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11課 中國古代的民族關系與對外交往【知識點梳理】1.你對我國統一多民族國家的發展歷程有何認識?①在中國漫長的歷史進程中,各民族遷徙匯聚,交流互補,沖突交融,推動了中國統一多民族國家的發展。②各民族之間既有和睦相處,也有矛盾沖突,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是主流。③中華民族的歷史是各民族共同締造的。2.請說出秦漢、三國兩晉南北朝、隋唐、宋遼夏金、元明清、近代以來、新中國成立后各個時期民族關系的特點。①秦漢:建立了統一多民族封建國家。②三國兩晉南北朝:大遷徙、大交融。③隋唐:大交融、大發展。④遼宋夏金:政權并立,各民族的交往交流交融也并未中斷⑤元明清:統一多民族國家得到鞏固和發展,多元一體的民族格局漸趨穩定⑥近代以來:中華民族開啟了自覺發展的新階段。⑦新中國成立后:運用馬克思主義解決中國民族問題,建立了民族區域自治的基本政治制度。3.秦平定嶺南地區以后,在今天的兩廣地區設置了哪三個郡?最南面的郡是?南海郡的郡治所在地是今天的?桂林、南海、象郡最南面的是:象郡。南海郡的郡治所在地是今天的:廣州4.漢初與漢武帝時代處理民族關系的方式有何不同的原因是什么?(1)漢初:①漢初經濟凋敝;②匈奴強盛。(2)漢武帝時代:①政治上:實行推恩令、刺史制度、察舉制度。②經濟上:重農抑商、鹽鐵官營。③文化上: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使儒學成為主流意識形態。④軍事上:派張騫出使西域,派衛青霍去病三次北擊匈奴,取得大勝。5.西漢經略邊疆的措施有哪些?措施:①派張騫出使西域,開辟了中西交通道路,大大促進了西域與中原的政治經濟文化聯系。中國的絲織品沿著這條道路傳向中亞、西亞、歐洲和北非,這就是著名的“絲綢之路”。②派衛青霍去病三次大敗匈奴。③在河西走廊設河西四郡:武、張、酒、敦。④公元前60年西漢在烏壘城設置西域都護府,作為管理西域的軍政機構。⑤西漢對東南沿海和西南少數民族地區的治理,比以前更加有效。統一多民族國家得到鞏固加強。⑥漢政府在邊疆推行屯戍政策,向北方大量移民屯田,在西域設置田官,督率戍卒屯田。6.唐朝的邊疆管理機構有哪些?各級機構之間的關系以及它們與中央政府之間的關系是什么?大都護府、都督府、羈縻州、關系:都督府都督、羈縻州刺史由各民族首領擔任,由大都護府直接管轄,上統于中央政府。7.元朝的民族政策有?宣政院的最高長官的名稱?列舉一個最高長官的名字。民族政策:①“行漢法” ②對不同民族差別對待政策最高長官:帝師名字:八思巴8.明朝管理民族事務的中央機構有哪些?明朝處理與北方蒙古族關系的措施有哪些?列舉一個設置在東北的機構名稱?這個機構是管理哪個民族的?中央機構:①禮部 ②鴻臚寺 ③提督四夷館對蒙古措施:①修長城 ②設置一系列軍鎮,號“九邊”。③在遼東、宣府、大同等地開放馬市。對東北:設奴兒干都司管轄民族:女真族9.清朝理藩院的地位?地位:管理邊疆民族事務的中央機構10.哪個朝代開辟了明州到日本和朝鮮的航路?宋朝11.馬可·波羅回國時從哪里回?泉州經海路回到威尼斯12.明朝時對外貿易有什么特點?(2句話)①朝貢貿易 ②民間貿易和走私貿易屢禁不絕13.中國古代對外交往有什么特點?①由開放走向閉關。②路線由陸路為主轉向海路為主。③對外貿易與文化交流同時進行。④交往形式以和平交流為主。【鞏固提升】1.漢武帝為求西域的“天馬”,不惜與中亞鄰國兵戎相見。宋初,中原王朝與周邊政權“市馬”,“歲僅得五千余匹”。元豐四年(1081年)后,朝廷每年從與蕃部的交易中即可得到兩萬匹左右的馬匹。這一變動一定程度上反映了( )A.中原經濟優勢的凸顯 B.宋遼和平盟約的效用C.民族交往交流的加深 D.王安石變法的前瞻性2.據《明史·湖廣土司傳》記載,“土官應襲子弟,悉令入學,漸染風化,以格頑冥。如不入學者,不準承襲。”該規定( )A.旨在通過教化加強邊疆管理 B.鞏固了改土歸流的成果C.反映了明朝教育體系的發展 D.體現了因俗而治的政策3.17世紀后期,廣東人鄚玖率族人南遷至湄公河三角洲的河仙,并把此地經營為富庶的小邦(亦稱“港口國”)。乾隆年間官方文獻評價其“宮室與中國無異,服物制度仿佛前代(明朝)”“其風俗重文學,好詩書……子弟皆彬彬如也”。這體現了( )A.