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68張PPT)防災減災第三節第六章 自然災害運用資料,了解避災、防災的措施。1.通過實例資料,分析運用減災防災的手段。(人地協調觀)2.利用地理視頻等資料,說明自救與互救的方法。(地理實踐力)課程標準學習目標知識點一 防災減災手段知識點二 自救與互救內容索引課時對點練防災減災手段><知識點一1.防災減災工作指導方針:“以防為主,_______相結合”。2.防災減災手段(1)災害監測:通過自然災害監測系統對自然災害的_____、發生、發展和致災全過程進行_________。防抗救動態監測孕育(2)災害防御修建水庫、堤壩、防護林等防災工程施行防災減災的法律法規,開展減災_____教育(3)災害救援與救助救援物資社會秩序心理援助(4)災后恢復:盡快恢復災區群眾的生產和生活,并促進災區經濟和社會的恢復和發展。拓展延伸自然災害的防御措施(1)工程性防御措施通過修建防災工程,從各個方面改變自然災害系統,最終達到減災的目的。改變地表環境(孕災環境的穩定性),防止和減輕自然災害的強度 巖土體改造工程、疏排水工程,加固穩定變形土體,防止滑坡、泥石流等地質災害的發生生物工程措施防風固沙,防止土地沙化、水土流失、沙塵暴等阻隔或控制災害與人員、財產等的直接相遇 修建大堤防洪防潮,保護堤內的人員和財產安全建立護坡、擋墻等遮擋物,避免泥石流沖擊村莊、耕地;興建水庫、排灌站、電機井等,防洪抗旱改變財物等的特性,提高抗災性能,減少災害損失 加固房屋建筑,增強抗震性能拓展延伸(2)非工程性防御措施(2024·安徽合肥月考)下圖是“某地區地震后救災工作程序示意圖”。讀圖,完成1~2題。1.圖中所示救災工作程序還可能適用于A.鼠害 B.洪澇C.旱災 D.寒潮√由圖示信息可知,地震對建筑物等基礎設施產生毀滅性的破壞,四個選項中只有洪澇符合條件,會對建筑物等基礎設施帶來毀滅性的破壞,B正確。(2024·安徽合肥月考)下圖是“某地區地震后救災工作程序示意圖”。讀圖,完成1~2題。2.為降低大城市震后救災活動強度,應采取的主要防災減災措施包括①加強防震、避災教育 ②降低人口密度(人口外遷) ③合理建設應急避難場所 ④組建地震災害緊急救援隊 ⑤開展避災自救技能培訓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C.③④⑤ D.①③④⑤√加強防震、避災教育,提高人們的防災意識;完善城市功能區劃,合理建設應急避難場所,提高抗災能力,組建地震災害緊急救援隊和開展避災自救技能培訓,有利于降低大城市地震破壞程度和震后救災活動強度,①③④⑤正確;降低人口密度(人口外遷)不會降低大城市震后救災活動強度,且大規模人口外遷難度較大,不現實,②錯誤。故選D。每年國慶后,云南省曲靖市森林火險氣象等級變高,進入森林防火期,到次年5月1日結束。據此完成3~4題。3.曲靖市在該時段森林火險氣象等級較高的主要原因可能有①空氣濕度小 ②氣溫較高 ③人口密集 ④風力較大A.①② B.①④C.②③ D.③④√云南屬于季風氣候,10月到次年5月降水少,空氣濕度小、干燥,①正確;云南曲靖海拔較高,氣溫較低,②錯誤;人口密集不會只在這個特定的時間段,③錯誤;此時間段該地偏北風勢力強,風力較大,利于火勢蔓延,④正確。故選B。每年國慶后,云南省曲靖市森林火險氣象等級變高,進入森林防火期,到次年5月1日結束。據此完成3~4題。4.森林火險氣象等級較高時,當地采取的最合理的防災措施是A.緊急撤離全部居民 B.加強監測與預報C.大規模砍伐森林 D.加固木質建筑物√加強監測和預報可以提前做好準備工作,有利于預防火災發生,B正確;火災未發生,撤離全部居民不可取,A錯誤;大規模砍伐森林不利于生態環境保護,C錯誤;加固木質建筑物不能預防火災,D錯誤。故選B。自救與互救><知識點二1.內容:災前_____、災中_____和災后自我保護三個方面。2.表現準備救助 原則 災害 主要措施災前準備 做好災前準備 洪澇、臺風 及時關注__________及災害預警信息地震 準備___________,牢記地震撤離路線和附近應急避難場所位置,經常參加地震演習活動,樹立防震意識等天氣預報應急救援包 原則 災害 主要措施災中 救助 按照預先設計好的逃生路線撤離 洪澇 盡量向_______的地方逃生地震 及時、有序地撤到安全地帶泥石流 向垂直于泥石流前進方向的山坡轉移災后自我保護 提高警惕,防患于未然 洪災 不吃洪水浸泡過的食物,要喝煮沸后的水,入住前對房屋進行全面消毒,待電器干燥后再使用地震 防范余震,遠離危險區域地勢高連線將下列對應內容進行連線。拓展延伸1.應對地震災害的正確方法(1)地震發生時,保障安全的關鍵三點拓展延伸(2)地震中的自救與互救地震是最不可預知且最具破壞性的自然災害之一,掌握相關自救與互救的知識,盡可能減少自己及周圍人在地震中的傷亡。具體圖解如右所示:拓展延伸2.應對滑坡、泥石流的正確方法(1)在野外遇到泥石流時,要向垂直于泥石流前進方向的高處跑,切忌順著滾石方向往山下跑;要特別注意保護好頭部。(2)可根據現場地形,向未發生泥石流的高處逃避。(3)在山區扎營,不要選在谷底排洪的通道,以及河道彎曲、匯合處。拓展延伸3.應對洪水災害的正確方法(1)防洪準備拓展延伸(2)洪水中的自救(3)洪水中的互救據水利部介紹,2021年6月14日以來,內蒙古東部、黑龍江中部和西部、吉林西部、遼寧北部出現持續降雨天氣。此外,西南東部、江淮西部和南部、江南北部及湖北、廣西西北部等地普降中到大雨,其中貴州南部、湖北東部、安徽南部、浙江北部等地部分地區有暴雨。受降雨影響,黑龍江、內蒙古、江蘇、浙江、重慶、四川等省(自治區、直轄市)21條河流發生超警戒以上洪水。1.[地理實踐力]當得知周末可能有暴雨時,應提前做好哪些防范措施?答案 準備好雨具、生活必需品等,盡量避免雨中外出。必須外出時,提前關閉門窗,選擇安全出行方式和線路。2.[綜合思維]城市地勢低洼的居民住宅區出現洪澇時,可采取哪些應急措施?答案 可因地制宜采取砌圍墻、門口放置擋水板、配置小型抽水泵等。將家中電器移至高處,房屋進水時,及時切斷電源。3.[綜合思維]洪水中救人可采取哪些措施?答案 拋救生圈、救生衣;劃船、游泳去救人(要用繩子系到固定物上,保證施救者的安全)。4.[地理實踐力]山區居民發現上游來水突然渾濁時,需要防范哪種自然災害?答案 泥石流。地震是最猛烈、最突然和造成人員傷亡最多的自然災害之一,也是人們最為恐懼的自然災害之一。據此回答1~3題。1.災前提高防災意識,做好防震準備有助于減少地震中的人員傷亡。下列關于防震準備的說法,不正確的是A.制定防震避震對策B.明確疏散路線和避難地點C.隨身攜帶急救卡片D.蹲在易于形成三角空間的地方√制定防震避震對策、明確疏散路線和避難地點、隨身攜帶急救卡片均屬于防震準備工作;蹲在易于形成三角空間的地方是地震發生時的避震措施,不屬于防震準備。故選D。A.①② B.②③C.③④ D.①④地震是最猛烈、最突然和造成人員傷亡最多的自然災害之一,也是人們最為恐懼的自然災害之一。據此回答1~3題。2.當地震來臨時,下列避震措施中,正確的是√當地震發生來不及外逃時,可雙手抱頭躲避在堅實的課桌下或躲避在衛生間墻角下,將身邊柔軟的物品頂在頭上,②③正確;當地震來臨時,在高樓中跳窗生還概率極小,電梯在地震中可能失靈、墜毀,①④錯誤,故選B。地震是最猛烈、最突然和造成人員傷亡最多的自然災害之一,也是人們最為恐懼的自然災害之一。據此回答1~3題。3.下列關于震后互救的敘述,正確的是①先救近,后救遠 ②先救老人、小孩,后救其他人 ③先救“生”,后救“人” ④要注意保護支撐物,但搶救時可以不考慮A.①② B.②③C.①③ D.③④√震后互救應遵循的原則:先救近,后救遠,①正確;先易后難,先救輕傷員、青壯年和醫務人員,②錯誤;先救“生”,后救“人”,先維持人體的生命,再想辦法將人完全救出來,③正確;不要盲目亂挖,注意保護支撐物,以防意外,④錯誤。故選C。