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27張PPT)第五課《在和睦家庭中成長》5.1 家和萬事興第二單元 家庭與婚姻1、生活中的親屬關系的內容、體現、處理?2、★父母對子女的義務(撫養、教育、監護)權利分別有哪些?3、★成年子女對父母有贍養的義務?4、★成年意定監護制度的含義、意義?5、侵犯家庭成員權利、破壞家庭和睦的行為閱讀教材P42~45,回答下列問題自主預習目題一育小職責大一、育小職責大1、家庭中的親屬關系父母關系、子女關系、夫妻關系、兄弟姐妹關系……法律上表現為:權利義務關系問:這些親屬關系在法律上表現為什么關系?例如,對父母的要求:只生不養違法,只生養不教育違法,虐待子女更擔責。法律依據:民法典等法律為處理家庭成員間的權利義務關系提供了準則。(民法典婚姻家庭編既調整夫妻關系,也調整父母子女等家庭成員關系)劉學州親生父母或將涉嫌遺棄罪 律師:#劉學州之死其生父母或擔刑責#1月24日,河北尋親男孩劉學州自殺去世,此前留下遺書稱,他出生時被生父母賣掉,因“買房”事件還被母親拉黑。律師表示:如買賣屬實,其生父母及參與買賣者涉嫌拐賣兒童罪,可立案追責。劉學州15歲,屬未成年人,其生父母對其具有撫養義務。但從劉學州披露的聊天記錄、本人描述上看,其生父母未盡義務,其生父母的二次拋棄與其絕世有關。因此,親生父母應對劉學州之死承擔遺棄罪的刑責。你認為父母對子女應履行哪些義務?(3) 監護義務: P43二段保護未成年子女的人身安全和健康。在履行監護職責時,父母應當保護未成年子女的財產利益。未成年子女造成他人損害的,父母應當依法承擔民事責任。(1) 撫養義務:(三不得) P43一段父母不得虐待、遺棄未成年子女,不得歧視女性未成年人或有殘疾的未成年人,更不得溺嬰、棄嬰和其他殘害嬰兒的行為。2、父母對子女的義務★★★(2) 教育義務: P43一段……讓適齡兒童按時入學,接受并完成義務教育,不得阻礙其入學或迫使其中途退學、輟學。父母離婚后,小芙跟隨母親生活。父親一直希望探望小芙,但母親以父親探望不利于自己管教孩子為由予以拒絕。母親要求父親支付孩子的撫養費,父親則以母親長期阻止他探望孩子為由拒絕支付。思考:上述情形中家長的理由是否成立 為什么?(1)父母與子女間的關系不因父母離婚而消除。離婚后,小芙的父親有探望子女的權利,其母親應給與協助。小芙母親拒絕探望的理由不成立。(2)離婚后父母對于子女仍有撫養、教育、保護的權利和義務。子女歸一方撫養,另一方應負擔必要的撫養費。本案中小芙父親拒絕支付撫養費的理由也是不成立的。探究與分享撫養【相關鏈接2】P43 父母與子女間的關系不因父母離婚而消除。離婚后,父母對子女仍有撫養、教育、保護的權利和義務。關于監護:假如父母死亡,誰來監護?關于撫養:離婚=無需撫養、教育子女?【相關鏈接3】未成年人的父母死亡/沒有監護能力:家庭成員中具有監護能力的其他近親屬(如:祖父母、外祖父母以及兄、姐)應當承擔未成年人的監護責任。【特別注意】關于撫養的情況一般來說,子女成年獨立生活后,父母在物質和生活上不再有撫養義務。但是,對以下情況下的成年子女,父母有能力負擔時,父母有教育撫養的義務:①喪失勞動能力或喪失部分勞動能力,其收入不足以維持生活的;②尚在校就讀的(高中及以下);③確無獨立生活能力和條件的。(1)不成立。(2)原因:父母必須履行對未成年子女的監護職責,未成年子女給他人造成損害的,父母應當依法承擔民事責任。小飛在學校與同學小王打架,把同學小王打傷,需要賠償1萬元的醫療費。小飛的父母以事情發生在學校為由拒絕賠償。思考: 上述情形中家長的理由是否成立?為什么?【案例分析】監護【看圖思考】家長能不能干預孩子玩手機?為什么?父母有權對子女的行為進行必要的約束和引導,并對子女進行批評教育和合理懲戒。教育和保護未成年子女既是父母的義務,也是父母的權利。父母有權對子女的行為進行必要的約束和引導,并對子女進行批評教育和合理懲戒。3、父母對子女的權利 ★★★ P43末段【知識拓展】①非婚生子女、養子女、有撫養關系的繼子女在法律上的地位與婚生子女是一樣的。②養子女與生父母以及其他近親屬間的權利義務關系,因收養關系的成立而消除。典例1:小軍隨改嫁的母親到繼父家生活。因家庭困難,繼父讓讀初二的小軍退學,外出打工貼補家用。