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第六章 第一節 課時2 臺風與寒潮 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冊(課件 學案 教案 練習四份打包)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第六章 第一節 課時2 臺風與寒潮 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冊(課件 學案 教案 練習四份打包)

資源簡介

(共65張PPT)
氣象災害
第一節
第六章 自然災害
課時2
臺風與寒潮
運用資料,說明常見自然災害的成因,了解避災、防災的措施。
1.運用資料,說明臺風、寒潮等氣象災害的成因。(綜合思維)
2.根據給定區域信息,歸納臺風、寒潮的時空分布特點。(區域認知)
3.結合實際,說出臺風、寒潮帶來的危害。(地理實踐力)
課程標準
學習目標
知識點一 臺風災害
知識點二 寒潮災害
內容索引
課時對點練
臺風災害
>
<
知識點一
1.臺風
(1)定義:在熱帶或_______洋面上形成并強烈發展的大氣旋渦,中心附近最大風力在___級以上。
(2)結構及天氣
由內至外可分為臺風眼、旋渦風雨區和外圍大風區三部分。
副熱帶
12
2.分布
(1)世界:___________是世界上臺風發生頻率最高的海域。
(2)我國:臺風災害主要分布在_____沿海地區,多發于_____季節。
3.影響
(1)危害
西北太平洋
東南
夏秋
交通
養殖
海岸
(2)益處
臺風帶來充沛的降水,極大地豐富了所影響地區的淡水資源,能有效緩解旱情,補充水分,利于農業生產。例如,臺風能夠緩解我國長江中下游地區的伏旱。
拓展延伸
1.影響我國的臺風源地及路徑
拓展延伸
2.臺風災害的防御措施
(1)加強監測和預報。
(2)減少室外活動,保障人員安全。
(3)防澇防洪,及時清理排水管道,保持排水暢通。
(4)防風,加固門窗、戶外廣告牌等易被風吹動的建筑物。
(5)防止強降水引發的地質災害等次生災害。
(6)船舶回港避風,加固港口設施。
(2024·河北唐山月考)臺風“梅花”于2022年9月14日20時30分在浙江省舟山市登陸,之后又依次在我國上海、青島、大連登陸,是1950年以來第三個四次登陸我國的臺風。據此完成1~2題。
1.臺風“梅花”對浙江省的主要影響有
①帶來大霧天氣 ②影響近海養殖業?、墼斐删值囟虝r強降雨?、芤l風暴潮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大霧天氣的形成需要穩定的大氣環境,臺風是強烈發展的大氣旋渦,不會帶來大霧天氣,①不符合題意;
臺風“梅花”帶來的強風、風暴潮等會毀壞養殖設施,影響近海養殖業,②④符合題意;
臺風會帶來暴雨,造成局地短時強降雨,③符合題意。②③④正確,故選B。
(2024·河北唐山月考)臺風“梅花”于2022年9月14日20時30分在浙江省舟山市登陸,之后又依次在我國上海、青島、大連登陸,是1950年以來第三個四次登陸我國的臺風。據此完成1~2題。
2.臺風來臨前,宜采取的措施是
A.關注天氣預報,做好防災準備
B.盡量向地勢低的地方轉移
C.海上作業漁船停在原地避險
D.及時向戶外空曠地帶轉移

臺風來臨前,宜采取的措施是關注天氣預報、做好防災準備,A正確;
臺風會帶來強降水,易發生洪災,應該盡量向地勢高的地方轉移,B錯誤;
海上作業漁船應該進港口避險,C錯誤;
向戶外空曠地帶轉移易被大風吹走,D錯誤。
(2024·江蘇蘇州期末)形成于熱帶洋面的臺風,登陸時伴隨狂風、暴雨、風暴潮,是一種破壞力很強的天氣現象。讀“西北太平洋和我國南海平均生成和登陸我國的臺風個數圖(1981~2010年)”,回答3~4題。
3.據圖可知
A.臺風只在夏秋季節才會形成
B.夏季生成個數多,登陸個數少
C.我國全年均會受到臺風影響
D.夏秋季是防范臺風的重點時段

據圖可知,臺風全年均可發生,且夏季生成個數最多,登陸的個數最多,故A、B錯誤;
冬季登陸我國的臺風個數為零,冬季我國不受臺風影響,故C錯誤;
夏秋季節,臺風生成的個數多,登陸的個數多,是防范的重點時段,故選D。
(2024·江蘇蘇州期末)形成于熱帶洋面的臺風,登陸時伴隨狂風、暴雨、風暴潮,是一種破壞力很強的天氣現象。讀“西北太平洋和我國南海平均生成和登陸我國的臺風個數圖(1981~2010年)”,回答3~4題。
4.下列關于臺風造成損失的描述,正確的是
A.夏季臺風給沿海帶來豐沛降水
B.秋季臺風使南方水稻受到凍害
C.巨浪摧毀沿岸設施、掀翻漁船
D.大風翻江倒海,吸引魚群聚集

夏季臺風給沿海帶來豐沛降水不屬于臺風造成的損失,A錯誤;
臺風不會使南方水稻受到凍害,B錯誤;
臺風形成的巨浪會摧毀沿岸設施,掀翻漁船,C正確;
大風翻江倒海,不利于魚群聚集,D錯誤。
寒潮災害
>
<
知識點二
1.概念:因強冷空氣迅速入侵造成某地大范圍的劇烈降溫,氣溫24小時內下降___ ℃及以上,且使得該地日最低氣溫下降到____ ℃及以下,并伴有大風、雨雪、_____等現象的天氣過程。
2.分布
(1)世界:北半球中高緯度地區的___________時節,勢力強大的寒潮甚至可影響到低緯度地區。
(2)我國:冬半年發源于________________地區,自北向南影響我國大部分地區。
8
4
凍害
深秋到初春
蒙古、西伯利亞
3.影響
(1)危害
通信設施
_________ 使農作物遭受凍害,造成農業損失
大風、大雪、凍雨 造成畜牧業損失,阻斷交通,破壞_________和輸電線路等
劇烈降溫
(2)益處
①有助于地球表面的熱量交換;②帶來降水,緩解冬季旱情;③低溫可大量殺死潛伏在土壤中過冬的害蟲和病菌。
拓展延伸
1.入侵我國的寒潮路徑
(1)西路:從西伯利亞西部南下,進入我國新疆北部,
沿河西走廊、青藏高原東側南下,對我國西北、西南
等地區影響較大。
(2)中路:強冷空氣從西伯利亞中部貝加爾湖附近,經
蒙古到達我國河套平原附近后繼續南下,直達長江中
下游地區及江南地區。
(3)東路:冷空氣從西伯利亞東部直接南下,經我國東北地區,進入我國東南沿海一帶。
拓展延伸
2.寒潮的防御措施
(1)加強監測和預報,提前做好防寒準備。
(2)防凍害:培育耐寒品種,采用技術措施為農作物保暖,為牲畜搭建棚舍,降低死亡率。
(3)防雪:及時為交通和電力設施除雪,保障交通和電力的持續供應。
(4)防風:加固戶外設施,海上船只及時回港停止出海捕魚。
下圖為我國寒潮路徑及等次數線分布圖。
1.[綜合思維]描述我國寒潮出現次數的空間分布特點并指出哪些地區幾乎不受寒潮影響。
答案 特點:從西北向東南遞減。不受寒潮影響的地區:青藏高原、滇南谷地等。
2.[區域認知]圖中六個我國城市中,寒潮發生次數最多的是_____,并分析原因。
答案 緯度高,距寒潮源地近,降溫幅度大。
西安
下圖為我國寒潮路徑及等次數線分布圖。
3.[綜合思維]說出成都和南京出現寒潮的次數,并指出產生這種差異的主要因素。
答案 成都為0次,南京為1~2次。造成兩城市寒潮次數差異的主要因素是地形。
2023年1月11日,中國氣象局啟動寒潮四級應急響應,預計1月11日至15日,寒潮天氣將自西向東影響我國大部分地區。據中央氣象臺預測,冷空氣11日至12日主要影響我國西北地區,12日夜間至15日影響我國中東部地區。我國大部分地區氣溫將先后下降8~12 ℃。此次強冷空氣過程影響范圍廣、降溫幅度大、雨雪明顯、相態轉化復雜,并伴有大霧、雷電等天氣。據此完成1~2題。
1.有關寒潮災害的敘述,正確的是
①寒潮是我國夏半年的氣象災害 ②氣溫24小時內下降8 ℃及以上?、酆背0橛写箫L、雨雪、凍害等天氣現象?、軐r業、交通等多部門影響較大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寒潮主要發生在北半球中高緯度地區的深秋到初春時節,是氣溫24小時內下降8 ℃及以上,且使得該地日最低氣溫下降到4 ℃及以下,并伴有大風、雨雪、凍害等現象的天氣過程,對農業、交通等多部門影響較大,②③④正確;
