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60張PPT)植被第一節第五章 植被與土壤通過野外觀察或運用視頻、圖像,識別主要植被,說明其與自然環境的關系。1.結合實例,分析地理環境對植被的影響。(綜合思維)2.結合實例,說明植被對地理環境的影響。(人地協調觀)3.能識別、描述常見的植被類型。(地理實踐力)。課程標準學習目標知識點一 植被與環境知識點二 主要植被類型內容索引課時對點練植被與環境><知識點一1.植被的概念自然界成群生長的各種_____的整體,稱為植被。2.植被分類(1)天然植被:天然形成的植被,如森林、草原、荒漠等。(2)人工植被:人工栽培和經營管理的植被,如經濟林、_________等。植物人工草場3.植被與環境(1)植被發展過程:裸地→少數種的植物生長→改造土壤、_____等環境條件→更多種類植物生長→形成穩定的植被。(2)植被與環境關系①光照:植物群體通過爭奪陽光,占據一定的垂直空間,形成_________的垂直結構。②氣溫和降水:氣溫越高、降水量越多的地方,植被高度越____,植物種的數量越多,垂直結構越______。水分分層明顯大豐富核心歸納1.環境因素對植被影響的具體表現因素 具體表現熱量 熱量決定了植物的種類、生長速度、生長量,不同的熱量帶,植被類型不同水分 ①同一緯度,從沿海向內陸,降水逐漸減少,形成了森林、草原、荒漠等不同的植被景觀。②同一地點,降水多的年份,樹木年輪寬光照 ①植物通過爭奪陽光,占據一定的垂直空間,形成分層明顯的垂直結構。②影響喜光、喜陰植物的生長,喜光植物向陽一側生長好核心歸納因素 具體表現風向 長時間風吹使迎風面樹枝受到損傷,背風面樹枝不斷生長,形成旗形樹冠地形 ①陽坡和陰坡的光照和熱量差異導致植被差異,如馬尾松生長在陽坡,冷杉生長在陰坡。②海拔不同,水熱組合不同,因此在山區,不同海拔分布的植被會有差異。③迎風坡和背風坡水分差異導致植被差異,如天山北坡有森林,南坡則沒有土壤 土壤肥力、水分含量、特性等影響植被生長,如茶樹耐酸怕堿,喜排水良好的砂質土壤核心歸納2.植被可以指示自然環境特征(1)指示環境的干濕狀況植物類型 葉特征 根特征 指示環境 原因水生植物 柔嫩碩大 不發達 水生環境 水分充足旱生植物 變成細刺 發達 干旱環境 水分不足(2)指示土壤性質:鐵芒萁的生長反映紅壤等酸性土壤環境,堿蓬的生長反映鹽堿性的土壤環境。核心歸納3.植被對環境的影響(以森林植被為例)固碳釋氧,凈化空氣 森林是生態系統中的生產者,能大量吸收二氧化碳,釋放氧氣,且能吸收有害氣體,釋放負離子涵養水源,保育土壤 森林對降水的截留、吸收和貯存,可以增加可用水量,凈化水質,調節徑流。植物根系可以減少土壤侵蝕,改善土壤結構積累營養物質,保護生物多樣性 森林在生長中積累了大量營養物質,為人類及其他生物提供了食物和棲息環境防風固沙,減輕災害 森林可以降低風速,減輕風沙、臺風、霜凍等災害材料一 猴面包樹,原產非洲大陸,是喜溫的熱帶樹種,耐高溫且耐旱力較強,適合生長在年平均降水量300~800 mm的地區,濕熱氣候條件下或降水量1 000 mm以上生長較差。猴面包樹生長緩慢,但壽命極長,有些可達5 000年左右,樹干粗大。樹干木質柔軟,海綿狀,能儲備大量的水。材料二 猴面包樹很少人工種植,并未廣泛栽培。中國1963年從西非引進的猴面包樹現種植于華南植物園園林樹木區,并未大規模種植。1.[綜合思維]簡述猴面包樹生長緩慢的原因。答案 氣候干旱,生長條件惡劣,影響猴面包樹生長。材料一 猴面包樹,原產非洲大陸,是喜溫的熱帶樹種,耐高溫且耐旱力較強,適合生長在年平均降水量300~800 mm的地區,濕熱氣候條件下或降水量1 000 mm以上生長較差。猴面包樹生長緩慢,但壽命極長,有些可達5 000年左右,樹干粗大。樹干木質柔軟,海綿狀,能儲備大量的水。材料二 猴面包樹很少人工種植,并未廣泛栽培。中國1963年從西非引進的猴面包樹現種植于華南植物園園林樹木區,并未大規模種植。2.[綜合思維]試分析猴面包樹耐旱力極強的原因。答案 樹干高大,根系發達,濕季可以貯存大量水分;樹干粗大,表硬里軟,利于存水。材料一 猴面包樹,原產非洲大陸,是喜溫的熱帶樹種,耐高溫且耐旱力較強,適合生長在年平均降水量300~800 mm的地區,濕熱氣候條件下或降水量1 000 mm以上生長較差。猴面包樹生長緩慢,但壽命極長,有些可達5 000年左右,樹干粗大。樹干木質柔軟,海綿狀,能儲備大量的水。材料二 猴面包樹很少人工種植,并未廣泛栽培。中國1963年從西非引進的猴面包樹現種植于華南植物園園林樹木區,并未大規模種植。3.[區域認知]分析中國引種猴面包樹后并未大規模種植的原因。答案 猴面包樹屬于熱帶樹種,中國熱帶范圍較小。猴面包樹生長緩慢,短時間內難以形成經濟效益。因此很難得到推廣和大規模種植。植被的生長受地形、氣候、水源、土壤等自然因素的影響,其中,對植被生長影響最大的自然因素為氣候。植被對自然環境還具有指示作用,可反映自然環境的某些特征。據此回答1~2題。1.造成我國東北地區和西北地區植被差異的主要因素是A.地形 B.熱量C.光照 D.降水√我國東北地區降水多,植被以森林為主;西北地區降水少,植被以荒漠和草原為主。故選D。A.甲 B.乙 C.丙 D.丁植被的生長受地形、氣候、水源、土壤等自然因素的影響,其中,對植被生長影響最大的自然因素為氣候。植被對自然環境還具有指示作用,可反映自然環境的某些特征。據此回答1~2題。2.下列植被中,能指示干旱環境的是√讀圖可知,甲為胡楊林,可指示干旱環境;乙為蘋果樹,可指示晴暖環境;丙為苔蘚,可指示陰冷環境;丁為甘蔗,可指示濕熱環境。故選A。(2023·浙江杭州期中)在澳大利亞的草原上生長著一種高聳入云的巨樹杏仁桉,它們一般都高100米以上,最高達156米。高大的杏仁桉樹下卻幾乎沒有樹影,因為它的樹葉細長彎曲,而且側面朝上,葉面與陽光投射的方向平行。杏仁桉因吸水能力強,蒸騰旺盛,被譽為“抽水機”,當地人稱之為“防瘧(瘧疾)樹”。據此完成3~5題。3.杏仁桉樹葉的生長特點是為了A.增加地面光照 B.減少葉面水分蒸騰C.滯留更多降水 D.增加太陽輻射總量√據材料可知,杏仁桉主要分布在澳大利亞草原上,地處熱帶地區,蒸騰旺盛,杏仁桉的樹葉側面朝上,與陽光投射方向平行,樹葉與陽光接觸面減小,減少了太陽輻射總量,減少了葉面水分蒸騰,B正確,D錯誤;樹葉側面朝上,不利于樹葉滯留更多降水,C錯誤;杏仁桉樹葉朝向不是為了增加地面光照,A錯誤。故選B。(2023·浙江杭州期中)在澳大利亞的草原上生長著一種高聳入云的巨樹杏仁桉,它們一般都高100米以上,最高達156米。高大的杏仁桉樹下卻幾乎沒有樹影,因為它的樹葉細長彎曲,而且側面朝上,葉面與陽光投射的方向平行。杏仁桉因吸水能力強,蒸騰旺盛,被譽為“抽水機”,當地人稱之為“防瘧(瘧疾)樹”。據此完成3~5題。4.人們通常把杏仁桉種在沼澤地區,主要是可以A.保護濕地 B.凈化沼澤水質C.獲得耕地 D.減少土壤侵蝕√據材料可知,杏仁桉因吸水能力強,被譽為“抽水機”,在一些熱帶沼澤地區,有助于排干沼澤,形成耕地或作為其他土地用途,因此在一些熱帶沼澤地區頗受歡迎。故選C。(2023·浙江杭州期中)在澳大利亞的草原上生長著一種高聳入云的巨樹杏仁桉,它們一般都高100米以上,最高達156米。高大的杏仁桉樹下卻幾乎沒有樹影,因為它的樹葉細長彎曲,而且側面朝上,葉面與陽光投射的方向平行。