小軍繼父的行為是違法的,因為( )①父母有保護和教育未成年子女的義務②父母有撫養和教育未成年子女的義務③繼父母與受其撫養教育的繼子女間的權利和義務適用民法典對父母子女關系的有關規定④父母不得遺棄未成年子女,否則要承擔刑事責任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③D【相關鏈接】①非婚生子女、養子女、有撫養關系的繼子女在法律上的地位與婚生子女是一樣的。典例2 王大媽今年60多歲,生有三子,最小的兒子張某,一歲左右就被送養。王大媽因為丈夫生病去世,花光積蓄,兩個兒子生意失敗,家庭拮據。王大媽得過腦梗,生活難以自理,靠向親戚借錢勉強度日,關于小張是否有義務贍養王大媽,說法正確的是:A.無論是否有合法的收養關系,小張都沒有義務贍養王大媽B.小張必須贍養王大媽,因為他們之間存在血緣關系C.王大媽對小張不存在撫養義務,故小張對王大媽也不存在贍養義務D.若小張與養父母之間有合法的收養關系,那么他對生母不存在贍養義務D【相關鏈接】②養子女與生父母以及其他近親屬間的權利義務關系,因收養關系的成立而消除。【易混易錯 】辨析1、父母必須要為未成年子女提供生活、學習提供物質條件。( )2、父母不履行對子女的撫養和教育義務是違法的。( )3、在我國,父母保護和教育未成年子女,既是權利也是義務。( )4、父母離婚后,不直接撫養子女的父(母)就沒有撫養的義務了( )5、養子女與養父母合法收養關系成立后,生父母仍然具有撫養義務。( )×√√√×目題二敬老是義務為50元錢贍養費起訴兒子合理、合法嗎?為什么?五年前,老李的老伴去世。去年,老李與劉大媽再婚。此后,三個成年兒子以父親再婚為由,拒絕提供贍養費,也不回家探望老李。今年年初,老李突然病倒,昏迷中還喊著三個孩子的名字。病好后,老李委托律師起訴三個兒子,要求兒子們每人每月親自給父親送50塊錢的贍養費。劉大媽說:“老李沒指望這錢養老,他的本意是借這個,讓他們經常回家團圓。”在法院的調解下,三個兒子重新邁進了父親的家門,同時,保證每月親自給父親送50元贍養費。老李看到一年多未見的兒子們,高興極了。合理、合法。我國民法典規定,成年子女對父母有贍養的義務,子女要在經濟上供養父母生活上照料父母、精神上慰藉父母,照顧父母的特殊需求。成年子女對父母的贍養義務,不因父母的婚姻關系變化而終止。一些中年或老年喪偶的父母如果想重新找伴侶,子女不應干涉父母的婚姻自由,不能因為他們再婚而不盡贍養義務。贍養父母,就是給錢嗎?還有哪些要求?經濟上供養父母、生活上照料父母、精神上慰藉父母,照顧父母的特殊需要。尊重、體貼父母,不干涉父母的婚姻自由,使父母幸福安度晚年。1、成年子女對父母有贍養的義務思考:未成年子女需要監護,那么,老人需不需要別人的監護呢?《中華人民共和國老年人權益保障法》第十八條【常回家看看】 家庭成員應當關心老年人的精神需求,不得忽視、冷落老年人。 與老年人分開居住的家庭成員,應當經常看望或者問候老年人。 用人單位應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保障贍養人探親休假的權利。具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的成年人,可以與其近親屬、其他愿意擔任監護人的個人或者組織事先協商,以書面形式確定自己的監護人。通俗地說,就是自己在意識清楚的時候,書面指定一個人,作為自己失能后的監護人,照顧自己的生活,處分自己的財產、權利等。意定監護優于法定監護。上海一老人將300萬房產送給水果攤主上海寶山區一名88歲老人的老伴和兒子均已去世,一人獨居,近些年在生活上受到小區水果攤主小游(化名)一家頗多照料。此后,老人帶著小游到上海普陀公證處辦理了意定監護,決定把自己的晚年和遺產,都托付給他,其中包括自己價值300萬元的房產。雙方還做了遺贈撫養協議,其中的遺贈撫養協議對于受益人履行贍養義務有嚴格的義務要求,否則遺囑訂立人可取消財產贈予。2.成年意定監護制度自己選的監護人監護人的職責主要有:1、保護被監護人的身體健康、人身安全和財產安全;2、照顧被監護人的生活;3、對被監護人進行管理和教育;4、代理被監護人進行民事活動和訴訟;2.成年意定監護制度 P44末段含義 具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的成年人,可以與其近親屬、其他愿意擔任監護人的個人或者組織事先協商,以書面形式確定自己的監護人。目的 防止老年人的合法權益受損。要求 監護人在該成年人(即被監護人)喪失或者部分喪失民事行為能力時,履行監護職責。