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一課歷史和人民的選擇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各種政治力量教學設計(一) 教學分析教學目標(1)明確中國共產黨領導是歷史的選擇、人民的選擇,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2)引導學生將所學的歷史知識融入本課,實現學科知識與思想政治學科核心素養的融合 與提升。(3)注重理論聯系實際,通過小組討論,辨明是非,使學生率固樹立熱愛中國共產黨和社 會主義中國的理念與意識、(4)升華學生對黨的認識,堅定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信念,做有時代擔當的青年, 成為共產主義事業合格接班人,評價目標通過本節課的學習,讓學生回顧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各種政治力量的情況,讓學生梳理近 代中國的基本國情、主要矛盾和主要任務,明確中國共產黨領導和執政地位的確立是歷史和 人民的選擇,真正理解“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教學重難點(1)近代中國的基本國情和主要矛盾、主要任務。(2)中國共產黨誕生的意義。(3)中國工人階級的優越性。(4)如何理解“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 教學方法議題式教學法、探究式講授法。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準備課前布置學生搜集中國近代史的資料。教學過程設計 【導入新課】通過視頻《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中國》,簡要回顧近代中國的歷史發展狀況。教師:這段視頻展現了近代中國內憂外患的黑暗境地。當時的清政府對內實行封建專制統治, 對外采取閉關鎖國政策,中國社會發展幾乎陷入停滯狀態,由盛而衰的頹勢日益加深。而西 方一些國家通過資產階級革命,建立了資本主義制度,并相繼完成了工業革命,極大地推動 了生產力的發展。于是,以英國為首的西方列強先后發動了對中國的侵略戰爭。近代中國的 基本國情發生了變化。今天我們首先學習第一單元第一課的第一框題《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各種政治力量》。共 同探討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在近代中國出現的各種政治力量中,為什么中國共產黨能夠 脫穎而出 【講授新課】議題一:如何把握近代中國的基本國情圍繞這個議題,同學們要解決下面三個問題: 1.近代中國的基本國情是什么 2.把握基本國情的重要性是什么 3.它們之間的關系是怎樣的 教師:西方列強通過戰爭強迫清政府簽訂了一系列不平等條約,嚴重損害了中國的主權獨立和領土完整,并一步步地控制了中國的政治、經濟、外交和軍事。 展示課件:1840年,英國發動了侵略中國的鴉片戰爭,用堅船利炮轟開了古老中國的大門,強迫清政 府簽訂了《南京條約》,這是中國近代史上第一個不平等條約,提出割地、賠款、開放通商 口岸等一系列無理要求。中國開始成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1856年爆發的第二次鴉片戰爭,迫使清政府簽訂《天津條約》《北京條約》等,進一步加深了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 社會的程度。1894年爆發的甲午中日戰爭簽訂《馬關條約》,使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程度大大加深,列 強掀起了瓜分中國的狂潮。1900年,八國聯軍侵華戰爭強迫清政府簽訂《辛丑條約》,清政府完全淪為帝國主義統治中 國的工具,中國完全成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教師:帝國主義的入侵打斷了中國從封建社會向資本主義社會發展的正常進程。中國逐步成 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是近代中國的基本國情。名詞點擊:半殖民地和半封建半殖民地:是相對于完全殖民地而言的。即形式上是獨立自主的國家,實際上在政治、經濟、 外交、軍事等方面都受到外國殖民主義的控制和奴役。半封建:是相對于完全的封建社會而言的。即形式上仍是封建統治和自然經濟占主導地位, 實際上社會已逐漸近代化,資本主義在經濟、政治、文化等方面不斷發展。1939年,毛澤東在《中國革命和中國共產黨》中指出:“我們已經知道中國現時的社會,是一個殖民地、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質的社會。