清朝開明的民族文化政策 B.雙方對中華禮教的認同C.宗藩朝貢體系的深入發展 D.移民社會呈現多元色彩4.唐朝的三百六十九個宰相中有十分之一左右是鮮卑貴族的后裔;戰敗投降的突厥酋長阿史那社爾、執失思力以及鐵勒酋長契達何力等也得到了唐太宗的信任和重用;在文化領域發揮重要作用的北代及西域族人后裔更是不計其數,如元稹、白居易、劉禹錫等。這體現了唐朝( )A.實行開明開放的對外政策 B.民族融合與文化整合加強C.世家大族依然把持著朝政 D.通過聯姻方式來鞏固邊疆5.陳寅恪指出:“李唐一族之所以崛興,蓋取塞外野蠻精悍之血,注入中原文化頹廢之軀,舊染既除,新機重啟,擴大恢張,遂能別創空前之世局”。對此理解正確的是( )A.外來文化重塑中原文明 B.李唐王朝呈現多元底色C.統一局面得到鞏固發展 D.民族交融促進國家強盛6.宋仁宗天圣四年(1026年),中書上書稱榷場的設立不是獨立的貿易,而是要“南北往來但無猜阻”,具有綏懷遠俗的意圖。由此可見,兩宋時期的榷場貿易( )A.以增加財政收入為主要目的 B.利用經濟手段處理民族事務C.有效地控制了周邊少數民族 D.推動了政府經濟政策的轉變7.女著男裝是唐代流行的特殊的“著裝時尚”。右圖中武則天身旁隨侍女官即戴長腳頭、身著全套男裝。該作品反映了( )A.宮廷服飾深受胡風影響 B.尚力崇武成為社會時尚C.儒家禮教受到一定沖擊 D.宮廷繪畫技術走向成熟8.明朝藏區政教首領赴京入貢,中央往往賞賜茶葉以還禮,入貢者將茶葉帶回藏區高價出售,史稱“貢回市茶”。“諸番戀貢市之利……終明世無番寇之患”。貢賜貿易帶來的大量茶葉等也被用于寺院法會,或是熬茶、布施、供獻等宗教活動。藏區赴內地的貢道也逐漸與茶馬商道合流,變成內地物資輸往藏區的通道。“貢回市茶”( )A.實現藏族地區政教合一 B.實現中央對藏區的直接管理C.推動藏族地區社會發展 D.消除邊疆地區對中央的威脅9.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明朝開始實行“金牌信符制”,即通過發放金牌信符,確定邊疆地區與中原王朝的納馬予茶關系,三年為一周期,可以茶50萬斤換馬1萬多匹。據此可知,這一制度( )A.實現了對邊疆直接管轄 B.推動了民族間經濟交流C.提升了邊境治理的效能 D.促進了中外的文化交流10.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自統一蒙古草原向外擴展,蒙古統治者的政治思想發生了變化。儒士郝經提出“用變夷”理論,忽必烈接受了這一理論,而前代統治者中多見的“華夷有別”與“內華夏、外夷狄”等偏見,在元朝統治者的頭腦中則十分淡漠。元人虞集說:“世祖皇帝之集大統也,實先自遠外始,故親服云南而郡縣之,鎮之以親王,使重臣治其事”,并對云南復雜的自然環境和民族情形有較深刻的認識,在繼承漢唐以來的羈縻之策并加以完善,創立了“蒙、夷參治”之法,實行土官制度。元朝統治者對云南地區進行了積極的經營與開發,使云南步入了重要的發展時期。清朝統治者自身亦為少數民族,認為“邊疆”與“夷狄”在概念上不能等同,反對“內華夏外夷狄”的說法,認為內地與邊疆各族人民“無分內外”“皆朕赤子”。主宰清朝統治者治邊思想的核心仍是“守中治邊”“守在四夷”,因此清朝也繼承了明朝以來重視邊疆地區治理與穩定的傳統。在“三藩”已成為國家重大隱患的情況下,不少廷臣仍以擔心滇、黔苗造反必駐重兵彈壓為由反對撤藩。由此可見,包括云南地區在內的西南邊疆的穩定在清朝統治集團心目中的重要性。雍正時期在西南地區進行大規模的“改土歸流”“分而治之”,實行對邊疆地區的有效統治。——摘編自陶亞敏程方《元朝、清朝治理云南邊疆民族思想之比較》(1)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指出元朝與清朝治理邊疆民族思想的異同。(2)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簡析元朝與清朝治邊的共同作用。答案以及解析1.答案:C解析:根據材料可知,漢武帝為求西域的“天馬”,不惜與中亞鄰國兵戎相見,而宋初,中原王朝與周邊政權“歲僅得五千余匹”,元豐四年(1081年)后,朝廷每年從與蕃部的交易中即可得到1右的馬匹,這一變動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民族交往交流的加深,A項正確;材料反映的是民族交往交流的加深,B項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B項;材料反映的是民族交往交流的加深,沒有體現中原經濟優勢的凸顯,排除C項;材料反映的是民族交往交流的加深,沒有體現王安石變法的前瞻性,排除D項。