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標題 2024-2025學年統編版八年級上冊道德與法治 《維護秩序》教學設計核心 素養 目標 政治認同 :認同社會規則的重要性,理解社會秩序與社會規則的關系,形成自覺遵守和維護規則的理念。 道德修養 :樹立遵守社會規則的意識,培養自律意識和敬畏規則的態度,在公共生活中做文明的社會成員。 法治觀念 :了解法律對個人生活、社會秩序和國家發展的作用,自覺遵守社會規則和法律,理解規則與自由的關系。 健全人格 :理解個人與社會、國家的關系,能夠維護社會秩序,適應社會規則的變化,養成生活自律的習慣。 責任意識 :關心社會,樹立秩序意識和規則意識,積極維護社會秩序和規則,有擔當精神,服務他人、服務社會。 教學 重點 秩序與規則的重要性。教學 難點 秩序與規則的關系。 教學過程導入 熱點導入:湖南華容洞庭湖決堤搶險 7月5日16時許,湖南岳陽市華容縣團洲垸洞庭湖一線堤防(樁號19+800)發生管涌險情。17時48分許,緊急封堵失敗后堤壩決堤。截至7月6日9時,潰口寬220米。 險情發生后,正在國外訪問的習近平對湖南岳陽市華容縣團洲垸洞庭湖一線堤防發生決口作出重要指示,要求全力開展搶險救援工作,切實保護好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李強作出批示。 7月9日7時許,湖南消防救援隊伍排澇專業編隊前往團洲垸洞庭湖一線堤壩,搶抓時間抽排積水。國家消防救援局調派湖北、重慶、貴州三地消防,全力排澇搶險,加快恢復生產生活秩序。 思考:為什么要盡快恢復秩序 什么是秩序 秩序的重要性是什么 授新課 材料一:北京時間7月30日,巴黎奧運會乒乓球混雙決賽,王楚欽/孫穎莎大比分4比2戰勝朝鮮組合李正植/金琴英,奪得乒乓球項目混雙金牌。這是國乒在巴黎奧運會的首塊金牌,也是中國隊在奧運會混雙比賽中的首枚金牌。不過,在賽后卻發生了讓中國乒乓球隊和球迷揪心的一幕:王楚欽的球拍被奧運賽場中的一位攝影師踩斷了。賽場上發生這樣的一幕王楚欽顯得很無奈!隨后的采訪中王楚欽回應,“攝影師把板踩斷了,雖然是奧運攝影師,但可能也不應該出現這樣的舉止。 思考:如何看待奧運攝影師的行為 如果沒有秩序,我們的生活將會怎樣 學生: 教師:社會秩序是社會生活的一種有序化狀態。包括社會管理秩序、生產秩序、交通秩序、公共場所秩序。 我們的生活將會出現無序化狀態,社會將會混亂不堪,社會生產和生活將無法正常運行。 知識拓展:社會管理秩序與公共場所秩序的區別 社會管理秩序:社會管理秩序是指國家機關對社會的管理活動的秩序。如:對公共設施的管理,對文物、毒品的管理。 公共場所秩序:公共場所秩序是指保證公眾安全的順利出入、使用公共場所所規定的公共行為準則。公共場所主要指:車站、港口、商場、航空站、公園飯店等。 材料二:英國爆發13年以來最嚴重騷亂,首相斯塔默譴責不惜一切代價將暴徒繩之以法。當地時間7月29日,英國默西賽德郡紹斯波特鎮發生一起持刀襲擊事件,導致3名兒童死亡、至少8人受傷。犯罪嫌疑人為一名17歲男子阿克塞爾·魯達庫巴納,此后社交媒體盛傳一則虛假消息,嫌犯是一名激進穆斯林移民。連日來,英國各地的反移民和反穆斯林示威者不斷舉行抗議活動,隨后更是演變成極右翼的暴力、縱火和搶劫等騷亂事件。英國首相斯塔默譴責了8月4日在羅瑟勒姆一家收容移民庇護者的酒店所發生的襲擊事件,他當天在向全國發表講話時表示,這是一場暴力犯罪,而非合法抗議,他警告那些參與事件的人將會“后悔”誓言要“不惜一切代價將這些暴徒繩之以法”。 思考:英國首相為何誓言要“不惜一切代價將這些暴徒繩之以法” 學生: 教師:社會正常運行需要秩序(社會層面) 每個社會成員都有生存和發展的需要,只有大家有序地占據一定的社會資源和承擔相應的社會責任,才能避免混亂、減少障礙、化解矛盾,從而提高社會運行效率,降低社會管理成本。 