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第08講 探索勾股定理(第2課時)(1個知識點(diǎn)+12大題型+18道強(qiáng)化訓(xùn)練)(含答案) 2024-2025學(xué)年八年級數(shù)學(xué)上冊同步學(xué)與練(浙教版)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第08講 探索勾股定理(第2課時)(1個知識點(diǎn)+12大題型+18道強(qiáng)化訓(xùn)練)(含答案) 2024-2025學(xué)年八年級數(shù)學(xué)上冊同步學(xué)與練(浙教版)

資源簡介

第 08 講 探索勾股定理(第 2 課時)(1 個知識點(diǎn)+12 大題型+18
道強(qiáng)化訓(xùn)練)
課程標(biāo)準(zhǔn) 學(xué)習(xí)目標(biāo)
①勾股定理的應(yīng)用 1. 掌握勾股定理的應(yīng)用;
知識點(diǎn) 01:勾股定理的應(yīng)用
勾股定理的作用
已知直角三角形的任意兩條邊長,求第三邊;
用于解決帶有平方關(guān)系的證明問題;
3. 與勾股定理有關(guān)的面積計算;
4.勾股定理在實際生活中的應(yīng)用.
【即學(xué)即練 1】
1.如圖所示的是一個長方體筆筒,底面的長、寬分別為8cm 和6cm,高為10cm,將一支長為18cm的簽字
筆放入筆筒內(nèi),則簽字筆露在筆筒外的的長度最少為( )
A.10cm B. 18 -10 2 cm C.8cm D.10 2cm
【答案】B
【分析】長方體內(nèi)斜對角線是最長的,當(dāng)簽字筆在筆筒里對角放置的時候露在外面的長度最小,求出筆筒
的對角線長度即可得簽字筆露在外面的最短長度.
【詳解】解:由題意知:筆筒底面對角長為 62 + 82 = 10 cm ,
∴筆筒的對角線長: 102 +102 =10 2 cm ,
∵簽字筆長18cm,
∴簽字筆露在筆筒外面的最短長度是: 18 -10 2 cm.
故選:B.
【點(diǎn)睛】本題主要考查了勾股定理的應(yīng)用,熟練掌握勾股定理是解題的關(guān)鍵.
【即學(xué)即練 2】
2.如圖,這是一個供滑板愛好者使用的U 形池,該U 形池可以看作是一個長方體去掉一個“半圓柱”而成,
中間可供滑行部分的截面是弧長為12m 的半圓,其邊緣 AB = CD = 20m(邊緣的寬度忽略不計),點(diǎn)E 在CD
上,CE = 4m.一滑板愛好者從A 點(diǎn)滑到E 點(diǎn),則他滑行的最短距離為( )
A. 28m B. 24m C. 20m D.18m
【答案】C
【分析】滑行的距離最短,即是沿著 AE 的線段滑行,我們可將半圓展開為矩形來研究,展開后,A 、 D、
E 三點(diǎn)構(gòu)成直角三角形,AE 為斜邊,AD 和DE 為直角邊,寫出 AD 和DE 的長,根據(jù)題意,由勾股定理即
可得出 AE 的距離.
【詳解】解:將半圓面展開可得:
AD =12 米,DE = DC - CE = AB - CE =16米,
在Rt△ADE 中,
AE = 122 +162 = 20(米).
即滑行的最短距離為 20米.
故選:C.
【點(diǎn)睛】本題考查了平面展開 - 最短路徑問題,U 型池的側(cè)面展開圖是一個矩形,此矩形的寬是半圓的弧長,
矩形的長等于 AB = CD = 20m.本題就是把U 型池的側(cè)面展開成矩形,“化曲面為平面”,用勾股定理解決.
題型 01 求梯子滑落高度
1.如圖,將長為10m 的梯子 斜靠在墻上,使其頂端 A 距離地面 6m.若將梯子頂端 A 向上移動 2m,則
梯子底端 B 向左移動( )
A.10m B.6m C.4m D.2m
【答案】D
【分析】本題考查了勾股定理的應(yīng)用,根據(jù)題意畫出對應(yīng)幾何圖形,求出B C 即可求解.
