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16)神經調節——2025屆高考生物二輪復習易錯重難提升易混易錯梳理一、與神經調節相關的7點提醒(1)在一個反射活動的完成過程中,同時存在興奮在神經纖維上的傳導和在神經元之間的傳遞,突蝕數量的多少決定著該反射活動所需時間的長短。(2)并非只要反射弧完整就能產生反射。相應反射的完成都離不開適宜的刺激和完整的反射(3)在生物體內,神經纖維上的神經沖動來自感受器或神經中樞,故在體內興奮傳導是由興奮產生端向接受興奮的一端單向傳導的,在離體的神經纖維上興奮的傳導是雙向的(4)突觸前膜是由軸突未端分支突觸小體上的膜形成的,而不是軸突末端的膜。(5)產生感覺≠完成反射。一切感覺無一不是形成于大腦皮層,其產生路徑為感受器→傳入神經上行傳導至大腦皮層,可見傳出神經及效應器受損時仍可產生感覺,但感受器或傳入神經及神經中樞受損時將不形成感覺。(6)脊髓中的低級中樞受“大腦皮層”這一高級中樞的調控。(7)“言語中樞”是人類特有的高級中樞,它位于大腦皮層左半球。二、神經纖維上膜電位差變化曲線解讀離體神經纖維某一部位受到適當刺激時,受刺激部位細胞膜兩側會出現暫時性的電位變化,產生神經沖動。如圖表示該部位受刺激前后,膜兩側電位差的變化。詳細分析如下:①a點——靜息電位,外正內負,此時細胞膜主要對K+有通透性;②b點——零電位,動作電位形成過程中,細胞膜對Na+的通透性增強;③bc段——動作電位,細胞膜繼續保持對Na+的通透性強度;④cd段——靜息電位恢復;⑤de段——靜息電位。三、興奮傳導與電流計指針偏轉問題分析在神經纖維上:①刺激a點,b點先興奮,d點后興奮,電流計指針發生兩次方向相反的偏轉。②刺激c點(bc=cd),b點和d點同時興奮,電流計指針不發生偏轉。四、在神經元之間電流計的變化①刺激b點時:由于興奮在突觸間的傳遞速度小于在神經纖維上的傳導速度,盡管ab與bd距離相等,但a點先興奮,d點后興奮,所以電流計指針發生兩次方向相反的偏轉。②刺激c點時:興奮只能由c傳到d,不能傳到a,a點不興奮,d點可以興奮,電流計指針只能發生一次偏轉。五、學習和記憶①學習是神經系統不斷地接受刺激,獲得新的行為、習慣和積累經驗的過程。②記憶則是將獲得的經驗進行貯存和再現。a.短期記憶主要與神經元的活動和神經元之間的聯系有關。b.長期記憶可能與新突觸的建立有關。易混易錯通關1.如圖為高等動物神經元的結構圖,下列相關敘述正確的是( )A.1為神經元的細胞體,是新陳代謝的主要場所B.2數量較多,有利于酶的附著,以提高代謝效率C.3外包裹著結締組織,構成神經纖維D.4處有多個分支,有利于與其他神經元共同形成突觸2.下圖為排尿反射神經調節示意圖,排尿反射弧不同部分受損引起排尿異常。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大腦皮層受損,排尿反射消失B.脊椎胸椎段損毀,排尿反射不受意識控制C.刺激膀胱傳入神經,就引起排尿反射D.膀胱壁的壓力感受器受損,膀胱不能儲存尿液,可能隨時發生漏尿現象3.下列關于條件反射和非條件反射的敘述,正確的是( )A.刺激支配肌肉的神經,引起該肌肉收縮的過程屬于非條件反射B.剛進入寒冷環境時發生的骨骼肌不自主戰栗是一種條件反射C.某人眼球被意外撞擊,產生金星四濺的感覺是非條件反射D.