杏仁桉因吸水能力強,蒸騰旺盛,被譽為“抽水機”,當地人稱之為“防瘧(瘧疾)樹”。據此完成3~5題。5.當地人把杏仁桉稱為“防瘧(瘧疾)樹”的原因是A.改善環境溫度,抑制蚊蟲繁殖B.沼澤變成干地,減少蚊蟲滋生C.杏仁桉的提取物質可治療瘧疾D.改善生態環境,提高人體抵抗力√據材料可知,由于這種樹的種植,沼澤變成了干地,蚊蟲失去了滋生的環境,有效地防止了因蚊蟲滋生導致的瘧疾的傳播,所以當地人把杏仁桉稱為“防瘧(瘧疾)樹”,B正確。主要植被類型><知識點二1.森林類型 分布 環境特征 垂直結構、生態特征熱帶雨林 熱帶雨林氣候區和__________氣候區 終年高溫、降雨豐沛 植物全年旺盛生長,森林呈深綠色,植物種類豐富、_____結構復雜,藤本植物、附生植物數量豐富。各月都有花開。常見莖花、板根等現象熱帶季風垂直類型 分布 環境特征 垂直結構、生態特征常綠闊葉林 ___________氣候區和亞熱帶濕潤氣候區 夏季炎熱多雨,冬季溫和且無明顯干季 森林常綠,喬木多_____葉片,大部分植物的花期集中在春末夏初。與熱帶雨林相比,垂直結構較簡單,藤本植物、附生植物較少,少板根和莖花現象落葉闊葉林 溫帶季風氣候區和_________ ___氣候區 夏季炎熱或溫暖,生長季節達4~6個月,冬季寒冷并延續3~4個月,且降水適宜 喬木葉片_____,春季發葉,秋冬季落葉亞熱帶季風溫帶海洋性寬闊革質類型 分布 環境特征 垂直結構、生態特征亞寒帶針葉林 _____大陸和北美大陸的亞寒帶地區 夏季短促、溫和,冬季漫長、寒冷 發育了以松、杉類植物為主的針葉林,樹葉縮小為針狀,以_____抗旱亞歐抗寒2.草原與荒漠在熱帶和溫帶,當水分條件不能滿足森林生長時,便出現以草本為主的植被,即草原;而在水分更少的干旱地區,則形成_____植被。類型 分布 環境特征 生態特征熱帶草原 _________一帶的南北兩側 全年高溫,分干濕兩季,濕季降水豐沛,干季降水稀少 _____植物生長旺盛,草原蔥綠;_____草類枯黃,有的熱帶草原中散生著喬木或灌木溫帶草原 溫帶大陸性氣候區(半干旱地區) 夏季_____,冬季寒冷,氣候______ 草原夏綠冬枯,植被高度較熱帶草原___,也會見到矮小的灌木荒漠熱帶雨林濕季干季溫暖干燥低類型 分布 環境特征 生態特征荒漠 氣候干旱的熱帶至溫帶地區 氣候_____,降水稀少 荒漠植物以___________為主,具有耐長期干旱的形態和結構。也有些非旱生的_________植物,當迎來合適的降水,即能完成生命活動的周期干旱旱生的灌木短生命(2024·山西大同期末)森林植被類型多樣。下面是兩種典型森林植被的素描圖。據此完成1~2題。1.圖1、圖2兩種森林植被分別是A.熱帶雨林、亞寒帶針葉林B.常綠闊葉林、落葉闊葉林C.熱帶雨林、落葉闊葉林D.常綠闊葉林、亞寒帶針葉林√圖1所示林木高大茂密,植被數量多,為熱帶雨林植被;圖2所示樹木葉片縮小為針狀,所以為亞寒帶針葉林植被。故選A。(2024·山西大同期末)森林植被類型多樣。下面是兩種典型森林植被的素描圖。據此完成1~2題。2.下列描寫符合圖1中森林群落的是A.具有明顯的季相變化B.往往由單一樹種構成C.林木具有耐寒抗旱性D.多板根和莖花現象√熱帶雨林全年呈深綠色,無明顯的季相變化,A錯誤;熱帶雨林植物種類豐富,群落結構復雜,B錯誤;熱帶雨林分布在熱帶地區,耐寒抗旱性差,C錯誤;熱帶雨林植物常見板根、莖花等現象,D正確。(2023·河南許昌期末)如圖為四種不同類型的植被景觀。完成3~4題。3.屬于典型荒漠植被景觀的是A.甲 B.乙C.丙 D.丁√圖甲植被主要分布在熱帶草原氣候區,植被景觀多為熱帶稀樹草原景觀,A錯誤。圖乙林木茂密,具有板狀根,是熱帶雨林景觀,B錯誤。圖丙植被稀疏,荒漠廣布,屬于典型荒漠植被景觀,C正確。圖丁以高大喬木為主,植被茂密,是落葉闊葉林景觀,D錯誤。(2023·河南許昌期末)如圖為四種不同類型的植被景觀。完成3~4題。4.關于圖示四種植被形態與主要作用的敘述,正確的是A.甲植被樹干粗大—防大風、抗倒伏B.乙植被板狀根系—防熱量散失C.丙植被莖葉短小—防低溫、抗嚴寒D.丁植被秋冬落葉—減輕水分蒸騰√圖甲中粗大的樹干,體內儲存大量水源,是為了適應干季缺水,不是為了防大風、抗倒伏,A錯誤。圖乙中板狀根系主要是為了適應多雨環境,防洪澇,具有呼吸作用,有利于支撐高大的樹干,不是為了防止熱量散失,B錯誤。圖丙中植被莖葉短小主要是為了適應干旱的環境,防止水分散失,C錯誤。圖丁中樹木秋冬落葉主要是為了防止水分過度蒸騰,減少水分和熱量散失,D正確。課時對點練圖示植物稀疏矮小,無高大喬木,且地表干燥,說明其生長的環境為氣候干旱的沙漠地區,B正確。(2023·山西大同期中)植物的生長與自然環境密切相關。如圖為“世界某地植物景觀圖”。據此完成1~2題。1.圖示植物生長的自然環境是A.草原地區 B.沙漠地區C.寒漠地區 D.凍土地區√基礎過關123456789101112131415由圖可知,該類植物莖部較短,不粗大,A錯誤;葉子厚度不大,未見開花現象,B、D錯誤;根據上題結論可知,因氣候干旱,該類植物通過龐大的根系從土壤深層獲得水源。C正確。123456789101112131415(2023·山西大同期中)植物的生長與自然環境密切相關。如圖為“世界某地植物景觀圖”。據此完成1~2題。2.該類植物為了適應環境,表現為A.莖部粗大 B.葉子厚小C.根系龐大 D.開花較遲√我國有“榕不過吉”的說法,即榕樹種植以江西吉安(27°N,115°E)為北界,常見于我國華南、西南地區,榕樹母樹上常長出許多在地面以上、暴露于空氣中的氣生根(能起到吸收水分、支撐植物體向上生長的作用),呈現“獨木成林”的景觀(如圖)。據此完成3~4題。3.“榕不過吉”的主要影響因素是A.熱量 B.地形C.土壤 D.洋流“榕不過吉”是指榕樹種植以江西吉安為北界,吉安以北不能再種植榕樹是因為吉安以北熱量條件變差,所以“榕不過吉”的主要影響因素應為受緯度位置影響的熱量條件,故選A。√123456789101112131415123456789101112131415我國有“榕不過吉”的說法,即榕樹種植以江西吉安(27°N,115°E)為北界,常見于我國華南、西南地區,榕樹母樹上常長出許多在地面以上、暴露于空氣中的氣生根(能起到吸收水分、支撐植物體向上生長的作用),呈現“獨木成林”的景觀(如圖)。據此完成3~4題。4.我國吉安以南的榕樹出現大量氣生根,是因為其適應的環境A.較酸 B.較干C.較堿 D.較濕√由材料可知,氣生根能起到吸收水分、支撐植物體向上生長的作用。我國南方地區雨量大,氣溫高,榕樹生長快,為了更好地生長,榕樹長出氣生根來吸收水分,同時也能支撐自身龐大的軀干,D正確。123456789101112131415(2024·云南昆明期末)昆明某中學地理學習小組對昆明市行道樹樹種調查研究時發現,昆明行道樹以香樟、滇樸、梧桐、水杉四種樹種為主(下圖),滇樸、梧桐、水杉在秋冬季節樹葉有變黃、落葉現象,香樟樹則保持常綠。據此完成5~6題。5.四種樹種中,屬于常綠林的是A.香樟 B.滇樸C.梧桐 D.水杉√根據材料“香樟樹則保持常綠”可知,屬于常綠林的是香樟,故選A。123456789101112131415123456789101112131415(2024·云南昆明期末)昆明某中學地理學習小組對昆明市行道樹樹種調查研究時發現,昆明行道樹以香樟、滇樸、梧桐、水杉四種樹種為主(下圖),滇樸、梧桐、水杉在秋冬季節樹葉有變黃、落葉現象,香樟樹則保持常綠。