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文元橫溪中學 高二地理導學案第3章 第4節 環境保護政策、措施與國家安全班級: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學習目標】1.運用資料,說明我國環境保護法律法規體系的構成及其在保護國家環境安全中的作用。2.運用資料,說明我國環境保護政策體系的構成及其在保護國家環境安全中的作用。【梳理教材,夯基固源】一、環境保護的法律法規體系1.我國環境保護法律法規體系概況項 目 內 容重要性 健全的法律法規體系是 保護和 建設的基本保障現狀 我國目前已經建立起由法律、 、部門規章、 、 和國際公約組成的環境保護法律法規體系涵蓋范圍 污染防治、自然資源保護、 、資源循環利用、 、防災減災和 等多個門類2.憲法中的環境保護條款(1)地位:憲法中的環境保護條款,確立了我國環境保護法的 和主要內容,是 的基礎和依據。(2)憲法第九條規定:“礦藏、水流、森林、山嶺、草原、荒地、灘涂等自然資源,都屬于 ,即全民所有;由法律規定屬于集體所有的森林和山嶺、草原、荒地、灘涂除外。國家保障 的合理利用,保護珍貴的動物和植物。禁止任何組織或者個人用任何手段侵占或者破壞 。”(3)憲法第二十六條規定:“國家保護和改善生活環境和 ,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國家組織和鼓勵 ,保護林木。”3.國際環境保護公約(1)參與情況:我國在維護國家生態環境安全的同時,積極務實地參與生態環境保護領域的 ,為確保全球 做出了應有的貢獻。(2)種類:氣候變化、 保護、 處理和生態環境保護。(3)現狀:我國締結或參加的有關環境保護的國際公約近 項,體現了一個崛起中的大國對全球環境保護責任的承諾和擔當。4.環境保護法規法 規 主要內容環境保護基本法 確立了 、 和環境保護協調發展的 ,也是制定其他環境保護法規的依據環境保護單行法律 針對特定的保護對象或者環境要素頒布的法律環境保護行政法規 由國家最高行政機關即國務院頒布的有關環境保護的法規地方性環境保護法規 由各省、自治區、直轄市的立法機關或地方政府根據所在地區的實際情況制定的綜合性或單行環境保護法規環境保護標準 為了執行各種專門的環境法而制定的 ,是衡量環境質量狀況和控制污染物排放行為的法律尺度二、環境保護的政策體系1.我國環境政策體系2.“預防為主,防治結合”政策3.“誰污染,誰治理”政策(1)基本內涵:國際上通用的 付費原則的體現,由 承擔環境治理的責任和費用。(2)主要措施4.“強化環境管理”政策(1)主要措施主要措施 目 的環境保護目標責任制 將環境保護作為 考核內容城市環境綜合整治定量考核制度 對城市環境綜合整治予以污染集中控制制度,建立集中的污染處理設施 對 進行集中控制和處理排污申報登記制度 向環境排放污染物的單位必須向政府申報 和污染物處理情況(2)新政策、新舉措:生態環境 建設方案、生態補償制度、生態環境 制度、生態保護 政策等。(3)發展趨向:未來將逐漸完善以提高 為核心,由政府、企業、 共治的環境管理體系。【配套訓練】2016年6月29日,隨著福建省南安市人民法院法庭的落槌,南安自新《環境保護法》實施以來的首例污染環境案正式宣判。出租場地給劉某從事非法電鍍加工造成附近河流污染的陳某,成了南安市因污染環境被追究刑事責任的第一人。