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珍惜師生情誼【教學目標】1.通過聯(lián)系學生生活實際開展探究性活動,使學生能正確認識師生交往的意義,知道師生 交往的良好狀態(tài),愿意與老師交往,積極與老師進行有效的溝通,構建和諧的師生關系。2. 通過生活場景模擬、課本劇表演、探究與分享等活動形式,使學生學會正確對待老師的 批評和表揚,正確處理與老師之間的關系。3.通過情境創(chuàng)設開展模仿秀活動,提高學生對教師教學風格的理解能力,學會正確面對不 同風格的老師,尊重每一位老師,具備正確的責任認知。【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懂得師生之間需要彼此尊重、教學相長、相互促進,是師生交往理想而美好的狀態(tài); 學會正確對待老師的表揚和批評。教學難點:尊重并適應不同風格的老師;學會真誠、恰當?shù)叵蚶蠋煴磉_自己的觀點和見解。 重難點突破:教師要充分挖掘?qū)W生自身與老師交往的素材,結合學生生活實際開展分析討論,將問題置于 具體的場景中,通過討論讓學生一步步得出結論;要充分利用教材中的材料進行分析,適當 選取典例案例進行教學。【教學方法】合作探究法、情境教學法、體驗式教學法、活動式教學法、議題式教學法、啟發(fā)談話法、多 媒體輔助演示法等。教學設計一、情境導入欣賞歌曲,導入新課。多媒體展示歌曲《老師》。【教師引導】歌詞中寫道:“你給我一句話,就打開我一扇窗;你給我一個微笑,我就渾身 是力量;你給我一個眼神,我就找到了方向;你放開雙手,讓我遨游知識的海洋 … 你 給我的一切,我永遠不會忘……”回想你與老師交往的場景,說說當時你的感受,和同學 們一起來分享吧!【學生活動】描述與老師交往的場景,體會老師的關愛以及對自己的影響。 【教師提問】說說在這些場景中,老師分別扮演著什么樣的角色 【學生活動】學生思考回答。結合場景完成課本P38表格。印象深刻的師生 交往場景 老師扮演的角色 老師對自己的影響印象深刻的師生交往場景老師扮演的角色老師對自己的影響【教師引導】在師生交往中,老師扮演著指導者、組織者、傾聽者、陪伴者等角色。老師陪 伴我們成長,我們的學習離不開老師的引領和指導。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習第五課項目2“珍 惜師生情誼”。(設計意圖:以師生共同欣賞歌曲《老師》導入,營造溫馨的課堂氛圍,為學習新課作好鋪 墊。結合學生已有的師生交往經(jīng)歷和體驗,回憶與老師交往的片段,初步感悟師生交往的情 深意濃,順利導入新課。)二、講授新課環(huán)節(jié)一:自主學習多媒體展示學習要求:請同學們認真閱讀課本P37-41的內(nèi)容,查找以下問題答案。1.師生交往理想而美好的狀態(tài)是怎樣的 2.怎樣接受老師的引領和指導 3.怎樣正確認識和對待老師的表揚和批評 4.如何對待不同風格的老師 (設計意圖:通過自主學習,初步感知本節(jié)課主要知識點,為探究學習新知識奠定基礎。) 環(huán)節(jié)二:理想而美好的師生關系活動一:看圖片談感想(也可選用本校師生和諧相處的照片)【教師提問】從以上圖片可以看出,師生之間是一種怎樣的關系 【學生活動】學生思考回答。(如:和諧、融洽、民主、平等 · )【教師引導】你認為師生交往理想而美好的狀態(tài)是怎樣的呢 【師生活動】學生思考回答,教師及時點評引導。【教師小結】彼此尊重、教學相長、攜手共進,是師生交往理想而美好的狀態(tài)。 【學生活動】學生做課堂筆記。【教師補充】1.彼此尊重是建立良好師生關系的開始。要尊重對方的人格尊嚴、個性差異和勞動成果。 老師是我們敬重的長輩,是我們的良師益友,也是有血有肉、有喜怒哀樂的普通人,我們應 該主動理解、關心老師。2.“教學相長”出自《禮記 ·學記》。教與學是師生相互陪伴、相互促進、共同成長的過程。 一方面,我們的學習離不開老師的引領和指導;另一方面,我們與老師交流互動,也可以促 進老師更好地“教”。活動二:真誠接受老師的引領和指導多媒體展示:張桂梅作為一位扎根山區(qū)的基層教育工作者,始終牢記初心使命,40多年一 如既往、孜孜不倦,以無私.從容、執(zhí)著、奉獻的精神扎根山區(qū)教育一線,以實際行動兌現(xiàn) 了創(chuàng)辦免費女子高中學校的諾言,托舉起山區(qū)孩子“知識改變命運”的希望和夢想,讓數(shù)千 名山區(qū)女學生圓夢大學。人們都說,這所學校的背后離不開學生的苦學、老師的苦教,離不 開老師們的艱辛付出。【教師提問】我們怎樣正確對待老師的引領和指導 【學生活動】學生思考回答。【教師小結】真誠接受老師的引領和指導。我們應該發(fā)自內(nèi)心地尊重老師,善于從老師的教 誨中汲取成長的營養(yǎng),以勤學好問、積極主動的態(tài)度與老師交流。活動三:課本劇-假如我是……情境一小奇喜歡文學創(chuàng)作,他寫的小說經(jīng)常獲得語文老師的贊賞。但是在一次數(shù)學課上,他偷偷在下面寫小說,被數(shù)學老師發(fā)現(xiàn),他被狠狠批評了一頓 ·…情境二 小宇總是能保質(zhì)保量地上交各科作業(yè),經(jīng)常被老師表揚。