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43張PPT)大氣受熱過程和大氣運動第二節第二章 地球上的大氣課時3大氣的水平運動——風運用示意圖等,說明大氣受熱過程與熱力環流原理,并解釋相關現象。1.說明氣壓梯度力、摩擦力、地轉偏向力對風的影響。(綜合思維)2.結合示意圖,闡述高空風和近地面風的形成過程。(綜合思維)3.學會閱讀等壓線圖,在等壓線圖中分析風力、風向等。(地理實踐力)課程標準學習目標1.風的形成過程2.風形成的原因(1)直接原因:________________。(2)根本原因:地面受熱不均。水平氣壓梯度力3.風形成的作用力(1)A:水平氣壓梯度力①方向:_____于等壓線,由高壓指向_____。②大小:等壓線越密集,水平氣壓梯度力_____。③對風的影響:水平氣壓梯度力越大,風速越大。(2)B:摩擦力①方向:與_____相反。②大小:下墊面越粗糙,起伏越大,摩擦力越大,反之越小。③對風的影響:對風有阻礙作用,可以_____風速。垂直低壓越大風向減小(3)C:地轉偏向力①方向:始終與風向垂直,北半球向_____,南半球向______。②大小:隨緯度增加而增加,赤道地區為零。③對風的影響:只改變_____,不改變風速。右偏左偏風向類型 受力 最終風向 圖示理想狀態 只受水平氣壓梯度力 與等壓線_____,由高壓指向低壓 高空風 水平氣壓梯度力和地轉偏向力 與等壓線_____ 4.風的受力狀況與風向(以北半球為例)垂直平行類型 受力 最終風向 圖示近地面風 水平氣壓梯度力、地轉偏向力和摩擦力 與等壓線_____ 斜交5.風向的應用(1)判斷氣壓的大小:順著風向,氣壓值越來越小。(2)判斷南、北半球:向右偏→北半球;向左偏→南半球。(3)判斷近地面和高空(高空忽略摩擦力):風向與等壓線成一夾角(或斜交)→近地面;平行→高空。(1)風向呈現方式風向是指風的來向,如東北風是從東北方向吹向西南方向的風。通常呈現風向的方式有兩種:①風矢風矢用來表示風,由風向桿和風羽組成。風向桿指出風的來向,有8個方位,分別為北、東北、東、東南、南、西南、西、西北。風羽是指垂直在風向桿末端右側(北半球)的短劃線和小三角,用來表示風速,一道短線代表1級風,一道長線代表2級風,一面三角旗幟代表8級風。②風玫瑰圖頻率最高的方位,表示該風向出現次數最多,如右圖中的東偏南風出現次數最多,其次是東北風,東南風出現次數最少。(2)等壓線圖中風向的繪制第一步,畫水平氣壓梯度力的方向:垂直于等壓線,由高壓指向低壓(一般用虛線表示)。第二步,根據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畫出偏轉方向(用實線箭頭表示)。如果是近地面的風,偏轉角度為30°~45°;如果是高空的風,則偏轉90°,風向與等壓線平行。如右圖所示:(3)風力大小的判定①同一等壓線圖中,等壓線密集,水平氣壓梯度力大,風力大;等壓線稀疏,風力小,如右圖中甲處風力大于乙處。②不同等壓線圖中,若比例尺相同,相鄰兩條等壓線數值差越大,風力越大,如右圖中B處風力大于A處。③不同等壓線圖中,若相鄰兩條等壓線數值差相等,比例尺越大,風力越大,如右圖中C處風力大于D處。如圖為某地風向及受力分析圖。1.[綜合思維]判斷F1、F2、F3三力的名稱并簡述其對風力、風向的影響。并概括影響風力大小的自然條件。答案 F1表示水平氣壓梯度力,影響風力和風向;F2表示地轉偏向力,只影響風向;F3表示摩擦力,影響風力和風向。影響近地面風力大小的因素是水平氣壓梯度力和摩擦力,故影響風力大小的自然條件包括氣候:風源地、等壓線、海陸熱力性質;地形:起伏、走向、狹管效應;水文:水域面積;植被等。如圖為某地風向及受力分析圖。2.[地理實踐力]在下圖中分別畫出南半球近地面和高空的風的形成過程,并分別分析受力狀況和最終風向。答案 繪圖略。南半球近地面:受水平氣壓梯度力、地轉偏向力和摩擦力的共同影響,風向與等壓線成一夾角,形成東南風。南半球高空:受水平氣壓梯度力和地轉偏向力的影響,風向與等壓線平行,形成東風。如圖為某地風向及受力分析圖。3.[地理實踐力]結合下圖,判斷圖中近地面A、B兩處的風向并比較風力大小。答案 若圖示為北半球,則A處為西南風,B處為西北風。若圖示為南半球,則A處為東南風,B處為西南風。B處等壓線比A處密集,故B處風力比A處大。(2024·遼寧大連期末)地面冷熱不均,使同一水平面的氣壓產生差異,從而形成了風。如圖示意某地近地面的等壓線分布,圖中箭頭表示M地風向及受力情況。據此完成1~2題。1.圖中代表摩擦力的箭頭是A.甲 B.乙C.丙 D.丁√(2024·遼寧大連期末)地面冷熱不均,使同一水平面的氣壓產生差異,從而形成了風。如圖示意某地近地面的等壓線分布,圖中箭頭表示M地風向及受力情況。據此完成1~2題。2.圖中表示風向的箭頭是A.甲 B.乙C.丙 D.丁√讀圖可知,水平氣壓梯度力垂直于等壓線,由高壓指向低壓,乙為水平氣壓梯度力;風向位于水平氣壓梯度力的右側,且在近地面與等壓線斜交,并指向低壓,丙為風向;甲與風向相反,是摩擦力;丁垂直于風向,且位于風向的右側,為地轉偏向力。故圖中代表摩擦力的箭頭是甲,表示風向的箭頭是丙。故第1題選A,第2題選C。(2023·安徽馬鞍山開學考試)下圖示意2023年6月11日14時我國部分地區的氣壓形勢(單位:百帕)。據此完成3~4題。3.根據圖中等壓線的疏密,判斷風速最大的是A.