在我國,寒潮是冬半年主要的氣象災害,①錯誤。故選C。
2023年1月11日,中國氣象局啟動寒潮四級應急響應,預計1月11日至15日,寒潮天氣將自西向東影響我國大部分地區。據中央氣象臺預測,冷空氣11日至12日主要影響我國西北地區,12日夜間至15日影響我國中東部地區。我國大部分地區氣溫將先后下降8~12 ℃。此次強冷空氣過程影響范圍廣、降溫幅度大、雨雪明顯、相態轉化復雜,并伴有大霧、雷電等天氣。據此完成1~2題。
2.我國受寒潮影響較小的地區是
A.黑龍江省 B.北京市
C.海南省 D.甘肅省

黑龍江省、北京市位于我國北方地區,甘肅省位于西北地區,距離寒潮源地近,受寒潮影響大;海南省距離寒潮源地遠,且受山脈的阻擋,受寒潮影響小。故選C。
(2024·河南開封開學考試)吉林省氣象臺2021年11月29日06:35發布寒潮藍色預警信號:預計未來24小時遼源東部、通化、長白山保護區等地氣溫下降7~9 ℃,部分地區可達12 ℃以上。吉林省應急管理廳、吉林省氣象局聯合提醒注意做好預防工作。據此完成3~4題。
3.此次寒潮給吉林省大部分地區可能帶來的災害天氣有
①大風、降溫天氣?、趶娊邓?、冰雹天氣?、鄹珊?、沙塵暴天氣?、苡暄?、冰凍天氣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根據材料信息及所學知識可知,寒潮發生時,給吉林省大部分地區帶來的天氣有大風、降溫和雨雪、冰凍,①④正確;
強降水、冰雹天氣主要發生在夏季;干旱天氣不是寒潮造成的;故選C。
(2024·河南開封開學考試)吉林省氣象臺2021年11月29日06:35發布寒潮藍色預警信號:預計未來24小時遼源東部、通化、長白山保護區等地氣溫下降7~9 ℃,部分地區可達12 ℃以上。吉林省應急管理廳、吉林省氣象局聯合提醒注意做好預防工作。據此完成3~4題。
4.下列預防措施不合理的是
A.暫停當地公共交通運輸
B.做好牲畜以及農作物的保溫防凍措施
C.適當儲備物資,減少外出
D.做好道路結冰的應急措施

由所學知識可知,當寒潮到來時,為應對降溫天氣,人們要做好牲畜以及農作物的保溫防凍措施,B正確;
應對雨雪、冰凍天氣,人們要適當儲備物資,減少外出;應做好道路結冰的應急措施,C、D正確。
暫停當地公共交通運輸,不符合現實,且對人們生活影響較大,A錯誤,故選A。
課時對點練
(2024·云南大理期末)臺風是在熱帶或副熱帶洋面上形成并強烈發展的大氣旋渦。2022年9月,臺風“梅花”在我國登陸。如圖是“西北太平洋臺風移動的主要路徑示意圖”。讀圖完成1~2題。
1.一般情況下,臺風在我國登陸頻次最高的海域是
A.渤海與黃海 B.黃海與東海
C.東海與南海 D.南海與渤海

基礎過關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由圖可知,影響我國的臺風主要源于西北太平洋,途經我國東南沿海地區,因此臺風在我國登陸頻次最高的海域是東海和南海。故選C。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2024·云南大理期末)臺風是在熱帶或副熱帶洋面上形成并強烈發展的大氣旋渦。2022年9月,臺風“梅花”在我國登陸。如圖是“西北太平洋臺風移動的主要路徑示意圖”。讀圖完成1~2題。
2.當臺風“梅花”登陸時,沿海地區最易發生
A.洪水、滑坡與沙塵暴
B.大風、寒潮與沙塵暴
C.狂風、暴雨與風暴潮
D.暴雨、寒潮與泥石流

臺風往往帶來暴雨,不會引發沙塵暴,排除A、B;
臺風主要發生在夏、秋季節,發源于熱帶或副熱帶洋面,不會帶來寒潮天氣,排除D;
臺風的破壞性很強,往往伴隨狂風、暴雨、風暴潮等災害,C正確。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3.2022年11月28日至30日,北京出現的氣象災害是
A.臺風 B.寒潮
C.風暴潮 D.干旱
日期 11月28日 11月29日 11月30日
白天天氣 多云轉晴 晴間多云 晴
夜間天氣 晴間多云 晴 晴
風力 偏北風4~5級 偏北風4~5級轉3~4級 北風3~4級轉2級
氣溫(℃) -5~13 -8~-3 -9~-1
(2024·海南三亞開學考試)下表為“2022年11月28日至30日北京市天氣狀況統計表”。讀表,完成3~5題。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根據表格信息可知,11月28日至30日,北京市氣溫24小時內下降8 ℃以上,且日最低氣溫在4 ℃以下,并伴隨大風,為典型的寒潮天氣,B正確。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日期 11月28日 11月29日 11月30日
白天天氣 多云轉晴 晴間多云 晴
夜間天氣 晴間多云 晴 晴
風力 偏北風4~5級 偏北風4~5級轉3~4級 北風3~4級轉2級
氣溫(℃) -5~13 -8~-3 -9~-1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4.此氣象災害對北京農作物危害最大的季節是
A.春季和夏季 B.夏季和秋季
C.秋季和冬季 D.秋季和春季
日期 11月28日 11月29日 11月30日
白天天氣 多云轉晴 晴間多云 晴
夜間天氣 晴間多云 晴 晴
風力 偏北風4~5級 偏北風4~5級轉3~4級 北風3~4級轉2級
氣溫(℃) -5~13 -8~-3 -9~-1
(2024·海南三亞開學考試)下表為“2022年11月28日至30日北京市天氣狀況統計表”。讀表,完成3~5題。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寒潮主要發生在深秋到初春時節,所以對當地農作物危害最大的季節是秋季(收獲季節)和春季(部分農作物的播種季節)。夏季寒潮較少,冬季該地農作物相對較少,危害較小。故選D。
日期 11月28日 11月29日 11月30日
白天天氣 多云轉晴 晴間多云 晴
夜間天氣 晴間多云 晴 晴
風力 偏北風4~5級 偏北風4~5級轉3~4級 北風3~4級轉2級
氣溫(℃) -5~13 -8~-3 -9~-1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5.該天氣給北京帶來的影響正確的是
A.暴雪阻礙交通出行 B.冰雪融化,緩解農田旱情
C.大風利于污染物擴散 D.降溫冰凍,破壞通信設施
日期 11月28日 11月29日 11月30日
白天天氣 多云轉晴 晴間多云 晴
夜間天氣 晴間多云 晴 晴
風力 偏北風4~5級 偏北風4~5級轉3~4級 北風3~4級轉2級
氣溫(℃) -5~13 -8~-3 -9~-1
(2024·海南三亞開學考試)下表為“2022年11月28日至30日北京市天氣狀況統計表”。讀表,完成3~5題。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根據表格信息可知,此次寒潮天氣并沒有帶來大范圍的暴雪天氣,所以不存在暴雪阻礙交通出行、冰雪融化緩解農田旱情以及冰凍破壞通信設施等,但受該次寒潮影響,風力相對較大,大風有利于污染物擴散。故選C。
日期 11月28日 11月29日 11月30日
白天天氣 多云轉晴 晴間多云 晴
夜間天氣 晴間多云 晴 晴
風力 偏北風4~5級 偏北風4~5級轉3~4級 北風3~4級轉2級
氣溫(℃) -5~13 -8~-3 -9~-1
(2024·貴州貴陽期末)2023年11月末,受寒潮天氣影響,我國長江以北大部分地區大風肆虐,出現雨雪,氣溫暴跌,局地降溫超20 ℃。據此完成6~8題。
6.此次寒潮的大風給我國西北內陸地區帶來的關聯性自然災害是
