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第二章 第二節 課時2 大氣熱力環流 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冊(課件 學案 教案 練習4份打包)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第二章 第二節 課時2 大氣熱力環流 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冊(課件 學案 教案 練習4份打包)

資源簡介

(共59張PPT)
大氣受熱過程和大氣運動
第二節
第二章 地球上的大氣
課時2
大氣熱力環流
運用示意圖等,說明大氣受熱過程與熱力環流原理,并解釋相關現象。
1.繪制并運用熱力環流示意圖,說明熱力環流原理。(地理實踐力)
2.運用大氣熱力環流原理,解釋相關自然及生產和生活中的現象。(地理實踐力)
課程標準
學習目標
知識點一 熱力環流的形成過程
知識點二 常見的熱力環流
內容索引
課時對點練
熱力環流的形成過程
>
<
知識點一
類型 表現
_____運動 氣流上升或氣流下沉
_____運動 風
1.大氣運動
垂直
水平
2.熱力環流——大氣運動的最簡單形式
(1)概念:由于_____________而形成的空氣環流,它是大氣運動的一種最____的形式。
(2)原理
地面冷熱不均
簡單
(3)形成過程
①A地受熱,空氣膨脹上升,近地面空氣密度減小,形
成_______;D處空氣聚集,密度增大,形成_______。
②B、F地冷卻,空氣收縮下沉,近地面空氣密度增大,
形成_______;C、E處空氣密度減小,形成_______。
③水平運動:在同一水平面上,空氣由_______流向_______。
低氣壓
高氣壓
高氣壓
低氣壓
高氣壓
低氣壓
核心歸納
熱力環流中的幾種關系
溫壓關系
只考慮熱力因素,氣溫越高,氣壓越低
風壓關系 水平方向上,風總是從高氣壓吹向低氣壓
氣壓和高度的關系 同一地點,垂直方向上海拔越高,氣壓越低;海拔越低,氣壓越高
等壓面凹凸關系 高氣壓處等壓面上凸,低氣壓處等壓面下凹。近地面與高空等壓面彎曲方向相反
(2024·江西南昌期末)讀“地理課堂某自然地理過程模擬實驗示意圖”,完成1~2題。
1.該模擬實驗過程中,煙的運動軌跡是

由圖可知,由于熱水和冰塊使得實驗箱中受熱不均。冰塊的底部,煙受冷下沉,而熱水處,煙受熱上升;頂部,煙從熱水上部流向冰塊上部,底部由冰塊流向熱水,故選A。
(2024·江西南昌期末)讀“地理課堂某自然地理過程模擬實驗示意圖”,完成1~2題。
2.該實驗主要模擬的是
A.大氣受熱過程 B.水循環
C.熱力環流 D.海陸熱力差異

熱水和冰塊代表地面受熱不均,形成熱力環流,C正確;
大氣受熱過程有太陽輻射加熱地面,地面輻射加熱大氣的過程,A錯誤;
水循環有蒸發、降水、水汽輸送、徑流等環節,B錯誤;
海陸熱力差異是海洋和陸地接收太陽輻射后增溫的速度和幅度不同導致的,D錯誤。故選C。
(2023·江蘇南通月考)如圖為“熱力環流示意圖”(a、b曲線表示等壓面)。據此完成3~4題。
3.關于圖中氣壓大小的比較,正確的是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④>③

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同一地點海拔越高,氣壓越低,圖中①④位于高空,②③位于近地面,因此氣壓③>④、②>①,A、D錯誤;
③處空氣受熱膨脹上升,近地面形成低氣壓,②處近
地面空氣冷卻收縮下沉,形成高氣壓,而高空與近地面的氣壓狀況相反,因此氣壓②>③,④>①,B正確,C錯誤。故選B。
(2023·江蘇南通月考)如圖為“熱力環流示意圖”(a、b曲線表示等壓面)。據此完成3~4題。
4.圖中氣流運動的方向,正確的是
A.②→① B.①→④
C.③→④ D.③→②

由上題分析可知,氣壓②>③,④>①,同一水平面上,氣流由高氣壓流向低氣壓,因此水平方向上的氣流運動方向是②→③,④→①;
③處空氣受熱膨脹上升,②處空氣冷卻下沉,因此垂直方向上的氣流運動方向是③→④,①→②。故選C。
常見的熱力環流
>
<
知識點二
1.城市風
形成 城市居民生活、工業和交通釋放大量的人為熱量,導致城市氣溫高于郊區,形成“城市熱島”,引起空氣在城市上升,在郊區下沉,近地面風由郊區吹向城市,在城市與郊區之間形成城市熱島環流
影響 一般將綠化帶布置在氣流下沉處以及下沉距離以內,而將衛星城或污染較重的工廠布置于空氣下沉距離之外,避免污染物通過熱力環流進入市區
2.海陸風
形成 白天陸地比海洋增溫快,近地面陸地氣壓低于海洋,風從海洋吹向陸地,形成海風 夜晚陸地比海洋降溫快,近地面陸地氣壓高于海洋,風從陸地吹向海洋,形成陸風
影響 海陸風使濱海地區氣溫日較差減小,降水增多
3.山谷風
形成(山坡的冷熱變化是關鍵) 白天山坡比相同高度的山谷上空升溫快,山坡氣流上升,氣壓低,暖空氣沿山坡上升,形成谷風 夜晚山坡比相同高度的山谷上空降溫快,山坡氣流下沉,氣壓高,冷空氣沿山坡下沉,形成山風
影響 ①夜晚谷地中盛行上升氣流,氣流上升過程中降溫,水汽易凝結形成降水。 ②山谷(小盆地)常因夜間冷的山風吹向谷底(小盆地),使谷底(小盆地)內形成逆溫層,大氣穩定,易造成大氣污染,所以,山谷(小盆地)地區不宜布局大氣污染型工業
“穿堂風”也叫“過堂風”,是氣象學中一種空氣流動的現象,是流動于建筑物內部空間的風。我國許多地區民居設計都充分考慮了“穿堂風”。下圖為我國西南某山區的傳統民居“穿堂風”示意圖。
1.[綜合思維]比較“穿堂風”流入區和流出區氣溫、
氣壓差異。
答案 流入區:氣溫高、氣壓低;流出區:氣溫低、氣壓高。
“穿堂風”也叫“過堂風”,是氣象學中一種空氣流動的現象,是流動于建筑物內部空間的風。我國許多地區民居設計都充分考慮了“穿堂風”。下圖為我國西南某山區的傳統民居“穿堂風”示意圖。
2.[地理實踐力]在圖中畫出白天“穿堂風”完整的
熱力環流。
答案 
“穿堂風”也叫“過堂風”,是氣象學中一種空氣流動的現象,是流動于建筑物內部空間的風。我國許多地區民居設計都充分考慮了“穿堂風”。下圖為我國西南某山區的傳統民居“穿堂風”示意圖。
3.[綜合思維]簡述“穿堂風”形成的基本原理。
答案 白天,在太陽輻射照射下,山林增溫慢,氣溫
較低,空氣下沉,近地面形成高氣壓;石質地面增溫
快,氣溫較高,空氣上升,近地面形成低氣壓;近地
面空氣由山林流向石質地面,形成白天的“穿堂風”。夜晚,山林降溫慢,氣溫較高,空氣上升,近地面形成低氣壓;石質地面降溫快,氣溫較低,空氣下沉,近地面形成高氣壓;近地面空氣由石質地面流向山林,形成夜晚的“穿堂風”。
“穿堂風”也叫“過堂風”,是氣象學中一種空氣流動的現象,是流動于建筑物內部空間的風。我國許多地區民居設計都充分考慮了“穿堂風”。下圖為我國西南某山區的傳統民居“穿堂風”示意圖。
4.[區域認知]若將該傳統民居建在高山峽谷區,試分
析“穿堂風”效果怎樣?
答案 效果較差。受山谷風影響,白天吹谷風,夜晚吹山風,正好與“穿堂風”風向相反,使得“穿堂風”勢力減弱。
讀圖,完成1~2題。
1.圖中能正確反映水庫與度假村之間熱力環流的是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白天,度假村升溫快,氣流上升,近地面形成低氣壓,高空形成高氣壓;水庫升溫慢,氣流下沉,近地面形成高氣壓,高空形成低氣壓,近地面氣流從水庫流向度假村。夜晚的情況與之相反。③④正確,故選D。
讀圖,完成1~2題。
2.水庫建成后對該度假村的影響,敘述正確的是
A.蒸發量減小
B.晴朗的天氣增多
C.空氣濕度增加
D.氣溫日較差增大