據此完成下面1~2小題。1.在此環境管理案例中,采用的管理手段是( )A.行政手段 B.經濟手段 C.技術手段 D.法律手段2.此次環境管理的執行主體是( )A.陳某 B.劉某 C.政府 D.社會團體2020年12月18日《北京市塑料污染治理行動計劃(2020~2025年)》(簡稱“限塑十條”)正式印發實施。到今年年底,北京市將禁止生產和銷售一次性發泡塑料餐具、一次性塑料棉簽,全市餐飲行業禁止使用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吸管,全市快遞網點“瘦身膠帶”封裝比例達到90%、循環中轉袋使用率達到95%以上。據此完成下面小題。3.北京市“限塑十條”能夠實施的最主要的前提是( )A.環境污染嚴重 B.可替代的環保材料的使用 C.北京市民素質提高 D.各行業的成本將有所上升4.北京市“限塑十條”的實施將會使北京( )A.塑料制品企業全部關停B.餐飲行業不再提供吸管 C.快遞行業減少二次包裝D.快遞網點全部使用循環中轉袋重慶銅鑼山石灰巖資源非常豐富,曾經的41個礦坑就像41個瘡疤分布在山脊上,安全隱患突出、生態退化嚴重。2018年長江上游生態屏障山水林田湖草生態保護修復工程入選國家第三批試點,該市明確提出要高標準建設銅鑼山礦山公園。按照“生態保育區、生態修復區、合理利用區”分區思路,統籌開展“山上”“山腰”“山下”系統修復。完成下面小題。5.銅鑼山附近曾經聚集大量建材廠,其選址的主要區位因素是( )A.原料 B.能源 C.市場 D.勞動力6.銅鑼山資源開發過程中,生態退化嚴重主要表現是( )A.土地鹽堿化 B.土地荒漠化 C.水土流失 D.濕地退化7.在銅鑼山礦山公園建設中能夠體現出維護我國環境安全的途徑有( )①因地制宜地設定保護基準②建立自然保護區③加強生態修復④發展旅游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一部分人還沒有意識到海平面上升的威脅,而太平洋南部的島國圖瓦盧,卻因海平面上升而即將被淹沒,計劃舉國搬遷。據此完成下面8~9小題。8.影響圖瓦盧國家安全的環境問題是( )A.全球變暖 B.海洋災害 C.環境污染 D.生態退化9.環境安全問題影響圖瓦盧國家安全的途徑是( )A.造成財產損失 B.損害環境服務功能 C.觸發軍事沖突 D.導致疾病傳播10.對“以防為主”的理解,正確的是( )A.對過去和現在造成的污染和破壞進行積極治理 B.對可能產生的污染和破壞預先采取防范措施C.讓污染者承擔起治理的責任和費用 D.糾正“有錢鋪攤子,沒錢治污染”的行為隨著人們生態價值觀的改變及對自己生活環境質量的關注,“綠色”作為一個概念成為一個非常時尚的名詞,“綠色食品”“綠色能源”“綠色消費”是當今熱門話題。完成下面11~12小題。11.下列對“綠色消費”的理解,錯誤的是( )A.盡量選用對環境不造成污染的食品 B.盡量使用可再生物品C.低碳出行 D.要求人們購買、使用帶有綠色的物品12.為了生產“綠色食品”,下列措施中正確的是( )①使用低毒農藥防治病蟲害 ②增是有機肥,減少化肥使用③在面粉等食品中添加增白劑 ④利用作物病蟲的天敵防治蟲害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環境對污染物具有一定的消納、同化能力,然而,隨著生產的發展,水污染問題日益嚴重。據此完成下面13~14小題。13.下列關于環境自凈能力的理解,正確的是( )A.