(2024·陜西延安月考)洪澇災害在我國發生頻率高,影響范圍廣,洪水中的自救與互救十分重要。據此完成4~5題。4.面對不斷上漲的洪水,錯誤的自救方式是A.注意水情變化B.從低層房屋向高層轉移C.不到緊要關頭,不輕易入水D.應盡快入水逃生√洪水發生時應盡快逃到高處避洪;如果不能安全撤離,則應觀察水情,不要輕易入水逃生,以免發生意外。A、B、C都屬于正確的自救方式,故選D。(2024·陜西延安月考)洪澇災害在我國發生頻率高,影響范圍廣,洪水中的自救與互救十分重要。據此完成4~5題。5.溺水者被救上岸,如無呼吸時應該首先A.檢查有無外傷 B.送去醫院C.進行人工呼吸 D.進行“倒水”√溺水者被救上岸,如無呼吸時應首先采用人工呼吸的方法進行搶救,再檢查有無外傷,并及時送醫院就醫,不能進行“倒水”。C正確。課時對點練(2024·北京海淀區期中)當地時間2018年9月28日,印度尼西亞發生地震,隨后引發1.5米至2米高的海嘯,造成嚴重的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為防御自然災害,減少損失,很多地方均設置應急避難場所。據此完成1~2題。1.為應對海嘯災害,合理有效的防災減災措施是①建立海嘯監測預警系統 ②加強海嘯應急逃生演練 ③圍海造陸增高海岸堤防 ④將人們全部遷至內陸居住A.①② B.②③C.①④ D.③④√基礎過關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建立海嘯監測預警系統可以減輕損失;加強海嘯應急逃生演練可以有效應對海嘯災害,①②對;圍海造陸使得海嘯緩沖帶減少,不利于減災;將人們全部遷至內陸居住不現實,③④錯。A項正確。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2024·北京海淀區期中)當地時間2018年9月28日,印度尼西亞發生地震,隨后引發1.5米至2米高的海嘯,造成嚴重的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為防御自然災害,減少損失,很多地方均設置應急避難場所。據此完成1~2題。2.應急避難場所一般布設在A.城鎮的住宅區內 B.鄉村的空曠地帶C.城鎮的商業街中 D.城鎮的空曠地帶√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應急避難場所建設需要較大的面積,設置地點應避免再次受各種災害及其次生災害的嚴重影響,需要對正常生產生活干擾較少,且位于應急避難場所的人們應生活方便,故應急避難場所一般布設在城鎮的空曠地帶,D正確;城鎮的住宅區內和城鎮的商業街中,面積較小,且建筑物密集,不便于設置應急避難場所,排除A、C;鄉村空曠地帶相對較多,但離人口密集的城市距離較遠,且生活不便,不便于設置應急避難場所,排除B。故選D。(2024·江蘇揚州期中)北京時間2023年1月18日,伊朗西北部西阿塞拜疆省(38.5°N,45.05°E)發生里氏5.6級地震,震源深度10千米。據此完成3~4題。3.此次地震發生后,當地最應立即采取的措施是A.加強災情預警、預報工作B.植樹造林,防止坡面崩塌C.修筑護坡工程,加固坡面D.及時搶修道路,便于救援√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地震會導致道路損毀,發生地震后應該及時搶修道路,以便救援人員與物資進入,D正確。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2024·江蘇揚州期中)北京時間2023年1月18日,伊朗西北部西阿塞拜疆省(38.5°N,45.05°E)發生里氏5.6級地震,震源深度10千米。據此完成3~4題。4.國際應急救援人員緊急馳援伊朗,下列選項中,最需要攜帶的是A.生命探測儀、充氣艇 B.防寒衣、醫藥C.方便面、墨鏡 D.防曬霜、鋼筋速斷器√此次地震發生在冬季,且該地位于中緯地區,應急救援人員需要攜帶防寒衣御寒,地震發生多傷員,應急救援人員應該攜帶醫藥,B正確。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我國的救災物資儲備體系由國家、省、地級市、縣四級構成,已建成國家級儲備庫的有天津、鄭州、沈陽等多個城市。河北省已經初步建立了省、市、縣三級地方救災物資儲備網絡。地方儲備庫與國家救災物資儲備庫在響應時間、救助范圍、救助人口以及響應的災種等方面有較大區別。如圖示意京津冀地區主要城市位置。據此完成5~6題。5.與國家級儲備庫相比,地方儲備庫A.響應時間長 B.救助人口少C.響應災種多 D.救助范圍大√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與國家級儲備庫相比,地方儲備庫數量多,距離災害發生地較近,響應時間短,A錯誤。地方儲備庫服務范圍小,救助人口少,D錯誤,B正確。地方儲備庫級別低,響應災種少,C錯誤。故選B。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6.有人認為河北省僅有的省級救災物資儲備庫位于省會石家莊市不夠合理,其理由主要是該城市A.地價高,儲備庫面積有限B.地處平原,自然災害較少C.位置偏南,難以對全省快速救援D.交通易擁堵,延緩救災速度√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作為河北省唯一的省級救災物資儲備庫,石家莊儲備庫面積較大,A錯誤。石家莊地處季風氣候區,自然災害頻繁,B錯誤。作為河北省唯一的省級救災物資儲備庫,應位于河北省中心位置,便于對周邊地區進行及時快速救援,但石家莊位置偏南,難以對河北省偏北地區展開及時救援,C正確。石家莊是我國重要的交通樞紐,交通便捷,交通不易擁堵,D錯誤。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2021年7月6日10時03分,海南省白沙縣氣象臺發布臺風藍色預警信號:受南海熱帶低壓影響,未來24小時,我縣平均風力可達6級以上,陣風8~9級,請有關單位和人員做好防范工作。據此完成7~8題。7.臺風除帶來大風之外,還會帶來A.干旱 B.風暴潮C.火山爆發 D.森林火災√由所學知識可知,臺風帶來的災害有狂風、暴雨、風暴潮,B正確;臺風不會帶來干旱、火山爆發、森林火災,A、C、D錯誤。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2021年7月6日10時03分,海南省白沙縣氣象臺發布臺風藍色預警信號:受南海熱帶低壓影響,未來24小時,我縣平均風力可達6級以上,陣風8~9級,請有關單位和人員做好防范工作。據此完成7~8題。8.關于臺風防災減災措施,正確的是A.打開窗戶,避免強風吹壞B.遇強風時,可在大樹下避風C.可趴在洼地,避免強風影響D.防止雷擊,迅速切斷各類電器的電源√由所學知識可知,臺風到來時,關緊窗戶,避免強風破壞,A錯誤;遇強風時,不能在大樹下避風,以防樹木被刮倒產生不必要的傷害,B錯誤;不可趴在洼地,以防路面積水被淹,C錯誤;防止雷擊,迅速切斷各類電器的電源,D正確。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2024·湖北武漢月考)針對我國自然災害頻繁發生的國情,開展防災減災活動,對我國的生產建設和人民生活意義重大。據此完成9~10題。9.下列事例中,屬于防災減災設施建設的是①興建長江三峽大型水利樞紐 ②興建長江、黃河中上游防護林工程 ③加固長江、黃河大堤 ④在沿海一帶修建海防林工程A.①②③ B.①②④C.①②③④ D.②③④√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興建長江三峽大型水利樞紐,興建長江、黃河中上游防護林工程,加固長江、黃河大堤有利于減輕長江、黃河沿線的洪澇災害;在沿海一帶修建海防林工程有利于減輕海浪和風暴潮的危害,①②③④正確。