某人抽血時看見針,因害怕被針刺而縮手是需要大腦皮層參與的條件反射4.給狗喂食會引起唾液分泌,但鈴聲刺激不會。若每次在搖鈴后立即給狗喂食,這樣多次結合后,狗一聽到鈴聲就會分泌唾液。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大腦皮層沒有參與鈴聲刺激引起唾液分泌的過程B.食物引起味覺和鈴聲引起唾液分泌屬于不同的反射C.鈴聲和喂食反復結合可促進相關的神經元之間形成新的聯系D.鈴聲引起唾液分泌的反射弧和食物引起唾液分泌的神經中樞相同5.在神經纖維(圖1)和突觸結構(圖2)的表面連接靈敏電流計,以a、b、c、d為刺激點(a點與左右兩個接點等距)。根據刺激時靈敏電流計的偏轉情況,探究神經纖維上的興奮傳導及突觸處的興奮傳遞,相關說法正確的是( )A.分別在a、b、c、d處給以足夠強度的刺激,刺激d點時指針只偏轉1次、其余都偏轉2次B.若僅刺激圖1中某個刺激點證明興奮在神經纖維上的雙向傳導,需要改變刺激點或接點位置C.兩圖均需要調整接點或刺激點位置,才能證明興奮可以在神經纖維上雙向傳導D.刺激d點靈敏電流計指針只偏轉1次,即可證明突觸傳遞的單向性6.下列關于神經系統的分級調節的敘述,正確的是( )A.中樞神經系統中的不同神經中樞分別負責調控某一特定的生理功能B.腦干中有許多維持生命活動必要的中樞,還與生物節律的控制有關C.飲酒過量的人表現為語無倫次,與此生理功能相對應的結構是小腦D.取指血進行化驗,當針刺手指時,并未發生縮手反射,說明該反射的中樞位于大腦皮層7.阿爾茨海默病是一種持續性神經功能障礙疾病,也是失智癥中最普遍的成因,癥狀表現為逐漸嚴重的認知障礙(如記憶障礙、學習障礙)、大小便失禁等,病理顯示患者的大腦細胞受損,海馬區會出現神經炎性斑塊,且會出現突觸丟失、神經遞質減少等異常現象。下列有關分析正確的是( )A.該病患者喪失的記憶功能是人腦特有的高級功能B.如果該病患者大腦某一區域受損,則可能會出現味覺喪失C.如果該病患者言語區的V區受損,則會出現語言交流障礙D.該病患者體內突觸丟失、神經遞質減少僅會影響短時記憶8.如圖甲為中樞神經元之間的一種連接方式,圖中各結構均正常,M和N為連接在神經元表面上的電流計;圖乙為某一神經元膜電位的變化曲線。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若圖乙為刺激A處時記錄的膜電位變化示意圖,在ab段Na+內流,膜外的Na+濃度低于膜內B.刺激A處,N的指針只會偏轉1次C.若要證明某藥物只能阻斷神經沖動在突觸部位的傳遞,而不能阻斷神經沖動在神經纖維上的傳導,刺激點應在A處,放藥點應分別在B、C處D.若只刺激B處,N的指針發生偏轉,M的指針未發生偏轉,即可證明興奮在神經元之間的傳遞是單向的9.多巴胺是一種興奮性神經遞質,5-羥色胺為抑制性神經遞質。圖1表示毒品作用于多巴胺轉運后對神經沖動傳遞的影響示意圖(箭頭粗表示轉運速率快),圖2表示5-羥色胺的作用機制示意圖。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A.通過多巴胺轉運體回收的多巴胺可以在突觸前膜內重新包裝形成突觸小泡B.突觸前膜接收到興奮信號后Ca2+內流,通過胞吐釋放5-羥色胺到突觸間隙C.毒品減少了突觸前膜上多巴胺轉運體的數量,使突觸間隙中的多巴胺含量增多D.5-羥色胺與突觸后膜上的受體結合后使Cl-內流,突觸后膜難以產生動作電位10.