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14)生物的進化——2025屆高考生物二輪復習易錯重難提升易混易錯梳理一、達爾文自然選擇學說的三點提醒(1)自然選擇和變異的方向不一定是相同的,變異為自然選擇提供原材料,變異是不定向的,自然選擇是定向的(2)生存斗爭不僅包括生物與無機環境之間的斗爭,還包括生物與生物之間的斗爭。(3)達爾文進化論是以生物個體i為研究對象的。二、基因型頻率與基因頻率的不對應性(1)基因頻率相同的兩個種群,它們的基因型頻率不一定相同(2)當基因型頻率發生改變時,基因頻率不一定發生改變。三、自交、自由交配與基因頻率改變的關系(1)自交是指基因型相同的個體交配,雌雄同株植物是指自花傳粉。結果是雜合基因型頻率降低,純合基因型頻率增加,在無選擇條件下,各基因頻率不變。(2)自由交配是指種群內不同基因型的個體間相互交配。在無選擇的條件下,基因頻率、基因型頻率均保持不變,相關計算可按哈代—溫伯格定律進行。(3)只要種群的基因頻率不變,即使基因型頻率改變,種群也未發生進化。四、與物種形成有關的兩個“不一定”(1)物種的形成不一定都需要經過地理隔離,如多倍體的產生。(2)生物進化不一定導致物種的形成。①生物進化的實質是種群基因頻率的改變,這種變化可大可小,不一定會突破物種的界限,即生物進化不一定導致新物種的形成。②新物種一旦形成,則說明生物肯定進化了。五、進化中的“定向”與“不定向”(1)變異是不定向的。(2)自然選擇是定向的。(3)種群基因頻率的變化是定向的。(4)生物進化是定向的。六、物種形成與生物進化的關系內容 物種形成 生物進化標志 生殖隔離出現 基因頻率改變變化后生物與原生物的關系 屬于不同物種 可能屬于一個物種二者關系 生物進化的實質是基因頻率改變,這種改變可大可小,不一定會突破物種的界限,生物進化不一定導致新物種的形成七、拉馬克與達爾文進化學說的比較項目 拉馬克的進化學說 達爾文的自然選擇學說區別 進化原因 外界環境的影響是生物進化的主要原因 遺傳和變異是生物進化的內因,環境條件改變是生物進化的外因變異方向 變異是定向的,環境和器官的使用情況決定變異的方向 變異是生物本來就有的,是不定向的適應性 變異都是適應環境的 有些變異適應環境,適者生存;有些變異不適應環境,不適者被淘汰進化方向 由生物自身決定 由自然選擇決定聯系 都認為生物是由簡單到復雜、由低等到高等逐漸進化的易混易錯通關1.現有甲、乙兩種牽牛花,花冠的顏色由基因A、a控制。含A基因的牽牛花開紫花,不含A基因的牽牛花開白花。甲開白花,釋放的揮發物質多,主要靠蛾類傳粉;乙開紫花,釋放的揮發物質少,主要靠蜂類傳粉。若將A基因轉入甲,其花顏色由白變紫,其他性狀不變,但對蛾類的吸引下降,對蜂類的吸引增強。根據上述材料,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甲、乙兩種牽牛花傳粉昆蟲的差異,對維持兩物種生殖隔離具有重要作用B.在蛾類多而蜂類少的環境下,甲有選擇優勢,A基因突變加快C.將A基因引入甲植物種群后,甲植物種群的基因庫未發生改變D.甲釋放的揮發物質是吸引蛾類傳粉的決定性因素2.現代生物進化理論是在達爾文進化學說的基礎上發展而來的,下列有關現代生物進化理論的敘述錯誤的是( )A.變異是生物進化的基礎,但變異不一定會導致進化B.進化的實質是自然選擇作用下種群基因頻率的定向改變C.克服了達爾文學說的局限性,完美解釋了現有生物的進化過程D.地理隔離和生殖隔離都會阻止生物之間的基因交流3.