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65張PPT)第一節第四章 地貌常見地貌類型課時3風沙地貌與海岸地貌通過野外觀察或運用視頻、圖像,識別3~4種地貌,描述其景觀的主要特點。1.結合圖文材料,識別風沙地貌和海岸地貌及其主要類型。(區域認知)2.結合材料,分析風沙地貌和海岸地貌的形成過程。(綜合思維)課程標準學習目標知識點一 風沙地貌知識點二 海岸地貌內容索引課時對點練風沙地貌><知識點一1.概念:在干旱地區,以_____為主形成的各種地貌的統稱。2.分布:我國的風沙地貌主要分布在_____地區,也可分布在多沙的_____地帶(如丹娘沙丘)、植被稀少的沙質湖岸和海岸。風力西北河谷形成過程 典型景觀 景觀圖 地貌特點風及其挾帶的沙粒沖擊和______巖石,形成風蝕柱、風蝕蘑菇、雅丹等地貌 風蝕柱 垂直裂隙發育的巖石,在風長期吹蝕下,形成的孤立石柱風蝕蘑菇 上部_____、下部窄小的蘑菇狀3.類型(1)風蝕地貌摩擦寬大形成過程 典型景觀 景觀圖 地貌特點風及其挾帶的沙粒沖擊和_____巖石,形成風蝕柱、風蝕蘑菇、雅丹等地貌 雅丹地貌 由不規則的溝槽和壟脊相間構成,壟脊高度和長度不一,走向與_______一致,溝槽內常有沙子堆積風蝕城堡 呈現出許多層狀墩臺,相對高度多為10~30米,墩臺的頂部較平坦摩擦主風向形成過程 典型景觀 景觀圖 地貌特點風及其挾帶的沙粒沖擊和______巖石,形成風蝕柱、風蝕蘑菇、雅丹等地貌 風蝕壁龕 陡峭的巖壁遭受風蝕后,巖壁表面形成大小不等、形狀各異的凹坑,呈現蜂窩狀形態摩擦形成過程 典型景觀 景觀圖 地貌特點風力吹揚沙塵,當風力減弱或氣流受阻時,沙塵便降落到地面,形成沙丘、沙壟和黃土堆積 新月形沙丘 平面圖形呈新月形,沙丘的兩側有順著風向向前伸出的兩個尖角(翼)。迎風坡___,背風坡____縱向沙壟 順風向,呈互相平行的長條形(2)風積地貌①典型景觀緩陡②沙丘分類類型 特征 對環境的影響固定沙丘 沙丘上生長植物 植被能固定_____流動沙丘 沒有植物生長 隨風移動,會埋沒房屋、______,侵吞農田、牧場流沙道路風力作用中風向的判定(1)根據沙丘形態判斷風向。沙丘的緩坡為迎風坡,如下圖。(2)根據堆積物顆粒的大小判斷風向顆粒大的先堆積,顆粒小的后堆積,所以顆粒大的一側為上風向,如下圖。(3)根據雅丹地貌壟脊的走向判斷風向壟脊的走向與盛行風向一致,迎風坡一側因受風力侵蝕明顯,坡度較陡;背風坡一側受風力侵蝕較小,坡度絞緩,如圖。拓展延伸(1)動力條件——盛行風,特別是在沙土露出水面、大風日數多且風力強勁的地區。(2)物質來源——沙土,河流泥沙含量大,且該地水流速度慢,泥沙在河床沉積。(3)水文條件——河流水位降低,泥沙裸露且干燥。水岸沙丘的形成條件下圖為新月形沙丘地貌等高線示意圖(單位:m)。答案 西北風;西北地區。1.[區域認知]指出圖示地區的主導風向以及該地貌在我國的主要分布地區。答案 迎風坡坡形微凸而平緩,背風坡坡形下凹而陡峭;背風坡兩側有近似對稱的兩個尖角。2.[綜合思維]描述新月形沙丘的形態特點。下圖為新月形沙丘地貌等高線示意圖(單位:m)。答案 在風挾帶大量沙粒運行過程中遇到障礙物時,風速降低,大量沙粒沉積形成新月形沙丘。3.[綜合思維]簡述新月形沙丘的形成原因。(2023·河南鄭州期中)“雅丹”在維吾爾語中的意思是“具有陡壁的小山包”,現泛指河湖相沉積物所形成的地面,經風化及侵蝕作用形成的地貌組合。讀“某地雅丹地貌景觀圖”,完成1~2題。1.形成雅丹地貌的主要外力作用是A.流水侵蝕 B.流水堆積C.風力侵蝕 D.風力堆積√據所學知識可知,形成雅丹地貌的主要外力作用是風力侵蝕,C正確。讀圖可知,雅丹地貌中突出的部分是風蝕柱或風蝕土墩,風蝕柱或風蝕土墩之間是風蝕槽溝,因此雅丹地貌的組合有風蝕柱和風蝕槽溝,①③符合題意。故選A。(2023·河南鄭州期中)“雅丹”在維吾爾語中的意思是“具有陡壁的小山包”,現泛指河湖相沉積物所形成的地面,經風化及侵蝕作用形成的地貌組合。讀“某地雅丹地貌景觀圖”,完成1~2題。2.雅丹地貌的組合有①風蝕柱?、谏城稹、埏L蝕槽溝 ④“V”形谷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2024·云南昆明月考)西藏米林縣冬、春季節河流水位較低,地表裸露且多大風,在江北岸山麓形成了獨特的爬升式沙丘——丹娘沙丘,它背倚蔥蘢青山,面臨藍綠色的雅魯藏布江,連綿的沙丘構成了波濤起伏的沙海。右面圖1為“丹娘沙丘附近等高線示意圖”,圖2為“沙丘景觀圖”。讀圖,完成3~4題。3.丹娘沙丘屬于A.風力堆積地貌 B.河流堆積地貌C.冰川侵蝕地貌 D.黃土侵蝕地貌√丹娘沙丘地處雅魯藏布大峽谷,峽谷中大風天氣多,形成渦旋上升氣流,挾帶江邊或沙洲上的沙塵受到山壁阻擋,在山坡下堆積,形成沙丘。丹娘沙丘成因主要是風力堆積,屬于風力堆積地貌,A正確。(2024·云南昆明月考)西藏米林縣冬、春季節河流水位較低,地表裸露且多大風,在江北岸山麓形成了獨特的爬升式沙丘——丹娘沙丘,它背倚蔥蘢青山,面臨藍綠色的雅魯藏布江,連綿的沙丘構成了波濤起伏的沙海。右面圖1為“丹娘沙丘附近等高線示意圖”,圖2為“沙丘景觀圖”。讀圖,完成3~4題。4.丹娘沙丘的沙源主要來自A.河谷江心沙洲 B.塔里木盆地C.黃土高原 D.印度洋海灘√結合上題可知,該沙丘的沙源主要來自附近江心沙洲,A正確。海岸地貌><知識點二類型 典型景觀 景觀圖 地貌特點海蝕地貌 海蝕崖 在海浪的長期侵蝕下,巖石海岸崩塌,形成高出海面的______________ 海蝕崖逐漸后退,在海蝕崖前方形成微微向海傾斜的平臺,臺面上基巖裸露或覆蓋有很薄的沙礫和淤泥層1.概念:海岸在______等作用下形成的各種地貌。2.類型陡崖海浪海蝕平臺類型 典型景觀 景觀圖 地貌特點海蝕地貌 ________ 海浪沖蝕海濱陸地形成的槽形凹穴,斷續沿海岸線分布海蝕拱橋 向海突出的陡立巖石,因同時受到不同方向海浪的侵蝕,兩側的_______互相貫通海蝕穴海蝕穴類型 典型景觀 景觀圖 地貌特點海積地貌 海灘 由松散泥沙或礫石堆積而成的平緩地面。海灘一般上部物質較粗,灘坡坡度較大;下部物質較細,灘坡平緩。海灘按照沉積物顆粒大小可分為_____、沙灘、_____沙壩 與海岸略成平行的長條狀堆積體。未露出水面的稱“水下沙壩”;出露水面的稱“岸外沙壩”;完全露出水面的稱“海岸沙堤”礫灘泥灘思考海蝕穴、海蝕拱橋和海蝕柱在形成上有何關聯?答案 在海浪長期作用下,部分海岸會形成向內側凹的海蝕穴。海蝕穴被蝕穿后相互貫通,形成海蝕拱橋。海蝕拱橋頂部崩塌,可能形成海蝕柱。拓展延伸(1)分布:冰川地貌主要分布在兩極地區或中低緯度高山地區。