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1認識自己【教學目標】通過設計系列教學活動,幫助學生了解人貴自知,理解個人要全面、客觀、完整、 清晰地認識和評價自己,生活中努力做到正確認識自己的優缺點,不斷發展自己、 完善自己。【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如何全面地認識自己,如何看待他人對自己的評價。 教學難點:如何全面地認識自己。 重難點突破:教學中教師通過情境設計、欣賞人物故事并結合中學生自身實際設計諸多關于怎 樣正確全面認識自己、如何對待他人的評價等問題,學生通過合作、交流、探究 等多種方式把握重點,突破難點。【教學方法】案例式教學法、探究式教學法、活動式教學法、合作式教學法、議題式教學法、 情境式教學法、啟發式教學法等。教學設計一、情境導入【教師問題導入】俗話說,“尺有所短,寸有所長”“人貴自知,自知者明”,這 些話語告訴了我們什么道理 【學生回答】學生各抒己見。【教師歸納】在實際生活中,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優點,也有自己的不足。今天, 我們就針對這一話題展開討論,一起來學習“認識自己”。(設計意圖:以問題式導入新課,讓學生帶著思考的問題迅速進入角色,能夠較 好地引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也便于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使學生的智慧得到挖掘和 發展。)二、講授新課活動一:我的“自畫像”【教師引導】請同學們以小組為單位,每人拿一張白紙,用文字或圖畫等形式描 繪自己,完成“自畫像”。學生以小組為單位,每人設計一張“自畫像”。設計過程中可以征求小組同學的 意見和建議,允許小組成員幫助自己完成“自畫像”。【教師活動】隨機抽取部分同學的“自畫像”,通過多媒體投影儀等方式在教室 展示。請同學們猜一猜這是誰的自畫像并說明理由,也可談談你對這位同學的印 象和看法,其他同學可以進行補充。【學生回答】學生仔細觀察教師所展示的同學們的“自畫像”,發揮自己的聰明 才智和想象力,猜測一下是誰的“自畫像”,并說明理由。【教師歸納總結】同學們,從剛才的活動中我們發現,我們的“自畫像”還不能將自己的精神風貌淋漓盡致地表現出來,我們對自己還不完全了解,所以我們有 必要去認識自己。那么正確認識自己有什么重要意義呢 我們怎樣才能正確地認 識自己呢 (設計意圖:教師通過創設情境,讓學生自己完成“自畫像”,渲染了氣氛,為學生營造一個能夠認真審視自我的思維空間,引導學生在發現、推薦、交流我的 “自畫像”過程中,充分感受自己的稟賦和獨特性,使學生真切地正確認識自己。) 活動二:足球小組風波【教師活動】教師通過多媒體出示校園情景劇,并強調同學們思考的問題。 足球小組風波學校足球比賽前夕,七年級(1)班為誰當足球比賽小組長一事展開了激烈的爭 吵 · …陽陽:我的球技最棒,你們都不如我,應該由我來擔任本次足球比賽的小組長。 明明:強強的球技雖然比你差點兒,但只有那么一點,我們大家都愿意讓他來當 本次比賽的小組長。陽陽:哼,不識抬舉。要是這樣的話,本次足球比賽我不參加了! 小組其他同學向陽陽投去異樣的眼光 ·…(1)對于陽陽同學對自己的認識,你是怎樣看待的 (2)陽陽對自己的認識會產生怎樣的影響 【學生活動】學生探究討論,根據自己的發現回答。