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第5課 中國古代官員的選拔與管理 學案(學生版+教師版)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第5課 中國古代官員的選拔與管理 學案(學生版+教師版)

資源簡介

第5課 中國古代官員的選拔與管理
課程標準 學習目標 重難點
1.了解中國古代官員選拔方式的更迭過程和不同階段的特征。2.知道中央集權體制之下古代的中國官員考核和監察制度。 ⑴中國古代官員選拔方式的演變(以時間為序能整體復述;記住并理解不同選拔方式的標準及影響,體會階段特征)、官員選拔標準的變化及演變的趨勢。⑵簡述科舉制發展演變的歷程,理解記住其評價(正文準確記憶,結合史論歸納形成“客觀評價)。⑶簡述中國古代官員考核制度的演變,了解其發展演變的特點。⑷中國古代監察制度的演變(以時間為序;中央與地方),理解其特點和評價。 重點:了解中國古代官員選拔方式的更迭過程和不同階段的特征;知道中央集權體制下古代中國的官員考核和監察制度。難點: 正確認識中國古代官員選拔方式和管理制度的變化,分析其變化的原因和影響。
預習知識結構:(根據知識體系自主在教材中勾畫、填寫,并加以記憶)
知識點一、中國古代官員選拔制度的演變
1、西周至春秋:世官制(世卿世祿制)
標準:貴族血緣;
特點:官位世襲;
影響:貴族世代壟斷高官形成貴族政治。
2、春秋戰國:薦舉、功勞制(軍功爵制)
背景:春秋戰國時期,尚賢思想興起,各國為爭霸圖強,紛紛鼓勵舉薦有才能的人為官,或依據軍功大小授予官職。
方式:舉薦有才能的人為官,或依據軍功大小授官。
標準:才能、軍功大小;
特點:缺乏制度化的選官途徑
影響:①廢除貴族的世襲特權,一定程度上促進社會階層的流動。
②官僚制逐漸取代世官制,推動了社會的整體轉型。
③有利于選拔各類人才,增強軍隊戰斗力,為各國富國強兵奠定基礎。
④未形成制度化的選官途徑
【材料探究】根據材料和教材P30第1段,結合所學,概括薦舉功勞制的選官方式與標準。
材料1 “為國之道,食有勞而祿有功,使有能而賞必行、罰必當……奪淫民之祿以來四方之士”。 —劉向《說苑》
材料2 選練舉賢,任官使能。 ——《史記·趙世家》
材料3 “斬一首者爵一級,欲為官者為五十石之官;斬二首者爵二級,欲為官者為百石之官。官爵之遷與斬首之功相稱也。” ——《史記 商君列傳》
方式:薦舉有才能的人為官(他薦和自薦), 或依據軍功大小授予官職(軍功制)。
標準:才能或軍功
3、秦朝:“以法為教”“以吏為師”(重法吏)
背景:秦朝正式確立了專制主義中央集權,以法家思想治理國家。
標準:向官吏學習律令而為官。
結果:形成了思想文化上的專制,造成了嚴重的倒退。
評價:①有利于進一步打破貴族壟斷仕途的局面,推動貴族政治向官僚政治轉變。
②提升了法律在社會治理中的地位,有利于維護封建統治。
③摒棄諸子學說,專任法家思想,實質是文化上的專制。
4、漢朝:察舉制(此外還有積功勞為官、征辟制等)
背景:①薦舉功勞制和“以法為教”“以吏為師”制度弊端日益顯露,難以適應新形勢的需要。
②大一統局面的形成,急需建立制度化的選官制度,以選拔更多“文治”人才。
確立:漢武帝時期
分類:①常科:歲舉,有人數規定,有具體標準如孝廉、茂才等
②特科:有具體標準但無固定時間如賢良方正、賢良文學、明經等
標準:品德(孝廉)、才能 門第聲望(東漢)
方式:先考察而后推舉,重點考察被舉者在鄉里的輿論評價和為官能力,然后推薦為官或者提拔任用。
特點:①地方官吏推薦取士;②形式多樣化。
評價:①選拔官員走向制度化,為兩漢政權選拔了大批人才,有利于擴大統治基礎。
②容易滋生任人唯親、弄虛作假、沽名釣譽的風氣,逐漸難以選拔到真正的人才。(舉秀才,不知書。察孝廉,父別居。寒素清白濁如泥,高第良將怯如雞。)
③后期豪強大族控制了地方選人權,日益威脅中央集權,客觀上推動了后來士族門閥制度的產生與發展。
【材料探究】根據材料,結合所學,概括察舉制下的選官方式和標準。
材料1 元光元年,漢武帝“初令郡國舉孝廉各一人”。漢舉賢良,自董仲舒以來,皆對策三道。……此后,郡國每歲薦舉孝廉,由朝廷加以考核,任命為官,成為定制。
——閻步克《察舉制度變遷史稿》
材料2 察舉指先考察而后推舉,重點考察被舉者在鄉里的輿論評價和為官能力,然后推薦為官或提拔任用。察舉分常科和特科,常科為歲舉,有人數規定,有具體標準,如孝廉、茂才等;特科有具體標準但無固定時間,如賢良方正、賢良文學、明經等。
方式:自下而上舉薦(考察→推舉→考核→任用)
標準:品德(孝廉)和才能
5、魏晉南北朝:九品中正制
背景:東漢末年政治與社會秩序大亂,豪強大族控制了地方選人權。
產生:220年,魏王曹丕
內容:①在各州、郡設置大中正、中正,由本籍在中央任高官的人擔任;
②中正根據家世、道德和才能評定州郡士人的資品,分為九等,寫出評語稱為“狀”;
③獲得資品的士人由吏部授官。
標準:家世+德才→后期:只看家世。
特點:逐漸成為維護士族特權的工具
評價:①前期將選官權收歸中央,加強了中央集權。
②后期隨著門閥士族勢力的發展,逐漸形成“上品無寒門,下品無勢族”的局面。
③造成官員素質下降,且限制階層流動,激化了士族與庶族的矛盾。
隋唐至清:科舉制
(1)背景:
①九品中正制的弊端日益顯露,逐漸只看家世,不看道德才能,難以選拔到真正的人才。
②國家統一,需要加強中央集權
③南北朝以來,寒門庶族地主勢力上升,他們希望打破門閥士族壟斷政治的局面,積極要求參政。
④紙的推廣,使得民間讀書成本下降,為政府擴大人才選拔范圍提供可能。
(2)選官方式:分科考試
科舉以分科考試選拔人才為特點,分為制舉和常舉。
制舉是皇帝自設科目考試選人;
常舉每年舉行,科目有秀才、明經、進士等幾十種,其中明經和進士兩科最受社會重視。
考試合格只是取得為官的資格,還需吏部銓選后方可正式任官。
(3)選官標準:考試成績(才能)
(4)發展歷程:
發展概況
隋唐時期創立 ①隋文帝時,廢除九品中正制,開始采用分科考試的方式選拔官員。②隋煬帝時,始建進士科,科舉制度形成。③唐太宗,增加考試科目,以進士和明經兩科為主。④武則天,擴大科舉取士的人數,首創了武舉和殿試。⑤唐玄宗,任用高官主持考試,提高了科舉考試的地位。
兩宋時期進一步發展完善 ①“取士不問家世”,面向全社會開放,科舉成為選拔官員的主要途徑。②嚴格考試制度,更加強調公平競爭。考場布置、進場搜身、鎖院、糊名、謄錄等制度,都在兩宋加強或創立,以保障考試公平性。③考試程序和內容發生變革。殿試制度化,形成了州、省、殿三級考試,形成了三年一考的考試周期,以經義策論取代詩賦,注重真才實學。④強調地域平衡。南北分卷,各自分配名額,分別錄取。(對南方不公平)
元朝時期先破壞后恢復 官員選拔部分保留蒙古傳統方式,隨著上層統治者漢文化素養的不斷提高,1313年頒科舉詔,恢復了科舉制,但時斷時續,科舉錄取人數不多,科舉出身者在官員隊伍中人數比例不高。
明清時期繼續發展 ①考試流程:分鄉試、會試與殿試三級。(鄉試每三年在各省省城舉行,考中者稱為舉人;會試由禮部主持,于鄉試次年春天舉行,考中者稱為貢士;殿試在會試后舉行,名義上由皇帝主持,貢士通過者為進士。)②參考人員:主要是國子監和府、州、縣學的學生等。③考試范圍和形式:從四書五經中命題,采用“八股文”形式。④地域平衡:1427年在會試中實行南北卷,后演變為南北中卷,錄取比例也逐漸穩定→特點:科舉與學校教育緊密結合;內容與規則格式化;科目單一化;程序嚴密。
【材料探究】根據材料和教材P32“歷史縱橫”,結合所學,思考:如何看待材料中的“南北榜爭”的發生及其結果?
