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章末素養提升物理 觀念 三種常見的力 1.重力:方向豎直向下,大小為G=mg,作用點在重心上 2.彈力:在接觸面上產生的彈力方向與接觸面垂直,繩產生的彈力方向沿繩并指向繩收縮的方向 大小:彈力的大小與形變量有關,在彈性限度內,形變量越大,彈力越大 胡克定律:在彈性限度內,彈簧發生彈性形變時,彈簧彈力F的大小跟彈簧伸長(或縮短)的長度x成正比,即F=kx 3.摩擦力 (1)滑動摩擦力:①方向:沿接觸面的切線,與相對運動方向相反 ②大小:Ff=μF壓 (2)靜摩擦力:①方向:沿接觸面的切線,與相對運動趨勢方向相反 ②大小:0牛頓第三定律 1.內容:兩個物體之間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總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條直線上 2.作用力與反作用力的特點 (1)同時產生,同時變化,同時消失 (2)同種性質 (3)分別作用在兩個相互作用的物體上 3.知道一對作用力和反作用力與一對平衡力的區別力的合成和分解 1.合力與分力:等效替代關系 2.遵守的定則:平行四邊形定則、三角形定則 3.合力大小范圍:|F1-F2|≤F≤F1+F2共點力的平衡 1.平衡狀態:物體受到幾個力作用時,保持靜止或勻速直線運動狀態 2.平衡條件:F合=0或Fx=0,Fy=0科學 思維 等效思想 1.重心是物體重力的等效作用點 2.合力和分力是等效替代的關系假設法和 條件法 1.根據彈力產生的條件或假設法(結合運動狀態)判斷彈力的有無和方向 2.根據摩擦力產生的條件或假設法(結合運動狀態)判斷摩擦力的有無和方向整體法和 隔離法 正確選取研究對象,初步會應用整體和隔離的思想對物體進行受力分析平衡問題 的解法 (1)合成法;(2)正交分解法;(3)圖解法數學方法 的應用 應用作圖和三角函數知識、相似三角形法求解合力或分力科學 探究 1.能提出與“彈簧形變量和彈力間關系”的探究方案有關的物理問題。 2.能根據測量數據描繪彈簧彈力與形變量關系的圖像(F-x圖像)。能對F-x圖像進行分析,得到彈簧彈力和形變量的定量關系,求出彈簧的勁度系數,知道測量誤差產生的原因。 3.能根據等效思想設計“探究兩個互成角度的力的合成規律”實驗方案并進行交流。理解“等效”是指橡皮條的形變量及方向都相同,能用合適的方法記錄力的方向。 4.能選擇合適的標度,作出合力與分力的圖示,能總結、歸納合力與分力之間所遵循的規律,知道實驗誤差產生的原因。科學態 度與責任 1.通過重力、彈力和摩擦力在生產和生活中的應用,認識到物理學與生產生活的緊密聯系。 2.學習生產生活中增大或者減小摩擦力的實例,具有將摩擦力知識應用于生產生活的意識。例1 (2024·潮州市高一統考)如圖所示,重型自卸車利用液壓裝置使車廂緩慢傾斜到一定角度,車廂內的石塊就會自動滑下。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在石塊下滑前后自卸車與石塊整體的重心位置不變B.自卸車車廂傾角越大,石塊與車廂間的動摩擦因數越小C.自卸車車廂傾角越大,車廂與石塊間的正壓力越小D.石塊開始下滑時,受到的摩擦力大于重力沿斜面方向的分力答案 C解析 石塊下滑后整體的重心位置降低,A錯誤;石塊與車廂間的動摩擦因數固定不變,B錯誤;設車廂與水平面間的夾角為θ,正壓力FN=Gcos θ,車廂傾斜角度越大,FN越小,C正確;開始下滑時,石塊受到的摩擦力小于重力沿斜面方向的分力,D錯誤。例2 (2024·陽江市高一期末)重力分別為50 N和60 N的木塊A、B間連接有水平輕彈簧,兩木塊靜止在水平面上,A、B與水平面間的動摩擦因數均為0.25,彈簧被拉長了2 cm,彈簧的勁度系數為400 N/m。