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 讓教學(xué)更有效高效備課 | 地理學(xué)科(高效課堂《2.2地形圖的判讀》同步探究學(xué)案)【學(xué)習(xí)目標】1.觀察地形,說出等高線地形圖、分層設(shè)色地形圖表示地形的方法2.識別一些地形部位名稱3.閱讀等高線地形圖,區(qū)分山地、丘陵、高原、平原、盆地的形態(tài)特征重難點:1.利用等高線地形圖判斷主要地形部位及應(yīng)用2.主要地形類型的判斷【自主學(xué)習(xí)】一、等高線地形圖閱讀教材P32-34圖文資料,完成下列問題1.主要概念:海拔:地面高出_________的垂直距離。相對高度:某個地點高出_____________的垂直距離。相對高度=高點海拔-低點海拔。(相對高度:)等高線:在地圖上,把海拔________的各點依次連接成線。用等高線表示地形的地圖,就是_______。等高距:在等高線地形圖上,相鄰兩條等高線的差值。等深線:在地圖上,把海洋中__________相同的各點連接成線。2.等高線的特點:高程相等:同一條等高線上任何一點的高程都相等。閉合曲線:等高線通常是閉合的曲線,如果在一張圖上不閉合,那么它會在相鄰的圖幅上閉合。不相交:在同一幅圖內(nèi),除了表示懸崖以外,所有等高線不能相交。高差相等:相鄰等高線之間的高差是相等的,等高線的水平間距大小反映了地形的緩或陡3. 等高線地形圖的判讀方法在等高線地形圖上,可以判斷坡度的陡緩:等高線密集,坡度_____;等高線稀疏,坡度_____。4.主要地形部位:二、分層設(shè)色地形圖閱讀教材P34-36圖文資料,完成下列問題1.概念:在繪有等高線、等深線的地形圖上的地形圖上,把不同深度和高度的范圍,著上不同顏色,用來表示地表形態(tài)和海底起伏狀況,這種地形圖叫____________,各種顏色表示高度(深度)范圍,需要看圖上的_________。2.地表五種基本地形:陸地表面地形類型有_____、_____ 、_____ 、_____、 _____五種。在分層設(shè)色地形圖上,一般用____色表示平原,___色表示高原山地,用藍色表示______。(下表參見課本P35頁圖2.14)地形 海拔 地表起伏程度高原 海拔一般在______米以上 面積較大,外圍較___,內(nèi)部起伏______平原 海拔一般在______米以下 起伏很小,寬廣平坦盆地 無固定標準 四周_____,中間______山地 較高,海拔一般在______米以上 具有聳立的山峰、陡峭的山坡丘陵 海拔一般在_____米以下 地勢起伏較大3.最能直觀表示地形高低起伏狀況的地形圖是______________。【合作探究】(探究點一如何判斷地形部位)1.如何在等高線地形圖上區(qū)分山脊和山谷?2.如何在等高線地形圖上區(qū)分山峰和洼地?(探究點二等高線地形圖的應(yīng)用)1.選“點”設(shè)計:(1)水庫的壩址:a:壩址應(yīng)選在等高線密集的河流_______處,因為該處筑壩工程量小,且地勢落差大。b:庫區(qū)宜選在河谷、山谷地區(qū),或“口袋”形的洼地或小盆地,以保證有較大的集水面積和庫容。(2)港口的選址:避風(fēng)的_______;避開含沙量大的河流(以免引起______淤塞)。(3)宿營地的選址1.a:宿營地應(yīng)避開_______、河岸,以避開暴雨造成的山洪。b:避開陡崖、陡坡,以防崩塌、落石造成傷害。c:應(yīng)在地勢較高的緩坡或較平坦的________宿營。(4)療養(yǎng)院的選址:應(yīng)建在地勢坡度________、氣候適宜、空氣清新地方。