材料1 1397年明朝科舉考試錄取進士52人,全是南方人,北方舉人全數落選。北方舉人強烈不滿,紛紛指責主考官自己是南人,就包庇南人壓抑北人。朱元璋派人復查,結果是主考官并未舞弊違法,史稱“南北榜爭”。1425年,明朝實行按地域調配進士名額的制度,規定“南六十,北四十”。這一制度后來被清朝繼承沿用。
——林白、朱梅蘇著《中國科舉史話》
材料2 為了保證科舉能選拔出不同地域的優秀人 才,也為了保持科舉人才來源的地域平衡,宣德二 年(1427年)的會試首次 實行南北卷制度。會試錄 取100人,其中南方60人, 北方40人°后來,南北卷演變為南北中卷,錄取比例也逐漸穩定,南卷、中卷和北卷的錄取人數分別占會試錄取總人數的55%、10%和 35%。
“南北榜爭”反映了反映了經濟文化重心南移背景下,科舉錄取的公平性(科舉錄取與經濟文化發展的關系)問題。明朝最終按地域分配進士名額的做法,有利于籠絡北方士人,鞏固明朝統治,為后世借鑒。有利于調動落后地區士人學習的積極性,促進當地教育文化水平的提高。但違背了公平公正的原則,限制了南方士人及第的機會。
(5)評價:
【材料探究】根據材料,結合所學,對科舉制度進行評價。
材料1 士人可以不經薦舉,直接報名考……由政府擇優錄取,從而糾正了魏晉以來世家大族壟斷用人做官大權的狀況。......科舉制度的最大優點是從根本上打破了豪門世族對政治權力的壟斷,使國家行政機構的組成向著盡可能大的社會面開放。
——王炳照《中國科舉制度研究》
材料2 貞觀初放榜日,上私幸端門,見進士于榜下綴行而出,喜謂侍臣曰:“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 ——[唐]王定保《唐摭言》
材料3 天子重英豪,文章教爾曹;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少小須勤學,文章可立身;滿朝朱紫貴,盡是讀書人。 ——[宋]汪洙《神童詩》
材料4 (科舉制)西國莫不慕之,近代漸設考試以取人才,而為學優則仕之舉。今英、法、美均
已見端,將來必至推廣。 —丁韙良《西學考略》
材料5 “八股之害,等于焚書,而敗壞人才,有甚于咸陽之郊所坑者四百六十余人也。”
——顧炎武
材料6 知識分子...集中于政治一途。只鼓舞人當大官...于是競求上政治舞臺。
——錢穆《中國歷代政治制度得失》
積極影響:
①打破了世家大族對控制仕途的局面,擴大官吏人才來源,擴大了統治基礎。
②體現了相對的公平公正,社會中下層的知識分子參與政權,推動了社會階層的流動。
③把選官權由世家大族手中收歸中央,加強了中央集權。
④有利于提高官員的文化素質,提高行政效率,提高國家的社會治理水平。
⑤有利于推動儒學發展,推動社會重學風氣的形成。
⑥為歷代所沿用,影響深遠。
⑦不僅在當時被“東亞文化圈”所效仿,更為近代西方文官制度的建立提供借鑒。
弊端:
①明清八股取士,科舉制日益僵化,禁錮了思想,阻礙了創新意識。
②考試以儒學為主,忽視實用性,不利于科技的發展,阻礙了阻礙了科學技術進步。
③形成了“學而優則仕”的觀念,教育被迫服務于政治,加劇了官本位思想的盛行。
④過于側重學問標準,忽視對品德的考察,造成一些官員道德素質低下。
⑤為封建社會的長期存在提供一定的韌性,大大延緩了封建制度的消亡。
【微點撥】
時期 制度 標準 方式 選官權
西周至春秋 世官制 血緣 世襲 世襲
春秋戰國至西漢初 薦舉功勞制 才能或軍功 薦舉有才能的人為官(他薦和自薦), 或依據軍功大小授予官職(軍功制) 中央
兩漢 察舉制 品德(孝廉)和才能 自下而上舉薦為主,考試為輔 地方官
魏晉南北朝 九品中正制 家世/門第/出身 中央委任中正官評定資品,吏部授官 中正官→世家大族
隋唐以來 科舉制 考試成績/才能 分科考試 中央
共同目的:擴大統治基礎,提高行政效率,維護統治。
演變趨勢/規律:①選拔標準由重家世到重才能;②選拔方式由世襲、舉薦逐漸演變為考試,趨向嚴密科學;③選拔權日益集中到中央手中,反映出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的不斷加強;④選拔范圍由貴族到平民,范圍擴大;⑤選拔原則日益公平、公開、客觀,趨向制度化
演變原因:①社會經濟發展水平;②社會階層力量變化;③加強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的統治需求;④治國理念、社會主流思想的變化;⑤舊制弊端
【課后習題】
【體驗1】 西周國都的近郊稱為鄉,主要居住著平民,鄉的長官為鄉大夫。根據《周禮》記載,鄉大夫每三年對平民的“德行道藝”進行考核,將勝出者推薦給朝廷。這表明西周時期
A.削弱了諸侯國權力 B.孕育了后世的選官制度
C.破壞了世卿世祿制 D.出現“禮崩樂壞”的跡象
【體驗2】某學者說:“自秦王朝以后,平民的流動性日益擴展到政府結構,平民社會成了中國社會的主流。”這表明( )
選官標準發生變化 B. 官吏監察日益嚴密
C. 貴族政治完全消失 D. 行政效率逐漸提高
【體驗3】(2016·江蘇)“宋沿唐制,亦貴進士科。然唐時猶兼采譽望,不專辭章。宋則糊名考校,一決文字而已。”由此可見,與唐代科舉相比,宋代(  )
A.考試程序更加公正 B.取士科目有所減少
C.進士及第尤為尊貴 D.錄取人數大大增加
【體驗4】(2019·江蘇)唐代詩人劉得仁系皇親國戚,其兄弟為達官顯貴,而他“出入舉場三十年,竟無所成”;唐宗室子弟李洞屢考不中,竟想去皇陵哭訴。兩人的經歷反映了唐代( )
A.科舉考試不重考生詩才 B.選官制度阻斷貴族入仕
C.中央政府剝奪宗室特權 D.科舉取士體現公平公正
【體驗5】(2010·江蘇)詩人左思在其《詠史》中濃郁悲歌:“世胄躡高位,英俊沉下僚。地勢使之然,由來非一朝。”造成這一社會狀況的制度原因是
A.征辟制 B.察舉制 C.九品中正制 D.科舉制
【體驗6】(2011·山東)錢穆在評論中國古代某制度時說,它“可以培植全國人民對政治之興味……可以團結全國各地域于一個中央之統治”。這一制度是
A.郡縣制 B.察舉制 C.科舉制 D.行省制
【體驗7】(2013·福建)清末傳教士明恩溥記述:“促使中國學子年復一年地堅持科舉考試,有的直到九十高齡終于拿到文憑方可罷休,有的則死于這一過程中。功名利祿一類是無法說清楚的……九十高齡之后,即便考中又怎么樣?唯一的解釋是他天生具有忍耐的稟賦。”該材料
A.批判學子追求功名利祿 B.表明科舉制下學子的愚昧無知
C.折射出學子的價值取向 D.反映出科舉制失去人才選拔功能
知識點二、中國古代官員的考核制度
⑴秦漢:上計制
含義:每年歲末,各縣、侯國將一年來的戶口墾田、錢谷入出、盜賊多少等情況匯集到郡國,再由郡國匯總,制成計薄,上報中央,稱為“上計”。
特點:御史參與審核計簿,防止造假。
作用:上計考核的結果是官員賞罰的依據。
⑵魏晉南北朝:因門閥士族勢力強大,戰亂頻仍,雖然曹魏、西晉、北朝制定了相應的考核法規,但考核大都流于形式。
(3)隋唐:官員的考核歸尚書省吏部
隋朝:九品以上每年要考核,地方官每年要派員向中央報告,或由皇帝遣使到州縣巡行考察。
唐朝:以品德和才能為標準考核官員,分為九等,根據考核結果確定官員升降。
(4)宋代:制定了嚴格的標準考核官員(稱為“磨勘”,由審官院考核京官,考課院考核地方官)
(5)明朝:考核有考滿(任職期滿)和考察;
考滿:官員任現職滿三年稱“初考”,滿六年稱“再考”,滿九年稱“通考”。考核結果分稱職、平常、不稱職三等,是決定官員正常升遷或降、調的依據。
考察:包括外地官員三年一次的朝覲考察和京官六年一次的京察,重在查處官員的貪、酷和不作為。
(6)清朝:考課制度:包括三年一次的京察和大計,分別考察京官和外省文官。
【總結歸納】根據所學,完成下方《中國古代官員考核制度演變表》
考核制度 考核內容/標準 特點 評價
秦漢 上計制 土地人口、財政收入、社會治安 ①考核日趨嚴格,標準細化,考核制度漸趨完善 ②品德與政績并重③獎懲結合,考核與懲貪結合④地方官和中央官分開考核⑤監察人員介入考核過程 ①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整頓吏治,提高行政效率。②本質是維護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的工具,無法從根本上解決官員腐敗問題。③對于當今社會推進反腐倡廉制度建設具有借鑒意義。
魏晉南北朝 流于形式
隋唐 吏部考核 品德、才能
宋朝 制定嚴格的考核標準 ————
明朝 考滿和考察 重在查處官員的貪、酷和不作為
清朝 京察和大計 ————
知識點三、中國古代官員的監察制度
1、秦漢時期
⑴中央監察:御史制度
秦漢建立了以御史大夫(西漢晚期御史大夫改為大司空后,御史中丞逐漸成為最高監察官)為首的中央監察體系。
⑵地方監察:
秦朝:監御史
漢朝:刺史制度
目的:漢武帝為加強中央集權,澄清吏治.
內容:漢武帝將全國劃為13個州部,每州設刺史一人。
特點:刺史品級不高,但權力很大,代表皇帝巡行郡國,依朝廷規定的監察法規糾舉豪強和郡國守、相的不法行為。(位低權重)
影響:此后,巡視監察制度一直延續下來。
2、隋唐時期
①中央:御史臺為最高監察機構,其長官為御史大夫。
②地方:唐太宗設道為監察區,委派監察官定期或不定期巡回監察,對地方有巨大的威懾作用
宋朝:
①中央:承唐制設御史臺,長官御史大夫;
臺諫合一,御史擁有了諫官的議事權,諫官擁有了御史的監察權(重要變化)。
②地方:劃分路作為監察區。設四監司、 通判。
元朝:監察機構嚴密。 中央:設有御史臺;
地方:設有行御史臺、肅政廉訪司。
明清時期:明清兩朝的監察機構,主要有都察院和六科,合稱“科道”
(1)明朝:①中央:都察院監察御史不僅負責糾察內外百官,還代皇帝巡按各省;六科給事中則負責皇帝制敕與大臣奏疏的封還駁正,稽查六部百司之事
御史和給事中品級雖低,但權力很大。
②地方:設提刑按察使司
清朝:將六科并入都察院,停止了派御史巡按各省的做法,但都察院作為皇帝“耳目風
紀之司”監察百官的職能沒有改變。
〖史論歸納〗中國古代監察制度的發展演變、特點及對其評價。
發展:①先秦萌芽:夏商周三代已有監察的因素和活動,但嚴格意義上的監察制度并未確立。
②秦漢形成:秦朝的御史大夫、漢代的刺史,表明從中央到地方出現完整的監察制度。
③隋唐成熟:隋唐時期,門下省負責諫議和封駁,出現諫議制度,形成較嚴密的監察網。
④宋元強化:宋代設獨立機構諫院,元代制定整套監察法規。
⑤明清頂峰:中央設都察院和六科給事中,地方設按察使司。至此,我國古代監察制度達到高度的統一和嚴密。
特點: ①逐漸制度化、專職化、體系化;
②監察方式多樣化;
③機構獨立,與行政機關分離。
④垂直管理、以輕制重;
⑤重視監察官的選任(選拔嚴格,文化素養要求高);
⑥依賴皇權,為專制皇權服務。
⑦皇帝擁有最高監察權,隨著皇權膨脹,監察機構的權力隨之提高,甚至被任意擴大或濫用。
評價:
古代監察制度有利于維護封建統治秩序和國家的統一;但古代的監察制度不能從根本上約束皇帝無上的權力,也不能杜絕官僚隊伍中的腐敗和低效現象;監督的主體與客體均來自行政內部,監督是一種自上而下的行為,沒有自下而上的民眾監督
就中央監察制度而言,中央監察官職能廣泛,打擊貪污瀆職,防范政治腐敗;協調統治階級內部的關系;諫議皇帝過失,有利于減少決策失誤。但它“約下不約上”,其實際效能的發揮最終取決于帝王,人治色彩濃厚;
就地方監察制度而言,加強了政府對官吏的監督,有利于中央對地方的控制,保證了政令的統一,對于維護封建統治秩序和國家的統一,起到了重要作用;對緩和階級矛盾與社會矛盾也起到了積極作用。其弊端主要是地方監察權與行政權不分離,影響了地方監察官的職能的發揮。
【問題思考】中國古代官員管理制度對當今反腐倡廉建設有何啟示?