現用大小為F=5 N、方向水平向右的拉力作用在木塊B上,如圖所示。已知最大靜摩擦力等于滑動摩擦力,則力F作用后木塊A、B所受的摩擦力的大小分別是 ( )A.8 N 3 N B.8 N 8 NC.8 N 13 N D.0 0答案 A解析 木塊A與水平面間的滑動摩擦力為:FfA=μGA=0.25×50 N=12.5 N,木塊B與水平面間的滑動摩擦力為:FfB=μGB=0.25×60 N=15 N,彈簧彈力為:F彈=kx=400×2×10-2 N=8 N,施加水平拉力F后,B木塊水平方向受向左的彈簧彈力和向右的拉力,由于B木塊與水平面間的最大靜摩擦力為15 N(等于滑動摩擦力),大于彈簧彈力和拉力的合力,故木塊B靜止不動,木塊B受到的靜摩擦力FfB'=F彈-F=8 N-5 N=3 N;施加水平拉力F后,彈簧長度沒有變化,彈力不變,故木塊A相對水平面有向右的運動趨勢,受到向左的靜摩擦力,且與彈力大小相等,FfA'=F彈=8 N;綜上所述,A正確,B、C、D錯誤。例3 (多選)(2023·龍巖市第一中學高一月考)如圖,質量分別為m1、m2的兩個物體A和B通過輕彈簧連接,在力F的作用下一起沿水平方向向右做勻速直線運動,力F與水平方向成θ角。已知物體A與水平面之間的動摩擦因數為μ,重力加速度為g,則下列對物體A所受支持力FN和摩擦力Ff的表述正確的是 ( )A.FN=(m1+m2)g-Fsin θB.FN=(m1+m2)g-Fcos θC.Ff=Fcos θD.Ff=μ(m1+m2)g-μFsin θ答案 ACD解析 以物體A、B及輕彈簧組成的整體為研究對象,由平衡條件可得,豎直方向滿足Fsin θ+FN=(m1+m2)g,可得FN=(m1+m2)g-Fsin θ,水平方向滿足Fcos θ=Ff,A、C正確,B錯誤;由滑動摩擦力的定義可得Ff=μFN=μ(m1+m2)g-μFsin θ,D正確。例4 如圖所示,一固定的“∩”形支架兩端連有一根長為L的輕繩,光滑輕質圓環下端懸掛質量為m的重物跨在輕繩上(圓環可沿輕繩滑動)。開始時繩子固定在支架上等高的M、N兩點,繩中拉力為F,現保持繩子左端固定且繩長不變,將繩子右端從N點沿豎直支架緩慢移至P點,再從P點沿圓弧支架向左端緩慢移至Q點。關于繩子拉力F的變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從N→P→Q的過程中,拉力F一直不變B.從N→P→Q的過程中,拉力F先不變,再減小C.從N→P→Q的過程中,拉力F一直變大D.從N→P→Q的過程中,拉力F先增大,再減小答案 B解析 以圓環為研究對象,受力分析如圖所示根據平衡條件有F=,在繩子右端從N點沿豎直支架緩慢移至P點的過程中,設兩直桿間的距離為x,根據數學知識有,sin θ=,可知θ保持不變,故拉力F保持不變,在從P點沿圓弧支架向左端緩慢移至Q點的過程中,θ不斷減小,則F不斷減小。故選B。繩長不變類問題的解題方法1.不計滑輪和繩子之間的摩擦時,動滑輪兩側繩中張力大小相等,左右兩側繩與豎直方向間夾角也相等。2.在移動固定細繩一端的懸點位置時,細繩與豎直方向間的夾角是否變化,要看細繩兩端水平方向上的間距是否變化。例5 (多選)(2023·襄陽市第一中學高一月考)如圖所示,傾角θ=30°的斜面體A固定在水平地面上,一根輕繩跨過斜面體頂端的輕質小滑輪,繩兩端系有質量為2.5m和m的小物塊a、b,整個裝置處于靜止狀態,與a相連的輕繩與斜面平行?,F給物塊b施加一個水平向右的力F,使其緩慢運動到繩與豎直方向成60°角的位置。整個過程中小物塊a一直保持不動,不計繩與滑輪間的摩擦,在此過程中 ( )A.力F一直增大B.小物塊a受到的摩擦力先增大后減小C.繩上張力先增大后減小D.