只有認清中國社會的性質,才能認清中國革命的對象、中國革命的任務、中國革命的動力、中國革命的性質、中國革命的前途和轉變。所以,認清中國社會的性質,就是說,認清中國的國情,乃是認清一切革命問題的基本的根據。” 學生1:這段話點明了把握近代中國基本國情的重要性。近代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基本國情是認識和解決近代中國一切社會問題的基本依據。學生2: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基本國情決定了近代中國有多重矛盾,比如地主階級與農民 階級的矛盾,資產階級與無產階級的矛盾,封建統治階級內部各集團、派系之間的矛盾等。 這些矛盾相互交織。其中,帝國主義和中華民族的矛盾、封建主義和人民大眾的矛盾是近代 中國社會的主要矛盾。學生3:近代中國的基本國情和主要矛盾決定了近代中國的兩大歷史任務:爭取民族獨立、 人民解放,實現國家富強、人民幸福。第一個任務為第二個任務掃清障礙,創造前提,第二 個任務是第一個任務的目的和必然要求。兩個任務相互聯系,統一于解放和發展中國的社會 生產力。過渡:如何面對近代中國的基本國情和主要矛盾 如何回應時代的聲音,完成近代中國的兩 大歷史任務 在近代中國,各種政治力量先后登上歷史舞臺,并提出解決中國問題的方案。 進入第二目的學習。議題二:在解決中國問題的方案中,中國共產黨提出的方案為什么成為唯一正確的選擇 通過學習,同學們要解決下面兩個問題:1. 近代中國先后有哪些政治力量登上歷史舞臺 他們對時代聲音作出怎樣的回應 2.中國共產黨誕生的意義何在 教師:為了拯救民族危亡,中國人民奮起反抗,仁人志士奔走吶喊,太平天國運動、戊戌變 法、義和團運動、辛亥革命接連而起,各種救國方案輪番出臺,但都以失敗而告終。中國迫切需要新的思想引領救亡運動,迫切需要新的組織凝聚革命力量。 展示課件:以李鴻章為代表的一些封建地主階級倡導中體西用,開展洋務運動以自強求富。以康有為為代表的資產階級維新派發動戊戌變法,主張變法維新,救亡圖存,振興國家。以孫中山為代表的資產階級革命派發動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統治,創建中華民國。教師:他們是中國共產黨成立之前向西方尋找真理的先進中國人的代表。這些嘗試雖然最終 都失敗了,但是推動了中國對于近代化道路的探索,也體現了中國人民百折不撓的精神。20世紀上半葉,在中國的出路、前途和命運問題上,各種政治力量分別提出自己的方案, 進行了異常激烈的較量。展示課件:下面是當時出現的三種建國方案:第一種先后以北洋軍閥和國民黨統治集團為代表,極力維護地主階級和買辦資產階級統治, 讓中國繼續走半殖民地半封建的道路。被中國人民拋棄了,其代表者的統治也被推翻了。第二種以某些中間派或中間人士為代表,幻想建立資產階級共和國,走獨立發展資本主義 的道路。沒有得到人民群眾認可,它的多數代表者后來也承認這個方案在中國無法實現。第三種以中國共產黨為代表,主張建立工人階級領導的、以工農聯盟為基礎的人民共和國, 經過新民主主義走向社會主義。最終贏得包括民族資產階級在內的最廣大人民群眾的擁護。 學生:有比較才有鑒別。在近代中國三種政治力量所提出的三種方案中,中國共產黨的方案 經受住了歷史和人民的檢驗,最終贏得了最廣大人民群眾的擁護,成為唯一正確的選擇。中 國共產黨的誕生,讓中國人民看到了解決中國問題的出路和希望。過渡:因此,中國共產黨的誕生是中國歷史上開天辟地的大事變。1943年,作曲家曹火星 創作了一首今天大家都耳熟能詳的歌-《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唱出了億萬中國人民的 心聲。讓我們通過一段視頻了解這首歌背后的故事。展示視頻《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 下面進入第三目的學習。議題三:如何理解“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1.為了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共產黨團結帶領中國人民,浴血奮戰、百折不撓,取 得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推翻了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官僚資本主義三座大山,徹底結束了 舊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歷史,徹底結束了極少數剝削者統治廣大勞動人民的歷史,徹 底結束了舊中國一盤散沙的局面,徹底廢除了列強強加給中國的不平等條約和帝國主義在中 國的一切特權,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創造了根本社會條件。2.194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實現了中國從幾千年封建專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偉大飛躍,從此,中國人民掌握了國家的權力,成為 國家和自己命運的主人。