水庫建成蓄水后,水面變大,水分蒸發增多,陰雨天氣也會增多,空氣濕度增加,A、B錯誤,C正確。
受水庫的調節作用,附近度假村的氣溫日較差會減小,D錯誤。
(2023·吉林長春期末)城市熱島效應指的是城區比郊區溫度高的現象。寧夏銀川市地處干旱半干旱地區,其城市熱島效應表現出非典型特征。下圖示意7月銀川城區和郊區的地表平均溫度。據此完成3~4題。
3.銀川的熱島效應表現為
A.夜間較強 B.白天、夜間均較強
C.白天較強 D.白天、夜間均較弱

材料信息表明,城市熱島效應指的是城區比郊區溫度高的現象,讀圖可知,銀川白天郊區的溫度高于城區,無熱島現象,夜間城區溫度高于郊區,出現明顯的熱島現象,因此A符合題意。故選A。
(2023·吉林長春期末)城市熱島效應指的是城區比郊區溫度高的現象。寧夏銀川市地處干旱半干旱地區,其城市熱島效應表現出非典型特征。下圖示意7月銀川城區和郊區的地表平均溫度。據此完成3~4題。
4.銀川白天郊區溫度高于城區的原因可能是
A.郊區農業發達 B.城區工業發達
C.郊區植被稀疏 D.城區綠地較少

郊區農業發達,農作物的熱容量相對較大,因此不會導致郊區溫度較高,排除A;
城區工業發達,工業廢熱排放量大,應導致城區溫度高于郊區,排除B;
銀川市的氣候大陸性較強,水分條件較差,郊區植被稀疏,裸地廣闊,熱容量小,白天升溫快,導致溫度可能高于城區,C符合題意;
如果城區綠地較少,則城區的熱容量較小,白天升溫則較快,應導致白天城區溫度高于郊區,排除D。故選C。
課時對點練
(2023·天津北辰區期中)生活中,我們在切大蔥或洋蔥的時候,會忍不住“淚流滿面”。為此,我們可以在切菜的時候在旁邊點燃一支蠟燭,便可極大地緩解眼部的不適感。如圖為“切大蔥或洋蔥示意圖”。據此完成1~2題。
1.從熱力環流的角度看,點蠟燭后,切大蔥或洋蔥處
A.空氣受熱上升 B.空氣遇冷下沉
C.空氣遇冷上升 D.空氣受熱下沉

基礎過關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從熱力環流的角度看,點燃蠟燭后,蠟燭加熱,氣溫上升,蠟燭處氣流上升,切大蔥或洋蔥處氣流下沉,可以減少切大蔥或洋蔥產生的氣體上升,故選B。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2023·天津北辰區期中)生活中,我們在切大蔥或洋蔥的時候,會忍不住“淚流滿面”。為此,我們可以在切菜的時候在旁邊點燃一支蠟燭,便可極大地緩解眼部的不適感。如圖為“切大蔥或洋蔥示意圖”。據此完成1~2題。
2.下列熱力環流示意圖能反映上圖蠟燭附近空氣環流的是

點燃蠟燭后,蠟燭加熱,氣溫上升,蠟燭處氣流上升,蠟燭處臺面形成低氣壓,高空形成高氣壓,兩側空氣溫度低,空氣遇冷下沉,形成高氣壓,底層氣流由兩側流向蠟燭,高空由蠟燭流向兩側,B正確。
(2024·陜西寶雞月考)讀圖,完成3~5題。
3.若此圖為“熱力環流側視圖”,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溫度:a>b>c>d
B.熱力環流是大氣運動最復雜的形式
C.氣壓:d>a>b>c
D.引起該環流形成的原因是地面冷熱不均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a盛行下沉氣流,氣溫低,b盛行上升氣流,氣溫高,所以溫度a<b,A錯;
熱力環流是大氣運動最簡單的形式,B錯;
近地面氣壓高于高空氣壓,所以氣壓a>d,b>c;水平方向上氣流由高壓流向低壓,氣壓a>b,c>d。故氣壓大小關系為a>b>c>d,C錯;
引起該環流形成的原因是地面冷熱不均,D正確。故選D。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2024·陜西寶雞月考)讀圖,完成3~5題。
4.若此圖是“城郊環流側視圖”,③處為綠地,則通過此環流對城市空氣起到的作用是
A.凈化、增濕 B.凈化、增溫
C.增溫、增濕 D.減濕、減溫

在城郊熱力環流體系中,近地面空氣由郊區流向城區,所以a為郊區,b為城區。③處為綠地,郊區的氣流通過綠地流向城區,綠地對水平氣流起到了凈化和增濕的作用,A正確,D錯;
郊區氣流下沉,溫度相對城區較低,所以近地面水平氣流不會給城區起到增溫的作用,B、C錯。故選A。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2024·陜西寶雞月考)讀圖,完成3~5題。
5.如果此圖表示的是“山谷風示意圖”,那么上升氣流②表示
的可能是
①白天的谷地 ②白天的山坡 ③夜晚的谷地 ④夜晚的山坡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白天山坡升溫快,盛行上升氣流,對應②氣流,谷地盛行下沉氣流;夜間山坡降溫快,盛行下沉氣流,而谷地夜間氣溫相對較高,盛行上升氣流,對應②氣流。故選C。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2024·福建福州階段練習)如圖為“沙漠地區綠洲示意圖”。完成6~7題。
6.下列能反映白天綠洲與周圍沙漠地區大氣運動的是

由所學知識可知,綠洲比熱容較沙漠地區大,所以綠洲升溫慢、降溫也慢,白天綠洲溫度相對較低,大氣受冷,盛行下沉氣流;沙漠地區溫度高,盛行上升氣流,從而形成熱力環流,C正確。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2024·福建福州階段練習)如圖為“沙漠地區綠洲示意圖”。完成6~7題。
7.下列現象的形成與綠洲和沙漠間的大氣運動形成原理相似的是
A.晴朗天空呈蔚藍色
B.熱島環流
C.北方春季的沙塵暴
D.晴天晝夜溫差大

熱島環流的形成與綠洲和沙漠間的大氣運動形成原理相似,B正確。
8.上圖中正確示意“臺地早東風、午西風”的是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2023·寧夏石嘴山月考)清代黃叔璥在《臺海使槎錄》中,記述了臺灣海峽兩岸的風向差異:“內地之風,早西晚東;惟臺地早東風、午西風,名曰發海西,四時皆然”,這里所說的“內地”指福建,“臺地”指臺灣。據此完成8~9題。

海陸風是海陸熱力差異引起的熱力環流的常見形式。陸地比熱容小,白天氣溫上升快;海洋比熱容大,白天氣溫上升慢,白天陸地比海洋氣溫高、氣壓低,近地面風從海洋吹向陸地,形成海風;夜晚相反,形成陸風。臺灣島西部多平原,西側臨臺灣海峽,早(夜晚)盛行陸風,為東風;午(白天)盛行海風,為西風,①④正確,②③錯誤。故選C。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2023·寧夏石嘴山月考)清代黃叔璥在《臺海使槎錄》中,記述了臺灣海峽兩岸的風向差異:“內地之風,早西晚東;惟臺地早東風、午西風,名曰發海西,四時皆然”,這里所說的“內地”指福建,“臺地”指臺灣。據此完成8~9題。
9.下列能表示臺灣海峽兩岸風向日變化相反的是
A.夜晚兩地盛行海風,白天兩地盛行陸風
B.白天兩地盛行海風,夜晚兩地盛行陸風
C.白天臺灣盛行海風,福建盛行陸風
D.夜晚臺灣盛行海風,福建盛行陸風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臺灣位于臺灣海峽東側,福建位于臺灣海峽西側,受海陸熱力差異影響,白天兩地盛行海風,夜晚兩地盛行陸風,因相對臺灣海峽分布,位置相反,故臺灣海峽兩岸風向日變化相反,故選B。
白天,荷花塘表面升溫慢,相對于房屋表面溫度較低,氣流受冷下沉,荷花塘表面氣壓高,對應圖中的甲,A正確。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2023·福建莆田期末)某紀錄片介紹了我國鄉村振興模范廣東順德青田村。這里仍舊保留著清代古建筑群,有著130戶人家,房屋整齊排列,形成九條巷道,均用麻石鋪路,北高南低,直達村前荷花塘,寓意“九龍戲珠”。下面左圖為“順德青田村荷花塘景觀圖”,右圖為“等壓面示意圖”。據此完成10~12題。
10.白天,荷花塘表面氣壓高低對應右圖中的
A.甲 B.乙
C.丙 D.丁