故選C。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2024·湖北武漢月考)針對我國自然災害頻繁發生的國情,開展防災減災活動,對我國的生產建設和人民生活意義重大。據此完成9~10題。10.2023年5月12日是第15個全國防災減災日,某學校同學準備通過設計、制作、張貼海報的方式,向社區居民宣傳普及防災減災知識。下列內容可能會出現在宣傳海報上的是A.災后可以吃被洪水浸泡的食物,避免浪費B.震后應立即返家,查看財物受損狀況C.地震被困廢墟時,點火柴查看周圍情況D.火災逃生后及時關閉防煙門,防止火勢蔓延√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災后不可以吃被洪水浸泡的食物,食物已經變質,容易引起身體不適,A錯誤;震后,建筑物有隨時倒塌的風險,不應立即返家,查看財物受損狀況,B錯誤;地震被困廢墟時,應敲擊求救,點火柴有可能引起密閉空間的易燃氣體爆炸,C錯誤;火災逃生后及時關閉防煙門,防止火勢蔓延,D正確。(2024·吉林四平開學考試)減少洪澇災害的損失,熟悉一些災害中的自救和互救常識是很有必要的,這樣才能做到居安思危,防患于未然。根據所學知識,完成11~12題。11.下列屬于個人或家庭防洪準備的是①訓練爬高能力 ②預備鋼制家具 ③收聽汛期天氣預報 ④暴雨季節不去山區郊游 ⑤學會游泳 ⑥學會救生演習的知識A.①②③④⑤⑥ B.①③④⑤⑥C.②③④⑤⑥ D.②④⑤⑥√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個人或家庭防洪準備主要有訓練爬高能力、收聽汛期天氣預報、暴雨季節不去山區郊游以免遭遇山洪、學會游泳、學會救生演習的知識等,①③④⑤⑥正確;鋼制家具易沉入水中,不適宜防洪,②錯誤。故選B。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2024·吉林四平開學考試)減少洪澇災害的損失,熟悉一些災害中的自救和互救常識是很有必要的,這樣才能做到居安思危,防患于未然。根據所學知識,完成11~12題。12.洪水的發生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但做好洪水的監測和預報工作,采取相應的防洪措施,可大大減輕洪水所造成的損失。防洪減災的措施不正確的是A.增強人們對災害問題的認識,提高人們防災、減災的意識B.嚴格控制亂砍濫伐,逐步提高森林覆蓋率,減少水土流失C.我國人多力量大,沒有必要過多投入,哪里出現災情,全國人民一起支援D.開辟分洪區,開挖分洪道,降低洪水水位√增強人們對災害問題的認識,提高人們防災、減災的意識,可以減災防災,A正確;嚴格控制亂砍濫伐,逐步提高森林覆蓋率,減少水土流失,可以減災防災,B正確;我國洪災多發,損失較大,必須增加投入,加大防洪減災的力度,C錯誤;開辟分洪區,開挖分洪道,降低洪水水位,可以減災防災,D正確。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堰塞湖是由于火山噴發、地震等原因引起山體巖石崩塌從而堵截山谷、河谷或河床后貯水而形成的湖泊,堵截物質稱為堰塞體,往往不夠穩定,易發生垮壩。下圖示意某堰塞湖的形成過程。據此完成13~14題。13.導致圖中堰塞湖形成的直接原因是A.滑坡 B.地震C.火山噴發 D.洪澇災害√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能力提升讀圖中的等高線可知,堰塞體形成之前西側等高線密集,坡度較大,而形成以后,西側坡度變緩,這表明西側發生了滑坡,形成了堰塞體,材料中無地震、火山噴發、洪澇災害等信息。故選A。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堰塞湖是由于火山噴發、地震等原因引起山體巖石崩塌從而堵截山谷、河谷或河床后貯水而形成的湖泊,堵截物質稱為堰塞體,往往不夠穩定,易發生垮壩。下圖示意某堰塞湖的形成過程。據此完成13~14題。14.當地政府應對堰塞湖危害的最佳措施是A.加固堰塞體B.一次性摧毀堰塞體C.開挖泄洪通道D.撤離堰塞湖下游居民√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加固堰塞體會使湖水水位不斷升高,不能解決潰堤危險,A錯誤;一次性摧毀堰塞體,會使湖水大量涌出,導致下游村鎮形成洪澇災害,B錯誤;開挖泄洪通道可疏通堰塞湖,徹底解決堰塞湖潰堤帶來的危害,C正確;撤離堰塞湖下游居民,只是減少了堰塞湖潰堤后帶來的損失,沒有徹底解決,D錯誤。故選C。(2024·遼寧沈陽期末)冰磧湖是冰川消退時,冰磧物形成的凹地,或冰磧物阻塞河床,冰川谷蓄水而成的湖泊。當冰川融化形成的冰體脫落入湖,擠壓和沖擊湖面,湖面翻卷形成涌浪時,冰磧湖潰決風險加劇。冰磧湖潰決帶來的災害性結果是潰決洪水和洪水形成的泥石流。下圖示意冰磧湖潰決。據此完成15~16題。15.冰磧湖潰決帶來的災害具有的特點是A.連續性強,區域差異大B.碎屑物多,沉積量大C.積累期長,晝夜變化大D.突發性強,破壞性大√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根據“當冰川融化形成的冰體脫落入湖,擠壓和沖擊湖面,湖面翻卷形成涌浪時,冰磧湖潰決風險加劇”可知,冰磧湖潰決帶來的災害具有突發性強,破壞性大的特點。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2024·遼寧沈陽期末)冰磧湖是冰川消退時,冰磧物形成的凹地,或冰磧物阻塞河床,冰川谷蓄水而成的湖泊。當冰川融化形成的冰體脫落入湖,擠壓和沖擊湖面,湖面翻卷形成涌浪時,冰磧湖潰決風險加劇。冰磧湖潰決帶來的災害性結果是潰決洪水和洪水形成的泥石流。下圖示意冰磧湖潰決。據此完成15~16題。16.為了減少冰磧湖潰決帶來的危害,應采取的措施有①加強監測,做好預警預案 ②植樹造林,減輕水土流失 ③完善水利工程設施,調蓄洪水 ④重視防災教育,提高防災意識A.①②④ B.②③④C.①③④ D.①②③√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冰磧湖潰決風險加劇與冰川融化冰體脫落有關,因此應注意結合氣象預報,加強監測,做好預警預案。為應對潰決產生的洪水應完善水利工程設施,調蓄洪水,同時要重視防災教育,提高防災意識,故①③④正確;與植樹造林,減輕水土流失關系不大,故②錯誤。C正確。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7.(2024·廣東佛山期中)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21年2月,美國遭遇致命寒潮,極寒天氣襲來,局地氣溫降至-51 ℃,創下近年來最低紀錄。據美媒報道,截至2021年2月16日,美國約有2億人處于冬季寒潮天氣的威脅之下。(1)指出寒潮天氣給人們的生產生活帶來的影響。答案 大風影響出行;低溫造成凍害(危害身體健康);暴雪冰封道路,阻塞交通,破壞通信與電力設施(電網癱瘓);停水停電等。(2)面對致命寒潮,居民應如何應對?答案 注意添加衣物,防寒保暖;外出注意防滑受傷,注意交通安全,遠離廣告牌、屋檐下,以防冰凌砸傷;不要在危房或臨時搭建的建筑物中逗留。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3)寒潮作為一種常見的自然災害,從國家層面來說,可以采取哪些措施來防災減災。答案 建立災害監測系統和預警機制;施行防災減災的法律法規,開展減災教育;當自然災害達到應急響應程度時,應按應急預案調動救援物資和人員,穩定社會秩序,救治傷員,展開心理援助。