冰川地貌拓展延伸(2)主要類型冰川地貌類型 特點冰斗 山岳冰川上源集聚冰雪的圍椅狀凹地,三面巖壁陡峭,底部較平緩冰川槽谷(“U”形谷) 冰川流動時刨蝕作用所形成的谷地,兩壁陡立,谷底開闊,形如“U”字角峰 金字塔形的尖峰,周圍有冰斗發育刃脊 山嶺兩側的冰斗不斷擴大,或兩側山谷冰川的谷坡后退,相鄰冰斗之間的山脊形成刀刃狀(2023·廣東惠州期末)2022年10月,山東省青島市沿海地標性景觀“石老人”在風雨中發生坍塌,“頭部”和“胳膊”損毀嚴重。如圖示意坍塌前的“石老人”。據此完成1~3題。1.“石老人”地貌屬于A.喀斯特地貌 B.河流地貌C.風沙地貌 D.海岸地貌√“石老人”位于青島市沿海,是受海浪作用影響形成的海岸地貌,D正確。(2023·廣東惠州期末)2022年10月,山東省青島市沿海地標性景觀“石老人”在風雨中發生坍塌,“頭部”和“胳膊”損毀嚴重。如圖示意坍塌前的“石老人”。據此完成1~3題。2.“石老人”坍塌的主要原因是A.冰川侵蝕、風化作用B.海浪侵蝕、風力侵蝕C.風化作用、海浪侵蝕D.冰川侵蝕、風力侵蝕√“石老人”坍塌主要是濱海地區空氣濕潤,海水鹽度高,在風化作用下,巖石變得松軟,在海浪侵蝕作用下,逐漸坍塌,C正確。“石老人”在風化和侵蝕作用下,最終會越來越小,A正確。(2023·廣東惠州期末)2022年10月,山東省青島市沿海地標性景觀“石老人”在風雨中發生坍塌,“頭部”和“胳膊”損毀嚴重。如圖示意坍塌前的“石老人”。據此完成1~3題。3.“石老人”的體積未來最可能會A.不斷變小 B.先變小后變大C.不斷變大 D.先變大后變小√(2024·安徽安慶質檢)讀“某地冰川示意圖”,完成4~5題。4.冰川融化后,A地可能演化為A.峽灣 B.冰蝕湖C.侵蝕平原 D.角峰√讀圖可知,A處是冰川侵蝕形成的冰斗,冰川融化后,水在冰斗處匯集,形成冰蝕湖,B正確。(2024·安徽安慶質檢)讀“某地冰川示意圖”,完成4~5題。5.關于冰川地貌的描述,正確的是A.冰川槽谷形如“V”字B.角峰周圍常有鐘乳石發育C.兩極地區現代冰川地貌廣布D.冰川搬運作用分選性較好√冰川槽谷形如“U”字,A錯誤;角峰周圍常有刃脊發育,B錯誤;兩極地區氣候嚴寒,現代冰川地貌廣布,C正確;冰川搬運作用大小混雜,分選性差,D錯誤。課時對點練(2023·四川成都期中)地處我國西北地區的河西走廊有一種形狀特殊的地貌,裸露在外的花崗巖千瘡百孔,類似于“蜂巢”。如圖是“該地貌的景觀圖”。據圖,完成1~2題。1.形成這種“蜂巢”地貌的主要作用是A.流水堆積 B.風力沉積C.風力侵蝕 D.流水侵蝕√基礎過關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據材料可知,該地位于我國西北地區,外力作用以風力作用為主,這種“蜂巢”地貌是石窩,形成的主要作用是風力侵蝕,C正確。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2023·四川成都期中)地處我國西北地區的河西走廊有一種形狀特殊的地貌,裸露在外的花崗巖千瘡百孔,類似于“蜂巢”。如圖是“該地貌的景觀圖”。據圖,完成1~2題。2.下圖中的地貌與材料所述的“蜂巢”形成作用相同的是√“蜂巢”形成的作用主要是風力侵蝕。A圖為峽谷地貌,是流水侵蝕的結果;B圖為風蝕蘑菇,是風力侵蝕的結果;C圖為新月形沙丘,是風力堆積的結果;D圖為河口三角洲,是流水沉積的結果。故選B。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2024·廣東東莞期末)如圖為“我國某地貌景觀素描圖”。據此完成3~5題。3.圖示地貌①迎風坡坡度陡 ②背風坡坡度陡 ③為風沙地貌 ④為流水地貌A.①③ B.②③C.①④ D.②④√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圖示地貌為新月形沙丘,主要形成于干旱、半干旱地區,為風力沉積作用形成,迎風坡為緩坡,背風坡為陡坡,②③正確。故選B。依據上題分析可知,沙丘迎風坡緩,背風坡陡,圖中A坡坡度緩,為迎風坡,其朝向東北方向,說明該地主導風向為東北風,C正確。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2024·廣東東莞期末)如圖為“我國某地貌景觀素描圖”。據此完成3~5題。4.若圖中A坡朝向東北方向,則該地的主導風向最可能是A.西北風 B.東南風C.東北風 D.西南風√A.① B.②C.③ D.④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2024·廣東東莞期末)如圖為“我國某地貌景觀素描圖”。據此完成3~5題。5.該類地貌在我國主要分布在右圖中_____地區√新月形沙丘為風力堆積形成的地貌,其在我國西北地區分布最為典型,尤其是塔里木盆地的塔克拉瑪干沙漠最普遍,A正確。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2024·北京西城區月考)送別角是位于新西蘭南島最北端的一處形似象鼻山的巖礁,如圖示意送別角地貌景觀。據此完成6~7題。6.塑造送別角的主要外力作用是A.風力侵蝕 B.風力堆積C.流水堆積 D.海浪侵蝕√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結合所學知識可知,送別角是海邊巖礁,形成于海浪的侵蝕作用,D正確。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隨著海浪的繼續侵蝕,圖示海蝕拱橋會在重力和侵蝕作用下坍塌,使巖礁分別形成海蝕柱和海蝕崖,A正確;海灘、沙壩等屬于海浪的堆積作用,B、D錯誤;海蝕穴形成于海浪侵蝕的前期階段,不符合題意,C錯誤。(2024·北京西城區月考)送別角是位于新西蘭南島最北端的一處形似象鼻山的巖礁,如圖示意送別角地貌景觀。據此完成6~7題。7.在該外力作用持續影響下,接下來送別角地貌可能演變為A.海蝕崖、海蝕柱 B.海灘、灘涂C.海蝕穴、海蝕平臺 D.沙壩、沙丘√(2024·四川德陽期末)基瓦利納是美國阿拉斯加州的一座小鎮,它位于一條狹長的沙壩上,海拔約1.8~3米。海水和河流的侵蝕作用是影響沙壩面積變化的重要因素。據此完成8~9題。8.形成狹長沙壩的地質作用是A.冰川侵蝕 B.海浪堆積C.珊瑚堆積 D.