環境的自凈能力就是環境對人類破壞活動的抗御能力,人類的破壞力越大,環境的自凈能力就越強B.由于環境具有自凈能力,因此,不會產生環境污染現象C.當人類向環境中過量排放污染物及有害物質時,環境會永久性地喪失自凈能力而出現環境污染現象D.環境具有自凈能力,當其對廢棄物的容納和消除能力小于排放量時,就會出現環境問題14.下列有關水體自凈能力的敘述,正確的是( )A.不同水體的自凈能力是相同的B.水體的自凈能力主要是通過物理凈化、化學凈化和生物凈化實現C.不同水體的自凈能力是不同的,一般來說,河流水>地下水>湖泊水D.水體的自凈能力可隨污染物數量的增加而不斷加強“26度空調節能行動”是一個倡導節能減排、低碳環保的公益活動,由北京地球村、世界自然基金會、自然之友等9家民間環保組織聯合發起,呼吁在6月26日9月6日,辦公樓、飯店、商場等公共場所空調調至26T3此活動旨在呼吁市民珍惜資源,愛護環境。據此完成下面小題。15.我國民間環保組織工作的方向是( )①加強環境和生態的教育與研究 ②協助政府執行環境政策③加強環境檢測,監督企業的環保行為 ④與政府合作,開發環保產品及服務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16.環保組織倡導發起的“26度空調節能行動”的目的是( )①節約電能,緩解夏季電力供應緊張狀況 ②控制溫室氣體的排放量,遏制南極臭氧空洞擴大趨勢③減少酸雨的危害 ④促進公民樹立節能環保意識,參與環保工作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2021年8月以來,全國許多省區陸續出臺限電、有序用電政策。個別省區工業用電實行停六開一,要求制造業產能下降20%以上。完成下面17~18小題。17.本次限電政策實施的背景最可能是( )A.實現減排目標 B.煤炭價格下跌 C.風電供應不足 D.消費市場飽和18.制造業減輕限電影響的主要措施是( )A.增加勞動力供應 B.研究節能新技術 C.制造業全部轉型 D.增加能源供應艾比湖是準噶爾盆地最大的咸水湖,湖水較淺。湖中有魚類、蘆葦等動植物資源,蘆葦對湖水有凈化作用。近幾十年,艾比湖流域新增了大量耕地、灌渠,湖面縮小了1/2,蘆葦大量枯萎。據此完成下面小題。19.結合材料信息推測,艾比湖面積的縮小會使( )A.湖水的含鹽量減小 B.湖中魚類密度增大 C.湖泊自凈能力減弱 D.湖水蒸發總量增大20.為防止艾比湖繼續萎縮,在該湖流域應采取的措施是( )A.修建水庫,調節徑流 B.退耕還草,保護水源 C.退耕還湖,水產養殖 D.種植蘆葦,改善水質晉北山區一煤礦地處某河流源頭匯水區,因煤質高硫、污染嚴重被關閉。關閉后遺留較大采空區,致地表產生塌陷坑。當地利用碎石、煤矸石等充填采空區,使地表基本穩定,但采空區積水污染物超標,威脅水環境安全(下圖)。近年來,當地貫徹“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進一步實施了回填塌陷坑,封堵地裂縫和修建污水處理設施等治理工程,生態環境明顯好轉。據此完成下面小題。21.采空區積水中污染物的主要來源是( )A.地表污染物 B.上覆透水層 C.頂板坍塌物 D.煤及煤矸石22.回填坍塌坑、封堵地裂縫主要是為了防止( )A.地表再塌陷 B.裂縫持續擴大 C.地表水下滲 D.地表植被破壞23.為防患于未然,新礦山開發首先應做好( )A.