據此完成5~6題。6.水杉葉片呈細長狀的原因是A.利于吸收氧氣 B.減少陽光灼傷C.減少蒸騰作用 D.利于吸收水分√水杉屬于針葉林,多位于寒溫帶。寒溫帶的氣溫低、空氣干燥,水杉為了適應環境,葉片逐漸長成細長狀,以減少蒸騰作用,故選C。(2023·寧夏石嘴山平羅中學期末)讀“世界四地景觀圖”,完成7~8題。7.圖甲、圖乙對應的植被名稱分別是A.熱帶草原、溫帶草原B.溫帶草原、熱帶草原C.熱帶荒漠、熱帶草原D.熱帶草原、熱帶荒漠√123456789101112131415甲圖所示是典型的稀樹草原景觀,對應的氣候應是熱帶草原氣候,該氣候對應的植被為熱帶草原;乙圖為馬群,主要分布在溫帶和寒帶地區,對應的自然景觀是草原,氣候是溫帶大陸性氣候,對應的自然植被是溫帶草原,A正確。123456789101112131415123456789101112131415(2023·寧夏石嘴山平羅中學期末)讀“世界四地景觀圖”,完成7~8題。8.圖丙和圖丁所在地區典型植被的共同特征主要是①垂直結構復雜 ②旱生灌木為主 ③有非旱生的短命植物 ④具長期耐旱的形態結構A.①②③ B.②③④C.①②④ D.①③④√123456789101112131415水熱條件較好的地區,植被種類多,垂直結構復雜,而圖丙和圖丁所在地區為沙漠地區,植被覆蓋率極低,不可能垂直結構復雜,①錯誤;沙漠地區,氣候干旱,以旱生灌木為主,具長期耐旱的形態結構,同時也有非旱生的短命植物,②③④正確,故選B。(2024·江蘇南通學情檢測)浙江省推廣未來社區建設,其建筑亮點之一是在建筑的垂直方向上,覆蓋有本地喬木、灌木和草本等植物,為每層住戶營造“空中花園”,形成具有森林效應的生態居住群落。右圖為“‘垂直森林’效果圖”。完成9~10題。9.“垂直森林”營造喬木、灌木和草本組成的立體植被,其主要目的是A.提升住宅環境的舒適性B.增加建筑物對雨水的收集C.減輕風力對土壤的侵蝕D.提高植被對光照的利用率√123456789101112131415喬木、灌木和草本相結合,美觀性增強,調節氣候、凈化空氣能力增強,可以提升住宅環境的舒適性,A正確。123456789101112131415123456789101112131415(2024·江蘇南通學情檢測)浙江省推廣未來社區建設,其建筑亮點之一是在建筑的垂直方向上,覆蓋有本地喬木、灌木和草本等植物,為每層住戶營造“空中花園”,形成具有森林效應的生態居住群落。右圖為“‘垂直森林’效果圖”。完成9~10題。10.“垂直森林”中適合當地自然環境的喬木,其特征是A.樹干高大,常有板狀根B.耐寒耐旱,葉片呈針葉狀C.終年常綠,多革質葉片D.夏綠冬枯,季相變化顯著√123456789101112131415浙江省位于亞熱帶季風氣候區,當地自然環境的喬木屬于多革質葉片的亞熱帶常綠闊葉林,因冬季氣候溫和,終年常綠,C正確;板狀根是熱帶雨林的特征,A錯誤;耐寒耐旱,葉片呈針葉狀是亞寒帶針葉林的特征,B錯誤;夏綠冬枯,季相變化顯著是溫帶落葉闊葉林的特征,D錯誤。故選C。(2023·湖南岳陽期中)森林凋落物也可稱為枯落物(枯葉、枯枝、果實)。下圖為“世界某地甲、乙兩樹種森林凋落物數量的逐月變化示意圖”。據此完成11~12題。11.甲樹種廣泛分布于A.東南丘陵 B.東北大興安嶺北部C.藏北高原 D.華北平原√123456789101112131415能力提升根據圖中甲樹種森林凋落物數量的逐月變化可知,甲樹種一年四季均有森林凋落物,說明甲樹種屬于常綠林,廣泛分布于我國南方地區,A正確。123456789101112131415(2023·湖南岳陽期中)森林凋落物也可稱為枯落物(枯葉、枯枝、果實)。下圖為“世界某地甲、乙兩樹種森林凋落物數量的逐月變化示意圖”。據此完成11~12題。12.乙樹種的特點是A.葉片寬闊,春季發芽,秋冬季落葉B.常綠,花期集中,多革質葉片C.全年生長、開花,深綠,莖花、板狀根D.針狀樹葉√據圖可知,乙樹種的森林凋落物數量在9~10月最多,且在1~3月無森林凋落物,說明乙樹種屬于落葉闊葉林,葉片寬闊,春天發芽,秋冬季落葉,乙樹種所在地氣候四季分明,A正確,B、C錯誤;針狀樹葉的樹種多為針葉林,D錯誤。故選A。123456789101112131415(2023·浙江溫州月考)布紋球(圖1)原產于南非的干旱地區,屬于多漿植物,植株呈球形,直徑8~12厘米,棱緣上有褐色小鈍齒。王蓮(圖2),原產于南美洲熱帶地區,在高溫、高濕的環境下生長發育,擁有巨型奇特似盤的葉片,浮于水面,可承重六七十千克而不下沉,十分壯觀。讀圖,完成13~14題。13.從形態特征推測,布紋球比王蓮A.葉片更肥厚,有蠟質B.葉片面積大,多肉質C.根系不發達,可移動D.根系多孔隙,可呼吸√123456789101112131415由材料可知,布紋球原產于南非的干旱地區,是耐旱植物,為適應干旱少雨的環境,其葉片通常面積小、多肉質、肥厚且具有蠟質,從而可以提高體內含水量且減少水分蒸騰,A對,B錯。為獲取更多的水分,其根系通常發達,但孔隙少,C、D錯。123456789101112131415123456789101112131415(2023·浙江溫州月考)布紋球(圖1)原產于南非的干旱地區,屬于多漿植物,植株呈球形,直徑8~12厘米,棱緣上有褐色小鈍齒。王蓮(圖2),原產于南美洲熱帶地區,在高溫、高濕的環境下生長發育,擁有巨型奇特似盤的葉片,浮于水面,可承重六七十千克而不下沉,十分壯觀。讀圖,完成13~14題。14.王蓮原產區的植被特征是A.單一樹種組成,群落結構簡單B.植被具有明顯的季相變化C.植物種類豐富,群落結構復雜D.終年常綠,喬木多革質葉√123456789101112131415王蓮原產于南美洲高溫、高濕環境,即熱帶雨林氣候區,植物種類豐富,群落結構復雜,A錯,C對。全年高溫多雨,植被季相變化不明顯,B錯。革質葉片是亞熱帶的植物葉片特征,D錯。故選C。15.(2023·海南海口期中)閱讀圖文資料,完成下列要求。胡楊是生長在沙漠地區的唯一喬木樹種,耐寒、耐旱、耐鹽堿、抗風沙,有很強的生命力。胡楊能生長在高度鹽堿化的土壤中,原因是胡楊的主根、側根、軀干、樹皮、葉片都能吸納鹽分,當體內鹽分積累過多時,便從樹干的節疤和裂口處將鹽分自動排泄出去,形成白色或淡黃色的塊狀結晶,稱“胡楊淚”,俗稱“胡楊堿”。一棵成年胡楊樹每年能排出數十千克鹽堿,胡楊堪稱“拔鹽改土”的“土壤改良功臣”。額濟納旗(位置見右圖)位于內蒙古自治區最西端,擁有38萬畝胡楊林,是全球僅存的三大胡楊林區之一,每年入秋后,該地胡楊葉色金黃,吸引眾多游客前往觀賞。123456789101112131415(1)指出胡楊林所屬的植被類型及其具有的生態價值。123456789101112131415答案 (溫帶)落葉闊葉林。生態價值:防風固沙(防治荒漠化)、改良土壤(防治鹽堿化)。(2)胡楊從根部萌生幼苗,幼樹上的葉片細長如柳葉,老樹的葉片像心形,葉片大而厚,表面有蠟質層。結合胡楊樹葉形態,說出其適應的氣候特點。答案 適應夏季氣溫高、降水少、蒸發量大、光照強的氣候特點。(3)來自廣東省的游客在游覽額濟納旗美麗秋色后,想在自己家鄉引種胡楊。對他的想法,你是否贊成?并說明理由。答案 不贊成。理由:廣東的熱量、水分、土壤等條件不適合胡楊的生長。