火山噴發√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讀圖可知,該沙壩形成于大陸西側的海洋中,形成狹長沙壩的地質作用是海浪堆積作用,B正確;冰川侵蝕在沿海會形成峽灣地貌,不會形成沙壩,A錯誤;珊瑚大部分分布于熱帶和亞熱帶地區,緯度高的地區沒有珊瑚蟲分布,不會形成珊瑚堆積,C錯誤;沙壩與火山噴發活動無關,D錯誤。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2024·四川德陽期末)基瓦利納是美國阿拉斯加州的一座小鎮,它位于一條狹長的沙壩上,海拔約1.8~3米。海水和河流的侵蝕作用是影響沙壩面積變化的重要因素。據此完成8~9題。9.沙壩東、西兩側的侵蝕作用表現為A.東側以海水侵蝕為主,西側以河流侵蝕為主B.兩側都以海水侵蝕為主C.東側以河流侵蝕為主,西側以海水侵蝕為主D.兩側都以河流侵蝕為主√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沙壩西側直面海洋,海面開闊,海水流動性好,受海浪和潮汐影響大;東側離大陸近,多條河流注入,且流向與沙壩走向基本垂直,河流侵蝕作用強。因此西側以海水侵蝕為主(海浪、潮汐),東側以河流侵蝕為主。C正確。臺灣省北部的和平島海邊發育有格子狀的奇石怪巖,遠遠望去,巖石整齊排列,形似切割過的豆腐塊,被稱為“豆腐巖”(如圖)。據此完成10~11題。10.“豆腐巖”的主要形成過程為A.風力沉積、流水侵蝕B.流水沉積、風力侵蝕C.風化作用、冰川侵蝕D.海水侵蝕、巖體破裂√能力提升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根據材料可知,豆腐巖分布在海邊,應為海水侵蝕,巖體破裂,海水順石縫沖刷形成,D正確;巖石整齊排列不可能是風力沉積或流水沉積作用形成,A、B錯;臺灣省沒有冰川,不可能是冰川侵蝕,C錯。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根據材料可知,豆腐巖分布在海邊,為海水侵蝕作用形成,海蝕柱為海水侵蝕作用形成,C正確;水下沙壩和海灘為海水堆積作用形成,江心洲為流水堆積作用形成,A、B、D錯。臺灣省北部的和平島海邊發育有格子狀的奇石怪巖,遠遠望去,巖石整齊排列,形似切割過的豆腐塊,被稱為“豆腐巖”(如圖)。據此完成10~11題。11.與“豆腐巖”形成過程最相似的是A.水下沙壩 B.江心洲C.海蝕柱 D.海灘√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雅丹是一種典型的風蝕地貌,廣泛分布于干旱、半干旱地區。羅布泊地區位于新疆塔里木盆地東緣,北靠天山支脈庫魯克塔格山,南臨阿爾金山,雅丹較為低矮,高度多在1m以下。如圖是“雅丹地貌景觀圖”。據此完成12~13題。12.據圖推測羅布泊雅丹形成的主導風向是A.東南風 B.東北風C.西南風 D.西北風√雅丹地貌受風力侵蝕作用形成,溝槽、壟脊走向與當地的盛行風向一致,結合圖中指向標可知,該區域盛行風向為東北-西南風,該區域位于內陸盆地,應靠近我國冬季風風源地,當地的盛行風向應為東北風,且圖示雅丹東北側較陡,受風力侵蝕明顯,故盛行風向為東北風,B正確。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A.①②③④ B.②④①③C.③①④② D.④③②①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雅丹是一種典型的風蝕地貌,廣泛分布于干旱、半干旱地區。羅布泊地區位于新疆塔里木盆地東緣,北靠天山支脈庫魯克塔格山,南臨阿爾金山,雅丹較為低矮,高度多在1m以下。如圖是“雅丹地貌景觀圖”。據此完成12~13題。13.羅布泊雅丹演化過程的順序依次是√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羅布泊所在地區氣候干旱,蒸發旺盛,大風天氣多;羅布泊干涸,湖底地面出現裂隙;盛行風(東北風)沿裂隙侵蝕偏軟巖層,風蝕溝槽形成,槽間出現圓丘狀地貌;隨著風蝕作用增強,溝槽持續加深展寬,槽間形成流線狀壟地;風蝕作用持續增強,流線狀轉變為長壟狀,形成典型雅丹地貌。羅布泊雅丹演化過程的順序依次是③①④②,C正確。14.丙圖中谷地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是A.流水侵蝕 B.冰川侵蝕C.風力侵蝕 D.海浪侵蝕根據圖中地貌的形成過程可知,丙圖中谷地的形成和冰川有關,根據谷地形態和寬度可以判斷其是“U”形谷,主要外力作用是冰川侵蝕,B正確。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下圖為“歐洲西部某地區某地貌形成過程中3個不同時期示意圖”。據此完成14~16題。√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5.圖示地區還容易形成的地理事物是A.冰磧丘陵 B.溶洞C.沖積扇 D.蘑菇石下圖為“歐洲西部某地區某地貌形成過程中3個不同時期示意圖”。據此完成14~16題。√圖示地貌由冰川作用形成,該地區應冰川地貌廣布,冰磧丘陵為冰川地貌,A正確;溶洞為流水溶蝕地貌,B錯;沖積扇為流水堆積地貌,C錯;蘑菇石為風力侵蝕地貌,D錯。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6.圖示3個時期的先后順序是A.甲→乙→丙 B.甲→丙→乙C.乙→甲→丙 D.乙→丙→甲下圖為“歐洲西部某地區某地貌形成過程中3個不同時期示意圖”。據此完成14~16題。√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該地貌為冰川地貌。其形成過程應首先是冰川大規模發育,經歷冰川侵蝕形成“U”形谷,當氣候變暖,冰川退卻、冰川融化之后海水倒灌,結合圖示可知,正確的順序應當是乙→丙→甲,故選D。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7.(2023·安徽滁州月考)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問題。沙丘形態特征是風沙地貌研究的重要內容,某科考小隊通過野外實地考察及高分辨率遙感影像,在對風力狀況分析的前提下,對柴達木盆地西南緣的山前沙丘區內(如下圖所示)的風沙地貌空間分布格局進行分析與描述,并探究主要沙丘的形態特征。沙丘區內有13條間歇性河流。(1)指出圖中右上角的沙丘類型及A坡的坡度特征。答案 類型:新月形沙丘。特征:A坡為迎風坡,坡度緩。