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教學內容 《國家機構有哪些》教學設計 課時教學目標 1. 學生能夠準確說出國家機構的定義和分類,明確中央國家機關和地方國家機關的區別及各自的職權范圍。 2. 理解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內涵,掌握人民通過選舉產生人大代表,組成人民代表大會行使國家權力的過程。 3. 了解 “一府一委兩院” 的產生及與人民代表大會的關系,認識到國家機關及工作人員為人民服務的本質。 4. 通過閱讀憲法原文,學生能夠準確指出不同國家機關的職權依據,樹立法治意識。教學重難點 (一)教學重點 1. 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內涵及運行機制。 2. 不同國家機關的職權范圍及相互關系。 (二)教學難點 1. 理解國家機關為人民服務的本質,培養學生的公民責任感。 2. 引導學生樹立法治意識,明確憲法在國家機構運行中的最高法律地位。教學方法 (一)講授法 (二)案例分析法 (三)小組討論法 (四)角色扮演法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展示一組國家重大活動的圖片,如國慶閱兵、兩會召開等。 引導語:“同學們,當我們看到這些震撼人心的國家重大活動場景時,有沒有想過在這些盛大活動的背后,都有哪些國家機構在默默發揮著作用呢?今天,就讓我們一起走進國家機構的世界,去探尋它們的奧秘。” 提問:“請大家仔細觀察這些圖片,說一說你認為可能有哪些國家機構參與了這些活動呢?” 學生思考并回答,可能會提到軍隊相關部門參與國慶閱兵,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等機構參與兩會召開等。 提問學生:在日常生活中,你接觸過哪些國家機構?它們都為我們做了哪些事情? 引導語:“其實,國家機構不僅在重大活動中發揮著重要作用,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也無處不在。那么,同學們在平時的生活中都接觸過哪些國家機構呢?它們又為我們做了哪些實實在在的事情呢?” 學生回答,可能會提到公安局辦理身份證、學校組織消防演練時有消防隊參與、去醫院看病涉及衛生部門的監管等。 二、認識國家機構 定義講解 (1)講解國家機構的定義:國家機構是國家為實現其職能而建立起來的一整套國家機關的統稱。 舉例說明:“就像一個龐大的機器需要各個部件協同工作一樣,國家也需要不同的機構來共同實現國家的各項職能。比如,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制定法律,國務院管理國家事務,人民法院解決糾紛等,這些都是國家機構的具體體現。” (2)舉例說明國家機構的具體形式,如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國務院、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等。 展示圖片:分別展示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的會場、國務院辦公大樓、人民法院的法庭、人民檢察院的標志等圖片,讓學生對這些國家機構有更直觀的認識。 講解特點:“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是我國的最高國家權力機關,代表著人民行使國家權力;國務院是最高國家行政機關,負責國家的行政管理工作;人民法院是國家的審判機關,維護法律的公正;人民檢察院是國家的法律監督機關,確保法律的正確實施。” 分類介紹 (1)介紹國家機構分為中央國家機關和地方國家機關。 引導語:“國家機構就像一棵大樹,有主干也有分支。中央國家機關就像是大樹的主干,在全國范圍內行使職權;而地方國家機關則像是大樹的分支,代表國家在所在區域內行使職權。” (2)通過地圖展示中央國家機關和地方國家機關的分布及職權范圍。 展示中國地圖,標注出中央國家機關所在地北京,并介紹中央國家機關在全國范圍內行使的職權,如制定全國性的政策法規、領導全國的經濟建設等。 然后以某個省或市為例,展示地方國家機關在該區域內行使的職權,如地方政府管理當地的教育、醫療、交通等事務。 三、人民代表大會制度 人民代表的產生 (1)講解我國人口眾多的國情,引出人民通過選舉產生人大代表的必要性。 引導語:“同學們,我們國家是一個擁有十幾億人口的大國,如果讓每一個人都直接參與國家事務的管理,那是不現實的。所以,我們通過選舉產生人大代表,讓他們代表我們行使國家權力。” 數據說明:“我國有十四億多人口,這么龐大的人口數量,如果沒有一種有效的代表制度,國家的管理將變得非常困難。而通過選舉人大代表,就可以把人民的意愿集中起來,更好地實現人民當家作主。” (2)展示選舉過程的圖片和視頻,介紹人大代表的產生方式和條件。 播放選舉視頻:展示選民登記、投票選舉等過程,讓學生了解選舉的嚴肅和公正。 講解條件:“人大代表一般要具備一定的政治素質、文化水平和社會責任感。他們來自各行各業的勞動者,能夠代表不同群體的利益,為人民服務。” 人民代表大會的含義及職能 (1)播放視頻資料《百科:人民代表大會》,解讀人民代表大會的含義。 觀看視頻后提問:“從視頻中,你了解到人民代表大會是一個什么樣的機構呢?” 引導學生總結人民代表大會的性質和地位。 (2)教師進一步補充說明人民代表大會的內涵和基本信息,強調人民代表大會是我國的國家權力機關。 詳細講解:“人民代表大會是由人民選舉產生的代表組成的,它代表著人民的意志,行使國家權力。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是我國的最高國家權力機關,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是地方國家權力機關。” (3)組織學生閱讀憲法相關條文,了解人民代表大會的職權。人民代表大會行使立法權、決定權、任免權和監督權。 分發憲法條文資料,讓學生分組閱讀并討論人民代表大會的各項職權。 小組匯報:每個小組派代表匯報對某一項職權的理解,如立法權是制定法律的權力,決定權是對國家重大事項作出決定的權力等。 人民代表大會與其他國家機關的關系 (1)播放十三屆全國人大選舉領導人視頻片段,展示國家領導人是在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上選舉產生的。 觀看視頻后提問:“從這個視頻中,你能看出全國人民代表大會與國家領導人之間有什么關系嗎?” 引導學生理解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的最高任免權。 (2)通過案例分析,引導學生理解 “一府一委兩院” 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產生,對其負責,受其監督。 案例展示:以某個具體的政策制定或法律執行過程為例,說明國務院、監察委員會、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在工作中如何接受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的監督。 小組討論:組織學生討論 “一府一委兩院” 為什么要對全國人民代表大會負責,受其監督。 總結歸納:充分表明,國家的一切權力屬于人民。人民通過選舉代表組成人民代表大會,再由人民代表大會產生其他國家機關,實現了人民當家作主。 四、國家機關的職權 憲法依據 (1)引導學生閱讀憲法原文,了解國家機關的職權是由憲法規定的。明確憲法是規定國家機關職權的根本法律依據,樹立法治意識。 發放憲法文本,讓學生查找與不同國家機關職權相關的條文。 提問引導:“請大家在憲法中找到關于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國務院、監察委員會、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職權的規定,說說你對這些規定的理解。” (2)組織學生進行憲法條文解讀活動,加深學生對國家機關職權依據的理解。 分組解讀:將學生分成若干小組,每個小組負責解讀一個國家機關的職權條文。 展示匯報:各小組派代表展示對所負責國家機關職權條文的解讀成果,其他小組可以進行提問和補充。 不同國家機關的職權介紹 (1)全國人民代表大會 展示人民代表大會開幕式,通過新聞材料、代表大會會議內容展示其職權。 播放視頻:播放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開幕式的精彩片段,讓學生感受大會的莊嚴和神圣。 新聞分析:選取一些與全國人民代表大會行使職權相關的新聞報道,如通過某項重要法律、決定國家重大事項等,讓學生分析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在這些事件中的作用。 總結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是我國最高國家權力機關,行使立法權、決定權、任免權和監督權。 詳細闡述:分別解釋立法權、決定權、任免權和監督權的具體含義和表現形式,如立法權是制定和修改法律的權力,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通過制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等法律體現了立法權;決定權是對國家重大事項作出決定的權力,如決定國家的經濟發展規劃等。 (2)人民政府 展示人民政府官方網站信息、視頻資料等,介紹政府作為行政機關代表國家在經濟、社會等領域行使管理職權,提供公共服務,與我們的生活密切相關。 網站展示:通過大屏幕展示人民政府官方網站的頁面,介紹政府的機構設置、職能部門和主要工作內容。 視頻介紹:播放政府在經濟建設、社會管理、民生保障等方面的工作視頻,如修建道路、改善教育條件、提供醫療服務等。 強調政府作為行政機關的重要性,以及在國家治理中的關鍵作用。 講解作用:政府通過制定政策、實施管理、提供服務等方式,保障國家的經濟發展、社會穩定和人民的幸福生活。例如,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中,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果斷措施,保障了人民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 (3)監察委員會 教師講解監察委員會的設立背景和職能,強調監察委員會對所有行使公權力的公職人員進行監察,確保權力的正確行使。 