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父母多愛我》教學設計1. 學生能夠通過多種方式感受父母之愛,包括日常生活中的小事、父母的言行舉止、感人的故事等。2. 學生學會從不同角度理解父母的愛,理解父母愛的表達方式的多樣性。3. 學生掌握與父母溝通的方法和技巧,能夠在與父母產生矛盾或不理解時,進行有效的溝通和交流。(一)教學重點1. 通過多種方式感受父母之愛,理解父母愛的表達方式。2. 掌握與父母溝通的方法和技巧,增進與父母的感情。(二)教學難點1. 從不同角度理解父母之愛,尤其是在面對父母的嚴格要求或不被理解的行為時。2. 將對父母的理解和感恩轉化為實際行動,積極為家庭和諧努力。搜集相關備課資料,制作課件等。(一)導入新課1. 播放一段溫馨的家庭視頻,展示父母與孩子之間的親密互動和關愛場景。2. 提問學生:“同學們,在這個視頻中,你看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你覺得父母的愛是什么樣的呢?” 引導學生思考并回答問題,激發學生對父母之愛的興趣和關注。3. 引出課題:“今天,我們就一起來深入探討父母之愛,感受父母對我們的深情厚愛。”(二)感受父母默默的愛1. 回憶父母日常的付出(1)讓學生閉上眼睛,回憶父母每天為自己做的事情。可以從早上起床到晚上睡覺的各個時間段進行回憶,包括準備早餐、送上學、關心學習、陪伴玩耍、準備晚餐、輔導作業、講故事等。(2)學生在紙上寫下自己回憶到的父母為自己做的事情,然后與同桌分享。(3)提問:“從同學們分享的內容中,你發現了什么?父母的這些日常付出體現了他們對我們怎樣的愛呢?” 引導學生思考父母日常付出中的愛。(4)小結:父母每天為我們做的事情看似平凡,但卻充滿了對我們的愛。他們的愛體現在生活的點點滴滴中,伴隨著我們成長。2. 發現生活中的小細節(1)播放一段視頻,展示父母在生活中的一些小細節,如為孩子蓋被子、整理書包、在孩子受傷時的緊張表情等。(2)提問:“你在視頻中看到了哪些父母的愛?在你的生活中,有沒有類似的小細節呢?” 引導學生觀察視頻,回憶自己生活中的小細節。(3)展示一些圖片,如父母為孩子擦汗、在雨中為孩子撐傘、陪孩子看醫生等。讓學生觀察圖片,說一說自己從這些小事中捕捉到的父母的愛。(4)小結:只要我們善于發現,就能在生活的小細節中感受到父母的愛。這些小細節雖然微不足道,但卻蘊含著父母深深的關愛。3. 回顧成長中的愛(1)播放一段視頻,展示一個孩子從出生到長大的過程中,父母的陪伴和關愛。視頻中可以包括孩子的第一次微笑、第一次走路、第一次上學等重要時刻,以及父母在這些時刻的表現。(2)提問:“回顧我們的成長,你體會到了什么?父母的愛在我們的成長中起到了什么作用呢?” 引導學生思考自己成長過程中的父母之愛。(3)學生分享自己的感受,可以結合自己的成長經歷,說一說父母在自己成長中的重要作用。(4)小結:父母的愛伴隨著我們的成長,他們為我們付出了無數的心血和努力。我們要珍惜這份愛,感恩父母的付出。(三)體會父母深深的愛1. 辨析疑惑,理解父母的愛(1)播放一段視頻,展示一個孩子對父母的一些行為感到疑惑,比如媽媽總是把好吃的留給自己,爸爸總是在自己犯錯時嚴厲批評等。(2)提問:“你在視頻中看到了哪些疑惑?你覺得父母為什么會有這樣的行為呢?他們的行為背后隱藏著怎樣的愛呢?” 引導學生思考父母行為的原因和背后的愛。(3)學生進行小組討論,分享自己的看法。可以從父母的角度出發,理解他們的行為動機和目的。(4)小結:父母的一些行為可能會讓我們感到疑惑,但只要我們用心去體會,就能理解他們的愛。父母的愛是無私的,他們總是為我們著想,希望我們能健康成長。2. 分享感人故事,感受父母的愛(1)讓學生回憶自己生活中父母關愛自己的感人故事,可以是生病時的照顧、遇到困難時的鼓勵、取得成績時的表揚等。