教師:“為有犧牲多壯志,敢教目月換新天”,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的前一天,人民英雄紀念碑奠基禮在天安門廣場隆重舉行,以此紀念為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犧牲的人民英雄 展示視頻《解放-人民的選擇)。這是我們紀念、緬懷英雄烈士的最神圣的豐碑,同時,也展現了近代以來中國人民進行的不 屈不撓斗爭。最終,中國人民在中國共產黨的正確領導下,取得了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建 立了新中國。3.結論: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是近代以來中國人民斗爭經驗的歷史總結,是中國人 民在長期探索、艱苦奮斗的基礎上共同確認的歷史真理。【評價反饋】1. 中國近代史以鴉片戰爭為開端,主要是因為()A.中國社會性質開始發生根本變化 B.中國第一次被西方國家打敗C.中國長期閉關鎖國狀況被打破 D.民族矛盾取代了階級矛盾2. 鴉片戰爭以來中國開始陷入內憂外患的黑暗境地,帝國主義國家在中國瓜分勢力范圍, 封建地主階級殘酷壓榨農民,資產階級與帝國主義相互勾結,同時又與封建地主階級盤根錯 節,共同壓榨勞苦大眾,山河破碎,民不聊生。這表明近代中國的主要矛盾是()①中華民族與帝國主義的矛盾②人民大眾與封建勢力的矛盾③各帝國主義爭奪對中國控制的矛盾④農民階級與地主階級的矛盾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3.魯迅詠贊黨的誕生:“它是遠方地平線上已經看得見桅桿的那一航輪船,是掙脫母腹的嬰 兒的第一聲啼哭,是林中的響箭 ·…”中國共產黨的誕生()A.是黨的歷史上生死攸關的轉折點B.使民主共和的觀念深入人心C.在社會上起了思想啟蒙的作用D.是中國歷史上開天辟地的大事變4.中國共產黨成立后,中國革命的面貌煥然一新。這里的“新”最主要體現在()A.以反封建為對象B.以社會主義、共產主義為遠大目標C.提出建立民主共和國的主張 D.以武裝斗爭為主要方法5.閱讀材料,回答問題。從北京市區往西100多公里,順著一條奔流的小溪,可以到達一個群山環抱的小山村-堂上 村。1943年,歌曲《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就誕生在這里,并從這里傳遍大江南北, 經久不衰。歌曲原名為《沒有共產黨就沒有中國》,后來,毛澤東作了修改,在“中國”前 面添加了“新”字。運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各種政治力量”的相關知識,談談你對“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 中國”的理解。5. (1)為了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共產黨團結帶鎖中國人民,浴血奮戰、百折不撓, 取得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2)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推翻了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官僚資本主義三座大山,徹底 結束了舊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歷史,徹底結束了極少數剝削者統治廣大勞動人民的歷 史,徹底結束了舊中國一盤散沙的局面,徹底廢除了列強強加給中國的不平等條約和帝國主 義在中國的一切特權,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創造了根本社會條件。(3)194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實現了中國從幾千年封建專制政治向人民 民主的偉大飛躍。從此,中國人民掌握了國家的權力,成為國家和自己命運的主人。(4)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是近代以來中國人民斗爭經驗的歷史總結,是中國人民在長期探索、艱苦奮斗的基礎上共同確認的歷史真理。 【課堂小結】以上就是本課的內容,下面我們進行一下知識總結。本課共講了三個問題。第一個問題,要 求我們把握近代中國的基本國情和主要矛盾。第二個問題,講了各種政治力量解決中國問題 的方案。第三個問題是本節課的重點問題,如何理解“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布置作業】以“為什么中國共產黨執政是歷史和人民的選擇”為議題,探究中國共產黨帶領中國人民革 命、建設和改革的奮斗歷程。