小物塊a與斜面之間的動摩擦因數最小值為答案 AD解析 物塊b處于平衡狀態,對b受力分析,如圖甲所示,設繩與豎直方向的夾角為α,根據平行四邊形定則可知,水平向右的力F=mgtan α繩的拉力FT=故當α從0變化為60°的過程,F逐漸變大,FT逐漸變大,A正確,C錯誤;根據繩的拉力FT=可知,當α=0時FTmin=mg當α=60°時FTmax=2mg對a受力分析,如圖乙、丙所示剛開始FTmin=mga處于靜止狀態,則摩擦力Ff=2.5mgsin 30°-FTmin=0.25mg方向沿斜面向上,當α變為60°時,摩擦力為Ff'=FTmax-2.5mgsin 30°=0.75mg,方向沿斜面向下,故小物塊a受到的摩擦力先減小后增大,故小物塊a與斜面之間的動摩擦因數最小值為μmin==,故B錯誤,D正確。例6 (2024·陜西師大附中高一期中)如圖所示,兩根相同的直木棍AB和CD相互平行。斜靠在豎直墻壁上固定不動。一個半徑R=5 cm、質量m=20 kg的水泥圓筒從木棍的上部恰好能勻速滑下,已知兩木棍間距d=8 cm,與水平面的夾角α=37°,兩木棍和水泥圓筒間的動摩擦因數處處相同。sin 37°=0.6,cos 37°=0.8,g取10 m/s2。[可能用到的數學公式:asin θ+bcos θ=sin(θ+φ),tan φ=](1)求兩根直木棍對水泥圓筒彈力的合力及摩擦力的合力的大小;(2)求每根直木棍與水泥圓筒間的動摩擦因數;(3)將水泥圓筒沿直木棍勻速向上拉動,求所需最小拉力。(sin 74°=0.96)答案 (1)160 N 120 N (2)0.45 (3)192 N解析 (1)從右側視角分析,在沿斜坡方向有Ff合=mgsin α垂直于斜坡方向有F彈合=mgcos α解得Ff合=120 NF彈合=160 N(2)從B→A視角分析,受力示意圖如圖甲所示圖中θ角滿足sin θ==所以θ=53°由2FNcos θ=mgcos α解得FN= N所以動摩擦因數為μ==0.45(3)從右側視角受力分析,如圖乙所示因木棍提供的支持力合成為2FNcos θ,摩擦力合成為2Ff=2μFN故兩個力的合力方向固定,圖中β角滿足tan β===故β=37°現問題變為“水泥圓筒受重力、兩木棍提供的力和拉力三力平衡,拉力最小值為多少”,根據力學平衡的矢量三角形得Fmin=mgsin (α+β),解得Fmin=192 N(共27張PPT)章末素養提升DISANZHANG第三章再現素養知識物理 觀念 三種常見的力 1.重力:方向 ,大小為G= ,作用點在 上2.彈力:在接觸面上產生的彈力方向與 ,繩產生的彈力方向沿___并指向繩收縮的方向大小:彈力的大小與形變量有關,在彈性限度內,形變量越 ,彈力越大胡克定律:在彈性限度內,彈簧發生彈性形變時,彈簧彈力F的大小跟彈簧_____成正比,即F=___3.摩擦力(1)滑動摩擦力:①方向:沿接觸面的 ,與 方向相反②大小:Ff=______(2)靜摩擦力:①方向:沿接觸面的 ,與 方向相反②大小:___________豎直向下mg重心接觸面垂直繩大伸長(或縮短)的長度x切線相對運動μF壓切線相對運動趨勢0kx再現素養知識物理 觀念 牛頓第三定律 1.內容: 物體之間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總是大小 ,方向 ,作用在同一條直線上2.作用力與反作用力的特點(1)同時產生,同時 ,同時消失(2)同種性質(3)分別作用在兩個相互作用的物體上3.知道一對作用力和反作用力與一對平衡力的區別兩個相等相反變化再現素養知識物理 觀念 力的合成和分解 1.合力與分力: 關系2.遵守的定則:平行四邊形定則、三角形定則3.合力大小范圍: ≤F≤_______共點力的平衡 1.平衡狀態:物體受到幾個力作用時,保持靜止或_________狀態2.