能力提升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2023·福建莆田期末)某紀錄片介紹了我國鄉村振興模范廣東順德青田村。這里仍舊保留著清代古建筑群,有著130戶人家,房屋整齊排列,形成九條巷道,均用麻石鋪路,北高南低,直達村前荷花塘,寓意“九龍戲珠”。下面左圖為“順德青田村荷花塘景觀圖”,右圖為“等壓面示意圖”。據此完成10~12題。
11.圖中形成了大氣熱力環流,其運動方向
正確的是
A.甲→丁 B.甲→乙
C.丙→乙 D.丁→丙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讀等壓面示意圖可知,甲為近地面高氣壓,乙為近地面低氣壓,丙為高空形成的高氣壓,丁為高空形成的低氣壓。在同一水平面上,氣流從高氣壓流向低氣壓,即甲→乙,丙→丁,在垂直方向上,氣流運動方向為乙→丙,丁→甲,B正確。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2023·福建莆田期末)某紀錄片介紹了我國鄉村振興模范廣東順德青田村。這里仍舊保留著清代古建筑群,有著130戶人家,房屋整齊排列,形成九條巷道,均用麻石鋪路,北高南低,直達村前荷花塘,寓意“九龍戲珠”。下面左圖為“順德青田村荷花塘景觀圖”,右圖為“等壓面示意圖”。據此完成10~12題。
12.“九龍戲珠”的建筑布局,有利于調節青
田村住宅區的小氣候,使村內氣候宜人,其
效果最明顯的時間是
A.冬季的夜晚 B.冬季的白天
C.夏季的白天 D.夏季的夜晚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九龍戲珠”的建筑布局,有利于調節青田村住宅區的小氣候,使村內氣候宜人,冬季氣溫普遍偏低,調節小氣候效果不明顯,A、B錯誤;
夏季氣候炎熱,溫差較大,白天風從荷花塘吹向住宅,具有降溫的作用,效果最明顯,C正確,D錯誤。
(2024·云南紅河月考)我國巴丹吉林沙漠年降水量在40~109 mm之間,年蒸發量超過1 000 mm,沙漠東南部有眾多起伏較大的沙山,也有許多當地俗稱為“海子”的湖泊,成為我國最美的沙漠之一。下圖表示該地區8月9日(晴天)某湖表層水溫與沙漠氣溫日變化。完成13~15題。
13.根據圖中兩條線的變化特點可判斷
A.①線代表沙漠,夜間大氣逆輻射強
B.①線代表湖泊,氣溫日較差大
C.②線代表沙漠,白天地面輻射強
D.②線代表湖泊,白天升溫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沙漠水汽較少,云層較薄,因此夜晚大氣逆輻射較弱,A錯誤;
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湖泊的比熱容比沙漠大,所以湖泊白天升溫較慢,氣
溫較低,夜晚散熱較慢,氣溫相對較高,因此氣溫日較差較小,是②線,B錯誤,D正確;
沙漠相對于湖泊,白天受太陽輻射升溫快,溫度較高,因此應為①線,C錯誤。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2024·云南紅河月考)我國巴丹吉林沙漠年降水量在40~109 mm之間,年蒸發量超過1 000 mm,沙漠東南部有眾多起伏較大的沙山,也有許多當地俗稱為“海子”的湖泊,成為我國最美的沙漠之一。下圖表示該地區8月9日(晴天)某湖表層水溫與沙漠氣溫日變化。完成13~15題。
14.該湖區從沙漠吹向湖泊的風最強約出現在
A.0時前后 B.7時前后
C.12時前后 D.17時前后