第三節 防災減災課程標準 運用資料,了解避災、防災的措施。學習目標 1.通過實例資料,分析運用減災防災的手段。(人地協調觀)2.利用地理視頻等資料,說明自救與互救的方法。(地理實踐力)知識點一 防災減災手段1.防災減災工作指導方針:“以防為主,防抗救相結合”。2.防災減災手段(1)災害監測:通過自然災害監測系統對自然災害的孕育、發生、發展和致災全過程進行動態監測。(2)災害防御(3)災害救援與救助(4)災后恢復:盡快恢復災區群眾的生產和生活,并促進災區經濟和社會的恢復和發展。拓展延伸 自然災害的防御措施(1)工程性防御措施通過修建防災工程,從各個方面改變自然災害系統,最終達到減災的目的。改變地表環境(孕災環境的穩定性),防止和減輕自然災害的強度 巖土體改造工程、疏排水工程,加固穩定變形土體,防止滑坡、泥石流等地質災害的發生生物工程措施防風固沙,防止土地沙化、水土流失、沙塵暴等阻隔或控制災害與人員、財產等的直接相遇 修建大堤防洪防潮,保護堤內的人員和財產安全建立護坡、擋墻等遮擋物,避免泥石流沖擊村莊、耕地;興建水庫、排灌站、電機井等,防洪抗旱改變財物等的特性,提高抗災性能,減少災害損失 加固房屋建筑,增強抗震性能(2)非工程性防御措施(2024·安徽合肥月考)下圖是“某地區地震后救災工作程序示意圖”。讀圖,完成1~2題。1.圖中所示救災工作程序還可能適用于( )A.鼠害 B.洪澇 C.旱災 D.寒潮2.為降低大城市震后救災活動強度,應采取的主要防災減災措施包括( )①加強防震、避災教育 ②降低人口密度(人口外遷) ③合理建設應急避難場所 ④組建地震災害緊急救援隊 ⑤開展避災自救技能培訓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C.③④⑤ D.①③④⑤答案 1.B 2.D解析 第1題,由圖示信息可知,地震對建筑物等基礎設施產生毀滅性的破壞,四個選項中只有洪澇符合條件,會對建筑物等基礎設施帶來毀滅性的破壞,B正確。第2題,加強防震、避災教育,提高人們的防災意識;完善城市功能區劃,合理建設應急避難場所,提高抗災能力,組建地震災害緊急救援隊和開展避災自救技能培訓,有利于降低大城市地震破壞程度和震后救災活動強度,①③④⑤正確;降低人口密度(人口外遷)不會降低大城市震后救災活動強度,且大規模人口外遷難度較大,不現實,②錯誤。故選D。每年國慶后,云南省曲靖市森林火險氣象等級變高,進入森林防火期,到次年5月1日結束。據此完成3~4題。3.曲靖市在該時段森林火險氣象等級較高的主要原因可能有( )①空氣濕度小 ②氣溫較高 ③人口密集 ④風力較大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4.森林火險氣象等級較高時,當地采取的最合理的防災措施是( )A.緊急撤離全部居民 B.加強監測與預報C.大規模砍伐森林 D.加固木質建筑物答案 3.B 4.B解析 第3題,云南屬于季風氣候,10月到次年5月降水少,空氣濕度小、干燥,①正確;云南曲靖海拔較高,氣溫較低,②錯誤;人口密集不會只在這個特定的時間段,③錯誤;此時間段該地偏北風勢力強,風力較大,利于火勢蔓延,④正確。故選B。第4題,加強監測和預報可以提前做好準備工作,有利于預防火災發生,B正確;火災未發生,撤離全部居民不可取,A錯誤;大規模砍伐森林不利于生態環境保護,C錯誤;加固木質建筑物不能預防火災,D錯誤。故選B。知識點二 自救與互救1.內容:災前準備、災中救助和災后自我保護三個方面。2.表現原則 災害 主要措施災前準備 做好災前準備 洪澇、臺風 及時關注天氣預報及災害預警信息地震 準備應急救援包,牢記地震撤離路線和附近應急避難場所位置,經常參加地震演習活動,樹立防震意識等災中救助 按照預先設計好的逃生路線撤離 洪澇 盡量向地勢高的地方逃生地震 及時、有序地撤到安全地帶泥石流 向垂直于泥石流前進方向的山坡轉移災后自我保護 提高警惕,防患于未然 洪災 不吃洪水浸泡過的食物,要喝煮沸后的水,入住前對房屋進行全面消毒,待電器干燥后再使用地震 防范余震,遠離危險區域連線 將下列對應內容進行連線。答案 拓展延伸1.應對地震災害的正確方法(1)地震發生時,保障安全的關鍵三點(2)地震中的自救與互救地震是最不可預知且最具破壞性的自然災害之一,掌握相關自救與互救的知識,盡可能減少自己及周圍人在地震中的傷亡。具體圖解如下所示:2.應對滑坡、泥石流的正確方法(1)在野外遇到泥石流時,要向垂直于泥石流前進方向的高處跑,切忌順著滾石方向往山下跑;要特別注意保護好頭部。(2)可根據現場地形,向未發生泥石流的高處逃避。(3)在山區扎營,不要選在谷底排洪的通道,以及河道彎曲、匯合處。3.應對洪水災害的正確方法(1)防洪準備(2)洪水中的自救(3)洪水中的互救據水利部介紹,2021年6月14日以來,內蒙古東部、黑龍江中部和西部、吉林西部、遼寧北部出現持續降雨天氣。此外,西南東部、江淮西部和南部、江南北部及湖北、廣西西北部等地普降中到大雨,其中貴州南部、湖北東部、安徽南部、浙江北部等地部分地區有暴雨。受降雨影響,黑龍江、內蒙古、江蘇、浙江、重慶、四川等省(自治區、直轄市)21條河流發生超警戒以上洪水。1.[地理實踐力]當得知周末可能有暴雨時,應提前做好哪些防范措施?答案 準備好雨具、生活必需品等,盡量避免雨中外出。必須外出時,提前關閉門窗,選擇安全出行方式和線路。2.[綜合思維]城市地勢低洼的居民住宅區出現洪澇時,可采取哪些應急措施?答案 可因地制宜采取砌圍墻、門口放置擋水板、配置小型抽水泵等。將家中電器移至高處,房屋進水時,及時切斷電源。3.[綜合思維]洪水中救人可采取哪些措施?答案 拋救生圈、救生衣;劃船、游泳去救人(要用繩子系到固定物上,保證施救者的安全)。4.[地理實踐力]山區居民發現上游來水突然渾濁時,需要防范哪種自然災害?答案 泥石流。地震是最猛烈、最突然和造成人員傷亡最多的自然災害之一,也是人們最為恐懼的自然災害之一。據此回答1~3題。1.災前提高防災意識,做好防震準備有助于減少地震中的人員傷亡。下列關于防震準備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A.制定防震避震對策B.明確疏散路線和避難地點C.隨身攜帶急救卡片D.蹲在易于形成三角空間的地方2.當地震來臨時,下列避震措施中,正確的是(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3.下列關于震后互救的敘述,正確的是( )①先救近,后救遠 ②先救老人、小孩,后救其他人 ③先救“生”,后救“人” ④要注意保護支撐物,但搶救時可以不考慮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答案 1.D 2.B 3.C解析 第1題,制定防震避震對策、明確疏散路線和避難地點、隨身攜帶急救卡片均屬于防震準備工作;蹲在易于形成三角空間的地方是地震發生時的避震措施,不屬于防震準備。故選D。第2題,當地震發生來不及外逃時,可雙手抱頭躲避在堅實的課桌下或躲避在衛生間墻角下,將身邊柔軟的物品頂在頭上,②③正確;當地震來臨時,在高樓中跳窗生還概率極小,電梯在地震中可能失靈、墜毀,①④錯誤,故選B。第3題,震后互救應遵循的原則:先救近,后救遠,①正確;先易后難,先救輕傷員、青壯年和醫務人員,②錯誤;先救“生”,后救“人”,先維持人體的生命,再想辦法將人完全救出來,③正確;不要盲目亂挖,注意保護支撐物,以防意外,④錯誤。故選C。(2024·陜西延安月考)洪澇災害在我國發生頻率高,影響范圍廣,洪水中的自救與互救十分重要。據此完成4~5題。4.面對不斷上漲的洪水,錯誤的自救方式是( )A.注意水情變化B.從低層房屋向高層轉移C.不到緊要關頭,不輕易入水D.應盡快入水逃生5.溺水者被救上岸,如無呼吸時應該首先( )A.檢查有無外傷 B.送去醫院C.進行人工呼吸 D.進行“倒水”答案 4.D 5.C解析 第4題,洪水發生時應盡快逃到高處避洪;如果不能安全撤離,則應觀察水情,不要輕易入水逃生,以免發生意外。