【教師提示】(1)陽陽同學只看到了自己的優勢,沒有發現自己的不足。他沒有 做到正確對待別人的評價。(2)他的這一認識讓他不能全面地認識自己,影響與他人的交往,不利于與他 人的積極互動。【教師總結歸納】人貴自知。正確認識自己,準確把握自己的稟賦和特性,有助 于我們增強自信,促進自我發展,促進與他人的交往,正確處理個人與社會的關 系,從而更好地認識和改造外部世界。通過對自我的全面分析來認識自己。我們可以從身材、相貌、體能、性別等生理 狀況來認識自己,從性格、氣質、能力等心理特征來認識自己,從自己在家庭或 班級中的角色等社會關系來認識自己。(設計意圖:以校園情景劇方式進行展示,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參與意識,學生自 行設計、親身體驗,能更深入細致地理解正確認識自我、正確評價自我,獲得事 半功倍的效果,指導學生在現實生活中不斷自我發展,正確處理個人與社會的關 系,更好地認識和改造外部世界。)活動三:析故事,學方法(一)【故事賞析】周處的故事西晉時期,有一位叫周處的強壯青年在鄉里橫行霸道。一天,他見一位老人在糧 倉邊唉聲嘆氣,便問何故。老人說:“鄉里三害,南山猛虎,長橋蛟龍,再加上 你,禍亂鄉里,攪擾民生。”周處決心除掉三害,他殺猛虎,屠蛟龍,自己則改 邪歸正,學文練武,注意品德修養,終成忠臣孝子。(1)周處是通過什么途徑認識自己的 (2)周處改過自新,最終成為忠臣孝子的經歷對于我們正確認識自己有哪些啟 示 教師出示典型故事材料及問題,學生帶著問題以小組為單位思考討論。學生代表展示。【教師總結】(1)通過他人的評價來認識自己。他人的評價是我們認識自己的一 面鏡子,有助于我們形成對自己更為客觀、完整、清晰的認識。(2)正確對待他人的評價是走向成熟的表現。我們要客觀冷靜地對待他人的評 價,既不盲從也不輕視。(二)如何正確對待他人的評價【教師活動】閱讀課本P11“方法與技巧”-如何正確對待他人的評價。思考歸納 我們平時的做法。學生閱讀思考:如何正確對待他人的評價 結合自己的做法加以補充。【教師總結】對待他人的評價我們要:用心聆聽。心懷感激之情,感謝他人幫助 我們更清楚地認識自己:悉心聽取他人對自己的看法,重視他人的評價,不過早 下結論。注重溝通。當他人的評價與自我評價不同時,我們可以主動與對方溝通交流,了 解他們評價的緣由,從而更好地理解他人的評價,全面地認識自我。勇于面對。有些客觀、中肯的評價,可能是我們不愿意聽到的,但當我們有足夠 的勇氣面對這些評價時,不僅能更好地看清自己,而且可以不斷地提升自己。理性應對。對于他人不客觀的評價,如吹捧或貶損,我們可以經過理性思考后選 擇忽略或平靜地拒絕,不讓這樣的評價影響自己。(設計意圖:設計該環節一方面能夠幫助學生了解中國古代故事,弘揚中華優秀 傳統文化,明哲理、辨是非;另一方面也能幫助學生認識到他人的評價是我們認 識自己的一面鏡子,生活中對他人的評價我們要客觀冷靜地分析,既不盲從也不 輕視。對于“方法與技巧”部分的學習,以學生自主學習為主,培養了學生獨立 學習、思考解決問題的能力,提高了教學效果。)活動四:在實踐的檢驗中認識自己奧托 ·瓦拉赫是諾貝爾化學獎獲得者,他的成才過程極富傳奇色彩。瓦拉赫在開 始讀中學時,父母為他選擇的是一條文學之路,不料一個學期下來,老師為他寫 下這樣的評語:“瓦拉赫很用功,但過分拘泥,這樣的人即使有著完美的品德, 也不可能在文學上發揮出來。”此時父母只好尊重兒子的意見,讓他改學油畫。可瓦拉赫既不善于構圖,又不懂潤色,對藝 術的理解力也不強,成績在班上總是倒數第一,學校的評語更是令人難以接受: “你是繪畫藝術方面不可造就之才。”