沙漠吹向湖泊的風最強的時刻,應是湖泊氣溫高于沙漠最大的時刻,讀圖可知,應是7時前后,故選B。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2024·云南紅河月考)我國巴丹吉林沙漠年降水量在40~109 mm之間,年蒸發量超過1 000 mm,沙漠東南部有眾多起伏較大的沙山,也有許多當地俗稱為“海子”的湖泊,成為我國最美的沙漠之一。下圖表示該地區8月9日(晴天)某湖表層水溫與沙漠氣溫日變化。完成13~15題。
15.關于圖示湖泊湖陸風的說法,正確的是
A.該日湖風時間較陸風時間長
B.該日陸風比湖風的勢力更強
C.該日湖風轉陸風的時間約在9時前后
D.陰天湖風勢力較晴天更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讀圖可知,該日0~4時沙漠氣溫高于湖泊,4~10時沙漠氣溫低于湖泊,10~24時沙漠氣溫高于湖泊,一天中沙漠氣溫高的時間比湖泊久,結合熱力環流相關知識可知,該日湖風時間
較陸風時間長,A對;
題目信息無法判定風力強弱,B錯;
該日湖風轉陸風的時間約在4時前后,C錯;
夏季的晴天湖風勢力較陰天更強,D錯;故選A。
16.(2024·河北邯鄲階段練習)閱讀圖文材料,回答下列問題。
材料一 屋頂綠化是人們根據建筑屋頂的荷載、結構和生態環境等條件,通過一定的施工手段,在建筑屋頂種植生長習性與之相適應的各種植物,以營建綠色景觀。
材料二 城市熱島效應示意圖。
(1)描述圖中氣溫曲線的空間分布特點。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答案 氣溫從市中心向郊區波動下降;植被覆蓋率高的地方氣溫低(植被覆蓋率低的地方氣溫高)。
16.(2024·河北邯鄲階段練習)閱讀圖文材料,回答下列問題。
材料一 屋頂綠化是人們根據建筑屋頂的荷載、結構和生態環境等條件,通過一定的施工手段,在建筑屋頂種植生長習性與之相適應的各種植物,以營建綠色景觀。
材料二 城市熱島效應示意圖。
(2)運用大氣受熱過程原理,分析屋頂綠化
對緩解城市熱島效應的意義。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答案 植被覆蓋率提高,地面升溫慢,地面輻射減弱,大氣吸收的熱量減少,從而使城市溫度降低;植被吸收二氧化碳,大氣溫室效應減弱。
16.(2024·河北邯鄲階段練習)閱讀圖文材料,回答下列問題。
材料一 屋頂綠化是人們根據建筑屋頂的荷載、結構和生態環境等條件,通過一定的施工手段,在建筑屋頂種植生長習性與之相適應的各種植物,以營建綠色景觀。
材料二 城市熱島效應示意圖。
(2)運用大氣受熱過程原理,分析屋頂綠化
對緩解城市熱島效應的意義。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答案 植被覆蓋率提高,地面升溫慢,地面輻射減弱,大氣吸收的熱量減少,從而使城市溫度降低;植被吸收二氧化碳,大氣溫室效應減弱。
16.(2024·河北邯鄲階段練習)閱讀圖文材料,回答下列問題。
材料一 屋頂綠化是人們根據建筑屋頂的荷載、結構和生態環境等條件,通過一定的施工手段,在建筑屋頂種植生長習性與之相適應的各種植物,以營建綠色景觀。
材料二 城市熱島效應示意圖。
(4)一般城市降水會比郊區偏多,試分析原因。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答案 城市氣溫高,盛行上升氣流;城市塵埃物質多,凝結核多,水汽易凝結致雨。課時2 大氣熱力環流
課程標準 運用示意圖等,說明大氣受熱過程與熱力環流原理,并解釋相關現象。
學習目標 1.繪制并運用熱力環流示意圖,說明熱力環流原理。(地理實踐力)2.運用大氣熱力環流原理,解釋相關自然及生產和生活中的現象。(地理實踐力)
知識點一 熱力環流的形成過程
1.大氣運動
類型 表現
垂直運動 氣流上升或氣流下沉
水平運動 風
2.熱力環流——大氣運動的最簡單形式
(1)概念:由于地面冷熱不均而形成的空氣環流,它是大氣運動的一種最簡單的形式。
(2)原理
(3)形成過程
①A地受熱,空氣膨脹上升,近地面空氣密度減小,形成低氣壓;D處空氣聚集,密度增大,形成高氣壓。
②B、F地冷卻,空氣收縮下沉,近地面空氣密度增大,形成高氣壓;C、E處空氣密度減小,形成低氣壓。
③水平運動:在同一水平面上,空氣由高氣壓流向低氣壓。
核心歸納 熱力環流中的幾種關系
溫壓關系 只考慮熱力因素,氣溫越高,氣壓越低
風壓關系 水平方向上,風總是從高氣壓吹向低氣壓
氣壓和高度的關系 同一地點,垂直方向上海拔越高,氣壓越低;海拔越低,氣壓越高
等壓面凹凸關系 高氣壓處等壓面上凸,低氣壓處等壓面下凹。近地面與高空等壓面彎曲方向相反
(2024·江西南昌期末)讀“地理課堂某自然地理過程模擬實驗示意圖”,完成1~2題。
1.該模擬實驗過程中,煙的運動軌跡是(  )
2.該實驗主要模擬的是(  )
A.大氣受熱過程 B.水循環
C.熱力環流 D.海陸熱力差異
答案 1.A 2.C
解析 第1題,由圖可知,由于熱水和冰塊使得實驗箱中受熱不均。冰塊的底部,煙受冷下沉,而熱水處,煙受熱上升;頂部,煙從熱水上部流向冰塊上部,底部由冰塊流向熱水,故選A。第2題,熱水和冰塊代表地面受熱不均,形成熱力環流,C正確;大氣受熱過程有太陽輻射加熱地面,地面輻射加熱大氣的過程,A錯誤;水循環有蒸發、降水、水汽輸送、徑流等環節,B錯誤;海陸熱力差異是海洋和陸地接收太陽輻射后增溫的速度和幅度不同導致的,D錯誤。故選C。
(2023·江蘇南通月考)右圖為“熱力環流示意圖”(a、b曲線表示等壓面)。據此完成3~4題。
3.關于圖中氣壓大小的比較,正確的是(  )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④>③
4.圖中氣流運動的方向,正確的是(  )
A.②→① B.①→④
C.③→④ D.③→②
答案 3.B 4.C
解析 第3題,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同一地點海拔越高,氣壓越低,圖中①④位于高空,②③位于近地面,因此氣壓③>④、②>①,A、D錯誤;③處空氣受熱膨脹上升,近地面形成低氣壓,②處近地面空氣冷卻收縮下沉,形成高氣壓,而高空與近地面的氣壓狀況相反,因此氣壓②>③,④>①,B正確,C錯誤。故選B。第4題,由上題分析可知,氣壓②>③,④>①,同一水平面上,氣流由高氣壓流向低氣壓,因此水平方向上的氣流運動方向是②→③,④→①;③處空氣受熱膨脹上升,②處空氣冷卻下沉,因此垂直方向上的氣流運動方向是③→④,①→②。故選C。
知識點二 常見的熱力環流
1.城市風
形成 城市居民生活、工業和交通釋放大量的人為熱量,導致城市氣溫高于郊區,形成“城市熱島”,引起空氣在城市上升,在郊區下沉,近地面風由郊區吹向城市,在城市與郊區之間形成城市熱島環流
影響 一般將綠化帶布置在氣流下沉處以及下沉距離以內,而將衛星城或污染較重的工廠布置于空氣下沉距離之外,避免污染物通過熱力環流進入市區
2.海陸風
形成 白天陸地比海洋增溫快,近地面陸地氣壓低于海洋,風從海洋吹向陸地,形成海風 夜晚陸地比海洋降溫快,近地面陸地氣壓高于海洋,風從陸地吹向海洋,形成陸風
影響 海陸風使濱海地區氣溫日較差減小,降水增多
3.山谷風
形成(山坡的冷熱變化是關鍵) 白天山坡比相同高度的山谷上空升溫快,山坡氣流上升,氣壓低,暖空氣沿山坡上升,形成谷風 夜晚山坡比相同高度的山谷上空降溫快,山坡氣流下沉,氣壓高,冷空氣沿山坡下沉,形成山風
影響 ①夜晚谷地中盛行上升氣流,氣流上升過程中降溫,水汽易凝結形成降水。 ②山谷(小盆地)常因夜間冷的山風吹向谷底(小盆地),使谷底(小盆地)內形成逆溫層,大氣穩定,易造成大氣污染,所以,山谷(小盆地)地區不宜布局大氣污染型工業
“穿堂風”也叫“過堂風”,是氣象學中一種空氣流動的現象,是流動于建筑物內部空間的風。我國許多地區民居設計都充分考慮了“穿堂風”。下圖為我國西南某山區的傳統民居“穿堂風”示意圖。
1.[綜合思維]比較“穿堂風”流入區和流出區氣溫、氣壓差異。
答案 流入區:氣溫高、氣壓低;流出區:氣溫低、氣壓高。