為探究抗生素對細菌的選擇作用,某興趣小組將大腸桿菌在含卡那霉素的培養基上連續培養三代,通過測量抑菌圈的直徑大小,檢測大腸桿菌對卡那霉素的耐藥性。下列相關敘述錯誤的是( )A.抑菌圈的直徑越小表示大腸桿菌的耐藥性越強B.卡那霉素的使用導致大腸桿菌種群中出現了耐藥菌C.濫用抗生素將改變細菌種群進化的速度和方向D.連續培養時應優先從抑菌圈的邊緣挑取菌落,因為此處出現耐藥菌的概率更大4.某地區有一種樺尺蛾,其體色受一對等位基因A和a控制,黑色(A)對白色(a)為顯性。1870年,該地區樹干顏色很淺,樺尺蛾種群的基因型頻率為AA10%、Aa20%、aa70%;之后,工業排出的煤煙將樹皮熏成黑色。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A.1870年,A基因的頻率遠小于a,樹干變黑后A基因的頻率會遠大于a,說明自然選擇能改變種群的基因頻率B.若1870年后每年白色個體減少10%,黑色個體增加10%,則1871年A的基因頻率約為23%C.該地區樺尺蛾在進化過程中自然選擇直接作用于個體的表型D.該地區樺尺蛾的體色有黑色和白色的原因是環境交替變化誘導產生了不同的變異類型5.峽谷和高山的阻隔都可能導致新物種形成。兩個種的羚松鼠分別生活在某大峽谷的兩側,它們的共同祖先生活在大峽谷形成之前;某高山兩側間存在有限的“通道”,陸地蝸牛和很多不能飛行的昆蟲可能會在“通道”處形成新物種。下列分析不合理的是( )A.大峽谷分隔形成的兩個羚松鼠種群間難以進行基因交流B.能輕易飛越大峽谷的鳥類物種一般不會在大峽谷兩側形成兩個物種C.高山兩側的陸地蝸牛利用“通道”進行充分的基因交流D.某些不能飛行的昆蟲在“通道”處形成的新種與原物種存在生殖隔離6.黑腹果蠅的灰身和黃身是一對相對性狀,其中灰身是顯性性狀,由位于X染色體上的B基因控制。若親代果蠅的基因型為XBXB和XbY,每代果蠅隨機交配,則各代雌雄果蠅中b基因頻率的變化曲線如圖所示。若每代能繁殖出足夠數量的個體,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A.圖中雄性b基因的頻率總與上代雌性個體b基因的頻率相等B.圖中雌性個體b基因的頻率總是等于上代雌性與雄性b基因頻率的平均值C.子四代的雌性中b基因的頻率為5/16,雄性中b基因的頻率為3/8D.在隨機交配產生的各代群體中b基因和B基因的頻率也會發生波動7.鳥蛋的形狀和顏色多種多樣。例如在平地生活的鴕鳥蛋幾乎呈正圓形,而崖海鴉的蛋往往一端十分尖銳。以洞穴為巢的貓頭鷹或翠鳥通常生白色的蛋,在曠野做巢的鳥一般生花斑蛋。對以上現象分析錯誤的是( )A.不同的生存環境對鳥蛋的顏色和形狀進行選擇的方向會不同B.尖銳的蛋可以防止其滾落峭壁,蛋上的花斑便于藏匿偽裝C.鳥蛋的顏色和形狀可能因產卵地點及需要偽裝的程度不同而出現一定差異D.鳥蛋顏色和形狀的不同是鳥類所處環境長期誘導產生突變的結果8.某大型湖泊被地殼運動形成的小山所隔,形成湖泊Ⅰ、Ⅱ,原湖泊中某種魚M在湖泊Ⅰ、Ⅱ中分別進化為不同種類的魚(A、B、C、D),如圖所示。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A和D之間存在生殖隔離,二者的基因庫完全不同B.長期的地理隔離從而產生生殖隔離是新物種形成的唯一途徑C.兩湖泊中不同種魚的形成,是因為環境不同導致的基因突變方向不同D.自然選擇直接作用于生物個體的表型,使種群的基因頻率發生了定向改變9.某種昆蟲的翅型受常染色體上等位基因V/v的控制,基因V控制正常翅,基因v控制殘翅。該昆蟲的種群數量足夠大,雌雄個體之間隨機交配。