A.降溫→洪澇 B.大風→風暴潮
C.雨雪→干旱 D.大風→沙塵暴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我國西北內陸地區氣候干旱,受寒潮影響,會有大風,由于西北地區氣候干旱,土質疏松,易引發沙塵暴,D正確。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2024·貴州貴陽期末)2023年11月末,受寒潮天氣影響,我國長江以北大部分地區大風肆虐,出現雨雪,氣溫暴跌,局地降溫超20 ℃。據此完成6~8題。
7.下列市民防御寒潮的措施中,正確的有
①儲存大量食品?、陉P注天氣預報?、墼黾討敉饣顒印、芗皶r添加衣物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寒潮來臨,儲存大量食品可以防御寒潮,①正確;
關注天氣預報可以了解寒潮的情況,但不能減少寒潮帶來的影響,②錯誤;
寒潮來臨要減少戶外活動,③錯誤;
寒潮來臨,要及時添加衣物,避免凍傷,④正確。故選C。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青藏高原海拔高,可以阻擋南下的冷空氣,使得雅魯藏布江谷地不受寒潮影響,D正確;
臺灣島、山東半島、南嶺均會受到寒潮影響,A、B、C錯誤。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2024·貴州貴陽期末)2023年11月末,受寒潮天氣影響,我國長江以北大部分地區大風肆虐,出現雨雪,氣溫暴跌,局地降溫超20 ℃。據此完成6~8題。
8.我國不受此種自然災害侵襲的地方有
A.臺灣島 B.山東半島
C.南嶺 D.雅魯藏布江谷地

風暴潮是一種災害性的自然現象。根據其成因,通常分為由臺風(颶風)引起的風暴潮和由溫帶氣旋引起的風暴潮兩大類。下圖中的①海灣和②海灣均是風暴潮的易發區。據此回答9~10題。
9.下列有關①②兩海灣風暴潮的說法,
正確的是
A.①海灣風暴潮的類型主要為溫帶氣
旋風暴潮,多發生在冬春季節
B.①海灣風暴潮的類型主要為颶風風暴潮,多發生在夏秋季節
C.②海灣的風暴潮類型主要為臺風風暴潮,多發生于冬春季節
D.②海灣的風暴潮類型主要為溫帶氣旋風暴潮,多發生于秋冬季節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能力提升
讀圖可知,①海灣為墨西哥灣,受颶風影響大,風暴潮主要發生在夏秋季節;②海灣為渤海灣,受溫帶氣旋影響大,風暴潮主要發生在春秋季節。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風暴潮是一種災害性的自然現象。根據其成因,通常分為由臺風(颶風)引起的風暴潮和由溫帶氣旋引起的風暴潮兩大類。下圖中的①海灣和②海灣均是風暴潮的易發區。據此回答9~10題。
10.2015年3月3~5日,正值我國傳統節日元宵節前后,②海灣出現了38年以來的最強風暴潮,給沿海區域造成了嚴重的損失。與這次風暴潮的形成原因無關的是
A.南下的強冷空氣勢力較強
B.元宵節前后正值天文大潮,加劇了風暴潮的強度
C.海灣外寬內窄,有利于風暴潮的發展
D.陸地上河流正值汛期,入海水量大

3月我國華北地區正值枯水期,入海水量較小。
下圖示意我國1951~1981年地表溫度距平與寒潮頻次的變化。讀圖回答11~12題。
11.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地表溫度距平與寒潮頻次大致呈負相關
B.從整體上看,地表溫度距平越低,寒潮
頻次越低
C.總體來看,溫度低的年份,寒潮頻次高
D.一般情況下,冷空氣活動頻繁,則寒潮
頻次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從圖中可以判斷出,地表溫度距平與寒潮頻次大致呈負相關;從整體上看,地表溫度距平越低,寒潮頻次越高;總體來看,溫度低的年份,寒潮頻次高;一般來說,冷空氣活動頻繁,則寒潮頻次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下圖示意我國1951~1981年地表溫度距平與寒潮頻次的變化。讀圖回答11~12題。
12.下列關于我國寒潮的敘述,正確的是
A.冬季寒潮發生頻次高,因此對農業生
產的危害最大
B.秋末和初春寒潮發生的頻次低,強度
小,對農業生產的危害小
C.寒潮發生頻次高的年份,農業減產一
定比較嚴重
D.東北地區寒潮發生的頻次高于南方,但是對農業生產的危害較小

我國寒潮主要發生在冬半年,北方地區寒潮發生的頻次高于南方地區,東北地區農作物一年一熟,冬季幾乎沒有農作物,寒潮對農業生產的危害較小,南方地區寒潮發生的頻次低,但農作物種植數量多,對農業生產的危害較大,D項正確。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2024·新疆哈密期中)下表代表寒潮、臺風、干旱、洪澇對四個地區的危害程度(☆號越多,代表危害程度越高)。據此完成13~14題。
13.甲、乙、丙、丁代表的自然災害分別是
A.寒潮、臺風、洪澇、干旱
B.臺風、寒潮、洪澇、干旱
C.臺風、寒潮、干旱、洪澇
D.洪澇、寒潮、干旱、臺風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地區 甲 乙 丙 丁
粵 ☆☆☆☆ ☆☆☆☆
川 ☆☆☆
新 ☆☆ ☆☆☆☆
晉 ☆☆☆☆ ☆☆ ☆
讀表格可知,粵位于我國南方沿海地區,受臺風影響最大,其他三省不受臺風影響,可推知甲是臺風災害;丁災害對粵和川危害較大,新不受其影響,可推知是洪澇災害;新主要災
害是干旱,可推知丙是干旱;晉最嚴重的災害是寒潮,可推知乙是寒潮。因此甲、乙、丙、丁代表的自然災害分別是臺風、寒潮、干旱、洪澇,C正確。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地區 甲 乙 丙 丁
粵 ☆☆☆☆ ☆☆☆☆
川 ☆☆☆
新 ☆☆ ☆☆☆☆
晉 ☆☆☆☆ ☆☆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2024·新疆哈密期中)下表代表寒潮、臺風、干旱、洪澇對四個地區的危害程度(☆號越多,代表危害程度越高)。據此完成13~14題。
14.甲災害對甘肅省危害小的主要原因是
A.森林覆蓋率高
B.海陸位置
C.降水豐沛
D.緯度位置

地區 甲 乙 丙 丁
粵 ☆☆☆☆ ☆☆☆☆
川 ☆☆☆
新 ☆☆ ☆☆☆☆
晉 ☆☆☆☆ ☆☆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甲為臺風,臺風影響的范圍主要是我國的東南沿海地區,甘肅位于我國內陸地區,距海遠,加上有山脈等高大地形阻擋,受臺風影響小,因此海陸位置是臺風對甘肅省危害小的主要原因,B正確。
地區 甲 乙 丙 丁
粵 ☆☆☆☆ ☆☆☆☆
川 ☆☆☆
新 ☆☆ ☆☆☆☆
晉 ☆☆☆☆ ☆☆ ☆
(2024·山東煙臺階段練習)下圖為“2022年11月2日某時刻海平面等壓線分布圖”,圖中低壓中心為當年第22號臺風“尼格”(3日凌晨在廣東省珠海市登陸,登陸時中心附近最大風力7級)。完成15~16題。
15.受臺風“尼格”影響,下列區域圖
示時刻風力較大的是
A.臺灣海峽 B.粵北山區
C.瓊州海峽 D.菲律賓西北岸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等壓線越密集,水平氣壓梯度力越大,風力越大。讀圖可知,圖中臺灣海峽等壓線較密集,風力較大,A正確;
粵北山區、瓊州海峽、菲律賓西北岸等壓線較稀疏,風力較小,B、C、D錯誤。故選A。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2024·山東煙臺階段練習)下圖為“2022年11月2日某時刻海平面等壓線分布圖”,圖中低壓中心為當年第22號臺風“尼格”(3日凌晨在廣東省珠海市登陸,登陸時中心附近最大風力7級)。完成15~16題。