第一節 植被課程標準 通過野外觀察或運用視頻、圖像,識別主要植被,說明其與自然環境的關系。學習目標 1.結合實例,分析地理環境對植被的影響。(綜合思維)2.結合實例,說明植被對地理環境的影響。(人地協調觀)3.能識別、描述常見的植被類型。(地理實踐力)。知識點一 植被與環境1.植被的概念自然界成群生長的各種植物的整體,稱為植被。2.植被分類(1)天然植被:天然形成的植被,如森林、草原、荒漠等。(2)人工植被:人工栽培和經營管理的植被,如經濟林、人工草場等。3.植被與環境(1)植被發展過程:裸地→少數種的植物生長→改造土壤、水分等環境條件→更多種類植物生長→形成穩定的植被。(2)植被與環境關系①光照:植物群體通過爭奪陽光,占據一定的垂直空間,形成分層明顯的垂直結構。②氣溫和降水:氣溫越高、降水量越多的地方,植被高度越大,植物種的數量越多,垂直結構越豐富。核心歸納1.環境因素對植被影響的具體表現因素 具體表現熱量 熱量決定了植物的種類、生長速度、生長量,不同的熱量帶,植被類型不同水分 ①同一緯度,從沿海向內陸,降水逐漸減少,形成了森林、草原、荒漠等不同的植被景觀。 ②同一地點,降水多的年份,樹木年輪寬光照 ①植物通過爭奪陽光,占據一定的垂直空間,形成分層明顯的垂直結構。 ②影響喜光、喜陰植物的生長,喜光植物向陽一側生長好風向 長時間風吹使迎風面樹枝受到損傷,背風面樹枝不斷生長,形成旗形樹冠地形 ①陽坡和陰坡的光照和熱量差異導致植被差異,如馬尾松生長在陽坡,冷杉生長在陰坡。 ②海拔不同,水熱組合不同,因此在山區,不同海拔分布的植被會有差異。 ③迎風坡和背風坡水分差異導致植被差異,如天山北坡有森林,南坡則沒有土壤 土壤肥力、水分含量、特性等影響植被生長,如茶樹耐酸怕堿,喜排水良好的砂質土壤2.植被可以指示自然環境特征(1)指示環境的干濕狀況植物類型 葉特征 根特征 指示環境 原因水生植物 柔嫩碩大 不發達 水生環境 水分充足旱生植物 變成細刺 發達 干旱環境 水分不足(2)指示土壤性質:鐵芒萁的生長反映紅壤等酸性土壤環境,堿蓬的生長反映鹽堿性的土壤環境。3.植被對環境的影響(以森林植被為例)固碳釋氧,凈化空氣 森林是生態系統中的生產者,能大量吸收二氧化碳,釋放氧氣,且能吸收有害氣體,釋放負離子涵養水源,保育土壤 森林對降水的截留、吸收和貯存,可以增加可用水量,凈化水質,調節徑流。植物根系可以減少土壤侵蝕,改善土壤結構積累營養物質,保護生物多樣性 森林在生長中積累了大量營養物質,為人類及其他生物提供了食物和棲息環境防風固沙,減輕災害 森林可以降低風速,減輕風沙、臺風、霜凍等災害材料一 猴面包樹,原產非洲大陸,是喜溫的熱帶樹種,耐高溫且耐旱力較強,適合生長在年平均降水量300~800 mm的地區,濕熱氣候條件下或降水量1 000 mm以上生長較差。猴面包樹生長緩慢,但壽命極長,有些可達5 000年左右,樹干粗大。樹干木質柔軟,海綿狀,能儲備大量的水。材料二 猴面包樹很少人工種植,并未廣泛栽培。中國1963年從西非引進的猴面包樹現種植于華南植物園園林樹木區,并未大規模種植。1.[綜合思維]簡述猴面包樹生長緩慢的原因。答案 氣候干旱,生長條件惡劣,影響猴面包樹生長。2.[綜合思維]試分析猴面包樹耐旱力極強的原因。答案 樹干高大,根系發達,濕季可以貯存大量水分;樹干粗大,表硬里軟,利于存水。3.[區域認知]分析中國引種猴面包樹后并未大規模種植的原因。答案 猴面包樹屬于熱帶樹種,中國熱帶范圍較小。猴面包樹生長緩慢,短時間內難以形成經濟效益。因此很難得到推廣和大規模種植。植被的生長受地形、氣候、水源、土壤等自然因素的影響,其中,對植被生長影響最大的自然因素為氣候。植被對自然環境還具有指示作用,可反映自然環境的某些特征。據此回答1~2題。1.造成我國東北地區和西北地區植被差異的主要因素是( )A.地形 B.熱量 C.光照 D.降水2.下列植被中,能指示干旱環境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答案 1.D 2.A解析 第1題,我國東北地區降水多,植被以森林為主;西北地區降水少,植被以荒漠和草原為主。故選D。第2題,讀圖可知,甲為胡楊林,可指示干旱環境;乙為蘋果樹,可指示晴暖環境;丙為苔蘚,可指示陰冷環境;丁為甘蔗,可指示濕熱環境。故選A。(2023·浙江杭州期中)在澳大利亞的草原上生長著一種高聳入云的巨樹杏仁桉,它們一般都高100米以上,最高達156米。高大的杏仁桉樹下卻幾乎沒有樹影,因為它的樹葉細長彎曲,而且側面朝上,葉面與陽光投射的方向平行。杏仁桉因吸水能力強,蒸騰旺盛,被譽為“抽水機”,當地人稱之為“防瘧(瘧疾)樹”。據此完成3~5題。3.杏仁桉樹葉的生長特點是為了( )A.增加地面光照 B.減少葉面水分蒸騰C.滯留更多降水 D.增加太陽輻射總量4.人們通常把杏仁桉種在沼澤地區,主要是可以( )A.保護濕地 B.凈化沼澤水質C.獲得耕地 D.減少土壤侵蝕5.當地人把杏仁桉稱為“防瘧(瘧疾)樹”的原因是( )A.改善環境溫度,抑制蚊蟲繁殖B.沼澤變成干地,減少蚊蟲滋生C.杏仁桉的提取物質可治療瘧疾D.改善生態環境,提高人體抵抗力答案 3.B 4.C 5.B解析 第3題,據材料可知,杏仁桉主要分布在澳大利亞草原上,地處熱帶地區,蒸騰旺盛,杏仁桉的樹葉側面朝上,與陽光投射方向平行,樹葉與陽光接觸面減小,減少了太陽輻射總量,減少了葉面水分蒸騰,B正確,D錯誤;樹葉側面朝上,不利于樹葉滯留更多降水,C錯誤;杏仁桉樹葉朝向不是為了增加地面光照,A錯誤。故選B。第4題,據材料可知,杏仁桉因吸水能力強,被譽為“抽水機”,在一些熱帶沼澤地區,有助于排干沼澤,形成耕地或作為其他土地用途,因此在一些熱帶沼澤地區頗受歡迎。故選C。第5題,據材料可知,由于這種樹的種植,沼澤變成了干地,蚊蟲失去了滋生的環境,有效地防止了因蚊蟲滋生導致的瘧疾的傳播,所以當地人把杏仁桉稱為“防瘧(瘧疾)樹”,B正確。知識點二 主要植被類型1.森林類型 分布 環境特征 垂直結構、生態特征熱帶雨林 熱帶雨林氣候區和熱帶季風氣候區 終年高溫、降雨豐沛 植物全年旺盛生長,森林呈深綠色,植物種類豐富、垂直結構復雜,藤本植物、附生植物數量豐富。各月都有花開。常見莖花、板根等現象常綠闊葉林 亞熱帶季風氣候區和亞熱帶濕潤氣候區 夏季炎熱多雨,冬季溫和且無明顯干季 森林常綠,喬木多革質葉片,大部分植物的花期集中在春末夏初。與熱帶雨林相比,垂直結構較簡單,藤本植物、附生植物較少,少板根和莖花現象落葉闊葉林 溫帶季風氣候區和溫帶海洋性氣候區 夏季炎熱或溫暖,生長季節達4~6個月,冬季寒冷并延續3~4個月,且降水適宜 喬木葉片寬闊,春季發葉,秋冬季落葉亞寒帶針葉林 亞歐大陸和北美大陸的亞寒帶地區 夏季短促、溫和,冬季漫長、寒冷 發育了以松、杉類植物為主的針葉林,樹葉縮小為針狀,以抗寒抗旱2.草原與荒漠在熱帶和溫帶,當水分條件不能滿足森林生長時,便出現以草本為主的植被,即草原;而在水分更少的干旱地區,則形成荒漠植被。類型 分布 環境特征 生態特征熱帶草原 熱帶雨林一帶的南北兩側 全年高溫,分干濕兩季,濕季降水豐沛,干季降水稀少 濕季植物生長旺盛,草原蔥綠;干季草類枯黃,有的熱帶草原中散生著喬木或灌木溫帶草原 溫帶大陸性氣候區(半干旱地區) 夏季溫暖,冬季寒冷,氣候干燥 草原夏綠冬枯,植被高度較熱帶草原低,也會見到矮小的灌木荒漠 氣候干旱的熱帶至溫帶地區 氣候干旱,降水稀少 荒漠植物以旱生的灌木為主,具有耐長期干旱的形態和結構。