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1課時思維的含義與特征學科核心素養(yǎng) 目標與素養(yǎng)1. 了解什么是思維。2. 認識一些重要的思維方式。 3.認識思維的特征。情境與問題1. 通過了解人是最具智慧的動物,初步認識思維的重要性。2. 通過了解認識的初級階段和高級階段,認識思維有廣義和狹義之分。3. 通過了解戰(zhàn)略思維等理性認識方式,認識思維對于人們認識事物的指導意義。 4.通過對事物本質和規(guī)律的認識,認識思維的間接性。5.通過了解中國古代的山、木等象形字,認識思維的概括性。6. 通過列舉人類不斷認識和改造世界的事例,認識思維的能動性。過程與方法1.通過事例法、講述法、討論法等,認識思維的含義。2. 通過事例法、比較法、講述法等,認識思維的特征。重點1. 狹義的思維。2.思維的間接性、概括性、能動性。 難點1. 戰(zhàn)略思維等理性認識方式。2. 實踐與思維的關系。教學與方法一 、教學導入多媒體出示下面的材料:“當今世界正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面對復雜的國內外環(huán)境,更需要科學理論 思維的有力支撐。運用戰(zhàn)略思維、歷史思維、辯證思維、創(chuàng)新思維、法治思維、 底線思維等科學思維認識“大變局”,把握戰(zhàn)略機遇、應對風險挑戰(zhàn),對決勝全面 建成小康社會、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 的中國夢至關重要。思考:對國家和世界大勢的把握,離不開科學思維。那么什么是思維 思維又有 哪些特征呢 【設計意圖:日常生活的經驗使學生對思維有一定的了解,但對思維活動的重要 性往往缺乏思考。通過閱讀當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需要科學思維支撐的材料, 幫助學生感受思維對于指導人的活動的重要性。二 、主題探究活動主題探究活動(一)思維的含義1. 走近思維多媒體出示下列材料:材料1隨著我國現代化進程的快速發(fā)展,社會語言在空前活躍、豐富的同時,邏輯混亂、語言失范的現象也相當嚴重。不論是法律條文、經濟合同、決策論證、 廣告說明,還是官員講話、教師授課、傳媒報道,幾乎都能看到概念不明確、推 理不正確、論證不科學、語言不規(guī)范的現象。這些邏輯語言方面的問題妨礙著人 們的正常生活,任其蔓延,對于我國文化和社會發(fā)展必將產生十分有害的影響。 材料2假設甲型病毒綜合征是一種嚴重的疾病,人群中每1000人有一個人得病, 診斷測試表明凡是帶有甲型病毒的人都是該甲型病毒綜合征的病人。又假設,測 試的假陽性率為5%,這意味著該測試把沒有感染甲型病毒的健康者中的5%誤 診為帶病毒者。我們隨機選擇一個人作甲型病毒測試,檢測結果為陽性。假設我 們對這個人沒有任何其他信息,那么這個人真的得甲型病毒綜合征的概率是多少 結合上述材料,思考:(1)材料1表述的核心觀點是什么 (2)依據材料2,這個人真的得甲型病毒綜合征的概率是多少 交流展示:(1)例如:語言邏輯問題的有害性。(或邏輯語言方面的問題妨礙著人們的正常 生活,任其蔓延,對于我國文化和社會發(fā)展必將產生十分有害的影響。)(2)這個人真的得甲型病毒綜合征的概率實際上是1/51,大概是2%。教師點評:最常見的答案是95%,但這是錯誤的。人們往往忽視問題的前提設 置,前提是:每1000人中只有一個人患有甲型病毒綜合征。假設另外999人(沒 有患病的)進行測試,5%的假陽性率意味著其中約50人(0.05x999) 將被告知 帶有甲型病毒。因此,每千人中測試甲型病毒為陽性的51例中,只有一個人是 真正的患者。究其出錯的原因,還是在邏輯思維方面出現了錯誤。2. 思維的含義多媒體出示下面的材料:辯證唯物主義認為,物質是不依賴于人的意識,并能為人的意識所反映的客觀實 在。無論是自然界的存在與發(fā)展,還是人類社會的存在和發(fā)展,它們都不依賴于 人的意識。這種不依賴于人的意識的客觀實在性就是物質性。整個世界是不依賴 于人的意識而客觀存在的物質世界,世界的本原是物質。物質對意識具有決定作 用。物質決定意識,意識是對物質的反映,意識不是自生的和先驗的,認識世界的形式是主觀的,認識世界的內容是客觀的。 