16.未來2~3天里,臺風“尼格”對我
國廣東省的影響最可能是
A.氣溫驟降導致流感盛行
B.沿海地區風暴潮將加劇
C.部分地區旱情得到緩解
D.珠江三角洲泥石流頻發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未來2~3天里,臺風“尼格”將繼續向西北方向移動,3日凌晨在廣東省珠海市登陸,給廣東帶來狂風、暴雨、風暴潮災害。臺風是熱帶氣旋,氣溫不會驟降,A錯誤;
臺風已經過境,沿海地區風暴潮將減弱,B錯誤;
臺風帶來強降水,可以使部分地區旱情得到緩解,C正確;
珠江三角洲是平原,不易發生泥石流,D錯誤。故選C。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7.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問題。
臺風屬于熱帶氣旋的一種。熱帶氣旋是發生在熱帶或副熱帶洋面上的低壓渦旋,是一種強大而深厚的熱帶天氣系統。下圖為1929~2019年我國沿海部分省區臺風年均登陸次數統計圖。
(1)指出1929~2019年我國沿海部分省區
臺風年均登陸次數的分布特征。
答案 圖示沿海省區臺風年均登陸次數差異明顯;主要集中在東南和南方沿海各省;整體上緯度較低省區臺風登陸次數較多。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7.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問題。
臺風屬于熱帶氣旋的一種。熱帶氣旋是發生在熱帶或副熱帶洋面上的低壓渦旋,是一種強大而深厚的熱帶天氣系統。下圖為1929~2019年我國沿海部分省區臺風年均登陸次數統計圖。
(2)分析廣東省臺風登陸次數多的原因。
答案 廣東省緯度相對較低,更接近臺風源地;廣東省海岸線較長,可登陸的地帶較多。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7.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問題。
臺風屬于熱帶氣旋的一種。熱帶氣旋是發生在熱帶或副熱帶洋面上的低壓渦旋,是一種強大而深厚的熱帶天氣系統。下圖為1929~2019年我國沿海部分省區臺風年均登陸次數統計圖。
(3)簡述臺風給沿海省區帶來的影響。
答案 不利影響:臺風帶來的狂風、暴雨、風暴潮會摧毀建筑物,破壞交通、通信等基礎設施;影響漁民出海,造成人員傷亡、財產損失。有利影響:有利于消暑、抗旱。課時2 臺風與寒潮
課程標準 運用資料,說明常見自然災害的成因,了解避災、防災的措施。
學習目標 1.運用資料,說明臺風、寒潮等氣象災害的成因。(綜合思維)2.根據給定區域信息,歸納臺風、寒潮的時空分布特點。(區域認知)3.結合實際,說出臺風、寒潮帶來的危害。(地理實踐力)
知識點一 臺風災害
1.臺風
(1)定義:在熱帶或副熱帶洋面上形成并強烈發展的大氣旋渦,中心附近最大風力在12級以上。
(2)結構及天氣
由內至外可分為臺風眼、旋渦風雨區和外圍大風區三部分。
2.分布
(1)世界:西北太平洋是世界上臺風發生頻率最高的海域。
(2)我國:臺風災害主要分布在東南沿海地區,多發于夏秋季節。
3.影響
(1)危害
(2)益處
臺風帶來充沛的降水,極大地豐富了所影響地區的淡水資源,能有效緩解旱情,補充水分,利于農業生產。例如,臺風能夠緩解我國長江中下游地區的伏旱。
拓展延伸
1.影響我國的臺風源地及路徑
2.臺風災害的防御措施
(1)加強監測和預報。
(2)減少室外活動,保障人員安全。
(3)防澇防洪,及時清理排水管道,保持排水暢通。
(4)防風,加固門窗、戶外廣告牌等易被風吹動的建筑物。
(5)防止強降水引發的地質災害等次生災害。
(6)船舶回港避風,加固港口設施。
(2024·河北唐山月考)臺風“梅花”于2022年9月14日20時30分在浙江省舟山市登陸,之后又依次在我國上海、青島、大連登陸,是1950年以來第三個四次登陸我國的臺風。據此完成1~2題。
1.臺風“梅花”對浙江省的主要影響有(  )
①帶來大霧天氣?、谟绊懡pB殖業?、墼斐删值囟虝r強降雨?、芤l風暴潮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2.臺風來臨前,宜采取的措施是(  )
A.關注天氣預報,做好防災準備
B.盡量向地勢低的地方轉移
C.海上作業漁船停在原地避險
D.及時向戶外空曠地帶轉移
答案 1.B 2.A
解析 第1題,大霧天氣的形成需要穩定的大氣環境,臺風是強烈發展的大氣旋渦,不會帶來大霧天氣,①不符合題意;臺風“梅花”帶來的強風、風暴潮等會毀壞養殖設施,影響近海養殖業,②④符合題意;臺風會帶來暴雨,造成局地短時強降雨,③符合題意。②③④正確,故選B。第2題,臺風來臨前,宜采取的措施是關注天氣預報、做好防災準備,A正確;臺風會帶來強降水,易發生洪災,應該盡量向地勢高的地方轉移,B錯誤;海上作業漁船應該進港口避險,C錯誤;向戶外空曠地帶轉移易被大風吹走,D錯誤。
(2024·江蘇蘇州期末)形成于熱帶洋面的臺風,登陸時伴隨狂風、暴雨、風暴潮,是一種破壞力很強的天氣現象。讀“西北太平洋和我國南海平均生成和登陸我國的臺風個數圖(1981~2010年)”,回答3~4題。
3.據圖可知(  )
A.臺風只在夏秋季節才會形成
B.夏季生成個數多,登陸個數少
C.我國全年均會受到臺風影響
D.夏秋季是防范臺風的重點時段
4.下列關于臺風造成損失的描述,正確的是(  )
A.夏季臺風給沿海帶來豐沛降水
B.秋季臺風使南方水稻受到凍害
C.巨浪摧毀沿岸設施、掀翻漁船
D.大風翻江倒海,吸引魚群聚集
答案 3.D 4.C
解析 第3題,據圖可知,臺風全年均可發生,且夏季生成個數最多,登陸的個數最多,故A、B錯誤;冬季登陸我國的臺風個數為零,冬季我國不受臺風影響,故C錯誤;夏秋季節,臺風生成的個數多,登陸的個數多,是防范的重點時段,故選D。第4題,夏季臺風給沿海帶來豐沛降水不屬于臺風造成的損失,A錯誤;臺風不會使南方水稻受到凍害,B錯誤;臺風形成的巨浪會摧毀沿岸設施,掀翻漁船,C正確;大風翻江倒海,不利于魚群聚集,D錯誤。
知識點二 寒潮災害
1.概念:因強冷空氣迅速入侵造成某地大范圍的劇烈降溫,氣溫24小時內下降8 ℃及以上,且使得該地日最低氣溫下降到4 ℃及以下,并伴有大風、雨雪、凍害等現象的天氣過程。
2.分布
(1)世界:北半球中高緯度地區的深秋到初春時節,勢力強大的寒潮甚至可影響到低緯度地區。
(2)我國:冬半年發源于蒙古、西伯利亞地區,自北向南影響我國大部分地區。
3.影響
(1)危害
劇烈降溫 使農作物遭受凍害,造成農業損失
大風、大雪、凍雨 造成畜牧業損失,阻斷交通,破壞通信設施和輸電線路等
(2)益處
①有助于地球表面的熱量交換;②帶來降水,緩解冬季旱情;③低溫可大量殺死潛伏在土壤中過冬的害蟲和病菌。
拓展延伸
1.入侵我國的寒潮路徑
(1)西路:從西伯利亞西部南下,進入我國新疆北部,沿河西走廊、青藏高原東側南下,對我國西北、西南等地區影響較大。
(2)中路:強冷空氣從西伯利亞中部貝加爾湖附近,經蒙古到達我國河套平原附近后繼續南下,直達長江中下游地區及江南地區。
(3)東路:冷空氣從西伯利亞東部直接南下,經我國東北地區,進入我國東南沿海一帶。
2.寒潮的防御措施
(1)加強監測和預報,提前做好防寒準備。
(2)防凍害:培育耐寒品種,采用技術措施為農作物保暖,為牲畜搭建棚舍,降低死亡率。
(3)防雪:及時為交通和電力設施除雪,保障交通和電力的持續供應。
(4)防風:加固戶外設施,海上船只及時回港停止出海捕魚。
下圖為我國寒潮路徑及等次數線分布圖。