下面的圖表是興奮在神經Ⅰ~Ⅲ上傳導和傳遞的數據。在神經Ⅰ~Ⅲ上標記點d1~d5,如圖1所示。對神經Ⅰ和Ⅱ的同一點P以及神經Ⅲ的點Q(P和Q各為d1~d5中的某一點)同時給予一個適宜強度的刺激,刺激4ms后測得神經Ⅰ~Ⅲ上各點膜電位見下表。神經Ⅰ的兩個神經元的興奮傳導速度均為2V,神經Ⅱ和Ⅲ的興奮傳導速度依次為3V和6V。神經Ⅰ~Ⅲ上各點產生動作電位時,膜電位隨時間的變化如圖2所示。興奮在各神經上只發生1次傳導,下列有關敘述錯誤的是( )A.點Р對應點d2,點Q對應點d4B.刺激后神經Ⅰ的點d1的膜電位不變C.刺激4ms后,神經Ⅱ的點d3的膜電位是-80mVD.興奮在神經Ⅱ上的傳導速度為2cm/ms11.鳶尾素是一種蛋白質類激素、運動時血液中鳶尾素含量會上升,它對突觸結構有一定的保護作用,還能促進大腦中與記憶有關的海馬區神經細胞的生長。研究人員利用小鼠進行了相關實驗。下列分析錯誤的是( )A.鳶尾素主要影響的是神經元之間的興奮傳遞B.鳶尾素是在核糖體上合成的C.施加了鳶尾素阻斷劑的小鼠記憶能力提高D.體育鍛煉可在一定程度上預防記憶衰退12.下列有關人體神經調節的敘述,正確的是( )A.當大腦皮層S區受損傷,病人能聽懂話,但不會說話,當H區受損傷時,病人就聽不懂話語的意思B.當興奮通過軸突傳導到突觸小體時,突觸小體內的突觸小泡將神經遞質釋放到突觸間隙,使另一個神經元產生興奮C.神經細胞的胞體都位于中樞神經系統中D.當把食鹽撒在從剛殺死的魚上切下的肉塊上時,肉塊不停抽動,說明肉塊發生了反射13.痛覺是機體受到傷害性刺激時產生的感覺,也是機體內部的警戒系統,它能引起防御性反應,具有保護作用及重要的生物學意義。但是強烈的疼痛會引起機體生理功能的紊亂,甚至休克。當人體發生強烈的疼痛時,常需要藥物鎮痛,很多傳統中藥在鎮痛方面有著獨到的療效,且毒副作用相對較小,近年來受到廣泛的重視。有研究表明,草烏(一種中藥)具有止痛作用可能與其能降低動作電位在神經纖維上的傳導速度有關。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A.人體的痛覺感受器接收到傷害性刺激時會在大腦皮層產生痛覺B.神經纖維受刺激后,膜外原來的正電位會變成負電位C.人體劇烈運動后常常會感覺到肌肉酸痛,這是因為肌細胞進行無氧呼吸產生了酒精D.在研究草烏是否具有止痛作用的實驗中,草烏的有無是自變量14.神經細胞外的Ca2+能競爭性結合Na+載體,對Na+內流具有抑制作用,稱為膜屏障作用。適宜的血鈣濃度對保持神經系統的正常興奮性發揮著重要作用,當血鈣濃度低于2.25mmol/L時,機體會發生抽搐或肌肉痙攣(俗稱抽筋);當高于2.75mmol/L時會患高鈣血癥,患者表現出肌無力等癥狀。(1)在血鈣濃度過低時,肌肉發生抽筋的病理原因是____;高鈣血癥患者表現出肌無力的原因是____由此可見,維持內環境穩態的意義是____。(2)為驗證膜屏障作用,請簡要寫出實驗思路,并預測實驗結果。實驗材料及試劑:正常Ca2+濃度任氏液(含有Na+、K+、Ca2+、Cl-等)浸潤中的蛙坐骨神經—腓腸肌標本,生物信號采集儀(能記錄電極處的電位變化)等。可根據實驗需要對任氏液中相關離子濃度進行調整。實驗思路:________。實驗結果(繪制膜電位變化的大致曲線圖):________。(3)為使實驗結果更可靠、更準確,實驗中還需測定________進一步驗證。