展示圖片: 思考:觀察圖片并思考為什么需要社會秩序? 學生: 教師:社會秩序是人民安居樂業的保障(個人層面)社會秩序營造良好的社會環境。在有序、整潔、安全的社會環境中,我們享有人身自由和財產安全,享有公平的發展機遇,從而能夠感受到生活的美好,激發對生活的熱情。 探究與分享:維護秩序靠規則:不以規則,不成方圓。《孟子》 (1)在發生重大災難時,人們往往遵循“婦弱優先,壯者靠后”的規則有序撤離。 (2)勞動者在找工作時,會與企業簽訂勞動合司,明確雙方權利與義務。 (3)某中學校規規定,學生在校期間要穿校服入校;佩戴校卡;禁止帶手機回校;禁止打架斗毆. 思考:材料中有哪些規則 你還知道哪些類似的規則 學生: 教師:社會規則是人們為了維護有秩序的社會環境在逐漸達成默契與共識的基礎上形成的。類型: 道德、紀律、法律等。 材料三:8月3日晚,巴黎奧運會乒乓球女單決賽在南巴黎競技場結束,陳夢4比2戰勝孫穎莎,獲得金牌。但比賽中看臺上有些觀眾的表現,厚此薄彼令人詫異,網上也出現一些批評陳夢的聲音。這些現象都是“飯圈”惡習對體育運動和體育精神的侵 津 球,最好時應援方式心該是先解這項運動的觀賽禮儀,然后再以合適的方式為自己喜歡的選手送上歡呼和鮮花,哪怕最后贏的不是自己的偶像,也可以大度地給予掌聲,而不是一刻不停地喧鬧。 思考:結合材料,思考規則和秩序有什么關系 學生: 教師:社會規則明確社會秩序的內容。規則告訴我們應該如何安排社會生活各方面的關系,如何作為社會一員享有權利,承擔責任,處理好與他人、社會的關系,從而使大家各司其職,各安其位,各盡其責,各得其所。 材料三:王某(女,38歲,居住地:廣州市番禺區)自2024年5月以來,在網絡社交平臺上多次發表辱罵、詆毀中國國家隊運動員和教練員的言論,造成惡劣社會影響,其行為已涉嫌擾亂網絡秩序和公然侮辱、詆毀他 目前,嫌疑人王某已被廣州番禺警方依法刑事拘留:案件正在進一步偵辦中。 材料四:據北京大興公安分局8月6日晚通報,近日接群眾舉報,在巴黎奧運會乒乓球女單決賽后,有網民在微博平臺發表詆毀運動員和教練員信息。對此,警方迅速開展調查,將犯罪嫌疑人賀某某(女,29歲)抓獲。經查,該人惡意編造信息、公然詆毀他人,造成惡劣社會影響。目前,大興公安分局已依法將賀某某刑事拘留,案件正在進一步偵辦中。 思考:結合材料,思考規則有什么作用 學生: 教師:社會規則保障社會秩序的實現。 社會規則明確了當有人破壞秩序時該如何處罰,從而保障社會的良性運行。 對違反社會規則行為的處罰: 既有法律、紀律等規定的強制性措施 也有道德、風俗等包含的非強制性手段,板書 設計課堂 檢測 1.2024年2月8日,D3706次動車組列車在南廣線廣州南站準備開車時,馬某芳因個人原因阻擋列車關門,造成列車二次關門。該行為違反《鐵路安全管理條例》第七十七條的規定,鐵路公安機關依法給予馬某芳行政罰款200元處罰。這告訴我們( ) ①只有遵守社會規則,才能保障社會秩序的實現 ②行政處罰的目的是為了約束公民的權利和自由 ③我國不斷追求良法善治,加強法治文化的宣傳 ④公民要自覺遵守規則,增強規則意識和法治觀念 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作為中學生,我們要面對各種校規校紀。對此,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我們要自覺遵守校規校紀,學會自我約束 校規校紀對遵守紀律的同學沒有什么用 新的校規校紀反映了學校和社會對我們的新要求 D.制定校規校紀的目的在于維護學校的正常教育教學秩序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