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標題 2024-2025學年統編版八年級上冊道德與法治 《遵守規則》教學設計核心 素養 目標 法治觀念 :通過本課學習,學生應了解法律對個人生活、社會秩序和國家發展的作用,樹立規則意識,理解社會規則與自由的辯證統一關系,增強法治觀念。 道德修養 :培養學生自覺遵守社會規則的意識,將規則內化于心、外化于行,做到自我約束、自我主宰,做一個文明的社會成員。 任意識 :認識到維護社會規則不僅是個人責任,也是社會責任,積極參與改進規則,為構建和諧社會貢獻自己的力量。 公共參與 :通過學習,學生能夠了解參與公共事務的途徑和方法,樹立當家做主的責任感,增強公民意識,培養參與社會公共生活的能力。 教學 重點 自覺遵守社會規則、維護社會規則。教學 難點 理解自由與規則的關系、如何維護社會規則。 教學過程導入 熱點導入: 三星堆游客打架打翻文物 2024年6月4日13時許,四川廣漢市三星堆博物館內發生游客打架事件。兩名男子和兩名女子在“保護與研究”展廳內因拍照引發糾紛,隨后發生肢體沖突。沖突中,一名白衣男子拿起塑料凳子砸向另一名女子,被一名紅衣男子用身體擋住,凳子最終砸在紅衣男子身上。安保人員發現后迅速介入,將涉事游客分別帶至醫務室和警務室,展廳現場秩序迅速恢復。 授新課 熱點鏈接: 最近“博物館熱”持續升溫,越來越多的人選擇打卡博物館,感受人類歷史文明的脈絡,但是一些不文明的現象,也在悄然增多。 中國國家博物館發布了《中國國家博物館文明參觀須知》,其中包括觀眾入館須自覺接受安全檢查,醉酒者、儀容不整者(包含穿著過于暴露、穿著拖鞋等)謝絕入館。未經批準禁止進行講學、表演、采訪、商業性拍攝、自媒體直播、錄播等非參觀活動。而儀容不整者(包含穿著過于暴露、穿著拖鞋等)謝絕入館的規定引發了無數網友熱議。 游客1:為什么不能穿拖鞋 其他鞋就更高貴嗎 不是怎么方便怎么來 游客2:穿拖鞋為什么禁止啊,博物館又不是紀念館。 游客3:有點不太理解,夏天實在是太熱了,穿拖鞋進入博物館,也并不是代表自己沒有敬畏之心呀. 思考1:你認為是否應該禁止穿拖鞋入館者 為什么 學生: 教師:自由不是隨心所欲,雖然我們有穿著自由,但是作為參觀者我們務必要遵循博物館的規則。 思考2:“禁止穿拖鞋入館”的規則是否限制了參觀者的白由 學生: 教師:規則的存在不是為了限制自由,恰恰是為了保障人們的自由。 知識小結:白由與規則的關系 ①社會規則劃定了自由的邊界。自由不是隨心所欲,它受道德、紀律、法律等社會規則的約束我國憲法規定,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權利的時候,不得損害國家的、社會的、集體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權利。 ②社會規則是人們享有自由的保障。人們建立規則的目的不是限制自由,而是保證每個人不越過自由的邊界,促進社會有序運行。違反規則、擾亂秩序的行為應當受到相應的處罰。 觀點辨析: 觀點一:無人監督時,可以不遵守博物館規則。 觀點二:無人監督時,也自覺遵守博物館規則。 思考:你贊同哪一個觀點?說明理由。 學生: 教師:我們應該如何自覺遵守規則。①遵守社會規則需要他律和自律。遵守社會規則,既需要監督、提醒、獎懲等外在約束,即他律又需要自我約束,即自律。自律就是嚴于律己,不斷自我反省克服已經發現的不良行為,做到自覺遵守規則。②遵守社會規則,需要我們發自內心地敬畏規則,將規則作為自己行動的準繩。無論何時何地,我們都應該將規則內化于心、外化于行。 展示圖片: 思考:某個周末你在博物館看到這些不文明觀展行為,你會怎么做? 學生: 教師:維護規則。①一方面要從自己做起,自覺遵守規則;②另一方面要在保證自身安全的前提下,提醒、監督、幫助他人遵守規則。 勸導的技巧: ①有“禮”。勸導他人時最好先稱呼對方,語言文明,態度和善。 ②有“理”。勸導時要曉之以理。