平衡條件: 或Fx=0,Fy=0等效替代|F1-F2|F1+F2勻速直線運動F合=0再現素養知識科學 思維 等效思想 1.重心是物體重力的等效作用點2.合力和分力是等效替代的關系假設法和 條件法 1.根據彈力產生的條件或假設法(結合運動狀態)判斷彈力的有無和方向2.根據摩擦力產生的條件或假設法(結合運動狀態)判斷摩擦力的有無和方向整體法和 隔離法 正確選取研究對象,初步會應用整體和隔離的思想對物體進行受力分析再現素養知識科學 思維 平衡問題 的解法 (1)合成法;(2)正交分解法;(3)圖解法數學方法 的應用 應用作圖和三角函數知識、相似三角形法求解合力或分力再現素養知識科學 探究 1.能提出與“彈簧形變量和彈力間關系”的探究方案有關的物理問題。2.能根據測量數據描繪彈簧彈力與形變量關系的圖像(F-x圖像)。能對F-x圖像進行分析,得到彈簧彈力和形變量的定量關系,求出彈簧的勁度系數,知道測量誤差產生的原因。3.能根據等效思想設計“探究兩個互成角度的力的合成規律”實驗方案并進行交流。理解“等效”是指橡皮條的形變量及方向都相同,能用合適的方法記錄力的方向。4.能選擇合適的標度,作出合力與分力的圖示,能總結、歸納合力與分力之間所遵循的規律,知道實驗誤差產生的原因。再現素養知識科學態 度與 責任 1.通過重力、彈力和摩擦力在生產和生活中的應用,認識到物理學與生產生活的緊密聯系。2.學習生產生活中增大或者減小摩擦力的實例,具有將摩擦力知識應用于生產生活的意識。 (2024·潮州市高一統考)如圖所示,重型自卸車利用液壓裝置使車廂緩慢傾斜到一定角度,車廂內的石塊就會自動滑下。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在石塊下滑前后自卸車與石塊整體的重心位置不變B.自卸車車廂傾角越大,石塊與車廂間的動摩擦因數越小C.自卸車車廂傾角越大,車廂與石塊間的正壓力越小D.石塊開始下滑時,受到的摩擦力大于重力沿斜面方向的分力例1提能綜合訓練√石塊下滑后整體的重心位置降低,A錯誤;石塊與車廂間的動摩擦因數固定不變,B錯誤;設車廂與水平面間的夾角為θ,正壓力FN=Gcos θ,車廂傾斜角度越大,FN越小,C正確;開始下滑時,石塊受到的摩擦力小于重力沿斜面方向的分力,D錯誤。 (2024·陽江市高一期末)重力分別為50 N和60 N的木塊A、B間連接有水平輕彈簧,兩木塊靜止在水平面上,A、B與水平面間的動摩擦因數均為0.25,彈簧被拉長了2 cm,彈簧的勁度系數為400 N/m。現用大小為F=5 N、方向水平向右的拉力作用在木塊B上,如圖所示。已知最大靜摩擦力等于滑動摩擦力,則力F作用后木塊A、B所受的摩擦力的大小分別是A.8 N 3 N B.8 N 8 NC.8 N 13 N D.0 0例2√木塊A與水平面間的滑動摩擦力為:FfA=μGA=0.25×50 N=12.5 N,木塊B與水平面間的滑動摩擦力為:FfB=μGB=0.25×60 N=15 N,彈簧彈力為:F彈=kx=400×2×10-2 N=8 N,施加水平拉力F后,B木塊水平方向受向左的彈簧彈力和向右的拉力,由于B木塊與水平面間的最大靜摩擦力為15 N(等于滑動摩擦力),大于彈簧彈力和拉力的合力,故木塊B靜止不動,木塊B受到的靜摩擦力FfB'=F彈-F=8 N-5 N=3 N;施加水平拉力F后,彈簧長度沒有變化,彈力不變,故木塊A相對水平面有向右的運動趨勢,受到向左的靜摩擦力,且與彈力大小相等,FfA'=F彈=8 N;綜上所述,A正確,B、C、D錯誤。 (多選)(2023·龍巖市第一中學高一月考)如圖,質量分別為m1、m2的兩個物體A和B通過輕彈簧連接,在力F的作用下一起沿水平方向向右做勻速直線運動,力F與水平方向成θ角。