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四年級數學上冊教學計劃【教材分析】從本冊教材和前后教材的聯系,各單元教學內容在全冊教材中的地位、作用以及它們之間的聯系,認真進行全冊教材分析。全冊教材共安排9個單元。1.“數與代數”領域一共安排了5個單元,分別教學“升和毫升”“兩、三位數除以兩位數” “解決問題的策略” “可能性”和“整數四則混合運算”“升和毫升”主要讓學生認識容量以及容量單位升和毫升,知道1升=1000毫升。這是在學生認識了長度、質量、時間、面積等計量單位以及他們之間進率的基礎上,認識的有一類量。“兩、三位數除以兩位數”主要教學三位數除以兩位數,是在整數范圍內最后一次學習除法計算。對學生完整地理解除法計算的方法,形成必要的知識技能,以及將來進一步學習小數除法的計算都有重要意義。“解決問題的策略”運用學過的數學知識和技能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是小學數學的重要目標之一。在第一學段的學習中,學生已經初步了解同一數學問題可以有不同的解決辦法,積累了一定的解決問題的經驗。為了幫助學生把這些具體經驗上升為理性的數學思考,體驗策略的有效性和提高靈活運用策略解決問題的能力,教材從本冊開始,每冊安排一個單元,相對集中地介紹學生在解決問題時需要經常使用的、基本的解題策略。突出解決問題方法的選擇、計劃和運用,通過對方法的反思、內化促進策略的形成,增強使用和選擇“策略”的自覺性,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本冊教材主要教學用列表的方法整理條件,分析數量關系,尋找解決問題的有效方法。“可能性”這部分內容教學簡單事件發生的可能性,主要包括簡單的隨機現象,簡單隨機事件發生的可能性以及可能性的大小。教材安排了兩道例題,先教學簡單的隨機現象,再教學簡單隨機事件發生的可能性的大小。“整數四則混合運算”主要教學混合運算的順序和列綜合算式解答兩步計算的實際問題。本單元教學的都是兩步混合運算。2.“空間與圖形”領域安排2個單元,分別教學“垂線和平行線”和“觀察物體”。“垂直和平行線” 主要教學射線、直線,角的概念,量角,銳角、直角、鈍角、平角和周角,畫角。這是在學生直觀認識角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在認識直線的基礎上,主要教學直線與直線間的位置關系,先教學平行,再教學垂直。“觀察物體”的主要教學從正面、側面和上面觀察由5個、6個同樣大的正方體擺成的物體,以及兩個簡單物體的組合,使學生進一步學會辨認從不同方位看到的物體形狀和相對位置,培養空間觀念,發展初步的推理能力。3.“統計表和條形統計圖”領域安排一個單元,是第四單元“統計與可能性”。主要教學分段整理數據,認識1格表示多個單位的條形統計圖,體會游戲規則的公平性。4.“實踐與綜合應用”領域結合相關內容,一共安排了3次活動,分別是“簡單的周期”“怎樣滾得遠”和“運動與身體的變化”。“簡單的周期”主要引導學生結合具體的問題情境,探索并發現簡單周期現象中事物的排列規律“運動與身體的變化”結合統計教學,讓學生設計方案,收集班級同學的年齡、身高、體重、生日情況等方面的信息,并完成統計表或統計圖。這一活動內容能激發學生的興趣,并讓學生感受到身邊有許多情況可以去了解和研究。“怎樣滾得遠”是結合角的教學安排的,主要讓學生通過實驗,探究物體從斜坡上向下滾動,在地面上滾動的距離。有助于引導學生學會通過實驗分析問題,并形成用數據說話的嚴謹態度,培養實事求是的精神。5.最后一個單元安排本冊內容的“整理與復習”。【教學內容】這一冊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內容:(一)升和毫升;(二)兩、三位數除以兩位數;(三)觀察物體;(四)統計和條形統計圖;(五)解決問題的策略; (六)可能性;(七)整數四則混合運算;(八)垂線和平行線;(九)整理與復習;【教學目標】1.是學生在具體的觀察、操作活動中,認識容量以及容量單位升和毫升,初步形成1升和1毫升的容量觀念;知道升和毫升之間的進率,能進行簡單的單位。2.經歷三位數除以兩位數筆算方法的探索過程,掌握試商和調商的方法,能正確地進行筆算;能判斷三位數除以兩位數商是幾位數,能估計商的最高位是幾。3.