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1課時概念的概述目標與素養1.知道概念是反映事物本質屬性的思維形式。 2.理解任何概念都是內涵和外延的統一。3.理解概念之間的外延關系。情境與問題1. 通過事物的本質屬性和非本質屬性的不同特點,理解概念的思維形式。2. 通過概念和語詞之間的關系,理解概念表達的復雜性。 3.通過概念的內涵和外延的含義,理解概念的本質特征。4. 通過列舉事例,理解概念之間的外延關系。 過程與方法1. 通過事例法、講述法、討論法,了解概念的含義。2. 通過講述法、事例法、交流法,了解概念的基本特征。重點1.事物的本質屬性和非本質屬性。2. 概念的含義。3. 概念是內涵和外延的統一。4. 概念之間的外延關系。教學過程一、教學導入多媒體出示下面的材料: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 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我國穩定 解決了十幾億人的溫飽問題,總體上實現小康,不久將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人民 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廣泛,不僅對物質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在民主、法 治、公平、正義、安全、環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長。同時,我國社會生產力水 平總體上顯著提高,社會生產能力在很多方面進入世界前列,更加突出的問題是 發展不平衡不充分,這已經成為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的主要制約因 素。思考: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的內涵發生了怎樣的變化 【設計意圖:通過我國社會主要矛盾的變化,幫助學生理解概念的內涵,領會概 念的內涵對于概念的重要作用。】二、主題探究活動主題探究活動(一)概念的含義1. 概念的含義多媒體出示下列材料:材料1據說,柏拉圖曾對人下了這樣一個定義:“人是沒有羽毛的兩足直立的動物。”他的學生不同意他的觀點,就去捉來一只雞,扒光了毛,拿到柏拉圖面前 嘲諷他說:“這就是老師您說的人呀。”材料2哲學上的物質:不依賴于人的意識,并能為人的意識所反映的客觀實在。 結合材料,回答:(1)什么是事物的屬性 事物的屬性可以分為哪兩種 (2)什么是事物的本質屬性 (3)什么是概念 (4)上述材料中關于“人”和“物質”的概念各有什么特點 (5)概念和語詞之間是什么關系 交流展示:(1)事物總有許許多多的性質和關系。事物的性質和關系統稱為屬性。事物的 屬性可分為本質屬性和非本質屬性。(2)本質屬性是一事物成為自身并使該事物同其他事物區別開來的內部規定性。(3)概念就是通過揭示事物的本質屬性而反映事物的思維形式。(4)“人”的概念沒有反映事物的本質屬性,哲學上“物質”的概念反映了事物 的本質屬性。(5)概念只有通過語詞才能表達出來,但并非一個語詞在任何場合都一定表達 同一個概念。不同的語詞可以表達同一個概念。同一個語詞在不同的場合可以表 達不同的概念。如果不作區分,就容易引起概念混淆。2. 教材問題研讀閱讀教材第22頁“探究與分享”,思考:這種情況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 交流:從邏輯的角度看,同一個語詞在不同的場合可以表達不同的概念。該情景 中的“盜”“毆”,對于母親來說是兒子的名字,對官吏來說就是“偷盜”和“毆 打”。主題探究活動(二)概念的基本特征1. 