活動建議:可觀看《建黨偉業》建國大業》等影片,到圖書館、檔案館查閱有關文獻,深化對“沒有共 產黨就沒有新中國”的認識;可通過參觀烈士陵園、革命遺址等紅色教育活動,理解中國共 產黨是中國工人階級的先鋒隊,同時是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先鋒隊;可拜訪老黨員、老戰 士、老模范,聽他們講黨史的故事,做好記錄,與同學分享。【教學反思】通過這堂課,我收獲了很多,同時,對于教學也有了更多的思考。通過準備講授這節課,我獲得了一些好的教學體驗:采用議題式教學,圍繞“為什么中國共 產黨執政既是歷史的必然也是人民的選擇”這個總議題,設計三個子議題:如何把握近代中 國的基本國情和主要矛盾 在解決中國問題的方案中,中國共產黨提出的方案為什么成為唯 一正確的選擇 如何理解“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 圍繞三個子議題,分別設置任務,體現了活動型學科課程的理念,讓學生在活動中學,獲得了更深的學習體驗, 較好地實現了核心素養的培養。同時,整堂課也暴露了一些自己平時教學中的問題,總結如下:(1)如何評價學生的發言, 在課堂最后一個環節,學生表達了自己的想法與行為,很多同學說得非常好,但我的評語卻 略顯干澀,教師的語言本應一點點拔高的,但我的語言情感都沒有調動起來,也缺乏點評的 技巧,導致最后課堂的氛圍沒有調動起來。這是我在以后的教學中要著重去改善的,學習點 評的技巧,真正俯下身子去聆聽學生的心聲,了解他們的所思所想,才能更好地與他們對話。(2)關于議題式教學,自己研究的并不夠。如:如何設置議題 子議題之間的關系應該如 何處理 這些都需要我去繼續研究學習。我應該多閱讀相應的書籍、雜志,多學習優秀教師 的議題式課例,通過多學習提高自己的理論修養,通過多講提高自己的實踐能力。教學設計(二)教學目標(1)指導學生了解近代中國的基本國情、主要矛盾、歷史任務,通過授課使學生掌握三者 之間的內在聯系。(2)通過本節課的學習,讓學生深刻領會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的道理,明確只有中國 共產黨找到了中國革命的正確道路,帶領中國人民推翻了三座大山,實現了中華民族的獨立 和解放。(3)通過合作探究,了解中國共產黨成立前后中國政治、社會情況;比較三種建國方案, 從而明白中國共產黨對中國革命的意義和作用。(1)理解近代中國的基本國情、主要矛盾、歷史任務。 (2)了解各種政治力量解決中國問題的方案。教學重難點(1)近代中國兩大歷史任務,中國共產黨成立后中國革命斗爭特點的變化。(3)中國共產黨誕生的重大歷史意義。 教學方法情景式講授法探究式講授法課時安排 1課時。教學準備觀看有關中國近代史的電影和電視劇,搜集近代史的資料。教學過程設計 【導入新課】歷史和人民為何最終選擇了中國共產黨,本節內容遵循從內憂外患的危局中介紹當時近代中 國的基本國情和主要矛盾,在水深火熱的局勢中又該如何救國,從各種政治力量解決中國問 題的方案比較中鑒別出只有中國共產黨的方案經受住了歷史和人民的檢驗,成為唯一正確的 選擇。而中國共產黨一經成立便把共產主義作為最高理想和最終目標,始終堅持為中國人民 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的初心使命,所以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具體內容現在就讓我們一起走進本節課學習。 【講授新課】一、近代中國的基本國情和主要矛盾(危局)(一)思考:近代中國老百姓生活處境是怎樣的 為什么會陷入這種狀況 教師:百姓生活處境--在人類社會發展的歷史長河中,中國曾長期走在世界文明的前列。但 是,在西方國家先后爆發資產階級革命,建立資本主義制度,相繼完成工業革命,實現機器 大生產時,清政府對內實行封建專制統治,對外采取閉關鎖國政策,中國社會發展幾乎陷入 停滯狀態。十九世紀三四十年代,清王朝由盛而衰日益加深,政治腐敗,財政拮據,社會動 蕩,危機四伏,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為什么-其一,清政府對內實行封建專制統治,對外采取閉關鎖國政策;其二,西方列強的 入侵迫使清政府簽訂了一系列不平等條約,嚴重損壞了中國的主權和領土完整,帝國主義的 入侵打斷了中國從封建社會向資本主義社會發展的正常進程,使中國逐步成為半殖民地半封 建社會。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時近代中國的基本國情,也是認識和解決近代中國一切社會問 題的基本依據。(二)近代中國的主要矛盾和兩大歷史任務半殖民地決定了當時的主要矛盾是帝國主義和中華民族之間的矛盾,而半封建則體現了封建 主義和人民大眾的矛盾(需要知道的是,當時的矛盾是很多的,有帝國主義之間的矛盾、封 建統治各集團各派系之間的矛盾、資產階級和無產階級之間的矛盾,但最主要的是帝國主義 和中華民族的矛盾、封建主義和人民大眾的矛盾),所以中華民族的兩大歷史任務便是推翻 帝國主義和封建主義的統治,爭取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閉關鎖國帶來的經驗教訓是落后挨 打,所以我們在取得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之后還應改變貧窮落后的局面,實現國家富強和人 民幸福。