但是今天上英語課時,老 師卻當著全班同學的面,狠狠地批評了幾個沒交作業(yè)的同學,包括小宇。后來,英語老師發(fā) 現(xiàn)小宇的作業(yè)本原來是被自己遺忘在了辦公室 …【教師引導】贊揚,特別是來自老師的贊揚能夠建立學生的自信,但在與老師的交往過程中, 不只有贊揚,也會有批評。下面我們以校園生活中常見的兩個情境為基礎,進行續(xù)演。要求:(1)請每個小組選擇以上情境中的任意一個,分角色續(xù)演故事。(2)每個故事分別設計和表演兩種不同版本的結尾。(3)比較不同的結尾分別會給當事人帶來哪些不同的感受和可能的結局。【學生活動】以小組為單位編排劇本并表演展示。【教師小結】我們要正確對待老師的表揚和批評。老師的表揚意味著肯定、鼓勵和期待,激 勵我們更好地學習和發(fā)展。對待老師的表揚,我們應戒驕戒躁、再接再厲,爭取做得更好。 老師的批評意味著關心、提醒和勸誡,幫助我們反省自己,完善自我。對待老師的批評,我 們應把注意力放在老師批評的內(nèi)容上,理解老師的良苦用心。(設計意圖:以小組為單位共同表演課本劇,創(chuàng)設貼近學生生活的生活情境,續(xù)演故事的不 同結尾,采訪當事人的體會,包括受到表揚和批評時的不同心情,引導學生正確處理與老師 的矛盾,學會用正確的方法與老師相處。)課堂筆記區(qū):怎樣正確對待老師的表揚和批評 老師的表揚意味著肯定、鼓勵和期待,激勵我們更好地學習和發(fā)展。對待老師的表揚,我們 應戒驕戒躁、再接再厲,爭取做得更好。老師的批評意味著關心、提醒和勸誡.幫助我們反 省自己,完善自我。對待老師的批評,我們應把注意力放在老師批評的內(nèi)容上,理解老師的 良苦用心。環(huán)節(jié)三:面對不同風格的老師活動四:模仿秀【活動要求】以小組為單位選代表上臺模仿一位本班的任課老師,用最能體現(xiàn)該老師風格特 點的動作、語言、表情等,讓大家一起猜是哪位老師。【學生活動】小組代表上臺模仿,其他同學猜。【教師提問】1.為什么會有不同風格的老師 2.如何對待不同風格的老師 【學生活動】學生思考回答。【教師小結】由于年齡、專業(yè)、閱歷、性格等差異,每位老師的教育教學方式有所不同。我 們要尊重并適應不同風格的老師,不同風格的老師都有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面對不同風格的老師,我們要承認老師的差別;發(fā)現(xiàn)不同風格老師的優(yōu)點;嘗試了解老師教育行為的初衷 和用意;積極主動交往等。(設計意圖:通過貼近學生生活的案例分析,讓學生學會正確對待不同風格的老師,尊重并 適應不同風格的老師。)活動五:思考與練習 多媒體展示情境現(xiàn)場:課上,小浩不遵守紀律,沒認真聽講,老師提問時,他慌忙拿起同桌寫的答案作答,老師發(fā) 現(xiàn)后非常生氣,狠狠地訓斥了他,并把他座位調(diào)到最后一排。面對這一切,小浩的內(nèi)心深深 地被刺痛了,他差點和老師頂撞起來。他在周記中寫到這件事,大膽地指出老師的態(tài)度和語 言傷害了他,強調(diào)自己并不是這樣的學生。老師看到他的周記后寫道:“你的文章寫得很好, 你很有勇氣。沒想到我的做法嚴重傷害了你的自尊心。在此,我向你表示歉意 …… ”【教師提問】閱讀上述材料,你從中感悟到什么 【學生活動】學生思考回答。【教師活動】教師點評指導。 【活動拓展】1. 閱讀課本P39“方法與技能”,掌握與老師發(fā)生矛盾時的處理方法。 2.閱讀課本P41“啟思導行”,說說日常生活中我們怎樣尊重老師。三、課堂小結【學生活動】通過本節(jié)課的學習,學生暢談收獲。【教師小結】通過本節(jié)課的學習,我們懂得了師生交往理想而美好的狀態(tài),學習了與老師溝 通的方法和技巧,我們要積極構建和諧的師生關系,珍惜師生情誼。同學們,有一種職業(yè)最 美麗,那就是教師;有一道風景最雋永,那就是師魂;有一種情感最動人,那就是師生情。 在我們的成長道路上,老師既是我們的師長,又是我們的朋友。我們擁有同一片廣闊的天空, 在同一片天空下,我們用愛播撒著希望 …(設計意圖:課堂小結中教師作結束語,對本節(jié)課知識作出高度概括和提升,使學生在感悟 體驗的基礎上,將尊重老師、理解老師的情感進行升華。)教學反思本節(jié)課設計思路清晰,教學目標基本實現(xiàn),教學活動落實比較到位。課本劇及模仿秀活動設 計有特色、有趣味,學生參與度高,有利于在體驗中達成教學目標。本課教學設計堅持踐行 “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關注學生已有的生活體驗和感悟,利用情境、資料、采訪等活動, 引導學生對教材內(nèi)容進行深入探討和深層次的理解,極大地提高了學生參與課堂的積極性, 學生的主體地位得到充分的發(fā)揮,增強了學生對學習過程的個人感受,培養(yǎng)了學生的發(fā)散思 維和思辨能力,符合新課標理念,使課堂成為學生展示自我、發(fā)展個性的平臺。在實際教學 過程中,個別環(huán)節(jié)過渡較為生硬,銜接不夠自然;部分問題設計還需要不斷推敲,這也是需 要不斷完善之處。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