已知物體A與水平面之間的動摩擦因數為μ,重力加速度為g,則下列對物體A所受支持力FN和摩擦力Ff的表述正確的是A.FN=(m1+m2)g-Fsin θB.FN=(m1+m2)g-Fcos θC.Ff=Fcos θD.Ff=μ(m1+m2)g-μFsin θ例3√√√以物體A、B及輕彈簧組成的整體為研究對象,由平衡條件可得,豎直方向滿足Fsin θ+FN=(m1+m2)g,可得FN=(m1+m2)g-Fsin θ,水平方向滿足Fcos θ=Ff,A、C正確,B錯誤;由滑動摩擦力的定義可得Ff=μFN=μ(m1+m2)g-μFsin θ,D正確。 如圖所示,一固定的“∩”形支架兩端連有一根長為L的輕繩,光滑輕質圓環下端懸掛質量為m的重物跨在輕繩上(圓環可沿輕繩滑動)。開始時繩子固定在支架上等高的M、N兩點,繩中拉力為F,現保持繩子左端固定且繩長不變,將繩子右端從N點沿豎直支架緩慢移至P點,再從P點沿圓弧支架向左端緩慢移至Q點。關于繩子拉力F的變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從N→P→Q的過程中,拉力F一直不變B.從N→P→Q的過程中,拉力F先不變,再減小C.從N→P→Q的過程中,拉力F一直變大D.從N→P→Q的過程中,拉力F先增大,再減小例4√以圓環為研究對象,受力分析如圖所示根據平衡條件有F=,在繩子右端從N點沿豎直支架緩慢移至P點的過程中,設兩直桿間的距離為x,根據數學知識有,sin θ=,可知θ保持不變,故拉力F保持不變,在從P點沿圓弧支架向左端緩慢移至Q點的過程中,θ不斷減小,則F不斷減小。故選B。總結提升繩長不變類問題的解題方法1.不計滑輪和繩子之間的摩擦時,動滑輪兩側繩中張力大小相等,左右兩側繩與豎直方向間夾角也相等。2.在移動固定細繩一端的懸點位置時,細繩與豎直方向間的夾角是否變化,要看細繩兩端水平方向上的間距是否變化。 (多選)(2023·襄陽市第一中學高一月考)如圖所示,傾角θ=30°的斜面體A固定在水平地面上,一根輕繩跨過斜面體頂端的輕質小滑輪,繩兩端系有質量為2.5m和m的小物塊a、b,整個裝置處于靜止狀態,與a相連的輕繩與斜面平行?,F給物塊b施加一個水平向右的力F,使其緩慢運動到繩與豎直方向成60°角的位置。整個過程中小物塊a一直保持不動,不計繩與滑輪間的摩擦,在此過程中A.力F一直增大B.小物塊a受到的摩擦力先增大后減小C.繩上張力先增大后減小D.小物塊a與斜面之間的動摩擦因數最小值為例5√√物塊b處于平衡狀態,對b受力分析,如圖甲所示,設繩與豎直方向的夾角為α,根據平行四邊形定則可知,水平向右的力F=mgtan α繩的拉力FT=故當α從0變化為60°的過程,F逐漸變大,FT逐漸變大,A正確,C錯誤;根據繩的拉力FT=可知,當α=0時FTmin=mg當α=60°時FTmax=2mg對a受力分析,如圖乙、丙所示剛開始FTmin=mga處于靜止狀態,則摩擦力Ff=2.5mgsin 30°-FTmin=0.25mg方向沿斜面向上,當α變為60°時,摩擦力為Ff'=FTmax-2.5mgsin 30°=0.75mg,方向沿斜面向下,故小物塊a受到的摩擦力先減小后增大,故小物塊a與斜面之間的動摩擦因數最小值為μmin==,故B錯誤,D正確。 (2024·陜西師大附中高一期中)如圖所示,兩根相同的直木棍AB和CD相互平行。斜靠在豎直墻壁上固定不動。一個半徑R=5 cm、質量m=20 kg的水泥圓筒從木棍的上部恰好能勻速滑下,已知兩木棍間距d=8 cm,與水平面的夾角α=37°,兩木棍和水泥圓筒間的動摩擦因數處處相同。sin 37°=0.6,cos 37°=0.8,g取10 m/s2。