15.吸食毒品會嚴重危害人體健康,破壞人體的正常生理機能。中腦邊緣多巴胺系統是腦的“獎賞通路”,通過釋放多巴胺使此處的神經元興奮,傳遞到腦的“獎賞中樞”使人感到愉悅,因而多巴胺被認為是引發“獎賞”的神經遞質,目前可卡因是最強的天然中樞興奮劑。圖甲是神經遞質多巴胺的釋放和轉運機理,MNDA為細胞膜上的結構。研究表明,毒品可卡因能干擾多巴胺的回收,并導致體內T細胞數目下降,請據圖分析并回答下列問題:(1)MNDA的作用是____。(2)由圖甲可知,可卡因的作用機理是____,導致突觸間隙中多巴胺含量____,從而增強并延長對腦的刺激,產生“快感”。這一過程可以用圖乙中曲線____(填“x”“y”或“z”)表示。(3)吸毒成癮的原因可能是長期吸食可卡因,使突觸后膜上的MNDA____(填“增多”“減少”或“不變”),一旦停止吸食,突觸后膜的多巴胺作用效應會減弱,吸毒者需要吸入更大劑量的毒品,從而造成對毒品的依賴。“癮君子”未吸食毒品時,精神萎靡,體內____(填一種激素名稱)的含量減少。(4)吸食可卡因的吸毒者容易被細菌、病毒感染而患病,原因是____。答案以及解析1.答案:D解析:分析題圖可知,1為神經元的細胞核,新陳代謝的主要場所是細胞質,A錯誤;2為樹突,數量較多,有利于接受興奮并傳導至細胞體,提高興奮的傳遞效率,B錯誤;3為軸突,其外表大都包裹著髓鞘,髓鞘由神經膠質細胞參與構成,結締組織包裹的是神經纖維束,C錯誤;4(神經末梢)處有多個分支,有利于與其他神經元共同形成突觸,D正確。2.答案:B解析:A、大腦皮層受損,脊髓完整,排尿反射不會消失,A錯誤;B、脊椎胸椎段損毀,會導致興奮無法傳到大腦皮層,因而排尿反射不受意識控制,但排尿反射還正常,B正確;C、反射必須依賴于完整的反射弧,因此只刺激膀胱的傳入神經,沒有完整的反射弧,不能叫做排尿反射,C錯誤;D、膀胱壁的壓力感受器受損,膀胱能儲存尿液,但不會發生排尿反射,發生隨時漏尿現象,D錯誤。故選B。3.答案:D解析:刺激支配肌肉的神經,引起該肌肉收縮的過程中反射弧不完整,不屬于反射,反射弧的完整性是反射發生的前提,A錯誤;剛進入寒冷環境時發生的骨骼肌不自主戰栗沒有大腦皮層的參與,屬于非條件反射,B錯誤;感覺是大腦皮層的功能,但沒有經過完整的反射弧,所以不屬于反射,C錯誤;抽血時,看見針時因害怕被針刺而縮手是需要大腦皮層參與的條件反射,D正確。4.答案:C解析:鈴聲刺激引起唾液分泌為條件反射,需要大腦皮層相關神經中樞參與,A錯誤;食物引起味覺不屬于反射,B錯誤;鈴聲和喂食反復結合可促進相關的神經元之間形成新的聯系,即建立鈴聲與唾液分泌之間的聯系,形成條件反射,C正確;鈴聲引起唾液分泌是條件反射,需要大腦皮層參與,而食物引起唾液分泌是非條件反射,不需要大腦皮層參與,所以兩者的神經中樞不相同,D錯誤。5.答案:B解析:本題考查興奮傳導和傳遞的過程。刺激a點時興奮同時到達電流計兩極,電流計不偏轉;刺激b、c兩點指針偏轉2次;刺激d,興奮不能到達左側電極,指針只偏轉1次,A錯誤。證明興奮在神經纖維上的雙向傳導,需要在兩電極之間a點以外選擇刺激點或改變接點位置,觀察到指針偏轉2次,B正確。圖2刺激c點,若指針發生2次偏轉即可證明興奮可以在神經纖維上雙向傳導,C錯誤。刺激c點電流計指針偏轉2次,刺激d點電流計指針只偏轉1次,可證明突觸傳遞的單向性, D錯誤。6.