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23張PPT)4.2 權利行使 注意界限第四課 侵權責任與權利界限1.民事權利行使的界限(要求)2.★民法給名譽權設定了什么界限?3.★法律對著作權的限制有哪些?4. ★為什么要妥善處理相鄰關系?5.相鄰關系的★實質是什么?主要類型有哪些?6.★如何處理相鄰關系?7.法律規定相鄰關系有什么意義(作用)?閱讀教材P35~38,回答下列問題自主預習案例:林某在某電商平臺注冊了一家店鋪,并通過了實名認證。云某通過網絡在該店鋪訂購了一條某品牌的褲子。收到貨品后,云某發現貨品與網頁宣傳不符,就發表了買家評論并給予差評。之后,雙方為此產生爭議,云某又追加評論,談了自身感受。林某對此大為不滿,以云某惡意差評,侵犯該店名譽權為由,向人民法院起訴云某侵害名譽權。想一想:你在網購時給過差評嗎?你認為云某的行為是否構成侵權?為什么?行使民事權利要注意什么?小云的行為是否構成侵權要具體分析。根據最高法公報案例:網絡交易中買家給“差評”若不是出于惡意詆毀商業信譽的目的,則不屬于侮辱誹謗行為。案例中云某對商品質量及經營者服務的評價僅是個人對商品及服務的情感表達,并沒有誹謗、詆毀、損害等違反法律的行為,不構成侵權。給不滿意的商品和服務打差評是我們每個消費者的權利,同時,我們給評價也不能“太任性”,要遵守誠實信用原則。在互聯網時代買家、賣家要共同遵守相關法律規定和網絡道德規范。如果小云追加的評論中有誹謗、低毀的,則構成侵權。點評:行使民事權利時不能超過正當界限。RART 01民事權利有限制(一)民事權利有限制1.權利的含義:權利通常意味著人們有按照自己的意愿實施某一行為的自由。2.民事權利行使的界限(要求):①民事主體行使民事權利時不能超過正當的界限。②不得濫用民事權利損害國家利益、社會公共利益或者他人合法權益。遵循誠信原則;不違法;不違背公序良俗(一)民事權利有限制3.民法為不同的民事權利設定了界限:(1)民法對名譽權(人身權)設定的界限:①對經營者的產品質量或者服務質量進行批評、評論,就不能認定為侵害名譽權,因為這些行為是保障消費者批評監督權所必需的。但借機以誹謗、詆毀、侮辱等方式損害對方利益的,則構成侵權。[相關鏈接]②行為人為公共利益實施新聞報道、輿論監督等行為,影響他人名譽的,不承擔民事責任;但是,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除外:(一)捏造、歪曲事實;(二)對他人提供的嚴重失實內容未盡到合理核實義務;(三)使用侮辱性言辭等貶損他人名譽的,則構成侵權。【案例】 2021年12月7日,89歲的中南財經政法大學退休教授趙德馨與《中國學術期刊(光盤版)》電子雜志社有限公司(“中國知網”運營方)的侵權糾紛案引發大眾熱議,話題沖上熱搜。老人接受媒體采訪談起維權緣由:“把我100多篇文章收錄(到)數據庫,還通過電腦、手機這些端口來傳播,不僅不告訴我,讀者包括我自己下載還要付費,我本人卻從沒拿到過一分錢稿費?!薄盀槭裁次覄撛斓闹R成果得不到尊重?”2020年8月,老人選擇了維權。在隨后的官司中,趙德馨教授全部勝訴,獲得相應經濟損失和維權合理開支費用,法院判決知網賠償趙教授70萬元。中國知網侵犯了作者的知識產權(著作權)(一)民事權利有限制(2)民法對著作權設定的界限:民法對知識產權的限制在著作權上表現明顯。如作品的合理使用和法定許可使用。在特定的情形中,使用作品不需要著作權人同意,也不必支付使用費。①作品的合理使用:為個人學習、研究或者欣賞,使用他人已經發表的作品;為介紹、評論某一作品或者說明某一問題,在作品中適當引用他人已經發表的作品;為報道時事新聞,在報紙、期刊、廣播電臺、電視臺等媒體中不可避免地再現或者引用已經發表的作品;為課堂教學或者科學研究,翻譯或者少量復制已經發表的作品,供教學或者科研人員使用。①張某播放CD供自己和朋友欣賞,不構成侵權。因為根據著作權法的規定,出于個人學習、研究、欣賞的目的而使用他人作品,屬于合理使用。②李某在營業時間播放CD,作為酒吧的背景音樂,構成侵權。因為用于營業場所播放,具有商業性,不屬于合理使用。【案例】張某和李某各買了一張音樂CD。張某用來自己欣賞,有時也借給好朋友聽;李某經營一家酒吧,他在營業時間播放CD,作為背景音樂。張某和李某的行為是否侵犯了著作權?為什么?(一)民事權利有限制(2)民法對著作權設定的界限:民法對知識產權的限制在著作權上表現明顯。如作品的合理使用和法定許可使用。在某些情形中,除非權利人事先聲明不許使用,他人可以不經著作權人同意,直接使用著作權人的作品,但應當按照規定支付使用費,這屬于作品的法定許可使用。②法定許可使用:報刊轉載其他報刊上發表的作品;在為實施九年義務教育和國家教育規劃而編寫出版的教科書中,匯編已經發表的作品片段或者短小的文字作品、音樂作品等。注意:在合理使用和法定許可使用的情況下,仍需指明作者和作品出處。暢所欲言:同學們覺得,應該如何處理相鄰關系?RART 02妥善處理相鄰關系【案例】小陸家的西側是某公司的經營場所,中間隔一條寬15米左右的公共通道。該公司為給其東面展廳的外部環境照明,在展廳圍墻邊安裝了4盞照明燈,每晚7時至次日晨5時開啟。