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標題 2024-2025學年統編版七年級上冊道德與法治 《讓家更美好》教學設計核心 素養 目標 政治認同 :懂得家和萬事興的道理,增強對家庭的情感,熱愛家庭,提升政治認同。 道德素養 :培養學生熱愛家庭、孝敬父母的情感,以實際行動促進家庭和睦幸福,傳承中華家庭文化傳統美德。 法治觀念 :努力為建立和諧家庭貢獻自己的力量,認真履行構建和諧家庭的義務,遵守相關法律法規。 健全人格 :了解現代家庭的特征及成員之間的溝通方式,掌握處理家庭成員的矛盾與沖突,構建和諧家庭的途徑和方法,塑造健全人格。 責任意識 :樹立家庭主人翁責任感,樹立共建共享家庭美德意識,積極承擔家庭和社會責任。 教學 重點 了解現代家庭的變化與和諧家庭的應有之義。教學 難點 學會用實際行動為和諧家庭出力。 教學過程導入 直接導入 明確主題: 教師:通過上節課的學習,我們知道了家的意義和作用。然而,擁有美好幸福的家庭生活需要所有家庭成員盡責出力,因此,我們這節課學習第二框《讓家更美好》從而能夠為建設和諧家庭貢獻自己的力量。 授新課 探究一 親情的不同表現形式月考成績快下來后,課下同學們忐忑不安的議論著...... 小華:即使我在考試中沒考好爸爸也會不斷安慰我并和我一起分析考試失利的原因,讓我不斷總結經驗爭取下次考好。爸爸的鼓勵讓我感到很溫馨同時也讓我重拾信心。 小新:我可怕沒考好了!我爸媽他倆都是“男女混合雙打”,一沒考好就說我罵我。我都開被打“免疫”了。這次一定不要考太差,老天保估! 小文:瞧你那沒出息的樣!我爸媽他們都是對我進行“散養”他們眼里只有工作,我考多考少都可以。 思考:通過同學們的討論關于親情你有什么發現 學生: 教師:每個家庭的親情表現不盡相同。 小文(補充說)∶我每次過生日都是和奶奶一起過,爸爸媽媽他們很少管我,有的時候打電話都說他們很忙。我那天看了一下和爸媽的聊天對話都是轉給我生活費的記錄。最近奶奶回鄉下看望她的閨蜜去了,那個家我是一點都不想回。 思考:為什么小文會有如此的感受 你準備如何安慰他呢 學生: 教師:每個家庭的親情表現不盡相同,有的溫馨和睦,有的磕磕絆絆,有的內斂深沉,有的自然隨和......有時我們可能因為它的平常而忽略它,有時我們似乎感受不到自己渴望的親情。只要我們用心體悟就會發現,家人間的愛蘊含在生活的點滴之中。 知識小結:表現:每個家庭的親情表現不盡相同,有的溫馨和睦,有的磕磕絆絆,有的內斂深沉,有的自然隨和..... 態度:有時我們可能因為它的平常而忽略它,有時我們似乎感受不到自己渴望的親情。 做法:只要我們用心體悟就會發現,家人間的愛蘊含在生活的點滴之中。 情景創設:十月的一天,突然降溫,爸爸讓小強穿上厚外套。他說:“今天有體育課,穿厚外套不方便運動,更何況要春捂秋凍嘛。”過了一會兒,爸爸又說:“穿多了可以脫,穿少東感冒了怎么辦 ”小強說:“哎呀,我都這么大的小伙子了,抗凍。”小強穿戴整齊要出家門了,爸爸還是拿著厚外套讓他穿…… 思考:小強的爸爸為什么要這么做呢 如何你和家人有類似的“碰撞”你會怎么做 學生:小強爸爸主要是擔心天氣轉涼,不添加衣服可能會感冒。爸爸也是出于關心才讓小強加衣的。 教師:建設美好的家庭,需要相互關愛、彼此尊重。 故事分享:游子吟唐·孟郊 慈母手中線,游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思考:第三句啟示我們面對最愛我們的親人應該怎么做? 學生: 教師:①在接受關愛的同時,也要學會回報愛。對父母長輩,我們要孝順敬重;對兄弟姐妹,我們要相攜相助。②家庭成員要以彼此尊重為前提進行溝通和交流。在生活中,家庭成員之間的矛盾有時難以避免。我們要學會換位思考,有事多商量,主動化解矛盾,增進情感。 古文分享:百善孝為先。——諺語 孝弟也者,其為仁之本與!