而兩大歷史任務中,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是國家富強和人民幸福的前提,國家富強 和人民幸福是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的目的和歸宿,所以近代中國基本國情和社會主要矛盾以 及歷史任務之間的關系是由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基本國情決定主要矛盾、近代基本國情和主要矛盾決定歷史任務。 名詞點擊:1. 半殖民地:相對完全殖民地而言,形式上是獨立自主的國家,實際上在政治、經濟、外 交、軍事等方面都受到外國殖民主義的控制和奴役。2. 半封建:形式上仍是封建統治和自然經濟占主導地位,實際上社會已逐漸近代化,資本 主義在經濟、政治、文化等方面不斷發展。3.半殖民地半封建:在形式上保留有封建社會國家機關及主權所有,同時在政治、經濟、文化上受到外國資本主義國家控制和壓迫。 知識點歸納:1.近代中國的基本國情: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2.主要矛盾:中華民族與帝國主義的矛盾、人民大眾與封建勢力的矛盾,前者是民族矛盾、 后者是階級矛盾。3.歷史任務:推翻帝國主義和封建主義的統治,爭取民族獨立、人民解放,實現國家富強、 人民幸福。二、各種政治力量解決中國問題的方案(破局)教師:運用所學知識說說近代中國都有哪些政治力量登上歷史舞臺,它們對時代聲音分別做 了怎樣的回應,學生回答完播放視頻回顧。學生:回顧近代中國的救亡圖存運動,為了拯救民族危亡,中國人民奮起反抗,太平天國運 動、戊戌變法、義和團運動、辛亥革命接連而起,各種救國方案輪番登臺,但是都以失敗而 告終。中國迫切需要新的思想以及新的組織領導力量。教師:到了20世紀上半葉,在中國的出路、前途和命運問題上,各種政治力量分別提出自 己的方案,并進行了異常激烈的較量。方案1:先后以北洋軍閥和國民黨統治集團為代表,極力維護地主買辦階級專政,要讓中國 繼續走半殖民地半封建的道路。方案2:中間派主張建立資產階級共和國,走獨立發展資本主義的道路。方案3:中國共產黨主張建立工人階級領導的、以工農聯盟為基礎的人民共和國,經過新民 主主義走向社會主義。學生思考:三種方案的結果如何 最終說明了什么 方案1:北洋政府簽訂喪權辱國二十一條,國民政府統治下民生艱難,民怨四起,該方案最 終被人民拋棄,其統治也被人民推翻。方案2:受到發達資本主義經濟的壓迫,民族資產階級具有軟弱性、妥協性,最終該方案不 被認可。方案3:最終贏得包括民族資產階級在內的廣大人民群眾的擁護。有比較才有鑒別,中國共產黨的方案在歷史和人民的檢驗中脫穎而出,最終成為唯一正確的 選擇,中國共產黨執政既是歷史的必然,也是人民的選擇。補充:為什么說中國共產黨執政既是歷史的必然,也是人民的選擇 為了拯救民族危亡,無數仁人志士奮起反抗,太平天國運動、戊戌變法、辛亥革命等都以失 敗而告終。中國迫切需要新的思想以及新的領導力量。在馬克思列寧主義與中國工人運動結 合中,中國共產黨應運而生。中國共產黨一經誕生就把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 興,作為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使命。從此,中國人民在斗爭中就有了主心骨,看到了解決中 國問題的出路和希望。有比較才有鑒。在近代中國三種政治力量所提出的三種方案中,中國 共產黨的方案在歷史和人民的檢驗中脫穎面出,最終成為唯一正確的選擇。中國共產黨執政, 既是歷史的必然,也是人民的選擇。三、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新局)教師:播放歌曲《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并引導學生思考:為什么說沒有共產黨就沒有 新中國。學生:1.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國情下,為取得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的歷史任務相繼登臺的救 國方案均以失敗而告終。2.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取得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推翻了帝國主義、封建主義、 官僚資本主義三座大山,建立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實現了中國從兒千年封建專制政治向人民 民主的偉大飛躍,中國人民掌握了國家的權力,成為國家和自己命運的主人。3.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站起來、富起來、強起來。