[可能用到的數學公式:asin θ+bcos θ=sin(θ+φ),tan φ=]例6(1)求兩根直木棍對水泥圓筒彈力的合力及摩擦力的合力的大小;答案 160 N 120 N從右側視角分析,在沿斜坡方向有Ff合=mgsin α垂直于斜坡方向有F彈合=mgcos α解得Ff合=120 NF彈合=160 N(2)求每根直木棍與水泥圓筒間的動摩擦因數;答案 0.45從B→A視角分析,受力示意圖如圖甲所示圖中θ角滿足sin θ==所以θ=53°由2FNcos θ=mgcos α解得FN= N所以動摩擦因數為μ==0.45(3)將水泥圓筒沿直木棍勻速向上拉動,求所需最小拉力。(sin 74°=0.96)答案 192 N從右側視角受力分析,如圖乙所示因木棍提供的支持力合成為2FNcos θ,摩擦力合成為2Ff=2μFN故兩個力的合力方向固定,圖中β角滿足tan β===故β=37°現問題變為“水泥圓筒受重力、兩木棍提供的力和拉力三力平衡,拉力最小值為多少”,根據力學平衡的矢量三角形得Fmin=mgsin (α+β),解得Fmin=192 N章末素養提升物理 觀念 三種常見的力 1.重力:方向 ,大小為G= ,作用點在 上 2.彈力:在接觸面上產生的彈力方向與 ,繩產生的彈力方向沿 并指向繩收縮的方向 大?。簭椓Φ拇笮∨c形變量有關,在彈性限度內,形變量越 ,彈力越大 胡克定律:在彈性限度內,彈簧發生彈性形變時,彈簧彈力F的大小跟彈簧 成正比,即F= 3.摩擦力 (1)滑動摩擦力:①方向:沿接觸面的 ,與 方向相反 ②大?。篎f= (2)靜摩擦力:①方向:沿接觸面的 ,與 方向相反 ②大小: 牛頓第三定律 1.內容: 物體之間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總是大小 ,方向 ,作用在同一條直線上 2.作用力與反作用力的特點 (1)同時產生,同時 ,同時消失 (2)同種性質 (3)分別作用在兩個相互作用的物體上 3.知道一對作用力和反作用力與一對平衡力的區別力的合成和分解 1.合力與分力: 關系 2.遵守的定則:平行四邊形定則、三角形定則 3.合力大小范圍: ≤F≤ 共點力的平衡 1.平衡狀態:物體受到幾個力作用時,保持靜止或 狀態 2.平衡條件: 或Fx=0,Fy=0 科學 思維 等效思想 1.重心是物體重力的等效作用點 2.合力和分力是等效替代的關系假設法和 條件法 1.根據彈力產生的條件或假設法(結合運動狀態)判斷彈力的有無和方向 2.根據摩擦力產生的條件或假設法(結合運動狀態)判斷摩擦力的有無和方向整體法和 隔離法 正確選取研究對象,初步會應用整體和隔離的思想對物體進行受力分析平衡問題 的解法 (1)合成法;(2)正交分解法;(3)圖解法數學方法 的應用 應用作圖和三角函數知識、相似三角形法求解合力或分力科學 探究 1.能提出與“彈簧形變量和彈力間關系”的探究方案有關的物理問題。 2.能根據測量數據描繪彈簧彈力與形變量關系的圖像(F-x圖像)。能對F-x圖像進行分析,得到彈簧彈力和形變量的定量關系,求出彈簧的勁度系數,知道測量誤差產生的原因。 3.能根據等效思想設計“探究兩個互成角度的力的合成規律”實驗方案并進行交流。理解“等效”是指橡皮條的形變量及方向都相同,能用合適的方法記錄力的方向。 4.能選擇合適的標度,作出合力與分力的圖示,能總結、歸納合力與分力之間所遵循的規律,知道實驗誤差產生的原因。科學態 度與責任 1.通過重力、彈力和摩擦力在生產和生活中的應用,認識到物理學與生產生活的緊密聯系。 2.學習生產生活中增大或者減小摩擦力的實例,具有將摩擦力知識應用于生產生活的意識。例1 (2024·潮州市高一統考)如圖所示,重型自卸車利用液壓裝置使車廂緩慢傾斜到一定角度,車廂內的石塊就會自動滑下。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在石塊下滑前后自卸車與石塊整體的重心位置不變B.自卸車車廂傾角越大,石塊與車廂間的動摩擦因數越小C.