2.[地理實踐力]在圖中畫出白天“穿堂風”完整的熱力環流。
答案 
3.[綜合思維]簡述“穿堂風”形成的基本原理。
答案 白天,在太陽輻射照射下,山林增溫慢,氣溫較低,空氣下沉,近地面形成高氣壓;石質地面增溫快,氣溫較高,空氣上升,近地面形成低氣壓;近地面空氣由山林流向石質地面,形成白天的“穿堂風”。夜晚,山林降溫慢,氣溫較高,空氣上升,近地面形成低氣壓;石質地面降溫快,氣溫較低,空氣下沉,近地面形成高氣壓;近地面空氣由石質地面流向山林,形成夜晚的“穿堂風”。
4.[區域認知]若將該傳統民居建在高山峽谷區,試分析“穿堂風”效果怎樣?
答案 效果較差。受山谷風影響,白天吹谷風,夜晚吹山風,正好與“穿堂風”風向相反,使得“穿堂風”勢力減弱。
讀圖,完成1~2題。
1.圖中能正確反映水庫與度假村之間熱力環流的是(  )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水庫建成后對該度假村的影響,敘述正確的是(  )
A.蒸發量減小 B.晴朗的天氣增多
C.空氣濕度增加 D.氣溫日較差增大
答案 1.D 2.C
解析 第1題,白天,度假村升溫快,氣流上升,近地面形成低氣壓,高空形成高氣壓;水庫升溫慢,氣流下沉,近地面形成高氣壓,高空形成低氣壓,近地面氣流從水庫流向度假村。夜晚的情況與之相反。③④正確,故選D。第2題,水庫建成蓄水后,水面變大,水分蒸發增多,陰雨天氣也會增多,空氣濕度增加,A、B錯誤,C正確。受水庫的調節作用,附近度假村的氣溫日較差會減小,D錯誤。
(2023·吉林長春期末)城市熱島效應指的是城區比郊區溫度高的現象。寧夏銀川市地處干旱半干旱地區,其城市熱島效應表現出非典型特征。下圖示意7月銀川城區和郊區的地表平均溫度。據此完成3~4題。
3.銀川的熱島效應表現為(  )
A.夜間較強 B.白天、夜間均較強
C.白天較強 D.白天、夜間均較弱
4.銀川白天郊區溫度高于城區的原因可能是(  )
A.郊區農業發達 B.城區工業發達
C.郊區植被稀疏 D.城區綠地較少
答案 3.A 4.C
解析 第3題,材料信息表明,城市熱島效應指的是城區比郊區溫度高的現象,讀圖可知,銀川白天郊區的溫度高于城區,無熱島現象,夜間城區溫度高于郊區,出現明顯的熱島現象,因此A符合題意。故選A。第4題,郊區農業發達,農作物的熱容量相對較大,因此不會導致郊區溫度較高,排除A;城區工業發達,工業廢熱排放量大,應導致城區溫度高于郊區,排除B;銀川市的氣候大陸性較強,水分條件較差,郊區植被稀疏,裸地廣闊,熱容量小,白天升溫快,導致溫度可能高于城區,C符合題意;如果城區綠地較少,則城區的熱容量較小,白天升溫則較快,應導致白天城區溫度高于郊區,排除D。故選C。
課時對點練 [分值:66分]
(選擇題1~9題,每小題3分,共27分)
(2023·天津北辰區期中)生活中,我們在切大蔥或洋蔥的時候,會忍不住“淚流滿面”。為此,我們可以在切菜的時候在旁邊點燃一支蠟燭,便可極大地緩解眼部的不適感。右圖為“切大蔥或洋蔥示意圖”。據此完成1~2題。
1.從熱力環流的角度看,點蠟燭后,切大蔥或洋蔥處(  )
A.空氣受熱上升 B.空氣遇冷下沉
C.空氣遇冷上升 D.空氣受熱下沉
2.下列熱力環流示意圖能反映上圖蠟燭附近空氣環流的是(  )
答案 1.B 2.B
解析 第1題,從熱力環流的角度看,點燃蠟燭后,蠟燭加熱,氣溫上升,蠟燭處氣流上升,切大蔥或洋蔥處氣流下沉,可以減少切大蔥或洋蔥產生的氣體上升,故選B。第2題,點燃蠟燭后,蠟燭加熱,氣溫上升,蠟燭處氣流上升,蠟燭處臺面形成低氣壓,高空形成高氣壓,兩側空氣溫度低,空氣遇冷下沉,形成高氣壓,底層氣流由兩側流向蠟燭,高空由蠟燭流向兩側,B正確。
(2024·陜西寶雞月考)讀圖,完成3~5題。
3.若此圖為“熱力環流側視圖”,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溫度:a>b>c>d
B.熱力環流是大氣運動最復雜的形式
C.氣壓:d>a>b>c
D.引起該環流形成的原因是地面冷熱不均
4.若此圖是“城郊環流側視圖”,③處為綠地,則通過此環流對城市空氣起到的作用是(  )
A.凈化、增濕 B.凈化、增溫
C.增溫、增濕 D.減濕、減溫
5.如果此圖表示的是“山谷風示意圖”,那么上升氣流②表示的可能是(  )
①白天的谷地 ②白天的山坡 ③夜晚的谷地 ④夜晚的山坡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答案 3.D 4.A 5.C
解析 第3題,a盛行下沉氣流,氣溫低,b盛行上升氣流,氣溫高,所以溫度a<b,A錯;熱力環流是大氣運動最簡單的形式,B錯;近地面氣壓高于高空氣壓,所以氣壓a>d,b>c;水平方向上氣流由高壓流向低壓,氣壓a>b,c>d。故氣壓大小關系為a>b>c>d,C錯;引起該環流形成的原因是地面冷熱不均,D正確。故選D。第4題,在城郊熱力環流體系中,近地面空氣由郊區流向城區,所以a為郊區,b為城區。③處為綠地,郊區的氣流通過綠地流向城區,綠地對水平氣流起到了凈化和增濕的作用,A正確,D錯;郊區氣流下沉,溫度相對城區較低,所以近地面水平氣流不會給城區起到增溫的作用,B、C錯。故選A。第5題,白天山坡升溫快,盛行上升氣流,對應②氣流,谷地盛行下沉氣流;夜間山坡降溫快,盛行下沉氣流,而谷地夜間氣溫相對較高,盛行上升氣流,對應②氣流。故選C。
(2024·福建福州階段練習)下圖為“沙漠地區綠洲示意圖”。完成6~7題。
6.下列能反映白天綠洲與周圍沙漠地區大氣運動的是(  )
7.下列現象的形成與綠洲和沙漠間的大氣運動形成原理相似的是(  )
A.晴朗天空呈蔚藍色
B.熱島環流
C.北方春季的沙塵暴
D.晴天晝夜溫差大
答案 6.C 7.B
解析 第6題,由所學知識可知,綠洲比熱容較沙漠地區大,所以綠洲升溫慢、降溫也慢,白天綠洲溫度相對較低,大氣受冷,盛行下沉氣流;沙漠地區溫度高,盛行上升氣流,從而形成熱力環流,C正確。第7題,熱島環流的形成與綠洲和沙漠間的大氣運動形成原理相似,B正確。
(2023·寧夏石嘴山月考)清代黃叔璥在《臺海使槎錄》中,記述了臺灣海峽兩岸的風向差異:“內地之風,早西晚東;惟臺地早東風、午西風,名曰發海西,四時皆然”,這里所說的“內地”指福建,“臺地”指臺灣。據此完成8~9題。
8.上圖中正確示意“臺地早東風、午西風”的是(  )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9.下列能表示臺灣海峽兩岸風向日變化相反的是(  )
A.夜晚兩地盛行海風,白天兩地盛行陸風
B.白天兩地盛行海風,夜晚兩地盛行陸風
C.白天臺灣盛行海風,福建盛行陸風
D.夜晚臺灣盛行海風,福建盛行陸風
答案 8.C 9.B
解析 第8題,海陸風是海陸熱力差異引起的熱力環流的常見形式。陸地比熱容小,白天氣溫上升快;海洋比熱容大,白天氣溫上升慢,白天陸地比海洋氣溫高、氣壓低,近地面風從海洋吹向陸地,形成海風;夜晚相反,形成陸風。臺灣島西部多平原,西側臨臺灣海峽,早(夜晚)盛行陸風,為東風;午(白天)盛行海風,為西風,①④正確,②③錯誤。故選C。第9題,臺灣位于臺灣海峽東側,福建位于臺灣海峽西側,受海陸熱力差異影響,白天兩地盛行海風,夜晚兩地盛行陸風,因相對臺灣海峽分布,位置相反,故臺灣海峽兩岸風向日變化相反,故選B。
(選擇題10~15題,每小題4分,共24分)
(2023·福建莆田期末)某紀錄片介紹了我國鄉村振興模范廣東順德青田村。這里仍舊保留著清代古建筑群,有著130戶人家,房屋整齊排列,形成九條巷道,均用麻石鋪路,北高南低,直達村前荷花塘,寓意“九龍戲珠”。下面左圖為“順德青田村荷花塘景觀圖”,右圖為“等壓面示意圖”。據此完成10~12題。
10.白天,荷花塘表面氣壓高低對應右圖中的(  )
A.甲 B.乙 C.丙 D.丁
11.圖中形成了大氣熱力環流,其運動方向正確的是(  )
A.甲→丁 B.甲→乙
C.丙→乙 D.丁→丙
12.“九龍戲珠”的建筑布局,有利于調節青田村住宅區的小氣候,使村內氣候宜人,其效果最明顯的時間是(  )
A.冬季的夜晚 B.冬季的白天
C.夏季的白天 D.夏季的夜晚
答案 10.A 11.B 12.C