也有些非旱生的短生命植物,當迎來合適的降水,即能完成生命活動的周期(2024·山西大同期末)森林植被類型多樣。下面是兩種典型森林植被的素描圖。據此完成1~2題。 1.圖1、圖2兩種森林植被分別是( )A.熱帶雨林、亞寒帶針葉林B.常綠闊葉林、落葉闊葉林C.熱帶雨林、落葉闊葉林D.常綠闊葉林、亞寒帶針葉林2.下列描寫符合圖1中森林群落的是( )A.具有明顯的季相變化B.往往由單一樹種構成C.林木具有耐寒抗旱性D.多板根和莖花現象答案 1.A 2.D解析 第1題,圖1所示林木高大茂密,植被數量多,為熱帶雨林植被;圖2所示樹木葉片縮小為針狀,所以為亞寒帶針葉林植被。故選A。第2題,熱帶雨林全年呈深綠色,無明顯的季相變化,A錯誤;熱帶雨林植物種類豐富,群落結構復雜,B錯誤;熱帶雨林分布在熱帶地區,耐寒抗旱性差,C錯誤;熱帶雨林植物常見板根、莖花等現象,D正確。(2023·河南許昌期末)下圖為四種不同類型的植被景觀。完成3~4題。3.屬于典型荒漠植被景觀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4.關于圖示四種植被形態與主要作用的敘述,正確的是( )A.甲植被樹干粗大—防大風、抗倒伏B.乙植被板狀根系—防熱量散失C.丙植被莖葉短小—防低溫、抗嚴寒D.丁植被秋冬落葉—減輕水分蒸騰答案 3.C 4.D解析 第3題,圖甲植被主要分布在熱帶草原氣候區,植被景觀多為熱帶稀樹草原景觀,A錯誤。圖乙林木茂密,具有板狀根,是熱帶雨林景觀,B錯誤。圖丙植被稀疏,荒漠廣布,屬于典型荒漠植被景觀,C正確。圖丁以高大喬木為主,植被茂密,是落葉闊葉林景觀,D錯誤。第4題,圖甲中粗大的樹干,體內儲存大量水源,是為了適應干季缺水,不是為了防大風、抗倒伏,A錯誤。圖乙中板狀根系主要是為了適應多雨環境,防洪澇,具有呼吸作用,有利于支撐高大的樹干,不是為了防止熱量散失,B錯誤。圖丙中植被莖葉短小主要是為了適應干旱的環境,防止水分散失,C錯誤。圖丁中樹木秋冬落葉主要是為了防止水分過度蒸騰,減少水分和熱量散失,D正確。課時對點練 [分值:60分](選擇題1~10題,每小題3分,共30分)(2023·山西大同期中)植物的生長與自然環境密切相關。右圖為“世界某地植物景觀圖”。據此完成1~2題。1.圖示植物生長的自然環境是( )A.草原地區 B.沙漠地區C.寒漠地區 D.凍土地區2.該類植物為了適應環境,表現為( )A.莖部粗大 B.葉子厚小C.根系龐大 D.開花較遲答案 1.B 2.C解析 第1題,圖示植物稀疏矮小,無高大喬木,且地表干燥,說明其生長的環境為氣候干旱的沙漠地區,B正確。第2題,由圖可知,該類植物莖部較短,不粗大,A錯誤;葉子厚度不大,未見開花現象,B、D錯誤;根據上題結論可知,因氣候干旱,該類植物通過龐大的根系從土壤深層獲得水源。C正確。我國有“榕不過吉”的說法,即榕樹種植以江西吉安(27°N,115°E)為北界,常見于我國華南、西南地區,榕樹母樹上常長出許多在地面以上、暴露于空氣中的氣生根(能起到吸收水分、支撐植物體向上生長的作用),呈現“獨木成林”的景觀(如圖)。據此完成3~4題。3.“榕不過吉”的主要影響因素是( )A.熱量 B.地形 C.土壤 D.洋流4.我國吉安以南的榕樹出現大量氣生根,是因為其適應的環境( )A.較酸 B.較干 C.較堿 D.較濕答案 3.A 4.D解析 第3題,“榕不過吉”是指榕樹種植以江西吉安為北界,吉安以北不能再種植榕樹是因為吉安以北熱量條件變差,所以“榕不過吉”的主要影響因素應為受緯度位置影響的熱量條件,故選A。第4題,由材料可知,氣生根能起到吸收水分、支撐植物體向上生長的作用。我國南方地區雨量大,氣溫高,榕樹生長快,為了更好地生長,榕樹長出氣生根來吸收水分,同時也能支撐自身龐大的軀干,D正確。(2024·云南昆明期末)昆明某中學地理學習小組對昆明市行道樹樹種調查研究時發現,昆明行道樹以香樟、滇樸、梧桐、水杉四種樹種為主(下圖),滇樸、梧桐、水杉在秋冬季節樹葉有變黃、落葉現象,香樟樹則保持常綠。據此完成5~6題。5.四種樹種中,屬于常綠林的是( )A.香樟 B.滇樸 C.梧桐 D.水杉6.水杉葉片呈細長狀的原因是( )A.利于吸收氧氣 B.減少陽光灼傷C.減少蒸騰作用 D.利于吸收水分答案 5.A 6.C解析 第5題,根據材料“香樟樹則保持常綠”可知,屬于常綠林的是香樟,故選A。第6題,水杉屬于針葉林,多位于寒溫帶。寒溫帶的氣溫低、空氣干燥,水杉為了適應環境,葉片逐漸長成細長狀,以減少蒸騰作用,故選C。(2023·寧夏石嘴山平羅中學期末)讀“世界四地景觀圖”,完成7~8題。7.圖甲、圖乙對應的植被名稱分別是( )A.熱帶草原、溫帶草原 B.溫帶草原、熱帶草原C.熱帶荒漠、熱帶草原 D.熱帶草原、熱帶荒漠8.圖丙和圖丁所在地區典型植被的共同特征主要是( )①垂直結構復雜 ②旱生灌木為主 ③有非旱生的短命植物 ④具長期耐旱的形態結構A.①②③ B.②③④C.①②④ D.①③④答案 7.A 8.B解析 第7題,甲圖所示是典型的稀樹草原景觀,對應的氣候應是熱帶草原氣候,該氣候對應的植被為熱帶草原;乙圖為馬群,主要分布在溫帶和寒帶地區,對應的自然景觀是草原,氣候是溫帶大陸性氣候,對應的自然植被是溫帶草原,A正確。第8題,水熱條件較好的地區,植被種類多,垂直結構復雜,而圖丙和圖丁所在地區為沙漠地區,植被覆蓋率極低,不可能垂直結構復雜,①錯誤;沙漠地區,氣候干旱,以旱生灌木為主,具長期耐旱的形態結構,同時也有非旱生的短命植物,②③④正確,故選B。(2024·江蘇南通學情檢測)浙江省推廣未來社區建設,其建筑亮點之一是在建筑的垂直方向上,覆蓋有本地喬木、灌木和草本等植物,為每層住戶營造“空中花園”,形成具有森林效應的生態居住群落。右圖為“‘垂直森林’效果圖”。完成9~10題。9.“垂直森林”營造喬木、灌木和草本組成的立體植被,其主要目的是( )A.提升住宅環境的舒適性B.增加建筑物對雨水的收集C.減輕風力對土壤的侵蝕D.提高植被對光照的利用率10.“垂直森林”中適合當地自然環境的喬木,其特征是( )A.樹干高大,常有板狀根B.耐寒耐旱,葉片呈針葉狀C.終年常綠,多革質葉片D.夏綠冬枯,季相變化顯著答案 9.A 10.C解析 第9題,喬木、灌木和草本相結合,美觀性增強,調節氣候、凈化空氣能力增強,可以提升住宅環境的舒適性,A正確。第10題,浙江省位于亞熱帶季風氣候區,當地自然環境的喬木屬于多革質葉片的亞熱帶常綠闊葉林,因冬季氣候溫和,終年常綠,C正確;板狀根是熱帶雨林的特征,A錯誤;耐寒耐旱,葉片呈針葉狀是亞寒帶針葉林的特征,B錯誤;夏綠冬枯,季相變化顯著是溫帶落葉闊葉林的特征,D錯誤。故選C。(選擇題11~14題,每小題4分,共16分)(2023·湖南岳陽期中)森林凋落物也可稱為枯落物(枯葉、枯枝、果實)。下圖為“世界某地甲、乙兩樹種森林凋落物數量的逐月變化示意圖”。據此完成11~12題。11.甲樹種廣泛分布于( )A.東南丘陵 B.東北大興安嶺北部C.藏北高原 D.華北平原12.乙樹種的特點是( )A.葉片寬闊,春季發芽,秋冬季落葉B.常綠,花期集中,多革質葉片C.全年生長、開花,深綠,莖花、板狀根D.針狀樹葉答案 11.A 12.A解析 第11題,根據圖中甲樹種森林凋落物數量的逐月變化可知,甲樹種一年四季均有森林凋落物,說明甲樹種屬于常綠林,廣泛分布于我國南方地區,A正確。