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自然災害—八年級地理人教版上冊課前導學一、課前知識梳理知識點1 常見自然災害1.自然災害的定義:自然環境經常發生異常變化,其中有些會造成資源破壞、財產損失、人員傷亡等危害,這樣的異常變化叫作[1]__________。2.我國常見的自然災害氣象災害 干旱 [2]___________(最嚴重)洪澇 南方地區([3]___________)[4]___________ 東南沿海地區寒潮 西北地區、東北地區地質災害 地震 西南地區、東南地區[5]___________ 中西部地區,以西南地區最為集中泥石流知識點2 我國自然災害頻發1.我國的自然災害特點:[1]___________,[2]___________,發生的[3]___________。2.我國是世界上自然災害發生最為[4]___________的國家之一。知識點3 防災減災1.我國自然災害經常發生,[1]___________工作就顯得特別重要。2.運用[2]___________等技術,能夠比較精確地預報臺風、寒潮等災害。二、課后鞏固練2023年5月12日是我國第十五個全國防災減災日,主題為“防范災害風險,護航高質量發展”。圖為“中國主要氣象災害多發區分布示意圖”。據此完成下面小題。1.圖中甲乙丙丁代表的氣象災害,排列正確的是( )A.干旱、洪澇、臺風、寒潮B.洪澇、寒潮、干旱、臺風C.臺風、干旱、洪澇、寒潮D.寒潮、臺風、洪澇、干旱2.下列災害發生時的做法,不合理的是( )A.洪澇發生時向高地轉移B.臺風登陸前出海捕魚C.寒潮來臨時,做好防寒保暖工作D.沙塵暴發生時,盡量減少戶外活動據國家減災辦2019年3月11日消息,受近期持續降雨及雨夾雪等天氣影響,3月8日,云南怒江州貢山縣丙中洛鎮和普拉底鄉多處發生泥石流等地質災害,造成部分農作物受災,基礎設施受損。結合資料和圖,完成下面小題。3.此次泥石流災害屬于( )A.氣象災害 B.地質災害 C.生化災害 D.海洋災害4.面對泥石流災害,下面做法錯誤的是( )A.朝與泥石流垂直方向跑 B.躲在結實的障礙物下C.抱住身邊的樹木等固定物體 D.立即返回屋里搶救物資2021年3月15日,我國部分地區遭遇10年來強度最大、影響范圍最廣的沙塵暴天氣,本次沙塵天氣起源于蒙古國。讀3月15日108時至16日08時我國沙塵天氣預報圖,完成下面小題。5.本次沙塵暴產生的原因是( )①冷空氣南下②春季干旱少雨③植被稀疏,地表裸露面積大④沿途經過沙漠(沙地)地區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6.我國防治沙塵暴的措施,可行的是( )A.加大南水北調力度,變沙漠為綠洲 B.加強防護林體系建設C.杜絕放牧,保護草原生態 D.中蒙邊境建設隔離墻答案以及解析一、課前知識梳理知識點1 常見自然災害[1]自然災害;[2]華北地區;[3]最頻繁;[4]臺風;[5]滑坡;知識點2 我國自然災害頻發[1]種類多;[2]分布廣;[3]頻率高;[4]頻繁;知識點3 防災減災[1]防災減災;[2]遙感衛星;二、課后鞏固練1.答案:A解析:甲圖例為干旱,主要分布在華北平原、黃土高原;乙圖例為洪澇,主要分布于南方地區;丙圖例為臺風,主要影響我國東部沿海地區,臺風有功也有過,臺風可以緩解我國長江中下游平原地區的伏旱;丁圖例是寒潮,寒潮是冬半年影響中國的主要災害性天氣,指的是大范圍的強冷空氣活動,會帶來大風、霜凍等現象。A正確,B、C、D錯誤。故選A。2.答案:B解析:水往低處流,若洪水來襲,應盡量向地勢高的地方逃生,A正確。臺風登陸前不能出海捕魚,遭遇臺風危險,B錯誤;寒潮來臨時,做好防寒保暖工作,C正確;沙塵暴發生時,盡量減少戶外活動,D正確。故選B。3.答案:B解析:自然災害包括地質災害和氣象災害,圖中所示的泥石流屬于地質災害,B正確。故選B。4.答案:D解析:當發生泥石流時,應朝與泥石流垂直方向跑,A正確。躲在結實的障礙物下,B正確。抱住身邊的樹木等固定物體,C正確。不能立即返回屋里搶救物資,D錯誤。根據題意,故選D。5.答案:D解析:從圖中看,本次沙塵暴產生的原因是,從蒙古南下的冷空氣,沿途經過沙漠地區產生的,①④正確;由材料可知,本次沙塵暴出現在3月15日,為春季,氣候干旱降水少,春季植被剛開始發芽,較為稀疏,地表裸露面積大,②③正確;D正確。故選D。6.答案:B解析:我國沙漠地區距海遠,南水北調的水輸送到華北地區,輸送不到沙漠地區,A錯誤;加強防護林體系建設可防治沙塵,B正確;沿途經過畜牧區,杜絕放牧影響當地牧民生活,不可行,C錯誤;中蒙邊境線較長,建設隔離墻難度較大,且效果較差,D錯誤。故選B。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