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音樂教學設計課 題 《亮火蟲》《太陽》 課 時 1年 級 一年級 課型 歌表演 授課時間作品分析 《亮火蟲》是一首貴州童謠,在貴州地區人們把“螢火蟲”叫“亮火蟲”。歌曲旋律口語化,具有節奏明快的特點。歌詞兒化音的反復使用,使歌曲具有濃厚的地域色彩,富有童趣和生活情趣。《太陽》是一首廣為流傳的四川童謠,運用通俗簡練的語言來描寫天上的太陽,抒發了孩子們沐浴在陽光下的喜悅心情,倡導兒童熱愛大自然。歌曲采用一段曲式結構,在 d 商五聲調式上陳述,由四個樂句構成,前兩個樂句為重復關系,后兩個樂句為變化重復關系,篇幅簡短,朗朗上口。學情分析 一年級剛開始接觸音符、需要從歌曲中去學習、去實踐。學習目標1. 認識 3(mi)、5(sol)、6(la)三個音,學習這三個音的柯爾文手勢,并能運用手勢唱準音高。2. 學會歌曲《太陽》《亮火蟲》,并能用自然的聲音有表情地演唱歌曲。在學唱過程中逐步養成良好的歌唱習慣與正確的歌唱姿勢。3. 在聽歌、唱歌、做聲勢律動等活動過程中,體會歌曲的情緒和意境,加深對音樂的體驗。評價活動內容活動環節 評價內容 評價要點學唱音符 3 5 6 能在歌曲中準確找到著三個音學唱歌曲 視唱樂譜 可以和老師合作演唱樂譜聽賞太陽 認識樂譜 找到3 5 6學習重點 1. 能用輕柔、自然的聲音演唱歌曲。2. 能積極地參與歌曲的表演活動。學習難點 學習 3(mi)、5(sol)、6(la)三個音的音名、唱名、音高、手勢。學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鋼琴、相關音視頻收集與剪輯等。板書設計 課堂觀察與診斷亮火蟲太陽教 與 學 設計意圖一、謎語激趣導入新課師:同學們,今天老師給大家帶來了一些新朋友,你們想知道他們是誰嗎?這些新朋友有點調皮,他們說只有同學們通過謎語猜出他們是誰,才肯出來跟你們做朋友,現在讓我們一起來猜猜看吧!謎語:有種蟲兒真奇怪,一盞燈籠隨身帶,黑夜點燈滿天飛,一閃一閃真可愛。師小結:螢火蟲,貴州地區也把它叫作亮火蟲。它是一種有益的、會發光的昆蟲,在夏季的夜晚,螢火蟲會提著它的“小燈籠”在半空中飛來飛去,使夏季的夜晚更加漂亮!(師讓學生觀看一些夏夜里螢火蟲飛舞的圖片或視頻。)二、感知旋律起伏,學唱音符 3、5、61. 聽教師范唱旋律,互動游戲,學唱音符 3。(1)教師范唱第一遍旋律并與學生互動,學生感受音符 3。導語:(教師手執熒光球模擬螢火蟲)你們看,我這里也飛來了一只調皮的“螢火蟲”,它會飛到你們的手板心與你們互動,請你們把手板心準備好喲!(當教師唱到音符 3 的時候,就將“螢火蟲”落到學生手板心里,唱其他音符時,“螢火蟲”保持“飛翔”。)(2)律動感受歌曲旋律。提問:有誰發現“螢火蟲”是在唱哪個音的時候停在了你們的手板心里?師:對,是老師唱到音符 3 的時候。導語:那也請你們左手做窩,右手模擬螢火蟲飛舞,當老師唱到音符 3的時候,就讓你們的“螢火蟲”飛到手板心吧!(3)請個別學生示范,檢驗學生隨樂律動的情況。(4)認識并跟唱音符 3,學做柯爾文手勢。師:(教師出示音符 3 的卡片)同學們,你們看,這就是音符 3。在數學里它是數字 3,在音樂中它唱 3(mi),請同學們跟琴唱一唱。師:接下來,請同學們邊聽老師范唱曲譜,邊找一找 3 出現了多少次。(6 次)讓我們一起合作,當老師唱到 3 時請你們和我一起來唱一唱。2. 