1.[綜合思維]描述我國寒潮出現次數的空間分布特點并指出哪些地區幾乎不受寒潮影響。
答案 特點:從西北向東南遞減。不受寒潮影響的地區:青藏高原、滇南谷地等。
2.[區域認知]圖中六個我國城市中,寒潮發生次數最多的是________,并分析原因。
答案 西安 緯度高,距寒潮源地近,降溫幅度大。
3.[綜合思維]說出成都和南京出現寒潮的次數,并指出產生這種差異的主要因素。
答案 成都為0次,南京為1~2次。造成兩城市寒潮次數差異的主要因素是地形。
2023年1月11日,中國氣象局啟動寒潮四級應急響應,預計1月11日至15日,寒潮天氣將自西向東影響我國大部分地區。據中央氣象臺預測,冷空氣11日至12日主要影響我國西北地區,12日夜間至15日影響我國中東部地區。我國大部分地區氣溫將先后下降8~12 ℃。此次強冷空氣過程影響范圍廣、降溫幅度大、雨雪明顯、相態轉化復雜,并伴有大霧、雷電等天氣。據此完成1~2題。
1.有關寒潮災害的敘述,正確的是(  )
①寒潮是我國夏半年的氣象災害?、跉鉁?4小時內下降8 ℃及以上?、酆背0橛写箫L、雨雪、凍害等天氣現象?、軐r業、交通等多部門影響較大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2.我國受寒潮影響較小的地區是(  )
A.黑龍江省 B.北京市
C.海南省 D.甘肅省
答案 1.C 2.C
解析 第1題,寒潮主要發生在北半球中高緯度地區的深秋到初春時節,是氣溫24小時內下降8 ℃及以上,且使得該地日最低氣溫下降到4 ℃及以下,并伴有大風、雨雪、凍害等現象的天氣過程,對農業、交通等多部門影響較大,②③④正確;在我國,寒潮是冬半年主要的氣象災害,①錯誤。故選C。第2題,黑龍江省、北京市位于我國北方地區,甘肅省位于西北地區,距離寒潮源地近,受寒潮影響大;海南省距離寒潮源地遠,且受山脈的阻擋,受寒潮影響小。故選C。
(2024·河南開封開學考試)吉林省氣象臺2021年11月29日06:35發布寒潮藍色預警信號:預計未來24小時遼源東部、通化、長白山保護區等地氣溫下降7~9 ℃,部分地區可達12 ℃以上。吉林省應急管理廳、吉林省氣象局聯合提醒注意做好預防工作。據此完成3~4題。
3.此次寒潮給吉林省大部分地區可能帶來的災害天氣有(  )
①大風、降溫天氣?、趶娊邓⒈⑻鞖狻、鄹珊?、沙塵暴天氣 ④雨雪、冰凍天氣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4.下列預防措施不合理的是(  )
A.暫停當地公共交通運輸
B.做好牲畜以及農作物的保溫防凍措施
C.適當儲備物資,減少外出
D.做好道路結冰的應急措施
答案 3.C 4.A
解析 第3題,根據材料信息及所學知識可知,寒潮發生時,給吉林省大部分地區帶來的天氣有大風、降溫和雨雪、冰凍,①④正確;強降水、冰雹天氣主要發生在夏季;干旱天氣不是寒潮造成的;故選C。第4題,由所學知識可知,當寒潮到來時,為應對降溫天氣,人們要做好牲畜以及農作物的保溫防凍措施,B正確;應對雨雪、冰凍天氣,人們要適當儲備物資,減少外出;應做好道路結冰的應急措施,C、D正確。暫停當地公共交通運輸,不符合現實,且對人們生活影響較大,A錯誤,故選A。
課時對點練 [分值:68分]
(選擇題1~8題,每小題3分,共24分)
(2024·云南大理期末)臺風是在熱帶或副熱帶洋面上形成并強烈發展的大氣旋渦。2022年9月,臺風“梅花”在我國登陸。下圖是“西北太平洋臺風移動的主要路徑示意圖”。讀圖完成1~2題。
1.一般情況下,臺風在我國登陸頻次最高的海域是(  )
A.渤海與黃海 B.黃海與東海
C.東海與南海 D.南海與渤海
2.當臺風“梅花”登陸時,沿海地區最易發生(  )
A.洪水、滑坡與沙塵暴 B.大風、寒潮與沙塵暴
C.狂風、暴雨與風暴潮 D.暴雨、寒潮與泥石流
答案 1.C 2.C
解析 第1題,由圖可知,影響我國的臺風主要源于西北太平洋,途經我國東南沿海地區,因此臺風在我國登陸頻次最高的海域是東海和南海。故選C。第2題,臺風往往帶來暴雨,不會引發沙塵暴,排除A、B;臺風主要發生在夏、秋季節,發源于熱帶或副熱帶洋面,不會帶來寒潮天氣,排除D;臺風的破壞性很強,往往伴隨狂風、暴雨、風暴潮等災害,C正確。
(2024·海南三亞開學考試)下表為“2022年11月28日至30日北京市天氣狀況統計表”。讀表,完成3~5題。
日期 11月28日 11月29日 11月30日
白天天氣 多云轉晴 晴間多云 晴
夜間天氣 晴間多云 晴 晴
風力 偏北風4~5級 偏北風4~5級轉3~4級 北風3~4級轉2級
氣溫(℃) -5~13 -8~-3 -9~-1
3.2022年11月28日至30日,北京出現的氣象災害是(  )
A.臺風 B.寒潮 C.風暴潮 D.干旱
4.此氣象災害對北京農作物危害最大的季節是(  )
A.春季和夏季 B.夏季和秋季
C.秋季和冬季 D.秋季和春季
5.該天氣給北京帶來的影響正確的是(  )
A.暴雪阻礙交通出行
B.冰雪融化,緩解農田旱情
C.大風利于污染物擴散
D.降溫冰凍,破壞通信設施
答案 3.B 4.D 5.C
解析 第3題,根據表格信息可知,11月28日至30日,北京市氣溫24小時內下降8 ℃以上,且日最低氣溫在4 ℃以下,并伴隨大風,為典型的寒潮天氣,B正確。第4題,寒潮主要發生在深秋到初春時節,所以對當地農作物危害最大的季節是秋季(收獲季節)和春季(部分農作物的播種季節)。夏季寒潮較少,冬季該地農作物相對較少,危害較小。故選D。第5題,根據表格信息可知,此次寒潮天氣并沒有帶來大范圍的暴雪天氣,所以不存在暴雪阻礙交通出行、冰雪融化緩解農田旱情以及冰凍破壞通信設施等,但受該次寒潮影響,風力相對較大,大風有利于污染物擴散。故選C。
(2024·貴州貴陽期末)2023年11月末,受寒潮天氣影響,我國長江以北大部分地區大風肆虐,出現雨雪,氣溫暴跌,局地降溫超20 ℃。據此完成6~8題。
6.此次寒潮的大風給我國西北內陸地區帶來的關聯性自然災害是(  )
A.降溫→洪澇 B.大風→風暴潮
C.雨雪→干旱 D.大風→沙塵暴
7.下列市民防御寒潮的措施中,正確的有(  )
①儲存大量食品 ②關注天氣預報 ③增加戶外活動?、芗皶r添加衣物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8.我國不受此種自然災害侵襲的地方有(  )
A.臺灣島 B.山東半島
C.南嶺 D.雅魯藏布江谷地
答案 6.D 7.C 8.D
解析 第6題,我國西北內陸地區氣候干旱,受寒潮影響,會有大風,由于西北地區氣候干旱,土質疏松,易引發沙塵暴,D正確。第7題,寒潮來臨,儲存大量食品可以防御寒潮,①正確;關注天氣預報可以了解寒潮的情況,但不能減少寒潮帶來的影響,②錯誤;寒潮來臨要減少戶外活動,③錯誤;寒潮來臨,要及時添加衣物,避免凍傷,④正確。故選C。第8題,青藏高原海拔高,可以阻擋南下的冷空氣,使得雅魯藏布江谷地不受寒潮影響,D正確;臺灣島、山東半島、南嶺均會受到寒潮影響,A、B、C錯誤。
(選擇題9~16題,每小題4分,共32分)
風暴潮是一種災害性的自然現象。根據其成因,通常分為由臺風(颶風)引起的風暴潮和由溫帶氣旋引起的風暴潮兩大類。下圖中的①海灣和②海灣均是風暴潮的易發區。據此回答9~10題。
9.下列有關①②兩海灣風暴潮的說法,正確的是(  )
A.①海灣風暴潮的類型主要為溫帶氣旋風暴潮,多發生在冬春季節
B.①海灣風暴潮的類型主要為颶風風暴潮,多發生在夏秋季節
C.②海灣的風暴潮類型主要為臺風風暴潮,多發生于冬春季節
D.②海灣的風暴潮類型主要為溫帶氣旋風暴潮,多發生于秋冬季節
10.2015年3月3~5日,正值我國傳統節日元宵節前后,②海灣出現了38年以來的最強風暴潮,給沿海區域造成了嚴重的損失。與這次風暴潮的形成原因無關的是(  )
A.南下的強冷空氣勢力較強
B.元宵節前后正值天文大潮,加劇了風暴潮的強度
C.海灣外寬內窄,有利于風暴潮的發展
D.陸地上河流正值汛期,入海水量大