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2)描述圖示區域沙丘的分布規律,推測沙丘物質的主要來源。答案 分布規律:沙丘區位于山前沖積—洪積平原上,呈西北—東南向狹長帶狀延伸。主要來源:區內13條間歇性河流搬運的沉積物。(3)科考小隊通過對沙丘的迎風坡和背風坡采樣,發現其沙粒的顆粒大小存在差異,利用所學的風沙地貌知識,嘗試推斷它們的差異并分析其形成原因。答案 差異:迎風坡顆粒大,背風坡顆粒小。原因:沙丘迎風坡風力大,風的搬運能力強,此時只有顆粒大的沙粒能夠沉積;沙丘背風坡風力小,風的搬運能力減弱,此時顆粒小的沙粒能夠沉積。課時3 風沙地貌與海岸地貌課程標準 通過野外觀察或運用視頻、圖像,識別3~4種地貌,描述其景觀的主要特點。學習目標 1.結合圖文材料,識別風沙地貌和海岸地貌及其主要類型。(區域認知)2.結合材料,分析風沙地貌和海岸地貌的形成過程。(綜合思維)知識點一 風沙地貌1.概念:在干旱地區,以風力為主形成的各種地貌的統稱。2.分布:我國的風沙地貌主要分布在西北地區,也可分布在多沙的河谷地帶(如丹娘沙丘)、植被稀少的沙質湖岸和海岸。3.類型(1)風蝕地貌形成過程 典型景觀 景觀圖 地貌特點風及其挾帶的沙粒沖擊和摩擦巖石,形成風蝕柱、風蝕蘑菇、雅丹等地貌 風蝕柱 垂直裂隙發育的巖石,在風長期吹蝕下,形成的孤立石柱風蝕蘑菇 上部寬大、下部窄小的蘑菇狀雅丹地貌 由不規則的溝槽和壟脊相間構成,壟脊高度和長度不一,走向與主風向一致,溝槽內常有沙子堆積風蝕城堡 呈現出許多層狀墩臺,相對高度多為10~30米,墩臺的頂部較平坦風蝕壁龕 陡峭的巖壁遭受風蝕后,巖壁表面形成大小不等、形狀各異的凹坑,呈現蜂窩狀形態(2)風積地貌①典型景觀形成過程 典型景觀 景觀圖 地貌特點風力吹揚沙塵,當風力減弱或氣流受阻時,沙塵便降落到地面,形成沙丘、沙壟和黃土堆積 新月形沙丘 平面圖形呈新月形,沙丘的兩側有順著風向向前伸出的兩個尖角(翼)。迎風坡緩,背風坡陡縱向沙壟 順風向,呈互相平行的長條形②沙丘分類類型 特征 對環境的影響固定沙丘 沙丘上生長植物 植被能固定流沙流動沙丘 沒有植物生長 隨風移動,會埋沒房屋、道路,侵吞農田、牧場風力作用中風向的判定(1)根據沙丘形態判斷風向。沙丘的緩坡為迎風坡,如下圖。(2)根據堆積物顆粒的大小判斷風向顆粒大的先堆積,顆粒小的后堆積,所以顆粒大的一側為上風向,如下圖。(3)根據雅丹地貌壟脊的走向判斷風向壟脊的走向與盛行風向一致,迎風坡一側因受風力侵蝕明顯,坡度較陡;背風坡一側受風力侵蝕較小,坡度絞緩,如圖。拓展延伸 水岸沙丘的形成條件(1)動力條件——盛行風,特別是在沙土露出水面、大風日數多且風力強勁的地區。(2)物質來源——沙土,河流泥沙含量大,且該地水流速度慢,泥沙在河床沉積。(3)水文條件——河流水位降低,泥沙裸露且干燥。下圖為新月形沙丘地貌等高線示意圖(單位:m)。1.[區域認知]指出圖示地區的主導風向以及該地貌在我國的主要分布地區。答案 西北風;西北地區。2.[綜合思維]描述新月形沙丘的形態特點。答案 迎風坡坡形微凸而平緩,背風坡坡形下凹而陡峭;背風坡兩側有近似對稱的兩個尖角。3.[綜合思維]簡述新月形沙丘的形成原因。答案 在風挾帶大量沙粒運行過程中遇到障礙物時,風速降低,大量沙粒沉積形成新月形沙丘。(2023·河南鄭州期中)“雅丹”在維吾爾語中的意思是“具有陡壁的小山包”,現泛指河湖相沉積物所形成的地面,經風化及侵蝕作用形成的地貌組合。讀“某地雅丹地貌景觀圖”,完成1~2題。1.形成雅丹地貌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A.流水侵蝕 B.流水堆積C.風力侵蝕 D.風力堆積2.雅丹地貌的組合有( )①風蝕柱?、谏城稹、埏L蝕槽溝?、堋癡”形谷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答案 1.C 2.A解析 第1題,據所學知識可知,形成雅丹地貌的主要外力作用是風力侵蝕,C正確。第2題,讀圖可知,雅丹地貌中突出的部分是風蝕柱或風蝕土墩,風蝕柱或風蝕土墩之間是風蝕槽溝,因此雅丹地貌的組合有風蝕柱和風蝕槽溝,①③符合題意。故選A。(2024·云南昆明月考)西藏米林縣冬、春季節河流水位較低,地表裸露且多大風,在江北岸山麓形成了獨特的爬升式沙丘——丹娘沙丘,它背倚蔥蘢青山,面臨藍綠色的雅魯藏布江,連綿的沙丘構成了波濤起伏的沙海。下面圖1為“丹娘沙丘附近等高線示意圖”,圖2為“沙丘景觀圖”。讀圖,完成3~4題。3.丹娘沙丘屬于( )A.風力堆積地貌 B.河流堆積地貌C.冰川侵蝕地貌 D.黃土侵蝕地貌4.丹娘沙丘的沙源主要來自( )A.河谷江心沙洲 B.塔里木盆地C.黃土高原 D.印度洋海灘答案 3.A 4.A解析 第3題,丹娘沙丘地處雅魯藏布大峽谷,峽谷中大風天氣多,形成渦旋上升氣流,挾帶江邊或沙洲上的沙塵受到山壁阻擋,在山坡下堆積,形成沙丘。丹娘沙丘成因主要是風力堆積,屬于風力堆積地貌,A正確。第4題,結合上題可知,該沙丘的沙源主要來自附近江心沙洲,A正確。知識點二 海岸地貌1.概念:海岸在海浪等作用下形成的各種地貌。2.類型類型 典型景觀 景觀圖 地貌特點海蝕地貌 海蝕崖 在海浪的長期侵蝕下,巖石海岸崩塌,形成高出海面的陡崖海蝕平臺 海蝕崖逐漸后退,在海蝕崖前方形成微微向海傾斜的平臺,臺面上基巖裸露或覆蓋有很薄的沙礫和淤泥層海蝕穴 海浪沖蝕海濱陸地形成的槽形凹穴,斷續沿海岸線分布海蝕拱橋 向海突出的陡立巖石,因同時受到不同方向海浪的侵蝕,兩側的海蝕穴互相貫通海積地貌 海灘 由松散泥沙或礫石堆積而成的平緩地面。海灘一般上部物質較粗,灘坡坡度較大;下部物質較細,灘坡平緩。海灘按照沉積物顆粒大小可分為礫灘、沙灘、泥灘沙壩 與海岸略成平行的長條狀堆積體。未露出水面的稱“水下沙壩”;出露水面的稱“岸外沙壩”;完全露出水面的稱“海岸沙堤”思考 海蝕穴、海蝕拱橋和海蝕柱在形成上有何關聯?答案 在海浪長期作用下,部分海岸會形成向內側凹的海蝕穴。海蝕穴被蝕穿后相互貫通,形成海蝕拱橋。海蝕拱橋頂部崩塌,可能形成海蝕柱。拓展延伸 冰川地貌(1)分布:冰川地貌主要分布在兩極地區或中低緯度高山地區。(2)主要類型類型 特點冰斗 山岳冰川上源集聚冰雪的圍椅狀凹地,三面巖壁陡峭,底部較平緩冰川槽谷(“U”形谷) 冰川流動時刨蝕作用所形成的谷地,兩壁陡立,谷底開闊,形如“U”字角峰 金字塔形的尖峰,周圍有冰斗發育刃脊 山嶺兩側的冰斗不斷擴大,或兩側山谷冰川的谷坡后退,相鄰冰斗之間的山脊形成刀刃狀(2023·廣東惠州期末)2022年10月,山東省青島市沿海地標性景觀“石老人”在風雨中發生坍塌,“頭部”和“胳膊”損毀嚴重。