A、B、C都屬于正確的自救方式,故選D。第5題,溺水者被救上岸,如無呼吸時應首先采用人工呼吸的方法進行搶救,再檢查有無外傷,并及時送醫院就醫,不能進行“倒水”。C正確。課時對點練 [分值:66分](選擇題1~12題,每小題3分,共36分)(2024·北京海淀區期中)當地時間2018年9月28日,印度尼西亞發生地震,隨后引發1.5米至2米高的海嘯,造成嚴重的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為防御自然災害,減少損失,很多地方均設置應急避難場所。據此完成1~2題。1.為應對海嘯災害,合理有效的防災減災措施是( )①建立海嘯監測預警系統 ②加強海嘯應急逃生演練 ③圍海造陸增高海岸堤防 ④將人們全部遷至內陸居住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2.應急避難場所一般布設在( )A.城鎮的住宅區內 B.鄉村的空曠地帶C.城鎮的商業街中 D.城鎮的空曠地帶答案 1.A 2.D解析 第1題,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建立海嘯監測預警系統可以減輕損失;加強海嘯應急逃生演練可以有效應對海嘯災害,①②對;圍海造陸使得海嘯緩沖帶減少,不利于減災;將人們全部遷至內陸居住不現實,③④錯。A項正確。第2題,應急避難場所建設需要較大的面積,設置地點應避免再次受各種災害及其次生災害的嚴重影響,需要對正常生產生活干擾較少,且位于應急避難場所的人們應生活方便,故應急避難場所一般布設在城鎮的空曠地帶,D正確;城鎮的住宅區內和城鎮的商業街中,面積較小,且建筑物密集,不便于設置應急避難場所,排除A、C;鄉村空曠地帶相對較多,但離人口密集的城市距離較遠,且生活不便,不便于設置應急避難場所,排除B。故選D。(2024·江蘇揚州期中)北京時間2023年1月18日,伊朗西北部西阿塞拜疆省(38.5°N,45.05°E)發生里氏5.6級地震,震源深度10千米。據此完成3~4題。3.此次地震發生后,當地最應立即采取的措施是( )A.加強災情預警、預報工作B.植樹造林,防止坡面崩塌C.修筑護坡工程,加固坡面D.及時搶修道路,便于救援4.國際應急救援人員緊急馳援伊朗,下列選項中,最需要攜帶的是( )A.生命探測儀、充氣艇 B.防寒衣、醫藥C.方便面、墨鏡 D.防曬霜、鋼筋速斷器答案 3.D 4.B解析 第3題,地震會導致道路損毀,發生地震后應該及時搶修道路,以便救援人員與物資進入,D正確。第4題,此次地震發生在冬季,且該地位于中緯地區,應急救援人員需要攜帶防寒衣御寒,地震發生多傷員,應急救援人員應該攜帶醫藥,B正確。我國的救災物資儲備體系由國家、省、地級市、縣四級構成,已建成國家級儲備庫的有天津、鄭州、沈陽等多個城市。河北省已經初步建立了省、市、縣三級地方救災物資儲備網絡。地方儲備庫與國家救災物資儲備庫在響應時間、救助范圍、救助人口以及響應的災種等方面有較大區別。下圖示意京津冀地區主要城市位置。據此完成5~6題。5.與國家級儲備庫相比,地方儲備庫( )A.響應時間長 B.救助人口少C.響應災種多 D.救助范圍大6.有人認為河北省僅有的省級救災物資儲備庫位于省會石家莊市不夠合理,其理由主要是該城市( )A.地價高,儲備庫面積有限B.地處平原,自然災害較少C.位置偏南,難以對全省快速救援D.交通易擁堵,延緩救災速度答案 5.B 6.C解析 第5題,與國家級儲備庫相比,地方儲備庫數量多,距離災害發生地較近,響應時間短,A錯誤。地方儲備庫服務范圍小,救助人口少,D錯誤,B正確。地方儲備庫級別低,響應災種少,C錯誤。故選B。第6題,作為河北省唯一的省級救災物資儲備庫,石家莊儲備庫面積較大,A錯誤。石家莊地處季風氣候區,自然災害頻繁,B錯誤。作為河北省唯一的省級救災物資儲備庫,應位于河北省中心位置,便于對周邊地區進行及時快速救援,但石家莊位置偏南,難以對河北省偏北地區展開及時救援,C正確。石家莊是我國重要的交通樞紐,交通便捷,交通不易擁堵,D錯誤。2021年7月6日10時03分,海南省白沙縣氣象臺發布臺風藍色預警信號:受南海熱帶低壓影響,未來24小時,我縣平均風力可達6級以上,陣風8~9級,請有關單位和人員做好防范工作。據此完成7~8題。7.臺風除帶來大風之外,還會帶來( )A.干旱 B.風暴潮C.火山爆發 D.森林火災8.關于臺風防災減災措施,正確的是( )A.打開窗戶,避免強風吹壞B.遇強風時,可在大樹下避風C.可趴在洼地,避免強風影響D.防止雷擊,迅速切斷各類電器的電源答案 7.B 8.D解析 第7題,由所學知識可知,臺風帶來的災害有狂風、暴雨、風暴潮,B正確;臺風不會帶來干旱、火山爆發、森林火災,A、C、D錯誤。第8題,由所學知識可知,臺風到來時,關緊窗戶,避免強風破壞,A錯誤;遇強風時,不能在大樹下避風,以防樹木被刮倒產生不必要的傷害,B錯誤;不可趴在洼地,以防路面積水被淹,C錯誤;防止雷擊,迅速切斷各類電器的電源,D正確。(2024·湖北武漢月考)針對我國自然災害頻繁發生的國情,開展防災減災活動,對我國的生產建設和人民生活意義重大。據此完成9~10題。9.下列事例中,屬于防災減災設施建設的是( )①興建長江三峽大型水利樞紐 ②興建長江、黃河中上游防護林工程 ③加固長江、黃河大堤 ④在沿海一帶修建海防林工程A.①②③ B.①②④C.①②③④ D.②③④10.2023年5月12日是第15個全國防災減災日,某學校同學準備通過設計、制作、張貼海報的方式,向社區居民宣傳普及防災減災知識。下列內容可能會出現在宣傳海報上的是( )A.災后可以吃被洪水浸泡的食物,避免浪費B.震后應立即返家,查看財物受損狀況C.地震被困廢墟時,點火柴查看周圍情況D.火災逃生后及時關閉防煙門,防止火勢蔓延答案 9.C 10.D解析 第9題,興建長江三峽大型水利樞紐,興建長江、黃河中上游防護林工程,加固長江、黃河大堤有利于減輕長江、黃河沿線的洪澇災害;在沿海一帶修建海防林工程有利于減輕海浪和風暴潮的危害,①②③④正確。故選C。第10題,災后不可以吃被洪水浸泡的食物,食物已經變質,容易引起身體不適,A錯誤;震后,建筑物有隨時倒塌的風險,不應立即返家,查看財物受損狀況,B錯誤;地震被困廢墟時,應敲擊求救,點火柴有可能引起密閉空間的易燃氣體爆炸,C錯誤;火災逃生后及時關閉防煙門,防止火勢蔓延,D正確。(2024·吉林四平開學考試)減少洪澇災害的損失,熟悉一些災害中的自救和互救常識是很有必要的,這樣才能做到居安思危,防患于未然。根據所學知識,完成11~12題。11.下列屬于個人或家庭防洪準備的是( )①訓練爬高能力 ②預備鋼制家具 ③收聽汛期天氣預報 ④暴雨季節不去山區郊游 ⑤學會游泳 ⑥學會救生演習的知識A.①②③④⑤⑥ B.①③④⑤⑥C.②③④⑤⑥ D.②④⑤⑥12.洪水的發生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但做好洪水的監測和預報工作,采取相應的防洪措施,可大大減輕洪水所造成的損失。防洪減災的措施不正確的是( )A.增強人們對災害問題的認識,提高人們防災、減災的意識B.嚴格控制亂砍濫伐,逐步提高森林覆蓋率,減少水土流失C.我國人多力量大,沒有必要過多投入,哪里出現災情,全國人民一起支援D.開辟分洪區,開挖分洪道,降低洪水水位答案 11.B 12.C解析 第11題,個人或家庭防洪準備主要有訓練爬高能力、收聽汛期天氣預報、暴雨季節不去山區郊游以免遭遇山洪、學會游泳、學會救生演習的知識等,①③④⑤⑥正確;鋼制家具易沉入水中,不適宜防洪,②錯誤。故選B。第12題,增強人們對災害問題的認識,提高人們防災、減災的意識,可以減災防災,A正確;嚴格控制亂砍濫伐,逐步提高森林覆蓋率,減少水土流失,可以減災防災,B正確;我國洪災多發,損失較大,必須增加投入,加大防洪減災的力度,C錯誤;開辟分洪區,開挖分洪道,降低洪水水位,可以減災防災,D正確。