能結合現實素材理解乘法與加減法、除法與加減法混合運算的順序,初步理解小括號的作用,會脫式計算兩步運算的式題。4.初步認識射線和直線,能區分線段、射線和直線;了解兩點確定一條直線,兩條相交直線確定一個點;體會兩點間的所有連線中線段最短,知道兩點間的距離。5.進一步認識角,知道表示角的符號和角的計量單位“度”。認識量角器,會用量角器量指定角的度數,會畫指定度數的角會用三角尺畫30°、45°、60°、90°的角。6.進一步認識直角、銳角和鈍角,知道平角和周角,理解銳角、直角、鈍角、平角、周角的大小關系。7.能根據實際需要對數據分段整理,填寫統計表,能對統計結果作出簡單的分析和判斷。8.在探索三位數除以兩位數筆算方法,進行有關的口算、估算的過程中,發展類比遷移能力、合情推理能力,進一步發展數感。9.在認識射線和直線的過程中發展空間想像能力;在研究角的度數,認識平角、周角,認識平面內兩條直線的位置關系等學習活動中,進一步發展空間觀念,發展形象思維和抽象思維。10.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進一步學習有條理的思考,初步學習對結論的合理性做出說明。11.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能有效地與同伴合作,或者與同伴共同完成任務,或者把自己解決問題的過程和結果與同伴交流,體會合作的益處,進一步培養合作意識。12.通過數學學習活動,初步體驗到數學與日常生活密切相關,認識到許多實際問題可以借助數學方法來解決,并可以借助數學語言來表述和交流,增加對數學的親近感。13.在觀察、操作、歸納、類比、猜測等數學活動中,體驗數學問題的探索性和挑戰性,初步感受數學思考過程的條理性和數學結論的確定性,增強理性精神。14.對不懂的地方或不同的觀點敢于提出疑問,愿意對數學問題進行討論,發現錯誤能及時改下,初步培養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教學重點】 1.對三位數除以兩位數進行筆算;正確判斷商是幾位數,商的最高位位是幾。 2.能理解乘法與加減法、除法與加減法混合運算的順序,初步理解小括號的作用,會脫式計算兩步運算的式題。 3.定角的度數;畫指定度數的角。 4.知條件想起或從所求問題想起的方法分析數量關系的學習過程。【教學難點】 1.間隔排列的知識解決實際中的有關問題。 2.計表和條形統計圖作出正確的分析。 3.尺、三角尺等工具畫已知直線的平行線或垂線。 4.習過程中對學生的分析、判斷、創新等能力進行培養。【進度安排】單元 課時 周次升和毫升 3課時 1兩、三位數除以兩位數 16課時 2~6觀察物體 4課時 7統計表和條形統計圖(一) 7課時 8~9解決問題的策略 4課時 10可能性 2課時 11整數四則混合運算 5課時 12~13垂線與平行線 11課時 14~16整理與復習 6課時 17~18【教學措施】1.學期一開始就嚴格要求,加強學生能力和學習習慣的培養。2.利用直觀教具進行演示,幫助學生理解分析,從而輕松掌握所學知識。3.加強補差工作,讓每個學生都不落人后。4.與現實生活緊密結合,讓學生感覺學習不再枯燥無味。5.通過直觀和操作教學概念和法則。【具體教學措施】1.重視教學情境的創設,關注學生的生活經驗,提供豐富的感性材料,加強學生的操作活動,結合生活實際幫助學生建立有關的數學概念。2.培養學生估測、估算的意識,重視培養學生的估測、估算能力。3.讓學生通過解決實際問題來學習計算,提高教學的實效性,4.運用“遷移”法進行教學,培養學生舉一反三的能力。5.引導學生獨立思考、合作交流,讓學生體驗探究的樂趣。恰當、適時地運用小組合作學習方式,重視培養學生的應用意識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6.重視直觀教學,充分發揮教具、學具的作用。7.注重學生對計算過程和方法的理解,抓住重點,突破難點,使學生打下扎實的知識基礎。8.讓學生充分經歷猜想、實驗、驗證的過程,主動建構數學知識。9.堅持啟發式教學,讓學生主動參與知識的學習,能讓學生問的讓學生問,能讓學生答的讓學生答,能讓學生思考的讓學生思考,能讓學生動手的讓學生動手,能讓學生討論的讓學生討論,能讓學生總結的讓學生總結,努力探索和實踐生態課堂,讓課堂成為體驗的課堂、和諧的課堂、智慧的課堂、創造的課堂。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