第12題,據圖可知,乙樹種的森林凋落物數量在9~10月最多,且在1~3月無森林凋落物,說明乙樹種屬于落葉闊葉林,葉片寬闊,春天發芽,秋冬季落葉,乙樹種所在地氣候四季分明,A正確,B、C錯誤;針狀樹葉的樹種多為針葉林,D錯誤。故選A。(2023·浙江溫州月考)布紋球(圖1)原產于南非的干旱地區,屬于多漿植物,植株呈球形,直徑8~12厘米,棱緣上有褐色小鈍齒。王蓮(圖2),原產于南美洲熱帶地區,在高溫、高濕的環境下生長發育,擁有巨型奇特似盤的葉片,浮于水面,可承重六七十千克而不下沉,十分壯觀。讀圖,完成13~14題。13.從形態特征推測,布紋球比王蓮( )A.葉片更肥厚,有蠟質 B.葉片面積大,多肉質C.根系不發達,可移動 D.根系多孔隙,可呼吸14.王蓮原產區的植被特征是( )A.單一樹種組成,群落結構簡單B.植被具有明顯的季相變化C.植物種類豐富,群落結構復雜D.終年常綠,喬木多革質葉答案 13.A 14.C解析 第13題,由材料可知,布紋球原產于南非的干旱地區,是耐旱植物,為適應干旱少雨的環境,其葉片通常面積小、多肉質、肥厚且具有蠟質,從而可以提高體內含水量且減少水分蒸騰,A對,B錯。為獲取更多的水分,其根系通常發達,但孔隙少,C、D錯。第14題,王蓮原產于南美洲高溫、高濕環境,即熱帶雨林氣候區,植物種類豐富,群落結構復雜,A錯,C對。全年高溫多雨,植被季相變化不明顯,B錯。革質葉片是亞熱帶的植物葉片特征,D錯。故選C。15.(2023·海南海口期中)閱讀圖文資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胡楊是生長在沙漠地區的唯一喬木樹種,耐寒、耐旱、耐鹽堿、抗風沙,有很強的生命力。胡楊能生長在高度鹽堿化的土壤中,原因是胡楊的主根、側根、軀干、樹皮、葉片都能吸納鹽分,當體內鹽分積累過多時,便從樹干的節疤和裂口處將鹽分自動排泄出去,形成白色或淡黃色的塊狀結晶,稱“胡楊淚”,俗稱“胡楊堿”。一棵成年胡楊樹每年能排出數十千克鹽堿,胡楊堪稱“拔鹽改土”的“土壤改良功臣”。額濟納旗(位置見下圖)位于內蒙古自治區最西端,擁有38萬畝胡楊林,是全球僅存的三大胡楊林區之一,每年入秋后,該地胡楊葉色金黃,吸引眾多游客前往觀賞。(1)指出胡楊林所屬的植被類型及其具有的生態價值。(6分)(2)胡楊從根部萌生幼苗,幼樹上的葉片細長如柳葉,老樹的葉片像心形,葉片大而厚,表面有蠟質層。結合胡楊樹葉形態,說出其適應的氣候特點。(4分)(3)來自廣東省的游客在游覽額濟納旗美麗秋色后,想在自己家鄉引種胡楊。對他的想法,你是否贊成?并說明理由。(4分)答案 (1)(溫帶)落葉闊葉林。生態價值:防風固沙(防治荒漠化)、改良土壤(防治鹽堿化)。(2)適應夏季氣溫高、降水少、蒸發量大、光照強的氣候特點。(3)不贊成。理由:廣東的熱量、水分、土壤等條件不適合胡楊的生長。第五章 第一節 植被(分值:60分)(選擇題1~10題,每小題3分,共30分)(2023·山西大同期中)植物的生長與自然環境密切相關。右圖為“世界某地植物景觀圖”。據此完成1~2題。1.圖示植物生長的自然環境是( )A.草原地區 B.沙漠地區C.寒漠地區 D.凍土地區2.該類植物為了適應環境,表現為( )A.莖部粗大 B.葉子厚小C.根系龐大 D.開花較遲我國有“榕不過吉”的說法,即榕樹種植以江西吉安(27°N,115°E)為北界,常見于我國華南、西南地區,榕樹母樹上常長出許多在地面以上、暴露于空氣中的氣生根(能起到吸收水分、支撐植物體向上生長的作用),呈現“獨木成林”的景觀(如圖)。據此完成3~4題。3.“榕不過吉”的主要影響因素是( )A.熱量 B.地形 C.土壤 D.洋流4.我國吉安以南的榕樹出現大量氣生根,是因為其適應的環境( )A.較酸 B.較干 C.較堿 D.較濕(2024·云南昆明期末)昆明某中學地理學習小組對昆明市行道樹樹種調查研究時發現,昆明行道樹以香樟、滇樸、梧桐、水杉四種樹種為主(下圖),滇樸、梧桐、水杉在秋冬季節樹葉有變黃、落葉現象,香樟樹則保持常綠。據此完成5~6題。5.四種樹種中,屬于常綠林的是( )A.香樟 B.滇樸 C.梧桐 D.水杉6.水杉葉片呈細長狀的原因是( )A.利于吸收氧氣 B.減少陽光灼傷C.減少蒸騰作用 D.利于吸收水分(2023·寧夏石嘴山平羅中學期末)讀“世界四地景觀圖”,完成7~8題。7.圖甲、圖乙對應的植被名稱分別是( )A.熱帶草原、溫帶草原 B.溫帶草原、熱帶草原C.熱帶荒漠、熱帶草原 D.熱帶草原、熱帶荒漠8.圖丙和圖丁所在地區典型植被的共同特征主要是( )①垂直結構復雜 ②旱生灌木為主 ③有非旱生的短命植物 ④具長期耐旱的形態結構A.①②③ B.②③④C.①②④ D.①③④(2024·江蘇南通學情檢測)浙江省推廣未來社區建設,其建筑亮點之一是在建筑的垂直方向上,覆蓋有本地喬木、灌木和草本等植物,為每層住戶營造“空中花園”,形成具有森林效應的生態居住群落。右圖為“‘垂直森林’效果圖”。完成9~10題。9.“垂直森林”營造喬木、灌木和草本組成的立體植被,其主要目的是( )A.提升住宅環境的舒適性B.增加建筑物對雨水的收集C.減輕風力對土壤的侵蝕D.提高植被對光照的利用率10.“垂直森林”中適合當地自然環境的喬木,其特征是( )A.樹干高大,常有板狀根B.耐寒耐旱,葉片呈針葉狀C.終年常綠,多革質葉片D.夏綠冬枯,季相變化顯著(選擇題11~14題,每小題4分,共16分)(2023·湖南岳陽期中)森林凋落物也可稱為枯落物(枯葉、枯枝、果實)。下圖為“世界某地甲、乙兩樹種森林凋落物數量的逐月變化示意圖”。據此完成11~12題。11.甲樹種廣泛分布于( )A.東南丘陵 B.東北大興安嶺北部C.藏北高原 D.華北平原12.乙樹種的特點是( )A.葉片寬闊,春季發芽,秋冬季落葉B.常綠,花期集中,多革質葉片C.全年生長、開花,深綠,莖花、板狀根D.針狀樹葉(2023·浙江溫州月考)布紋球(圖1)原產于南非的干旱地區,屬于多漿植物,植株呈球形,直徑8~12厘米,棱緣上有褐色小鈍齒。王蓮(圖2),原產于南美洲熱帶地區,在高溫、高濕的環境下生長發育,擁有巨型奇特似盤的葉片,浮于水面,可承重六七十千克而不下沉,十分壯觀。讀圖,完成13~14題。13.從形態特征推測,布紋球比王蓮( )A.葉片更肥厚,有蠟質 B.葉片面積大,多肉質C.根系不發達,可移動 D.根系多孔隙,可呼吸14.王蓮原產區的植被特征是( )A.單一樹種組成,群落結構簡單B.植被具有明顯的季相變化C.植物種類豐富,群落結構復雜D.終年常綠,喬木多革質葉15.(2023·海南海口期中)閱讀圖文資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胡楊是生長在沙漠地區的唯一喬木樹種,耐寒、耐旱、耐鹽堿、抗風沙,有很強的生命力。胡楊能生長在高度鹽堿化的土壤中,原因是胡楊的主根、側根、軀干、樹皮、葉片都能吸納鹽分,當體內鹽分積累過多時,便從樹干的節疤和裂口處將鹽分自動排泄出去,形成白色或淡黃色的塊狀結晶,稱“胡楊淚”,俗稱“胡楊堿”。一棵成年胡楊樹每年能排出數十千克鹽堿,胡楊堪稱“拔鹽改土”的“土壤改良功臣”。額濟納旗(位置見下圖)位于內蒙古自治區最西端,擁有38萬畝胡楊林,是全球僅存的三大胡楊林區之一,每年入秋后,該地胡楊葉色金黃,吸引眾多游客前往觀賞。