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14課 當代中國的外交【知識點梳理】1.新中國開創獨立自主外交的背景?新中國外交的總方針是什么?背景:(1)國際:二戰后資本主義和社會主義兩大陣營激烈對立。(2)國內:新中國成立,為結束舊中國屈辱外交總方針: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針。2.什么是“一邊倒”?“一邊倒”的背景?意義?概念:“一邊倒”就是中國堅定地站在社會主義和世界和平民主陣營一邊。背景:(1)國際:①二戰后資本主義和社會主義兩大陣營激烈對立。②以美國為首的資本主義國家對新中國采取了政治上孤立,經濟上封鎖,軍事上包圍的方針,敵視新中國。③新中國與以蘇聯為首的社會主義國家意識形態相同。(2)國內:新中國剛剛成立,百廢待興,為了在保障人民革命勝利成果,捍衛和平以及維護獨立與主權的斗爭中不致處于孤立的地位。意義:①在“一邊倒”方針指引下,新中國成立之初,就與蘇聯等10個人民民主國家建立了外交關系。②使新中國在保障人民革命勝利成果,捍衛和平以及維護獨立主權的斗爭中不至于處于孤立地位。③有利于新中國成立初期經濟的恢復和政權的鞏固。④新中國迎來了第一次建交高潮。3.“另起爐灶”與“打掃干凈屋子再請客”有什么不同?針對對象不同:“另起爐灶”針對的是原來國民政府同各國建立的外交關系,不承認這些外交關系;“打掃干凈屋子再請客”針對的是帝國主義,就是有步驟地摧毀帝國主義在中國的控制權。4.新中國成立至20世紀50年代中期,中國外交取得了哪些成就?①新中國成立之初,與蘇聯建交,接著與10個人民民主國家以及印度等周邊鄰國以及部分西方國家(瑞丹芬)建交。②1953年周恩來在接見印度代表團時,第一次就西藏問題提出了和平共處五項原則。1954年在中印、中緬雙方總理的聯合聲明中正式倡議將和平共處五項原則作為國際關系的準則。③1954年中國第一次以世界五大國的地位參加了日內瓦會議,在中國代表團的努力下印度支那問題得以政治解決,顯示了剛剛登上國際舞臺的新中國在通過談判解決國際爭端、維護世界和平方面所起的積極作用。④1955年亞非會議上中國提出了“求同存異”的方針,推動會議朝著達成協議的方向前進。⑤到1956年,中國同英國、荷蘭建立了代辦級外交關系。5.20世紀50年代末到60年代末中國對外關系有什么新特點?原因?特點:①與亞非民族獨立國家建交。②中國逐步沖破西方國家的封鎖。原因:①亞非會議上中國提出“求同存異”的方針,推動了會議圓滿成功,形成了亞非國家團結合作的萬隆精神。中國國際影響力擴大。②20世紀50年代末60年代初,亞非拉國家反對殖民主義種族主義和侵略干涉的民族解放運動蓬勃發展,中國給予了多方面的支持和援助,贏得了這些國家的友誼和信任,也贏得了良好的國際聲譽。6.20世紀70年代中國外交有什么特點?原因?特點:①與西方資本主義國家建交為主。②中國外交打開了新局面。原因:①根本原因:中國綜合國力、國際地位的提高(兩彈一星)②中美關系的正常化,成為中國外交突破的關鍵。③中蘇關系的惡化。7.世紀之交中國外交工作的首要任務是什么?有哪些史實?(3個史實)首要任務:把鞏固與發展周邊關系作為外交工作的首要任務。史實:①解決了與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三國的邊界問題。②1997年12月,中國與東盟首腦非正式會晤,即“10+1”領導人會議機制正式建立。③中國同印巴基斯坦等國的關系也取得了新進展。8.進入21世紀,中國全方位外交的史實有哪些?①與世界各大國:建立不同形式的伙伴關系。②與發展中國家:與發展中國家合作作為全方位對外開放戰略的一部分,于2000年正式成立中非合作論壇,2003年加入《東南亞友好合作條約》,合作內容不斷豐富,規模迅速擴大。