(選擇題13~16題,每小題4分,共16分)堰塞湖是由于火山噴發、地震等原因引起山體巖石崩塌從而堵截山谷、河谷或河床后貯水而形成的湖泊,堵截物質稱為堰塞體,往往不夠穩定,易發生垮壩。下圖示意某堰塞湖的形成過程。據此完成13~14題。13.導致圖中堰塞湖形成的直接原因是( )A.滑坡 B.地震C.火山噴發 D.洪澇災害14.當地政府應對堰塞湖危害的最佳措施是( )A.加固堰塞體 B.一次性摧毀堰塞體C.開挖泄洪通道 D.撤離堰塞湖下游居民答案 13.A 14.C解析 第13題,讀圖中的等高線可知,堰塞體形成之前西側等高線密集,坡度較大,而形成以后,西側坡度變緩,這表明西側發生了滑坡,形成了堰塞體,材料中無地震、火山噴發、洪澇災害等信息。故選A。第14題,加固堰塞體會使湖水水位不斷升高,不能解決潰堤危險,A錯誤;一次性摧毀堰塞體,會使湖水大量涌出,導致下游村鎮形成洪澇災害,B錯誤;開挖泄洪通道可疏通堰塞湖,徹底解決堰塞湖潰堤帶來的危害,C正確;撤離堰塞湖下游居民,只是減少了堰塞湖潰堤后帶來的損失,沒有徹底解決,D錯誤。故選C。(2024·遼寧沈陽期末)冰磧湖是冰川消退時,冰磧物形成的凹地,或冰磧物阻塞河床,冰川谷蓄水而成的湖泊。當冰川融化形成的冰體脫落入湖,擠壓和沖擊湖面,湖面翻卷形成涌浪時,冰磧湖潰決風險加劇。冰磧湖潰決帶來的災害性結果是潰決洪水和洪水形成的泥石流。下圖示意冰磧湖潰決。據此完成15~16題。15.冰磧湖潰決帶來的災害具有的特點是( )A.連續性強,區域差異大B.碎屑物多,沉積量大C.積累期長,晝夜變化大D.突發性強,破壞性大16.為了減少冰磧湖潰決帶來的危害,應采取的措施有( )①加強監測,做好預警預案 ②植樹造林,減輕水土流失 ③完善水利工程設施,調蓄洪水 ④重視防災教育,提高防災意識A.①②④ B.②③④C.①③④ D.①②③答案 15.D 16.C解析 第15題,根據“當冰川融化形成的冰體脫落入湖,擠壓和沖擊湖面,湖面翻卷形成涌浪時,冰磧湖潰決風險加劇”可知,冰磧湖潰決帶來的災害具有突發性強,破壞性大的特點。第16題,冰磧湖潰決風險加劇與冰川融化冰體脫落有關,因此應注意結合氣象預報,加強監測,做好預警預案。為應對潰決產生的洪水應完善水利工程設施,調蓄洪水,同時要重視防災教育,提高防災意識,故①③④正確;與植樹造林,減輕水土流失關系不大,故②錯誤。C正確。17.(2024·廣東佛山期中)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2021年2月,美國遭遇致命寒潮,極寒天氣襲來,局地氣溫降至-51 ℃,創下近年來最低紀錄。據美媒報道,截至2021年2月16日,美國約有2億人處于冬季寒潮天氣的威脅之下。(1)指出寒潮天氣給人們的生產生活帶來的影響。(6分)(2)面對致命寒潮,居民應如何應對?(4分)(3)寒潮作為一種常見的自然災害,從國家層面來說,可以采取哪些措施來防災減災。(4分)答案 (1)大風影響出行;低溫造成凍害(危害身體健康);暴雪冰封道路,阻塞交通,破壞通信與電力設施(電網癱瘓);停水停電等。(2)注意添加衣物,防寒保暖;外出注意防滑受傷,注意交通安全,遠離廣告牌、屋檐下,以防冰凌砸傷;不要在危房或臨時搭建的建筑物中逗留。(3)建立災害監測系統和預警機制;施行防災減災的法律法規,開展減災教育;當自然災害達到應急響應程度時,應按應急預案調動救援物資和人員,穩定社會秩序,救治傷員,展開心理援助。第六章 第三節 防災減災(分值:66分)(選擇題1~12題,每小題3分,共36分)(2024·北京海淀區期中)當地時間2018年9月28日,印度尼西亞發生地震,隨后引發1.5米至2米高的海嘯,造成嚴重的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為防御自然災害,減少損失,很多地方均設置應急避難場所。據此完成1~2題。1.為應對海嘯災害,合理有效的防災減災措施是( )①建立海嘯監測預警系統 ②加強海嘯應急逃生演練 ③圍海造陸增高海岸堤防 ④將人們全部遷至內陸居住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2.應急避難場所一般布設在( )A.城鎮的住宅區內 B.鄉村的空曠地帶C.城鎮的商業街中 D.城鎮的空曠地帶(2024·江蘇揚州期中)北京時間2023年1月18日,伊朗西北部西阿塞拜疆省(38.5°N,45.05°E)發生里氏5.6級地震,震源深度10千米。據此完成3~4題。3.此次地震發生后,當地最應立即采取的措施是( )A.加強災情預警、預報工作B.植樹造林,防止坡面崩塌C.修筑護坡工程,加固坡面D.及時搶修道路,便于救援4.國際應急救援人員緊急馳援伊朗,下列選項中,最需要攜帶的是( )A.生命探測儀、充氣艇 B.防寒衣、醫藥C.方便面、墨鏡 D.防曬霜、鋼筋速斷器我國的救災物資儲備體系由國家、省、地級市、縣四級構成,已建成國家級儲備庫的有天津、鄭州、沈陽等多個城市。河北省已經初步建立了省、市、縣三級地方救災物資儲備網絡。地方儲備庫與國家救災物資儲備庫在響應時間、救助范圍、救助人口以及響應的災種等方面有較大區別。下圖示意京津冀地區主要城市位置。據此完成5~6題。5.與國家級儲備庫相比,地方儲備庫( )A.響應時間長 B.救助人口少C.響應災種多 D.救助范圍大6.有人認為河北省僅有的省級救災物資儲備庫位于省會石家莊市不夠合理,其理由主要是該城市( )A.地價高,儲備庫面積有限B.地處平原,自然災害較少C.位置偏南,難以對全省快速救援D.交通易擁堵,延緩救災速度2021年7月6日10時03分,海南省白沙縣氣象臺發布臺風藍色預警信號:受南海熱帶低壓影響,未來24小時,我縣平均風力可達6級以上,陣風8~9級,請有關單位和人員做好防范工作。據此完成7~8題。7.臺風除帶來大風之外,還會帶來( )A.干旱 B.風暴潮C.火山爆發 D.森林火災8.關于臺風防災減災措施,正確的是( )A.打開窗戶,避免強風吹壞B.遇強風時,可在大樹下避風C.可趴在洼地,避免強風影響D.防止雷擊,迅速切斷各類電器的電源(2024·湖北武漢月考)針對我國自然災害頻繁發生的國情,開展防災減災活動,對我國的生產建設和人民生活意義重大。據此完成9~10題。9.下列事例中,屬于防災減災設施建設的是( )①興建長江三峽大型水利樞紐 ②興建長江、黃河中上游防護林工程 ③加固長江、黃河大堤 ④在沿海一帶修建海防林工程A.①②③ B.①②④C.①②③④ D.②③④10.2023年5月12日是第15個全國防災減災日,某學校同學準備通過設計、制作、張貼海報的方式,向社區居民宣傳普及防災減災知識。下列內容可能會出現在宣傳海報上的是( )A.災后可以吃被洪水浸泡的食物,避免浪費B.震后應立即返家,查看財物受損狀況C.地震被困廢墟時,點火柴查看周圍情況D.火災逃生后及時關閉防煙門,防止火勢蔓延(2024·吉林四平開學考試)減少洪澇災害的損失,熟悉一些災害中的自救和互救常識是很有必要的,這樣才能做到居安思危,防患于未然。根據所學知識,完成11~12題。11.下列屬于個人或家庭防洪準備的是( )①訓練爬高能力 ②預備鋼制家具 ③收聽汛期天氣預報 ④暴雨季節不去山區郊游 ⑤學會游泳 ⑥學會救生演習的知識A.①②③④⑤⑥ B.①③④⑤⑥C.②③④⑤⑥ D.②④⑤⑥12.洪水的發生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但做好洪水的監測和預報工作,采取相應的防洪措施,可大大減輕洪水所造成的損失。防洪減災的措施不正確的是( )A.增強人們對災害問題的認識,提高人們防災、減災的意識B.嚴格控制亂砍濫伐,逐步提高森林覆蓋率,減少水土流失C.我國人多力量大,沒有必要過多投入,哪里出現災情,全國人民一起支援D.開辟分洪區,開挖分洪道,降低洪水水位(選擇題13~16題,每小題4分,共16分)堰塞湖是由于火山噴發、地震等原因引起山體巖石崩塌從而堵截山谷、河谷或河床后貯水而形成的湖泊,堵截物質稱為堰塞體,往往不夠穩定,易發生垮壩。下圖示意某堰塞湖的形成過程。據此完成13~14題。13.