【評價反饋】1.百年風雨兼程、崢嶸歲月。中國共產黨團結帶領中國人民浴血奮戰,實現民族獨立、人 民解放,在一窮二白的基礎上,帶領全國人民擺脫貧窮落后,實現自立自強,開啟了中華民 族發展進步的歷史新紀元。這充分說明()①沒有中國共產黨就沒有中華民族偉大復興②中國共產黨的成立深刻改變了世界發展格局 ③中國共產黨領導和執政是中國人民的正確選擇④中國共產黨是決定國家前途命運的根本 力量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2.有比較才有鑒別。在近代中國三種政治力量所提出的三種方案中,中國共產黨的方案在 歷史和人民的檢驗中脫穎而出,最終成為唯一正確的選擇。中國共產黨執政,既是歷史的必 然,也是人民的選擇。之所以這樣說是因為()①五四運動使中國知識分子成為反帝反封建的領導力量②黨在馬列主義的科學真理中找到 了解決中國問題的出路③中國人民急需指引斗爭方向、引領農民運動的核心力量④黨是工 人階級的先鋒隊,是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先鋒隊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3.中學生小王在父母的帶領下參觀了中國國家博物館,在復興之路展廳里他看到了中國近 代的2300多件實物、文獻、圖片、模型繪畫、雕塑舊址復原、模擬景觀等展品,了解到了 從1840年鴉片戰爭到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這100多年的歷史。根據他參觀的內容, 他可能會產生的感受有()①近代中國的歷史既是一部屈辱的歷史,也是一部抗爭的歷史②西方列強的入侵是中國成 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重要原因③社會主義中國的建立讓人民群眾看到了中國的出路和 希望④近代中國社會的主要矛盾是地主階級與農民階級的矛盾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4.堅持主心骨,畫好同心圓。下列關于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主心骨和同心圓的觀點正確的 是 ( )①五四運動使工人階級成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主心骨②中國共產黨的成立使中華民族偉 大復興有了主心骨③主心骨與同心圓是中國共產黨始終不變的初心和使命④中國共產黨 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畫好同心圓A.①② B. C.②④ D.③④5.從1840年到1949年,中國的社會性質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下列對半殖民地半封建 社會的理解,最準確的是()A.一半是封建社會,一半是殖民地社會B.封建經濟與資本主義經濟并存的社會C.中國傳統儒家思想與新思想并存的社會D.不完全的封建社會和不完全的殖民地社會6. 近代中國的基本國情和主要矛盾決定了近代中國的歷史任務。下列排序正確的是()①半封建②半殖民地③階級矛盾④民族矛盾⑤爭取民族獨立⑥爭取人民解放A.①③⑤ B.①④⑥ C.②④⑤ D.②③⑥7.20世紀上半葉,在中國的出路、前途和命運問題上,各種政治力量進行了異常激烈的較量 并相繼提出自己的方案。在眾多建國方案中只有中國共產黨的方案得到人民群眾的擁護,其 中的原因有()①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的初心和使命滿足了人民群眾的需要②走社會主義道路讓人民群眾看 到了中國的出路和希望,有了主心骨③資產階級革命沒有給中國帶來任何進步和發展④近 代中國無產階級的力量最為強大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8. 閱讀材料,回答問題。20世紀上半葉中國出現的三種建國方案如下:方案 代表 政治主張 實踐結果第一種 先后以北洋 軍閥和國民 黨統治集團 為代表 極力維護地主階 級和買辦資產階 級統治,讓中國繼 續走半殖民地半 封建的道路 被中國人民拋棄 了,其代表者的統 治也被推翻了第二種 以某些中間 派或中間人 士為代表 幻想建立資產階 級共和國,走獨 立發展資本主義 的道路 沒有得到人民群眾 認可,它的多數代 表者后來也承認這 個方案在中國無法 實現第三種 以中國共產 黨為代表 主張建立工人階 級領導的、以工農 聯盟為基礎的人 民共和國,經過新 民主主義走向社 會主義 最終贏得包括民族 資產階級在內的最 廣大人民群眾的擁 護近代以來,在中國人民反抗壓迫、抵御侵略的斗爭中,無數志士仁人前赴后繼,進行了各種 各樣的嘗試,但終究未能改變舊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會性質和中國人民的悲慘命運。中 國共產黨一經成立,就團結帶領人民進行艱苦卓絕的斗爭,推進革命、建設、改革的偉大事業,使中國火踏步趕上時代。