照明燈高度與小陸家的陽臺持平,最近處離居室20米左右,其間沒有任何物體遮擋。照明燈開啟后,燈光除照亮展廳外,還照射到周圍住宅的外墻。上及小陸家的居室內。夜間從陽臺上目視照明燈燈光,非常刺眼。小陸家要求該公司停用照明燈,但該公司認為安裝使用照明燈是其正常需要,而且該照明燈也有利于周圍居民夜間行走,故不同意停用。上述情形似乎“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請你斷一斷這起鄰里糾紛案。提示:該公司在自己的圍墻邊安裝使用照明燈,盡管是應享有的權利,但該公司的照明燈照明影響了小陸及其家人的生活,所以是一種侵犯居民合法權益的行為。不動產的相鄰權利人應當按照有利生產、方便生活、團結互助、公平合理的原則,正確處理相鄰關系。(二)妥善處理相鄰關系1.相鄰關系:(1)含義:兩個或兩個以上相互毗鄰的不動產所有權人或使用人,在行使不動產的所有權或使用權時,因相鄰各方應當給予便利和接受限制而發生的權利義務關系。【知識拓展】(1)相鄰關系的客體一般不是不動產本身,而是由行使所有權或者使用權所引起的與相鄰人有關的經濟利益或其他利益。(2)所謂“相鄰”,并不以不動產的直接相鄰為限。(2)實質:相鄰關系是對不動產所有權的限制或延伸。(3)(相關鏈接)主要類型:相鄰用水、排水,相鄰通行 ,相鄰不動產利用與管線安設, 相鄰通風、采光、日照,相鄰有害物質排放,等等。)(二)妥善處理相鄰關系2.正確處理相鄰關系:(1)原因:①必要性:鄰里之間如果在排水、通行、通風、采光、觀景等方面處理不當,就可能引發侵權糾紛②意義:法律規定相鄰關系,對于保護相鄰不動產權利人的合法權益,穩定社會秩序,具有重要意義。(1)處理相鄰關系的原則:民法典規定,不動產的相鄰權利人應當按照有利生產、方便生活、團結互助、公平合理的原則,正確處理相鄰關系。(2)法律依據:法律、法規對處理相鄰關系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法律、法規沒有規定的,可以按照當地習慣。(3)具體要求:相鄰關系一方在為自己便利行使權利時,應當照顧到相鄰方的利益。3.★如何處理相鄰關系 探究:徐某在住宅樓三層的自家陽臺上搭建了鴿舍,飼養、放飛信鴿。鴿糞給樓下住戶造成嚴重的污染,放飛的信鴿也嚴重地影響鄰居的休息。幾戶鄰居與徐某協商無效后,將他告上人民法院,要求其停止侵權行為并進行賠償。徐某則認為自己有權在自家陽臺養信鴿。思考:徐某應當承擔法律責任嗎 請說明你的判斷理由。(1)徐某應承擔民事法律責任。(2)理由:①公民在從事民事活動時,必須遵循公平原則、綠色原則、不得違背公序良俗。徐某在自家陽臺搭建鴿舍,卻給鄰居帶來了嚴重污染,并嚴重影響鄰居休息,這違背了公平原則,也不符合社會公德的要求。②民法典規定,不動產的相鄰權利人應當按照有利生產、方便生活、團結互助、公平合理的原則,正確處理相鄰關系。相鄰關系一方在為自己便利行使權利時,應當照顧到相鄰方的利益。徐某在處理相鄰關系時,沒有貫徹這一原則,因此徐某應該立即拆除侵權行為的法律責任侵權責任中的情理法1.甲村和乙村相鄰,一條小河流經甲乙兩村,一年天旱,上游的甲村便在小河上筑起水壩,將水截住,乙村對此不滿,兩村發生糾紛。關于此事說法正確的是( )A.甲村位于河道的上游,有權截水自用乙村不能干涉B.甲村將水截住違反了民法典關于正確處理相鄰關系的原則C.甲村用水須經乙村許可D.乙村用水須經甲村許可B相鄰權糾紛中當事人基本上都是鄰居,甚至有些還是親戚,在生產生活中朝夕相處,本著和平友好相處的態度互相退讓、協商一致,是最佳的解決方式。一般情況下發生居民間的相鄰權糾紛,可以通過自主協商,或者找如物業公司、居委會、片區民警等第三方介入調解,解決矛盾。相鄰權糾紛的解決方式權利行使注意界限 民事權利有限制妥善處理相鄰關系權利的含義權利行使的限制的內容、界限原因含義實質類型課堂小結相鄰關系正確處理相鄰關系原則要求1.李老師在期中考試題目中引用王某的一幅漫畫,王某向法院提起訴訟。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①李老師引用某乙的一幅漫畫命題,屬于作品的合理使用,一般情況下不構成侵權;②應該在命題時注明作者的姓名和作品的出處,否則也會形成侵權。③李老師引用王某的漫畫,未經王某同意,構成侵權。④李老師引用王某漫畫未向王某付費,構成侵權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③④A2.羅某乘坐火車到站后并未下車,而是擅自更換車廂并繼續乘坐。在被列車乘務員發現后,羅某又拒絕補票,還與列車長和乘警發生爭執。央視在對羅某隱名并對其面部進行馬賽克處理后,對此事件進行了報道。網友紛紛對羅某的行為進行批評,羅某生活因此受到影響。下列觀點正確的是( )①羅某惡意逃票,破壞社會公共秩序,是違法行為②羅某生活受到影響是事實,央視的行為構成侵權③網友批評使羅某名譽受損,網友侵犯了其名譽權④央視揭露不當行為,維護了誠實守信的履約機制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B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