導致圖中堰塞湖形成的直接原因是( )A.滑坡 B.地震C.火山噴發 D.洪澇災害14.當地政府應對堰塞湖危害的最佳措施是( )A.加固堰塞體 B.一次性摧毀堰塞體C.開挖泄洪通道 D.撤離堰塞湖下游居民(2024·遼寧沈陽期末)冰磧湖是冰川消退時,冰磧物形成的凹地,或冰磧物阻塞河床,冰川谷蓄水而成的湖泊。當冰川融化形成的冰體脫落入湖,擠壓和沖擊湖面,湖面翻卷形成涌浪時,冰磧湖潰決風險加劇。冰磧湖潰決帶來的災害性結果是潰決洪水和洪水形成的泥石流。下圖示意冰磧湖潰決。據此完成15~16題。15.冰磧湖潰決帶來的災害具有的特點是( )A.連續性強,區域差異大B.碎屑物多,沉積量大C.積累期長,晝夜變化大D.突發性強,破壞性大16.為了減少冰磧湖潰決帶來的危害,應采取的措施有( )①加強監測,做好預警預案 ②植樹造林,減輕水土流失 ③完善水利工程設施,調蓄洪水 ④重視防災教育,提高防災意識A.①②④ B.②③④C.①③④ D.①②③17.(2024·廣東佛山期中)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2021年2月,美國遭遇致命寒潮,極寒天氣襲來,局地氣溫降至-51 ℃,創下近年來最低紀錄。據美媒報道,截至2021年2月16日,美國約有2億人處于冬季寒潮天氣的威脅之下。(1)指出寒潮天氣給人們的生產生活帶來的影響。(6分)(2)面對致命寒潮,居民應如何應對?(4分)(3)寒潮作為一種常見的自然災害,從國家層面來說,可以采取哪些措施來防災減災。(4分)答案精析1.A 2.D [第1題,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建立海嘯監測預警系統可以減輕損失;加強海嘯應急逃生演練可以有效應對海嘯災害,①②對;圍海造陸使得海嘯緩沖帶減少,不利于減災;將人們全部遷至內陸居住不現實,③④錯。A項正確。第2題,應急避難場所建設需要較大的面積,設置地點應避免再次受各種災害及其次生災害的嚴重影響,需要對正常生產生活干擾較少,且位于應急避難場所的人們應生活方便,故應急避難場所一般布設在城鎮的空曠地帶,D正確;城鎮的住宅區內和城鎮的商業街中,面積較小,且建筑物密集,不便于設置應急避難場所,排除A、C;鄉村空曠地帶相對較多,但離人口密集的城市距離較遠,且生活不便,不便于設置應急避難場所,排除B。故選D。]3.D 4.B [第3題,地震會導致道路損毀,發生地震后應該及時搶修道路,以便救援人員與物資進入,D正確。第4題,此次地震發生在冬季,且該地位于中緯地區,應急救援人員需要攜帶防寒衣御寒,地震發生多傷員,應急救援人員應該攜帶醫藥,B正確。]5.B 6.C [第5題,與國家級儲備庫相比,地方儲備庫數量多,距離災害發生地較近,響應時間短,A錯誤。地方儲備庫服務范圍小,救助人口少,D錯誤,B正確。地方儲備庫級別低,響應災種少,C錯誤。故選B。第6題,作為河北省唯一的省級救災物資儲備庫,石家莊儲備庫面積較大,A錯誤。石家莊地處季風氣候區,自然災害頻繁,B錯誤。作為河北省唯一的省級救災物資儲備庫,應位于河北省中心位置,便于對周邊地區進行及時快速救援,但石家莊位置偏南,難以對河北省偏北地區展開及時救援,C正確。石家莊是我國重要的交通樞紐,交通便捷,交通不易擁堵,D錯誤。]7.B 8.D [第7題,由所學知識可知,臺風帶來的災害有狂風、暴雨、風暴潮,B正確;臺風不會帶來干旱、火山爆發、森林火災,A、C、D錯誤。第8題,由所學知識可知,臺風到來時,關緊窗戶,避免強風破壞,A錯誤;遇強風時,不能在大樹下避風,以防樹木被刮倒產生不必要的傷害,B錯誤;不可趴在洼地,以防路面積水被淹,C錯誤;防止雷擊,迅速切斷各類電器的電源,D正確。]9.C 10.D [第9題,興建長江三峽大型水利樞紐,興建長江、黃河中上游防護林工程,加固長江、黃河大堤有利于減輕長江、黃河沿線的洪澇災害;在沿海一帶修建海防林工程有利于減輕海浪和風暴潮的危害,①②③④正確。故選C。第10題,災后不可以吃被洪水浸泡的食物,食物已經變質,容易引起身體不適,A錯誤;震后,建筑物有隨時倒塌的風險,不應立即返家,查看財物受損狀況,B錯誤;地震被困廢墟時,應敲擊求救,點火柴有可能引起密閉空間的易燃氣體爆炸,C錯誤;火災逃生后及時關閉防煙門,防止火勢蔓延,D正確。]11.B 12.C [第11題,個人或家庭防洪準備主要有訓練爬高能力、收聽汛期天氣預報、暴雨季節不去山區郊游以免遭遇山洪、學會游泳、學會救生演習的知識等,①③④⑤⑥正確;鋼制家具易沉入水中,不適宜防洪,②錯誤。故選B。第12題,增強人們對災害問題的認識,提高人們防災、減災的意識,可以減災防災,A正確;嚴格控制亂砍濫伐,逐步提高森林覆蓋率,減少水土流失,可以減災防災,B正確;我國洪災多發,損失較大,必須增加投入,加大防洪減災的力度,C錯誤;開辟分洪區,開挖分洪道,降低洪水水位,可以減災防災,D正確。]13.A 14.C [第13題,讀圖中的等高線可知,堰塞體形成之前西側等高線密集,坡度較大,而形成以后,西側坡度變緩,這表明西側發生了滑坡,形成了堰塞體,材料中無地震、火山噴發、洪澇災害等信息。故選A。第14題,加固堰塞體會使湖水水位不斷升高,不能解決潰堤危險,A錯誤;一次性摧毀堰塞體,會使湖水大量涌出,導致下游村鎮形成洪澇災害,B錯誤;開挖泄洪通道可疏通堰塞湖,徹底解決堰塞湖潰堤帶來的危害,C正確;撤離堰塞湖下游居民,只是減少了堰塞湖潰堤后帶來的損失,沒有徹底解決,D錯誤。故選C。]15.D 16.C [第15題,根據“當冰川融化形成的冰體脫落入湖,擠壓和沖擊湖面,湖面翻卷形成涌浪時,冰磧湖潰決風險加劇”可知,冰磧湖潰決帶來的災害具有突發性強,破壞性大的特點。第16題,冰磧湖潰決風險加劇與冰川融化冰體脫落有關,因此應注意結合氣象預報,加強監測,做好預警預案。為應對潰決產生的洪水應完善水利工程設施,調蓄洪水,同時要重視防災教育,提高防災意識,故①③④正確;與植樹造林,減輕水土流失關系不大,故②錯誤。C正確。]17.(1)大風影響出行;低溫造成凍害(危害身體健康);暴雪冰封道路,阻塞交通,破壞通信與電力設施(電網癱瘓);停水停電等。(2)注意添加衣物,防寒保暖;外出注意防滑受傷,注意交通安全,遠離廣告牌、屋檐下,以防冰凌砸傷;不要在危房或臨時搭建的建筑物中逗留。(3)建立災害監測系統和預警機制;施行防災減災的法律法規,開展減災教育;當自然災害達到應急響應程度時,應按應急預案調動救援物資和人員,穩定社會秩序,救治傷員,展開心理援助。第三節 防災減災[學習目標] 1.通過實例資料,分析運用減災防災的手段。(人地協調觀)2.利用地理視頻等資料,說明自救與互救的方法。(地理實踐力)知識點一 防災減災手段1.防災減災工作指導方針:“以防為主,________相結合”。2.防災減災手段(1)災害監測:通過自然災害監測系統對自然災害的______、發生、發展和致災全過程進行__________。(2)災害防御(3)災害救援與救助(4)災后恢復:盡快恢復災區群眾的生產和生活,并促進災區經濟和社會的恢復和發展。拓展延伸 自然災害的防御措施(1)工程性防御措施通過修建防災工程,從各個方面改變自然災害系統,最終達到減災的目的。改變地表環境(孕災環境的穩定性),防止和減輕自然災害的強度 巖土體改造工程、疏排水工程,加固穩定變形土體,防止滑坡、泥石流等地質災害的發生生物工程措施防風固沙,防止土地沙化、水土流失、沙塵暴等阻隔或控制災害與人員、財產等的直接相遇 修建大堤防洪防潮,保護堤內的人員和財產安全建立護坡、擋墻等遮擋物,避免泥石流沖擊村莊、耕地;興建水庫、排灌站、電機井等,防洪抗旱改變財物等的特性,提高抗災性能,減少災害損失 加固房屋建筑,增強抗震性能(2)非工程性防御措施(2024·安徽合肥月考)下圖是“某地區地震后救災工作程序示意圖”。讀圖,完成1~2題。1.圖中所示救災工作程序還可能適用于( )A.鼠害 B.洪澇 C.旱災 D.寒潮2.