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1課時認識質量互變規律目標與素養1.了解任何事物都是質與量的統一體。2. 理解量變與質變是事物變化發展的兩種基本狀態。 3.理解量變和質變的辯證關系。4.正確把握質量互變規律。5. 理解遵循質量互變規律的意義。情境與問題1.通過習近平總書記關于脫貧攻堅的論述,感受從量變到質變的過程。2. 通過我國脫貧攻堅采取的措施和取得的成就,理解遵循質量互變規律的重要 性。3. 通過十九屆五中全會對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戰略布局,理解質量互變 規律的現實意義。過程與方法1. 通過講述法、事例法、研討法,認識質量互變規律的含義。2.通過交流法、講述法、事例法,認識遵循質量互變規律的要求。重點1. 質量互變規律的含義。2. 遵循質量互變規律。 難點1. 任何事物都是質與量的統一。2.事物的發展是質變與量變的統一。教學過程一 、教學導入多媒體出示下面的材料:習近平總書記在《擺脫貧困》一書中指出:“青年干部不能只熱衷于做“質變 的突破工作,而要注重做“量變′的積累工作。我贊賞“滴水穿石′的精神,贊 賞默默奉獻的精神,提倡干部埋頭苦干,著眼于長期的、為人鋪墊的工作。因為事物的發展變化是一個漸進的過程,質變要有量變的積累。” 思考:質量互變規律對脫貧攻堅有什么啟示 二、主題探究活動主題探究活動(一)質量互變規律的含義 多媒體出示下列材料:材料1“量變”到“質變”是一個恒定的規律。在脫貧攻堅中也是如此,要想高 質量完成脫貧攻堅目標任務,就離不開高標準、嚴要求把控攻堅中的脫貧“量”, 包括“存量”“增量”“變量”,必須靶心不變,精準施力,下足“繡花功”,才能 奪取“全勝利”。材料2鞏固脫貧成效,穩固脫貧“存量”。經過前期的艱辛努力,脫貧攻堅取得 了一定成效,貧困人口從2012年年底的9899萬人減到2019年年底的551萬人, 貧困發生率由10.2%降至0.6%,在脫貧攻堅最后的沖刺階段,前期的成效就是 決勝的最大底氣。因此,一定要鞏固脫貧成效,穩住已脫貧量,這是取得脫貧攻 堅全勝利的重要要求。材料3啃下“硬骨頭”,攻克脫貧“增量”。攻堅脫貧面臨的巨大任務和挑戰, 關鍵就在于要攻破深度貧困地區堡壘。貧中之貧、困中之困的地區是必須要啃下 的“硬骨頭”,是贏得脫貧攻堅全勝利的關鍵任務。即使疫情期間,脫貧攻堅的 難度加大,依然要毫不松懈“兩手抓”“兩手硬”。材料4建立預警機制,警惕脫貧“變量”。脫貧攻堅會出現各種返貧情況,或是 數字脫貧、虛假脫貧的“后遺癥”,或是因病返貧、因意外返貧等。為了確保攻 堅脫貧全勝利,對這些脫貧“變量”也要高度警惕,堅決“清死角”“不漏一戶、 不漏一人”。要嚴把“退出關”,通過紀律監督、監察監督、派駐監督、巡察監督 協調聯動,進行全面、認真、細致的檢驗,確保脫真貧、真脫貧。結合教材和材料,回答問題:1. 什么是事物“質”的規定性 這種規定性有什么意義 2. 什么是事物“量”的規定性 這種規定性有什么意義 3.量變與質變的關系如何 4.用量變和質變的關系,說明材料2、3、4中做法的正確性。 交流展示:1. 任何事物都是質與量的統一體。質是一事物成為自身并區別于他事物的內部 固有的規定性。意義:此物之所以為此物,并區別于他物,就是由于它具有自身的質的規定性, 一旦喪失了自己固有的質的規定性,它就不是原來的此物而變成了他物。2.量是事物存在和發展的規模、程度、速度等可以用數量表示的規定性,以及 事物構成因素在空間上的排列組合方式。意義:量的規定性不同于質的規定性,在一定范圍內量的增減并不影響某物之為 某物。量總是一定事物的量。離開具體事物的“純粹”的量,只存在于思維的抽 象中。即使像數學這門從“純粹”形態上研究量的科學,歸根到底也是對客觀事 物的量與量關系的反映。3.量變與質變是事物變化發展的兩種基本狀態。量變即量的變化,質變即質的 變化。量變是質變的必要前提。質變是量變的必然結果,體現并保存量變的成果, 并為新的量變開辟道路。量變與質變的關系是辯證的。事物的矛盾運動表現為量 變與質變及其相互轉化。4. 脫貧攻堅目標的實現是一個從量變到質變的過程。材料2、3、4的做法都是 為實現全面真正的脫貧做量變上的準備。主題探究活動(二)遵循質量互變規律 多媒體出示下面的材料: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了到二0三五年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遠景目標,這就 是:我國經濟實力、科技實力、綜合國力將大幅躍升,經濟總量和城鄉居民人均 收入將再邁上新的大臺階,關鍵核心技術實現重大突破,進入創新型國家前列; 基本實現新型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建成現代化經濟體系;基 本實現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人民平等參與、平等發展權利得到充分 保障,基本建成法治國家、法治政府、法治社會;建成文化強國、教育強國、人才強國、體育強國、健康中國,國民素質和社會文明程度達到新高度,國家文化 軟實力顯著增強;廣泛形成綠色生產生活方式,碳排放達峰后穩中有降,生態環 境根本好轉,美麗中國建設目標基本實現;形成對外開放新格局,參與國際經濟 合作和競爭新優勢明顯增強;人均國內生產總值達到中等發達國家水平,中等收 入群體顯著擴大,基本公共服務實現均等化,城鄉區域發展差距和居民生活水平 差距顯著縮小;平安中國建設達到更高水平,基本實現國防和軍隊現代化;人民 生活更加美好,人的全面發展、全體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為明顯的實質性進展。 