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2課時社會主義制度在中國的確立教學指導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1. 明確黨在過渡時期的總路線和總任務,理解從新民主主義向社會主義過渡的 歷史必然性。2.了解生產資料私有制社會主義改造的歷史過程,懂得中國走上社會主義道路 是歷史發展的必然,知道中國確立社會主義制度的偉大意義。3. 能夠列舉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我國各族人民投身社會主義建設所取得的巨 大成就。4. 能夠結合所學的歷史知識,懂得社會主義制度確立后,如何在中國建設社會 主義、如何鞏固和發展社會主義是嶄新的歷史課題,沒有現成的答案可以遵循。5. 能夠理解中國共產黨在馬克思列寧主義基本原理指導下,對適合中國國情的 社會主義建設道路所進行的艱辛探索。學科核心素養1. 政治認同:在理解新中國確立社會主義制度的歷史必然性的基礎上認同我國 的社會主義制度;在了解對適合中國國情的社會主義建設道路所進行的艱辛探索 的基礎上認同只有社會主義才能救中國。2.科學精神:科學分析社會主義制度在中國確立的意義;科學分析和看待對適 合中國國情的社會主義建設道路所進行的艱辛探索,明確馬克思列寧主義基本原 理同中國革命和建設的具體實際相結合是符合中國國情的,是符合我國社會發展 規律的。3. 公共參與:積極探索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的規律,積極投身于中國特色社 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重點難點 重點過渡時期總路線及社會主義制度在中國確立的意義;只有社會主義才能救中國。 難點理解新中國確立社會主義制度的歷史必然性;黨在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中取得的 獨創性理論成果和巨大成就,為在新的歷史時期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提供了寶 貴經驗、理論準備、物質基礎。教學準備 教師準備指導學生課前搜集“一五計劃”“一化三改”、黨的八大以及社會主義建設時期的 成就等相關材料,制作課件。學生準備課前搜集“一五計劃”“一化三改”、黨的八大以及社會主義建設時期的成就等相 關材料,并進行分析。情景導入 導入一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實現了中國從幾千年封建專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偉大飛 躍。中華人民共和國的誕生,是20世紀的偉大歷史事件,它沖破了帝國主義的 東方戰線,極大地改 偶有所得變了世界政治力量的對比,鼓舞和推動了世界 被壓迫民族和被壓迫人民爭取解放的斗爭。有人認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標志中國進入了社會主義社會,中國已經是社 會主義國家了,對此你有什么看法 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習社會主義制度在中國 是如何確立的。導入二新生的共和國,僅用了半年的時間,就使全國的物價基本穩定,治愈了舊中國無 法醫治的頑疾,農村則繼續實行土地制度改革,先后有3億多農民無償獲得了約 7億畝土地,但是建設一個新國家的路卻山高水長。1949年的中國,鐵路主干線沒有一條能夠全線通車,人均國民收入只有27美元, 相當于亞洲國家平均水平的2/3,工業基礎極其薄弱,常年的戰亂使4000萬災 民等待救助。面對舊政權留下的滿目瘡痍,中華民族毅然踏上偉大的復興之路。 冷戰格局下的新中國在建設的進程中將經歷怎樣的艱難曲折 以毛澤東同志為 核心的黨的第一代中央領導集體將領導人民如何開辟一條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 興的新道路 請觀看紀錄片《復興之路》。精彩課堂總議題:只有社會主義才能救中國子議題一:實現生產資料私有制的社會主義改造情景材料一教材第25-26頁“探究與分享”展示的兩個觀點。觀點一:新中國成立之初,中國的經濟文化發展水平同資本主義發達國家相比, 存在很大差距,應該等到資本主義充分發展以后再進行社會主義改造。觀點二: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已經創造了向社會主義過渡的經濟政治條 件。情景材料二1952年我國國民經濟中公、私成分表。