在不同年份該昆蟲種群中VV和Vv個體的基因型頻率如圖所示。下列相關分析正確的是( )A.殘翅個體生存能力降低,逐漸被自然選擇淘汰B.第10年殘翅個體數量最少,殘翅基因的頻率為0.3C.在0~15年期間,該昆蟲種群的正常翅基因頻率逐漸減小D.第15年該種群繁殖一代,若后代個體全部存活,則子代殘翅個體的頻率為0.2510.現有甲、乙兩種牽牛花,花冠的顏色由基因A、a控制。含A基因的牽牛花開紫花,不含A基因的牽牛花開白花。甲開白花,釋放的揮發物質多,主要靠蛾類傳粉;乙開紫花,釋放的揮發物質少,主要靠蜂類傳粉。若將A基因轉入甲,其花顏色由白變紫,其他性狀不變,但對蛾類的吸引下降,對蜂類的吸引增強。根據上述材料,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甲、乙兩種牽牛花傳粉昆蟲的差異,對維持兩物種生殖隔離具有重要作用B.在蛾類多而蜂類少的環境下,甲有選擇優勢,A基因突變加快C.將A基因引入甲植物種群后,甲植物種群的基因庫未發生改變D.甲釋放的揮發物是吸引蛾類傳粉的決定性因素11.自然選擇對種群的作用常有三種類型(如圖中的甲、乙、丙),結合現代生物進化理論進行分析,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A.一個種群中的基因突變和基因重組對另一個種群的基因頻率沒有影響B.根據上述三種作用類型可知選擇壓力決定生物變異和種群基因頻率改變的方向C.種群在選擇壓力作用下最終形成了新的物種,其實也是不同物種之間、生物與環境之間共同進化的結果D.同一物種的兩個不同種群間的地理隔離會阻礙其基因交流12.馬達加斯加有一種被稱為“圣誕之星”的彗星蘭,由花瓣形成40公分長的長管,長管內儲存著花蜜,另一種飛蛾則擁有同樣長度的卷曲口器,伸長口器吸取深處花蜜的同時,幫助彗星蘭傳播花粉。下列相關敘述正確的是( )A.彗星蘭與花瓣形狀相關的全部基因構成了彗星蘭種群的基因庫B.在彗星蘭花瓣的誘導下飛蛾發生了口器伸長的變異C.彗星蘭之間、飛蛾之間、彗星蘭與飛蛾之間共同進化D.若該種飛蛾因基因突變使口器縮短,則飛蛾種群可能發生了進化13.螢火蟲發光可警告捕食者,還與其交配有關,不同種的螢火蟲閃爍的頻率各不相同。某地草原上有一種雌螢火蟲,能模擬其他種類螢火蟲的閃爍頻率,把異種雄螢火蟲引誘過來后加以殲滅。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該地區螢火蟲之間不存在生殖隔離B.該地區全部的螢火蟲所含有的全部基因構成一個基因庫C.螢火蟲的形態特征是長期自然選擇與共同進化的結果D.螢火蟲發光是一種行為信息,其作用可調節種間關系,以維持生態系統的穩定14.某時期,在一條大河的南岸的大塊農田中發生某種甲蟲的蟲害,承包土地的農民起初在農田里噴灑某種殺蟲劑R,取得較好的效果,但幾年后又不得不以放養青蛙來代替噴灑農藥。如圖為在該段時期內這種甲蟲種群密度變化示意圖,據圖回答下列問題。(1)從A點到B點,在施用殺蟲劑的初期,害蟲種群密度急劇下降,但仍有極少數個體得以生存,原因是_____。(2)從B點到C點曲線回升的原因是這種抗藥性的變異是可以_____的,通過一代代的積累,使害蟲種群的抗藥性增強了,在這個過程中,農藥對害蟲起_____作用,農藥對害蟲所起作用的實質就是定向地改變害蟲種群中的_____,向抗藥性強的方向演化。(3)如果A到D都為農藥防治期,這說明在C點時,農民在使用農藥時可能采取了某種措施,這種措施最可能是_____。