面對如此“笨拙”的學生,絕大部分老師 認為他已成才無望,只有化學老師認為他做事一絲不茍,具備做好化學實驗應有 的品格,建議他試學化學。父母接受了化學老師的建議。這下,瓦拉赫智慧的火 花一下子被點燃了。文學藝術的“不可造就之才”一下子變成了公認的化學方面 的“前程遠大的人才”。最終,瓦拉赫獲得了諾貝爾化學獎。【教師活動】教師多媒體展示上述奧托 ·瓦拉赫求學材料,并要求學生帶著問題 看材料。問題設計:從奧托 ·瓦拉赫整個求學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到他的成功你發現了哪些 問題 【學生活動】學生閱讀上述材料,思考教師所設計問題,每個小組選代表展示問 題答案。【教師總結】在生活實踐中認識自己。學習,勞動、人際交往等生活實踐,能夠 讓我們更加了解自己的優勢和不足,不斷證明自己,檢視自己,對自己的認識更 加準確,自我形象也更加清晰。認識自己是一個過程。隨著年齡的增長,知識的積累,視野的開闊,我們對自己 的認識逐步深入。在這個過程中,我們不斷發展自己、完善自己。(設計意圖:設計該環節目的是讓學生學會在社會實踐中正確認識自己,不斷發 展自己、完善自己,為學生順利完成初中學業奠定基礎。)三、課堂小結通過這節課的學習,我們知道了認識自己的意義;知道了通過對自我的全面分析 來認識自己、通過他人的評價認識自己;學會了正確認識他人的評價以及要在生 活實踐中不斷認識自己、完善自己。作為當代中學生,要順利度過初中學習生活,在中學階段中有所成就、有所發展就必須學會正確認識自己。 (在悠揚的音樂聲中結束本節課。)板書設計第二課正確認識自己 第一節認識自己一、我的“自畫像”二、認識自我優缺點三、對待他人評價四、在實踐的檢驗中認識自己生活在線“自我成長”訪談錄:和自己的親人、老師、朋友、同學對話,也是認識自我的好 方法。每個同學選擇家長、兩位熟悉的老師、三位熟悉的同學作為訪談對象,進 行交流,傾聽,記錄他們對自己的真實看法。教學反思本節課通過創設各種貼近學生的問題和小情境,引導學生關注自己、思考自己, 尤其是以小組為單位的探究學習,讓每個學生都有機會向同學展示自己的優點和 不足,增進同學之間的了解,培養團隊協作精神。小組間活動激發了學生的學習 興趣,課堂氣氛活躍。只有讓學生認識自己,才能最大限度發揮自己的優勢和特 長,使每個學生健康成長,為學生終身學習和發展奠定必要的知識和能力基礎。 在教學過程中,重視方法指導,在指導學生的學習方法和培養學生能力方面采用 了自主探究法、合作探究法、總結反思法等方法。對于學情,課前一定要充分準 備,七年級學生的認知規律、心理特點一定要充分考慮到。備課資料如何認識自我、完善自我 認識自己,看清自己,才能懂得人生的意義。倘若不了解自己,自我意識會出現 缺陷,如:扭曲的自尊-虛榮,消極的自惜-自卑,退縮的自覺-從眾,表態的自立 -逆反,極端的自信-自負,放縱的自我-任性。自我意識會出現自我中心、自我失 控、自我分裂等偏差。1. 認識自己。請思考:什么是人 人是什么 我是誰 我是否有價值 我為什么要生活 我努力奮斗為的是什么 生命的意義是什么 人生的目的是什么 客觀地、透徹地、準確地認識自己是非常重要的。只要能對自己有一種清醒的認 識,就能活得明白,活得真實,活得從容和快樂。自我認識是自我意識的認知成 分,也是自我調節控制的心理基礎,認識自我的途徑包括:自我感覺、自我概念、 自我觀察、自我分析和自我評價。自我評價是對自己能力、品德、行為等方面社 會價值的評估,它最能代表一個人自我認識的水平。2.了解自己。