答案 9.B 10.D
解析 第9題,讀圖可知,①海灣為墨西哥灣,受颶風影響大,風暴潮主要發生在夏秋季節;②海灣為渤海灣,受溫帶氣旋影響大,風暴潮主要發生在春秋季節。第10題,3月我國華北地區正值枯水期,入海水量較小。
下圖示意我國1951~1981年地表溫度距平與寒潮頻次的變化。讀圖回答11~12題。
11.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地表溫度距平與寒潮頻次大致呈負相關
B.從整體上看,地表溫度距平越低,寒潮頻次越低
C.總體來看,溫度低的年份,寒潮頻次高
D.一般情況下,冷空氣活動頻繁,則寒潮頻次高
12.下列關于我國寒潮的敘述,正確的是(  )
A.冬季寒潮發生頻次高,因此對農業生產的危害最大
B.秋末和初春寒潮發生的頻次低,強度小,對農業生產的危害小
C.寒潮發生頻次高的年份,農業減產一定比較嚴重
D.東北地區寒潮發生的頻次高于南方,但是對農業生產的危害較小
答案 11.B 12.D
解析 第11題,從圖中可以判斷出,地表溫度距平與寒潮頻次大致呈負相關;從整體上看,地表溫度距平越低,寒潮頻次越高;總體來看,溫度低的年份,寒潮頻次高;一般來說,冷空氣活動頻繁,則寒潮頻次高。第12題,我國寒潮主要發生在冬半年,北方地區寒潮發生的頻次高于南方地區,東北地區農作物一年一熟,冬季幾乎沒有農作物,寒潮對農業生產的危害較小,南方地區寒潮發生的頻次低,但農作物種植數量多,對農業生產的危害較大,D項正確。
(2024·新疆哈密期中)下表代表寒潮、臺風、干旱、洪澇對四個地區的危害程度(☆號越多,代表危害程度越高)。據此完成13~14題。
地區 甲 乙 丙 丁
粵 ☆☆☆☆ ☆☆☆☆
川 ☆☆☆
新 ☆☆ ☆☆☆☆
晉 ☆☆☆☆ ☆☆ ☆
13.甲、乙、丙、丁代表的自然災害分別是(  )
A.寒潮、臺風、洪澇、干旱
B.臺風、寒潮、洪澇、干旱
C.臺風、寒潮、干旱、洪澇
D.洪澇、寒潮、干旱、臺風
14.甲災害對甘肅省危害小的主要原因是(  )
A.森林覆蓋率高 B.海陸位置
C.降水豐沛 D.緯度位置
答案 13.C 14.B
解析 第13題,讀表格可知,粵位于我國南方沿海地區,受臺風影響最大,其他三省不受臺風影響,可推知甲是臺風災害;丁災害對粵和川危害較大,新不受其影響,可推知是洪澇災害;新主要災害是干旱,可推知丙是干旱;晉最嚴重的災害是寒潮,可推知乙是寒潮。因此甲、乙、丙、丁代表的自然災害分別是臺風、寒潮、干旱、洪澇,C正確。第14題,甲為臺風,臺風影響的范圍主要是我國的東南沿海地區,甘肅位于我國內陸地區,距海遠,加上有山脈等高大地形阻擋,受臺風影響小,因此海陸位置是臺風對甘肅省危害小的主要原因,B正確。
(2024·山東煙臺階段練習)下圖為“2022年11月2日某時刻海平面等壓線分布圖”,圖中低壓中心為當年第22號臺風“尼格”(3日凌晨在廣東省珠海市登陸,登陸時中心附近最大風力7級)。完成15~16題。
15.受臺風“尼格”影響,下列區域圖示時刻風力較大的是(  )
A.臺灣海峽 B.粵北山區
C.瓊州海峽 D.菲律賓西北岸
16.未來2~3天里,臺風“尼格”對我國廣東省的影響最可能是(  )
A.氣溫驟降導致流感盛行
B.沿海地區風暴潮將加劇
C.部分地區旱情得到緩解
D.珠江三角洲泥石流頻發
答案 15.A 16.C
解析 第15題,等壓線越密集,水平氣壓梯度力越大,風力越大。讀圖可知,圖中臺灣海峽等壓線較密集,風力較大,A正確;粵北山區、瓊州海峽、菲律賓西北岸等壓線較稀疏,風力較小,B、C、D錯誤。故選A。第16題,未來2~3天里,臺風“尼格”將繼續向西北方向移動,3日凌晨在廣東省珠海市登陸,給廣東帶來狂風、暴雨、風暴潮災害。臺風是熱帶氣旋,氣溫不會驟降,A錯誤;臺風已經過境,沿海地區風暴潮將減弱,B錯誤;臺風帶來強降水,可以使部分地區旱情得到緩解,C正確;珠江三角洲是平原,不易發生泥石流,D錯誤。故選C。
17.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問題。(12分)
臺風屬于熱帶氣旋的一種。熱帶氣旋是發生在熱帶或副熱帶洋面上的低壓渦旋,是一種強大而深厚的熱帶天氣系統。下圖為1929~2019年我國沿海部分省區臺風年均登陸次數統計圖。
(1)指出1929~2019年我國沿海部分省區臺風年均登陸次數的分布特征。(4分)
(2)分析廣東省臺風登陸次數多的原因。(4分)
(3)簡述臺風給沿海省區帶來的影響。(4分)
答案 (1)圖示沿海省區臺風年均登陸次數差異明顯;主要集中在東南和南方沿海各省;整體上緯度較低省區臺風登陸次數較多。
(2)廣東省緯度相對較低,更接近臺風源地;廣東省海岸線較長,可登陸的地帶較多。
(3)不利影響:臺風帶來的狂風、暴雨、風暴潮會摧毀建筑物,破壞交通、通信等基礎設施;影響漁民出海,造成人員傷亡、財產損失。有利影響:有利于消暑、抗旱。第六章 第一節 課時2 臺風與寒潮
(分值:68分)
(選擇題1~8題,每小題3分,共24分)
(2024·云南大理期末)臺風是在熱帶或副熱帶洋面上形成并強烈發展的大氣旋渦。2022年9月,臺風“梅花”在我國登陸。下圖是“西北太平洋臺風移動的主要路徑示意圖”。讀圖完成1~2題。
1.一般情況下,臺風在我國登陸頻次最高的海域是(  )
A.渤海與黃海 B.黃海與東海
C.東海與南海 D.南海與渤海
2.當臺風“梅花”登陸時,沿海地區最易發生(  )
A.洪水、滑坡與沙塵暴 B.大風、寒潮與沙塵暴
C.狂風、暴雨與風暴潮 D.暴雨、寒潮與泥石流
(2024·海南三亞開學考試)下表為“2022年11月28日至30日北京市天氣狀況統計表”。讀表,完成3~5題。
日期 11月28日 11月29日 11月30日
白天天氣 多云轉晴 晴間多云 晴
夜間天氣 晴間多云 晴 晴
風力 偏北風4~5級 偏北風4~5級轉3~4級 北風3~4級轉2級
氣溫(℃) -5~13 -8~-3 -9~-1
3.2022年11月28日至30日,北京出現的氣象災害是(  )
A.臺風 B.寒潮 C.風暴潮 D.干旱
4.此氣象災害對北京農作物危害最大的季節是(  )
A.春季和夏季 B.夏季和秋季
C.秋季和冬季 D.秋季和春季
5.該天氣給北京帶來的影響正確的是(  )
A.暴雪阻礙交通出行
B.冰雪融化,緩解農田旱情
C.大風利于污染物擴散
D.降溫冰凍,破壞通信設施
(2024·貴州貴陽期末)2023年11月末,受寒潮天氣影響,我國長江以北大部分地區大風肆虐,出現雨雪,氣溫暴跌,局地降溫超20 ℃。據此完成6~8題。
6.此次寒潮的大風給我國西北內陸地區帶來的關聯性自然災害是(  )
A.降溫→洪澇 B.大風→風暴潮
C.雨雪→干旱 D.大風→沙塵暴
7.下列市民防御寒潮的措施中,正確的有(  )
①儲存大量食品 ②關注天氣預報?、墼黾討敉饣顒印、芗皶r添加衣物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8.我國不受此種自然災害侵襲的地方有(  )
A.臺灣島 B.山東半島
C.南嶺 D.雅魯藏布江谷地
(選擇題9~16題,每小題4分,共32分)
風暴潮是一種災害性的自然現象。根據其成因,通常分為由臺風(颶風)引起的風暴潮和由溫帶氣旋引起的風暴潮兩大類。下圖中的①海灣和②海灣均是風暴潮的易發區。據此回答9~10題。
9.下列有關①②兩海灣風暴潮的說法,正確的是(  )
A.①海灣風暴潮的類型主要為溫帶氣旋風暴潮,多發生在冬春季節
B.①海灣風暴潮的類型主要為颶風風暴潮,多發生在夏秋季節
C.②海灣的風暴潮類型主要為臺風風暴潮,多發生于冬春季節
D.②海灣的風暴潮類型主要為溫帶氣旋風暴潮,多發生于秋冬季節
10.2015年3月3~5日,正值我國傳統節日元宵節前后,②海灣出現了38年以來的最強風暴潮,給沿海區域造成了嚴重的損失。與這次風暴潮的形成原因無關的是(  )
A.南下的強冷空氣勢力較強
B.元宵節前后正值天文大潮,加劇了風暴潮的強度
C.海灣外寬內窄,有利于風暴潮的發展