①監察機構要獨立,以保證監察公正。
②監察法律、法規要健全,以便依法監察。
③要加強對監察機構、監察活動的監督。
④嚴格選任監察官員,以防權力誤用和濫用。
⑤監察方式要靈活,以使監察快速、高效。
【課后習題】
1.秦朝選拔官吏按資歷或勞績來核定官職的授予或升遷,稱“量才授官”。秦律中的《置吏律》、《效律》等是關于職官建置、任免、銓選、考核的法規,對違規、違紀、失職的官吏,不僅要依法論處,而且撤職,永不任用。由此可見秦朝( )
A.只重視勞績忽視道德危害巨大 B.嚴苛的法律不利于官僚的穩定
C.有利于實現自上而下的層層監督 D.非常重視各級官吏的選拔和任用
2.《睡虎地秦墓竹簡·置吏律》規定,任用吏和尉時,若有不應任用就行使職權,或私下謀劃就派往就任的,“以律論之”;任免吏、佐和各府屬員時,“十二月朔日免除,盡三月而止之,其有死亡及故有夬(缺)者,為補之,毋須時”。這些規定( )
A.體現了官吏任免程序的規范性 B.反映了官僚政治取代貴族政治
C.推動了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形成 D.防治了官吏選拔過程中的腐敗問題
3.秦朝時期的上計制度(審計監督制度)是由縣級行政單位直接上報中央,而西漢時期則是縣首先上報上一級的郡,再由郡上報給朝廷。這反映了西漢時期( )
A.政府經濟管理短暫松弛 B.地方的行政制度已經完善
C.社會經濟得到迅速發展 D.封建專制統治進一步加強
4.秦代選官主要實行軍功入仕,軍功以在前線殺敵數量來計算;漢代選官主要實行察舉制,由地方官在轄區內考察人才并推薦給中央,被察舉的人必須品德高尚、學識才干出眾。這反映出秦漢之際( )
A.中央集權不斷強化 B.入仕通道趨于多元
C.選官的客觀性增強 D.治國理念發生變化
5.漢初,朝廷讓功臣和他們的子弟們占據要津,但具體政務依然委之文吏,把“能書會計”和“頗知律令”規定為文吏的基本技能。由此可知,漢初( )
A.重視官員道德品質 B.確立儒學獨尊地位
C.注重任用專業吏員 D.削弱士族政治影響
6.隨著漢代察舉制的推行,社會上逐漸出現了“舉秀才,不知書。舉孝廉,父別居。寒素清白濁如泥,高第良將怯如雞”的現象。這反映出
A.察舉制失去了選官功能 B.封建統治基礎亟需擴大
C.選官標準影響社會風氣 D.漢代重文抑武的價值追求
7.魏晉南朝時,負責品評士人的中正官由朝官兼任,地方長官所征辟的掾屬(佐治的官吏),也需要中正品評方能繼續升遷;權貴一旦失勢,其子弟就會被中正“削下”降品。這客觀上反映魏晉南朝( )
A.寒門士族的崛起 B.選官權力中央化的趨勢
C.官吏選拔的開放性特征 D.官僚體系的混亂
8.察舉制在最初的操作過程中不試筆墨,民間評議對朝廷選官具有重要參考價值。東漢陽嘉年間,左雄上言:“郡國孝廉,就是古時候的貢士。出來做官,就要協理風俗,宣揚教化,若是不學無術,那就一點用都沒有。請自今以后,被舉薦者都先去公府,儒生測試儒學經術,文吏測試行政文書。”帝從之,頒下郡國。陽嘉新制( )
A.體現了漢代儒學獨尊地位 B.便于豪強地主把持政權
C.蘊含向科舉制演化的因子 D.利于選拔實際有用人才
9.唐代選官,五品以上由皇帝敕授,六品以下經由吏部考詢后奏授,侍御史、監察御史等多為敕授;唐代一般官員,一任須經四考方可遷轉,而御史三考即可升遷,一般御史遷到尚書省即為員外郎等清要官職。這表明唐代( )
A.官員考選體系嚴密 B.監察官員地位顯要
C.科舉取士有待完善 D.官僚政治趨于成熟
10.唐代士族、寒族登科對比表。此表反映出(  )
科目 年代出身 618至649年 650至683年 684至 709年 710至731年 733至755年 756至779年 780至905年 806至826年 827至846年 847至873年 874至906年 合計
進士 士族 3 14 34 32 23 37 45 72 131 128 70 589
寒族 2 5 21 19 7 11 15 21 18 4 9 132
A.科舉考試選拔程序不公 B.世家大族仍有巨大優勢
C.社會階層分化日益嚴重 D.科舉成為選官主要途徑
11.唐朝規定:“凡官,不歷州縣不擬臺省。”宋朝亦規定:“自今非曾經兩任縣令,不得除監察御史。”而有明一代,出任六科給事中者,大多是“在各衙門辦事進士,及歷俸二年以上行人、博士并推官,知縣三年考滿到部者。”材料反映的這一現象(  )
A.有效保障了監察權的獨立性 B.促進了監察方式的多樣性
C.有利于監察機構效用的發揮 D.強化了監察制度的法制化
12.宋朝時期,差遣因故離職或任滿后仍暫時在職,當年無法滿一考,則這一部分任職時間稱作“零考”。官員赴任新差遣后,他們需在到任后的一定時限內向本州提出申請,由州“錄報在京所屬,依格資序一色,方許補滿前任,共成考任”。南宋末年,其適用范圍已經擴大到了文武官員群體。這項制度( )
A.體現了官員管理制度精細化 B.有利于提高政府的行政效率
C.折射出宋代文人治國的理念 D.完善了科舉選官制度的流程
13.宋人有云:“東南之俗好文”“西北之人尚質”。南人在科舉考試中優勢突出,故北宋后期被迫采取南北分卷制度,特許北方五路分別考試而單獨錄取,以維持取士人數之均衡。北宋南北分卷制度( )
A.保證了南北錄取比例的一致 B.導致了科舉錄取人數的增加
C.提升了南方士人的政治地位 D.回應了文化中心的南移趨勢
14.宋仁宗時期,右司諫劉隨說:“臣僚遷擢,多至尊官;皇族絲聯,未登顯位。”而知諫院范鎮也嘆息道:“祖宗后裔,豈無賢才?而一概廢而不用,深可惜也。”這從本質上反映了當時
A.官僚政治較為成熟 B.宗法制正走向瓦解
C.皇親貴胄勢力衰微 D.社會實現公平公正
15.下面是四個朝代的平民階層在政府官員中所占比例圖。圖中的趨勢促使中國古代( )

A.民主政治日趨顯現 B.貧富分化逐步縮小
C.吏治環境日漸清明 D.門第觀念逐漸淡化
16.清代鄉試、會試分試三場,考官綜合校閱三場試卷以定去留,但這種錄取方式在實施過程中存在注重頭場、偏重經學等弊端。為此黃宗羲提出定額取士主張,即各場按照固定的數額確定入圍人數。如浙江鄉試每科舉子約一萬人,第一場入圍人數固定為一千人,第二場固定為五百人,第三場則按計劃錄取人數確定最終人選。這反映出( )
A.科舉考試已經不符合政治需要 B.與時俱進精神占據主流
C.程朱理學與啟蒙思想并不兼容 D.興利除弊助推制度傳承
17.清朝考核制度規定:凡京察三品以上官員和各省督撫,先行自陳,然后經吏部、督察院查實,題列引見,以備敕裁;大計自最基層的州縣起,經撫道司到督撫,最后呈交吏部。這說明清朝考核制度
A.注重道德評判 B.流程相對嚴密
C.彰顯政府職能 D.便于人才選拔
18.順治十年(1653年),清廷上諭中提到:“令士子讀書,各治一經,選為生員……比聞各府州縣生員,有不通文義,倡優隸卒本身及子弟,廁身學宮,甚者出入衙門,交結官府,霸占土地,武斷鄉曲”。順治帝頒布上諭旨在( )
A.消除八股取士的弊端 B.抑制門閥士族的膨脹
C.維護清王朝統治秩序 D.提高科舉取士的標準
19.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唐宋時期中國狀元數量及分布表(有籍可考者)部分
河北、河南 陜西 山東、山西 江蘇 江西 兩廣 兩湖 安徽 福建 浙江
唐 28 11 10 6 2 2 2 1
宋 23 1 11 9 9 3 3 5 19 24
——整理自梅介人《中國狀元及其地理分布》
材料二 閱讀下表有關科舉制的相關內容
材料三 北宋后期,科舉考試采取南北分卷的制度,特許北方五路分別考試。明朝宣德年間,科舉考試正式實行南北分卷錄取制度,每錄取百人,南卷取55人,北卷取35人,中卷取10人。
——根據《明史·選舉志二》等整理
(1)據材料一指出唐宋時期狀元數量空間分布的變化趨勢。
(2)據材料二指出科舉制發展演變的特點,并結合所學分析其進步性。
(3)結合所學,談談你對材料三中這一制度的認識。
19.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唐宋時期中國狀元數量及分布表(有籍可考者)部分
河北、河南 陜西 山東、山西 江蘇 江西 兩廣 兩湖 安徽 福建 浙江
唐 28 11 10 6 2 2 2 1
宋 23 1 11 9 9 3 3 5 19 24
——整理自梅介人《中國狀元及其地理分布》
材料二 閱讀下表有關科舉制的相關內容
材料三 北宋后期,科舉考試采取南北分卷的制度,特許北方五路分別考試。明朝宣德年間,科舉考試正式實行南北分卷錄取制度,每錄取百人,南卷取55人,北卷取35人,中卷取10人。
——根據《明史·選舉志二》等整理
(1)據材料一指出唐宋時期狀元數量空間分布的變化趨勢。
(2)據材料二指出科舉制發展演變的特點,并結合所學分析其進步性。
(3)結合所學,談談你對材料三中這一制度的認識。
第5課 參考答案