右圖示意坍塌前的“石老人”。據此完成1~3題。1.“石老人”地貌屬于( )A.喀斯特地貌 B.河流地貌C.風沙地貌 D.海岸地貌2.“石老人”坍塌的主要原因是( )A.冰川侵蝕、風化作用B.海浪侵蝕、風力侵蝕C.風化作用、海浪侵蝕D.冰川侵蝕、風力侵蝕3.“石老人”的體積未來最可能會( )A.不斷變小 B.先變小后變大C.不斷變大 D.先變大后變小答案 1.D 2.C 3.A解析 第1題,“石老人”位于青島市沿海,是受海浪作用影響形成的海岸地貌,D正確。第2題,“石老人”坍塌主要是濱海地區空氣濕潤,海水鹽度高,在風化作用下,巖石變得松軟,在海浪侵蝕作用下,逐漸坍塌,C正確。第3題,“石老人”在風化和侵蝕作用下,最終會越來越小,A正確。(2024·安徽安慶質檢)讀“某地冰川示意圖”,完成4~5題。4.冰川融化后,A地可能演化為( )A.峽灣 B.冰蝕湖C.侵蝕平原 D.角峰5.關于冰川地貌的描述,正確的是( )A.冰川槽谷形如“V”字B.角峰周圍常有鐘乳石發育C.兩極地區現代冰川地貌廣布D.冰川搬運作用分選性較好答案 4.B 5.C解析 第4題,讀圖可知,A處是冰川侵蝕形成的冰斗,冰川融化后,水在冰斗處匯集,形成冰蝕湖,B正確。第5題,冰川槽谷形如“U”字,A錯誤;角峰周圍常有刃脊發育,B錯誤;兩極地區氣候嚴寒,現代冰川地貌廣布,C正確;冰川搬運作用大小混雜,分選性差,D錯誤。課時對點練 [分值:71分](選擇題1~9題,每小題3分,共27分)(2023·四川成都期中)地處我國西北地區的河西走廊有一種形狀特殊的地貌,裸露在外的花崗巖千瘡百孔,類似于“蜂巢”。如圖是“該地貌的景觀圖”。據圖,完成1~2題。1.形成這種“蜂巢”地貌的主要作用是( )A.流水堆積 B.風力沉積C.風力侵蝕 D.流水侵蝕2.下圖中的地貌與材料所述的“蜂巢”形成作用相同的是( )答案 1.C 2.B解析 第1題,據材料可知,該地位于我國西北地區,外力作用以風力作用為主,這種“蜂巢”地貌是石窩,形成的主要作用是風力侵蝕,C正確。第2題,“蜂巢”形成的作用主要是風力侵蝕。A圖為峽谷地貌,是流水侵蝕的結果;B圖為風蝕蘑菇,是風力侵蝕的結果;C圖為新月形沙丘,是風力堆積的結果;D圖為河口三角洲,是流水沉積的結果。故選B。(2024·廣東東莞期末)如圖為“我國某地貌景觀素描圖”。據此完成3~5題。3.圖示地貌( )①迎風坡坡度陡?、诒筹L坡坡度陡?、蹫轱L沙地貌?、転榱魉孛?br/>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4.若圖中A坡朝向東北方向,則該地的主導風向最可能是( )A.西北風 B.東南風C.東北風 D.西南風5.該類地貌在我國主要分布在下圖中________地區( )A.① B.② C.③ D.④答案 3.B 4.C 5.A解析 第3題,圖示地貌為新月形沙丘,主要形成于干旱、半干旱地區,為風力沉積作用形成,迎風坡為緩坡,背風坡為陡坡,②③正確。故選B。第4題,依據上題分析可知,沙丘迎風坡緩,背風坡陡,圖中A坡坡度緩,為迎風坡,其朝向東北方向,說明該地主導風向為東北風,C正確。第5題,新月形沙丘為風力堆積形成的地貌,其在我國西北地區分布最為典型,尤其是塔里木盆地的塔克拉瑪干沙漠最普遍,A正確。(2024·北京西城區月考)送別角是位于新西蘭南島最北端的一處形似象鼻山的巖礁,如圖示意送別角地貌景觀。據此完成6~7題。6.塑造送別角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A.風力侵蝕 B.風力堆積C.流水堆積 D.海浪侵蝕7.在該外力作用持續影響下,接下來送別角地貌可能演變為( )A.海蝕崖、海蝕柱 B.海灘、灘涂C.海蝕穴、海蝕平臺 D.沙壩、沙丘答案 6.D 7.A解析 第6題,結合所學知識可知,送別角是海邊巖礁,形成于海浪的侵蝕作用,D正確。第7題,隨著海浪的繼續侵蝕,圖示海蝕拱橋會在重力和侵蝕作用下坍塌,使巖礁分別形成海蝕柱和海蝕崖,A正確;海灘、沙壩等屬于海浪的堆積作用,B、D錯誤;海蝕穴形成于海浪侵蝕的前期階段,不符合題意,C錯誤。(2024·四川德陽期末)基瓦利納是美國阿拉斯加州的一座小鎮,它位于一條狹長的沙壩上,海拔約1.8~3米。海水和河流的侵蝕作用是影響沙壩面積變化的重要因素。據此完成8~9題。8.形成狹長沙壩的地質作用是( )A.冰川侵蝕 B.海浪堆積C.珊瑚堆積 D.火山噴發9.沙壩東、西兩側的侵蝕作用表現為( )A.東側以海水侵蝕為主,西側以河流侵蝕為主B.兩側都以海水侵蝕為主C.東側以河流侵蝕為主,西側以海水侵蝕為主D.兩側都以河流侵蝕為主答案 8.B 9.C解析 第8題,讀圖可知,該沙壩形成于大陸西側的海洋中,形成狹長沙壩的地質作用是海浪堆積作用,B正確;冰川侵蝕在沿海會形成峽灣地貌,不會形成沙壩,A錯誤;珊瑚大部分分布于熱帶和亞熱帶地區,緯度高的地區沒有珊瑚蟲分布,不會形成珊瑚堆積,C錯誤;沙壩與火山噴發活動無關,D錯誤。第9題,沙壩西側直面海洋,海面開闊,海水流動性好,受海浪和潮汐影響大;東側離大陸近,多條河流注入,且流向與沙壩走向基本垂直,河流侵蝕作用強。因此西側以海水侵蝕為主(海浪、潮汐),東側以河流侵蝕為主。C正確。(選擇題10~16題,每小題4分,共28分)臺灣省北部的和平島海邊發育有格子狀的奇石怪巖,遠遠望去,巖石整齊排列,形似切割過的豆腐塊,被稱為“豆腐巖”(如圖)。據此完成10~11題。10.“豆腐巖”的主要形成過程為( )A.風力沉積、流水侵蝕 B.流水沉積、風力侵蝕C.風化作用、冰川侵蝕 D.海水侵蝕、巖體破裂11.與“豆腐巖”形成過程最相似的是( )A.水下沙壩 B.江心洲C.海蝕柱 D.海灘答案 10.D 11.C解析 第10題,根據材料可知,豆腐巖分布在海邊,應為海水侵蝕,巖體破裂,海水順石縫沖刷形成,D正確;巖石整齊排列不可能是風力沉積或流水沉積作用形成,A、B錯;臺灣省沒有冰川,不可能是冰川侵蝕,C錯。第11題,根據材料可知,豆腐巖分布在海邊,為海水侵蝕作用形成,海蝕柱為海水侵蝕作用形成,C正確;水下沙壩和海灘為海水堆積作用形成,江心洲為流水堆積作用形成,A、B、D錯。雅丹是一種典型的風蝕地貌,廣泛分布于干旱、半干旱地區。羅布泊地區位于新疆塔里木盆地東緣,北靠天山支脈庫魯克塔格山,南臨阿爾金山,雅丹較為低矮,高度多在1m以下。如圖是“雅丹地貌景觀圖”。據此完成12~13題。12.據圖推測羅布泊雅丹形成的主導風向是( )A.東南風 B.東北風C.西南風 D.西北風13.羅布泊雅丹演化過程的順序依次是( )A.①②③④ B.②④①③C.③①④② D.