自卸車車廂傾角越大,車廂與石塊間的正壓力越小D.石塊開始下滑時,受到的摩擦力大于重力沿斜面方向的分力例2 (2024·陽江市高一期末)重力分別為50 N和60 N的木塊A、B間連接有水平輕彈簧,兩木塊靜止在水平面上,A、B與水平面間的動摩擦因數均為0.25,彈簧被拉長了2 cm,彈簧的勁度系數為400 N/m?,F用大小為F=5 N、方向水平向右的拉力作用在木塊B上,如圖所示。已知最大靜摩擦力等于滑動摩擦力,則力F作用后木塊A、B所受的摩擦力的大小分別是 ( )A.8 N 3 N B.8 N 8 NC.8 N 13 N D.0 0例3 (多選)(2023·龍巖市第一中學高一月考)如圖,質量分別為m1、m2的兩個物體A和B通過輕彈簧連接,在力F的作用下一起沿水平方向向右做勻速直線運動,力F與水平方向成θ角。已知物體A與水平面之間的動摩擦因數為μ,重力加速度為g,則下列對物體A所受支持力FN和摩擦力Ff的表述正確的是 ( )A.FN=(m1+m2)g-Fsin θB.FN=(m1+m2)g-Fcos θC.Ff=Fcos θD.Ff=μ(m1+m2)g-μFsin θ例4 如圖所示,一固定的“∩”形支架兩端連有一根長為L的輕繩,光滑輕質圓環下端懸掛質量為m的重物跨在輕繩上(圓環可沿輕繩滑動)。開始時繩子固定在支架上等高的M、N兩點,繩中拉力為F,現保持繩子左端固定且繩長不變,將繩子右端從N點沿豎直支架緩慢移至P點,再從P點沿圓弧支架向左端緩慢移至Q點。關于繩子拉力F的變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從N→P→Q的過程中,拉力F一直不變B.從N→P→Q的過程中,拉力F先不變,再減小C.從N→P→Q的過程中,拉力F一直變大D.從N→P→Q的過程中,拉力F先增大,再減小繩長不變類問題的解題方法1.不計滑輪和繩子之間的摩擦時,動滑輪兩側繩中張力大小相等,左右兩側繩與豎直方向間夾角也相等。2.在移動固定細繩一端的懸點位置時,細繩與豎直方向間的夾角是否變化,要看細繩兩端水平方向上的間距是否變化。例5 (多選)(2023·襄陽市第一中學高一月考)如圖所示,傾角θ=30°的斜面體A固定在水平地面上,一根輕繩跨過斜面體頂端的輕質小滑輪,繩兩端系有質量為2.5m和m的小物塊a、b,整個裝置處于靜止狀態,與a相連的輕繩與斜面平行?,F給物塊b施加一個水平向右的力F,使其緩慢運動到繩與豎直方向成60°角的位置。整個過程中小物塊a一直保持不動,不計繩與滑輪間的摩擦,在此過程中 ( )A.力F一直增大B.小物塊a受到的摩擦力先增大后減小C.繩上張力先增大后減小D.小物塊a與斜面之間的動摩擦因數最小值為例6 (2024·陜西師大附中高一期中)如圖所示,兩根相同的直木棍AB和CD相互平行。斜靠在豎直墻壁上固定不動。一個半徑R=5 cm、質量m=20 kg的水泥圓筒從木棍的上部恰好能勻速滑下,已知兩木棍間距d=8 cm,與水平面的夾角α=37°,兩木棍和水泥圓筒間的動摩擦因數處處相同。sin 37°=0.6,cos 37°=0.8,g取10 m/s2。[可能用到的數學公式:asin θ+bcos θ=sin(θ+φ),tan φ=](1)求兩根直木棍對水泥圓筒彈力的合力及摩擦力的合力的大小;(2)求每根直木棍與水泥圓筒間的動摩擦因數;(3)將水泥圓筒沿直木棍勻速向上拉動,求所需最小拉力。(sin 74°=0.96)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精析豎直向下 mg 重心 接觸面垂直繩 大 伸長(或縮短)的長度x kx 切線 相對運動 μF壓 切線相對運動趨勢 0相等 相反 變化 等效替代|F1-F2| F1+F2 勻速直線運動F合=0例1 C?。