生態環境修復 B.智能開采設計 C.礦山安全監測 D.資源環境評價“海洋沙漠化”是指由于泄漏的石油在海面擴展成油膜,抑制海水的蒸發,阻礙潛熱的轉移,從而引起海水溫度和海面氣溫的上升。同時,由于水分蒸發受阻,海面上的空氣變得干燥,失去對氣候的調節作用,類似于沙漠氣候的特征,因此被人們稱為“海洋沙漠化效應”。據此,完成下面小題。24.以下屬于產生“海洋沙漠化效應”污染物的主要來源是( )A.海洋養殖飼料的投放 B.深海錳結核的開采 C.海上石油資源的運輸 D.海底熱液礦床的開采25.關于“海洋沙漠化”危害敘述正確的是( )①導致海洋水生生物缺氧死亡②加劇沿岸地區的干旱程度③危害海洋交通運輸安全④促使赤潮大規模暴發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26.閱讀圖文資料,完成下列要求。泥炭是沼澤地特有的產物,由有機殘體、腐殖質和礦物質三部分組成。當沼澤植物殘體的堆積量大于其分解量時,泥炭不斷積累、堆積,并發育成泥炭地。潮濕的泥炭地固碳能力遠強于森林,是全球重要的“碳匯”。然而泥炭地生態系統脆弱,一旦干燥、被氧化,則會成為巨大的“碳源”。近代以來,隨著英國農業開墾、電力、道路等基礎設施的建設,約有150萬公頃泥炭地被排水疏干,此外還被用于燃料等用途而導致泥炭開采量增加,泥炭地的退化過程加快。下圖示意英國泥炭地分布。(1)從碳循環的角度,解釋近代以來英國泥炭地由“碳匯”向“碳源”轉化的原因。(2)英國政府從排水和農墾等人為干擾因素入手,采取了修建堤壩,堵塞排水溝等措施,保護和改善泥炭地。結合圖文資料,論述上述措施可能對國家安全產生的影響。(要求:角度全面,邏輯清晰,表述準確。)參考答案一、環境保護的法律法規體系1.我國環境保護法律法規體系概況項 目 內 容重要性 健全的法律法規體系是生態環境保護和生態文明建設的基本保障現狀 我國目前已經建立起由法律、行政法規、部門規章、地方性法規、環境標準和國際公約組成的環境保護法律法規體系涵蓋范圍 污染防治、自然資源保護、生態保護、資源循環利用、節能減排、防災減災和國際合作等多個門類2.憲法中的環境保護條款(1)地位:憲法中的環境保護條款,確立了我國環境保護法的基本框架和主要內容,是環境立法的基礎和依據。(2)憲法第九條規定:“礦藏、水流、森林、山嶺、草原、荒地、灘涂等自然資源,都屬于國家所有,即全民所有;由法律規定屬于集體所有的森林和山嶺、草原、荒地、灘涂除外。國家保障自然資源的合理利用,保護珍貴的動物和植物。禁止任何組織或者個人用任何手段侵占或者破壞自然資源。”(3)憲法第二十六條規定:“國家保護和改善生活環境和生態環境,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國家組織和鼓勵植樹造林,保護林木。”3.國際環境保護公約(1)參與情況:我國在維護國家生態環境安全的同時,積極務實地參與生態環境保護領域的國際合作,為確保全球生態安全做出了應有的貢獻。(2)種類:氣候變化、臭氧層保護、固體廢物處理和生態環境保護。(3)現狀:我國締結或參加的有關環境保護的國際公約近 60項,體現了一個崛起中的大國對全球環境保護責任的承諾和擔當。4.