為降低大城市震后救災活動強度,應采取的主要防災減災措施包括( )①加強防震、避災教育 ②降低人口密度(人口外遷) ③合理建設應急避難場所 ④組建地震災害緊急救援隊 ⑤開展避災自救技能培訓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 C.③④⑤ D.①③④⑤每年國慶后,云南省曲靖市森林火險氣象等級變高,進入森林防火期,到次年5月1日結束。據此完成3~4題。3.曲靖市在該時段森林火險氣象等級較高的主要原因可能有( )①空氣濕度小 ②氣溫較高 ③人口密集 ④風力較大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4.森林火險氣象等級較高時,當地采取的最合理的防災措施是( )A.緊急撤離全部居民 B.加強監測與預報 C.大規模砍伐森林 D.加固木質建筑物知識點二 自救與互救1.內容:災前______、災中______和災后自我保護三個方面。2.表現原則 災害 主要措施災前準備 做好災前準備 洪澇、臺風 及時關注__________及災害預警信息地震 準備____________,牢記地震撤離路線和附近應急避難場所位置,經常參加地震演習活動,樹立防震意識等災中救助 按照預先設計好的逃生路線撤離 洪澇 盡量向________的地方逃生地震 及時、有序地撤到安全地帶泥石流 向垂直于泥石流前進方向的山坡轉移災后自我保護 提高警惕,防患于未然 洪災 不吃洪水浸泡過的食物,要喝煮沸后的水,入住前對房屋進行全面消毒,待電器干燥后再使用地震 防范余震,遠離危險區域連線 將下列對應內容進行連線。拓展延伸1.應對地震災害的正確方法(1)地震發生時,保障安全的關鍵三點(2)地震中的自救與互救地震是最不可預知且最具破壞性的自然災害之一,掌握相關自救與互救的知識,盡可能減少自己及周圍人在地震中的傷亡。具體圖解如下所示:2.應對滑坡、泥石流的正確方法(1)在野外遇到泥石流時,要向垂直于泥石流前進方向的高處跑,切忌順著滾石方向往山下跑;要特別注意保護好頭部。(2)可根據現場地形,向未發生泥石流的高處逃避。(3)在山區扎營,不要選在谷底排洪的通道,以及河道彎曲、匯合處。3.應對洪水災害的正確方法(1)防洪準備(2)洪水中的自救(3)洪水中的互救據水利部介紹,2021年6月14日以來,內蒙古東部、黑龍江中部和西部、吉林西部、遼寧北部出現持續降雨天氣。此外,西南東部、江淮西部和南部、江南北部及湖北、廣西西北部等地普降中到大雨,其中貴州南部、湖北東部、安徽南部、浙江北部等地部分地區有暴雨。受降雨影響,黑龍江、內蒙古、江蘇、浙江、重慶、四川等省(自治區、直轄市)21條河流發生超警戒以上洪水。1.[地理實踐力]當得知周末可能有暴雨時,應提前做好哪些防范措施?2.[綜合思維]城市地勢低洼的居民住宅區出現洪澇時,可采取哪些應急措施?3.[綜合思維]洪水中救人可采取哪些措施?4.[地理實踐力]山區居民發現上游來水突然渾濁時,需要防范哪種自然災害?地震是最猛烈、最突然和造成人員傷亡最多的自然災害之一,也是人們最為恐懼的自然災害之一。據此回答1~3題。1.災前提高防災意識,做好防震準備有助于減少地震中的人員傷亡。下列關于防震準備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A.制定防震避震對策 B.明確疏散路線和避難地點C.隨身攜帶急救卡片 D.蹲在易于形成三角空間的地方2.當地震來臨時,下列避震措施中,正確的是( )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3.下列關于震后互救的敘述,正確的是( )①先救近,后救遠 ②先救老人、小孩,后救其他人 ③先救“生”,后救“人” ④要注意保護支撐物,但搶救時可以不考慮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2024·陜西延安月考)洪澇災害在我國發生頻率高,影響范圍廣,洪水中的自救與互救十分重要。據此完成4~5題。4.面對不斷上漲的洪水,錯誤的自救方式是( )A.注意水情變化 B.從低層房屋向高層轉移C.不到緊要關頭,不輕易入水 D.應盡快入水逃生5.溺水者被救上岸,如無呼吸時應該首先( )A.檢查有無外傷 B.送去醫院 C.進行人工呼吸 D.進行“倒水”答案精析知識點一 防災減災手段梳理教材新知1.防抗救2.(1)孕育 動態監測 (2)教育 (3)救援物資 社會秩序 心理援助落實思維方法1.B 2.D [第1題,由圖示信息可知,地震對建筑物等基礎設施產生毀滅性的破壞,四個選項中只有洪澇符合條件,會對建筑物等基礎設施帶來毀滅性的破壞,B正確。第2題,加強防震、避災教育,提高人們的防災意識;完善城市功能區劃,合理建設應急避難場所,提高抗災能力,組建地震災害緊急救援隊和開展避災自救技能培訓,有利于降低大城市地震破壞程度和震后救災活動強度,①③④⑤正確;降低人口密度(人口外遷)不會降低大城市震后救災活動強度,且大規模人口外遷難度較大,不現實,②錯誤。故選D。]3.B 4.B [第3題,云南屬于季風氣候,10月到次年5月降水少,空氣濕度小、干燥,①正確;云南曲靖海拔較高,氣溫較低,②錯誤;人口密集不會只在這個特定的時間段,③錯誤;此時間段該地偏北風勢力強,風力較大,利于火勢蔓延,④正確。故選B。第4題,加強監測和預報可以提前做好準備工作,有利于預防火災發生,B正確;火災未發生,撤離全部居民不可取,A錯誤;大規模砍伐森林不利于生態環境保護,C錯誤;加固木質建筑物不能預防火災,D錯誤。故選B。]知識點二 自救與互救梳理教材新知1.準備 救助2.天氣預報 應急救援包 地勢高連線探究核心知識1.準備好雨具、生活必需品等,盡量避免雨中外出。必須外出時,提前關閉門窗,選擇安全出行方式和線路。2.可因地制宜采取砌圍墻、門口放置擋水板、配置小型抽水泵等。將家中電器移至高處,房屋進水時,及時切斷電源。3.拋救生圈、救生衣;劃船、游泳去救人(要用繩子系到固定物上,保證施救者的安全)。4.泥石流。落實思維方法1.D 2.B 3.C [第1題,制定防震避震對策、明確疏散路線和避難地點、隨身攜帶急救卡片均屬于防震準備工作;蹲在易于形成三角空間的地方是地震發生時的避震措施,不屬于防震準備。故選D。第2題,當地震發生來不及外逃時,可雙手抱頭躲避在堅實的課桌下或躲避在衛生間墻角下,將身邊柔軟的物品頂在頭上,②③正確;當地震來臨時,在高樓中跳窗生還概率極小,電梯在地震中可能失靈、墜毀,①④錯誤,故選B。第3題,震后互救應遵循的原則:先救近,后救遠,①正確;先易后難,先救輕傷員、青壯年和醫務人員,②錯誤;先救“生”,后救“人”,先維持人體的生命,再想辦法將人完全救出來,③正確;不要盲目亂挖,注意保護支撐物,以防意外,④錯誤。故選C。]4.D 5.C [第4題,洪水發生時應盡快逃到高處避洪;如果不能安全撤離,則應觀察水情,不要輕易入水逃生,以免發生意外。A、B、C都屬于正確的自救方式,故選D。第5題,溺水者被救上岸,如無呼吸時應首先采用人工呼吸的方法進行搶救,再檢查有無外傷,并及時送醫院就醫,不能進行“倒水”。C正確。]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第六章 第三節 防災減災 課件(共68張ppt) 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冊.pptx 第六章 第三節 防災減災 學案 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冊.docx 第六章 第三節 防災減災 教案 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冊.docx 第六章 第三節 防災減災 練習(含答案) 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冊.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