聽教師范唱,觀察圖譜,隨樂律動,認識音符 5、6。提問:請同學們再次聆聽老師演唱旋律,并找一找,旋律中除了音符 3,還有哪些音符?(1)集體隨樂律動,感知旋律中的音符 5、6。(2)學生找出音符中的 5、6 并用柯爾文手勢輔助學唱。(3)師生接唱,識讀部分曲譜,進一步熟悉歌曲中的音符 5、6。師:同學們找得很準確,接下來,請同學們和老師一起合作演唱一下歌曲的旋律吧!3. 運用柯爾文手勢完整視唱全曲。三、學唱歌曲《亮火蟲》1. 教師邊律動邊范唱歌曲,引導學生了解歌曲內容。2. 教師邊律動邊范唱歌曲,學生找出歌曲中的兒化音特色并學習。師:同學們,你們發現這首歌曲的歌詞有什么特點了嗎?(有很多兒化音)師:是的,這也是這首貴州童謠的一大特色呢。請大家先跟老師讀一遍,要注意在念兒化音時,舌頭要翹起來,而且要盡可能地與前面一個字連起來讀,這樣才會更有韻味喲!3. 逐句進行教學。4. 完整參與表演。師:同學們,還記得我們的“螢火蟲”朋友嗎?它又飛回來了,請同學們仍然將左手做窩,右手模擬螢火蟲飛舞,讓小“螢火蟲”隨著我們的歌聲自由飛舞吧!四、學習歌曲《太陽》1. 猜謎游戲。導語:猜完了“螢火蟲”的謎語,唱了“亮火蟲”的歌,接下來,老師還想請同學們猜猜這個謎語的謎底!謎語:白天出現,晚上不見。又紅又圓,照亮地面。師:是的,謎語就是我們幾乎每天會見到的太陽。接下來,讓我們聽賞一首《太陽》歌吧!2. 聯系生活情景創編動作,參與表現音樂。(1)聯系生活情景感受歌曲。導語:你覺得對比寧靜溫和的月亮,太陽有什么特點呢?(光芒萬丈、火辣辣……)師:那你能用一個動作表現出太陽的光芒萬丈嗎?(學生發揮想象創編動作)(2)隨樂律動表現歌曲。第一遍:1—4 小節拍手,5—8 小節做自己創編的動作。第二遍:選擇兩個表現優秀的孩子上臺展示自己創編的動作。第三遍:全班跟著“小老師”律動。3. 跟琴學唱歌曲。(1)教師逐句用琴帶唱歌曲。(2)規范學生的唱姿。師:同學們唱得很好,老師覺得你們還可以表現得更好,那要怎么做呢?請同學們一起來看視頻找答案吧!(師播放小朋友以不同的姿勢演唱歌曲的視頻,有的狀態積極,有的比較隨意,引導學生對比感受。)師:是的,看來同學們也發現了,唱歌的時候,不管是站著還是坐著,我們都要保持身體端正,狀態積極向上,而不能東倒西歪。(3)師生接唱歌曲。(4)請個別學生清唱歌曲,了解學生音準情況。(5)完整跟琴演唱歌曲。(6)用學過的音符視唱曲譜。師:同學們,還記得我們在《亮火蟲》中學過的音符嗎?請同學們唱一唱《太陽》這首歌曲的旋律,找一找有沒有你熟悉的音符“朋友”吧!4. 完整表現歌曲。 導入環節結合一年級學生年齡、身心特點,設計了趣味化的“猜謎”游戲,并適當融入了其他學科的內容,使游戲活動更加生活化、情景化、趣味化。《亮火蟲》這首歌曲由 3、5、6 三個音組成,教師可以結合本節課的音樂知識進行教學。在識讀音符的教學中,為了避免學習的枯燥,教師設計了互動游戲,讓學生在互動中感知音符高低,使識讀樂譜充滿樂趣。歌曲《太陽》的學唱,對應之前《亮火蟲》的教學,也采用了猜謎導入,形成前后呼應。歌表演部分引導學生聯系生活中的已有經驗,用動作表現太陽形態,并用肢體動作參與表現音樂,輔助歌詞的記憶。《太陽》這首歌曲中同樣出現了 3、5、6 三個音符,為了鞏固學生對三個音符的認知,在學會歌曲后,設計識讀樂譜的教學,能有效鞏固新授的音樂知識。安全提示: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