④③②①答案 12.B 13.C解析 第12題,雅丹地貌受風力侵蝕作用形成,溝槽、壟脊走向與當地的盛行風向一致,結合圖中指向標可知,該區域盛行風向為東北-西南風,該區域位于內陸盆地,應靠近我國冬季風風源地,當地的盛行風向應為東北風,且圖示雅丹東北側較陡,受風力侵蝕明顯,故盛行風向為東北風,B正確。第13題,羅布泊所在地區氣候干旱,蒸發旺盛,大風天氣多;羅布泊干涸,湖底地面出現裂隙;盛行風(東北風)沿裂隙侵蝕偏軟巖層,風蝕溝槽形成,槽間出現圓丘狀地貌;隨著風蝕作用增強,溝槽持續加深展寬,槽間形成流線狀壟地;風蝕作用持續增強,流線狀轉變為長壟狀,形成典型雅丹地貌。羅布泊雅丹演化過程的順序依次是③①④②,C正確。下圖為“歐洲西部某地區某地貌形成過程中3個不同時期示意圖”。據此完成14~16題。14.丙圖中谷地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A.流水侵蝕 B.冰川侵蝕C.風力侵蝕 D.海浪侵蝕15.圖示地區還容易形成的地理事物是( )A.冰磧丘陵 B.溶洞C.沖積扇 D.蘑菇石16.圖示3個時期的先后順序是( )A.甲→乙→丙 B.甲→丙→乙C.乙→甲→丙 D.乙→丙→甲答案 14.B 15.A 16.D解析 第14題,根據圖中地貌的形成過程可知,丙圖中谷地的形成和冰川有關,根據谷地形態和寬度可以判斷其是“U”形谷,主要外力作用是冰川侵蝕,B正確。第15題,圖示地貌由冰川作用形成,該地區應冰川地貌廣布,冰磧丘陵為冰川地貌,A正確;溶洞為流水溶蝕地貌,B錯;沖積扇為流水堆積地貌,C錯;蘑菇石為風力侵蝕地貌,D錯。第16題,該地貌為冰川地貌。其形成過程應首先是冰川大規模發育,經歷冰川侵蝕形成“U”形谷,當氣候變暖,冰川退卻、冰川融化之后海水倒灌,結合圖示可知,正確的順序應當是乙→丙→甲,故選D。17.(2023·安徽滁州月考)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問題。(16分)沙丘形態特征是風沙地貌研究的重要內容,某科考小隊通過野外實地考察及高分辨率遙感影像,在對風力狀況分析的前提下,對柴達木盆地西南緣的山前沙丘區內(如下圖所示)的風沙地貌空間分布格局進行分析與描述,并探究主要沙丘的形態特征。沙丘區內有13條間歇性河流。(1)指出圖中右上角的沙丘類型及A坡的坡度特征。(4分)(2)描述圖示區域沙丘的分布規律,推測沙丘物質的主要來源。(6分)(3)科考小隊通過對沙丘的迎風坡和背風坡采樣,發現其沙粒的顆粒大小存在差異,利用所學的風沙地貌知識,嘗試推斷它們的差異并分析其形成原因。(6分)答案 (1)類型:新月形沙丘。特征:A坡為迎風坡,坡度緩。(2)分布規律:沙丘區位于山前沖積—洪積平原上,呈西北—東南向狹長帶狀延伸。主要來源:區內13條間歇性河流搬運的沉積物。(3)差異:迎風坡顆粒大,背風坡顆粒小。原因:沙丘迎風坡風力大,風的搬運能力強,此時只有顆粒大的沙粒能夠沉積;沙丘背風坡風力小,風的搬運能力減弱,此時顆粒小的沙粒能夠沉積。第四章 第一節 課時3 風沙地貌與海岸地貌(分值:71分)(選擇題1~9題,每小題3分,共27分)(2023·四川成都期中)地處我國西北地區的河西走廊有一種形狀特殊的地貌,裸露在外的花崗巖千瘡百孔,類似于“蜂巢”。如圖是“該地貌的景觀圖”。據圖,完成1~2題。1.形成這種“蜂巢”地貌的主要作用是( )A.流水堆積 B.風力沉積C.風力侵蝕 D.流水侵蝕2.下圖中的地貌與材料所述的“蜂巢”形成作用相同的是( )(2024·廣東東莞期末)如圖為“我國某地貌景觀素描圖”。據此完成3~5題。3.圖示地貌( )①迎風坡坡度陡 ②背風坡坡度陡?、蹫轱L沙地貌?、転榱魉孛?br/>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4.若圖中A坡朝向東北方向,則該地的主導風向最可能是( )A.西北風 B.東南風C.東北風 D.西南風5.該類地貌在我國主要分布在下圖中________地區( )A.① B.② C.③ D.④(2024·北京西城區月考)送別角是位于新西蘭南島最北端的一處形似象鼻山的巖礁,如圖示意送別角地貌景觀。據此完成6~7題。6.塑造送別角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A.風力侵蝕 B.風力堆積C.流水堆積 D.海浪侵蝕7.在該外力作用持續影響下,接下來送別角地貌可能演變為( )A.海蝕崖、海蝕柱 B.海灘、灘涂C.海蝕穴、海蝕平臺 D.沙壩、沙丘(2024·四川德陽期末)基瓦利納是美國阿拉斯加州的一座小鎮,它位于一條狹長的沙壩上,海拔約1.8~3米。海水和河流的侵蝕作用是影響沙壩面積變化的重要因素。據此完成8~9題。8.形成狹長沙壩的地質作用是( )A.冰川侵蝕 B.海浪堆積C.珊瑚堆積 D.火山噴發9.沙壩東、西兩側的侵蝕作用表現為( )A.東側以海水侵蝕為主,西側以河流侵蝕為主B.兩側都以海水侵蝕為主C.東側以河流侵蝕為主,西側以海水侵蝕為主D.兩側都以河流侵蝕為主(選擇題10~16題,每小題4分,共28分)臺灣省北部的和平島海邊發育有格子狀的奇石怪巖,遠遠望去,巖石整齊排列,形似切割過的豆腐塊,被稱為“豆腐巖”(如圖)。據此完成10~11題。10.“豆腐巖”的主要形成過程為( )A.風力沉積、流水侵蝕 B.流水沉積、風力侵蝕C.風化作用、冰川侵蝕 D.海水侵蝕、巖體破裂11.與“豆腐巖”形成過程最相似的是( )A.水下沙壩 B.江心洲C.海蝕柱 D.海灘雅丹是一種典型的風蝕地貌,廣泛分布于干旱、半干旱地區。羅布泊地區位于新疆塔里木盆地東緣,北靠天山支脈庫魯克塔格山,南臨阿爾金山,雅丹較為低矮,高度多在1m以下。如圖是“雅丹地貌景觀圖”。據此完成12~13題。12.據圖推測羅布泊雅丹形成的主導風向是( )A.東南風 B.東北風C.西南風 D.西北風13.羅布泊雅丹演化過程的順序依次是( )A.①②③④ B.②④①③C.③①④② D.④③②①下圖為“歐洲西部某地區某地貌形成過程中3個不同時期示意圖”。據此完成14~16題。14.丙圖中谷地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A.流水侵蝕 B.冰川侵蝕C.風力侵蝕 D.海浪侵蝕15.圖示地區還容易形成的地理事物是( )A.冰磧丘陵 B.溶洞C.沖積扇 D.蘑菇石16.圖示3個時期的先后順序是( )A.甲→乙→丙 B.甲→丙→乙C.乙→甲→丙 D.乙→丙→甲17.(2023·安徽滁州月考)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問題。