所有制性質 經濟成分 百分比公有制經濟 國營經濟 19.1%合作社經濟 1.5%公私合營經濟 0.7%私有制經濟 資本主義經濟 6.9%個體經濟 71.8%景材料三新中國成立之初,我國已經有了相對強大和迅速發展的社會主義國營 經濟,國家已經掌握了重要的工礦企業、鐵路、銀行等國民經濟的命脈,土地改 革基本完成。新中國成立之初,民族資產階級有為新中國建設服務的意愿,黨可 以通過“利用、限制、改造”的正確政策,最終引導他們走上社會主義改造的道 路。1950年,中國同蘇聯簽訂《中蘇友好同盟互助條約》,其中規定“彼此給予 一切可能的經濟援助,并進行必要的經濟合作”。情景材料四習近平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指出,我們進行社會主義革命,消滅在中國延續幾千年的封建剝削壓迫制度,確立社會主義基 本制度,推進社會主義建設,戰勝帝國主義、霸權主義的顛覆破壞和武裝挑釁, 實現了中華民族有史以來最為廣泛而深刻的社會變革,實現了一窮二白、人口眾 多的東方大國大步邁進社會主義社會的偉大飛躍,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奠定 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礎。中國共產黨和中國人民以英勇頑強的奮斗向世界莊 嚴宣告,中國人民不但善于破壞一個舊世界、也善于建設一個新世界,只有社會 主義才能救中國,只有社會主義才能發展中國!合作探究:從新民主主義向社會主義過渡的歷史必然性,社會主義制度的建立是 中華民族最為廣泛而深刻的社會變革。學生互動1:結合所學知識,學生分兩組談談對情景材料一中兩種觀點的認識。 教師指導學生辯證地看待這兩種觀點。觀點一:應一分為二來看。新中國成立之初,中國的經濟文化發展水平同資本主 義發達國家相比,確實存在很大差距,但是不應該等到資本主義充分發展以后再 進行社會主義改造。因為新中國成立之后,我國已經具備了進行社會主義革命的 條件。在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無產階級直接進行社會主義革命,建立無產階級 專政的國家政權,要經過一個相當長的過渡時期,從而實現從資本主義到社會主 義的轉變。舊中國是一個半殖民地半封建國家,這就決定了中國社會的轉變必然 有其獨自的特點和條件。觀點二:正確。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已經創造了向社會主義過渡的經濟 政治條件。(1)無產階級獨立自主的領導權是從新民主主義向社會主義轉變的政治保證,也是新民主主義革命能夠直接轉變為社會主義革命的決定性因素。中華人民共和 國的成立,標志著新民主主義革命取得了基本勝利。新中國的國家政權,是無產 階級領導的、以工農聯盟為基礎的人民民主專政。在人民民主專政的國家政權中, 無產階級處于領導地位,有條件運用國家政權的力量來實現自身的目的,繼續完 成社會主義革命的任務。(2)新民主主義革命中已經含有社會主義的因素,特別是沒收官僚資本歸人民 當家作主的國家所有,并使之轉變為具有社會主義性質的國營經濟,從而為實現 對生產資料私有制的社會主義改造創造了有利條件。中國共產黨在廣大人民群眾 中享有崇高的威信,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在意識形態領域占據指導地位, 為轉變創造了有利的思想文化條件。教師指導:從理論上說明從新民主主義向社會主義過渡的經濟政治條件,同時要 知道,這需要一個過程,即要有一個從新民主主義向社會主義的過渡期。學生互動2:當時國家開始有計劃地進行大規模經濟建設,但是現實的生產關系 會給經濟建設帶來阻礙。請結合情景材料二加以說明,并闡釋黨在過渡時期的總 路線和總任務及三大改造的意義。教師點撥:闡釋現實的生產關系會給經濟建設帶來的阻礙,主要從生產關系與生 產力的關系角度來分析即可。由于國家開始有計劃地進行大規模經濟建設,需要 把有限的資源集中到重點工程建設上,而私有制經濟則要求擴大自由生產發展自 己,這就不可避免地與國家總體的經濟目標形成了矛盾和沖突。國家社會化大生 產與私有制的基本矛盾要求我們必須對生產資料私有制進行社會主義改造,才能 使生產關系適應生產力的發展。因此為了集中力量辦大事,需要調整私有制經濟 的生產關系,對生產資料私有制進行社會主義改造。教師點撥:(1)黨在過渡時期的總路線和總任務,是要在一個相當長的時期內,逐步實現國家的社會主義工業化,并逐步實現國家對農業、對手工業和對資本主 義工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這一內容概括說來,就是“一化三改”。(2)“一化三改”的意義:社會主義改造的偉大勝利,極大地激發了廣大人民群 眾建設社會主義的積極性。社會生產力有了比較迅速的發展,社會秩序更加穩定, 人民民主專政更加鞏固,從而為我國全面建設社會主義奠定了堅實基礎。標志著 我國實現了從新民主主義到社會主義的轉變,進入了社會主義社會。中國走上社 會主義道路是歷史發展的必然,是億萬中國人民在長期奮斗中作出的決定性選擇。 