① B.②C.③ D.④√結合所學知識可知,等壓線越密集,風速越大。由圖可知,②處等壓線最密集,因此風速最大的是②,故選B。(2023·安徽馬鞍山開學考試)下圖示意2023年6月11日14時我國部分地區的氣壓形勢(單位:百帕)。據此完成3~4題。4.圖中①地的風向是A.西北風 B.西南風C.東北風 D.東南風√結合所學知識可知,近地面的風向在水平氣壓梯度力、地轉偏向力和摩擦力三個力的共同作用下,最終和等壓線相交。水平氣壓梯度力垂直于等壓線,由高壓指向低壓,讀圖可知,①地的水平氣壓梯度力由北方指向南方。北半球近地面的風向是在水平氣壓梯度力的基礎上向右偏轉30°~45°左右,故①地為東北風,故選C。課時對點練讀圖可知,③箭頭垂直于等壓線,為水平氣壓梯度力,水平氣壓梯度力由高壓指向低壓,因此甲、乙、丙三條等壓線氣壓值大小關系是丙>乙>甲,B正確。(2023·云南騰沖期中)讀“三種力作用下的風向示意圖”,完成1~3題。1.圖中甲、乙、丙三條等壓線氣壓值大小關系是A.甲>乙>丙 B.丙>乙>甲C.乙>丙>甲 D.甲>丙>乙√基礎過關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由于水平氣壓梯度力是風形成的直接原因,圖示中的風最初向南運動,之后在地轉偏向力作用下,向右偏轉,與等壓線構成一夾角,因此判斷④是風向,D正確。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2023·云南騰沖期中)讀“三種力作用下的風向示意圖”,完成1~3題。2.圖中表示風向的是A.① B.②C.③ D.④√讀圖可知,風向與等壓線有一夾角,因此判斷是近地面,排除A、C;再結合風向是向右偏轉形成的,因此判斷該圖表示的是北半球,俄羅斯位于北半球,澳大利亞位于南半球,D正確,排除B。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2023·云南騰沖期中)讀“三種力作用下的風向示意圖”,完成1~3題。3.該示意圖表示的風向可能出現在A.加拿大高空 B.澳大利亞近地面C.阿根廷高空 D.俄羅斯近地面√(2024·河南洛陽期末)如圖是“2023年12月7日某時刻我國南方部分區域氣壓分布圖”(單位:百帕)。讀圖,完成4~6題。4.圖示時刻,昆明地區的風向為A.東南風 B.東北風C.西北風 D.西南風據圖可知,昆明東部氣壓較高,水平氣壓梯度力為自東向西,加上地轉偏向力向右偏轉,因此昆明地區的風向為東南風,A正確。√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該時刻,重慶、武漢、廣州、上海四地中,廣州等壓線最為密集,水平氣壓梯度力最大,風力最大,C正確。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2024·河南洛陽期末)如圖是“2023年12月7日某時刻我國南方部分區域氣壓分布圖”(單位:百帕)。讀圖,完成4~6題。5.該時刻,重慶、武漢、廣州、上海四地風力最大的是A.重慶 B.武漢C.廣州 D.上海√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2024·河南洛陽期末)如圖是“2023年12月7日某時刻我國南方部分區域氣壓分布圖”(單位:百帕)。讀圖,完成4~6題。6.關于大氣的水平運動,描述正確的是A.水平氣壓梯度力的方向垂直于等壓線,由低壓指向高壓B.地轉偏向力只改變風速,不改變風向C.高空中的風向與等壓線斜交D.近地面的風受水平氣壓梯度力、摩擦力和地轉偏向力的共同影響√水平氣壓梯度力的方向垂直于等壓線,由高壓指向低壓,A錯誤;地轉偏向力只改變風向,不改變風速,B錯誤;高空中的風受地轉偏向力和水平氣壓梯度力的影響,風向與等壓線平行,C錯誤;近地面的風受水平氣壓梯度力、摩擦力和地轉偏向力的共同影響,風向與等壓線斜交,D正確。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讀“北半球某區域等壓線分布圖”(單位:hPa),完成7~8題。7.圖中①②③④四個箭頭中,正確表示風向的是A.① B.②C.③ D.④√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風應由高氣壓區吹向低氣壓區,①②④的箭頭都是由低氣壓指向高氣壓,風向錯誤,A、B、D錯誤;圖中③由氣壓值1 012 hPa指向1 008 hPa附近,因處于近地面,北半球近地面風向右偏轉,與等壓線斜交,③正確,故選C。同一等壓線圖上,等壓線越密集,水平氣壓梯度力越大,風力越大。讀圖可知,③處的等壓線最密集,風力最大,故選C。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讀“北半球某區域等壓線分布圖”(單位:hPa),完成7~8題。8.圖中①②③④四處,風力最大的是A.① B.②C.③ D.④√如圖表示某一高度上的氣壓分布狀況,A、B為等壓線,PA>PB。讀圖,完成9~10題。9.若此地位于南半球,則C點的風向可能為A.西南風、南風 B.東南風、南風C.西北風、北風 D.東北風、北風√若圖示區域在南半球且PA>PB,再結合圖中的指向標,圖中C點的風由西向東吹,在南半球向左偏,在近地面偏轉成西南風,在高空則偏轉成南風,A對。