(4)若在這條大河的北岸也發現了與南岸的甲蟲外形很相似的甲蟲種群,將兩岸甲蟲放在一起飼養,發現這兩個種群的甲蟲可以交配并產生小甲蟲,但小甲蟲不育,這說明兩個種群之間存在_____。(5)大河南岸的馬鈴薯地和玉米地里都有這種甲蟲種群,經檢測發現它們的基因型共有5種,這反映了生物多樣性中的_____多樣性。(6)某種群中EE、Ee、ce的基因型頻率見下圖,圖中陰影部分表示繁殖成功率低的個體。則該種群經多代選擇后三種基因型頻率最可能是_____。A. B.C. D.15.共同進化是指不同生物之間、生物與無機環境之間在相互影響中不斷進化和發展的現象。請回答下列問題:(1)生物進化的實質是__________。美國作家卡爾·齊默在《編織生命的網》中描寫了生物的共同進化現象:每一代植物都會針對昆蟲調整自己的防御武器,而昆蟲同時也在進化新方式,克服_______。(2)田鼠善于打洞,猛禽是田鼠的天敵,它們在共同進化。為防治農田鼠害,研究人員選擇若干大小相似、開放的大豆田,在邊界上每隔一定距離設置適宜的模擬樹樁,為肉食性猛禽提供棲息場所。設一樁段時間后,測得的大豆田中田鼠種群密度的變化如圖所示。①b點以后田鼠種群密度大幅度上升,從田鼠生存環境變化的角度分析,其原因是___________。②曲線________所示環境中猛禽的密度更大③大豆田中農作物同化的能量除了呼吸作用以熱能形式散失外,還包括__________。若在大豆田周圍合理植樹可控制鼠害,從而幫助人們合理地調整該生態系統中的__________關系,使人們從中更多地獲益。答案以及解析1.答案:A解析:甲、乙兩種牽牛花傳粉昆蟲的差異,導致兩物種之間不會交叉傳粉,對維持兩物種生殖隔離具有重要作用,A項正確;甲主要靠蛾類傳粉,在蛾類多而蜂類少的環境下,甲有選擇優勢,但并不會導致A基因突變加快,B項錯誤;基因庫是指一個種群內所有個體的全部基因,將A基因引入甲植物種群(本身不含A基因)后,甲植物種群的基因庫發生改變,C項錯誤;若將A基因轉入甲,其花顏色由白變紫,其他性狀不變(釋放的揮發物質沒有改變),但對蛾類的吸引下降,對蜂類的吸引增強,推測花冠顏色為白色是吸引蛾類傳粉的決定性因素,而不是釋放的揮發物質,D項錯誤。2.答案:C解析:變異是生物進化的基礎,變異分為可遺傳變異和不可遺傳變異,可遺傳變異是生物進化的原材料,可導致進化,不可遺傳變異不會導致進化,A正確。進化的實質是自然選擇作用下種群基因頻率的定向改變,B正確。現代生物進化理論盡管已被學術界廣為接受,卻不意味著生物進化的一切奧秘都真相大白,而是仍有爭論和疑點,C錯誤。地理隔離是指分布在不同自然區域的種群,由于高山、河流、沙漠等地理上的障礙,使彼此間無法相遇而不能交配:生殖隔離是指自然狀態下,不同物種之間一般不能自由交配,或者交配后不能產生出可育后代。地理隔離和生殖隔離都會阻止生物之間的基因交流,D正確。3.答案:B解析:抑菌圈的直徑越小表示大腸桿菌的生長受到的影響越小,即大腸桿菌的耐藥性越強,A正確;大腸桿菌種群中耐藥菌在使用卡那霉素前就已經存在,并不是由于卡那霉素的使用而出現的,B錯誤;抗生素的使用次數及使用量的增加,會使不耐藥的細菌生存和繁殖的機會減少,耐藥菌生存和繁殖的機會增加,從而使耐藥性基因的頻率逐漸上升,由于生物進化的實質是種群基因頻率的改變,故濫用抗生素將改變細菌種群進化的速度和方向,C正確;進行連續培養時,優先從抑菌圈邊緣的菌落挑取細菌的原因是抑菌圈邊緣生長的細菌可能是耐藥菌,D正確。4.