概念的基本特征閱讀教材第24頁第一、二段正文和“相關鏈接”,思考:(1)什么是概念的內涵 (2)什么是概念的外延 (3)概念的內涵和外延是什么關系 交流展示:(1)概念的內涵是指概念所反映的事物的本質屬性,它反映事物“質”的規定 性,說明概念所反映的那種事物究竟“是什么”。(2)概念的外延是指具有概念所反映的本質屬性的事物的范圍。它說明概念所 反映的那種事物“有哪些”。(3)概念的內涵和外延是相互聯系、相互制約的。概念的內涵確定了,在一定 條件下,概念的外延可由之確定;反之,概念的外延確定了,在一定條件下,概 念的內涵也可以因此確定。2. 概念之間的外延關系(1)概念外延的相容關系閱讀教材第24~25頁內容,思考:①概念之間的外延關系有哪兩種 ②什么是相容關系和不相容關系 ③概念外延的相容關系有哪幾種情形 嘗試用圖表示。交流展示:①依據兩個概念在所指范圍上是否具有相同部分,概念之間的外延關系分為相容 關系和不相容關系。②如果兩個概念在所指范圍上具有相同的部分,則為相容關系;不具有相同部分, 則為不相容關系。③全同關系-兩個概念的外延完全相同;種屬關系或屬種關系-一個概念的全部外延是另一個概念的外延的一部分,外延小的概念 為種概念,外延大的概念為屬概念;交叉關系-兩個概念之間有而且只有一部分 外延是相同的。設 A 、B 為任意兩個外延相容的概念,其相容關系可以用圖表示為:全同關系 種屬關系 屬種關系 交叉關系(2)概念外延的不相容關系 閱讀教材第25頁內容,思考:①不相容關系又稱為什么關系 ②不相容關系包括哪兩種形式 ③嘗試用自己的方式表示不相容關系。 交流展示:①不相容關系又稱為全異關系。②矛盾關系和反對關系是不相容關系的兩種特殊情況。矛盾關系-兩個具有全異 關系的概念包含在一個屬概念中,并且它們的外延之和等于該屬概念的外延;反 對關系-兩個具有全異關系的概念包含在一個屬概念中,并且它們的外延之和小 于該屬概念的外延。③ 設A、B 為任意兩個外延不相容的概念,其不相容關系可以用圖表示為:全異關系設A 、B 為任意兩個外延不相容的概念, C 為 A 、B 共同的屬概念,其矛盾關系和 反對關系可以用圖表示為:(C)矛盾關系 反對關系3. 教材問題研讀閱讀教材第23頁“探究與分享”,思考:你是否同意公孫龍的論證,為什么 交流展示:不同意。公孫龍的論證在概念的內涵和外延上飄忽不定,在他論證的 過程中,“馬”和“白馬”的內涵和外延都沒有確定性。三 、課時小結概念就是通過揭示事物的本質屬性而反映事物的思維形式。概念是具有抽象性和概括性的。概念的基本特征是內涵和外延的統一。依據兩個概念在所指范圍上是 否具有相同部分,概念之間的外延關系分為相容關系和不相容關系。如果兩個概 念在所指范圍上具有相同的部分,則為相容關系;不具有相同部分,則為不相容 關系。教學反思本課時的教學內容在邏輯思維規則中占據基礎性地位,概念可以看作是邏輯思維 規則的基石。本課時教學中對事物屬性的劃分、對事物本質屬性的講解,都是為 理解概念做準備。概念的基本特征是課時學習的重點。概念是一種思維形式,我 們通過概念的內涵和外延認識其所反映的事物的本質屬性。概念之間的外延關系 情形比較復雜,需要引導學生通過舉例、自我繪制關系圖等方式進行整理。備課資料事物的特有屬性和本質屬性特有屬性是某類事物都具有而別的事物都不具有的屬性(特性、特征)。本質屬 性是事物的有決定性意義的特有屬性,即決定該事物之所以為該事物而不是別的 事物的特有屬性,與“非本質屬性”相對。客觀事物千差萬別,它們各自所具有的不同的性質、特征,都是由其各自所具有 的不同的本質屬性所決定的。例如,“能思維并能制造和使用生產工具”是決定 人之所以為人的特有屬性,所以它就成為人的本質屬性。任何事物都有許多的屬性。在事物的諸多屬性中,有些屬性是某個或某類事物所 特有的,決定該事物的本質,使某一事物之所以成為它自己的最低限度,并把這 種事物與其他事物區別開來。這種最低限度所包含的性質就是事物的本質屬性, 它是事物本質的規定性。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