背景介紹:講解監察委員會設立的歷史背景和現實意義,強調加強對權力運行的監督和制約是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重要舉措。 職能闡述:詳細說明監察委員會的主要職能,包括監督、調查、處置等。通過案例分析,讓學生了解監察委員會如何對公職人員進行監察,確保他們廉潔奉公、依法履職。 (4)法院 通過官網信息、視頻資料、案件分析等展示法院職權。 官網展示:展示人民法院官方網站的頁面,介紹法院的機構設置、審判流程和典型案例。 視頻播放:播放法院庭審的視頻片段,讓學生了解法院審判的過程和嚴肅性。 案件分析:選取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案件,分析法院在解決民事糾紛、行政爭議、懲治違法犯罪行為等方面的作用。 總結人民法院依法審判各類案件,解決民事糾紛、行政爭議,懲治違法犯罪行為,維護社會主義的政治、經濟和法律制度,保護國家、集體和個人的合法權益。 強調法院作為審判機關的重要性,以及在維護社會公平正義中的關鍵作用。例如,通過公正審判,保障當事人的合法權益,維護法律的尊嚴和權威。 (5)檢察院 介紹檢察院的職能,包括提起公訴、法律監督等。 職能講解:詳細說明檢察院的主要職能,如提起公訴是代表國家對犯罪嫌疑人提起刑事訴訟;法律監督是對公安機關、人民法院等司法機關的執法活動進行監督,確保法律的正確實施。 案例分析:通過具體案例,讓學生了解檢察院在提起公訴和法律監督方面的作用。例如,檢察院對某起重大刑事案件提起公訴,維護了社會的安全和穩定。 通過案例分析,讓學生了解檢察院在維護法律公正和社會公平正義方面的重要作用。 強調檢察院作為法律監督機關的重要性,以及在保障法律公正實施中的關鍵作用。例如,通過對司法機關的監督,防止權力濫用,維護社會公平正義。 五、國家機關為人民服務 形象解讀 (1)提問學生:國家機關工作人員的形象有什么共同特點? 引導語:“同學們,我們在生活中可能會看到不同的國家機關工作人員,他們的形象有什么共同特點呢?大家想一想,然后說一說你的看法。” 學生回答,可能會提到穿著制服、嚴肅認真、有責任感等。 (2)引導學生認識到有些工作崗位比較特殊,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在履職時必須穿制服。 講解原因:“為什么有些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在工作時要穿制服呢?這是因為他們的工作崗位比較特殊,穿制服可以體現他們的職業身份和權威性,也便于群眾識別和監督。” 舉例說明:如警察穿著警服、法官穿著法袍、海關工作人員穿著海關制服等,這些制服都有特定的含義和象征。 (3)組織學生分享身邊日常生活中穿制服的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如海關、法官及市場監督部門的工作人員等,并交流自己的感受。 小組分享:學生分成小組,分享自己在生活中看到的穿制服的國家機關工作人員的經歷和感受。 全班交流:每個小組派代表在全班范圍內交流分享,其他同學可以提問和補充。 本質分析 (1)總結人民是國家的主人。一切國家機關和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必須依靠人民的支持,按照憲法和法律規定行使職權,自覺接受人民監督,努力為人民服務。 引導語:“同學們,我們知道國家的一切權力屬于人民。那么,國家機關和國家機關工作人員應該怎樣為人民服務呢?” 總結要點:強調國家機關和工作人員要以人民為中心,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他們必須依靠人民的支持,因為人民是國家的主人,他們的權力是人民賦予的。同時,要按照憲法和法律規定行使職權,不能濫用權力。還要自覺接受人民的監督,確保權力的正確行使。 (2)通過案例分析,讓學生理解國家機關為人民服務的具體表現,如政府解決民生問題、法院公正審判等。 政府案例:以政府解決貧困地區教育問題為例,說明政府如何通過投入資金、改善教學條件、加強師資隊伍建設等方式,為人民提供優質的教育服務。 法院案例:以某起重大民事糾紛案件的公正審判為例,說明法院如何通過依法裁判,維護當事人的合法權益,體現為人民服務的宗旨。 引導學生思考:“從這些案例中,我們可以看出國家機關為人民服務的哪些具體表現呢?我們作為公民,應該如何支持和監督國家機關的工作呢?”教學反思 通過本節課的教學,學生對國家機構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掌握了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內涵和國家機關的職權范圍。在教學過程中,采用多種教學方法,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了教學效果。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之處,如部分學生在討論和發言中不夠積極主動,需要進一步引導和鼓勵。在今后的教學中,將更加注重學生的主體地位,采用更加多樣化的教學手段,提高學生的參與度和學習積極性。同時,加強與實際生活的聯系,讓學生更好地理解國家機構在社會中的作用,培養學生的公民意識和責任感。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