D.陸地上河流正值汛期,入海水量大
下圖示意我國1951~1981年地表溫度距平與寒潮頻次的變化。讀圖回答11~12題。
11.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地表溫度距平與寒潮頻次大致呈負相關
B.從整體上看,地表溫度距平越低,寒潮頻次越低
C.總體來看,溫度低的年份,寒潮頻次高
D.一般情況下,冷空氣活動頻繁,則寒潮頻次高
12.下列關于我國寒潮的敘述,正確的是(  )
A.冬季寒潮發生頻次高,因此對農業生產的危害最大
B.秋末和初春寒潮發生的頻次低,強度小,對農業生產的危害小
C.寒潮發生頻次高的年份,農業減產一定比較嚴重
D.東北地區寒潮發生的頻次高于南方,但是對農業生產的危害較小
(2024·新疆哈密期中)下表代表寒潮、臺風、干旱、洪澇對四個地區的危害程度(☆號越多,代表危害程度越高)。據此完成13~14題。
地區 甲 乙 丙 丁
粵 ☆☆☆☆ ☆☆☆☆
川 ☆☆☆
新 ☆☆ ☆☆☆☆
晉 ☆☆☆☆ ☆☆ ☆
13.甲、乙、丙、丁代表的自然災害分別是(  )
A.寒潮、臺風、洪澇、干旱
B.臺風、寒潮、洪澇、干旱
C.臺風、寒潮、干旱、洪澇
D.洪澇、寒潮、干旱、臺風
14.甲災害對甘肅省危害小的主要原因是(  )
A.森林覆蓋率高 B.海陸位置
C.降水豐沛 D.緯度位置
(2024·山東煙臺階段練習)下圖為“2022年11月2日某時刻海平面等壓線分布圖”,圖中低壓中心為當年第22號臺風“尼格”(3日凌晨在廣東省珠海市登陸,登陸時中心附近最大風力7級)。完成15~16題。
15.受臺風“尼格”影響,下列區域圖示時刻風力較大的是(  )
A.臺灣海峽 B.粵北山區
C.瓊州海峽 D.菲律賓西北岸
16.未來2~3天里,臺風“尼格”對我國廣東省的影響最可能是(  )
A.氣溫驟降導致流感盛行
B.沿海地區風暴潮將加劇
C.部分地區旱情得到緩解
D.珠江三角洲泥石流頻發
17.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問題。(12分)
臺風屬于熱帶氣旋的一種。熱帶氣旋是發生在熱帶或副熱帶洋面上的低壓渦旋,是一種強大而深厚的熱帶天氣系統。下圖為1929~2019年我國沿海部分省區臺風年均登陸次數統計圖。
(1)指出1929~2019年我國沿海部分省區臺風年均登陸次數的分布特征。(4分)
(2)分析廣東省臺風登陸次數多的原因。(4分)
(3)簡述臺風給沿海省區帶來的影響。(4分)
答案精析
1.C 2.C [第1題,由圖可知,影響我國的臺風主要源于西北太平洋,途經我國東南沿海地區,因此臺風在我國登陸頻次最高的海域是東海和南海。故選C。第2題,臺風往往帶來暴雨,不會引發沙塵暴,排除A、B;臺風主要發生在夏、秋季節,發源于熱帶或副熱帶洋面,不會帶來寒潮天氣,排除D;臺風的破壞性很強,往往伴隨狂風、暴雨、風暴潮等災害,C正確。]
3.B 4.D 5.C [第3題,根據表格信息可知,11月28日至30日,北京市氣溫24小時內下降8 ℃以上,且日最低氣溫在4 ℃以下,并伴隨大風,為典型的寒潮天氣,B正確。第4題,寒潮主要發生在深秋到初春時節,所以對當地農作物危害最大的季節是秋季(收獲季節)和春季(部分農作物的播種季節)。夏季寒潮較少,冬季該地農作物相對較少,危害較小。故選D。第5題,根據表格信息可知,此次寒潮天氣并沒有帶來大范圍的暴雪天氣,所以不存在暴雪阻礙交通出行、冰雪融化緩解農田旱情以及冰凍破壞通信設施等,但受該次寒潮影響,風力相對較大,大風有利于污染物擴散。故選C。]
6.D 7.C 8.D [第6題,我國西北內陸地區氣候干旱,受寒潮影響,會有大風,由于西北地區氣候干旱,土質疏松,易引發沙塵暴,D正確。第7題,寒潮來臨,儲存大量食品可以防御寒潮,①正確;關注天氣預報可以了解寒潮的情況,但不能減少寒潮帶來的影響,②錯誤;寒潮來臨要減少戶外活動,③錯誤;寒潮來臨,要及時添加衣物,避免凍傷,④正確。故選C。第8題,青藏高原海拔高,可以阻擋南下的冷空氣,使得雅魯藏布江谷地不受寒潮影響,D正確;臺灣島、山東半島、南嶺均會受到寒潮影響,A、B、C錯誤。]
9.B 10.D [第9題,讀圖可知,①海灣為墨西哥灣,受颶風影響大,風暴潮主要發生在夏秋季節;②海灣為渤海灣,受溫帶氣旋影響大,風暴潮主要發生在春秋季節。第10題,3月我國華北地區正值枯水期,入海水量較小。]
11.B 12.D [第11題,從圖中可以判斷出,地表溫度距平與寒潮頻次大致呈負相關;從整體上看,地表溫度距平越低,寒潮頻次越高;總體來看,溫度低的年份,寒潮頻次高;一般來說,冷空氣活動頻繁,則寒潮頻次高。第12題,我國寒潮主要發生在冬半年,北方地區寒潮發生的頻次高于南方地區,東北地區農作物一年一熟,冬季幾乎沒有農作物,寒潮對農業生產的危害較小,南方地區寒潮發生的頻次低,但農作物種植數量多,對農業生產的危害較大,D項正確。]
13.C 14.B [第13題,讀表格可知,粵位于我國南方沿海地區,受臺風影響最大,其他三省不受臺風影響,可推知甲是臺風災害;丁災害對粵和川危害較大,新不受其影響,可推知是洪澇災害;新主要災害是干旱,可推知丙是干旱;晉最嚴重的災害是寒潮,可推知乙是寒潮。因此甲、乙、丙、丁代表的自然災害分別是臺風、寒潮、干旱、洪澇,C正確。第14題,甲為臺風,臺風影響的范圍主要是我國的東南沿海地區,甘肅位于我國內陸地區,距海遠,加上有山脈等高大地形阻擋,受臺風影響小,因此海陸位置是臺風對甘肅省危害小的主要原因,B正確。]
15.A 16.C [第15題,等壓線越密集,水平氣壓梯度力越大,風力越大。讀圖可知,圖中臺灣海峽等壓線較密集,風力較大,A正確;粵北山區、瓊州海峽、菲律賓西北岸等壓線較稀疏,風力較小,B、C、D錯誤。故選A。第16題,未來2~3天里,臺風“尼格”將繼續向西北方向移動,3日凌晨在廣東省珠海市登陸,給廣東帶來狂風、暴雨、風暴潮災害。臺風是熱帶氣旋,氣溫不會驟降,A錯誤;臺風已經過境,沿海地區風暴潮將減弱,B錯誤;臺風帶來強降水,可以使部分地區旱情得到緩解,C正確;珠江三角洲是平原,不易發生泥石流,D錯誤。故選C。]
17.(1)圖示沿海省區臺風年均登陸次數差異明顯;主要集中在東南和南方沿海各省;整體上緯度較低省區臺風登陸次數較多。
(2)廣東省緯度相對較低,更接近臺風源地;廣東省海岸線較長,可登陸的地帶較多。
(3)不利影響:臺風帶來的狂風、暴雨、風暴潮會摧毀建筑物,破壞交通、通信等基礎設施;影響漁民出海,造成人員傷亡、財產損失。有利影響:有利于消暑、抗旱。課時2 臺風與寒潮
[學習目標] 1.運用資料,說明臺風、寒潮等氣象災害的成因。(綜合思維)2.根據給定區域信息,歸納臺風、寒潮的時空分布特點。(區域認知)3.結合實際,說出臺風、寒潮帶來的危害。(地理實踐力)
知識點一 臺風災害
1.臺風
(1)定義:在熱帶或________洋面上形成并強烈發展的大氣旋渦,中心附近最大風力在______級以上。
(2)結構及天氣
由內至外可分為臺風眼、旋渦風雨區和外圍大風區三部分。
2.分布
(1)世界:____________是世界上臺風發生頻率最高的海域。
(2)我國:臺風災害主要分布在______沿海地區,多發于______季節。
3.影響
(1)危害
(2)益處
臺風帶來充沛的降水,極大地豐富了所影響地區的淡水資源,能有效緩解旱情,補充水分,利于農業生產。例如,臺風能夠緩解我國長江中下游地區的伏旱。
拓展延伸
1.影響我國的臺風源地及路徑
2.臺風災害的防御措施
(1)加強監測和預報。
(2)減少室外活動,保障人員安全。
(3)防澇防洪,及時清理排水管道,保持排水暢通。
(4)防風,加固門窗、戶外廣告牌等易被風吹動的建筑物。
(5)防止強降水引發的地質災害等次生災害。
(6)船舶回港避風,加固港口設施。
(2024·河北唐山月考)臺風“梅花”于2022年9月14日20時30分在浙江省舟山市登陸,之后又依次在我國上海、青島、大連登陸,是1950年以來第三個四次登陸我國的臺風。據此完成1~2題。