1.D 【詳解】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推斷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秦朝(中國)。根據材料“秦朝選拔官吏按資歷或勞績來核定官職的授予或升遷”可知,秦朝的法律有官職的選拔和任用,以及考核的規定,同時,也規定了懲罰措施,可以推斷出秦朝時期比較重視各級官吏的選拔和任用,D項正確;材料中對官吏的選拔、任用以及考核都有相應的規定,而非只重視勞績,排除A項;材料中沒有描述法律的嚴苛,同時可知,管理越嚴格,越有利于官僚的穩定,排除B項;材料中對官吏的選拔、任用以及考核,而非實現自上而下的層層監督,排除C項。故選D項。
2.A 【詳解】本題是單類型單選題,據題干可知是推斷題,據材料時間信息得出準確時空是秦朝。由“任用吏和尉時……私下謀劃就派往就任的,‘以律論之’”并結合古文釋義可知,秦朝法律規定如果官員沒有經過正式任命就行使職權或派往就任,要依法論處,還規定了嚴格的官吏委任時間及補充程序,這體現出秦朝官吏任免程序的規范性,A項正確。官僚政治取代貴族政治的標志是郡縣制的施行,排除B項;皇帝制度與郡縣制度的形成推動了專制主義中央集權的形成,排除C項;材料僅涉及秦朝官員任免程序,并不能防治官員選拔中的腐敗問題,排除D項。故選A項。
3.D 【詳解】結合所學知識可知,與秦朝相比,西漢時期的上計制度程序更加嚴格、規范,反映出封建專制統治得到了進一步加強,D項正確;政府經濟管理短暫松弛與漢朝上計制度的發展不符,排除A項;漢朝地方行政制度已經完善的說法不符合史實,排除B項;材料不能說明西漢社會經濟得到了迅速發展,排除C項。故選D項。
4.D 【詳解】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本質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秦漢之際(中國)。根據材料可知,秦代軍功入仕到漢代察舉選官重視品德、學識的變化體現了選官從崇尚武力到崇尚文治的轉變,這是秦漢治國理念由法家轉變到儒家的表現,治國理念發生變化,D項正確;材料沒有涉及中央集權的強化,排除A項;材料中秦代和漢代各只有一種選官制度,看不出入仕通道趨向多元化,排除B項;軍功是按殺敵數量來統計的,具有客觀性,而察舉制下被薦舉人的德行則很難量化,故材料不能體現選官的客觀性增強,排除C項。故選D項。
5.C 【詳解】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根據題干設問詞,可知是推斷題。根據題干關鍵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漢朝時期的中國。根據材料“朝廷讓功臣和他們的子弟們占據要津,但具體政務依然委之文吏”可知,漢初時期,具體政務的委任仍然注重專業的吏員,C項正確;材料強調的是具體政務官員的專業性,非注重道德品質,排除A項;漢武帝獨尊儒術,確立了儒學的獨尊地位,排除B項;士族政治產生主要源于九品中正制,材料與士族政治無關,排除D項。故選C項。
6.B 【詳解】根據材料可知,在名門望族的控制下,察舉制出現弊端,被舉薦者大都名不符實,察舉制已蛻變為變相的世襲制,成為公卿大族維持特權的工具;能人賢才急劇流失,造成朝廷無人可用的局面,因此朝廷急需擴大封建統治基礎,B選項正確;察舉制只是在這時出現了弊端,并未完全喪失選官的功能,排除A;察舉制的選官標準是“孝”“廉”,是好的方面,但材料強調察舉制的弊端,二者矛盾,排除C;材料并未涉及“重文輕武”的描述,無中生有,排除D。
7.B 【詳解】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本質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魏晉南朝(中國)。根據材料可知,中正官“由朝官兼任”,“地方長官所征辟的掾屬(佐治的官吏),也需要中正品評方能繼續升遷”,且中正官會根據權貴是否得勢評定品級,表明朝廷有意將選拔官員的權力向中央集中,削弱地方選拔人才的權力,B項正確;中正官“衰則削下,興則扶上”,容易造成“上品無寒門,下品無勢族”的結果,不利于寒門士族的崛起,排除A項;中正“衰則削下,興則扶上”,說明魏晉南朝的官員選拔具有封閉性,排除C項;材料主旨是負責官員品第的中正官由朝廷派出,不能說明官僚體系的混亂,排除D項。故選B項。
8.C 【詳解】根據“請自今以后,被舉薦者都先去公府,儒生測試儒學經術,文吏測試行政文書”可得出陽嘉新制之下需要進行一定的考試,這體現出蘊含向科舉制演化的因子,C項正確;材料沒有體現儒學獨尊,排除A項;這樣不利于豪強地主把持政權,排除B項;“儒生測試儒學經術”仍然考的是書上的經學儒術,對于實際并沒有多大用處,因此并不利于選拔實際有用人才,排除D項。故選C項。
9.B 【詳解】根據材料可知御史“多為敕授”、“三考即遷”、轉任多為要職等,可知唐朝監察官員品級較高,受皇帝重視,說明監察官員地位顯要,B項正確;材料只提到監察官員的地位,并未涉及監察考選體系,排除A項;監察官屬于監察制度,而科舉取士來自科舉制,排除C項;材料只提到監察官員,不足以說明官僚政治趨于成熟,排除D項。故選B項。
10.B 【詳解】根據材料可知,由于士族在經濟、文化和教育上的優勢,士族出身的人數仍然遠遠高于寒族出身的人數,B項正確;根據所學知識可知,登科情況與“考試選拔程序”無關,排除A項;根據所學知識,數百人“登科”不能說明社會階層分化“嚴重”,排除C項;根據材料,表格中并未對選官方式進行比較,不能得出“科舉成為選官主要途徑”的結論,排除D項。故選B項。
11.C 【詳解】據題意可知,唐宋時期都規定任用的高級中央官員都必須有監察工作的經歷,這就強化了監察機構的地位,從而有利于監察機構效用的發揮,C項正確;中國古代的監察機構都是為皇權服務的,并不具備獨立性,排除A項;中央高級官員要有監察工作的經歷是在提升監察機構的地位,而非促進監察方式的多樣性,更和強化監察制度的法制化沒有直接關系,排除BD項。故選C項。
12.A 【詳解】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推斷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宋朝(中國)。根據題干信息“差遣因故離職或任滿后仍暫時在職,當年無法滿一考,則這一部分任職時間稱作‘零考’”“官員赴任新差遣后,他們需在到任后的一定時限內向本州提出申請”“南宋末年,其適用范圍已經擴大到了文武官員群體”可知,宋朝對官員考核的規定非常詳細,說明對官員的管理非常精細化,A項正確;材料強調官員管理,不涉及政府行政效率,排除B項;材料無法體現文人治國的理念,排除C項;“零考”制度是官員考核制度,并非選官制度,排除D項。故選A項。
13.D 【詳解】根據材料“……南人在科舉考試中優勢突出,故北宋后期被迫采取南北分卷制度,特許北方五路分別考試而單獨錄取,以維持取士人數之均衡”,并結合所學可知,北宋時期,南方經濟發展帶動了南方文化的進步,北宋南北分卷制度出于平衡南北方的考慮,回應了文化中心的南移趨勢,D項正確;“錄取比例的一致”與“維持(南北方)取士人數之均衡”相悖,排除A項;北宋南北分卷制度主要是平衡南北方取士人數的均衡,不能得出“導致了科舉錄取人數的增加”的結論,排除B項;北宋南北分卷制度對文化水平高的南方士子不利,排除C項。故選D項。
14.A 【詳解】先秦時期的貴族政治是建立在分封制和宗法制以及“世卿世祿”制基礎之上的,由貴族代表人物掌握政權的政治制度。官僚政治是建立在官吏的選拔和任命制基礎之上,按照職能和職位分工、分層管理原則建立起來的中央或地方行政權力體系。材料“臣僚遷擢,多至尊官;皇族絲聯,未登顯位”體現了貴族政治的衰敗和官僚政治不斷成熟,A正確;宗法制瓦解是在春秋戰國時期,排除B;材料體現的是貴族政治的衰微,但不能說明皇親貴胄勢力衰微,排除C;等級社會下實現公平公正是不可能的,排除D。
15.D 【詳解】根據材料可知,從東晉到北宋,平民階層在政府官員中所占比例逐漸上升,是因為選官制度由九品中正制向科舉制轉變,選官標準發生變化,即由門第家世向才學轉變,這促使中國古代門第觀念逐漸淡化,D項正確;中國古代封建社會實行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A項不符合史實,排除A項;材料反映了四個朝代的平民階層在政府官員中所占比例逐漸上升,這是因為選官標準發生變化,未體現貧富分化逐步縮小,排除B項;圖中的趨勢促使中國古代門第觀念逐漸淡化,但是否吏治環境日漸清明,材料信息不充足,不能體現C項內容,排除C項。故選D項。
16.D 【詳解】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本質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清代中國。據材料舊的錄取方式在實施過程中“存在注重頭場、偏重經學等弊端”,黃宗羲主張“各場按照固定的數額確定入圍人數”,一定程度上可以興利除弊,有利于科舉制的發展和延續,D項正確;1905年科舉制才被廢除,而材料時期的科舉制尚能符合政治需要,排除A項;黃宗羲的思想體現與時俱進的精神,但并未占據主流地位,排除B項;材料只體現了黃宗羲的錄取辦法,不體現其思想主張,材料也不體現程朱理學與啟蒙思想的關系,排除C項。故選D項。