環境保護法規法 規 主要內容環境保護基本法 確立了經濟建設、社會發展和環境保護協調發展的基本方針,也是制定其他環境保護法規的依據環境保護單行法律 針對特定的保護對象或者環境要素頒布的法律環境保護行政法規 由國家最高行政機關即國務院頒布的有關環境保護的法規地方性環境保護法規 由各省、自治區、直轄市的立法機關或地方政府根據所在地區的實際情況制定的綜合性或單行環境保護法規環境保護標準 為了執行各種專門的環境法而制定的技術規范,是衡量環境質量狀況和控制污染物排放行為的法律尺度二、環境保護的政策體系1.我國環境政策體系2.“預防為主,防治結合”政策3.“誰污染,誰治理”政策(1)基本內涵:國際上通用的污染者付費原則的體現,由污染者承擔環境治理的責任和費用。(2)主要措施4.“強化環境管理”政策(1)主要措施主要措施 目 的環境保護目標責任制 將環境保護作為政績考核內容城市環境綜合整治定量考核制度 對城市環境綜合整治予以監督管理污染集中控制制度,建立集中的污染處理設施 對污染源進行集中控制和處理排污申報登記制度 向環境排放污染物的單位必須向政府申報排污設施和污染物處理情況(2)新政策、新舉措:生態環境監測網絡建設方案、生態補償制度、生態環境損害賠償制度、生態保護紅線政策等。(3)發展趨向:未來將逐漸完善以提高環境質量為核心,由政府、企業、公眾共治的環境管理體系。【配套訓練】1.D【解析】環境管理的法律手段是指運用法律武器,依法管理環境,具體內容為:制定環境法律法規,組建執法隊伍;通過強制手段,調整開發活動中的各種關系;通過司法程序實施行政、經濟或刑事制裁。材料所述的環境管理案例中,采用了法律手段。故選D。2.C【解析】國家與政府是環境管理的執行主體。故選C。3.B【解析】A項,環境污染嚴重是實施“限塑十條”的原因。故A項錯誤。B項,讀材料分析,可替代的環保材料的使用是北京市“限塑十條”能夠實施的最主要的前提,故B項正確。C項,北京市民素質提高是“限塑十條”能夠實施的輔助因素。故C頊錯誤。D項,各行業的成本將有所上升是“限塑十條”實施的結果,故D項錯誤。綜上所述,B正確。4.C【解析】本題考查環境污染與防治的相關知識。A項,塑料制品企業全部關停不符合實防情況。故A項錯誤。B項,餐飲行業將提供非塑料材質的吸管。故B項錯誤。C項,讀材料分析,快遞行業二次包裝所使用的塑料量巨大,實施“限塑十條”后,快遞行業會減少二次包裝。故C項正確。D項,快遞網點全部使用循環中轉袋太過絕對,難以實現。故D項錯誤。C正確,【答案】5.A 6.C 7.A【解析】5.建材廠是以重慶銅鑼山非常豐富的石灰巖資源為原料發展起來的,主導因素是原料,A對;建材廠主要需要的不是能源,B錯;市場面向全國而非本地,C錯;重慶市各個區域勞動力資源豐富,不是選址主要的考慮因素,D錯。故選A。6.重慶降水量豐富,鹽堿化、荒漠化不是主要生態問題,A、B錯;銅鑼山地區地形崎嶇,降水充沛,采礦破壞植被后,會產生較嚴重的水土流失問題,C對;當地主要是丘陵山地而不是濕地,D錯。故選C。7.銅鑼山礦山公園建設過程中,加強生態修復工作,但沒有建立自然保護區,③對,②錯;從“該市明確提出要高標準建設銅鑼山礦山公園”和“生態保育區、生態修復區、合理利用區”、統籌開展“山上”“山腰”“山下”系統修復可知,當地因地制宜地設定保護基準,①對,發展旅游不是維護環境安全的途徑,④錯,綜上,①③組合正確,A對,BCD錯。故選A。8.A【解析】根據材料可知,威脅圖瓦盧國家安全的是海平面上升,海平面上升是全球變暖導致的,A項正確。海洋災害,是指海洋自然環境發生異常或激烈變化,導致在海上或海岸發生的災害。海洋災害主要有災害性海浪、海冰、赤潮、海嘯和風暴潮;與海洋與大氣相關的災害性現象還有“厄爾尼諾現象”和“拉尼娜現象”,臺風等。