1.臺風“梅花”對浙江省的主要影響有(  )
①帶來大霧天氣?、谟绊懡pB殖業?、墼斐删值囟虝r強降雨?、芤l風暴潮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2.臺風來臨前,宜采取的措施是(  )
A.關注天氣預報,做好防災準備 B.盡量向地勢低的地方轉移
C.海上作業漁船停在原地避險 D.及時向戶外空曠地帶轉移
(2024·江蘇蘇州期末)形成于熱帶洋面的臺風,登陸時伴隨狂風、暴雨、風暴潮,是一種破壞力很強的天氣現象。讀“西北太平洋和我國南海平均生成和登陸我國的臺風個數圖(1981~2010年)”,回答3~4題。
3.據圖可知(  )
A.臺風只在夏秋季節才會形成
B.夏季生成個數多,登陸個數少
C.我國全年均會受到臺風影響
D.夏秋季是防范臺風的重點時段
4.下列關于臺風造成損失的描述,正確的是(  )
A.夏季臺風給沿海帶來豐沛降水 B.秋季臺風使南方水稻受到凍害
C.巨浪摧毀沿岸設施、掀翻漁船 D.大風翻江倒海,吸引魚群聚集
知識點二 寒潮災害
1.概念:因強冷空氣迅速入侵造成某地大范圍的劇烈降溫,氣溫24小時內下降____ ℃及以上,且使得該地日最低氣溫下降到____ ℃及以下,并伴有大風、雨雪、______等現象的天氣過程。
2.分布
(1)世界:北半球中高緯度地區的__________時節,勢力強大的寒潮甚至可影響到低緯度地區。
(2)我國:冬半年發源于________________地區,自北向南影響我國大部分地區。
3.影響
(1)危害
使農作物遭受凍害,造成農業損失
大風、大雪、凍雨 造成畜牧業損失,阻斷交通,破壞__________和輸電線路等
(2)益處
①有助于地球表面的熱量交換;②帶來降水,緩解冬季旱情;③低溫可大量殺死潛伏在土壤中過冬的害蟲和病菌。
拓展延伸
1.入侵我國的寒潮路徑
(1)西路:從西伯利亞西部南下,進入我國新疆北部,沿河西走廊、青藏高原東側南下,對我國西北、西南等地區影響較大。
(2)中路:強冷空氣從西伯利亞中部貝加爾湖附近,經蒙古到達我國河套平原附近后繼續南下,直達長江中下游地區及江南地區。
(3)東路:冷空氣從西伯利亞東部直接南下,經我國東北地區,進入我國東南沿海一帶。
2.寒潮的防御措施
(1)加強監測和預報,提前做好防寒準備。
(2)防凍害:培育耐寒品種,采用技術措施為農作物保暖,為牲畜搭建棚舍,降低死亡率。
(3)防雪:及時為交通和電力設施除雪,保障交通和電力的持續供應。
(4)防風:加固戶外設施,海上船只及時回港停止出海捕魚。
如圖為我國寒潮路徑及等次數線分布圖。
1.[綜合思維]描述我國寒潮出現次數的空間分布特點并指出哪些地區幾乎不受寒潮影響。
2.[區域認知]圖中六個我國城市中,寒潮發生次數最多的是________,并分析原因。
3.[綜合思維]說出成都和南京出現寒潮的次數,并指出產生這種差異的主要因素。
2023年1月11日,中國氣象局啟動寒潮四級應急響應,預計1月11日至15日,寒潮天氣將自西向東影響我國大部分地區。據中央氣象臺預測,冷空氣11日至12日主要影響我國西北地區,12日夜間至15日影響我國中東部地區。我國大部分地區氣溫將先后下降8~12 ℃。此次強冷空氣過程影響范圍廣、降溫幅度大、雨雪明顯、相態轉化復雜,并伴有大霧、雷電等天氣。據此完成1~2題。
1.有關寒潮災害的敘述,正確的是(  )
①寒潮是我國夏半年的氣象災害 ②氣溫24小時內下降8 ℃及以上?、酆背0橛写箫L、雨雪、凍害等天氣現象 ④對農業、交通等多部門影響較大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2.我國受寒潮影響較小的地區是(  )
A.黑龍江省 B.北京市 C.海南省 D.甘肅省
(2024·河南開封開學考試)吉林省氣象臺2021年11月29日06:35發布寒潮藍色預警信號:預計未來24小時遼源東部、通化、長白山保護區等地氣溫下降7~9 ℃,部分地區可達12 ℃以上。吉林省應急管理廳、吉林省氣象局聯合提醒注意做好預防工作。據此完成3~4題。
3.此次寒潮給吉林省大部分地區可能帶來的災害天氣有(  )
①大風、降溫天氣 ②強降水、冰雹天氣?、鄹珊?、沙塵暴天氣?、苡暄⒈鶅鎏鞖?br/>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4.下列預防措施不合理的是(  )
A.暫停當地公共交通運輸 B.做好牲畜以及農作物的保溫防凍措施
C.適當儲備物資,減少外出 D.做好道路結冰的應急措施
答案精析
知識點一 臺風災害
梳理教材新知
1.(1)副熱帶 12
2.(1)西北太平洋 (2)東南 夏秋
3.(1)交通 養殖 海岸
落實思維方法
1.B 2.A [第1題,大霧天氣的形成需要穩定的大氣環境,臺風是強烈發展的大氣旋渦,不會帶來大霧天氣,①不符合題意;臺風“梅花”帶來的強風、風暴潮等會毀壞養殖設施,影響近海養殖業,②④符合題意;臺風會帶來暴雨,造成局地短時強降雨,③符合題意。②③④正確,故選B。第2題,臺風來臨前,宜采取的措施是關注天氣預報、做好防災準備,A正確;臺風會帶來強降水,易發生洪災,應該盡量向地勢高的地方轉移,B錯誤;海上作業漁船應該進港口避險,C錯誤;向戶外空曠地帶轉移易被大風吹走,D錯誤。]
3.D 4.C [第3題,據圖可知,臺風全年均可發生,且夏季生成個數最多,登陸的個數最多,故A、B錯誤;冬季登陸我國的臺風個數為零,冬季我國不受臺風影響,故C錯誤;夏秋季節,臺風生成的個數多,登陸的個數多,是防范的重點時段,故選D。第4題,夏季臺風給沿海帶來豐沛降水不屬于臺風造成的損失,A錯誤;臺風不會使南方水稻受到凍害,B錯誤;臺風形成的巨浪會摧毀沿岸設施,掀翻漁船,C正確;大風翻江倒海,不利于魚群聚集,D錯誤。]
知識點二 寒潮災害
梳理教材新知
1.8 4 凍害
2.(1)深秋到初春 (2)蒙古、西伯利亞
3.(1)劇烈降溫 通信設施
探究核心知識
1.特點:從西北向東南遞減。不受寒潮影響的地區:青藏高原、滇南谷地等。
2.西安 緯度高,距寒潮源地近,降溫幅度大。
3.成都為0次,南京為1~2次。造成兩城市寒潮次數差異的主要因素是地形。
落實思維方法
1.C 2.C [第1題,寒潮主要發生在北半球中高緯度地區的深秋到初春時節,是氣溫24小時內下降8 ℃及以上,且使得該地日最低氣溫下降到4 ℃及以下,并伴有大風、雨雪、凍害等現象的天氣過程,對農業、交通等多部門影響較大,②③④正確;在我國,寒潮是冬半年主要的氣象災害,①錯誤。故選C。第2題,黑龍江省、北京市位于我國北方地區,甘肅省位于西北地區,距離寒潮源地近,受寒潮影響大;海南省距離寒潮源地遠,且受山脈的阻擋,受寒潮影響小。故選C。]
3.C 4.A [第3題,根據材料信息及所學知識可知,寒潮發生時,給吉林省大部分地區帶來的天氣有大風、降溫和雨雪、冰凍,①④正確;強降水、冰雹天氣主要發生在夏季;干旱天氣不是寒潮造成的;故選C。第4題,由所學知識可知,當寒潮到來時,為應對降溫天氣,人們要做好牲畜以及農作物的保溫防凍措施,B正確;應對雨雪、冰凍天氣,人們要適當儲備物資,減少外出;應做好道路結冰的應急措施,C、D正確。暫停當地公共交通運輸,不符合現實,且對人們生活影響較大,A錯誤,故選A。]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奎屯市| 汶川县| 汝阳县| 札达县| 缙云县| 全州县| 洪雅县| 宜城市| 营口市| 通江县| 公安县| 三河市| 任丘市| 河南省| 亚东县| 方正县| 桂平市| 哈密市| 阿拉善盟| 信宜市| 天等县| 曲靖市| 都匀市| 营山县| 米易县| 申扎县| 玉溪市| 双牌县| 社旗县| 开鲁县| 定边县| 淮安市| 曲靖市| 阿尔山市| 呈贡县| 尼勒克县| 崇阳县| 宣威市| 渝中区| 威信县| 鄢陵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