(1)指出胡楊林所屬的植被類型及其具有的生態價值。(6分)(2)胡楊從根部萌生幼苗,幼樹上的葉片細長如柳葉,老樹的葉片像心形,葉片大而厚,表面有蠟質層。結合胡楊樹葉形態,說出其適應的氣候特點。(4分)(3)來自廣東省的游客在游覽額濟納旗美麗秋色后,想在自己家鄉引種胡楊。對他的想法,你是否贊成?并說明理由。(4分)答案精析1.B 2.C [第1題,圖示植物稀疏矮小,無高大喬木,且地表干燥,說明其生長的環境為氣候干旱的沙漠地區,B正確。第2題,由圖可知,該類植物莖部較短,不粗大,A錯誤;葉子厚度不大,未見開花現象,B、D錯誤;根據上題結論可知,因氣候干旱,該類植物通過龐大的根系從土壤深層獲得水源。C正確。]3.A 4.D [第3題,“榕不過吉”是指榕樹種植以江西吉安為北界,吉安以北不能再種植榕樹是因為吉安以北熱量條件變差,所以“榕不過吉”的主要影響因素應為受緯度位置影響的熱量條件,故選A。第4題,由材料可知,氣生根能起到吸收水分、支撐植物體向上生長的作用。我國南方地區雨量大,氣溫高,榕樹生長快,為了更好地生長,榕樹長出氣生根來吸收水分,同時也能支撐自身龐大的軀干,D正確。]5.A 6.C [第5題,根據材料“香樟樹則保持常綠”可知,屬于常綠林的是香樟,故選A。第6題,水杉屬于針葉林,多位于寒溫帶。寒溫帶的氣溫低、空氣干燥,水杉為了適應環境,葉片逐漸長成細長狀,以減少蒸騰作用,故選C。]7.A 8.B [第7題,甲圖所示是典型的稀樹草原景觀,對應的氣候應是熱帶草原氣候,該氣候對應的植被為熱帶草原;乙圖為馬群,主要分布在溫帶和寒帶地區,對應的自然景觀是草原,氣候是溫帶大陸性氣候,對應的自然植被是溫帶草原,A正確。第8題,水熱條件較好的地區,植被種類多,垂直結構復雜,而圖丙和圖丁所在地區為沙漠地區,植被覆蓋率極低,不可能垂直結構復雜,①錯誤;沙漠地區,氣候干旱,以旱生灌木為主,具長期耐旱的形態結構,同時也有非旱生的短命植物,②③④正確,故選B。]9.A 10.C [第9題,喬木、灌木和草本相結合,美觀性增強,調節氣候、凈化空氣能力增強,可以提升住宅環境的舒適性,A正確。第10題,浙江省位于亞熱帶季風氣候區,當地自然環境的喬木屬于多革質葉片的亞熱帶常綠闊葉林,因冬季氣候溫和,終年常綠,C正確;板狀根是熱帶雨林的特征,A錯誤;耐寒耐旱,葉片呈針葉狀是亞寒帶針葉林的特征,B錯誤;夏綠冬枯,季相變化顯著是溫帶落葉闊葉林的特征,D錯誤。故選C。]11.A 12.A [第11題,根據圖中甲樹種森林凋落物數量的逐月變化可知,甲樹種一年四季均有森林凋落物,說明甲樹種屬于常綠林,廣泛分布于我國南方地區,A正確。第12題,據圖可知,乙樹種的森林凋落物數量在9~10月最多,且在1~3月無森林凋落物,說明乙樹種屬于落葉闊葉林,葉片寬闊,春天發芽,秋冬季落葉,乙樹種所在地氣候四季分明,A正確,B、C錯誤;針狀樹葉的樹種多為針葉林,D錯誤。故選A。]13.A 14.C [第13題,由材料可知,布紋球原產于南非的干旱地區,是耐旱植物,為適應干旱少雨的環境,其葉片通常面積小、多肉質、肥厚且具有蠟質,從而可以提高體內含水量且減少水分蒸騰,A對,B錯。為獲取更多的水分,其根系通常發達,但孔隙少,C、D錯。第14題,王蓮原產于南美洲高溫、高濕環境,即熱帶雨林氣候區,植物種類豐富,群落結構復雜,A錯,C對。全年高溫多雨,植被季相變化不明顯,B錯。革質葉片是亞熱帶的植物葉片特征,D錯。故選C。]15.(1)(溫帶)落葉闊葉林。生態價值:防風固沙(防治荒漠化)、改良土壤(防治鹽堿化)。(2)適應夏季氣溫高、降水少、蒸發量大、光照強的氣候特點。(3)不贊成。理由:廣東的熱量、水分、土壤等條件不適合胡楊的生長。第一節 植被[學習目標] 1.結合實例,分析地理環境對植被的影響。(綜合思維)2.結合實例,說明植被對地理環境的影響。(人地協調觀)3.能識別、描述常見的植被類型。(地理實踐力)。知識點一 植被與環境1.植被的概念自然界______生長的各種______的整體,稱為植被。2.植被分類(1)天然植被:天然形成的植被,如森林、草原、荒漠等。(2)人工植被:人工栽培和經營管理的植被,如經濟林、__________等。3.植被與環境(1)植被發展過程:裸地→少數種的植物生長→改造土壤、______等環境條件→更多種類植物生長→形成穩定的植被。(2)植被與環境關系①光照:植物群體通過爭奪陽光,占據一定的垂直空間,形成__________的垂直結構。②氣溫和降水:氣溫越高、降水量越多的地方,植被高度越____,植物種的數量越____,垂直結構越______。核心歸納1.環境因素對植被影響的具體表現因素 具體表現熱量 熱量決定了植物的種類、生長速度、生長量,不同的熱量帶,植被類型不同水分 ①同一緯度,從沿海向內陸,降水逐漸減少,形成了森林、草原、荒漠等不同的植被景觀。 ②同一地點,降水多的年份,樹木年輪寬光照 ①植物通過爭奪陽光,占據一定的垂直空間,形成分層明顯的垂直結構。 ②影響喜光、喜陰植物的生長,喜光植物向陽一側生長好風向 長時間風吹使迎風面樹枝受到損傷,背風面樹枝不斷生長,形成旗形樹冠地形 ①陽坡和陰坡的光照和熱量差異導致植被差異,如馬尾松生長在陽坡,冷杉生長在陰坡。 ②海拔不同,水熱組合不同,因此在山區,不同海拔分布的植被會有差異。 ③迎風坡和背風坡水分差異導致植被差異,如天山北坡有森林,南坡則沒有土壤 土壤肥力、水分含量、特性等影響植被生長,如茶樹耐酸怕堿,喜排水良好的砂質土壤 2.植被可以指示自然環境特征(1)指示環境的干濕狀況植物類型 葉特征 根特征 指示環境 原因水生植物 柔嫩碩大 不發達 水生環境 水分充足旱生植物 變成細刺 發達 干旱環境 水分不足(2)指示土壤性質:鐵芒萁的生長反映紅壤等酸性土壤環境,堿蓬的生長反映鹽堿性的土壤環境。3.植被對環境的影響(以森林植被為例)固碳釋氧,凈化空氣 森林是生態系統中的生產者,能大量吸收二氧化碳,釋放氧氣,且能吸收有害氣體,釋放負離子涵養水源,保育土壤 森林對降水的截留、吸收和貯存,可以增加可用水量,凈化水質,調節徑流。植物根系可以減少土壤侵蝕,改善土壤結構積累營養物質,保護生物多樣性 森林在生長中積累了大量營養物質,為人類及其他生物提供了食物和棲息環境防風固沙,減輕災害 森林可以降低風速,減輕風沙、臺風、霜凍等災害材料一 猴面包樹,原產非洲大陸,是喜溫的熱帶樹種,耐高溫且耐旱力較強,適合生長在年平均降水量300~800 mm的地區,濕熱氣候條件下或降水量1 000 mm以上生長較差。猴面包樹生長緩慢,但壽命極長,有些可達5 000年左右,樹干粗大。樹干木質柔軟,海綿狀,能儲備大量的水。材料二 猴面包樹很少人工種植,并未廣泛栽培。中國1963年從西非引進的猴面包樹現種植于華南植物園園林樹木區,并未大規模種植。1.[綜合思維]簡述猴面包樹生長緩慢的原因。2.[綜合思維]試分析猴面包樹耐旱力極強的原因。3.[區域認知]分析中國引種猴面包樹后并未大規模種植的原因。植被的生長受地形、氣候、水源、土壤等自然因素的影響,其中,對植被生長影響最大的自然因素為氣候。植被對自然環境還具有指示作用,可反映自然環境的某些特征。據此回答1~2題。1.造成我國東北地區和西北地區植被差異的主要因素是( )A.地形 B.熱量 C.光照 D.降水2.