必要性 隨著年齡增長,活動能力減弱,老年人容易與社會生活脫節,導致判斷力下降(P45相關鏈接)。意義 我國已進入老齡化社會,成年意定監護制度可以更好地保障老年人的合法權益。缺點 容易限制老年人的自主決定權(P45相關鏈接)建議 建議選擇與老年人的財產沒有利害關系的人擔任監護人。(P45相關鏈接)小試牛刀案例分析案例分析案例分析1.老人通過意定監護協議指定水果攤攤主為自己的監護人,未征得其他親屬的同意而無效。( )2.若老人在簽訂協議時被確診為阿爾茨海默病,且被認定為無民事行為能力人,則該協議無效。( )3.若老人在簽訂協議時被確診為阿爾茨海默病,且被認定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則該協議無效。( )4.若老人在簽訂協議時具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在簽訂協議后患了阿爾茨海默病,變成無民事行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不影響協議效力。( )5.若老人有子女,則不得通過指定沒有血緣關系的人充當監護人。( )6.老人指定監護人后,其他子女則喪失對老人遺產的繼承權。( )×√×√××#豐縣生育八孩女子事件犯罪嫌疑人被批捕#2月23日,江蘇省委省政府“豐縣生育八孩女子”事件調查組發布通報。2022年1月31日,公安機關以涉嫌非法拘禁罪對董某民立案偵查。據董某民親屬和村民證人證言、勘驗檢查、司法鑒定、書證、鐵鏈等物證以及董某民的供述,2017年以來,董某民在楊某俠發病時對其實施布條繩索捆綁、鐵鏈鎖脖,有病不送醫治療等虐待行為。2022年2月18日,公安機關以涉嫌虐待罪對董某民提請檢察機關批準逮捕。現實生活中還存在哪些侵犯家庭成員權利、破壞家庭和睦的行為?3、破壞家庭和睦的行為和責任:P45一段(1)失和表現:家庭暴力、虐待和遺棄等(2)法律追責:依據法律,實施家庭暴力、虐待或者遺棄老年人的,應當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相關行為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虐待 家庭暴力區別 最基本特征:持續性和經常性 一次或短期的毆打、捆綁等行為可以構成家庭暴力,但不一定構成虐待在表現方式上主要是進行肉體上的摧殘或精神上的折磨 在表現方式上主要是肉體上的摧殘聯系 兩者都是侵犯家庭成員權利、破壞家庭和睦的行為,都給家庭成員造成傷害,都會受到法律的制裁 比較虐待與家庭暴力知識拓展【知識整合】比較撫養、贍養與扶養的關系 撫養 贍養 扶養區別 定義 父母為子女的生活、學習等提供物質條件,在生活上加以妥善照料 子女在精神上、生活上給予父母關心和照料 平輩人之間在物質上和生活上相互扶助適用范圍 適用于長輩對晚輩 適用于晚輩對長輩 適用于平輩之間聯系 都是法律規定的家庭成員間應履行的義務,不履行這些義務將會受到法律的制裁。 都是構建和睦家庭的條件。 【易錯易混觀點辨析】成年子女對父母負有撫養的義務,應履行對父母經濟上撫養、生活上照料、精神上慰藉的義務。( )有贍養能力而拒不履行贍養義務且虐待父母的子女,情節嚴重的要承擔民事責任。( )無贍養能力的成年子女可以不履行贍養父母的義務。( )意定監護人既可以是自然人,也可以是具有監護能力的法人或其他組織。( )作為意定監護人的自然人可以是意定被監護人的近親屬,也可以是與其關系密切的其他人。( )×××√√小明八周歲時父母離異。兩年后,母親與孫某再婚,并生下女兒小玲。小明一直跟隨母親和孫某生活,直至他和小玲都成家立業。五年后,孫某病重,生活出現困難,要求小明和小玲支付贍養費。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①孫某只能要求小玲支付贍養費②孫某應當向人民調解委員會申請調解③孫某有權要求小明和小玲支付贍養費④小明對孫某的財產有繼承權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D育小職責大1、生活中的親屬關系2、父母對子女的義務3、父母對子女的權利敬老是義務1、成年子女對父母有贍養的義務2、成年意定監護制度3、家庭失和現象及應承擔的法律責任家和萬事興課堂小結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