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1課時歸納推理及其方法目標與素養1. 理解歸納推理的含義。 2.認識歸納推理的方法。情境與問題1. 通過人口普查和人口抽樣調查的事例,認識歸納推理及其含義。 2.通過自然科學的事例,認識歸納推理的方法。過程與方法1. 通過事例法、講述法、研討法,認識歸納推理的含義。2. 通過事例法、示例法、交流法、討論法,認識歸納推理的方法。2. 歸納推理的方法。難點1.歸納推理的含義。 重點1. 完全歸納推理和不完全歸納推理的區別。2. 簡單枚舉歸納推理和科學歸納推理的關系。教學設計一、教學導入多媒體出示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數據: 1.人口總量這次人口普查登記的全國總人口為1339724852人,與2000年第五次全國人口普 查相比,十年增加7390萬人,增長5.84%,年平均增長0.57%,比1990年到 2000年的年平均增長率1.07%下降0.5個百分點。數據表明,十年來我國人口增 長處于低生育水平階段。2. 家庭戶規模這次人口普查顯示,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共有家庭戶40152萬戶,家庭戶 人口為124461萬人,平均每個家庭戶的人口為3.10人,比2000年人口普查的 3.44人減少0.34人。家庭戶規模繼續縮小,主要是由于我國生育水平不斷下降、 遷移流動人口增加、年輕人婚后獨立居住等因素的影響。3.性別構成這次人口普查顯示,男性人口占51.27%,女性人口占48.73%,總人口性別比由 2000年人口普查的106.74下降為105.20(以女性人口為100.00)。思考:對我國上述人口特點的分析,從邏輯的角度看有哪些特點 二、主題探究活動主題探究活動(一)歸納推理的含義1. 認識歸納推理(1)閱讀教材第59頁“探究與分享”,思考:①從思維的角度,談談華羅庚講的事例中每個猜想的依據。②列舉幾條農諺,想一想它們是如何形成的。 交流展示:①華羅庚的這個例子,是對簡單枚舉歸納推理結論的性質的一個通俗說明。人們 應用簡單枚舉歸納推理,可以從為數不多的事例中推導出普遍的規律往來,然而 這還是一個“猜想”。這種猜想對不對,還必須進一步加以驗證。②例如:天上魚鱗斑,曬谷不用翻;寸麥不怕尺水,尺麥但怕寸水。這些諺語主 要來自人們對天氣和作物生長的日常觀察和總結。(2)閱讀教材第60頁第一段正文至第一個“示例評析”,思考:①什么是歸納推理 ②毛澤東“人們總是 · … ·共同的本質”這段話揭示了認識事物的哪個規律 ③你還能為“示例評析”補充一個個別性情況的例子嗎 這個推理的顯著特點是 什么 交流展示:①人們認識事物,總是先通過觀察、實驗和社會調查等途徑搜集有關對象的事實 材料,對它們進行整理和加工,得到一些個別性或特殊性知識。然后,以這些個 別性或特殊性知識為前提,推出一般性的結論。這種推理形式叫作歸納推理。②揭示了人們對事物的認識從特殊本質到一般本質(共性)的過程。③例如:流星在天空中閃著火花。特點:從個別現象到一般性結論的推理。2. 完全歸納推理閱讀教材第60頁第2、3段正文和第二個“示例評析”,思考:(1)歸納推理可以分為哪兩類 (2)完全歸納推理在邏輯上有什么特點 (3)在“示例評析”中,從邏輯的角度講,如果少一種小說類型,是不是可以 照樣得出同樣的結論呢 交流展示:(1)如果歸納推理的前提不涉及認識的全部對象,而只涉及其部分對象,這樣 的推理就叫作不完全歸納推理。如果其前提遍及認識的全部對象,這樣的推理就 叫作完全歸納推理。(2)完全歸納推理對某類認識對象中每個對象具有或不具有某種屬性都進行了 考察,從而推出該類全部對象都具有或不具有某種屬性。