結合材料,思考:(1)什么是意識 (2)廣義的思維含義是什么 (3)“邏輯與思維”中的“思維”的含義是什么 交流展示:(1)意識是對物質的反映。(2)廣義的思維與意識同義。(3)“邏輯與思維”中的“思維”主要是從狹義角度來講的,指認識的高級階段,即 理性認識,是對事物的本質及其規(guī)律的反映。3.人類的理性認識方式 多媒體出示下面的材料:底線思維體現為凡事從最壞處著眼、向最好處努力,打有準備、有把握之仗,牢 牢把握工作主動權。底線即最下限,守之則安穩(wěn),越之則危險。習近平總書記強 調:“面對嚴峻復雜的國際疫情和世界經濟形勢,我們要堅持底線思維,做好校長時間應對外部環(huán)境變化的思想準備和工作準備。”風險與挑戰(zhàn)多為不速之客,沒有 “一葉知秋”的預判,沒有未雨綢繆的謀劃,就會在驟至的風險面前手足尤措、顧 此失彼。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還有許 多“雪山”“草地”需要跨越,還有許多“婁山關”“臘子口”需要征服。我們必須加強 分析研判,科學預見“大變局”發(fā)展走勢和隱藏其中的風險挑戰(zhàn),時刻做好應對重 大挑戰(zhàn)、抵御重大風險、克服重大阻力、解決重大矛盾的準備。要把困難和挑戰(zhàn) 估計得充分一些,把應對預案做得周密一些,千方百計“托底”“守底”“保底”,確 保在風險可控范圍內實現發(fā)展目標。結合上述材料,思考:(1)你能用相關成語概括底線思維的要義嗎 (2)怎樣認識底線思維等理性思維方式的作用 交流展示:(1)例如:居安思危、未雨綢繆、防患于未然等。(2)戰(zhàn)略思維、歷史思維、辯證思維、系統(tǒng)思維、創(chuàng)新思維、法治思維、底線 思維等,是對人類理性認識方式的高度概括,是人們認識事物本質、把握事物規(guī) 律的重要的思維方式,是具有指導性和針對性的科學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主題探究活動(二)思維的特征1. 思維的特征多媒體出示下列材料:材料1牛頓的萬有引力定律。m牛頓的萬有引力定律材料2中華民族的文化瑰寶-漢字。木 禾 竹材料3古代沒有照相機,古人的畫像是后人根據歷史上的文獻記載畫出來的。 因此,經常會出現一個人物往往有好幾幅差別很大的畫像的現象。結合上述材料,思考:(1)怎樣理解人的不同思維風格 (2)思維有哪些共同特征 每個特征的基本含義是什么 (3)上述材料分別反映了思維的哪個特征 交流展示:(1)人人都會思維,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思維風格。不同風格的思維在速度、方 式、質量乃至結果上有很大的差異。但不論哪一種風格的思維,都包含著思維的 共同特征。(2)①思維具有間接性。思維能夠憑借獲得的感性材料、已有的經驗和知識, 透過事物的現象,揭示事物的本質和規(guī)律,實現對未知事物的認識。②思維具有概括性。思維能夠從多種事物及其各種各樣的屬性中,舍去表面的、 非本質的屬性,抓住內在的、共同的、本質的屬性,把握一類事物的共同本質。③思維具有能動性。思維能夠提煉加工感性材料,形成有別于客觀實際的認識。 正確的思維如實地反映認識對象,錯誤的思維歪曲地反映認識對象。(3)材料1是對物體之間內在規(guī)律的揭示,反映了思維的間接性;材料2通過 象形的方式概括了一類事物的共同特征,反映了思維的概括性;材料3反映了思 維的能動性。2.思維與實踐多媒體出示下面的材料: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國政法大學考察時強調,青年時期是培養(yǎng)和訓練科學思維方法 和思維能力的關鍵時期,無論在學校還是在社會,都要把學習同思考、觀察同思 考、實踐同思考緊密結合起來,保持對新事物的敏銳,學會用正確的立場觀點方 法分析問題,善于把握歷史和時代的發(fā)展方向,善于把握社會生活的主流和支流、 現象和本質。“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學習、觀察、實踐都是青年人格 和思維塑造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在學習知識、觀察現實和實踐歷練的社會化過程中,青 年逐漸形成自己的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思考與學習、觀察、實踐是相互聯 系、相輔相成的,學習、觀察、實踐的過程,也是一個不斷思考認知的過程。