(16分)沙丘形態特征是風沙地貌研究的重要內容,某科考小隊通過野外實地考察及高分辨率遙感影像,在對風力狀況分析的前提下,對柴達木盆地西南緣的山前沙丘區內(如下圖所示)的風沙地貌空間分布格局進行分析與描述,并探究主要沙丘的形態特征。沙丘區內有13條間歇性河流。(1)指出圖中右上角的沙丘類型及A坡的坡度特征。(4分)(2)描述圖示區域沙丘的分布規律,推測沙丘物質的主要來源。(6分)(3)科考小隊通過對沙丘的迎風坡和背風坡采樣,發現其沙粒的顆粒大小存在差異,利用所學的風沙地貌知識,嘗試推斷它們的差異并分析其形成原因。(6分)答案精析1.C 2.B [第1題,據材料可知,該地位于我國西北地區,外力作用以風力作用為主,這種“蜂巢”地貌是石窩,形成的主要作用是風力侵蝕,C正確。第2題,“蜂巢”形成的作用主要是風力侵蝕。A圖為峽谷地貌,是流水侵蝕的結果;B圖為風蝕蘑菇,是風力侵蝕的結果;C圖為新月形沙丘,是風力堆積的結果;D圖為河口三角洲,是流水沉積的結果。故選B。]3.B 4.C 5.A [第3題,圖示地貌為新月形沙丘,主要形成于干旱、半干旱地區,為風力沉積作用形成,迎風坡為緩坡,背風坡為陡坡,②③正確。故選B。第4題,依據上題分析可知,沙丘迎風坡緩,背風坡陡,圖中A坡坡度緩,為迎風坡,其朝向東北方向,說明該地主導風向為東北風,C正確。第5題,新月形沙丘為風力堆積形成的地貌,其在我國西北地區分布最為典型,尤其是塔里木盆地的塔克拉瑪干沙漠最普遍,A正確。]6.D 7.A [第6題,結合所學知識可知,送別角是海邊巖礁,形成于海浪的侵蝕作用,D正確。第7題,隨著海浪的繼續侵蝕,圖示海蝕拱橋會在重力和侵蝕作用下坍塌,使巖礁分別形成海蝕柱和海蝕崖,A正確;海灘、沙壩等屬于海浪的堆積作用,B、D錯誤;海蝕穴形成于海浪侵蝕的前期階段,不符合題意,C錯誤。]8.B 9.C [第8題,讀圖可知,該沙壩形成于大陸西側的海洋中,形成狹長沙壩的地質作用是海浪堆積作用,B正確;冰川侵蝕在沿海會形成峽灣地貌,不會形成沙壩,A錯誤;珊瑚大部分分布于熱帶和亞熱帶地區,緯度高的地區沒有珊瑚蟲分布,不會形成珊瑚堆積,C錯誤;沙壩與火山噴發活動無關,D錯誤。第9題,沙壩西側直面海洋,海面開闊,海水流動性好,受海浪和潮汐影響大;東側離大陸近,多條河流注入,且流向與沙壩走向基本垂直,河流侵蝕作用強。因此西側以海水侵蝕為主(海浪、潮汐),東側以河流侵蝕為主。C正確。]10.D 11.C [第10題,根據材料可知,豆腐巖分布在海邊,應為海水侵蝕,巖體破裂,海水順石縫沖刷形成,D正確;巖石整齊排列不可能是風力沉積或流水沉積作用形成,A、B錯;臺灣省沒有冰川,不可能是冰川侵蝕,C錯。第11題,根據材料可知,豆腐巖分布在海邊,為海水侵蝕作用形成,海蝕柱為海水侵蝕作用形成,C正確;水下沙壩和海灘為海水堆積作用形成,江心洲為流水堆積作用形成,A、B、D錯。]12.B 13.C [第12題,雅丹地貌受風力侵蝕作用形成,溝槽、壟脊走向與當地的盛行風向一致,結合圖中指向標可知,該區域盛行風向為東北-西南風,該區域位于內陸盆地,應靠近我國冬季風風源地,當地的盛行風向應為東北風,且圖示雅丹東北側較陡,受風力侵蝕明顯,故盛行風向為東北風,B正確。第13題,羅布泊所在地區氣候干旱,蒸發旺盛,大風天氣多;羅布泊干涸,湖底地面出現裂隙;盛行風(東北風)沿裂隙侵蝕偏軟巖層,風蝕溝槽形成,槽間出現圓丘狀地貌;隨著風蝕作用增強,溝槽持續加深展寬,槽間形成流線狀壟地;風蝕作用持續增強,流線狀轉變為長壟狀,形成典型雅丹地貌。羅布泊雅丹演化過程的順序依次是③①④②,C正確。]14.B 15.A 16.D [第14題,根據圖中地貌的形成過程可知,丙圖中谷地的形成和冰川有關,根據谷地形態和寬度可以判斷其是“U”形谷,主要外力作用是冰川侵蝕,B正確。第15題,圖示地貌由冰川作用形成,該地區應冰川地貌廣布,冰磧丘陵為冰川地貌,A正確;溶洞為流水溶蝕地貌,B錯;沖積扇為流水堆積地貌,C錯;蘑菇石為風力侵蝕地貌,D錯。第16題,該地貌為冰川地貌。其形成過程應首先是冰川大規模發育,經歷冰川侵蝕形成“U”形谷,當氣候變暖,冰川退卻、冰川融化之后海水倒灌,結合圖示可知,正確的順序應當是乙→丙→甲,故選D。]17.(1)類型:新月形沙丘。特征:A坡為迎風坡,坡度緩。(2)分布規律:沙丘區位于山前沖積—洪積平原上,呈西北—東南向狹長帶狀延伸。主要來源:區內13條間歇性河流搬運的沉積物。(3)差異:迎風坡顆粒大,背風坡顆粒小。原因:沙丘迎風坡風力大,風的搬運能力強,此時只有顆粒大的沙粒能夠沉積;沙丘背風坡風力小,風的搬運能力減弱,此時顆粒小的沙粒能夠沉積。課時3 風沙地貌與海岸地貌[學習目標] 1.結合圖文材料,識別風沙地貌和海岸地貌及其主要類型。(區域認知)2.結合材料,分析風沙地貌和海岸地貌的形成過程。(綜合思維)知識點一 風沙地貌1.概念:在干旱地區,以______為主形成的各種地貌的統稱。2.分布:我國的風沙地貌主要分布在______地區,也可分布在多沙的______地帶(如丹娘沙丘)、植被稀少的沙質湖岸和海岸。3.類型(1)風蝕地貌形成過程 典型景觀 景觀圖 地貌特點風及其挾帶的沙粒沖擊和______巖石,形成風蝕柱、風蝕蘑菇、雅丹等地貌 風蝕柱 垂直裂隙發育的巖石,在風長期吹蝕下,形成的孤立石柱風蝕蘑菇 上部______、下部窄小的蘑菇狀雅丹地貌 由不規則的溝槽和壟脊相間構成,壟脊高度和長度不一,走向與________一致,溝槽內常有沙子堆積風蝕城堡 呈現出許多層狀墩臺,相對高度多為10~30米,墩臺的頂部較平坦風蝕壁龕 陡峭的巖壁遭受風蝕后,巖壁表面形成大小不等、形狀各異的凹坑,呈現蜂窩狀形態(2)風積地貌①典型景觀形成過程 典型景觀 景觀圖 地貌特點風力吹揚沙塵,當風力減弱或氣流受阻時,沙塵便降落到地面,形成沙丘、沙壟和黃土堆積 新月形沙丘 平面圖形呈新月形,沙丘的兩側有順著風向向前伸出的兩個尖角(翼)。迎風坡____,背風坡______縱向沙壟 順風向,呈互相平行的長條形②沙丘分類類型 特征 對環境的影響固定沙丘 沙丘上生長植物 植被能固定______流動沙丘 沒有植物生長 隨風移動,會埋沒房屋、______,侵吞農田、牧場風力作用中風向的判定(1)根據沙丘形態判斷風向。沙丘的緩坡為迎風坡,如下圖。(2)根據堆積物顆粒的大小判斷風向顆粒大的先堆積,顆粒小的后堆積,所以顆粒大的一側為上風向,如下圖。(3)根據雅丹地貌壟脊的走向判斷風向壟脊的走向與盛行風向一致,迎風坡一側因受風力侵蝕明顯,坡度較陡;背風坡一側受風力侵蝕較小,坡度絞緩,如下圖。拓展延伸 水岸沙丘的形成條件(1)動力條件——盛行風,特別是在沙土露出水面、大風日數多且風力強勁的地區。(2)物質來源——沙土,河流泥沙含量大,且該地水流速度慢,泥沙在河床沉積。