由于這種推理的前提與 結論之間具有保真關系,它不屬于邏輯推理分類中的或然推理。(3)從邏輯的角度講,如果“示例評析”中少一種小說類型,其推理的方式就 不再是完全歸納推理,不能保證推理在邏輯上的真實性。3.不完全歸納推理(1)閱讀教材第61頁第1段正文,思考:在實際生活和工作中,為什么不能完 全依靠完全歸納推理的方式 交流展示:①在實際生活和工作中,由于有的認識對象太復雜,人們的精力、能 力和認識的條件有限,無法對它們中的每個對象都進行考察。②在有些情況下, 我們也沒有必要對認識對象的每種情況都進行考察。這就需要運用歸納推理的其他形式。(2)閱讀教材第61頁“探究與分享”,思考:你怎么看甲和乙的做法 交流展示:甲和乙用不同的思維方式去解決問題,一個是完全歸納推理,一個是 不完全歸納推理。這兩種不同的方式隨著認識事物的特點不同,各有其作用和特 點。(3)閱讀教材第61頁第2段正文內容、“示例評析”和“相關鏈接”,思考:①生活中為什么需要不完全歸納推理 什么是不完全歸納推理 ②類似“守株待兔”的不完全歸納推理犯的是什么錯誤 ③簡單枚舉歸納推理和科學歸納推理有什么聯系和區別 交流展示:①需要原因:憑借思維的能動性,人們不對認識對象中的全部情況逐一進行考察, 只考察其中的部分情況,往往也能得出一般性結論。這就需要運用不完全歸納推理 。含義:不完全歸納推理是根據某類認識對象中的部分對象具有或不具有某種屬性, 推出該類全部對象具有或不具有某種屬性的歸納推理。②“輕率概括”的錯誤。③簡單枚舉歸納推理和科學歸納推理都是不完全歸納推理。科學歸納推理在揭示 事物的因果關系上比簡單枚舉歸納推理的可靠性要高。(4)閱讀教材第61頁最后一段,思考:研究不完全歸納推理有什么重要意義 這種推理有何局限性 如何彌補這種局限性 交流展示:不完全歸納推理在日常生活和科學研究中有著重要意義。由于它沒有 對前提中的每個對象的情況都進行考察,就得出一般性結論,這種推理的前提與 結論之間的聯系是或然的。我們可以通過考察更多的認識對象、分析認識對象與 有關現象之間的因果關系等方法,提高這種推理的可靠程度。主題探究活動(二)歸納推理的方法1.保證完全歸納推理的結論真實可靠需要具備的條件閱讀教材第62頁第2段正 文,思考:要保證完全歸納推理的結論真實可靠,需要具備哪兩個條件 交流展示:第一,斷定個別對象情況的每個前提都是真實的;第二,所涉及的認 識對象,一個都不能遺漏。2. 提高不完全歸納推理的可靠程度(1)閱讀教材第62頁第3段正文,思考:怎樣提高不完全歸納推理結論的可靠 程度 交流展示:提高不完全歸納推理結論的可靠程度,需要在認識對象與有關現象之 間尋找因果聯系。(2)閱讀教材第62頁“探究與分享”,思考:科學家的推斷用的是歸納推理, 其結論的可靠程度如何 交流展示:案例中科學家通過推理準確找到了問題的原因,但這里不能說科學家的推理都是真實可靠的,正確與否仍然需要實踐的檢 驗。3. 探求因果關系的常用方法閱讀教材第62頁第4~5段正文、“示例評析”、第63頁內容,思考:(1)怎樣認識因果關系 (2)人們常用的探究因果關系的方法有哪些 (3)結合教材內容完成探究因果關系的圖表。方法名稱 條件 結果交流展示:(1)因果聯系是事物或現象之間引起與被引起的關系。一種現象的產生或消失, 必定有它的原因。因果聯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聯系。(2)人們常用的探求因果聯系的方法有求同法、求異法、共變法等。 (3)方法名 稱 條件 結果求同法 如果被考察的現象a 出現在多個場合中,而 在這些場合中只有一 個有關因素A是共同 的 這個共同因素A 與被考察的現象 a有 因果聯系求異法 如果被考察的現象a在 第一場合出現,在第二 場合中不出現,而在這 兩個場合之間只有一 點不同,即第一場 合有某一因素A,第二 場合 沒有這個因素A,其他 有關 因素都是相同的 這個因素A與 被考察的現象a 有因果聯系共變法 如果被考察現象a 有某些變化,有一個 因素A也隨之發生 一定的變化 這個相關因素 A與被考察的 現象a有因果 聯系三、課時小結如果歸納推理的前提不涉及認識的全部對象,而只涉及其部分對象,這樣的推理 就叫作不完全歸納推理。