學的BMI。 在電子表格中,公式以輸入“=”開始,如圖 1.3.5 所示,先選中單元格 E2,然后在里面輸入一個“=”。之后就可以輸入公式了,計算 BMI 是用體重/(身高 x 身高),可以按照順序,依次單擊數值所在的單元格,并輸入計算符號。 ① 小清的體重數值在單元格C2中,單擊該單元格,對應的單元格就會出現在公式處,如圖1.3.6所示。② 在單元格 E2 中的“=C2”后輸入計算方式,“÷”使用“/”來代替,如圖 1.3.7所示。③ 繼續通過輸入和單擊單元格來完成公式,如圖1.3.8所示。公式除了會出現在單元格中,還會出現在上方的公式欄中。 ④ 公式輸入完成后按回車鍵退出編輯,表格就會按照公式計算出相應的結果,如圖 1.3.9所示。當表格中有多條數據時,可以采用復制公式的方式完成快速計算。 ① 將鼠標移動到單元格的右下角,出現“+”后按住鼠標向下拖動,如圖 1.3.10 所示。 ② 覆蓋所有需要計算的單元格后,松開鼠標,表格就會自動完成計算,如圖 1.3.11 所示。課堂活動以小組為單位,將組內同學的體重和身高數值記錄在電子表格中,并通過輸入和復制公式的方式,利用表格計算出大家的BMI。標記為了提醒 BMI“偏瘦”和“超重”的同學注意身體健康,我們還可以在電子表格中對特定數據進行標記,將這兩部分同學的BMI結果用不同顏色區分出來。表1.3.1 四年級學生健康評價標準性別偏瘦正常超重男<14.214.2~20.1≥20.1女<13.713.7~19.4≥19.4① 以小組為單位討論“偏瘦”和“超重”的判斷條件,并填入表 1.3.2 中。表1.3.2 健康評價判斷條件條件1,性別條件2,BMI健康評價標記顏色男<14.2偏瘦藍色男16.7正常綠色男≥20.1超重紅色女<13.7偏瘦藍色女14.6正常綠色② 以小組為單位,討論表格中的條件1和條件2之間的關系:以及它們對健康評價的影響。明確了判斷條件,就可以使用電子表格中的“條件格式”來實現功能。① 選中一個需要處理數據的單元格,在開始菜單中找到“條件格式”,選擇“新建規則”,如圖 1.3.12 所示。 ② 通過 AND 函數來實現篩選,如圖 1.3.13 所示。③ 給篩選好的數據設置一個格式,如圖1.3.14 所示。輸入一個判斷公式只能判斷出一種情況,那就是男生偏瘦的情況,而想要同時篩選出另外三種情況,就需要我們繼續向單元格中添加新的公式。 選擇“管理規則”,就可以看到該單元格目前所有的規則,可以在這里繼續新建,也可以編輯或刪除已有規則,如圖1.3.15所示。圖1.3.15 管理規則三、課堂練習根據四年級學生體質健康評價標準,對電子表格中的數據進行標記,顯示出所有“偏瘦”和“超重”的數據。四、拓展延伸1.大數據時代的健康監測問:我常常聽到一個詞叫“健康大數據”,為什么是“大”數據?我計算出的 BMI數值只是一個兩位數啊。答:大數據的“大”不是指計算出的某個數值大,而是體量大,也就是數量多。這個數據量有多大呢 想象一下歷史上全人類說過的話有多少,這些話的數據量大約是 5EB(1EB=1073741824GB),而現在有些大企業的數據量都已經接近 EB 量級了。健康大數據是指在某段時間范圍內捕捉到的所有健康數據的集合。問:這么多數據都是從哪里來的,又被記錄在哪里呢 答:2014 年,國家衛健委發布了“46312”工程,其中的“3”就是指三大數據庫,分別為電子健康檔案數據庫、電子病歷數據庫和全員人口數據庫。這些數據庫就是存儲數據信息的地方,里面的數據主要來源于醫院。問:為什么要記錄和存儲這么多數據?答:用于整理和研究工作,比如將相同或相似的患者數據歸總在一起,對比他們身體各項指標數據或圖像,總結出發病的原因;根據不同醫生的用藥情況,總結出最合適的藥物和用量等。健康大數據還具備監測功能,比如某傳染病的發病地點、傳播情況等為制定公共衛生措施和政策提供決策依據。2.制定有效的運動計劃以促進健康發展1.目標設定:明確具體目標,如增強心肺功能、增肌或減脂。設定短期和長期目標,保持動力。 2.全面性:結合有氧運動、力量訓練、柔韌性訓練和平衡訓練。例如,跑步提升心肺功能,舉重增強肌肉力量。 3.漸進性:逐步增加運動強度和難度,避免過度訓練。目標逐漸提升,如從慢跑開始,逐漸增加速度和時間。 4.規律性:設定固定運動日程,每周至少150分鐘中等強度運動。保持一致,如每周三次,每次30-60分鐘。5.興趣與樂趣:選擇喜歡的運動,如游泳、籃球或瑜伽,以保持長期參與。定期嘗試新活動,保持新鮮感。3. BMI數據收集的小竅門1.標準化操作程序:確保所有參與者按照相同的方法進行身高和體重的測量,以減少誤差。2.使用精確的測量工具:使用校準過的電子秤測量體重,并使用穩固的身高尺測量身高。3.記錄詳細信息:除了身高和體重,還應記錄參與者的年齡、性別等信息,以便進行更準確的BMI分類。4.BMI數據處理的小竅門1.數據清洗:檢查數據是否有遺漏或異常值,并進行必要的修正。2.使用合適的軟件工具:可以使用專業的數據分析軟件來計算BMI值,并進行后續的統計分析。3.分類和解讀BMI數據:根據BMI的分類標準(如低體重、正常體重、超重和肥胖)來解釋數據,并考慮個體的年齡和性別差異。六、活動日志 活動日志 班級:XX姓名:XX活動名稱班級BMI數據測試--數據的收集與處理活動環節1口 2口 3口 4口(在對應環節畫V)活動完成內容數據的收集、數據的處理活動完成度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100%)活動小結問題與反思:數據處理得不熟練改進的方法:多練習或者詢問老師和同學訣竅 學習數據的收集方法。完成課堂活動。。學習數據的處理技巧。完成課堂活動。完成課堂練習。進行課外知識拓展。完成活動日志記錄。 初步學習數據的收集方法,并知道如何運用。進行課題練習,引導學生進行舉一反三和實際問題的解決,考查學生的知識學習落地能力。培養數據處理能力,引導學生認識不同數據的處理,并如何進行內容信息分析加深對本課知識內容的理解和掌握。引導學生利用所學知識計算出大家的BMI。在課堂練習中強化所學知識內容。拓寬學生知識面。將本課學習情況進行總結。課堂小結 判斷身體健康狀態--數據背后的信息1、引入新知內容2、學習數據的收集3、學習數據的處理4、完成課題練習5、進行相關知識拓展 總結回顧 對本節課內容進行總結概括。課后作業 在本學期體檢完成后,計算小組成員的BMI值,判斷大家的健康程度。學完本節課,說一說你從中學到了哪些數據收集和處理的方法? 布置作業 拓展學生的學習能力課堂板書 觀看板書 強調教學重點內容。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清華大學出版社】《信息科技》四年級上冊第一單元第3課《班級BMI數據測試--數據的收集與處理》.doc 【清華大學出版社】《信息科技》四年級上冊第一單元第3課《班級BMI數據測試--數據的收集與處理》.pptx 新知導入.mp4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