③積極推動區域和國際合作:發起成立上海合作組織、博鰲亞洲論壇,推動二十國集團成為國際經濟治理主要平臺;與俄羅斯、印度、巴西一起創立“金磚國家”合作機制,為新興市場國家與發展中國家對話與合作提供重要平臺。④多邊外交:中國還積極參與以聯合國為中心的多邊外交活動,在維護世界和平與安全中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9.中共十八大以來中國特色大國外交有什么新特點?①在外交工作上進行一系列理論和實踐創新,形成了中國特色。②形成了習近平外交思想。③全方位、多層次、立體化的外交布局。10.以史實說明中共十八大以來的中國特色大國外交的史實。(4點,83頁)史實:①中國拓寬與發達國家的合作領域,妥善處理分歧,與俄羅斯、法國、德國、英國等世界主要國家的關系穩步發展。②按照“親、誠、惠、容”理念和“與鄰為善、以鄰為伴”的外交方針,推出多種新機制和新舉措。③提出“真實親誠”理念,加強與非洲國家之間的團結合作。④中國特色大國外交形成了全方位、多層次、立體化的外交布局。11.中共十八大以來,中國舉辦了哪些主場外交?①主辦“一帶一路”合作高峰論壇。②主辦二十國集團杭州峰會。③主辦亞太經合組織領導人非正式會議。④金磚國家領導人廈門會晤。【鞏固提升】1.20世紀70年代中國迎來第三次建交浪潮,十多個資本主義國家先后與中國建立了外交關系。促成這次建交浪潮的事件是( )A.中蘇建交 B.日內瓦會議 C.萬隆會議 D.尼克松訪華2.1955年4月19日,周恩來在亞非會議全體會議上指出:“根據互相尊重主權和領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內政、平等互利的原則,社會制度不同的國家是可以實現和平共處的。在保證實施這些原則的基礎上,國際間的爭端沒有理由不能夠協商解決。”該發言體現了我國( )A.提出和平共處五項原則 B.外交政策開始適時轉變C.遵循獨立自主和平外交 D.推動印度支那問題解決3.自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國外交在堅持獨立自主原則下先后經歷了20世紀50年代的“一邊倒”、60年代的“反帝反修”、70年代的“一條線”(團結從美國到日本、中國,再到歐洲一條戰略線上的國家,抵抗蘇聯)、80年代的“韜光養晦,有所作為”以及21世紀初“和諧世界”的外交戰略轉變。這一變化表明中國( )A.外交政策原則性與靈活性并存 B.外交方式具有多元性特點C.積極發展與發展中國家的關系 D.已形成全方位外交的格局4.1969年2月,尼克松指示基辛格放手“探索與中國緩和的可能性”;5月,美國政府確定對華示好的政策,決定以貿易政策作為先鋒,可以立即執行;7月,美國政府宣布放寬對中國的貿易、旅游限制。對此合理的解釋是( )A.美國主導中美關系正常化進程 B.中國國際地位提升影響美國對華政策C.冷戰格局因中國崛起趨于崩潰 D.中國積極融入世界經濟全球化的進程5.1963年8月美英蘇三國簽署“部分禁止核試驗條約”,但中法都沒有在條約上簽字。正如周恩來總理在向來華談判建交的法國代表富爾所說,雙方事先并未交換過意見,但表現出來的行動卻是一樣的。這是因為兩國都( )A.主張禁止核試驗 B.遵循和平共處的原則C.具有相同價值觀 D.奉行自主的外交政策6.1997年12月16日,中華人民共和國與東盟國家首腦會晤聯合聲明提出,“維護本地區的和平與穩定符合所有各方的利益。承諾通過和平的方式解決彼此之間的分歧或爭端,不訴諸武力或以武力相威脅。有關各方同意根據公認的國際法……通過友好協商和談判解決南海爭議”。這說明( )A.中國的多邊外交有了新突破B.中國與周邊國家的外交取得了重大成就C.聯合國憲章的原則得到踐行D.東盟在國際和地區事務中發揮關鍵作用7.蔣緯國在《國民革命史》中寫道:(此戰)迫使日軍將主力作戰由華北移于華東。