學生互動3:結合情景材料三和教材知識,分析從新民主主義向社會主義過渡的 歷史必然性。教師引導學生全面分析問題。(1)社會主義國營經濟迅速發展,逐步成為社會經濟中的主導性因素;(2)國家積累了利用、限制和管理私營工商業的經驗,不同程度地開始了對它 們 初 步 的 社 會 主 義 改 造 ; 偶有所得(3)個體農業經濟難以適應國家工業化建設的新形勢,迫切需要組織起來;(4)國際形勢有利于中國加快向社會主義陣營的轉變。學生互動4:請結合情景材料四,分析我國取得巨大成就的原因,并分析歸納社 會主義制度在中國確立的意義。(1)我國取得巨大成就的原因:①中國共產黨堅持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的指導,領導全國人民創造性地 開辟了一條適合中國特點的社會主義改造道路,在中國建立起社會主義制度,順 利完成“一五”計劃,實現了中華民族有史以來最為廣泛而深刻的社會變革。②和以蘇聯為首的社會主義國家建立良好的外交關系,并獲得蘇聯的援助。③社會主義改造的成功,極大地調動了人民群眾投身建設的積極性。(2)社會主義制度在中國確立的意義:1956年,生產資料所有制的社會主義改 造取得了決定性的勝利,標志著我國實現了從新民主主義向社會主義的轉變,進 入了社會主義社會。在中國建立起社會主義制度,實現了中華民族有史以來最為 廣泛而深刻的社會變革。拓展講述社會主義制度確立所產生的深層次影響,加深學生對“最為廣泛而深刻 的社會變革”的理解。社會主義制度確立的基本標志是社會主義改造的完成。社會主義制度的確立給我 國社會帶來了很大變化。(1)社會主義基本制度的初步確立使我國的社會主義經濟結構發生了根本變化。 社會主義公有制已經成為國民經濟的主體部分,幾千年以來以生產資料私有制為 基礎的階級剝削制度已經基本消滅,社會主義的公有制經濟制度已經基本確立起 來。(2)社會主義基本制度的初步確立使我國的階級關系發生了重要變化。廣大勞 動人民從此徹底擺脫了受壓迫、受剝削的地位,成為掌握生產資料的主人,剝削 階級已經被消滅。(3)社會主義基本制度的初步確立極大解放了我國的社會生產力。到1957年超 額完成了從1953年開始執行的第一個五年計劃,使我國國民經濟結構發生了很 大變化,奠定了社會主義工業化的初步基礎。工業的高速度發展,縮小了與發達 國家的差距,為以后大規模社會主義建設開辟了道路。(4)確立了中國共產黨領導的人民民主專政的社會主義政治制度。1954年9月,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在北京召開。大會通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是 中國人民100多年來為成立中華人民共和國而英勇奮斗的歷史經驗的總結,也是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來新的歷史經驗的總結。(5)我國社會的主要矛盾也發生了根本變化。無產階級與資產階級之間的矛盾 基本上解決,人民對于建立先進的工業國的要求同落后的農業國的現實之間的矛 盾,人民對于經濟文化迅速發展的需要同當前經濟文化不能滿足人民需要的狀況 之間的矛盾,成為社會的主要矛盾。設計意圖學生通過合作探究,明確我國從新民主主義向社會主義過渡的條件,同時認識這 個過渡需要一個過程,需要共產黨的領導,需要走社會主義道路,社會主義制度 在中國的確立是歷史和人民的選擇。培養學生利用歷史唯物主義和辯證唯物主義 觀點分析問題的能力,培養學生的科學精神和政治認同的學科核心素養。子議題二:社會主義在艱辛探索中前進情景材料一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道路決定命運,找到一條正確道路是多么不容 易。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不是從天上掉下來的,是黨和人民歷盡千辛萬苦、付出各 種代價取得的根本成就。改革開放前的社會主義實踐探索,是黨和人民在歷史新 時期把握現實、創造未來的出發陣地,沒有它提供的正反兩方面的歷史經驗,沒 有它積累的思想成果、物質成果、制度成果,改革開放也難以順利推進。一切向 前走,都不能忘記走過的路;走得再遠、走到再光輝的未來,也不能忘記走過的 過去,不能忘記為什么出發。縱觀世界歷史,任何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發展, 都會跌宕起伏甚至充滿曲折。我們的事業之所以偉大,就在于經歷世所罕見的艱 難而不斷取得成功。情景材料二1960年11月5日,中國第一枚近程導彈發射成功;1964年10月 16日,中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使中國成為第五個擁有核武器的國家;1967 年6月17日,中國第一顆氫彈空爆試驗成功;1970年4月24日,中國第一顆 人造地球衛星發射成功,使中國成為第五個發射人造衛星的國家。