B項錯誤。圖瓦盧的國家安全問題不是環境污染和生態退化,CD項錯誤。故選A。9.B【解析】海平面上升,圖瓦盧將被淹沒,陸地自然環境的各種服務功能將喪失,威脅圖瓦盧的國家安全,B項正確。造成的財產損失僅是環境安全問題影響圖瓦盧國家安全的一小部分,更多的在于危害生命安全和損害了環境服務功能,A項錯誤。并不會直接觸發軍事沖突,C項錯誤。導致疾病傳播是后續可能發生的災害,并不是直接損害圖瓦盧國家安全的途徑,D項錯誤。故選B。10.B【解析】注意理解“預防為主”的環境管理政策的內涵,“預防為主”即對可能產生的污染和破壞采取預先防范措施,故答案選B。11.D【解析】“綠色消費”是一種具有生態意識的、高層次的理性消費行為,是一種以適度節制消費,避免或減少對環境的破壞,不是帶有綠色的物品。本題要求選擇錯誤項,D項表述錯誤。故選D。12.C【解析】“綠色食品”在中國是對具有無污染的安全、優質、營養類食品的總稱,是指按特定生產方式生產,并經國家有關的專門機構認定,準許使用綠色食品標志的無污染、無公害、安全、優質、營養型的食品,“使用低毒農藥防治病蟲害”與“在面粉等食品中添加增白劑”均會造成食品污染,①③錯誤,②④正確。故選C。13.D【解析】環境具有自凈能力,但有一定的限度,不會出現破壞力越大,環境的自凈能力就越強和不會產生環境污染現象的現象,AB錯誤;如果污染物大量排入天然水體中,并超過其自凈能力,就會出現環境問題,但不會永久性地喪失自凈能力,C錯誤;環境具有自凈能力,當其對廢棄物的容納和消除能力小于排放量時,就會出現環境問題,D說法正確。故選D。14.B【解析】不同水體由于流速、循環周期等不同,水體的自凈能力是不同的,A錯誤;水體的自凈能力主要是通過物理凈化、化學凈化和生物凈化實現的說法正確,B正確;就自凈能力來說,一般是河流水>湖泊水>地下水,C錯誤;如果人類向水體中排放的污染物超過了水體的自凈能力,便會產生水體污染,引起水體自凈能力的減弱,D錯誤;故選B。15.A【解析】我國民間環保組織工作的方向是加強環境和生態的教育與研究,協助政府執行環境政策,加強環境檢測,監督企業的環保行為,與企業合作,開發環保產品及服務,①②③正確,④錯誤,故選A項。16.C【解析】環保組織倡導發起的“26度空調節能行動”旨在有效節約電能,緩解夏季電力供應緊張狀況,控制溫室氣體的排放量,減緩全球變暖趨勢,減少酸雨危害,促進公民樹立節能環保意識,參與環保工作,而對于控制溫室氣體的排放量,主要是節能減排,涉及工業活動方面,②錯誤,故①③④C項正確。故選C。17.A【解析】我國能源消費結構以煤炭為主,拉閘限電可減少電力資源的消耗,進而可以減少煤炭的使用,減少二氧化碳的排放,以達到節能減排的效果,A選項正確。煤炭價格下跌,降低了我國發電的成本,會促使電力部門有更多資源發電,不會導致電力資源緊缺的現象, B選項錯誤。我國能源消費結構中,風電所占比例較少,本次拉閘限電受風力影響較小,排除C選項。近幾年受疫情影響,世界各地停產的工廠較多,世界市場相對廣闊,不存在市場飽和的局面,D選項錯誤。故選A。18.B【解析】碳排放主要是對資源消耗過程中所造成的,與勞動力并無關聯,A選項錯誤。工廠大力推進節能技術的使用,能夠大大降低資源使用過程中產生的碳排放,B選項正確。制造業全部轉型中的“全部”說法過于絕對,C選項錯誤。增加能源供應,并不能降低制造業所產生的碳排放,可能會進一步增加碳排放量, D選項錯誤。故選B。【答案】19.C 20.B【分析】19.