17.B 【詳解】據材料“凡京察三品以上官員和各省督撫,先行自陳,然后經吏部、督察院查實,題列引見,以備敕裁”、“自最基層的州縣起,經撫道司到督撫,最后呈交吏部”可知,京察的官員先行自陳,然后經吏部、督察員查實;大計則自最基層的州縣起,逐級審核,最后呈交吏部。說明清朝對官員考核的流程相對嚴密,故B選項正確;材料只說明考核的流程,并未說明考核的標準,A選項錯誤;材料強調的是考核流程的嚴密性,而不是彰顯政府職能,C選項錯誤;材料描述的是清朝對官員的考核制度,而不是選拔人才,D選項錯誤。
18.C 【詳解】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根據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是目的題。時空是:清朝(中國)。根據題干信息可知,清廷上諭批評地方官學中一部分生員學業荒廢,結交權貴,橫行鄉里,一些地位低下的倡優隸卒違反規定進出學校,意在加強學校管理,改善士風學風,維護統治秩序,C項正確;材料所述屬于學校教育而非科舉選官,與八股取士關系不大,排除A項;隋唐實行科舉制,擴大選官范圍,抑制了門閥士族的膨脹,清朝時期沒有出現嚴重的門閥士族膨脹的問題,排除B項;材料所述屬于學校教育而非科舉選官,看不出提高科舉取士的標準,排除D項。故選C項。
二、非選擇題
19.【參考答案】
(1)趨勢:由唐朝時主要分布在黃河中下游地區到宋代以后主要分布在江南地區;由傳統發達地區向邊遠地區擴展。
原因:唐代時期,黃河中下游地區是全國經濟重心,政治中心,文化教育發達。兩宋時期,江南地區經濟成為經濟重心,文化教育逐漸超過北方,且南宋政治中心也在南方。遼、金等少數民族政權受中原文化影響,學習中原地區的政治、經濟、文化制度,也通過科舉制度選拔人才以鞏固統治。
(2)特點:分科設目,方式多樣;注重社會教化;逐漸放松對工商業者的限制;組織規范,選拔公正。
進步性:有利于打破特權壟斷;擴大官吏來源,加強社會階層的流動性;提高官員素質;有益于社會重學風氣的形成。
(3)科舉考試實行南北分卷制度,目的是解決南方士人在科舉考試中占明顯優勢的問題,以維持取士人數的平衡,進而鞏固封建統治。
這一制度的實行,有利于北方士人和邊疆地區人才參與政治,擴大了統治基礎,鞏固統一,穩定社會統治,同時加大了南北士子之間的競爭,有利于人才選拔,推動整體的團結和進步。但從南方考生的角度看,南北分卷制度不完全公平。
1
1
1第5課 中國古代官員的選拔與管理
課程標準 學習目標 重難點
1.了解中國古代官員選拔方式的更迭過程和不同階段的特征。2.知道中央集權體制之下古代的中國官員考核和監察制度。 ⑴中國古代官員選拔方式的演變(以時間為序能整體復述;記住并理解不同選拔方式的標準及影響,體會階段特征)、官員選拔標準的變化及演變的趨勢。⑵簡述科舉制發展演變的歷程,理解記住其評價(正文準確記憶,結合史論歸納形成“客觀評價)。⑶簡述中國古代官員考核制度的演變,了解其發展演變的特點。⑷中國古代監察制度的演變(以時間為序;中央與地方),理解其特點和評價。 重點:了解中國古代官員選拔方式的更迭過程和不同階段的特征;知道中央集權體制下古代中國的官員考核和監察制度。難點: 正確認識中國古代官員選拔方式和管理制度的變化,分析其變化的原因和影響。
預習知識結構:(根據知識體系自主在教材中勾畫、填寫,并加以記憶)
知識點一、中國古代官員選拔制度的演變
1、西周至春秋:世官制(世卿世祿制)
標準:貴族 ;
特點: ;
影響:貴族世代壟斷高官形成 。
2、春秋戰國:薦舉、功勞制(軍功爵制)
背景:春秋戰國時期, 思想興起,各國為爭霸圖強,紛紛鼓勵舉薦有才能的人為官,或依據軍功大小授予官職。
方式:舉薦 為官,或依據 授官。
標準: 、 大小;
特點:缺乏制度化的選官途徑
影響:①廢除貴族的 ,一定程度上促進社會階層的流動。
② 逐漸取代世官制,推動了社會的整體轉型。
③有利于選拔各類人才,增強 ,為各國富國強兵奠定基礎。
④未形成制度化的選官途徑
【材料探究】根據材料和教材P30第1段,結合所學,概括薦舉功勞制的選官方式與標準。
材料1 “為國之道,食有勞而祿有功,使有能而賞必行、罰必當……奪淫民之祿以來四方之士”。 —劉向《說苑》
材料2 選練舉賢,任官使能。 ——《史記·趙世家》
材料3 “斬一首者爵一級,欲為官者為五十石之官;斬二首者爵二級,欲為官者為百石之官。官爵之遷與斬首之功相稱也。” ——《史記 商君列傳》
3、秦朝:“以法為教”“以吏為師”(重法吏)
背景:秦朝正式確立了 ,以 思想治理國家。
標準:向官吏學習律令而為官。
結果:形成了 ,造成了嚴重的倒退。
評價:①有利于進一步打破貴族壟斷仕途的局面,推動貴族政治向官僚政治轉變。
②提升了法律在社會治理中的地位,有利于維護封建統治。
③摒棄諸子學說,專任法家思想,實質是文化上的專制。
4、漢朝:察舉制(此外還有積功勞為官、征辟制等)
背景:①薦舉功勞制和“以法為教”“以吏為師”制度弊端日益顯露,難以適應新形勢的需要。
②大一統局面的形成,急需建立制度化的選官制度,以選拔更多“文治”人才。
確立:漢武帝時期
分類:①常科:歲舉,有人數規定,有具體標準如 、 等
②特科:有具體標準但無固定時間如 、 、 等
標準: (孝廉)、 (東漢)
方式:先考察而后推舉,重點考察被舉者在鄉里的輿論評價和為官能力,然后推薦為官或者提拔任用。
特點:①地方官吏推薦取士;②形式多樣化。
評價:①選拔官員走向制度化, ,有利于擴大統治基礎。
②容易滋生任人唯親、弄虛作假、沽名釣譽的風氣,逐漸難以選拔到真正的人才。(舉秀才,不知書。察孝廉,父別居。寒素清白濁如泥,高第良將怯如雞。)
③后期豪強大族控制了地方選人權,日益威脅中央集權,客觀上推動了后來士族門閥制度的產生與發展。
【材料探究】根據材料,結合所學,概括察舉制下的選官方式和標準。
材料1 元光元年,漢武帝“初令郡國舉孝廉各一人”。漢舉賢良,自董仲舒以來,皆對策三道。……此后,郡國每歲薦舉孝廉,由朝廷加以考核,任命為官,成為定制。
——閻步克《察舉制度變遷史稿》
材料2 察舉指先考察而后推舉,重點考察被舉者在鄉里的輿論評價和為官能力,然后推薦為官或提拔任用。察舉分常科和特科,常科為歲舉,有人數規定,有具體標準,如孝廉、茂才等;特科有具體標準但無固定時間,如賢良方正、賢良文學、明經等。
5、魏晉南北朝:九品中正制
背景:東漢末年政治與社會秩序大亂,豪強大族控制了地方選人權。
產生:220年,魏王曹丕
內容:①在各州、郡設置大中正、中正,由本籍在中央任高官的人擔任;
②中正根據家世、道德和才能評定州郡士人的資品,分為九等,寫出評語稱為“狀”;
③獲得資品的士人由吏部授官。
標準: + →后期:只看家世。
特點:逐漸成為維護 的工具
評價:①前期將選官權收歸中央,加強了 。
②后期隨著門閥士族勢力的發展,逐漸形成“ , ”的局面。
③造成官員素質下降,且限制階層流動,激化了士族與庶族的矛盾。
隋唐至清:科舉制
(1)背景:
① 的弊端日益顯露,逐漸只看家世,不看道德才能,難以選拔到真正的人才。
②國家統一,需要加強
③南北朝以來, 勢力上升,他們希望打破門閥士族壟斷政治的局面,積極要求參政。
④紙的推廣,使得民間讀書成本下降,為政府擴大人才選拔范圍提供可能。
(2)選官方式:
科舉以分科考試選拔人才為特點,分為 和 。
制舉是皇帝自設科目考試選人;
常舉每年舉行,科目有秀才、明經、進士等幾十種,其中明經和進士兩科最受社會重視。
考試合格只是取得為官的資格,還需吏部銓選后方可正式任官。
(3)選官標準: (才能)
(4)發展歷程:
發展概況
隋唐時期創立 ①隋文帝時,廢除九品中正制,開始采用分科考試的方式選拔官員。②隋煬帝時,始建進士科,科舉制度形成。③唐太宗,增加考試科目,以進士和明經兩科為主。④武則天,擴大科舉取士的人數,首創了武舉和殿試。⑤唐玄宗,任用高官主持考試,提高了科舉考試的地位。
兩宋時期進一步發展完善 ①“取士不問家世”,面向全社會開放,科舉成為選拔官員的主要途徑。②嚴格考試制度,更加強調公平競爭。考場布置、進場搜身、 、 、 等制度,都在兩宋加強或創立,以保障考試公平性。③考試程序和內容發生變革。殿試制度化,形成了州、省、殿三級考試,形成了三年一考的考試周期,以經義策論取代詩賦,注重真才實學。④強調地域平衡。南北分卷,各自分配名額,分別錄取。(對南方不公平)
元朝時期先破壞后恢復 官員選拔部分保留蒙古傳統方式,隨著上層統治者漢文化素養的不斷提高,1313年頒科舉詔, ,但時斷時續,科舉錄取 ,科舉出身者在官員隊伍中人數 。
明清時期繼續發展 ①考試流程:分 、 與 三級。(鄉試每三年在各省省城舉行,考中者稱為 ;會試由禮部主持,于鄉試次年春天舉行,考中者稱為 ;殿試在會試后舉行,名義上由皇帝主持,貢士通過者為 。)②參考人員:主要是 和 、 、 的 生等。③考試范圍和形式:從 中命題,采用“ ”形式。④地域平衡:1427年在會試中實行 ,后演變為南北中卷,錄取比例也逐漸穩定→特點:科舉與學校教育緊密結合;內容與規則格式化;科目單一化;程序嚴密。
【材料探究】根據材料和教材P32“歷史縱橫”,結合所學,思考:如何看待材料中的“南北榜爭”的發生及其結果?