如果其前提遍及認識的全部對象,這樣的推理就叫作完 全歸納推理。要保證完全歸納推理的結論真實可靠,必須具備兩個條件:第一, 斷定個別對象情況的每個前提都是真實的;第二,所涉及的認識對象,一個都不 能遺漏。提高不完全歸納推理結論的可靠程度,需要在認識對象與有關現象之間尋找因果聯系。人們常用的探求因果聯系的方法有求同法、求異法、共變法等。教學研討受形式邏輯研究對象的限制,本課時對完全歸納推理只作了粗略的交代,指出了 完全歸納推理得出正確結論的條件、術課時內容重點招討的是不完全歸的報理正 確結始的得出問題、圍繞這個重點,本課時投學過程中從三個方面引導學生;第 一:從認識對象的角度引導學生了解定全歸的推里和不完全歸的推理,把握問題 的實盾1第二,引異學生認識完全歸的推理和不完全歸的推理在生活和工作中的 應用價值;第三,引導學生比較不究全歸的推應的三種方法,領悟不同的方法在 探究因果聯系中的重要作用,邏輯學知識不僅寓要理論上的理解,也需要注重在 實踐中的應用。本課時在教學中對教材的“示例評析”進行了較多的關注,力圖 通過“示例坪析”把邏輯團論和邏輯實踐結合起來。備課歸納推理和演繹推理的區別和聯系1. 區別(1)思維進程不同。歸納推理的思維進程是從個別到一般,而演繹推理的思維進程不是從個別到一般, 而是從一般到個別,是一個必然地得出的思維進程。在這里,應當特別注意的是, 歸納推理中的完全歸納推理的思維進程,既是從個別到一般,又是必然地得出的 思維進程。(2)對前提真實性的要求不同。演繹推理要求大前提、小前提必須為真。歸納推理則沒有這個要求。(3)結論所斷定的知識范圍不同。演繹推理的結論沒有超出前提所斷定的知識 范圍。歸納推理除了完全歸納推理,結論都超出了前提所斷定的知識范圍。(4)前提與結論間的聯系程度不同。演繹推理的前提與結論間的聯系是必然的, 也就是說,前提真實,推理形式正確,結論就必然是真的。歸納推理除了完全歸 納推理的前提與結論間的聯系是必然的外,前提和結論間的聯系都是或然的,也 就是說,前提真實,推理形式也正確,但不能必然推出真實的結論。2. 聯系(1)演繹推理如果要以一般性知識為前提(演繹推理未必都要以一般性知識為前提),則通常要依賴歸納推星來提供一般性知識。(2)歸納推理離不開演繹推理。其一,為了提高歸納推理的可靠程度,需要運 用已有的理論知識,對歸納推理的個別性前提進行分析,把握其中的因果性、必 然性,這就要用到演繹推理。其二,歸納推理依靠預繹推理來驗證自己的結論。 例如,俄國化學家門捷列夫通過歸納發現元素周期律,指出元素的性質隨元素原 子量的增加而呈周期性變化。后來他用演繹推理發現,原來測量的一些元素的原 子量是錯的。于是,他重新安排了它們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并預自了一些尚未被 發現的元素,指出周期表中應留出空白位置給未被發現的新元素。邏輯史上曾出現兩個相互對立的派別-全歸納派和全演繹派。全歸納派把歸納說 成是唯一科學的思維方法,否認演繹在認識中的作用。全演繹派把演繹說成是唯 一科學的思維方法,否認歸納的意義。這兩種觀點都是片面的。正如恩格斯所說: “歸納和演繹,正如分析和綜合一樣,是必然相互聯系著的。不應當犧牲一個而 把另一個捧到天上去,應當把每一個都用到該用的地方,而要做到這一點,就只 有注意它們的相互聯系、它們的相互補充。”資料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