因此日軍將其原可由北平南下漢口最有利的作戰線,改由上海西向漢口最不利的作戰線,使國軍獲得一年又兩個月時間……將華東、華中凡可供應建設抗戰基地之人力物力概行西遷。此戰( )A.為持久抗戰創造了一些條件 B.正面戰場取得了首次大捷C.敵后戰場進行了積極的配合 D.推動抗戰進入到相持階段8.1901年,清政府在德國駐華公使克林德被清軍擊斃處建立“克林德碑”;1918年,象征恥辱的“克林德碑”改名為“公理戰勝碑”;1952年,亞太區域和平會議又將“公理戰勝碑”改為“保衛和平碑”。上述碑名的變化主要緣于( )A.抗美援朝戰爭的勝利 B.世界殖民體系的瓦解C.中國恢復聯合國席位 D.中國國際地位的提高9.尼泊爾總理在萬隆會議上發言指出:尼泊爾支持一切民主原則,并希望在和平自由和國際友誼中生活。同時他認為尼赫魯總理和周恩來總理所宣布的五項原則是建立新的國際秩序的正當辦法,可以作為擴大亞非國家之間的合作的真正基礎。以上論斷是基于和平共處五項原則( )A.承認了世界的多樣性與包容性 B.切實推動了新型區域外交合作C.消除了國與國之間的矛盾分歧 D.適應了和平與發展的時代主題10.閱讀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回答問題。材料一: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政策的原則,為保障本國獨立、自由和領土主權的完整,維護國際的持久和平和各國人民之間的友好合作,反對帝國主義的侵略政策和戰爭政策。——《共同綱領》材料二:“1954年在日內瓦會議時福斯特 杜勒斯拒絕同周恩來握手……因此,我走完舷梯時決心一邊伸出我的手,一邊向他走去。我們的手相握時。一個時代結束了,另一個時代開始了。”——尼克松回憶錄材料三:“第三,堅持包容精神,共建和諧世界。文明多樣性是人類社會的基本特征,也是人類文明進步的重要動力。我們應該尊重各國自主選擇社會制度和發展道路的權利,相互借鑒……推動各國根據本國國情實現振興和發展;應加強不同文明的對話和交流,在競爭比較中取長補短,在求同存異中共同發展……使人類更加和睦。”——摘自胡錦濤在聯合國成立60周年首腦會議上的講話請回答:(1)上述材料反映出我國外交政策的出發點是什么?(2)結合國際背景指出我國20世紀50年代外交政策的主要表現。(3)“一個時代結束了,另一個時代開始了。”反映了中美關系發生了怎樣的變化?對當時國際形勢和國際局勢分別產生什么影響?答案以及解析1.答案:D解析:尼克松訪華帶動了十多個資本主義國家先后與中國建立了外交關系,所以選D是符合題意的,正確;中蘇建交不是在20世紀70年代,選項A不符合題意,排除;日內瓦會議、萬隆會議在20世紀50年代,選項B、C不符合題意,排除;故本題選D。2.答案:C解析:和平共處五項原則是我國獨立自主和平外交方針的體現,C項正確;1953年周恩來會見印度代表團提出和平共處五項原則,排除A項;此時外交政策未轉變,排除B項;印度支那問題得以解決是1954年的日內瓦會議,排除D項。故選C項。3.答案:A解析:根據材料及所學知識可知,自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國始終立足國內外局勢變化,制定出符合國家利益的外交戰略,這既體現了我國外交始終堅持獨立自主的原則,也體現了其靈活性特點,A項正確;材料反映外交政策的變化,而非外交方式的多元,排除B項;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國外交對象既包括發展中國家,也包括發達國家,排除C項;全方位外交布局的形成是在改革開放以后,排除D項。故選A項。4.答案:B解析:根據材料可知,從1969年2月至7月,美國逐漸改變對華制裁,逐漸減少對華限制,甚至實施對華示好政策。