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若此地位于高空,則不計摩擦力,風向最終與等壓線平行,若在北半球,則向右偏轉成北風,若在南半球,則向左偏轉成南風,B對。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如圖表示某一高度上的氣壓分布狀況,A、B為等壓線,PA>PB。讀圖,完成9~10題。10.若此地位于高空,則C點的風向可能為A.西風、南風 B.北風、南風C.東風、北風 D.東風、西風√(2024·新疆哈密期末)孔明燈俗稱許愿燈,多作為祈福之用。下圖為“我國某地近地面等壓線(單位:百帕)分布圖”。完成11~12題。11.若在圖中①②③④四地燃放孔明燈,其飛得最遠的是A.①地 B.②地C.③地 D.④地√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能力提升讀圖可知,圖中④地等壓線分布最為密集,水平氣壓梯度力最大,風力最大,風速也最快,孔明燈飛得最遠,D正確。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2024·新疆哈密期末)孔明燈俗稱許愿燈,多作為祈福之用。下圖為“我國某地近地面等壓線(單位:百帕)分布圖”。完成11~12題。12.圖中②地燃放的孔明燈,近地面處飛行方向最可能是A.東南方 B.西南方C.東北方 D.西北方√根據圖中風向標和等壓線分布,可判斷出②地水平氣壓梯度力指向偏東方向,在北半球近地面向右偏轉為西北風,因此燃放的孔明燈在近地面處飛向東南方,A正確。(2024·浙江舟山月考)讀圖,完成13~14題。13.若圖示為熱力環流,關于a與b、c與d之間的水平氣流,方向正確的是①a地流向b地 ②b地流向a地 ③c地流向d地 ④d地流向c地A.①④ B.②③C.①③ D.②④√由圖中垂直氣流運動方向可知,近地面a是高氣壓、b是低氣壓,近地面水平氣流由a地流向b地;高空c是高氣壓,d是低氣壓,高空水平氣流由c地流向d地,①③正確。故選C。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判斷風向首先要畫出水平氣壓梯度力。根據上題分析可知,Q地所在的近地面氣壓狀況為a是高氣壓,b是低氣壓,水平氣壓梯度力由高氣壓a地指向低氣壓b地,結合方位指向標可知,其方向為自南向北。若圖示地區在北半球,風向應沿水平氣壓梯度力方向向右偏轉成西南風,故選B。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2024·浙江舟山月考)讀圖,完成13~14題。14.若圖示地區在北半球,理論上,Q地的穩定水平氣流方向(風向)為A.北風 B.西南風C.西風 D.東南風√讀“某區域某時刻等壓線示意圖”,完成15~16題。15.圖中黃海地區的風向為A.偏東風 B.偏西風C.偏南風 D.偏北風√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讀圖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山東半島位于黃海附近,先畫出水平氣壓梯度力,垂直于等壓線并由高壓指向低壓,然后根據北半球向右偏轉約30°~45°可知,圖中黃海地區的風向為偏南風,故選C。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讀“某區域某時刻等壓線示意圖”,完成15~16題。16.圖中M地與甲地相比,其風力大小及主要原因是A.大,M地地面摩擦力小B.大,M地水平氣壓梯度力大C.小,M地地面摩擦力大D.小,M地水平氣壓梯度力小√讀圖可知,M地和甲地等壓線疏密程度相差不大,說明水平氣壓梯度力接近,B、D錯誤;M地地處沿海地區,地形以平原為主,地面摩擦力小,風力大;甲地地處內陸地區,地形以山地、高原為主,地面摩擦力大,風力小,A正確,C錯誤。故選A。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7.如圖是“某氣象局繪制的某日10時近地面的氣壓與氣流狀況圖”。讀圖,回答下列問題。(1)圖中有M、O、P三個氣壓中心,其中高壓中心是____。(2)圖示地區位于____半球,說明判斷依據。答案 水平氣流向右偏轉。P北(3)圖中②③④三處中,風力最大的是____,說明判斷依據。③答案 等壓線最密集,水平氣壓梯度力最大,風力最大。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7.如圖是“某氣象局繪制的某日10時近地面的氣壓與氣流狀況圖”。讀圖,回答下列問題。(4)在圖中箭頭①處畫出氣流所受的力。答案 如下圖: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7.如圖是“某氣象局繪制的某日10時近地面的氣壓與氣流狀況圖”。讀圖,回答下列問題。(5)下列等壓面示意圖中,能正確表示甲—乙沿線氣壓分布狀況的是√課時3 大氣的水平運動——風課程標準 運用示意圖等,說明大氣受熱過程與熱力環流原理,并解釋相關現象。學習目標 1.說明氣壓梯度力、摩擦力、地轉偏向力對風的影響。(綜合思維)2.