湖面減小,注入淡水減少,含鹽量增加,A錯誤;水質變壞,出現魚類死亡,湖中魚類密度減小,B錯誤;湖面縮小,湖水蒸發總量減少,D錯誤;而湖水減少,自凈能力減弱,C正確,故選C項。20.湖面萎縮的主要原因是艾比湖流域新增了大量耕地、灌渠,灌溉用水增多,所以主要措施應該是退耕還草,保護水源,B正確。流域徑流少,降水少,不適合修建水庫,A錯誤;流域水資源匱乏,湖泊面積的縮小,不是圍湖造田所致,沒有辦法退耕還湖,C錯誤;改善水質,不能防止艾比湖繼續萎縮,D錯誤。故選B。【答案】21.D 22.C 23.D【解析】21.材料信息中地表為黃土物質,沒有體現出地表污染物,A 錯誤;上覆透水層主要為不同的沉積巖層,一般不會造成污染,B錯誤;頂板坍塌物主要是巖石,不是煤,一般不會造成污染,C錯誤;煤有高含硫量,水體進入煤層或煤矸石中,會造成嚴重的水污染,因此采空區積水中污染物的主要來源是煤及煤矸石,D正確。故選D。22.根據材料可知,采空區致地表產生塌陷坑,當地利用碎石、煤矸石等充填采空區,使地表基本穩定,因此地表已基本穩定,不容易再塌陷,A錯誤;回填坍塌坑、封堵地裂縫可以防止裂縫持續擴大,但這不是其最終目的,最終目的是避免地表水從裂縫滲漏至采空區,導致水污染,B錯誤;讀圖可知,降落的雨水會經過煤層和采空區填充的煤矸石而受到污染,污染水體下滲到地下水中,導致采空區積水污染嚴重,所以為解決此問題采取回填礦坑、封補裂縫等措施,主要為了防止地表水下滲,C正確;地表植被在采礦時已經被破壞,因此主要目的不是防止地表植被破壞,D錯誤。故選C。23.結合材料可知,晉北山區煤礦開發后造成地面塌陷、水污染等,生態環境遭到破壞,因此為防患于未然,要結合綠色發展理念,在今后的新礦山開發中,必須先做好資源環境的評估,不惜以生態環境的破壞作為代價的盲目開發行動不可取,D正確;生態環境修復是出現問題之后的補救措施,沒有防患于未然,A錯誤;智能開采設計和礦山安全監測是針對礦山開采作業中的措施,不是首先應做好的,BC錯誤。故選D。【答案】24.C 25.A【解析】24.根據材料“海洋沙漠化” 是指由于泄漏的石油在海面擴展成油膜,海上石油資源運輸有可能產生石油泄露從而形成油膜,C正確;海洋養殖飼料的投放、深海錳結核的開采、海底熱液礦床的開采基本都沒有石油的參與,故不會導致石油泄露,ABD錯誤。故選C。25.油膜會抑制氧氣的溶解,導致水中含氧量減少,海洋生物因為氧氣不足而大量死亡,①正確;由于油膜抑制海水的蒸發,使海上空氣變得干燥,使沿岸地區干旱程度加劇,②正確;海洋上的油膜對海洋交通運輸安全的影響較小,③錯誤;赤潮因海洋中的浮游生物暴發性急劇繁殖造成海水顏色異常的現象,海洋沙漠化效應與沿海的赤潮發生無關,④錯誤。A正確,BCD錯誤。故選A。26.【答案】(1)泥炭地由于農業開墾、基礎設施建設而大量排水,導致地表水位下降,泥炭地裸露;泥炭地被氧化,內部固存的碳變為CO2被重新釋放到大氣中;泥炭作為燃料被燃燒,釋放CO2氣體。(2)泥炭地與水資源安全。泥炭地可以凈化水質,有利于改善水資源。泥炭地與糧食安全。泥炭地增加,農業用地減少,農產品減少,對國家糧食安全有一定不利影響。泥炭地與環境安全。泥炭地有利于碳減排、增加碳匯,調節氣候、應對氣候變化,維護環境安全。泥炭地與生態安全。泥炭地可保護生物多樣性,降解污染物、控制污染、改善水質,維護生態安全。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