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此時美國對華政策的改變和中美兩國在世界上的影響力的變化都有關系,其中中國核技術研究成功后,國際影響力日益提升,而美國方面在美蘇爭霸中逐漸處于劣勢,又受到來自西歐日本崛起的沖擊,因而急需改變對華政策,B項正確;材料只反映了美方的態度和相關措施,無法判斷其是否主導中美關系改善的過程,排除A項;材料主旨是中美關系,而非美蘇冷戰,排除C項;材料現象的主體是美方不是中方,因此無法判斷中方對融入經濟全球化的態度,排除D項。故選B項。5.答案:D解析:根據“正如周恩來總理在向來華談判建交的法國代表富爾所說,雙方事先并未交換過意見,但表現出來的行動卻是一樣的。”可得出中法兩國都以自身的得益出發,奉行獨立自主的外交政策,D項正確。材料沒有體現中法禁止核試驗,排除A項;材料沒有體現和平共處,排除B項;中法的價值觀不同,排除C項。6.答案:B解析:材料與多邊外交無關,故A項錯誤。中華人民共和國與東盟國家首腦會晤屬于中國與周邊國家外交的重大成就,故B項正確。材料僅提及中華人民共和國與東盟國家首腦會晤的一個聯合聲明,至于聯合聲明后聯合國憲章的原則是否得到踐行,材料并未提及,故C項誤。東盟在國際事務中發揮重要作用.面不是關鍵作用,故D項錯誤。7.答案:A解析:根據題干中“迫使日軍將主力作戰由華北移于華東”和“改由上海西向漢口最不利的作戰線”可知此戰役為淞滬會戰,且此次戰役“使國軍獲得一年又兩個月時間……將華東、華中凡可供應建設抗戰基地之人力物力概行西遷”可知淞滬會戰為持久抗戰創造了一些條件,A項正確;正面戰場取得的首次大捷是平型關大捷,排除B項;淞滬會戰是正面戰場的抗戰,排除C項;抗戰進入相持階段是武漢會戰,排除D項。故選A項。8.答案:D解析:結合所學知識可知,“一戰”中國的戰勝國,1952年,中國進行抗美援朝,提高了中國的影響力,因此題干相關碑文的改變在一定程度上體現中國影響力的擴大,故D正確;1953年,抗美援朝勝利,故排除A;20世紀90年代,世界殖民體系瓦解,故排除B;1971年,新中國恢復在聯合國的合法席位,故排除C。故選:D。9.答案:A解析:選擇A:據材料“五項原則…可以作為擴大亞非國家之間的合作的真正基礎”并結合所學可知,尼泊爾總理的發言及論斷是基于和平共處五項原則超越了社會制度與意識形態的差異,承認了世界的多樣性與包容性,這有利于推動亞非國家間的合作。排除B:新型區域合作是新時期中國積極推進的外交活動,而和平共處五項原則提出于1953年。排除C:國家之間的矛盾分歧根源于國家利益的沖突,不可能消除。排除D:和平與發展的時代主題是鄧小平在改革開放后基于當時國際背景的高度概括,而萬隆會議是在1955年召開,兩者時間不符。10.答案:(1)保障本國獨立、自由和領土主權的完整,維護國際的持久和平和各國人民之間的友好合作。(2)50年代,當時世界處于兩極格局,新中國提出了“一邊倒”的外交方針以及和平共處五項原則。(3)中美關系由冷戰對峙開始走向正常化。有利于國際和平與安全,促進世界格局向多極化發展。解析:(1)出發點:根據材料“為保障本國獨立、自由和領土主權的完整,維護國際的持久和平和各國人民之間的友好合作”可歸納出保障本國獨立、自由和領土主權的完整,維護國際的持久和平和各國人民之間的友好合作。(2)表現:結合所學知識可知,50年代,當時世界處于兩極格局,新中國提出了“一邊倒”的外交方針以及和平共處五項原則。(3)變化:根據材料“一個時代結束了,另一個時代開始了”和所學知識可知,20世紀70年代,中美關系由冷戰對峙開始走向正常化;影響:結合所學知識可知,中美關系改善有利于國際和平與安全,促進世界格局向多極化發展。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