中國的“兩彈 一星”是20世紀下半葉中華民族創造的輝煌偉業。情景材料三黨和人民的事業能不能沿著正確方向前進,取決于我們能否準確認 識和把握社會主要矛盾、確定中心任務。1956年,如何在生產力發展水平還很 落后的中國建設和發展社會主義是黨面臨的全新課題。中國共產黨第八次全國代 表大會在充分肯定黨中央“七大”以來的正確路線的基礎上指出,我國社會的主 要矛盾已經不再是無產階級同資產階級之間的矛盾,而是人民對于建立先進的工 業國的要求同落后的農業國的現實之間的矛盾,是人民對于經濟文化迅速發展的 需要同當前經濟文化不能滿足人民需要的狀況之間的矛盾。同時,大會肯定“三 個主體、三個補充”的思想,即以國家經營和集體經營、計劃生產、國家市場三 者為主體,以個體經營、自由生產、自由市場三者為補充,這是我國在理論上探 索經濟體制改革的重要嘗試。合作探究:結合情景材料,談談你對中國建設社會主義的探索過程的認識。學生互動1:結合教材第27頁“探究與分享”和情景材料二,談談新中國成立 初期取得巨大成就的主要原因。教師點撥:(1)在新中國成立后,短短三年內根本扭轉了國民黨反動派留下的混 亂局面,實現了政治、經濟、社會的穩定;(2)從總體上把握恢復和發展生產這 一中心任務,使國民經濟得到全面恢復和初步發展;(3)確定了過渡時期的總路 線,在過渡時期總路線的指引下,中國共產黨在一個經濟文化落后的東方大國,創造性地開辟了一條適合中國特點的社會主義改造道路,順利實現了對生產資料 私有制的社會主義改造,在中國建立起社會主義制度,實現了中華民族有史以來 最為廣泛而深刻的社會變革。學生互動2:請結合情景材料一和教材第28頁“相關鏈接”,思考:為什么說我 們的社會主義建設是在艱辛探索中前進 為什么不采用蘇聯的發展模式 在艱 難探索過程中應該遵循哪些基本原則 社會主義制度確立后,如何在中國建設社會主義、如何鞏固和發展社會主義,是 嶄新的歷史課題,沒有現成的答案可以遵循。我國與蘇聯兩國國情不同,要使科 學社會主義與中國的具體實際相結合,保持獨立思考,不能照搬照抄蘇聯模式。 在艱難探索過程中應該遵循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堅持馬克思列寧主義基本原 理的指導,以蘇聯的經驗教訓為鑒戒,結合中國具體實際,艱辛探索適合中國國 情的社會主義建設道路。學生互動3:結合情景材料三,概括說明黨的八大的成功之處,談談八大在我黨 歷史上的地位。八大的成功之處:總結歷史經驗,正確把握了社會主義建設規律;正確分析了國 內形勢和國內主要矛盾的變化,明確提出了黨和全國人民在新形勢下的主要任務 是集中力量發展社會生產力,盡快把我國由落后的農業國變為先進的工業國,為社會主義事業的發展 指明了方向。從我國具體實際出發,突破蘇聯模式,敢于走自己的路。教師點撥:中國共產黨第八次全國代表大會是新中國成立后我們黨召開的第一次 全國代表大會,也是標志著我國進入全面建設社會主義時期的一次歷史性盛會。 八大的召開成為黨領導全國人民獨立自主地探索本國社會主義建設道路的歷史 起點。黨的八大為社會主義事業的發展和黨的建設指明了方向,因此,在黨和國 家的發展歷程中具有重要的戰略地位和深遠的歷史意義。黨的八大提出的許多新 方針和設想富于創造精神,堪稱黨為我國的社會主義建設設計的第一張藍圖,不 僅給當時的社會主義建設提供了強有力的實踐指導,而且為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 設提供了豐富的歷史智慧。學生互動4:結合上述三則情景材料和教材內容,分析我國在社會主義建設時期 的偉大成就。我們應該如何評價這段歷史時期 (1)社會主義建設時期的偉大成就:①工業:建立起獨立的比較完整的工業體系和國民經濟體系;②農業:初步滿足了占世界四分之一人口的基本生活需求;③基礎設施:建筑、交通運輸等基礎設施建設獲得較快發展;④科教文衛:教育醫療事業得到長足進步,人民的精神面貌得到極大改變,科技 發展取得重要突破,成為世界上有重要影響的大國。(2)評價:①一個結論:我國社會發生的翻天覆地變化雄辯地證明:只有社會主義才能救中 國。②一個飛躍: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中華人民共和國的誕生、社會主義基本制 度的確立和社會主義建設的全面展開,實現了中華民族從“東亞病夫”到站起來 的偉大飛躍。③一個肯定:我國在社會主義建設的探索過程中,雖然經歷了嚴重曲折,發生了 “文化大革命”十年內亂。但黨在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中取得的獨創性理論成果和巨大成就,為在新的歷史時期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提供了寶貴經驗、理論準備、物質基礎。教師小結:社會主義制度確立后,如何在中國建設社會主義、如何鞏固和發展社 會主義,是嶄新的歷史課題,沒有現成的答案可以遵循。