只 有把學習、觀察、實踐與思考結合起來,才能培養(yǎng)科學的思維方式,為青年走向 社會、認識世界、改造世界鍛造思想武器。結合上述材料,思考思維和實踐的關系。 交流展示:思維在實踐中產生,在實踐中發(fā)展,又反作用于實踐。正確的思維能夠幫助人們 在實踐中實現預期的目的。三、課時小結思維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廣義的思維與意識同義,狹義的思維與理性認識同義。 “邏輯與思維”中所說的“思維”主要指認識的高級階段,即理性認識,是對事物的 本質及其規(guī)律的反映。思維具有間接性、概括性、能動性。思維在實踐中產生, 在實踐中發(fā)展,又反作用于實踐。正確的思維能夠幫助人們在實踐中實現預期的 目的。教學研討為落實科學精神的學科素養(yǎng)目標,本課時在教學中注意了間接滲透科學思維重要性的思想。這種設計的主要意圖是通過學生對問題的思考和課外材料的閱讀,自主地發(fā)現和領悟科學思維的重要性,讓學生處于“我 要學”的求知狀態(tài),達到了潤物無聲的效果。在突破課時重點時,充分借助了哲 學上的一些概念。例如在講解思維的廣義含義時,就利用了意識這一哲學概念; 在講解思維的狹義含義時,借用了理性認識這一哲學概念;在學習思維的特征時, 利用了意識的能動性這一哲學知識。本課時注重把所學知識落實到實踐的層面上, 引導學生思考和討論思維和實踐的關系,不但暗示學生培養(yǎng)科學思維的基本途徑, 也再次回歸到科學思維的實踐意義上。備課資料邏輯思維能力是語言表達力的基礎“說話不經大腦思考”這句話是什么意思 其實個人的語言表達能力就是邏輯思 維能力的外在體現。“不經大腦”實則是沒有在邏輯思維的基礎上,僅憑直覺就去 說話、表達。這也解釋了為什么有些人說話前言不搭后語,說出的話讓人很難理 解。其實這些都是因為邏輯思維能力不夠強大,導致語言表達沒有層次、沒有邏 輯性。邏輯思維能力是指正確、合理思考的能力,即對事物進行觀察、比較、分析、綜 合、抽象、概括、判斷、推理的能力,是采用科學的邏輯方法,準確而有條理地 表達自己思維過程的能力,是處理日常生活問題所必需的能力。所以語言表達能 力的提高,是以邏輯思維能力的提高為基礎的。現實生活中邏輯重要性的表現人是有思維的,人的一切重要活動都是在一定的思維指導下進行的。邏輯思維與 人類為伴,它滲透到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無處不在,無時不有。比如,人們在 工作和生活中離不開語言交流,語言交流有成功與不成功之分,而掌握了語言邏 輯對于幫助人們正確思維和成功交際起著重要的作用。又比如,我國正處于社會 轉型時期,某些方面出現了“失范”“無序”的現象,給人們的生活和工作帶來了困 難。因此,人們期望社會的規(guī)范化、有序化,其實質是呼喚社會理性,而邏輯思 維正是支撐人類理性大廈的基石。邏輯思維能力是每個人最基本的能力。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曾邀請全球500多位教 育家列出他們心目中最重要的教育目標,其中“發(fā)展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居16 項教育目標的第2位,可見邏輯思維能力對于每個人的重要性。我們要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和諧社會呼喚社會理性和法治建設,要求人們之 間進行健康有效的交往,這就離不開邏輯思維。面對知識經濟時代,要極大地提 高中華民族的創(chuàng)新能力,建設創(chuàng)新型國家,同樣離不開邏輯思維。有人說“創(chuàng)新 要沖破邏輯思維的束縛”,不對!創(chuàng)新思維是一個過程,創(chuàng)新問題的提出、解決 和論證都離不開推理,違背邏輯思維的創(chuàng)新不可能是成功的創(chuàng)新。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