(2)學生在小組內分享自己的故事,然后每組推選一名代表在全班分享。(3)提問:“聽了同學們分享的故事,你有什么感受?這些故事中的哪些細節讓你感受到了父母深深的愛呢?” 引導學生思考故事中的父母之愛。(4)小結:父母的愛是深切無私的,他們在我們最需要的時候給予我們支持和關愛。這些感人的故事讓我們更加深刻地體會到父母的愛之深沉。3. 欣賞小詩,深入體會父母的愛(1)播放音頻,朗誦一首關于父母之愛的小詩,如《父母的愛》:父母的愛,像陽光,溫暖著我們的心房;父母的愛,像雨露,滋潤著我們的成長;父母的愛,像燈塔,照亮我們前行的方向。(2)提問:“聽完這首小詩,你想到了什么?在你的眼中,父母的愛像什么呢?” 引導學生思考小詩中的父母之愛,并將其與自己的生活聯系起來。(3)學生分享自己的觀點,可以用比喻的方式描述父母的愛,如父母的愛像大海、像天空、像大樹等。(4)小結:父母的愛像極了這世上一切美好的事物,飽含了人間最美的情感。讓我們一起用心去感受這份愛,珍惜這份愛。(四)理解父母愛的表達方式1. 父母的嘮叨也是愛(1)展示一些場景,如孩子上學前、晚上做作業時、睡覺前等,提問:“在這些時刻,爸爸媽媽經常會對我們說些什么呢?” 引導學生回憶父母的嘮叨。(2)學生發言,分享父母在這些時刻常說的話。(3)展示課前調查結果,提問:“父母為什么要說這些?你從這些話中體會到了什么?” 引導學生思考父母嘮叨的原因和背后的愛。(4)播放視頻,展示父母嘮叨中的愛。視頻可以通過一些具體的例子,如父母提醒孩子帶傘、注意安全、按時吃飯等,體現父母的關心和愛護。(5)提問:“你覺得這位叔叔拿起電話,會對媽媽說些什么?” 引導學生換位思考,理解父母的嘮叨。(6)學生發言,表達自己對父母嘮叨的理解和感受。(7)小結:父母的嘮叨最多,愛也最多。他們的嘮叨是出于對我們的關心和愛護,我們要理解父母的良苦用心,做好自己該做的事,不讓父母擔心。2. 父母的嚴格要求也是愛(1)播放視頻,展示一個孩子對父母的嚴格要求感到不滿,如要求自己按時完成作業、整理房間、參加各種興趣班等。(2)提問:“如果你是這個孩子的朋友,你會和他說些什么呢?” 引導學生站在朋友的角度,理解父母的嚴格要求。(3)學生進行小組討論,分享自己的看法。可以從父母的期望、孩子的成長等方面進行討論。(4)過渡:“現在請你想象自己就是這個孩子,看看發生了什么?” 播放視頻,展示孩子在經歷一些事情后,逐漸理解父母嚴格要求的過程。(5)提問:“這個孩子經歷了什么事情讓他改變了想法?你在生活中有沒有類似的經歷呢?” 引導學生思考自己對父母嚴格要求的理解和感受。(6)學生分享自己的經歷和感受,可以結合具體的例子,說一說自己是如何理解父母的嚴格要求的。(7)結論:父母的嚴格要求也是一種愛,他們希望我們能養成良好的習慣,成為更好的人。在遇到類似事情時,我們要多理解父母。3. 父母的不被理解的行為也是愛(1)請學生填寫一份表格,內容包括父母讓自己不理解的行為和做法、自己對這種行為的看法、這種行為是否是愛等。(2)學生分享自己填寫的內容,第一位學生分享自己不理解的行為和做法。(3)學生進行討論,發表自己的看法。可以從父母的角度出發,分析這種行為的原因和目的。(4)結論:遇到問題,我們要嘗試換位思考,理解父母的良苦用心,就能體會到父母行為深處飽含的愛。(5)第二位同學分享自己不理解的行為和做法。(6)提問:“你認為這個小女孩可以用哪些方式與父母溝通?” 引導學生思考與父母溝通的方法。(7)學生分享觀點,可以包括面對面交流、寫信、畫畫等方式。(8)小結:我們要嘗試多種方式與父母溝通,讓父母了解我們的內心所想。父母是那么愛我們,對于父母讓我們不理解的行為和做法,我們要多一些理解,多一些溝通。(五)與父母溝通,增進感情1. 溝通的重要性(1)播放一段視頻,展示一個孩子因為與父母缺乏溝通,產生了矛盾和誤解,導致家庭關系緊張。