(5)航空港應(yīng)建在等高線_______的地方,要求地勢平坦開闊、坡度適當(dāng)、易排水,還要地質(zhì)條件好;注意盛行風(fēng)向;與城市保持適當(dāng)?shù)木嚯x等等。(6)氣象站應(yīng)建在地勢較高、地形開闊的地方。2.選“線”設(shè)計(1)如公路、鐵路線的設(shè)計,其基本要求是:a:利用有利的地形地勢,考慮路線____、坡度平緩、少過河建橋,以降低施工難度和建設(shè)成本。通往山頂?shù)墓?往往需建盤山路(下圖中公路選線為①)b:避免通過高寒區(qū)、沙漠區(qū)、沼澤地、永久凍土區(qū)、地下溶洞區(qū)等。(2)引水線路的選“線”,路線盡可能短,盡量避免通過山脈、大河,同時_______比較適宜等。(下圖中選擇④線)(3)輸油、輸氣線路選址:路線盡可能______,盡量避免通過山脈、大河等,以降低施工難度和建設(shè)成本。3.選“面”:包括城市規(guī)劃、居民區(qū)、農(nóng)業(yè)、工業(yè)區(qū)、各種開發(fā)區(qū)等。(1)如工業(yè)區(qū)宜建在地形較為平坦開闊的地形區(qū),且交通便利,水源充足,資源豐富。(2)居民區(qū)應(yīng)考慮:依山傍水,靠近水源;地勢平坦開闊地向陽地帶; 交通便利,遠離污染源等。【歸納整理】名師點撥1.兩條等高線之間閉合處等高線高度的確定位于兩條等高線之間的閉合區(qū)域,如果其值與兩側(cè)等高線中的較低值相等,則閉合區(qū)域內(nèi)的海拔低于其等高線的值;如果閉合等高線的值與兩側(cè)等高線中的較高值相等,則閉合區(qū)域內(nèi)的海拔高于其等高線的值,即 “大于大的,小于小的”。具體如圖所示:(1)“小于小的”:0米(2)“大于大的”:300米>B>200米。2. 陡崖處高度的計算方法首先從圖中讀出在陡崖處重合的等高線(n為4條)中最大值(400)和最小值(100),等高距d為100,所以陡崖的相對高度是:(1)陡崖最大海拔(H大):500>H大≥400(2)陡崖最小海拔(H小) :0<H小≤100(3)陡崖的相對高度(H):300≤H≤500(4)計算公式:(n-1)×d≤△H<(n+1)×d(其中n表示重合的等高線條數(shù),d表示等高距,△H表示陡崖的高度范圍)3. 判斷坡度大小的方法(1)同一等高線地形圖上坡度的大小在同一等高線地形圖上,等高線分布越密集,則坡度越大,即坡越陡;等高線越稀疏,則坡度越小,即坡越緩。可根據(jù)“坡度=垂直(相對)高度/水平距離”來確定。(2)不同等高線地形圖上坡度的大小①比例尺和等高距相同,則看等高線的疏密程度,等高線越密集,坡度越大;等高線越稀疏,坡度越小。例如,下圖中(比例尺相同,數(shù)值單位: m)的坡度由大到小的順序為: C>A>D>B。②比例尺相同,等高距不同,則相同的水平范圍等高距越大,坡度越大;等高距越小,坡度越小。例如,下圖中(比例尺相同,數(shù)值單位: m)的坡度由大到小的順序為: B>D>A>C。③比例尺不同,等高距相同,則比例尺越大,坡度越大;比例尺越小,坡度越小。例如,下圖中的坡度由大到小的順序為:A>C>D>B。【課堂練習(xí)】讀“某地等高線(單位:m)圖”,完成1~2題。1.下列有關(guān)圖中信息的敘述,正確的是( )A.甲處的海拔可能為500米或400米 B.乙處可能有河流發(fā)育C.丙處為分水嶺 D.丁處適宜修建水庫2.圖中①②之間的相對高度可能是( )A.400米 B.500米 C.600米 D.700 米…………………………………………………………………………………………………………………..…………………………………………………………………………………………………………………..【課后鞏固】(基礎(chǔ)練習(xí))1.下列描述與圖中實地情況一致的是( )A.①處比⑥處坡度陡峭 B.②處海拔不足400米C.③處比四周低 D.