故選A項。2.答案:A解析:根據材料可知,明政府強制土司子弟學習儒學等中原文化等,旨在通過教化加強邊疆管理,A項正確;士官首領子弟學習儒家文化是承襲的條件,說明當時還未“改土歸流”,排除B項;材料強調士官子弟學習儒家文化,不屬于教育體系,排除C項;士官子弟學習儒家文化無法體現因俗而治,排除D項。故選A項。3.答案:B解析:依據材料概括可知:廣東人鄚玖率族人南遷至湄公河三角洲的河仙,乾隆年間官方文獻評價其“宮室與中國無異,服物制度仿佛前代(明朝)”“其風俗重文學,好詩書……子弟皆彬彬如也”,可見官方對其評價是肯定的,也表現了廣東人鄚玖率族人對中華禮教的延續和認同,即反映了雙方對中華禮教的認同,B項正確;材料未涉及清朝的民族政策問題,排除A項;材料未涉及富庶的小邦(亦稱“港口國”),向清政府納貢稱臣,排除C項;材料反映的是移民對中國文化的繼承而非多元色彩,排除D項。故選B項。4.答案:B解析:據材料可知,大批鮮卑貴族和少數民族領袖在政府中擔任高官,許多文人是代北及西域族人后裔,體現出民族融合和文化整合加強,B項正確;民族關系并非對外關系,排除A項;材料與世家大族把持朝政無關,排除C項。材料沒有體現聯姻,排除D項。故選B項。5.答案:D解析:材料意為,通過民族交融,游牧民族的文化為中原文化注入了野蠻精悍之血,促使了李唐王朝的強盛,D項正確;材料強調的是民族交融,不是外來文化的傳播,排除A項;材料未涉及多元底色和統一局面的鞏固,排除BC項。故選D項。6.答案:B解析:榷場屬于“宋、遼、金、元各在邊境所設的互市場所”,是當時各個政權之間進行經濟交流的重要途徑。材料表明,設置榷場具有“綏懷遠俗的意圖”,即作為處理民族關系的一種手段,故選B項;其余三項與史實不相符。7.答案:A解析:據材料“圖中武則天身旁隨侍女官即戴長腳頭、身著全套男裝”,可以看出,宮廷侍女戴長腳頭、身著全套男裝,結合圖示可知,這些著裝帶有明顯的胡人風格,說明宮廷服飾深受胡風影響,A項正確;僅從侍女著裝,無法得出尚力崇武成為社會時尚排除B項;材料體現的是婦女著裝,無法得出儒家禮教的信息,排除C項;僅從圖示,無法判定宮廷繪畫技術走向成熟,排除D項。故選A項。8.答案:C解析:根據題干“明朝藏區政教勢力赴京入貢。中央往往賞賜茶葉以還禮,入貢者將茶葉帶回藏區高價出售,史稱‘貢回市茶’、‘諸番戀貢市之利……終明世無番寇之患’。藏區赴內地的貢道也逐漸與茶馬商道合流,變成內地物資輸往藏區的通道”可知貢回市茶有較高的利潤推動了邊疆地區的穩定,此外內地物資通過貢道大量輸往藏區,邊疆地區的穩定和內地物資的輸入都推動了邊疆社會的經濟發展,C項正確;據所學可知,“貢回市茶”以前,西藏已經是政教合一的政權,而且據材料也無法推斷“貢回市茶”實現藏族地區政教合一,排除A項;B項不符史實,據所學可知,明朝在“貢回市茶”以前就實現中央對藏區的直接管理,排除B項;D項錯在“消除”說法過于絕對化,“貢回市茶”內地和藏區之間加強了經濟聯系,有助于中央穩固對西藏的管理,但是無法消除,排除D項。故選C項。9.答案:B解析:據“即通過發放金牌信符,確定邊疆地區與中原王朝的納馬予茶關系,三年為一周期,可以茶50萬斤換馬1萬多匹”可得出,通過“金牌信符制”規范與邊境地區的貿易往來,有利于民族間經濟交流,B項正確:材料主要涉及貿易,而不是政治上的對邊疆直接管轄,排除A項:材料主要涉及貿易,也不是體現政治上的提升了邊境治理的效能,排除C項;材料涉及的是中國內部的民族關系,排除D項。故選B項10.答案:(1)相同點:對邊疆少數民族較少歧視;都十分重視西南地區的戰略地位。不同點:元朝實行對外擴展無邊界觀念,而清朝堅守“守中治邊”,有邊界觀念。(2)共同作用:推動了西南邊疆地區的開發;有利于邊疆地區的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有助于維護大一統王朝的政治統治;推動了民族間的交融和經濟文化的交流。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