答案:D解析:1870年設樺尺蛾種群有100個個體,則根據題意,AA個體為10個,Aa個體為20個,aa個體為70個,每年白色個體減少10%,黑色個體增加10%,則1871年AA個體為11個,Aa個體為22個,aa個體為63個,則A的基因頻率=11×2+22/(11+22+63)×2×100%≈23%,B正確;遺傳變異發生在自然選擇之前,體色不同是變異的結果,環境變化只起選擇作用,D錯誤。5.答案:C解析:本題考查新物種的形成。地理隔離使兩個羚松鼠種群間難以進行基因交流,A項不符合題意;能輕易飛越大峽谷的鳥類物種能進行基因交流,一般不會在大峽谷兩側形成兩個物種,B項不符合題意;由題意可知,某高山兩側間存在的“通道”是有限的,陸地蝸牛利用“通道”不能進行充分的基因交流,C項符合題意;新物種形成的標志是產生生殖隔離,D項不符合題意。6.答案:D解析:雄性b基因來自上一代的雌性,則圖中雄性b基因的頻率總與上代雌性個體b基因的頻率相等,A正確。雌性個體b基因來自上一代的雄性和雌性,故雌性個體b基因的頻率總是等于上代雌性與雄性b基因頻率的平均值, B正確。據題分析,親代基因型為XBXB和XbY,雌性個體中b基因頻率為0,雄性個體中b基因頻率為1,群體中b基因頻率是1/3;子一代基因型為XBXb和XBY,雌性個體中b基因頻率為1/2,雄性個體中b基因頻率為0,群體中b基因頻率為1/3;子二代基因型及比例為XBXB:XBXb:XBY:XbY=1:1:1:1,雌性個體中b基因頻率為1/4,雄性個體b基因頻率為1/2,群體中b基因頻率為1/3;子三代的基因型及比例為XBXB:XBXb: XbXb:XBY: XbY=3:4:1:6:2,則雌性個體中b基因頻率為3/8,雄性個體中b基因頻率為1/4,群體中b基因頻率為1/3;子四代雌性個體中b基因頻率為5/16,雄性個體中b基因頻率為3/8,群體中b基因頻率為1/3,C正確。在隨機交配產生的各代群體中b基因和B基因的頻率不變,D錯誤。7.答案:D解析:環境對鳥蛋的顏色和形狀存在著長期的自然選擇,選擇的結果是適者生存,鳥蛋顏色和形狀的不同不是鳥類所處環境長期誘導產生突變的結果,D錯誤。8.答案:D解析:A、根據題干信息,魚A、D屬于不同的物種,即存在生殖隔離,但是因為有共同的祖先,所以二者基因庫中的某些基因是相同的,A錯誤;B、新物種形成的標志是生殖隔離,而不是地理隔離,某些物種的形成不需要經過地理隔離,如四倍體西瓜的形成,B錯誤;C、基因突變是不定向的,環境只起到選擇的作用,C錯誤;D、自然選擇是定向的,直接作用于生物個體的表型,使種群的基因頻率發生了定向改變,D正確。故選:D。9.答案:D解析:分析圖可知,在0~15年期間,vv的基因型頻率在第5年約為0.3,第10年約為0.1,第15年約為0.4,所以殘翅個體生存能力并不是一直降低,A錯誤;分析圖可知,第10年殘翅的基因型頻率為0.1,為0~15年間的最小值,殘翅基因v的頻率為(0.1×2+0.3)=2=0.25,B錯誤;分析圖可知,在0~15年期間,種群的正常翅基因(V)頻率在第0年為(0.7×2+0.1)=2=0.75,同理在第5、10、15年分別為0.6、0.75、0.5,出現先減小后增大再減小的變化,C錯誤;第15年種群中VV的頻率為0.4,Vv的頻率為0.2,vv的頻率為0.4,則V的基因頻率為0.5,v的基因頻率為0.5,該種群繁殖一代,子代殘翅個體vv的頻率為0.5×0.5=0.25,D正確。10.答案:A解析:由題可知,甲、乙兩種牽牛花傳粉昆蟲不同,不會使甲和乙之間相互傳粉,對維持兩物種生殖隔離具有重要作用,A正確;蛾類多蜂類少,有利于甲傳粉,但是A基因突變頻率不會加快,B錯誤;甲開白花,說明甲中不存在A基因,將A基因引入甲植物種群后,其基因庫會發生改變,C錯誤;據題干信息分析,將A基因引入甲后,甲花色由白變紫,其他性狀不變,但是對蛾類的吸引下降,推測吸引蛾類傳粉的決定性因素不是甲釋放的揮發物,可能是植物的花色,D錯誤。