⑤處可能有河流2.讀“某地等高線示意圖”(如圖),果園小木屋的海拔是( )A.100~200米 B.100~150米C.150~200米 D.200~250米3.登臨M觀景臺,不可能觀賞到的風(fēng)景是( )A.仰望飛瀑 B.俯瞰奇峰C.近觀茶園 D.遠眺麗湖4.右圖為某地等值線圖,數(shù)值關(guān)系為a>b>c。若三條線為等高線,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甲地可能發(fā)育河流 B.乙位于山谷C.甲地海拔高于乙地 D.甲位于山脊5.下面四幅等高線地形圖中,正確表示河流流向的是( )A. B. C. D.6.等高線地圖中的“高度”指 ( )A.海拔 B.相對高度 C.兩地之間的高度差 D.相對高差7.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瑪峰海拔8848.86米,陸地表面最低點死海湖面為_400米,兩地之間的相對高度是( )A.8448.86米 B.9248.86米 C.8848.86米 D.8808.86米8.下圖為四幅等高線地形圖,P點分別位于 ( )A.山峰、山谷、山脊、鞍部 B.鞍部、山峰、山脊、山谷C.山谷、鞍部、山峰、山脊 D.山頂、山峰、山谷、鞍部(能力提升)9.下圖中等高線X的數(shù)值最有可能是( )A.200 B.300 C.400 D.50010.能正確表示下圖中景觀地形特點的等高線地形圖是 ( )11.讀南方地區(qū)某中學(xué)在家鄉(xiāng)開展地理綜合實踐活動,結(jié)合圖示回答下列問題。(1)圖中A、B兩處,適合攀巖是 處;適合漂流是 處。(2)甲乙兩地最小高差接近 米。圖上甲、乙兩地直線距離約為1厘米,在兩地間修建纜車,已知比例尺是1:100000,則纜車線路長度至少 千米。(3)①河段小河的流向大致為 。(4)圖中C、D兩山坡更適合修建梯田的是 坡。(5)此地適宜修建水庫大壩的是 。【課后評價】這節(jié)課我給自己☆☆☆☆☆顆星。我的收獲:我的錯題:【參考答案】【課前預(yù)習(xí)】自主學(xué)習(xí);一、1.海平面 另一地點 1000 海拔 相等 等高線地形圖 深度3.陡 緩4.鞍部 陡崖 山峰 山谷 山脊二、1.分層設(shè)色地形圖 高度表2.山地 高原 平原 盆地 丘陵 綠色 黃色 海洋500 陡峭 平緩 200 高 低 500 5003.地形剖面圖 繪圖略合作探究:探究一:1.山脊處等高線向低處凸出;山谷處等高線向高處凸出2.山峰處等高線閉合,數(shù)值從中間向四周降低;洼地處等高線閉合,數(shù)值從四周向中間降低/ 讓教學(xué)更有效高效備課 | 地理學(xué)科21世紀教育網(wǎng) www.21cnjy.com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21世紀教育網(wǎng)(www.21cnjy.com)探究二:1.(1)峽谷 (2)海灣 航道 (3)河谷 鞍部 (4)較緩 (5)稀疏2.(1)短 (2)自流 (3)短【課堂練習(xí)】1.C 2.C【課后鞏固】1.D 2.C 3.B 4.A 5.B 6.A 7.B 8.D 9.A 10.B 11. (1)B A (2)300 1 (3)自西向東 C ①21世紀教育網(wǎng) www.21cnjy.com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21世紀教育網(wǎng)(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yù)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