——《論語》 孝有三,大孝尊親,其次弗辱,其下能養——《禮記》 成年子女有贍養扶助父母的義務。——《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 瞻養人應當履行對老年人經濟上供養、生活上照料和精神上慰藉的義務,照顧老年人的特殊需要。——《中華人民共和國老年人權益保障法》 思考:上述材料說明我們需要孝親敬考的原因是什么 學生: 教師:孝親敬老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也是公民的法定義務。 材料分析:黨的十九大提出,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引領,深入實施愛誠孝仁“四德工程”,注重家庭建設、家教傳承、家風培育,推進移風易俗,形成健康向上的精神風貌。 思考:你知道四德工程是哪“四德”嗎 學生: 教師:四德工程”即社會公德((愛德)、職業道德(誠德)、家庭美德(孝德)、個人品德(仁德),是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為主線,以建立良好道德規范和構建共有精神家園為目標,凝聚道德力量,形成推動發展的思想保障和精神支撐。 思考:你知道的家庭美德有哪些 說明構建美好家庭應該如何做呢 學生: 教師:建設美好的家庭,需要傳承中華民族傳統家庭美德。家庭是道德養成的起點。我們要培育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發揚光大尊老愛幼、勤儉持家、知書達禮、遵紀守法等中華民族傳統家庭美德,推動形成愛國愛家、相親相愛、向上向善、共建共享的社會主義家庭文明新風尚,讓美德在家庭中生根、在親情中升華。 情景創設:媽媽在做飯的時候,爸爸在玩手機。 媽媽在洗衣服的時﹐爸爸在玩手機。 媽媽在輔導我的時候,爸爸在玩手機。 媽媽在洗碗的時候,爸爸在玩手機。 思考:請你試著想像爸爸總是這樣媽媽會怎么做 長此以往的話會產生什么后果 學生: 教師:建設美好的家庭,是家庭成員的共同責任。我們要不斷提高自我管理能力,增強家庭責任意識,為家庭建設作出貢獻。 知識小結:如何建設美好的家庭 ①建設美好的家庭,需要用心體味親情之愛。 ②建設美好的家庭,需要相互關愛、彼此尊重。 ③建設美好的家庭,需要傳承中華民族傳統家庭美德。 ④建設美好的家庭,是家庭成員的共同責任。我們要不斷提高自我管理能力,增強家庭責任意識,為家庭建設作出貢獻。板書 設計課堂 檢測 中學生小天原先與父母、弟弟一起生活,上了初二,父母把老家的爺爺奶奶接出來一起住了。那么,小天的家庭結構發生的變化是( ) 核心家庭到主干家庭 主干家庭到核心家庭 核心家庭到聯合家庭 聯合家庭到核心家庭 春節期間,有一件事“火”了——搶紅包。從央視春晚搶紅包到通過微信或支付寶、商家給消費者發紅包,發展到家庭成員、親朋好友間玩起“紅包接龍”,即使搶到的紅包金額并不多,也玩得不亦樂乎。有關“搶紅包”的議論也隨之產生,以下觀點你最認同哪一個( ) 遠方親友來串門,就說我在搶紅包 紅包禮錢誰不搶?留取小錢奔小康 紅包禮金萬人搶,稍微遲疑輪不上 紅包雖小情也真,不及父母養我恩 媽媽是我的好朋友,有時候,我在外面受了氣,她就安慰我,逗我開心,我有不會做的作業,她總是耐心給我講解,直到我昕懂了她才放心;爸爸是我的好伙伴,他常常陪我下棋、打羽毛球、做游戲。我有一個幸福的家!這段初中生的話說明了 ( ) 現代家庭的氛圍越來越平等、民主 關心世界和國家大事,探討社會和人生問題,已成為現代家庭生活的重要內容 學習現代科學文化知識,創建學習型家庭,參與社區活動,是現代家庭的重要內容 D.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和朋友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