【詳解】解:如圖所示:
由題意得: AC = 6 m, AB =10 m,
∴BC = AB2 - AC 2 = 8 m,
∵ A C = 6 + 2 = 8 m, A B =10 m,
∴B C = A B 2 - A C 2 = 6 m,
∴梯子底端 B 向左移動了:BC - B C = 2m
故選:D
2.如圖:5 米長的滑梯 開始在 B 點(diǎn)距墻面水平距離 3 米,當(dāng)向后移動 1 米,A 點(diǎn)也隨著向下滑
一段距離,則下滑的距離 (大于、小于或等于)1 米.
【答案】等于
【分析】本題主要考查勾股定理的應(yīng)用,勾股定理:兩直角邊的平方和等于斜邊的平方.
直接利用勾股定理得出 AO 的長,進(jìn)而求出OA 的長,即可得出答案.
【詳解】解:由題意可得: AB = 5m, BO = 3m ,
故 AO = 52 - 32 = 4(m) ,
∵當(dāng) B 向后移動 1 米,
\OB = 4m ,
\ A O = 52 - 42 = 3(m) ,
則 AA =1m.
故A 下滑的距離為 1 米,
故答案為:等于.
3.如圖,一架 2.5m 長的梯子斜靠在墻上,此時梯足 B 距底端 O 為 0.7m.
(1)求OA的長度.
(2)如果梯子下滑 0.4m,則梯子滑出的距離是否等于 0.4m?請通過計算來說明理由.
【答案】(1)OA的長度為 2.4m
(2)不等于,滑出的距離為 0.8m,理由見解析
【分析】本題考查勾股定理的應(yīng)用:
(1)直接利用勾股定理求出OA的長即可;
(2)勾股定理求出OD 的長,進(jìn)而求出BD的長,進(jìn)行判斷即可.
【詳解】(1)解:由題意,得: AOB = 90°,OB = 0.7m, AB = CD = 2.5m,
由勾股定理,得:OA = AB2 - OB2 = 2.4m;
(2)不等于,理由如下:
由題意,得: AC = 0.4m ,
∴OC = OA - AC = 2m,
在RtVCOD 中,由勾股定理,得:OD = CD2 - OC 2 =1.5m ,
∴BD = OD - OB = 0.8 0.4;
故不等于 0.4m.
題型 02 求旗桿高度
1.某興趣小組要測量學(xué)校旗桿的高度,他們發(fā)現(xiàn)系在旗桿頂端的繩子剛好垂到地面,若緊拉繩子的末端向
后退 6m后發(fā)現(xiàn)繩子末端到地面的距離為 2m,則旗桿的高度是(  )
A.5m B.10m C.13m D.17m
【答案】B
【分析】本題主要考查了勾股定理的應(yīng)用,解決問題的關(guān)鍵是熟練掌握勾股定理解直角三角形.
【詳解】解:如圖,設(shè)旗桿的高度 AB 為 xm ,則繩子 AC 的長度為 xm ,過點(diǎn) C 作CE ^ AB 于點(diǎn) E,
則EC = BD = 6m,CD = EB = 2m ,
在Rt△AEC 中,
2
根據(jù)勾股定理可得 x - 2 + 62 = x2,
解得 x =10 ,
\旗桿的高度是10m,
故選:B.
2.如圖 1,在綜合實踐小組測量旗桿高度的活動中,同學(xué)們發(fā)現(xiàn)旗桿上的繩子垂到地面還多出了 1 米,如
圖 2,當(dāng)把繩子向外拉直并使繩子底端剛好落到點(diǎn)C 處,經(jīng)過測量此時繩子底端C 到旗桿底部A 的距離是 5
米,則旗桿 AB 的高度為 米
【答案】12
【分析】本題主要考查了勾股定理的實際應(yīng)用,設(shè)旗桿的高度為 x 米,則 AB = x 米,BC = x +1 米,在
Rt△ABC 中,由勾股定理得 x +1 2 = x2 + 52 ,解方程即可得到答案.