凼瘔K下滑后整體的重心位置降低,A錯誤;石塊與車廂間的動摩擦因數固定不變,B錯誤;設車廂與水平面間的夾角為θ,正壓力FN=Gcos θ,車廂傾斜角度越大,FN越小,C正確;開始下滑時,石塊受到的摩擦力小于重力沿斜面方向的分力,D錯誤。]例2 A?。勰緣KA與水平面間的滑動摩擦力為:FfA=μGA=0.25×50 N=12.5 N,木塊B與水平面間的滑動摩擦力為:FfB=μGB=0.25×60 N=15 N,彈簧彈力為:F彈=kx=400×2×10-2 N=8 N,施加水平拉力F后,B木塊水平方向受向左的彈簧彈力和向右的拉力,由于B木塊與水平面間的最大靜摩擦力為15 N(等于滑動摩擦力),大于彈簧彈力和拉力的合力,故木塊B靜止不動,木塊B受到的靜摩擦力FfB'=F彈-F=8 N-5 N=3 N;施加水平拉力F后,彈簧長度沒有變化,彈力不變,故木塊A相對水平面有向右的運動趨勢,受到向左的靜摩擦力,且與彈力大小相等,FfA'=F彈=8 N;綜上所述,A正確,B、C、D錯誤。]例3 ACD?。垡晕矬wA、B及輕彈簧組成的整體為研究對象,由平衡條件可得,豎直方向滿足Fsin θ+FN=(m1+m2)g,可得FN=(m1+m2)g-Fsin θ,水平方向滿足Fcos θ=Ff,A、C正確,B錯誤;由滑動摩擦力的定義可得Ff=μFN=μ(m1+m2)g-μFsin θ,D正確。]例4 B?。?br/>以圓環為研究對象,受力分析如圖所示根據平衡條件有F=,在繩子右端從N點沿豎直支架緩慢移至P點的過程中,設兩直桿間的距離為x,根據數學知識有,sin θ=,可知θ保持不變,故拉力F保持不變,在從P點沿圓弧支架向左端緩慢移至Q點的過程中,θ不斷減小,則F不斷減小。故選B。]例5 AD?。?br/>物塊b處于平衡狀態,對b受力分析,如圖甲所示,設繩與豎直方向的夾角為α,根據平行四邊形定則可知,水平向右的力F=mgtan α繩的拉力FT=故當α從0變化為60°的過程,F逐漸變大,FT逐漸變大,A正確,C錯誤;根據繩的拉力FT=可知,當α=0時FTmin=mg當α=60°時FTmax=2mg對a受力分析,如圖乙、丙所示剛開始FTmin=mga處于靜止狀態,則摩擦力Ff=2.5mgsin 30°-FTmin=0.25mg方向沿斜面向上,當α變為60°時,摩擦力為Ff'=FTmax-2.5mgsin 30°=0.75mg,方向沿斜面向下,故小物塊a受到的摩擦力先減小后增大,故小物塊a與斜面之間的動摩擦因數最小值為μmin==,故B錯誤,D正確。]例6?。?)160 N 120 N?。?)0.45 (3)192 N解析?。?)從右側視角分析,在沿斜坡方向有Ff合=mgsin α垂直于斜坡方向有F彈合=mgcos α解得Ff合=120 NF彈合=160 N(2)從B→A視角分析,受力示意圖如圖甲所示圖中θ角滿足sin θ==所以θ=53°由2FNcos θ=mgcos α解得FN= N所以動摩擦因數為μ==0.45(3)從右側視角受力分析,如圖乙所示因木棍提供的支持力合成為2FNcos θ,摩擦力合成為2Ff=2μFN故兩個力的合力方向固定,圖中β角滿足tan β===故β=37°現問題變為“水泥圓筒受重力、兩木棍提供的力和拉力三力平衡,拉力最小值為多少”,根據力學平衡的矢量三角形得Fmin=mgsin (α+β),解得Fmin=192 N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第三章 章末素養提升 學案 高中物理(人教版)必修第一冊.docx 第三章 章末素養提升 教案 高中物理(人教版)必修第一冊.docx 第三章 章末素養提升 課件(共27張ppt)高中物理(人教版)必修第一冊.ppt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