11.答案:B解析:本題考查生物的進化。不同種群間無基因交流,所以一個種群中的基因突變和基因重組對另一個種群的基因頻率沒有影響,A正確;分析題意可知,三種作用類型的選擇壓力決定種群基因頻率改變的方向,但不能決定生物變異的方向,B錯誤;種群在選擇壓力作用下最終形成了新的物種,其實也是不同物種之間、生物與無機環境之間共同進化的結果,C正確;地理隔離會導致同一物種的兩個不同種群間不能交配產生后代,影響其基因交流,D正確。12.答案:D解析:彗星蘭種群全部個體所含有的全部基因構成彗星蘭種群的基因庫,A錯誤;彗星蘭花瓣不會誘導飛蛾發生口器伸長的變異,B錯誤;共同進化是指不同物種之間、生物與無機環境之間在相互影響中不斷進化和發展,彗星蘭之間、飛蛾之間不存在共同進化,C錯誤;若該種飛蛾因基因突變使口器縮短,則飛蛾種群的基因頻率可能改變,種群發生進化,D正確。13.答案:C解析:本題考查現代生物進化理論。根據某種雌螢火蟲可以誘捕異種雄螢火蟲推知,有不止一種螢火蟲,這些螢火蟲不屬于同一物種,物種間存在生殖隔離,A錯誤;基因庫為一個種群中全部個體所含有的全部基因,該地區全部的螢火蟲并非同一個種群,B錯誤;螢火蟲的形態特征是長期自然選擇與共同進化的結果,C正確;螢火蟲發光是一種物理信息,D錯誤。14.答案:(1)種群中有少數個體對殺蟲劑具有抗藥性(2)遺傳;選擇;基因頻率(3)更換殺蟲劑的種類(4)生殖隔離(5)遺傳(6)C解析:(1)從A點到B點,在施用殺蟲劑的初期,某些害蟲具有抗藥性變異,故害蟲種群密度急劇下降,但仍有極少數個體得以生存。(2)由于這種抗藥性變異是可以遺傳的,使害蟲種群的抗藥性增加,種群數量增多,因此從B點到C點曲線回升。在這個過程中,農藥對害蟲起選擇作用,自然選擇是定向的,是通過農藥與害蟲之間的生存斗爭實現的,而生物進化的實質是種群基因頻率的改變。(3)如果A到D為農藥防治期,這說明在C點時,農民在使用農藥時最可能采取的措施是改用了其他種類的農藥,大部分害蟲由于不具有該種農藥的抗藥性而被淘汰。(4)將兩岸甲蟲放在一起飼養,發現這兩個種群的甲蟲可以交配并產生小甲蟲,但小甲蟲不育,說明了兩種甲蟲之間存在生殖隔離。(5)甲蟲種群基因型共有5種,因此反映生物多樣性中的遺傳多樣性。(6)根據題意和圖示分析可知:EE的個體繁殖成功率最低,其次是Ee,說明在選擇過程中,EE和Ee的個體會越來越少,而ee的個體會越來越多,因此,該種群經多代選擇后三種基因型頻率最可能是C項所示。15.答案:(1)種群基因頻率的改變;植物的防御(2)①株冠的形成為田鼠提供了食物及躲避天敵的場所;②Ⅰ;③用于自身生長、發育和繁殖的能量;能量流動解析:(1)本題主要考查生態系統的功能。生物進化的實質是種群基因頻率的改變。植物和昆蟲之間可以共同進化,每一代植物都會針對昆蟲調整自己的防御武器,而昆蟲同時也在進化新方式,克服植物的防御。(2)據題圖分析,①b點以后,大豆的株冠形成,其為田鼠提供了食物及躲避天敵的場所,有利于田鼠大量繁殖,所以田鼠種群密度大幅度上升。②曲線Ⅰ所示環境中田鼠的種群密度最小,說明猛禽的密度更大。③大豆田中農作物同化的能量包括呼吸作用散失的熱能和用于自身生長、發育和繁殖的能量。若在大豆田周圍合理植樹可控制鼠害,從而幫助人們合理地調整該生態系統中的能量流動關系,使人們從中更多地獲益。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