結合示意圖,闡述高空風和近地面風的形成過程。(綜合思維)3.學會閱讀等壓線圖,在等壓線圖中分析風力、風向等。(地理實踐力)1.風的形成過程2.風形成的原因(1)直接原因:水平氣壓梯度力。(2)根本原因:地面受熱不均。3.風形成的作用力(1)A:水平氣壓梯度力①方向:垂直于等壓線,由高壓指向低壓。②大小:等壓線越密集,水平氣壓梯度力越大。③對風的影響:水平氣壓梯度力越大,風速越大。(2)B:摩擦力①方向:與風向相反。②大小:下墊面越粗糙,起伏越大,摩擦力越大,反之越小。③對風的影響:對風有阻礙作用,可以減小風速。(3)C:地轉偏向力①方向:始終與風向垂直,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②大小:隨緯度增加而增加,赤道地區為零。③對風的影響:只改變風向,不改變風速。4.風的受力狀況與風向(以北半球為例)類型 受力 最終風向 圖示理想狀態 只受水平氣壓梯度力 與等壓線垂直,由高壓指向低壓高空風 水平氣壓梯度力和地轉偏向力 與等壓線平行近地面風 水平氣壓梯度力、地轉偏向力和摩擦力 與等壓線斜交5.風向的應用(1)判斷氣壓的大小:順著風向,氣壓值越來越小。(2)判斷南、北半球:向右偏→北半球;向左偏→南半球。(3)判斷近地面和高空(高空忽略摩擦力):風向與等壓線成一夾角(或斜交)→近地面;平行→高空。(1)風向呈現方式風向是指風的來向,如東北風是從東北方向吹向西南方向的風。通常呈現風向的方式有兩種:①風矢風矢用來表示風,由風向桿和風羽組成。風向桿指出風的來向,有8個方位,分別為北、東北、東、東南、南、西南、西、西北。風羽是指垂直在風向桿末端右側(北半球)的短劃線和小三角,用來表示風速,一道短線代表1級風,一道長線代表2級風,一面三角旗幟代表8級風。②風玫瑰圖頻率最高的方位,表示該風向出現次數最多,如右圖中的東偏南風出現次數最多,其次是東北風,東南風出現次數最少。(2)等壓線圖中風向的繪制第一步,畫水平氣壓梯度力的方向:垂直于等壓線,由高壓指向低壓(一般用虛線表示)。第二步,根據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畫出偏轉方向(用實線箭頭表示)。如果是近地面的風,偏轉角度為30°~45°;如果是高空的風,則偏轉90°,風向與等壓線平行。如下圖所示:(3)風力大小的判定①同一等壓線圖中,等壓線密集,水平氣壓梯度力大,風力大;等壓線稀疏,風力小,如下圖中甲處風力大于乙處。②不同等壓線圖中,若比例尺相同,相鄰兩條等壓線數值差越大,風力越大,如下圖中B處風力大于A處。③不同等壓線圖中,若相鄰兩條等壓線數值差相等,比例尺越大,風力越大,如下圖中C處風力大于D處。下圖為某地風向及受力分析圖。1.[綜合思維]判斷F1、F2、F3三力的名稱并簡述其對風力、風向的影響。并概括影響風力大小的自然條件。答案 F1表示水平氣壓梯度力,影響風力和風向;F2表示地轉偏向力,只影響風向;F3表示摩擦力,影響風力和風向。影響近地面風力大小的因素是水平氣壓梯度力和摩擦力,故影響風力大小的自然條件包括氣候:風源地、等壓線、海陸熱力性質;地形:起伏、走向、狹管效應;水文:水域面積;植被等。2.[地理實踐力]在下圖中分別畫出南半球近地面和高空的風的形成過程,并分別分析受力狀況和最終風向。答案 繪圖略。南半球近地面:受水平氣壓梯度力、地轉偏向力和摩擦力的共同影響,風向與等壓線成一夾角,形成東南風。南半球高空:受水平氣壓梯度力和地轉偏向力的影響,風向與等壓線平行,形成東風。3.[地理實踐力]結合下圖,判斷圖中近地面A、B兩處的風向并比較風力大小。答案 若圖示為北半球,則A處為西南風,B處為西北風。若圖示為南半球,則A處為東南風,B處為西南風。B處等壓線比A處密集,故B處風力比A處大。(2024·遼寧大連期末)地面冷熱不均,使同一水平面的氣壓產生差異,從而形成了風。下圖示意某地近地面的等壓線分布,圖中箭頭表示M地風向及受力情況。據此完成1~2題。1.圖中代表摩擦力的箭頭是( )A.甲 B.乙 C.丙 D.丁2.圖中表示風向的箭頭是( )A.甲 B.乙 C.丙 D.丁答案 1.A 2.C解析 讀圖可知,水平氣壓梯度力垂直于等壓線,由高壓指向低壓,乙為水平氣壓梯度力;風向位于水平氣壓梯度力的右側,且在近地面與等壓線斜交,并指向低壓,丙為風向;甲與風向相反,是摩擦力;丁垂直于風向,且位于風向的右側,為地轉偏向力。故圖中代表摩擦力的箭頭是甲,表示風向的箭頭是丙。故第1題選A,第2題選C。(2023·安徽馬鞍山開學考試)下圖示意2023年6月11日14時我國部分地區的氣壓形勢(單位:百帕)。據此完成3~4題。3.根據圖中等壓線的疏密,判斷風速最大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4.圖中①地的風向是( )A.西北風 B.西南風C.東北風 D.東南風答案 3.B 4.C解析 第3題,結合所學知識可知,等壓線越密集,風速越大。由圖可知,②處等壓線最密集,因此風速最大的是②,故選B。第4題,結合所學知識可知,近地面的風向在水平氣壓梯度力、地轉偏向力和摩擦力三個力的共同作用下,最終和等壓線相交。水平氣壓梯度力垂直于等壓線,由高壓指向低壓,讀圖可知,①地的水平氣壓梯度力由北方指向南方。北半球近地面的風向是在水平氣壓梯度力的基礎上向右偏轉30°~45°左右,故①地為東北風,故選C。