最好用對方能夠接受的方式告訴他:不能做什么,應該做什么,以及為什么要這么做。 ③有“節”。勸導時要注意適可而止。勸導無效時,可以向公共場所的管理機構或管理人員反映情況。如人身安全受到威脅,要機智地向他人求助,或撥打110報警電話尋求支援。 熱點鏈接:景區取消預約制引爭議 近年來,景區預約制漸漸成為常態。在預約制下,景區按承載容量放票游客則線上預約,避免了排隊購票、過于擁擠的苦惱。但隨之而來的是在一些地方,預約制甚至成為進入景區的唯一通道,你是否有過預約失敗只能望“景”興嘆的遭遇呢 這兩天,北京的一項政策引發關注。北京市文旅局日前發布,“除故宮國博等旅游景區和對外開放單位外,全市旅游景區已全面取消預約要求”不只是北京,隨著暑期旅游旺季的到來,多地旅游景區相繼取消實名預約提升游客體驗。 思考:(1)你怎么看待景區預約制的變化 (2)你認為該規則合理嗎 學生: 教師:我們要積極改進規則,規則不是一成不變的。 知識拓展:不斷改進的各類社會規則 2019年12月1日,我國首部關于疫苗管理的專門法律--《中華人民共和國疫苗管理法》正式施行。 《民法典》施行后,《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繼承法》等9部法律同時廢止。 我國現行憲法曾于1988年、1993年、199年、2004年和2018年做過5次修訂。 思考:為什么要積極改進規則 學生: 教師:①規則不是一成不變的。隨著社會的發展和社會生活的變遷,一些原來沒有的規則,需要制定; ②一些原有的規則失去了存在的合理性,需要廢除; ③一些原有的規則不能完全適應實際生活的變化,需要加以調整和完善。 探究活動:改進規則我來說 在博物館里,你可以了解到一個物件乃至這個城市、整個國家的過去、現在和未來。隨著很多城市對博物館實行免費開放,大家可以參觀的地方越來越多但是隨意觸摸珍貴文物、大聲喧嘩、不遵守參觀秩序、用閃光燈拍照等一系列不文明現象也越來越嚴重,成為博物館管理的又一大難題。 思考:如果讓你參與改進博物館觀展不文明現象的規則制定、你會提出哪些方面的建議 學生: 教師:我們要積極參與規則的改進和完善,善于與他人溝通交流、尋求共識,積極為新規則的形成建言獻策,使之更加符合人民的利益和社會發展的要求。板書 設計課堂 檢測 1、下列關于“規則與自由的關系”的說法,正確的是( ) ①有了規則,人們就失去了自由 ②規則制約著人們的行為,也保障著人們的自由 ③違背規則,我們就會失去自由 ④我們只有接受規則的約束,才能獲得真正的自由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2、“不以規矩,不能成方圓。”這一古訓揭示的一個重要道理是( ) A 古人沒有規和矩,所以畫不出方形和圓形來 B 做任何事情都必須知道并遵守社會公共生活的準則 C 做任何事情都必須按照規矩行事,否則會難以成功 D 人們畫方形和圓形的圖畫,必須使用規矩 3、下列屬于通過自律來遵守社會規則的是( ) A.在公共場所吸煙被別人提醒 B.有關部門的監督使賣場井然有序 C.天佑的爸爸是公安局局長,他時常告誡自己不能收受賄賂 D.稅務部門對積極納稅的個體商戶進行了獎勵 4、以下圖片說明( ) ①社會規則必須靠國家強制力維護 ②社會規則的遵守要靠人們的自覺性 ③違反社會規則一定會受到法律的懲罰 ④無規矩不成方圓,社會有序靠規則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②④ 5、我們要積極改進規則,使之更加符合人民的利益和社會發展的要求。因為 ( ) ①改變規則能帶來新鮮感 ②隨著社會的發展和社會生活的變遷,一些原來沒有的規則,需要制定 ③一些原有的規則失去了存在的合理性,需要廢除 ④一些原有的規則不能完全適應實際生活的變化,需要加以調整和完善 A. ②③④ B. ①③④ C. ①②④ D.①②③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