答案:A解析:生物節律的控制與下丘腦有關,B項錯誤;飲酒過量的人表現為語無倫次,與此生理功能相對應的結構是大腦皮層,C項錯誤;縮手反射的中樞位于脊髓,取指血進行化驗,當針刺手指時,并未發生縮手反射,說明該反射受高級中樞的調控,D項錯誤。7.答案:B解析:記憶功能不是人腦特有的高級功能,A錯誤;感覺是在大腦皮層形成的,該病患者大腦某一區域受損,則可能會出現味覺喪失,B正確;大腦皮層言語區的V區損傷,會導致病人不能看懂文字,C錯誤;長時記憶可能與突觸形態及功能的改變以及新突觸的建立有關,故突觸丟失、神經遞質減少會影響長時記憶,D錯誤。8.答案:C解析:ab段膜電位的變化主要是Na+內流造成的,但膜外的Na+濃度仍然高于膜內,A錯誤。若刺激A處N的指針偏轉,說明A處的興奮能向下一神經元傳遞,由于圖甲的中樞神經元之間的連接方式特殊,且構成一個循環路徑,所以興奮能多次傳導至N處,導致N的指針發生多次偏轉,B錯誤。若要證明某藥物只能阻斷神經沖動在突觸部位的傳遞,而不能阻斷神經沖動在神經纖維上的傳導,刺激點應在A處,藥物應分別放在B、C兩處,C正確。只刺激B處,若N的指針發生偏轉,M的指針未發生偏轉,只能證明興奮不能從B傳到A,不能證明興奮能從A傳到B,因而不能證明興奮在神經元之間的傳遞是單向的,D錯誤。9.答案:C解析:據圖1分析,多巴胺的回收是通過多巴胺轉運體,回收的多巴胺可以在突觸前膜內重新包裝形成突觸小泡,用于下次的信號傳遞,A正確;據圖2分析,突觸前膜接收到興奮信號后Ca2+內流,通過胞吐釋放5-羥色胺到突觸間隙,B正確;據圖1分析,毒品對突觸前膜上多巴胺轉運體的數量的影響無法判斷,但可推知毒品使轉運速率減慢,進而使突觸間隙中的多巴胺含量增多,C錯誤;據圖2分析,5-羥色胺與突觸后膜上的受體結合后使Cl-內流,則突觸后膜上靜息電位的絕對值增大,從而使突觸后膜更加難以產生動作電位,D正確。10.答案:D解析:A、興奮神經Ⅱ以3V的速度傳導。在神經Ⅰ的傳導速度為2V,對神經Ⅰ和Ⅱ的同一點P以及神經Ⅲ的點Q同時給予一個適宜強度的刺激,刺激點的膜電位變化相同,所以P對應d2,故Q對應d4,A正確;B、因為刺激的是d2,那么對于神經Ⅰ而言,d1與d2之間存在突觸,那么從d2到d1需要從突觸后膜到突觸前膜,信號不能從突觸后膜到突觸前膜,d1的膜電位沒有變化,B正確;CD、神經Ⅲd2為-80mV,由圖2可知-80mV是刺激作用3ms后的電位,這是由于d4是刺激點,d2對應興奮后3ms時的電位。說明從d4到d2經過了1ms,傳到距離為2cm,興奮在神經纖維上的傳導速度相同,神經Ⅱ和Ⅲ的興奮傳導速度依次為3V和6V,故神經Ⅱ上興奮從d2到d3經過了1ms,傳到距離為1cm,各神經元膜電位隨時間的變化相同,神經Ⅱ的點d3的膜電位是-80mV,且神經元上傳導速度為1cm/ms,C正確,D錯誤。故選D。11.答案:C解析:由題干信息可知,鳶尾素對突觸結構有一定的保護作用,神經元之間信息的傳遞靠突觸,所以推測鳶尾素主要影響的是神經元之間的興奮傳遞,A正確;鳶尾素是一種蛋白質類激素,合成場所是核糖體,B正確;鳶尾素能促進大腦中與記憶有關的海馬區神經細胞的生長,故施加了鳶尾素阻斷劑的小鼠記憶能力會降低,C錯誤;運動時血液中鳶尾素含量會上升,結合鳶尾素的作用可知,體育鍛煉可在一定程度上預防記憶衰退,D正確。12.