解析 第10題,白天,荷花塘表面升溫慢,相對于房屋表面溫度較低,氣流受冷下沉,荷花塘表面氣壓高,對應圖中的甲,A正確。第11題,讀等壓面示意圖可知,甲為近地面高氣壓,乙為近地面低氣壓,丙為高空形成的高氣壓,丁為高空形成的低氣壓。在同一水平面上,氣流從高氣壓流向低氣壓,即甲→乙,丙→丁,在垂直方向上,氣流運動方向為乙→丙,丁→甲,B正確。第12題,“九龍戲珠”的建筑布局,有利于調節青田村住宅區的小氣候,使村內氣候宜人,冬季氣溫普遍偏低,調節小氣候效果不明顯,A、B錯誤;夏季氣候炎熱,溫差較大,白天風從荷花塘吹向住宅,具有降溫的作用,效果最明顯,C正確,D錯誤。
(2024·云南紅河月考)我國巴丹吉林沙漠年降水量在40~109 mm之間,年蒸發量超過1 000 mm,沙漠東南部有眾多起伏較大的沙山,也有許多當地俗稱為“海子”的湖泊,成為我國最美的沙漠之一。下圖表示該地區8月9日(晴天)某湖表層水溫與沙漠氣溫日變化。完成13~15題。
13.根據圖中兩條線的變化特點可判斷(  )
A.①線代表沙漠,夜間大氣逆輻射強
B.①線代表湖泊,氣溫日較差大
C.②線代表沙漠,白天地面輻射強
D.②線代表湖泊,白天升溫慢
14.該湖區從沙漠吹向湖泊的風最強約出現在(  )
A.0時前后 B.7時前后
C.12時前后 D.17時前后
15.關于圖示湖泊湖陸風的說法,正確的是(  )
A.該日湖風時間較陸風時間長
B.該日陸風比湖風的勢力更強
C.該日湖風轉陸風的時間約在9時前后
D.陰天湖風勢力較晴天更強
答案 13.D 14.B 15.A
解析 第13題,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沙漠水汽較少,云層較薄,因此夜晚大氣逆輻射較弱,A錯誤;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湖泊的比熱容比沙漠大,所以湖泊白天升溫較慢,氣溫較低,夜晚散熱較慢,氣溫相對較高,因此氣溫日較差較小,是②線,B錯誤,D正確;沙漠相對于湖泊,白天受太陽輻射升溫快,溫度較高,因此應為①線,C錯誤。第14題,沙漠吹向湖泊的風最強的時刻,應是湖泊氣溫高于沙漠最大的時刻,讀圖可知,應是7時前后,故選B。第15題,讀圖可知,該日0~4時沙漠氣溫高于湖泊,4~10時沙漠氣溫低于湖泊,10~24時沙漠氣溫高于湖泊,一天中沙漠氣溫高的時間比湖泊久,結合熱力環流相關知識可知,該日湖風時間較陸風時間長,A對;題目信息無法判定風力強弱,B錯;該日湖風轉陸風的時間約在4時前后,C錯;夏季的晴天湖風勢力較陰天更強,D錯;故選A。
16.(2024·河北邯鄲階段練習)閱讀圖文材料,回答下列問題。(15分)
材料一 屋頂綠化是人們根據建筑屋頂的荷載、結構和生態環境等條件,通過一定的施工手段,在建筑屋頂種植生長習性與之相適應的各種植物,以營建綠色景觀。
材料二 城市熱島效應示意圖。
(1)描述圖中氣溫曲線的空間分布特點。(4分)
(2)運用大氣受熱過程原理,分析屋頂綠化對緩解城市熱島效應的意義。(4分)
(3)為了減少工業污染對城市的影響,計劃將火電廠從甲處搬遷到乙處,從環境保護角度考慮是否合理?試說明理由。(3分)
(4)一般城市降水會比郊區偏多,試分析原因。(4分)
答案 (1)氣溫從市中心向郊區波動下降;植被覆蓋率高的地方氣溫低(植被覆蓋率低的地方氣溫高)。
(2)植被覆蓋率提高,地面升溫慢,地面輻射減弱,大氣吸收的熱量減少,從而使城市溫度降低;植被吸收二氧化碳,大氣溫室效應減弱。
(3)合理。乙處位于城市熱島環流之外,避免了污染物隨城市風從郊區流向城市中心,可以減少工業污染對城市的影響。
(4)城市氣溫高,盛行上升氣流;城市塵埃物質多,凝結核多,水汽易凝結致雨。第二章 第二節 課時2 大氣熱力環流
(分值:66分)
(選擇題1~9題,每小題3分,共27分)
(2023·天津北辰區期中)生活中,我們在切大蔥或洋蔥的時候,會忍不住“淚流滿面”。為此,我們可以在切菜的時候在旁邊點燃一支蠟燭,便可極大地緩解眼部的不適感。右圖為“切大蔥或洋蔥示意圖”。據此完成1~2題。
1.從熱力環流的角度看,點蠟燭后,切大蔥或洋蔥處(  )
A.空氣受熱上升 B.空氣遇冷下沉
C.空氣遇冷上升 D.空氣受熱下沉
2.下列熱力環流示意圖能反映上圖蠟燭附近空氣環流的是(  )
(2024·陜西寶雞月考)讀圖,完成3~5題。
3.若此圖為“熱力環流側視圖”,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溫度:a>b>c>d
B.熱力環流是大氣運動最復雜的形式
C.氣壓:d>a>b>c
D.引起該環流形成的原因是地面冷熱不均
4.若此圖是“城郊環流側視圖”,③處為綠地,則通過此環流對城市空氣起到的作用是(  )
A.凈化、增濕 B.凈化、增溫
C.增溫、增濕 D.減濕、減溫
5.如果此圖表示的是“山谷風示意圖”,那么上升氣流②表示的可能是(  )
①白天的谷地 ②白天的山坡 ③夜晚的谷地 ④夜晚的山坡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2024·福建福州階段練習)下圖為“沙漠地區綠洲示意圖”。完成6~7題。
6.下列能反映白天綠洲與周圍沙漠地區大氣運動的是(  )
7.下列現象的形成與綠洲和沙漠間的大氣運動形成原理相似的是(  )
A.晴朗天空呈蔚藍色
B.熱島環流
C.北方春季的沙塵暴
D.晴天晝夜溫差大
(2023·寧夏石嘴山月考)清代黃叔璥在《臺海使槎錄》中,記述了臺灣海峽兩岸的風向差異:“內地之風,早西晚東;惟臺地早東風、午西風,名曰發海西,四時皆然”,這里所說的“內地”指福建,“臺地”指臺灣。據此完成8~9題。
8.上圖中正確示意“臺地早東風、午西風”的是(  )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9.下列能表示臺灣海峽兩岸風向日變化相反的是(  )
A.夜晚兩地盛行海風,白天兩地盛行陸風
B.白天兩地盛行海風,夜晚兩地盛行陸風
C.白天臺灣盛行海風,福建盛行陸風
D.夜晚臺灣盛行海風,福建盛行陸風
(選擇題10~15題,每小題4分,共24分)
(2023·福建莆田期末)某紀錄片介紹了我國鄉村振興模范廣東順德青田村。這里仍舊保留著清代古建筑群,有著130戶人家,房屋整齊排列,形成九條巷道,均用麻石鋪路,北高南低,直達村前荷花塘,寓意“九龍戲珠”。下面左圖為“順德青田村荷花塘景觀圖”,右圖為“等壓面示意圖”。據此完成10~12題。
10.白天,荷花塘表面氣壓高低對應右圖中的(  )
A.甲 B.乙 C.丙 D.丁
11.圖中形成了大氣熱力環流,其運動方向正確的是(  )
A.甲→丁 B.甲→乙
C.丙→乙 D.丁→丙
12.“九龍戲珠”的建筑布局,有利于調節青田村住宅區的小氣候,使村內氣候宜人,其效果最明顯的時間是(  )
A.冬季的夜晚 B.冬季的白天
C.夏季的白天 D.夏季的夜晚
(2024·云南紅河月考)我國巴丹吉林沙漠年降水量在40~109 mm之間,年蒸發量超過1 000 mm,沙漠東南部有眾多起伏較大的沙山,也有許多當地俗稱為“海子”的湖泊,成為我國最美的沙漠之一。下圖表示該地區8月9日(晴天)某湖表層水溫與沙漠氣溫日變化。完成13~15題。
13.根據圖中兩條線的變化特點可判斷(  )
A.①線代表沙漠,夜間大氣逆輻射強
B.①線代表湖泊,氣溫日較差大
C.②線代表沙漠,白天地面輻射強
D.②線代表湖泊,白天升溫慢
14.該湖區從沙漠吹向湖泊的風最強約出現在(  )
A.0時前后 B.7時前后
C.12時前后 D.17時前后
15.關于圖示湖泊湖陸風的說法,正確的是(  )
A.該日湖風時間較陸風時間長
B.該日陸風比湖風的勢力更強
C.該日湖風轉陸風的時間約在9時前后
D.陰天湖風勢力較晴天更強
16.(2024·河北邯鄲階段練習)閱讀圖文材料,回答下列問題。(15分)
材料一 屋頂綠化是人們根據建筑屋頂的荷載、結構和生態環境等條件,通過一定的施工手段,在建筑屋頂種植生長習性與之相適應的各種植物,以營建綠色景觀。
材料二 城市熱島效應示意圖。
(1)描述圖中氣溫曲線的空間分布特點。(4分)
(2)運用大氣受熱過程原理,分析屋頂綠化對緩解城市熱島效應的意義。(4分)