(3)水文條件——河流水位降低,泥沙裸露且干燥。下圖為新月形沙丘地貌等高線示意圖(單位:m)。1.[區域認知]指出圖示地區的主導風向以及該地貌在我國的主要分布地區。2.[綜合思維]描述新月形沙丘的形態特點。3.[綜合思維]簡述新月形沙丘的形成原因。(2023·河南鄭州期中)“雅丹”在維吾爾語中的意思是“具有陡壁的小山包”,現泛指河湖相沉積物所形成的地面,經風化及侵蝕作用形成的地貌組合。讀“某地雅丹地貌景觀圖”,完成1~2題。1.形成雅丹地貌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A.流水侵蝕 B.流水堆積C.風力侵蝕 D.風力堆積2.雅丹地貌的組合有( )①風蝕柱 ②沙丘?、埏L蝕槽溝?、堋癡”形谷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2024·云南昆明月考)西藏米林縣冬、春季節河流水位較低,地表裸露且多大風,在江北岸山麓形成了獨特的爬升式沙丘——丹娘沙丘,它背倚蔥蘢青山,面臨藍綠色的雅魯藏布江,連綿的沙丘構成了波濤起伏的沙海。下面圖1為“丹娘沙丘附近等高線示意圖”,圖2為“沙丘景觀圖”。讀圖,完成3~4題。 3.丹娘沙丘屬于( )A.風力堆積地貌 B.河流堆積地貌 C.冰川侵蝕地貌 D.黃土侵蝕地貌4.丹娘沙丘的沙源主要來自( )A.河谷江心沙洲 B.塔里木盆地 C.黃土高原 D.印度洋海灘知識點二 海岸地貌1.概念:海岸在______等作用下形成的各種地貌。2.類型類型 典型景觀 景觀圖 地貌特點海蝕地貌 海蝕崖 在海浪的長期侵蝕下,巖石海岸崩塌,形成高出海面的______海蝕崖逐漸后退,在海蝕崖前方形成微微向海傾斜的平臺,臺面上基巖裸露或覆蓋有很薄的沙礫和淤泥層海浪沖蝕海濱陸地形成的槽形凹穴,斷續沿海岸線分布海蝕拱橋 向海突出的陡立巖石,因同時受到不同方向海浪的侵蝕,兩側的________互相貫通海積地貌 海灘 由松散泥沙或礫石堆積而成的平緩地面。海灘一般上部物質較粗,灘坡坡度較大;下部物質較細,灘坡平緩。海灘按照沉積物顆粒大小可分為______、沙灘、______沙壩 與海岸略成平行的長條狀堆積體。未露出水面的稱“水下沙壩”;出露水面的稱“岸外沙壩”;完全露出水面的稱“海岸沙堤”思考 海蝕穴、海蝕拱橋和海蝕柱在形成上有何關聯?拓展延伸 冰川地貌(1)分布:冰川地貌主要分布在兩極地區或中低緯度高山地區。(2)主要類型類型 特點冰斗 山岳冰川上源集聚冰雪的圍椅狀凹地,三面巖壁陡峭,底部較平緩冰川槽谷(“U”形谷) 冰川流動時刨蝕作用所形成的谷地,兩壁陡立,谷底開闊,形如“U”字角峰 金字塔形的尖峰,周圍有冰斗發育刃脊 山嶺兩側的冰斗不斷擴大,或兩側山谷冰川的谷坡后退,相鄰冰斗之間的山脊形成刀刃狀(2023·廣東惠州期末)2022年10月,山東省青島市沿海地標性景觀“石老人”在風雨中發生坍塌,“頭部”和“胳膊”損毀嚴重。如圖示意坍塌前的“石老人”。據此完成1~3題。1.“石老人”地貌屬于( )A.喀斯特地貌 B.河流地貌C.風沙地貌 D.海岸地貌2.“石老人”坍塌的主要原因是( )A.冰川侵蝕、風化作用 B.海浪侵蝕、風力侵蝕C.風化作用、海浪侵蝕 D.冰川侵蝕、風力侵蝕3.“石老人”的體積未來最可能會( )A.不斷變小 B.先變小后變大 C.不斷變大 D.先變大后變小(2024·安徽安慶質檢)讀“某地冰川示意圖”,完成4~5題。4.冰川融化后,A地可能演化為( )A.峽灣 B.冰蝕湖 C.侵蝕平原 D.角峰5.關于冰川地貌的描述,正確的是( )A.冰川槽谷形如“V”字 B.角峰周圍常有鐘乳石發育C.兩極地區現代冰川地貌廣布 D.冰川搬運作用分選性較好答案精析知識點一 風沙地貌梳理教材新知1.風力2.西北 河谷3.(1)摩擦 寬大 主風向 (2)①緩 陡?、诹魃场〉缆?br/>探究核心知識1.西北風;西北地區。2.迎風坡坡形微凸而平緩,背風坡坡形下凹而陡峭;背風坡兩側有近似對稱的兩個尖角。3.在風挾帶大量沙粒運行過程中遇到障礙物時,風速降低,大量沙粒沉積形成新月形沙丘。落實思維方法1.C 2.A [第1題,據所學知識可知,形成雅丹地貌的主要外力作用是風力侵蝕,C正確。第2題,讀圖可知,雅丹地貌中突出的部分是風蝕柱或風蝕土墩,風蝕柱或風蝕土墩之間是風蝕槽溝,因此雅丹地貌的組合有風蝕柱和風蝕槽溝,①③符合題意。故選A。]3.A 4.A [第3題,丹娘沙丘地處雅魯藏布大峽谷,峽谷中大風天氣多,形成渦旋上升氣流,挾帶江邊或沙洲上的沙塵受到山壁阻擋,在山坡下堆積,形成沙丘。丹娘沙丘成因主要是風力堆積,屬于風力堆積地貌,A正確。第4題,結合上題可知,該沙丘的沙源主要來自附近江心沙洲,A正確。]知識點二 海岸地貌梳理教材新知1.海浪2.陡崖 海蝕平臺 海蝕穴 海蝕穴 礫灘 泥灘思考在海浪長期作用下,部分海岸會形成向內側凹的海蝕穴。海蝕穴被蝕穿后相互貫通,形成海蝕拱橋。海蝕拱橋頂部崩塌,可能形成海蝕柱。落實思維方法1.D 2.C 3.A [第1題,“石老人”位于青島市沿海,是受海浪作用影響形成的海岸地貌,D正確。第2題,“石老人”坍塌主要是濱海地區空氣濕潤,海水鹽度高,在風化作用下,巖石變得松軟,在海浪侵蝕作用下,逐漸坍塌,C正確。第3題,“石老人”在風化和侵蝕作用下,最終會越來越小,A正確。]4.B 5.C [第4題,讀圖可知,A處是冰川侵蝕形成的冰斗,冰川融化后,水在冰斗處匯集,形成冰蝕湖,B正確。第5題,冰川槽谷形如“U”字,A錯誤;角峰周圍常有刃脊發育,B錯誤;兩極地區氣候嚴寒,現代冰川地貌廣布,C正確;冰川搬運作用大小混雜,分選性差,D錯誤。]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第四章 第一節 課時3 風沙地貌與海岸地貌 課件(共65張ppt) 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冊.pptx 第四章 第一節 課時3 風沙地貌與海岸地貌 學案 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冊.docx 第四章 第一節 課時3 風沙地貌與海岸地貌 教案 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冊.docx 第四章 第一節 課時3 風沙地貌與海岸地貌 練習(含答案) 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冊.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