課時對點練 [分值:65分](選擇題1~10題,每小題3分,共30分)(2023·云南騰沖期中)讀“三種力作用下的風向示意圖”,完成1~3題。1.圖中甲、乙、丙三條等壓線氣壓值大小關系是( )A.甲>乙>丙 B.丙>乙>甲C.乙>丙>甲 D.甲>丙>乙2.圖中表示風向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3.該示意圖表示的風向可能出現在( )A.加拿大高空 B.澳大利亞近地面C.阿根廷高空 D.俄羅斯近地面答案 1.B 2.D 3.D解析 第1題,讀圖可知,③箭頭垂直于等壓線,為水平氣壓梯度力,水平氣壓梯度力由高壓指向低壓,因此甲、乙、丙三條等壓線氣壓值大小關系是丙>乙>甲,B正確。第2題,由于水平氣壓梯度力是風形成的直接原因,圖示中的風最初向南運動,之后在地轉偏向力作用下,向右偏轉,與等壓線構成一夾角,因此判斷④是風向,D正確。第3題,讀圖可知,風向與等壓線有一夾角,因此判斷是近地面,排除A、C;再結合風向是向右偏轉形成的,因此判斷該圖表示的是北半球,俄羅斯位于北半球,澳大利亞位于南半球,D正確,排除B。(2024·河南洛陽期末)下圖是“2023年12月7日某時刻我國南方部分區域氣壓分布圖”(單位:百帕)。讀圖,完成4~6題。4.圖示時刻,昆明地區的風向為( )A.東南風 B.東北風C.西北風 D.西南風5.該時刻,重慶、武漢、廣州、上海四地風力最大的是( )A.重慶 B.武漢 C.廣州 D.上海6.關于大氣的水平運動,描述正確的是( )A.水平氣壓梯度力的方向垂直于等壓線,由低壓指向高壓B.地轉偏向力只改變風速,不改變風向C.高空中的風向與等壓線斜交D.近地面的風受水平氣壓梯度力、摩擦力和地轉偏向力的共同影響答案 4.A 5.C 6.D解析 第4題,據圖可知,昆明東部氣壓較高,水平氣壓梯度力為自東向西,加上地轉偏向力向右偏轉,因此昆明地區的風向為東南風,A正確。第5題,該時刻,重慶、武漢、廣州、上海四地中,廣州等壓線最為密集,水平氣壓梯度力最大,風力最大,C正確。第6題,水平氣壓梯度力的方向垂直于等壓線,由高壓指向低壓,A錯誤;地轉偏向力只改變風向,不改變風速,B錯誤;高空中的風受地轉偏向力和水平氣壓梯度力的影響,風向與等壓線平行,C錯誤;近地面的風受水平氣壓梯度力、摩擦力和地轉偏向力的共同影響,風向與等壓線斜交,D正確。讀“北半球某區域等壓線分布圖”(單位:hPa),完成7~8題。7.圖中①②③④四個箭頭中,正確表示風向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8.圖中①②③④四處,風力最大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答案 7.C 8.C解析 第7題,風應由高氣壓區吹向低氣壓區,①②④的箭頭都是由低氣壓指向高氣壓,風向錯誤,A、B、D錯誤;圖中③由氣壓值1 012 hPa指向1 008 hPa附近,因處于近地面,北半球近地面風向右偏轉,與等壓線斜交,③正確,故選C。第8題,同一等壓線圖上,等壓線越密集,水平氣壓梯度力越大,風力越大。讀圖可知,③處的等壓線最密集,風力最大,故選C。如圖表示某一高度上的氣壓分布狀況,A、B為等壓線,PA>PB。讀圖,完成9~10題。9.若此地位于南半球,則C點的風向可能為( )A.西南風、南風 B.東南風、南風C.西北風、北風 D.東北風、北風10.若此地位于高空,則C點的風向可能為( )A.西風、南風 B.北風、南風C.東風、北風 D.東風、西風答案 9.A 10.B解析 第9題,若圖示區域在南半球且PA>PB,再結合圖中的指向標,圖中C點的風由西向東吹,在南半球向左偏,在近地面偏轉成西南風,在高空則偏轉成南風,A對。第10題,若此地位于高空,則不計摩擦力,風向最終與等壓線平行,若在北半球,則向右偏轉成北風,若在南半球,則向左偏轉成南風,B對。(選擇題11~16題,每小題4分,共24分)(2024·新疆哈密期末)孔明燈俗稱許愿燈,多作為祈福之用。下圖為“我國某地近地面等壓線(單位:百帕)分布圖”。完成11~12題。11.若在圖中①②③④四地燃放孔明燈,其飛得最遠的是( )A.①地 B.②地 C.③地 D.④地12.圖中②地燃放的孔明燈,近地面處飛行方向最可能是( )A.東南方 B.西南方C.東北方 D.西北方答案 11.D 12.A解析 第11題,讀圖可知,圖中④地等壓線分布最為密集,水平氣壓梯度力最大,風力最大,風速也最快,孔明燈飛得最遠,D正確。第12題,根據圖中風向標和等壓線分布,可判斷出②地水平氣壓梯度力指向偏東方向,在北半球近地面向右偏轉為西北風,因此燃放的孔明燈在近地面處飛向東南方,A正確。(2024·浙江舟山月考)讀圖,完成13~14題。13.若圖示為熱力環流,關于a與b、c與d之間的水平氣流,方向正確的是( )①a地流向b地 ②b地流向a地 ③c地流向d地 ④d地流向c地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④14.若圖示地區在北半球,理論上,Q地的穩定水平氣流方向(風向)為( )A.北風 B.西南風C.西風 D.東南風答案 13.C 14.B解析 第13題,由圖中垂直氣流運動方向可知,近地面a是高氣壓、b是低氣壓,近地面水平氣流由a地流向b地;高空c是高氣壓,d是低氣壓,高空水平氣流由c地流向d地,①③正確。