(3)為了減少工業污染對城市的影響,計劃將火電廠從甲處搬遷到乙處,從環境保護角度考慮是否合理?試說明理由。(3分)
(4)一般城市降水會比郊區偏多,試分析原因。(4分)
答案精析
1.B 2.B [第1題,從熱力環流的角度看,點燃蠟燭后,蠟燭加熱,氣溫上升,蠟燭處氣流上升,切大蔥或洋蔥處氣流下沉,可以減少切大蔥或洋蔥產生的氣體上升,故選B。第2題,點燃蠟燭后,蠟燭加熱,氣溫上升,蠟燭處氣流上升,蠟燭處臺面形成低氣壓,高空形成高氣壓,兩側空氣溫度低,空氣遇冷下沉,形成高氣壓,底層氣流由兩側流向蠟燭,高空由蠟燭流向兩側,B正確。]
3.D 4.A 5.C [第3題,a盛行下沉氣流,氣溫低,b盛行上升氣流,氣溫高,所以溫度a<b,A錯;熱力環流是大氣運動最簡單的形式,B錯;近地面氣壓高于高空氣壓,所以氣壓a>d,b>c;水平方向上氣流由高壓流向低壓,氣壓a>b,c>d。故氣壓大小關系為a>b>c>d,C錯;引起該環流形成的原因是地面冷熱不均,D正確。故選D。第4題,在城郊熱力環流體系中,近地面空氣由郊區流向城區,所以a為郊區,b為城區。③處為綠地,郊區的氣流通過綠地流向城區,綠地對水平氣流起到了凈化和增濕的作用,A正確,D錯;郊區氣流下沉,溫度相對城區較低,所以近地面水平氣流不會給城區起到增溫的作用,B、C錯。故選A。第5題,白天山坡升溫快,盛行上升氣流,對應②氣流,谷地盛行下沉氣流;夜間山坡降溫快,盛行下沉氣流,而谷地夜間氣溫相對較高,盛行上升氣流,對應②氣流。故選C。]
6.C 7.B [第6題,由所學知識可知,綠洲比熱容較沙漠地區大,所以綠洲升溫慢、降溫也慢,白天綠洲溫度相對較低,大氣受冷,盛行下沉氣流;沙漠地區溫度高,盛行上升氣流,從而形成熱力環流,C正確。第7題,熱島環流的形成與綠洲和沙漠間的大氣運動形成原理相似,B正確。]
8.C 9.B [第8題,海陸風是海陸熱力差異引起的熱力環流的常見形式。陸地比熱容小,白天氣溫上升快;海洋比熱容大,白天氣溫上升慢,白天陸地比海洋氣溫高、氣壓低,近地面風從海洋吹向陸地,形成海風;夜晚相反,形成陸風。臺灣島西部多平原,西側臨臺灣海峽,早(夜晚)盛行陸風,為東風;午(白天)盛行海風,為西風,①④正確,②③錯誤。故選C。第9題,臺灣位于臺灣海峽東側,福建位于臺灣海峽西側,受海陸熱力差異影響,白天兩地盛行海風,夜晚兩地盛行陸風,因相對臺灣海峽分布,位置相反,故臺灣海峽兩岸風向日變化相反,故選B。]
10.A 11.B 12.C [第10題,白天,荷花塘表面升溫慢,相對于房屋表面溫度較低,氣流受冷下沉,荷花塘表面氣壓高,對應圖中的甲,A正確。第11題,讀等壓面示意圖可知,甲為近地面高氣壓,乙為近地面低氣壓,丙為高空形成的高氣壓,丁為高空形成的低氣壓。在同一水平面上,氣流從高氣壓流向低氣壓,即甲→乙,丙→丁,在垂直方向上,氣流運動方向為乙→丙,丁→甲,B正確。第12題,“九龍戲珠”的建筑布局,有利于調節青田村住宅區的小氣候,使村內氣候宜人,冬季氣溫普遍偏低,調節小氣候效果不明顯,A、B錯誤;夏季氣候炎熱,溫差較大,白天風從荷花塘吹向住宅,具有降溫的作用,效果最明顯,C正確,D錯誤。]
13.D 14.B 15.A [第13題,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沙漠水汽較少,云層較薄,因此夜晚大氣逆輻射較弱,A錯誤;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湖泊的比熱容比沙漠大,所以湖泊白天升溫較慢,氣溫較低,夜晚散熱較慢,氣溫相對較高,因此氣溫日較差較小,是②線,B錯誤,D正確;沙漠相對于湖泊,白天受太陽輻射升溫快,溫度較高,因此應為①線,C錯誤。第14題,沙漠吹向湖泊的風最強的時刻,應是湖泊氣溫高于沙漠最大的時刻,讀圖可知,應是7時前后,故選B。第15題,讀圖可知,該日0~4時沙漠氣溫高于湖泊,4~10時沙漠氣溫低于湖泊,10~24時沙漠氣溫高于湖泊,一天中沙漠氣溫高的時間比湖泊久,結合熱力環流相關知識可知,該日湖風時間較陸風時間長,A對;題目信息無法判定風力強弱,B錯;該日湖風轉陸風的時間約在4時前后,C錯;夏季的晴天湖風勢力較陰天更強,D錯;故選A。]
16.(1)氣溫從市中心向郊區波動下降;植被覆蓋率高的地方氣溫低(植被覆蓋率低的地方氣溫高)。
(2)植被覆蓋率提高,地面升溫慢,地面輻射減弱,大氣吸收的熱量減少,從而使城市溫度降低;植被吸收二氧化碳,大氣溫室效應減弱。
(3)合理。乙處位于城市熱島環流之外,避免了污染物隨城市風從郊區流向城市中心,可以減少工業污染對城市的影響。
(4)城市氣溫高,盛行上升氣流;城市塵埃物質多,凝結核多,水汽易凝結致雨。課時2 大氣熱力環流
[學習目標] 1.繪制并運用熱力環流示意圖,說明熱力環流原理。(地理實踐力)2.運用大氣熱力環流原理,解釋相關自然及生產和生活中的現象。(地理實踐力)
知識點一 熱力環流的形成過程
1.大氣運動
類型 表現
______運動 氣流上升或氣流下沉
______運動 風
2.熱力環流——大氣運動的最簡單形式
(1)概念:由于______________而形成的空氣環流,它是大氣運動的一種最______的形式。
(2)原理
(3)形成過程
①A地受熱,空氣膨脹上升,近地面空氣密度減小,形成________;D處空氣聚集,密度增大,形成________。
②B、F地冷卻,空氣收縮下沉,近地面空氣密度增大,形成______;C、E處空氣密度減小,形成________。
③水平運動:在同一水平面上,空氣由________流向________。
核心歸納 熱力環流中的幾種關系
溫壓關系 只考慮熱力因素,氣溫越高,氣壓越低
風壓關系 水平方向上,風總是從高氣壓吹向低氣壓
氣壓和高度的關系 同一地點,垂直方向上海拔越高,氣壓越低;海拔越低,氣壓越高
等壓面凹凸關系 高氣壓處等壓面上凸,低氣壓處等壓面下凹。近地面與高空等壓面彎曲方向相反
(2024·江西南昌期末)讀“地理課堂某自然地理過程模擬實驗示意圖”,完成1~2題。
1.該模擬實驗過程中,煙的運動軌跡是(  )
2.該實驗主要模擬的是(  )
A.大氣受熱過程 B.水循環 C.熱力環流 D.海陸熱力差異
(2023·江蘇南通月考)如圖為“熱力環流示意圖”(a、b曲線表示等壓面)。據此完成3~4題。
3.關于圖中氣壓大小的比較,正確的是(  )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④>③
4.圖中氣流運動的方向,正確的是(  )
A.②→① B.①→④ C.③→④ D.③→②
知識點二 常見的熱力環流
1.城市風
形成 城市居民生活、工業和交通釋放大量的人為熱量,導致城市氣溫高于郊區,形成“城市熱島”,引起空氣在城市上升,在郊區下沉,近地面風由郊區吹向城市,在城市與郊區之間形成城市熱島環流
影響 一般將綠化帶布置在氣流下沉處以及下沉距離以內,而將衛星城或污染較重的工廠布置于空氣下沉距離之外,避免污染物通過熱力環流進入市區
2.海陸風
形成 白天陸地比海洋增溫快,近地面陸地氣壓低于海洋,風從海洋吹向陸地,形成海風 夜晚陸地比海洋降溫快,近地面陸地氣壓高于海洋,風從陸地吹向海洋,形成陸風
影響 海陸風使濱海地區氣溫日較差減小,降水增多
3.山谷風
形成(山坡的冷熱變化是關鍵) 白天山坡比相同高度的山谷上空升溫快,山坡氣流上升,氣壓低,暖空氣沿山坡上升,形成谷風 夜晚山坡比相同高度的山谷上空降溫快,山坡氣流下沉,氣壓高,冷空氣沿山坡下沉,形成山風
影響 ①夜晚谷地中盛行上升氣流,氣流上升過程中降溫,水汽易凝結形成降水。 ②山谷(小盆地)常因夜間冷的山風吹向谷底(小盆地),使谷底(小盆地)內形成逆溫層,大氣穩定,易造成大氣污染,所以,山谷(小盆地)地區不宜布局大氣污染型工業
“穿堂風”也叫“過堂風”,是氣象學中一種空氣流動的現象,是流動于建筑物內部空間的風。我國許多地區民居設計都充分考慮了“穿堂風”。如圖為我國西南某山區的傳統民居“穿堂風”示意圖。
1.[綜合思維]比較“穿堂風”流入區和流出區氣溫、氣壓差異。
2.[地理實踐力]在圖中畫出白天“穿堂風”完整的熱力環流。
3.[綜合思維]簡述“穿堂風”形成的基本原理。
4.[區域認知]若將該傳統民居建在高山峽谷區,試分析“穿堂風”效果怎樣?
讀圖,完成1~2題。
 