答案:A解析:當大腦皮層S區受損傷,病人能聽懂話,但不會說話,當H區受損傷時,病人就聽不懂話語的意思,A正確;當興奮通過軸突傳導到突觸小體時,突觸小體內的突觸小泡將神經遞質釋放到突觸間隙,使另一個神經元產生興奮或抑制,B錯誤;神經細胞的胞體可位于腦和脊髓的灰質里,也可位于神經節中,C錯誤;當把食鹽撒在從剛殺死的魚上切下的肉塊上時,肉塊不停抽動,說明肉塊發生了反應,但不是反射,因為反射需要完整的反射弧參與,D錯誤。13.答案:C解析:本題考查神經調節中興奮的產生與傳導。痛覺是在大腦皮層中產生的,A正確;神經纖維受刺激后,鈉離子會以協助擴散的方式內流,使膜外形成負電位,B正確;人體劇烈運動后常常會感覺到肌肉酸痛,這是因為肌細胞進行無氧呼吸產生了乳酸,C錯誤;在研究草烏是否具有止痛作用的實驗中,自變量是草烏的有無,D正確。14.答案:(1)Ca2+對Na+內流的抑制作用減弱,神經細胞容易產生興奮而使肌肉持續收縮表現出抽筋;Ca2+對Na+內流的抑制作用增強,神經細胞不易產生興奮,無法完成肌肉正常收縮;保證機體進行正常的生命活動(2)連接正常Ca2+濃度任氏液中的神經纖維與生物信號采集儀,對坐骨神經施加一定強度的刺激,記錄采集儀所顯示的電位變化;然后降低任氏液中Ca2+濃度,其他條件不變,重復實驗(合理即可);圖示詳見解析(合理即可)(3)膜內外Na+含量的變化解析:(1)血鈣較低,肌肉易抽搐痙攣,其原因是Ca2+較少,對Na+內流的抑制作用減弱,神經細胞的興奮性過強,很容易產生興奮而使肌肉收縮;高鈣血癥患者表現出肌無力的原因是神經細胞不易產生興奮,無法完成肌肉正常收縮;由此可見,維持內環境穩態的意義是保證機體進行正常的生命活動。(2)動作電位的產生主要是鈉離子內流的結果,分析題意可知,膜屏障是指神經細胞外的Ca2+能競爭性結合Na+載體,對Na+內流具有抑制作用,為驗證膜屏蔽作用,則實驗的自變量是細胞外Ca2+濃度,因變量是膜電位情況,可通過膜電位情況進行測定,實驗設計應遵循對照與單一變量原則,故可設計實驗如下:連接正常Ca2+濃度任氏液中的神經纖維與生物信號采集儀,對坐骨神經施加一定刺激記錄采集儀所顯示的電位變化,然后降低任氏液中Ca2+濃度,其他條件不變,重復實驗。由于Ca2+濃度對Na+內流具有抑制作用,故降低鈣離子濃度后膜電位升高,預期實驗結果為。(3)由于膜屏蔽的結果是鈉離子內流情況,故為使實驗結果更可靠、準確,實驗中還需測定膜內外Na+含量的變化。15.答案:(1)識別并結合多巴胺運輸Na+(2)與多巴胺轉運載體結合、阻止多巴胺的回收;增多;y(3)減少;甲狀腺激素(或腎上腺素)(4)可卡因導致體內T細胞數減少,特異性免疫受損解析:(1)據題圖甲可知,MNDA位于突觸后膜上,作用是識別并結合多巴胺、運輸Na+。(2)據題圖甲可知,可卡因能與多巴胺轉運載體結合,阻止多巴胺回收,導致突觸間隙中多中胺含量增多,從而增強并延長對腦的刺激,產生“快感”。根據題意可知,可卡因使得多巴胺不能及時被回收,因此回收時間比正常情況延長,但是最終可以全部回收,故這一過程可以用題圖乙中曲線y表示。(3)長期吸食可卡因,機體會通過減少受體蛋白的數量來緩解毒品的刺激,即減少突觸后膜上的MNDA,導致突觸后膜對神經遞質的敏感性降低。“癮君子”未吸食毒品時,精神萎靡,體內甲狀腺激素和腎上腺素的含量減少。(4)吸食可卡因的吸毒者因容易受到細菌、病毒的感染而患病,原因是可卡因導致體內T細胞減少,特異性免疫受損。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