故選C。第14題,判斷風向首先要畫出水平氣壓梯度力。根據上題分析可知,Q地所在的近地面氣壓狀況為a是高氣壓,b是低氣壓,水平氣壓梯度力由高氣壓a地指向低氣壓b地,結合方位指向標可知,其方向為自南向北。若圖示地區在北半球,風向應沿水平氣壓梯度力方向向右偏轉成西南風,故選B。讀“某區域某時刻等壓線示意圖”,完成15~16題。15.圖中黃海地區的風向為( )A.偏東風 B.偏西風C.偏南風 D.偏北風16.圖中M地與甲地相比,其風力大小及主要原因是( )A.大,M地地面摩擦力小B.大,M地水平氣壓梯度力大C.小,M地地面摩擦力大D.小,M地水平氣壓梯度力小答案 15.C 16.A解析 第15題,讀圖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山東半島位于黃海附近,先畫出水平氣壓梯度力,垂直于等壓線并由高壓指向低壓,然后根據北半球向右偏轉約30°~45°可知,圖中黃海地區的風向為偏南風,故選C。第16題,讀圖可知,M地和甲地等壓線疏密程度相差不大,說明水平氣壓梯度力接近,B、D錯誤;M地地處沿海地區,地形以平原為主,地面摩擦力小,風力大;甲地地處內陸地區,地形以山地、高原為主,地面摩擦力大,風力小,A正確,C錯誤。故選A。17.下圖是“某氣象局繪制的某日10時近地面的氣壓與氣流狀況圖”。讀圖,回答下列問題。(11分)(1)圖中有M、O、P三個氣壓中心,其中高壓中心是______。(1分)(2)圖示地區位于______半球,說明判斷依據。(2分)(3)圖中②③④三處中,風力最大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說明判斷依據。(3分)(4)在圖中箭頭①處畫出氣流所受的力。(3分)(5)下列等壓面示意圖中,能正確表示甲—乙沿線氣壓分布狀況的是( )(2分)答案 (1)P(2)北 水平氣流向右偏轉。(3)③ 等壓線最密集,水平氣壓梯度力最大,風力最大。(4)如下圖:(5)D第二章 第二節 課時3 大氣的水平運動——風(分值:65分)(選擇題1~10題,每小題3分,共30分)(2023·云南騰沖期中)讀“三種力作用下的風向示意圖”,完成1~3題。1.圖中甲、乙、丙三條等壓線氣壓值大小關系是( )A.甲>乙>丙 B.丙>乙>甲C.乙>丙>甲 D.甲>丙>乙2.圖中表示風向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3.該示意圖表示的風向可能出現在( )A.加拿大高空 B.澳大利亞近地面C.阿根廷高空 D.俄羅斯近地面(2024·河南洛陽期末)下圖是“2023年12月7日某時刻我國南方部分區域氣壓分布圖”(單位:百帕)。讀圖,完成4~6題。4.圖示時刻,昆明地區的風向為( )A.東南風 B.東北風C.西北風 D.西南風5.該時刻,重慶、武漢、廣州、上海四地風力最大的是( )A.重慶 B.武漢 C.廣州 D.上海6.關于大氣的水平運動,描述正確的是( )A.水平氣壓梯度力的方向垂直于等壓線,由低壓指向高壓B.地轉偏向力只改變風速,不改變風向C.高空中的風向與等壓線斜交D.近地面的風受水平氣壓梯度力、摩擦力和地轉偏向力的共同影響讀“北半球某區域等壓線分布圖”(單位:hPa),完成7~8題。7.圖中①②③④四個箭頭中,正確表示風向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8.圖中①②③④四處,風力最大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如圖表示某一高度上的氣壓分布狀況,A、B為等壓線,PA>PB。讀圖,完成9~10題。9.若此地位于南半球,則C點的風向可能為( )A.西南風、南風 B.東南風、南風C.西北風、北風 D.東北風、北風10.若此地位于高空,則C點的風向可能為( )A.西風、南風 B.北風、南風C.東風、北風 D.東風、西風(選擇題11~16題,每小題4分,共24分)(2024·新疆哈密期末)孔明燈俗稱許愿燈,多作為祈福之用。下圖為“我國某地近地面等壓線(單位:百帕)分布圖”。完成11~12題。11.若在圖中①②③④四地燃放孔明燈,其飛得最遠的是( )A.①地 B.②地 C.③地 D.④地12.圖中②地燃放的孔明燈,近地面處飛行方向最可能是( )A.東南方 B.西南方C.東北方 D.西北方(2024·浙江舟山月考)讀圖,完成13~14題。13.若圖示為熱力環流,關于a與b、c與d之間的水平氣流,方向正確的是( )①a地流向b地 ②b地流向a地 ③c地流向d地 ④d地流向c地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④14.若圖示地區在北半球,理論上,Q地的穩定水平氣流方向(風向)為( )A.北風 B.西南風C.西風 D.東南風讀“某區域某時刻等壓線示意圖”,完成15~16題。15.圖中黃海地區的風向為( )A.偏東風 B.偏西風C.偏南風 D.偏北風16.圖中M地與甲地相比,其風力大小及主要原因是( )A.大,M地地面摩擦力小B.大,M地水平氣壓梯度力大C.小,M地地面摩擦力大D.小,M地水平氣壓梯度力小17.下圖是“某氣象局繪制的某日10時近地面的氣壓與氣流狀況圖”。讀圖,回答下列問題。(11分)(1)圖中有M、O、P三個氣壓中心,其中高壓中心是______。