材料1 1397年明朝科舉考試錄取進士52人,全是南方人,北方舉人全數落選。北方舉人強烈不滿,紛紛指責主考官自己是南人,就包庇南人壓抑北人。朱元璋派人復查,結果是主考官并未舞弊違法,史稱“南北榜爭”。1425年,明朝實行按地域調配進士名額的制度,規定“南六十,北四十”。這一制度后來被清朝繼承沿用。
——林白、朱梅蘇著《中國科舉史話》
材料2 為了保證科舉能選拔出不同地域的優秀人 才,也為了保持科舉人才來源的地域平衡,宣德二 年(1427年)的會試首次 實行南北卷制度。會試錄 取100人,其中南方60人, 北方40人°后來,南北卷演變為南北中卷,錄取比例也逐漸穩定,南卷、中卷和北卷的錄取人數分別占會試錄取總人數的55%、10%和 35%。
(5)評價:
【材料探究】根據材料,結合所學,對科舉制度進行評價。
材料1 士人可以不經薦舉,直接報名考……由政府擇優錄取,從而糾正了魏晉以來世家大族壟斷用人做官大權的狀況。......科舉制度的最大優點是從根本上打破了豪門世族對政治權力的壟斷,使國家行政機構的組成向著盡可能大的社會面開放。
——王炳照《中國科舉制度研究》
材料2 貞觀初放榜日,上私幸端門,見進士于榜下綴行而出,喜謂侍臣曰:“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 ——[唐]王定保《唐摭言》
材料3 天子重英豪,文章教爾曹;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少小須勤學,文章可立身;滿朝朱紫貴,盡是讀書人。 ——[宋]汪洙《神童詩》
材料4 (科舉制)西國莫不慕之,近代漸設考試以取人才,而為學優則仕之舉。今英、法、美均
已見端,將來必至推廣。 —丁韙良《西學考略》
材料5 “八股之害,等于焚書,而敗壞人才,有甚于咸陽之郊所坑者四百六十余人也。”
——顧炎武
材料6 知識分子...集中于政治一途。只鼓舞人當大官...于是競求上政治舞臺。
——錢穆《中國歷代政治制度得失》
積極影響:
①打破了 的局面,擴大官吏人才來源,擴大了 。
②體現了相對的 ,社會中下層的知識分子參與政權,推動了 。
③把選官權由世家大族手中收歸中央,加強了 。
④有利于提高 ,提高行政效率,提高國家的社會治理水平。
⑤有利于推動儒學發展,推動社會 的形成。
⑥為歷代所沿用,影響深遠。
⑦不僅在當時被“東亞文化圈”所效仿,更為 的建立提供借鑒。
弊端:
①明清八股取士,科舉制日益僵化,禁錮了 ,阻礙了創新意識。
②考試以儒學為主,忽視實用性,不利于科技的發展,阻礙了阻礙了科學技術進步。
③形成了“學而優則仕”的觀念,教育被迫服務于政治,加劇了 思想的盛行。
④過于側重學問標準,忽視對 的考察,造成一些官員道德素質低下。
⑤為封建社會的長期存在提供一定的韌性,大大延緩了封建制度的消亡。
【微點撥】
時期 制度 標準 方式 選官權
西周至春秋 世官制 血緣 世襲 世襲
春秋戰國至西漢初 薦舉功勞制 才能或軍功 薦舉有才能的人為官(他薦和自薦), 或依據軍功大小授予官職(軍功制) 中央
兩漢 察舉制 品德(孝廉)和才能 自下而上舉薦為主,考試為輔 地方官
魏晉南北朝 九品中正制 家世/門第/出身 中央委任中正官評定資品,吏部授官 中正官→世家大族
隋唐以來 科舉制 考試成績/才能 分科考試 中央
共同目的:擴大統治基礎,提高行政效率,維護統治。
演變趨勢/規律:①選拔標準由重家世到重才能;②選拔方式由世襲、舉薦逐漸演變為考試,趨向嚴密科學;③選拔權日益集中到中央手中,反映出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的不斷加強;④選拔范圍由貴族到平民,范圍擴大;⑤選拔原則日益公平、公開、客觀,趨向制度化
演變原因:①社會經濟發展水平;②社會階層力量變化;③加強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的統治需求;④治國理念、社會主流思想的變化;⑤舊制弊端
【課后習題】
【體驗1】 西周國都的近郊稱為鄉,主要居住著平民,鄉的長官為鄉大夫。根據《周禮》記載,鄉大夫每三年對平民的“德行道藝”進行考核,將勝出者推薦給朝廷。這表明西周時期
A.削弱了諸侯國權力 B.孕育了后世的選官制度
C.破壞了世卿世祿制 D.出現“禮崩樂壞”的跡象
【體驗2】某學者說:“自秦王朝以后,平民的流動性日益擴展到政府結構,平民社會成了中國社會的主流。”這表明( )
選官標準發生變化 B. 官吏監察日益嚴密
C. 貴族政治完全消失 D. 行政效率逐漸提高
【體驗3】(2016·江蘇)“宋沿唐制,亦貴進士科。然唐時猶兼采譽望,不專辭章。宋則糊名考校,一決文字而已。”由此可見,與唐代科舉相比,宋代(  )
A.考試程序更加公正 B.取士科目有所減少
C.進士及第尤為尊貴 D.錄取人數大大增加
【體驗4】(2019·江蘇)唐代詩人劉得仁系皇親國戚,其兄弟為達官顯貴,而他“出入舉場三十年,竟無所成”;唐宗室子弟李洞屢考不中,竟想去皇陵哭訴。兩人的經歷反映了唐代( )
A.科舉考試不重考生詩才 B.選官制度阻斷貴族入仕
C.中央政府剝奪宗室特權 D.科舉取士體現公平公正
【體驗5】(2010·江蘇)詩人左思在其《詠史》中濃郁悲歌:“世胄躡高位,英俊沉下僚。地勢使之然,由來非一朝。”造成這一社會狀況的制度原因是
A.征辟制 B.察舉制 C.九品中正制 D.科舉制
【體驗6】(2011·山東)錢穆在評論中國古代某制度時說,它“可以培植全國人民對政治之興味……可以團結全國各地域于一個中央之統治”。這一制度是
A.郡縣制 B.察舉制 C.科舉制 D.行省制
【體驗7】(2013·福建)清末傳教士明恩溥記述:“促使中國學子年復一年地堅持科舉考試,有的直到九十高齡終于拿到文憑方可罷休,有的則死于這一過程中。功名利祿一類是無法說清楚的……九十高齡之后,即便考中又怎么樣?唯一的解釋是他天生具有忍耐的稟賦。”該材料
A.批判學子追求功名利祿 B.表明科舉制下學子的愚昧無知
C.折射出學子的價值取向 D.反映出科舉制失去人才選拔功能
知識點二、中國古代官員的考核制度
⑴秦漢:上計制
含義:每年歲末,各縣、侯國將一年來的戶口墾田、錢谷入出、盜賊多少等情況匯集到郡國,再由郡國匯總,制成計薄,上報中央,稱為“上計”。
特點:御史參與審核計簿,防止造假。
作用:上計考核的結果是 。
⑵魏晉南北朝:因 勢力強大,戰亂頻仍,雖然曹魏、西晉、北朝制定了相應的考核法規,但 。
(3)隋唐:官員的考核歸尚書省吏部
隋朝:九品以上每年要考核,地方官每年要派員向中央報告,或由皇帝遣使到州縣巡行考察。
唐朝:以 ,分為九等,根據考核結果確定 。
(4)宋代:制定了 考核官員(稱為“磨勘”,由審官院考核京官,考課院考核地方官)
(5)明朝:考核有 (任職期滿)和 ;
考滿:官員任現職滿三年稱“初考”,滿六年稱“再考”,滿九年稱“通考”。考核結果分稱職、平常、不稱職三等,是決定官員正常升遷或降、調的依據。
考察:包括外地官員三年一次的朝覲考察和京官六年一次的京察,重在查處官員的貪、酷和不作為。
(6)清朝: :包括三年一次的京察和大計,分別考察京官和外省文官。
【總結歸納】根據所學,完成下方《中國古代官員考核制度演變表》
考核制度 考核內容/標準 特點 評價
秦漢 上計制 土地人口、財政收入、社會治安 ①考核日趨嚴格,標準細化,考核制度漸趨完善 ②品德與政績并重③獎懲結合,考核與懲貪結合④地方官和中央官分開考核⑤監察人員介入考核過程 ①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整頓吏治,提高行政效率。②本質是維護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的工具,無法從根本上解決官員腐敗問題。③對于當今社會推進反腐倡廉制度建設具有借鑒意義。
魏晉南北朝 流于形式
隋唐 吏部考核 品德、才能
宋朝 制定嚴格的考核標準 ————
明朝 考滿和考察 重在查處官員的貪、酷和不作為
清朝 京察和大計 ————
知識點三、中國古代官員的監察制度
1、秦漢時期
⑴中央監察:御史制度
秦漢建立了以 (西漢晚期御史大夫改為大司空后,御史中丞逐漸成為最高監察官)為首的中央監察體系。
⑵地方監察:
秦朝:監御史
漢朝:刺史制度
目的:漢武帝為加強 ,澄清吏治.
內容:漢武帝將全國劃為13個州部,每州設刺史一人。
特點:刺史 ,但 ,代表皇帝巡行郡國,依朝廷規定的監察法規糾舉豪強和郡國守、相的不法行為。(位低權重)
影響:此后, 一直延續下來。
2、隋唐時期
①中央: 為最高監察機構,其長官為御史大夫。
②地方:唐太宗 ,委派監察官定期或不定期巡回監察,對地方有巨大的威懾作用
宋朝:
①中央:承唐制設御史臺,長官御史大夫;
,御史擁有了諫官的議事權,諫官擁有了御史的監察權(重要變化)。
②地方: 。設四監司、 通判。
元朝:監察機構嚴密。 中央:設有 ;
地方:設有 、 。
明清時期:明清兩朝的監察機構,主要有 和 ,合稱“科道”
明朝:①中央: 不僅負責糾察內外百官,還代皇帝巡按各省;
則負責皇帝制敕與大臣奏疏的封還駁正,稽查六部百司之事
御史和給事中 ,但權力很大。
②地方:設
清朝:將 并入 ,停止了派御史巡按各省的做法,但都察院作為皇帝“耳目風
紀之司”監察百官的職能沒有改變。
〖史論歸納〗中國古代監察制度的發展演變、特點及對其評價。
發展:①先秦萌芽:夏商周三代已有監察的因素和活動,但嚴格意義上的監察制度并未確立。
②秦漢形成:秦朝的御史大夫、漢代的刺史,表明從中央到地方出現完整的監察制度。
③隋唐成熟:隋唐時期,門下省負責諫議和封駁,出現諫議制度,形成較嚴密的監察網。
④宋元強化:宋代設獨立機構諫院,元代制定整套監察法規。
⑤明清頂峰:中央設都察院和六科給事中,地方設按察使司。至此,我國古代監察制度達到高度的統一和嚴密。
特點: ①逐漸制度化、專職化、體系化;
②監察方式多樣化;
③機構獨立,與行政機關分離。
④垂直管理、以輕制重;
⑤重視監察官的選任(選拔嚴格,文化素養要求高);
⑥依賴皇權,為專制皇權服務。
⑦皇帝擁有最高監察權,隨著皇權膨脹,監察機構的權力隨之提高,甚至被任意擴大或濫用。
評價:
古代監察制度有利于維護封建統治秩序和國家的統一;但古代的監察制度不能從根本上約束皇帝無上的權力,也不能杜絕官僚隊伍中的腐敗和低效現象;監督的主體與客體均來自行政內部,監督是一種自上而下的行為,沒有自下而上的民眾監督
就中央監察制度而言,中央監察官職能廣泛,打擊貪污瀆職,防范政治腐敗;協調統治階級內部的關系;諫議皇帝過失,有利于減少決策失誤。但它“約下不約上”,其實際效能的發揮最終取決于帝王,人治色彩濃厚;
就地方監察制度而言,加強了政府對官吏的監督,有利于中央對地方的控制,保證了政令的統一,對于維護封建統治秩序和國家的統一,起到了重要作用;對緩和階級矛盾與社會矛盾也起到了積極作用。其弊端主要是地方監察權與行政權不分離,影響了地方監察官的職能的發揮。
【問題思考】中國古代官員管理制度對當今反腐倡廉建設有何啟示?