了解自己有時候的確比較難,一般來說,當局者迷,旁觀者清, 周圍的人對我們的態度和評價能幫助我們了解自己。所以要尊重他人的態度與評 價,冷靜地分析,既不能盲從,也不能忽視。在與他人的比較中認識自己,以活 動的成果來了解自我,體驗自我存在的價值。價值觀是人用于區分好壞,分辨是 非及重要性的心理傾向體系,它反映人對客觀事物的評價。所以價值觀決定人的 自我認識,直接影響和決定一個人的理念、信念、生活目標和追求方向的性質。 幾種重要的價值觀:健康、成就、權利、家庭、愛、自主、美感,以此了解自己 的興趣所在、情緒色彩、心情向往、性格傾向,這樣了解自己,有自知之明,就 可以準確地找到自己的心理定位和社會定位,容易實現心理平衡,了解自己。要 做到有自知之明,真正獲得瀟灑的人生。3.發掘自己。事實表明,每一個人身上都有巨大的潛能沒有開發出來。從生理 角度而言,人的身體潛能存在一個限度;但是從心理學角度講,人的心理潛力卻 是無法想象的。人的潛能主要是指心理能量、大腦潛力。例如,人的腦力活動是個偉大的奇跡,人的大腦有成百上千億的零件組成,具有極大的貯存量, 可以在每秒鐘接受10來個信息。一個信息單位叫做1比特,人腦的容量有100 萬億個比特,這還是較為保守的估計。這100萬億個比特,究竟有多大呢 它可 以裝下全世界所有圖書館的藏書內容,一個人若把自已一生耳聞目睹的全部信息、 各種事情等一一寫下來,即使一天寫24小時,大約要寫2000年之久,還不一定 能寫完。何況人類還有潛意識,有許多難以用語言表達的微妙感覺和印象!實際 上 ,一個普通人能夠表達出的信息量只是巨大的冰山露出海面的峰頂,絕大部分 腦細胞仍處于待業狀態。而且人腦不同于機器,使用久了也不會有磨損,而且越 來越好用,就像有人學外語,一旦掌握了一兩門外語,再學第三門外語就會容易 許多。4. 完善自我。合理定位自我,實事求是地認識自己,對自己有一個恰如其分的 了解,才能找到屬于自己的位置,才能正確規劃自己的人生路,做個受歡迎的人。 修正自己,擁有一個美好的理想。人總是隨著年齡和所處的環境而不斷地改變著, 我們身處瞬息萬變的信息時代,所擁有的知識不是到達某一個程度就夠了,而是 要不斷地學習和勤于修正自己。一個人慢慢長大成人,其標志在于能夠自覺、自 信、自在,盡心、盡力、盡職。堅定自我,欣賞他人。培養辯證的思維方法;現 實地接受自我,不斷超越自我,現實地完善自我,積極塑造自我。寓言故事欣賞-《一只山羊》一只山羊在柵欄外徘徊,想吃柵欄里的白菜,可是它認為自己進不去,因為早晨 的太陽是斜照的,所以山羊看到自己的影子很長很長。“我如此高大,一定能吃到樹上的果子,不吃這白菜,又有什么關系呢 ”于是他奔向很遠處的一片果園,還沒到達果園,已是正午,太陽照在頭上,這時山羊的 影子變成了很小的一團。“唉,我這么小,是吃不到樹上的果子的,還是回去吃白菜吧!”它對自己說,于 是它又往回奔跑。跑到柵欄外時太陽已經偏西,山羊的影子重新變得很長很長, 此時山羊很驚訝,我為什么要回來呢 憑我這么高大的個子,吃樹上的果子,簡 直太容易了!山羊又返回去,就這樣直到黑夜來臨,山羊仍然餓著肚子。山羊的故事告訴我們:人生的很多失敗與痛苦,其實原因在于我們不能認識自己、 正確地定位。所謂定位,說到底,其實就是一個選擇與放棄的問題,智慧的人要 認清自己的能力,知道自己適合什么,不適合什么,長處是什么,短處是什么, 學會放棄,需要徹悟的智慧和割舍的勇氣,善于選擇,勇于放棄,就能清除干擾, 為自己的定位找到正確的方向。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