(1分)(2)圖示地區位于______半球,說明判斷依據。(2分)(3)圖中②③④三處中,風力最大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說明判斷依據。(3分)(4)在圖中箭頭①處畫出氣流所受的力。(3分)(5)下列等壓面示意圖中,能正確表示甲—乙沿線氣壓分布狀況的是( )(2分)答案精析1.B 2.D 3.D [第1題,讀圖可知,③箭頭垂直于等壓線,為水平氣壓梯度力,水平氣壓梯度力由高壓指向低壓,因此甲、乙、丙三條等壓線氣壓值大小關系是丙>乙>甲,B正確。第2題,由于水平氣壓梯度力是風形成的直接原因,圖示中的風最初向南運動,之后在地轉偏向力作用下,向右偏轉,與等壓線構成一夾角,因此判斷④是風向,D正確。第3題,讀圖可知,風向與等壓線有一夾角,因此判斷是近地面,排除A、C;再結合風向是向右偏轉形成的,因此判斷該圖表示的是北半球,俄羅斯位于北半球,澳大利亞位于南半球,D正確,排除B。]4.A 5.C 6.D [第4題,據圖可知,昆明東部氣壓較高,水平氣壓梯度力為自東向西,加上地轉偏向力向右偏轉,因此昆明地區的風向為東南風,A正確。第5題,該時刻,重慶、武漢、廣州、上海四地中,廣州等壓線最為密集,水平氣壓梯度力最大,風力最大,C正確。第6題,水平氣壓梯度力的方向垂直于等壓線,由高壓指向低壓,A錯誤;地轉偏向力只改變風向,不改變風速,B錯誤;高空中的風受地轉偏向力和水平氣壓梯度力的影響,風向與等壓線平行,C錯誤;近地面的風受水平氣壓梯度力、摩擦力和地轉偏向力的共同影響,風向與等壓線斜交,D正確。]7.C 8.C [第7題,風應由高氣壓區吹向低氣壓區,①②④的箭頭都是由低氣壓指向高氣壓,風向錯誤,A、B、D錯誤;圖中③由氣壓值1 012 hPa指向1 008 hPa附近,因處于近地面,北半球近地面風向右偏轉,與等壓線斜交,③正確,故選C。第8題,同一等壓線圖上,等壓線越密集,水平氣壓梯度力越大,風力越大。讀圖可知,③處的等壓線最密集,風力最大,故選C。]9.A 10.B [第9題,若圖示區域在南半球且PA>PB,再結合圖中的指向標,圖中C點的風由西向東吹,在南半球向左偏,在近地面偏轉成西南風,在高空則偏轉成南風,A對。第10題,若此地位于高空,則不計摩擦力,風向最終與等壓線平行,若在北半球,則向右偏轉成北風,若在南半球,則向左偏轉成南風,B對。]11.D 12.A [第11題,讀圖可知,圖中④地等壓線分布最為密集,水平氣壓梯度力最大,風力最大,風速也最快,孔明燈飛得最遠,D正確。第12題,根據圖中風向標和等壓線分布,可判斷出②地水平氣壓梯度力指向偏東方向,在北半球近地面向右偏轉為西北風,因此燃放的孔明燈在近地面處飛向東南方,A正確。]13.C 14.B [第13題,由圖中垂直氣流運動方向可知,近地面a是高氣壓、b是低氣壓,近地面水平氣流由a地流向b地;高空c是高氣壓,d是低氣壓,高空水平氣流由c地流向d地,①③正確。故選C。第14題,判斷風向首先要畫出水平氣壓梯度力。根據上題分析可知,Q地所在的近地面氣壓狀況為a是高氣壓,b是低氣壓,水平氣壓梯度力由高氣壓a地指向低氣壓b地,結合方位指向標可知,其方向為自南向北。若圖示地區在北半球,風向應沿水平氣壓梯度力方向向右偏轉成西南風,故選B。]15.C 16.A [第15題,讀圖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山東半島位于黃海附近,先畫出水平氣壓梯度力,垂直于等壓線并由高壓指向低壓,然后根據北半球向右偏轉約30°~45°可知,圖中黃海地區的風向為偏南風,故選C。第16題,讀圖可知,M地和甲地等壓線疏密程度相差不大,說明水平氣壓梯度力接近,B、D錯誤;M地地處沿海地區,地形以平原為主,地面摩擦力小,風力大;甲地地處內陸地區,地形以山地、高原為主,地面摩擦力大,風力小,A正確,C錯誤。故選A。]17.(1)P(2)北 水平氣流向右偏轉。(3)③ 等壓線最密集,水平氣壓梯度力最大,風力最大。(4)如下圖:(5)D課時3 大氣的水平運動——風[學習目標] 1.說明氣壓梯度力、摩擦力、地轉偏向力對風的影響。(綜合思維)2.結合示意圖,闡述高空風和近地面風的形成過程。(綜合思維)3.學會閱讀等壓線圖,在等壓線圖中分析風力、風向等。(地理實踐力)1.風的形成過程2.風形成的原因(1)直接原因:________________。(2)根本原因:地面受熱不均。3.風形成的作用力(1)A:水平氣壓梯度力①方向:______于等壓線,由高壓指向______。②大小:等壓線越密集,水平氣壓梯度力______。③對風的影響:水平氣壓梯度力越大,風速越大。(2)B:摩擦力①方向:與______相反。②大小:下墊面越粗糙,起伏越大,摩擦力越大,反之越小。③對風的影響:對風有阻礙作用,可以______風速。(3)C:地轉偏向力①方向:始終與風向垂直,北半球向______,南半球向______。②大小:隨緯度增加而增加,赤道地區為零。③對風的影響:只改變______,不改變風速。4.風的受力狀況與風向(以北半球為例)類型 受力 最終風向 圖示理想狀態 只受水平氣壓梯度力 與等壓線________,由高壓指向低壓高空風 水平氣壓梯度力和地轉偏向力 與等壓線______近地面風 水平氣壓梯度力、地轉偏向力和摩擦力 與等壓線______5.