①監察機構要獨立,以保證監察公正。
②監察法律、法規要健全,以便依法監察。
③要加強對監察機構、監察活動的監督。
④嚴格選任監察官員,以防權力誤用和濫用。
⑤監察方式要靈活,以使監察快速、高效。
【課后習題】
1.秦朝選拔官吏按資歷或勞績來核定官職的授予或升遷,稱“量才授官”。秦律中的《置吏律》、《效律》等是關于職官建置、任免、銓選、考核的法規,對違規、違紀、失職的官吏,不僅要依法論處,而且撤職,永不任用。由此可見秦朝( )
A.只重視勞績忽視道德危害巨大 B.嚴苛的法律不利于官僚的穩定
C.有利于實現自上而下的層層監督 D.非常重視各級官吏的選拔和任用
2.《睡虎地秦墓竹簡·置吏律》規定,任用吏和尉時,若有不應任用就行使職權,或私下謀劃就派往就任的,“以律論之”;任免吏、佐和各府屬員時,“十二月朔日免除,盡三月而止之,其有死亡及故有夬(缺)者,為補之,毋須時”。這些規定( )
A.體現了官吏任免程序的規范性 B.反映了官僚政治取代貴族政治
C.推動了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形成 D.防治了官吏選拔過程中的腐敗問題
3.秦朝時期的上計制度(審計監督制度)是由縣級行政單位直接上報中央,而西漢時期則是縣首先上報上一級的郡,再由郡上報給朝廷。這反映了西漢時期( )
A.政府經濟管理短暫松弛 B.地方的行政制度已經完善
C.社會經濟得到迅速發展 D.封建專制統治進一步加強
4.秦代選官主要實行軍功入仕,軍功以在前線殺敵數量來計算;漢代選官主要實行察舉制,由地方官在轄區內考察人才并推薦給中央,被察舉的人必須品德高尚、學識才干出眾。這反映出秦漢之際( )
A.中央集權不斷強化 B.入仕通道趨于多元
C.選官的客觀性增強 D.治國理念發生變化
5.漢初,朝廷讓功臣和他們的子弟們占據要津,但具體政務依然委之文吏,把“能書會計”和“頗知律令”規定為文吏的基本技能。由此可知,漢初( )
A.重視官員道德品質 B.確立儒學獨尊地位
C.注重任用專業吏員 D.削弱士族政治影響
6.隨著漢代察舉制的推行,社會上逐漸出現了“舉秀才,不知書。舉孝廉,父別居。寒素清白濁如泥,高第良將怯如雞”的現象。這反映出
A.察舉制失去了選官功能 B.封建統治基礎亟需擴大
C.選官標準影響社會風氣 D.漢代重文抑武的價值追求
7.魏晉南朝時,負責品評士人的中正官由朝官兼任,地方長官所征辟的掾屬(佐治的官吏),也需要中正品評方能繼續升遷;權貴一旦失勢,其子弟就會被中正“削下”降品。這客觀上反映魏晉南朝( )
A.寒門士族的崛起 B.選官權力中央化的趨勢
C.官吏選拔的開放性特征 D.官僚體系的混亂
8.察舉制在最初的操作過程中不試筆墨,民間評議對朝廷選官具有重要參考價值。東漢陽嘉年間,左雄上言:“郡國孝廉,就是古時候的貢士。出來做官,就要協理風俗,宣揚教化,若是不學無術,那就一點用都沒有。請自今以后,被舉薦者都先去公府,儒生測試儒學經術,文吏測試行政文書。”帝從之,頒下郡國。陽嘉新制( )
A.體現了漢代儒學獨尊地位 B.便于豪強地主把持政權
C.蘊含向科舉制演化的因子 D.利于選拔實際有用人才
9.唐代選官,五品以上由皇帝敕授,六品以下經由吏部考詢后奏授,侍御史、監察御史等多為敕授;唐代一般官員,一任須經四考方可遷轉,而御史三考即可升遷,一般御史遷到尚書省即為員外郎等清要官職。這表明唐代( )
A.官員考選體系嚴密 B.監察官員地位顯要
C.科舉取士有待完善 D.官僚政治趨于成熟
10.唐代士族、寒族登科對比表。此表反映出(  )
科目 年代出身 618至649年 650至683年 684至 709年 710至731年 733至755年 756至779年 780至905年 806至826年 827至846年 847至873年 874至906年 合計
進士 士族 3 14 34 32 23 37 45 72 131 128 70 589
寒族 2 5 21 19 7 11 15 21 18 4 9 132
A.科舉考試選拔程序不公 B.世家大族仍有巨大優勢
C.社會階層分化日益嚴重 D.科舉成為選官主要途徑
11.唐朝規定:“凡官,不歷州縣不擬臺省。”宋朝亦規定:“自今非曾經兩任縣令,不得除監察御史。”而有明一代,出任六科給事中者,大多是“在各衙門辦事進士,及歷俸二年以上行人、博士并推官,知縣三年考滿到部者。”材料反映的這一現象(  )
A.有效保障了監察權的獨立性 B.促進了監察方式的多樣性
C.有利于監察機構效用的發揮 D.強化了監察制度的法制化
12.宋朝時期,差遣因故離職或任滿后仍暫時在職,當年無法滿一考,則這一部分任職時間稱作“零考”。官員赴任新差遣后,他們需在到任后的一定時限內向本州提出申請,由州“錄報在京所屬,依格資序一色,方許補滿前任,共成考任”。南宋末年,其適用范圍已經擴大到了文武官員群體。這項制度( )
A.體現了官員管理制度精細化 B.有利于提高政府的行政效率
C.折射出宋代文人治國的理念 D.完善了科舉選官制度的流程
13.宋人有云:“東南之俗好文”“西北之人尚質”。南人在科舉考試中優勢突出,故北宋后期被迫采取南北分卷制度,特許北方五路分別考試而單獨錄取,以維持取士人數之均衡。北宋南北分卷制度( )
A.保證了南北錄取比例的一致 B.導致了科舉錄取人數的增加
C.提升了南方士人的政治地位 D.回應了文化中心的南移趨勢
14.宋仁宗時期,右司諫劉隨說:“臣僚遷擢,多至尊官;皇族絲聯,未登顯位。”而知諫院范鎮也嘆息道:“祖宗后裔,豈無賢才?而一概廢而不用,深可惜也。”這從本質上反映了當時
A.官僚政治較為成熟 B.宗法制正走向瓦解
C.皇親貴胄勢力衰微 D.社會實現公平公正
15.下面是四個朝代的平民階層在政府官員中所占比例圖。圖中的趨勢促使中國古代( )

A.民主政治日趨顯現 B.貧富分化逐步縮小
C.吏治環境日漸清明 D.門第觀念逐漸淡化
16.清代鄉試、會試分試三場,考官綜合校閱三場試卷以定去留,但這種錄取方式在實施過程中存在注重頭場、偏重經學等弊端。為此黃宗羲提出定額取士主張,即各場按照固定的數額確定入圍人數。如浙江鄉試每科舉子約一萬人,第一場入圍人數固定為一千人,第二場固定為五百人,第三場則按計劃錄取人數確定最終人選。這反映出( )
A.科舉考試已經不符合政治需要 B.與時俱進精神占據主流
C.程朱理學與啟蒙思想并不兼容 D.興利除弊助推制度傳承
17.清朝考核制度規定:凡京察三品以上官員和各省督撫,先行自陳,然后經吏部、督察院查實,題列引見,以備敕裁;大計自最基層的州縣起,經撫道司到督撫,最后呈交吏部。這說明清朝考核制度
A.注重道德評判 B.流程相對嚴密
C.彰顯政府職能 D.便于人才選拔
18.順治十年(1653年),清廷上諭中提到:“令士子讀書,各治一經,選為生員……比聞各府州縣生員,有不通文義,倡優隸卒本身及子弟,廁身學宮,甚者出入衙門,交結官府,霸占土地,武斷鄉曲”。順治帝頒布上諭旨在( )
A.消除八股取士的弊端 B.抑制門閥士族的膨脹
C.維護清王朝統治秩序 D.提高科舉取士的標準
19.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唐宋時期中國狀元數量及分布表(有籍可考者)部分
河北、河南 陜西 山東、山西 江蘇 江西 兩廣 兩湖 安徽 福建 浙江
唐 28 11 10 6 2 2 2 1
宋 23 1 11 9 9 3 3 5 19 24
——整理自梅介人《中國狀元及其地理分布》
材料二 閱讀下表有關科舉制的相關內容
材料三 北宋后期,科舉考試采取南北分卷的制度,特許北方五路分別考試。明朝宣德年間,科舉考試正式實行南北分卷錄取制度,每錄取百人,南卷取55人,北卷取35人,中卷取10人。
——根據《明史·選舉志二》等整理
(1)據材料一指出唐宋時期狀元數量空間分布的變化趨勢。
(2)據材料二指出科舉制發展演變的特點,并結合所學分析其進步性。
(3)結合所學,談談你對材料三中這一制度的認識。
19.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唐宋時期中國狀元數量及分布表(有籍可考者)部分
河北、河南 陜西 山東、山西 江蘇 江西 兩廣 兩湖 安徽 福建 浙江
唐 28 11 10 6 2 2 2 1
宋 23 1 11 9 9 3 3 5 19 24
——整理自梅介人《中國狀元及其地理分布》
材料二 閱讀下表有關科舉制的相關內容
材料三 北宋后期,科舉考試采取南北分卷的制度,特許北方五路分別考試。明朝宣德年間,科舉考試正式實行南北分卷錄取制度,每錄取百人,南卷取55人,北卷取35人,中卷取10人。
——根據《明史·選舉志二》等整理
(1)據材料一指出唐宋時期狀元數量空間分布的變化趨勢。
(2)據材料二指出科舉制發展演變的特點,并結合所學分析其進步性。
(3)結合所學,談談你對材料三中這一制度的認識。
第5課 參考答案
1.D 【詳解】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推斷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秦朝(中國)。根據材料“秦朝選拔官吏按資歷或勞績來核定官職的授予或升遷”可知,秦朝的法律有官職的選拔和任用,以及考核的規定,同時,也規定了懲罰措施,可以推斷出秦朝時期比較重視各級官吏的選拔和任用,D項正確;材料中對官吏的選拔、任用以及考核都有相應的規定,而非只重視勞績,排除A項;材料中沒有描述法律的嚴苛,同時可知,管理越嚴格,越有利于官僚的穩定,排除B項;材料中對官吏的選拔、任用以及考核,而非實現自上而下的層層監督,排除C項。故選D項。
2.A 【詳解】本題是單類型單選題,據題干可知是推斷題,據材料時間信息得出準確時空是秦朝。由“任用吏和尉時……私下謀劃就派往就任的,‘以律論之’”并結合古文釋義可知,秦朝法律規定如果官員沒有經過正式任命就行使職權或派往就任,要依法論處,還規定了嚴格的官吏委任時間及補充程序,這體現出秦朝官吏任免程序的規范性,A項正確。官僚政治取代貴族政治的標志是郡縣制的施行,排除B項;皇帝制度與郡縣制度的形成推動了專制主義中央集權的形成,排除C項;材料僅涉及秦朝官員任免程序,并不能防治官員選拔中的腐敗問題,排除D項。故選A項。
3.D 【詳解】結合所學知識可知,與秦朝相比,西漢時期的上計制度程序更加嚴格、規范,反映出封建專制統治得到了進一步加強,D項正確;政府經濟管理短暫松弛與漢朝上計制度的發展不符,排除A項;漢朝地方行政制度已經完善的說法不符合史實,排除B項;材料不能說明西漢社會經濟得到了迅速發展,排除C項。故選D項。