以毛澤東同志為主要代 表的中國共產黨人,在艱辛探索中前進,雖然經歷了曲折,但是取得了巨大成就 和獨創性的理論成果,再次證明,只有社會主義才能救中國。設計意圖通過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的巨大成就,論證了只有社會主義才能救中國。子議題三:社會主義道路會越走越寬情景材料一 教材第29頁第二個“相關鏈接”。情景材料二在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時期,毛澤東提出把馬克思列寧主義基本原 理同中國實際進行了“第二次結合”,以毛澤東同志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 結合新的實際豐富和發展了毛澤東思想,提出關于社會主義建設的一系列重要思 想。情景材料三 社會主義基本制度確立以后,如何在中國建設社會主義,是黨面臨 的嶄新課題。毛澤東同志對適合中國情況的社會主義建設道路進行了艱苦探索。 他以蘇聯的經驗教訓為鑒戒,提出要創造新的理論、寫出新的著作,把馬克思列 寧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實際進行“第二次結合”,找出在中國進行社會主義革命 和建設的正確道路,制定把我國建設成為一個強大的社會主義國家的戰略思想。 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我國各族人民意氣風發投身中國歷史上從來不曾有過的熱 氣騰騰的社會主義建設。在不長的時間里,我國社會就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建立起獨立的比較完整的工業體系和國民經濟體系,獨立研制出“兩彈一星”, 成為在世界上有重要影響的大國,漢省嬌得 か累起在中國這樣一個社會生產力本平十分落后的東方大因進行 社會主義建設的重要經驗。-夜漢金毛樂東回太飯辰120周年座談會上的 講話合作探究:結合上述材料,讀談黨在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中取得的獨創性理論成 果和巨大成就、對中國特包社會主義建設的作用。如何在土產力水平港后的國家建立、鞏固、發展社會主義,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 沒有提供觀成的答案,世界社會主又運動中也沒有先例可循,毛澤東同志以蘇聯 的經驗教訓為鑒戒,提出要創鹽新的理論、寫出新的著作,把馬克思列寧主又基 本原理同中國實際進行“第二次結合”,以毛澤東同志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黨 人,結合新的實際豐富和發展毛澤東思想,提出關于社會主義建設的一系列重要 思想,為黨繼線探索并最終形成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打下了基礎,至今仍 有重要指導作用。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黨的百年奮斗重大 成就和歷史經驗的決議》指出:“中國共產黨和中國人民以英勇頑強的奮斗向世 界莊嚴直告,中國人民不但善于破壞一個舊世界、也善于建設一個新世界,只有 社會主義才能救中區、只有社會主義才能發展中國。”課堂小結通過本課時的學習,我們理解了我國社會主義革命的歷史必然性和重要意義,理 解了社會主義建設前進中的曲折和新事物成長壯大的艱辛過程,懂得了用發展的 眼光看問題,用歷史唯物主義的觀點去分析問題。實踐證明,只有社會主義才能救中國。從新民主主義向社會主義的過渡時期:中國共產黨堅持以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 東思想為指導,領導全國人民在一個經濟文化落后的東方大國,創造性地開辟了 一條適合中國特點的社會主義改造道路,順利實現了對生產資料私有制的社會主 義改造,在中國建立起社會主義制度,實現了中華民族有史以來最為廣泛而深刻 的社會變革。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時期:在社會主義建設的探索過程中,雖然經歷了嚴重曲折, 但取得了獨創性理論成果和巨大成就,為在新的歷史時期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 提供了寶貴經驗、理論準備、物質基礎。結論:從新民主主義革命勝利到社會主義建設的全面開展,實現了中華民族從“東 亞病夫”到站起來的偉大飛躍。我國社會發生的翻天覆地變化雄辯地證明:只有 社會主義才能救中國。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