風向的應用(1)判斷氣壓的大小:順著風向,氣壓值越來越小。(2)判斷南、北半球:向右偏→北半球;向左偏→南半球。(3)判斷近地面和高空(高空忽略摩擦力):風向與等壓線成一夾角(或斜交)→近地面;平行→高空。(1)風向呈現方式風向是指風的來向,如東北風是從東北方向吹向西南方向的風。通常呈現風向的方式有兩種:①風矢風矢用來表示風,由風向桿和風羽組成。風向桿指出風的來向,有8個方位,分別為北、東北、東、東南、南、西南、西、西北。風羽是指垂直在風向桿末端右側(北半球)的短劃線和小三角,用來表示風速,一道短線代表1級風,一道長線代表2級風,一面三角旗幟代表8級風。②風玫瑰圖頻率最高的方位,表示該風向出現次數最多,如如圖中的東偏南風出現次數最多,其次是東北風,東南風出現次數最少。(2)等壓線圖中風向的繪制第一步,畫水平氣壓梯度力的方向:垂直于等壓線,由高壓指向低壓(一般用虛線表示)。第二步,根據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畫出偏轉方向(用實線箭頭表示)。如果是近地面的風,偏轉角度為30°~45°;如果是高空的風,則偏轉90°,風向與等壓線平行。如下圖所示: (3)風力大小的判定①同一等壓線圖中,等壓線密集,水平氣壓梯度力大,風力大;等壓線稀疏,風力小,如如圖中甲處風力大于乙處。②不同等壓線圖中,若比例尺相同,相鄰兩條等壓線數值差越大,風力越大,如下圖中B處風力大于A處。③不同等壓線圖中,若相鄰兩條等壓線數值差相等,比例尺越大,風力越大,如下圖中C處風力大于D處。如圖為某地風向及受力分析圖。1.[綜合思維]判斷F1、F2、F3三力的名稱并簡述其對風力、風向的影響。并概括影響風力大小的自然條件。2. [地理實踐力]在如圖中分別畫出南半球近地面和高空的風的形成過程,并分別分析受力狀況和最終風向。3. [地理實踐力]結合如圖,判斷圖中近地面A、B兩處的風向并比較風力大小。(2024·遼寧大連期末)地面冷熱不均,使同一水平面的氣壓產生差異,從而形成了風。如圖示意某地近地面的等壓線分布,圖中箭頭表示M地風向及受力情況。據此完成1~2題。1.圖中代表摩擦力的箭頭是( )A.甲 B.乙C.丙 D.丁2.圖中表示風向的箭頭是( )A.甲 B.乙C.丙 D.丁(2023·安徽馬鞍山開學考試)如圖示意2023年6月11日14時我國部分地區的氣壓形勢(單位:百帕)。據此完成3~4題。3.根據圖中等壓線的疏密,判斷風速最大的是( )A.① B.②C.③ D.④4.圖中①地的風向是( )A.西北風 B.西南風 C.東北風 D.東南風答案精析梳理教材新知2.(1)水平氣壓梯度力3.(1)①垂直 低壓 ②越大 (2)①風向 ③減小 (3)①右偏 左偏 ③風向4.垂直 平行 斜交探究核心知識1.F1表示水平氣壓梯度力,影響風力和風向;F2表示地轉偏向力,只影響風向;F3表示摩擦力,影響風力和風向。影響近地面風力大小的因素是水平氣壓梯度力和摩擦力,故影響風力大小的自然條件包括氣候:風源地、等壓線、海陸熱力性質;地形:起伏、走向、狹管效應;水文:水域面積;植被等。2.繪圖略。南半球近地面:受水平氣壓梯度力、地轉偏向力和摩擦力的共同影響,風向與等壓線成一夾角,形成東南風。南半球高空:受水平氣壓梯度力和地轉偏向力的影響,風向與等壓線平行,形成東風。3.若圖示為北半球,則A處為西南風,B處為西北風。若圖示為南半球,則A處為東南風,B處為西南風。B處等壓線比A處密集,故B處風力比A處大。落實思維方法1.A 2.C [讀圖可知,水平氣壓梯度力垂直于等壓線,由高壓指向低壓,乙為水平氣壓梯度力;風向位于水平氣壓梯度力的右側,且在近地面與等壓線斜交,并指向低壓,丙為風向;甲與風向相反,是摩擦力;丁垂直于風向,且位于風向的右側,為地轉偏向力。故圖中代表摩擦力的箭頭是甲,表示風向的箭頭是丙。故第1題選A,第2題選C。]3.B 4.C [第3題,結合所學知識可知,等壓線越密集,風速越大。由圖可知,②處等壓線最密集,因此風速最大的是②,故選B。第4題,結合所學知識可知,近地面的風向在水平氣壓梯度力、地轉偏向力和摩擦力三個力的共同作用下,最終和等壓線相交。水平氣壓梯度力垂直于等壓線,由高壓指向低壓,讀圖可知,①地的水平氣壓梯度力由北方指向南方。北半球近地面的風向是在水平氣壓梯度力的基礎上向右偏轉30°~45°左右,故①地為東北風,故選C。]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第二章 第二節 課時3 大氣的水平運動——風 課件(共43張ppt) 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冊.pptx 第二章 第二節 課時3 大氣的水平運動——風 學案 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冊.docx 第二章 第二節 課時3 大氣的水平運動——風 教案 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冊.docx 第二章 第二節 課時3 大氣的水平運動——風 練習(含答案) 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冊.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