4.D 【詳解】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本質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秦漢之際(中國)。根據材料可知,秦代軍功入仕到漢代察舉選官重視品德、學識的變化體現了選官從崇尚武力到崇尚文治的轉變,這是秦漢治國理念由法家轉變到儒家的表現,治國理念發生變化,D項正確;材料沒有涉及中央集權的強化,排除A項;材料中秦代和漢代各只有一種選官制度,看不出入仕通道趨向多元化,排除B項;軍功是按殺敵數量來統計的,具有客觀性,而察舉制下被薦舉人的德行則很難量化,故材料不能體現選官的客觀性增強,排除C項。故選D項。
5.C 【詳解】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根據題干設問詞,可知是推斷題。根據題干關鍵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漢朝時期的中國。根據材料“朝廷讓功臣和他們的子弟們占據要津,但具體政務依然委之文吏”可知,漢初時期,具體政務的委任仍然注重專業的吏員,C項正確;材料強調的是具體政務官員的專業性,非注重道德品質,排除A項;漢武帝獨尊儒術,確立了儒學的獨尊地位,排除B項;士族政治產生主要源于九品中正制,材料與士族政治無關,排除D項。故選C項。
6.B 【詳解】根據材料可知,在名門望族的控制下,察舉制出現弊端,被舉薦者大都名不符實,察舉制已蛻變為變相的世襲制,成為公卿大族維持特權的工具;能人賢才急劇流失,造成朝廷無人可用的局面,因此朝廷急需擴大封建統治基礎,B選項正確;察舉制只是在這時出現了弊端,并未完全喪失選官的功能,排除A;察舉制的選官標準是“孝”“廉”,是好的方面,但材料強調察舉制的弊端,二者矛盾,排除C;材料并未涉及“重文輕武”的描述,無中生有,排除D。
7.B 【詳解】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本質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魏晉南朝(中國)。根據材料可知,中正官“由朝官兼任”,“地方長官所征辟的掾屬(佐治的官吏),也需要中正品評方能繼續升遷”,且中正官會根據權貴是否得勢評定品級,表明朝廷有意將選拔官員的權力向中央集中,削弱地方選拔人才的權力,B項正確;中正官“衰則削下,興則扶上”,容易造成“上品無寒門,下品無勢族”的結果,不利于寒門士族的崛起,排除A項;中正“衰則削下,興則扶上”,說明魏晉南朝的官員選拔具有封閉性,排除C項;材料主旨是負責官員品第的中正官由朝廷派出,不能說明官僚體系的混亂,排除D項。故選B項。
8.C 【詳解】根據“請自今以后,被舉薦者都先去公府,儒生測試儒學經術,文吏測試行政文書”可得出陽嘉新制之下需要進行一定的考試,這體現出蘊含向科舉制演化的因子,C項正確;材料沒有體現儒學獨尊,排除A項;這樣不利于豪強地主把持政權,排除B項;“儒生測試儒學經術”仍然考的是書上的經學儒術,對于實際并沒有多大用處,因此并不利于選拔實際有用人才,排除D項。故選C項。
9.B 【詳解】根據材料可知御史“多為敕授”、“三考即遷”、轉任多為要職等,可知唐朝監察官員品級較高,受皇帝重視,說明監察官員地位顯要,B項正確;材料只提到監察官員的地位,并未涉及監察考選體系,排除A項;監察官屬于監察制度,而科舉取士來自科舉制,排除C項;材料只提到監察官員,不足以說明官僚政治趨于成熟,排除D項。故選B項。
10.B 【詳解】根據材料可知,由于士族在經濟、文化和教育上的優勢,士族出身的人數仍然遠遠高于寒族出身的人數,B項正確;根據所學知識可知,登科情況與“考試選拔程序”無關,排除A項;根據所學知識,數百人“登科”不能說明社會階層分化“嚴重”,排除C項;根據材料,表格中并未對選官方式進行比較,不能得出“科舉成為選官主要途徑”的結論,排除D項。故選B項。
11.C 【詳解】據題意可知,唐宋時期都規定任用的高級中央官員都必須有監察工作的經歷,這就強化了監察機構的地位,從而有利于監察機構效用的發揮,C項正確;中國古代的監察機構都是為皇權服務的,并不具備獨立性,排除A項;中央高級官員要有監察工作的經歷是在提升監察機構的地位,而非促進監察方式的多樣性,更和強化監察制度的法制化沒有直接關系,排除BD項。故選C項。
12.A 【詳解】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推斷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宋朝(中國)。根據題干信息“差遣因故離職或任滿后仍暫時在職,當年無法滿一考,則這一部分任職時間稱作‘零考’”“官員赴任新差遣后,他們需在到任后的一定時限內向本州提出申請”“南宋末年,其適用范圍已經擴大到了文武官員群體”可知,宋朝對官員考核的規定非常詳細,說明對官員的管理非常精細化,A項正確;材料強調官員管理,不涉及政府行政效率,排除B項;材料無法體現文人治國的理念,排除C項;“零考”制度是官員考核制度,并非選官制度,排除D項。故選A項。
13.D 【詳解】根據材料“……南人在科舉考試中優勢突出,故北宋后期被迫采取南北分卷制度,特許北方五路分別考試而單獨錄取,以維持取士人數之均衡”,并結合所學可知,北宋時期,南方經濟發展帶動了南方文化的進步,北宋南北分卷制度出于平衡南北方的考慮,回應了文化中心的南移趨勢,D項正確;“錄取比例的一致”與“維持(南北方)取士人數之均衡”相悖,排除A項;北宋南北分卷制度主要是平衡南北方取士人數的均衡,不能得出“導致了科舉錄取人數的增加”的結論,排除B項;北宋南北分卷制度對文化水平高的南方士子不利,排除C項。故選D項。
14.A 【詳解】先秦時期的貴族政治是建立在分封制和宗法制以及“世卿世祿”制基礎之上的,由貴族代表人物掌握政權的政治制度。官僚政治是建立在官吏的選拔和任命制基礎之上,按照職能和職位分工、分層管理原則建立起來的中央或地方行政權力體系。材料“臣僚遷擢,多至尊官;皇族絲聯,未登顯位”體現了貴族政治的衰敗和官僚政治不斷成熟,A正確;宗法制瓦解是在春秋戰國時期,排除B;材料體現的是貴族政治的衰微,但不能說明皇親貴胄勢力衰微,排除C;等級社會下實現公平公正是不可能的,排除D。
15.D 【詳解】根據材料可知,從東晉到北宋,平民階層在政府官員中所占比例逐漸上升,是因為選官制度由九品中正制向科舉制轉變,選官標準發生變化,即由門第家世向才學轉變,這促使中國古代門第觀念逐漸淡化,D項正確;中國古代封建社會實行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A項不符合史實,排除A項;材料反映了四個朝代的平民階層在政府官員中所占比例逐漸上升,這是因為選官標準發生變化,未體現貧富分化逐步縮小,排除B項;圖中的趨勢促使中國古代門第觀念逐漸淡化,但是否吏治環境日漸清明,材料信息不充足,不能體現C項內容,排除C項。故選D項。
16.D 【詳解】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本質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清代中國。據材料舊的錄取方式在實施過程中“存在注重頭場、偏重經學等弊端”,黃宗羲主張“各場按照固定的數額確定入圍人數”,一定程度上可以興利除弊,有利于科舉制的發展和延續,D項正確;1905年科舉制才被廢除,而材料時期的科舉制尚能符合政治需要,排除A項;黃宗羲的思想體現與時俱進的精神,但并未占據主流地位,排除B項;材料只體現了黃宗羲的錄取辦法,不體現其思想主張,材料也不體現程朱理學與啟蒙思想的關系,排除C項。故選D項。
17.B 【詳解】據材料“凡京察三品以上官員和各省督撫,先行自陳,然后經吏部、督察院查實,題列引見,以備敕裁”、“自最基層的州縣起,經撫道司到督撫,最后呈交吏部”可知,京察的官員先行自陳,然后經吏部、督察員查實;大計則自最基層的州縣起,逐級審核,最后呈交吏部。說明清朝對官員考核的流程相對嚴密,故B選項正確;材料只說明考核的流程,并未說明考核的標準,A選項錯誤;材料強調的是考核流程的嚴密性,而不是彰顯政府職能,C選項錯誤;材料描述的是清朝對官員的考核制度,而不是選拔人才,D選項錯誤。
18.C 【詳解】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根據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是目的題。時空是:清朝(中國)。根據題干信息可知,清廷上諭批評地方官學中一部分生員學業荒廢,結交權貴,橫行鄉里,一些地位低下的倡優隸卒違反規定進出學校,意在加強學校管理,改善士風學風,維護統治秩序,C項正確;材料所述屬于學校教育而非科舉選官,與八股取士關系不大,排除A項;隋唐實行科舉制,擴大選官范圍,抑制了門閥士族的膨脹,清朝時期沒有出現嚴重的門閥士族膨脹的問題,排除B項;材料所述屬于學校教育而非科舉選官,看不出提高科舉取士的標準,排除D項。故選C項。
二、非選擇題
19.【參考答案】
(1)趨勢:由唐朝時主要分布在黃河中下游地區到宋代以后主要分布在江南地區;由傳統發達地區向邊遠地區擴展。
原因:唐代時期,黃河中下游地區是全國經濟重心,政治中心,文化教育發達。兩宋時期,江南地區經濟成為經濟重心,文化教育逐漸超過北方,且南宋政治中心也在南方。遼、金等少數民族政權受中原文化影響,學習中原地區的政治、經濟、文化制度,也通過科舉制度選拔人才以鞏固統治。
(2)特點:分科設目,方式多樣;注重社會教化;逐漸放松對工商業者的限制;組織規范,選拔公正。
進步性:有利于打破特權壟斷;擴大官吏來源,加強社會階層的流動性;提高官員素質;有益于社會重學風氣的形成。
(3)科舉考試實行南北分卷制度,目的是解決南方士人在科舉考試中占明顯優勢的問題,以維持取士人數的平衡,進而鞏固封建統治。
這一制度的實行,有利于北方士人和邊疆地區人才參與政治,擴大了統治基礎,鞏固統一,穩定社會統治,同時加大了南北士子之間的競爭,有利于人才選拔,推動整體的團結和進步。但從南方考生的角度看,南北分卷制度不完全公平。
1
1
1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兴业县| 兰考县| 临漳县| 乾安县| 张北县| 临潭县| 阿克| 靖州| 丹棱县| 揭阳市| 蒙阴县| 扎赉特旗| 新平| 桂平市| 清徐县| 新乡县| 平塘县| 永清县| 东台市| 绥阳县| 扎囊县| 霍城县| 利津县| 临邑县| 潮州市| 交城县| 巩留县| 达州市| 石台县| 柏乡县| 什邡市| 宿迁市| 留坝县| 叙永县| 承德市| 哈尔滨市| 金乡县| 固阳县| 盘山县| 托克托县| 绥化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