結合教材和材料,回答問題:1.客觀事物的質量互變規律對我們提出了怎樣的要求 2. 什么是事物發展的連續性和間斷性 3.事物發展過程中的漸進性與飛躍性、連續性與間斷性的關系是怎樣的 4.遵循質量互變規律有什么意義 5.結合上述材料,怎樣理解質量互變規律 交流展示:1. 客觀事物的質量互變規律要求我們,以統一性的觀念正確把握事物發展過程 中的量變與質變、漸進性與飛躍性、連續性與間斷性的關系。2. (1)事物發展過程中的連續性是指事物只是在量上發生了變化,表現在現實 中就是這一事物還是它自身,是事物發展中的漸進性過程。(2)事物發展過程中的間斷性是指事物在質上發生了變化,是從舊質到新質的 飛躍,是漸進性過程的中斷,或連續性的間斷。這個過程不是事物停止了發展, 而是打破舊的質的規定性而代之以新的質的規定性,表現在現實中就是出現了新 事物。3.正如量變與質變既相互區別又相互包含一樣,事物發展過程中的漸進性與飛 躍性、連續性與間斷性也是相互區別又相互包含的。漸進性與連續性的每一步進 展都是對自己的破壞,都在走向自己的反面,即飛躍性與間斷性。正是因為有漸 進性與連續性的積累,才產生了飛躍性與間斷性,所以,飛躍性與間斷性包含著 漸進性與連續性。4. 準確地把握事物發展過程中的量變與質變,正確地認識事物發展過程中的漸 進性與飛躍性、連續性與間斷性,對我們認識事物的本質、遵循事物的發展規律 具有重要意義。5.按照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到2035年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的目標,是一 個從量變到質變的過程,是一個通過漸進性與連續性的積累,最終產生飛躍性與 間斷性的過程。三、課時小結任何事物都是質與量的統一體。量變與質變是事物變化發展的兩種基本狀態。量 變與質變的關系是辯證的,事物的矛盾運動表現為量變與質變及其相互轉化。客 觀事物的質量互變規律要求我們,以統一性的觀念正確把握事物發展過程中的量 變與質變、漸進性與飛躍性、連續性與間斷性的關系。準確地把握事物發展過程 中的量變與質變,正確地認識事物發展過程中的漸進性與飛躍性、連續性與間斷 性,對我們認識事物的本質、遵循事物的發展規律具有重要意義。本課時的核心是利用質量互變規律認識事物。該部分內容在必修4《哲學與文化》 中已經講解過一些,因此學生理解起來不是很難。教師的重點是要引導學生從思 維的角度理解該規律,尤其是理解漸進性與飛躍性、連續性與間斷性的關系。本 課時的教學策略是首先引導學生仔細研讀教材內容、整理思路,然后閱讀、分析 材料,思考材料所體現的質量互變規律,讓學生學以致用的同時進一步理解教材 內容。備課資料慎微之弦不可松“千丈之堤,以螻蟻之穴潰;百步之室,以突隙之煙焚。”任何事物的發展,都 是一個由小到大、由量變到質變的過程。如果平時不慮于微、不防于小,久而久 之就會習以為常、積重難返,最終小問題也會變成大問題,小管涌也可能淪為大 塌方。近年來被查處的腐敗分子,許多就是因為不矜細行,在小事小節上不謹慎、 無顧忌,從收受一條煙、一瓶酒、一個紅包、一盒土特產開始失守失范,積小貪 成大貪,一步步走上違紀違法不歸路。禍患常積于忽微。有的腐敗分子在落馬后懺悔道:“認為過年過節、家里辦事, 別人送個紅包禮金、煙酒、土特產是社會習俗,聯絡感情是小節,不是大問題, 不至于違法犯罪 · … · 以致使自己收別人的紅包、煙酒、土特產習以為常,最 后滑向犯罪的深淵。”“我之所以墜入違紀違法深淵,正是因為一開始對小事小節 沒有仔細想。”他們用遲來的清醒和慘痛的教訓為我們敲響了警鐘,那就是必須 在慎微上下功夫、用長勁。相較于大肆斂財的巨額貪腐問題,收受一條煙、一瓶酒這樣的行為,或許在一些 人看來只是小事一樁,不必大驚小怪。殊不知,往往就是這些不起眼的小事小節, 成了誘發黨員干部思想變質、人生蛻變的“導火索”。許多落馬貪官突破底線,在小恩小惠前丟了原則,膽子越來越大,最后違紀違法、身陷囹圄。小事小節中, 有黨性原則和干部名節,有組織期待和紀律要求,必須時時處處、長長久久慎微 防萌,以斷其邪。古人講:“輕者重之端,小者大之源,故堤潰蟻孔,氣泄針芒。是以明者慎微,智者識幾。”在工作、生活當中,黨員干部要善當明者、 智者,時刻牢記“不慮于做,始胎大患;不防于小,終累大德”的古訓,見微知 著、防微杜漸。對一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小恩小惠,不能有絲毫麻痹、僥幸心理, 更不能用“小事無所謂”來放縱自己,用“小節不要緊”來開脫自己,堅持在一 點一滴中錘煉拒腐定力,繃緊慎微之弦,永葆清康本色。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