(2)提問:“你在視頻中看到了什么問題?如果這個孩子能夠與父母及時溝通,會有什么不同的結果呢?” 引導學生思考溝通的重要性。(3)學生進行小組討論,分享自己對溝通重要性的認識。可以從解決矛盾、增進感情、理解對方等方面進行討論。(4)小結:溝通是增進親子關系的重要橋梁。只有通過溝通,我們才能更好地理解父母,父母也才能更好地了解我們的想法和需求。2. 溝通的方法和技巧(1)讓學生回憶自己與父母溝通的經歷,說一說哪些方法和技巧是有效的,哪些是無效的。(2)學生分享自己的經驗,可以包括傾聽、表達、尊重、理解等方面。(3)教師總結溝通的方法和技巧,如傾聽父母的意見和感受、表達自己的想法和需求、尊重父母的決定、理解父母的立場等。(4)播放視頻,展示一些孩子與父母有效溝通的場景,如一起聊天、一起做家務、一起玩游戲等。(5)提問:“從這些視頻中,你學到了哪些溝通的方法和技巧呢?” 引導學生學習視頻中的溝通方法。(6)學生發言,分享自己從視頻中學到的溝通方法和技巧。(7)小結:掌握有效的溝通方法和技巧,可以讓我們與父母的關系更加親密,家庭更加和諧。3. 實踐活動:與父母溝通(1)布置作業,讓學生在課后選擇一個合適的時間,與父母進行一次深入的溝通。可以圍繞自己的學習、生活、興趣愛好等方面進行交流,也可以表達自己對父母的感激之情。(2)要求學生在溝通后,寫下自己的感受和體會,以及對今后與父母溝通的計劃和期望。(3)在下一次課堂上,組織學生分享自己與父母溝通的經歷和感受,互相學習和借鑒。(六)學會感恩,回報父母之愛1. 感恩的意義(1)播放一段視頻,展示一個孩子在父母的關愛下成長,長大后懂得感恩,回報父母的愛。(2)提問:“你在視頻中看到了什么?感恩父母對我們有什么意義呢?” 引導學生思考感恩的意義。(3)學生進行小組討論,分享自己對感恩意義的認識。可以從家庭和諧、個人成長、社會風氣等方面進行討論。(4)小結:感恩是一種美德,也是一種責任。感恩父母可以讓我們更加珍惜父母的愛,增進家庭的和諧;同時,也可以讓我們學會關愛他人,傳遞愛與溫暖。2. 感恩的行動(1)讓學生思考自己可以為父母做哪些事情來表達感恩之情。可以從日常生活中的小事做起,如幫父母做家務、給父母捶背、送父母禮物等。(2)學生在紙上寫下自己的感恩行動計劃,然后與同桌分享。(3)提問:“你打算如何實施自己的感恩行動計劃呢?在實施過程中,你可能會遇到哪些困難?你將如何克服這些困難呢?” 引導學生思考行動計劃的可行性和可能遇到的問題。(4)學生發言,分享自己的感恩行動計劃和解決問題的方法。(5)小結:感恩父母不能只停留在口頭上,我們要付諸行動。通過實際行動,讓父母感受到我們的愛和關心。3. 情感升華(1)播放一首關于感恩父母的歌曲,如《感恩的心》,讓學生在音樂中感受感恩的情感。(2)提問:“聽了這首歌,你有什么感受?你想對父母說些什么呢?” 引導學生表達自己對父母的感恩之情。(3)學生發言,可以用一句話或一段話表達自己對父母的感激和愛。(4)教師總結:父母的愛是無私的,我們要學會感恩,回報父母的愛。讓我們用實際行動,讓父母感受到我們的成長和進步,讓家庭充滿愛和溫暖。通過本次教學,學生對父母之愛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感受。在教學過程中,采用了多種教學方法,如情境教學法、案例分析法、小組討論法、情感體驗法等,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參與度,提高了教學效果。同時,通過回憶、分享、討論、傾聽等活動,讓學生積極參與課堂,深入思考父母之愛,培養了學生的感恩意識和家庭責任感。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