下列植被中,能指示干旱環境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2023·浙江杭州期中)在澳大利亞的草原上生長著一種高聳入云的巨樹杏仁桉,它們一般都高100米以上,最高達156米。高大的杏仁桉樹下卻幾乎沒有樹影,因為它的樹葉細長彎曲,而且側面朝上,葉面與陽光投射的方向平行。杏仁桉因吸水能力強,蒸騰旺盛,被譽為“抽水機”,當地人稱之為“防瘧(瘧疾)樹”。據此完成3~5題。3.杏仁桉樹葉的生長特點是為了( )A.增加地面光照 B.減少葉面水分蒸騰C.滯留更多降水 D.增加太陽輻射總量4.人們通常把杏仁桉種在沼澤地區,主要是可以( )A.保護濕地 B.凈化沼澤水質 C.獲得耕地 D.減少土壤侵蝕5.當地人把杏仁桉稱為“防瘧(瘧疾)樹”的原因是( )A.改善環境溫度,抑制蚊蟲繁殖 B.沼澤變成干地,減少蚊蟲滋生C.杏仁桉的提取物質可治療瘧疾 D.改善生態環境,提高人體抵抗力知識點二 主要植被類型1.森林類型 分布 環境特征 垂直結構、生態特征熱帶雨林 熱帶雨林氣候區和__________氣候區 終年高溫、降雨豐沛 植物全年旺盛生長,森林呈深綠色,植物種類豐富、______結構復雜,藤本植物、附生植物數量豐富。各月都有花開。常見莖花、板根等現象常綠闊葉林 ______________氣候區和亞熱帶濕潤氣候區 夏季炎熱多雨,冬季溫和且無明顯干季 森林常綠,喬木多______葉片,大部分植物的花期集中在春末夏初。與熱帶雨林相比,垂直結構較簡單,藤本植物、附生植物較少,少板根和莖花現象落葉闊葉林 溫帶季風氣候區和__________氣候區 夏季炎熱或溫暖,生長季節達4~6個月,冬季寒冷并延續3~4個月,且降水適宜 喬木葉片______,春季發葉,秋冬季落葉亞寒帶針葉林 ______大陸和北美大陸的亞寒帶地區 夏季短促、溫和,冬季漫長、寒冷 發育了以松、杉類植物為主的針葉林,樹葉縮小為針狀,以______抗旱2.草原與荒漠在熱帶和溫帶,當水分條件不能滿足森林生長時,便出現以草本為主的植被,即草原;而在水分更少的干旱地區,則形成______植被。類型 分布 環境特征 生態特征熱帶草原 __________一帶的南北兩側 全年高溫,分干濕兩季,濕季降水豐沛,干季降水稀少 __________植物生長旺盛,草原蔥綠;______草類枯黃,有的熱帶草原中散生著喬木或灌木溫帶草原 溫帶大陸性氣候區(半干旱地區) 夏季______,冬季寒冷,氣候______ 草原夏綠冬枯,植被高度較熱帶草原______,也會見到矮小的灌木荒漠 氣候干旱的熱帶至溫帶地區 氣候______,降水稀少 荒漠植物以____________為主,具有耐長期干旱的形態和結構。也有些非旱生的________植物,當迎來合適的降水,即能完成生命活動的周期(2024·山西大同期末)森林植被類型多樣。右面是兩種典型森林植被的素描圖。據此完成1~2題。1.圖1、圖2兩種森林植被分別是( )A.熱帶雨林、亞寒帶針葉林B.常綠闊葉林、落葉闊葉林C.熱帶雨林、落葉闊葉林D.常綠闊葉林、亞寒帶針葉林2.下列描寫符合圖1中森林群落的是( )A.具有明顯的季相變化 B.往往由單一樹種構成C.林木具有耐寒抗旱性 D.多板根和莖花現象(2023·河南許昌期末)下圖為四種不同類型的植被景觀。完成3~4題。 3.屬于典型荒漠植被景觀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4.關于圖示四種植被形態與主要作用的敘述,正確的是( )A.甲植被樹干粗大—防大風、抗倒伏 B.乙植被板狀根系—防熱量散失C.丙植被莖葉短小—防低溫、抗嚴寒 D.丁植被秋冬落葉—減輕水分蒸騰答案精析知識點一 植被與環境梳理教材新知1.成群 植物2.(2)人工草場3.(1)水分 (2)①分層明顯 ②大 多 豐富探究核心知識1.氣候干旱,生長條件惡劣,影響猴面包樹生長。2.樹干高大,根系發達,濕季可以貯存大量水分;樹干粗大,表硬里軟,利于存水。3.猴面包樹屬于熱帶樹種,中國熱帶范圍較小。猴面包樹生長緩慢,短時間內難以形成經濟效益。因此很難得到推廣和大規模種植。落實思維方法1.D 2.A [第1題,我國東北地區降水多,植被以森林為主;西北地區降水少,植被以荒漠和草原為主。故選D。第2題,讀圖可知,甲為胡楊林,可指示干旱環境;乙為蘋果樹,可指示晴暖環境;丙為苔蘚,可指示陰冷環境;丁為甘蔗,可指示濕熱環境。故選A。]3.B 4.C 5.B [第3題,據材料可知,杏仁桉主要分布在澳大利亞草原上,地處熱帶地區,蒸騰旺盛,杏仁桉的樹葉側面朝上,與陽光投射方向平行,樹葉與陽光接觸面減小,減少了太陽輻射總量,減少了葉面水分蒸騰,B正確,D錯誤;樹葉側面朝上,不利于樹葉滯留更多降水,C錯誤;杏仁桉樹葉朝向不是為了增加地面光照,A錯誤。故選B。第4題,據材料可知,杏仁桉因吸水能力強,被譽為“抽水機”,在一些熱帶沼澤地區,有助于排干沼澤,形成耕地或作為其他土地用途,因此在一些熱帶沼澤地區頗受歡迎。故選C。第5題,據材料可知,由于這種樹的種植,沼澤變成了干地,蚊蟲失去了滋生的環境,有效地防止了因蚊蟲滋生導致的瘧疾的傳播,所以當地人把杏仁桉稱為“防瘧(瘧疾)樹”,B正確。]知識點二 主要植被類型梳理教材新知1.熱帶季風 垂直 亞熱帶季風 革質 溫帶海洋性 寬闊 亞歐 抗寒2.荒漠 熱帶雨林 濕季 干季 溫暖 干燥 低 干旱 旱生的灌木 短生命落實思維方法1.A 2.D [第1題,圖1所示林木高大茂密,植被數量多,為熱帶雨林植被;圖2所示樹木葉片縮小為針狀,所以為亞寒帶針葉林植被。故選A。第2題,熱帶雨林全年呈深綠色,無明顯的季相變化,A錯誤;熱帶雨林植物種類豐富,群落結構復雜,B錯誤;熱帶雨林分布在熱帶地區,耐寒抗旱性差,C錯誤;熱帶雨林植物常見板根、莖花等現象,D正確。]3.C 4.D [第3題,圖甲植被主要分布在熱帶草原氣候區,植被景觀多為熱帶稀樹草原景觀,A錯誤。圖乙林木茂密,具有板狀根,是熱帶雨林景觀,B錯誤。圖丙植被稀疏,荒漠廣布,屬于典型荒漠植被景觀,C正確。圖丁以高大喬木為主,植被茂密,是落葉闊葉林景觀,D錯誤。第4題,圖甲中粗大的樹干,體內儲存大量水源,是為了適應干季缺水,不是為了防大風、抗倒伏,A錯誤。圖乙中板狀根系主要是為了適應多雨環境,防洪澇,具有呼吸作用,有利于支撐高大的樹干,不是為了防止熱量散失,B錯誤。圖丙中植被莖葉短小主要是為了適應干旱的環境,防止水分散失,C錯誤。圖丁中樹木秋冬落葉主要是為了防止水分過度蒸騰,減少水分和熱量散失,D正確。]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第五章 第一節 植被 課件(共640張ppt) 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冊.pptx 第五章 第一節 植被 學案 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冊.docx 第五章 第一節 植被 教案 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冊.docx 第五章 第一節 植被 練習(含答案) 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冊.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