1.圖中能正確反映水庫與度假村之間熱力環流的是(  )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水庫建成后對該度假村的影響,敘述正確的是(  )
A.蒸發量減小 B.晴朗的天氣增多 C.空氣濕度增加 D.氣溫日較差增大
(2023·吉林長春期末)城市熱島效應指的是城區比郊區溫度高的現象。寧夏銀川市地處干旱半干旱地區,其城市熱島效應表現出非典型特征。如圖示意7月銀川城區和郊區的地表平均溫度。據此完成3~4題。
3.銀川的熱島效應表現為(  )
A.夜間較強 B.白天、夜間均較強
C.白天較強 D.白天、夜間均較弱
4.銀川白天郊區溫度高于城區的原因可能是(  )
A.郊區農業發達 B.城區工業發達 C.郊區植被稀疏 D.城區綠地較少
答案精析
知識點一 熱力環流的形成過程
梳理教材新知
1.垂直 水平
2.(1)地面冷熱不均 簡單 (3)①低氣壓 高氣壓
②高氣壓 低氣壓 ③高氣壓 低氣壓
落實思維方法
1.A 2.C [第1題,由圖可知,由于熱水和冰塊使得實驗箱中受熱不均。冰塊的底部,煙受冷下沉,而熱水處,煙受熱上升;頂部,煙從熱水上部流向冰塊上部,底部由冰塊流向熱水,故選A。第2題,熱水和冰塊代表地面受熱不均,形成熱力環流,C正確;大氣受熱過程有太陽輻射加熱地面,地面輻射加熱大氣的過程,A錯誤;水循環有蒸發、降水、水汽輸送、徑流等環節,B錯誤;海陸熱力差異是海洋和陸地接收太陽輻射后增溫的速度和幅度不同導致的,D錯誤。故選C。]
3.B 4.C [第3題,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同一地點海拔越高,氣壓越低,圖中①④位于高空,②③位于近地面,因此氣壓③>④、②>①,A、D錯誤;③處空氣受熱膨脹上升,近地面形成低氣壓,②處近地面空氣冷卻收縮下沉,形成高氣壓,而高空與近地面的氣壓狀況相反,因此氣壓②>③,④>①,B正確,C錯誤。故選B。第4題,由上題分析可知,氣壓②>③,④>①,同一水平面上,氣流由高氣壓流向低氣壓,因此水平方向上的氣流運動方向是②→③,④→①;③處空氣受熱膨脹上升,②處空氣冷卻下沉,因此垂直方向上的氣流運動方向是③→④,①→②。故選C。]
知識點二 常見的熱力環流
探究核心知識
1.流入區:氣溫高、氣壓低;流出區:氣溫低、氣壓高。
2.
3.白天,在太陽輻射照射下,山林增溫慢,氣溫較低,空氣下沉,近地面形成高氣壓;石質地面增溫快,氣溫較高,空氣上升,近地面形成低氣壓;近地面空氣由山林流向石質地面,形成白天的“穿堂風”。夜晚,山林降溫慢,氣溫較高,空氣上升,近地面形成低氣壓;石質地面降溫快,氣溫較低,空氣下沉,近地面形成高氣壓;近地面空氣由石質地面流向山林,形成夜晚的“穿堂風”。
4.效果較差。受山谷風影響,白天吹谷風,夜晚吹山風,正好與“穿堂風”風向相反,使得“穿堂風”勢力減弱。
落實思維方法
1.D 2.C [第1題,白天,度假村升溫快,氣流上升,近地面形成低氣壓,高空形成高氣壓;水庫升溫慢,氣流下沉,近地面形成高氣壓,高空形成低氣壓,近地面氣流從水庫流向度假村。夜晚的情況與之相反。③④正確,故選D。第2題,水庫建成蓄水后,水面變大,水分蒸發增多,陰雨天氣也會增多,空氣濕度增加,A、B錯誤,C正確。受水庫的調節作用,附近度假村的氣溫日較差會減小,D錯誤。]
3.A 4.C [第3題,材料信息表明,城市熱島效應指的是城區比郊區溫度高的現象,讀圖可知,銀川白天郊區的溫度高于城區,無熱島現象,夜間城區溫度高于郊區,出現明顯的熱島現象,因此A符合題意。故選A。第4題,郊區農業發達,農作物的熱容量相對較大,因此不會導致郊區溫度較高,排除A;城區工業發達,工業廢熱排放量大,應導致城區溫度高于郊區,排除B;銀川市的氣候大陸性較強,水分條件較差,郊區植被稀疏,裸地廣闊,熱容量小,白天升溫快,導致溫度可能高于城區,C符合題意;如果城區綠地較少,則城區的熱容量較小,白天升溫則較快,應導致白天城區溫度高于郊區,排除D。故選C。]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新兴县| 介休市| 鹰潭市| 文水县| 曲阜市| 高密市| 庆阳市| 内丘县| 邢台市| 定边县| 昭平县| 大田县| 安西县| 孟津县| 精河县| 阿拉善右旗| 凤冈县| 丹凤县| 土默特右旗| 奇台县| 历史| 洪洞县| 东海县| 铜鼓县| 永春县| 黄山市| 宁阳县| 扬中市| 馆陶县| 奎屯市| 临高县| 宿迁市| 左云县| 屯留县| 宜宾县| 呼玛县| 卫辉市| 噶尔县| 城步| 陇南市| 连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