中國共產黨領導 是歷史的選擇、人民的選擇,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1)根據史實,論述近代中國的基本國情、主要矛盾、歷史任務分別是什么 (2)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結合材料運用《政治與法治》的知識對此加以說明。參考答案:1.B2.C3.A4.C5.D6.C7.A8. (1)基本國情: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主要矛盾:帝國主義和中華民族的矛盾、封建主 義和人民大眾的矛盾。歷史任務:爭取民族獨立、人民解放,實現國家富強、人民幸福。(2)①中國共產黨成立之前,中國社會各階級、各階層對外國侵略者和本國封建統治者所 進行的斗爭,存在著根本性的弱點。②中國共產黨一經成立,就把實現共產主義作為黨的最 高理想和最終目標,肩負起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使命。③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必 須推翻三座大山,實現民族獨立、人民解放。④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各族人民推翻了三座大 山,取得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偉大勝利,建立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實現了中國從封建專制統 治向人民民主的偉大飛躍,成為國家和自己命運的主人。【課堂小結】1921年中國共產黨成立后,黨在領導全國各族人民為爭取民族獨立、人民解放而斗爭的過 程中,經歷了北伐戰爭、土地革命戰爭、抗日戰爭和全國解放戰爭四個階段,經過長期武裝 斗爭和各個方面、各種形式斗爭的密切配合,終于在1949年取得了革命勝利,成立了中華 人民共和國。28年艱苦卓絕的新民主主義革命驗證了一條真理: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 國。【布置作業】完成學案中的“核心素養專練”。 【教學反思】在授課過程中,注重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讓學生在已有知識的基礎上主動思考、主動探究, 對知識點進行系統化的整合,加強學生對內容的理解,增進對黨的初心和使命的理解,堅定 道路自信和制度自信。【備課資料】1. 近代中國逐步成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根本原因是()A.帝國主義的侵略 B.中國民族資產階級的軟弱C.封建主義的腐朽 D.反動勢力的聯合2.近代中國革命的性質是反帝反封建的民主主義革命。決定中國革命性質的是()①近代中國社會的性質②近代中國革命的歷史任務③近代中國社會的主要矛盾④近代中國社會的性質和革 命對象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3. 近代中國一些愛國人士提出過工業救國、教育救國、科技救國等主張,并為此進行過努 力,但這些主張并不能從根本上給瀕臨死亡的中國指明正確道路,這是因為他們沒有認識到 ()A.中國已經被卷入世界資本主義經濟體系和世界市場中B.爭取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是實現民族復興的前提C.資本主義制度已過時D.中國是一個經濟政治發展不平衡的國家4. 中國共產黨創建于1921年7月23日。中國共產黨的誕生()A.在社會上起了思想啟蒙的作用B.是中國歷史上開天辟地的大事C.開啟了中國近代工業發展的歷程 D. 使民主共和的觀念深入人心5.《近代中國社會的新陳代謝》中寫道:“五四運動以后,新的宇宙觀、人生觀一齊涌來, 新的一代改革者科學地認識和闡明了下層群眾在社會進步中的作用。”這里的“下層群眾” 主 要 是 指 ( )A.農民階級 B.市民階級C.工人階級 D.民族資產階級6.孫中山在領導中國民主革命的斗爭中愈挫愈奮,直到臨終前還在遺囑中告誡革命黨人: “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須努力。”這里“革命尚未成功”主要是指()A.沒有建立起中華民國B.沒有促進資本主義發展C.沒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務D.辛亥革命的果實被袁世凱竊取了7.中國共產黨在領導人民革命的過程中,積累了豐富的經驗,鍛造出了有效的克敵制勝的 武器。武裝斗爭就是中國共產黨在中國革命中戰勝敵人的重要法寶之一,其實質是()A.無產階級領導的反帝國主義戰爭B.資產階級領導的反封建戰爭C.工農聯合的反軍閥戰爭D.工人階級領導的農民戰爭參考答案:1.A 2.A3.B4.B5.C6.C7.D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