【詳解】解:設(shè)旗桿的高度為 x 米,則 AB = x 米,BC = x +1 米,
由題意得: AC = 5米,
在Rt△ABC 中,由勾股定理得 AC 2 = AB2 + BC 2 ,
∴ x +1 2 = x2 + 52 ,
解得 x =12 ,
∴ AB =12米,
∴旗桿的高度為 12 米,
故答案為:12.
3.小龍在放風(fēng)箏時想測量風(fēng)箏離地面的垂直高度,通過如圖勘測,得到如下記錄:①測得水平距離BC 的
長為 12 米;②根據(jù)手中剩余線的長度計算出風(fēng)箏線 AB 的長為 13 米;③小龍牽線放風(fēng)箏的手到地面的距離
CD長為 1.5 米.
(1)求風(fēng)箏到地面的距離線段 AD 的長;
(2)如果小龍想要風(fēng)箏沿CA方向再上升 4 米,BC 和CD的長度不變,則他應(yīng)該再放出_____米線.
【答案】(1)6.5
(2)2
【分析】本題考查勾股定理的應(yīng)用.
(1)先用勾股定理求 AC ,再求 AD 即可;
(2)先求上升 4 米后的 AC 的長度,再用勾股定理求線長,最后求差即可.
【詳解】(1)解:Q AC ^ BC
\ ACB = 90°
Q AB = 13, BC = 12
\ AC = 132 -122 = 5
QCD =1.5
\ AD = AC +CD = 5+1.5 = 6.5;
(2)Q風(fēng)箏沿CA方向再上升 4 米
\ AC = 5+ 4 = 9
\ AB = 92 +122 =15
\他應(yīng)該再放出線長為15 - 13 = 2 (米).
故答案為:2.
題型 03 求小鳥飛行距離
1.如圖,有兩棵樹 AB 和CD(都與水平地面 AC 垂直),樹 AB 高 8 米,樹梢 D 到樹 AB 的水平距離DE
(DE ^ AB)的長度為 8 米, AE = CD = 2米,一只小鳥從樹梢 D 飛到樹梢 B,則它至少要飛行的長度為
( )
A.10 米 B.9 米 C.8 米 D.7 米
【答案】A
【分析】本題考查了勾股定理的應(yīng)用,正確作出輔助線構(gòu)造直角三角形是解題的關(guān)鍵.連接BD,求出BE = 6
米,然后由勾股定理求出BD的長即可.
【詳解】解:如圖,連接BD,
∵DE ^ AB
∴ BED = 90°
∵樹 AB 高 8 米, AE = CD = 2米,
∴BE = 6米,
∵DE = 8米,
∴BD = 62 + 82 =10米,
故選 A.
2.如圖,有兩棵樹,一棵高為 20米,另一棵高為10米,兩樹相距 24米.若一只小鳥從一棵樹的樹梢飛到
另一棵樹的樹梢,那么小鳥至少飛行 米.
【答案】26
【分析】本題考查了勾股定理與實際問題,根據(jù)題意構(gòu)建模型,過點(diǎn) B 作BA ^ CD ,交CD于點(diǎn) A,由題意
可得CD = 20m,BE =10m,DE = 24m ,根據(jù)題意可證明四邊形 ADEB 是矩形, AB = DE = 24m ,
AD = BE =10m,可得 AC =10m,在RtVBAC 中, BAC = 90°,根據(jù)勾股定理得BC = 26m,即可得,掌
握兩點(diǎn)之間線段最短,矩形的判定,勾股定理,根據(jù)題意構(gòu)建出模型是解題的關(guān)鍵.
【詳解】解:如圖所示,過點(diǎn) B 作BA ^ CD ,交CD于點(diǎn) A,
由題意可得CD = 20m,BE =10m,DE = 24m ,
∵ BAD = ADE = DEB = 90°,
∴四邊形 ADEB 是矩形,
∴ AB = DE = 24m, AD = BE =10m,
∴ AC = CD - AD = 20 -10 =10(m),
在RtVBAC 中, BAC = 90°,根據(jù)勾股定理得,
BC = AC 2 + AB2 = 102 + 242 = 26(m) ,
即一只小鳥從一棵樹的樹梢飛到另一棵樹的樹梢,那么小鳥至少飛行 26m,
故答案為: 26.
3.如圖,有兩棵樹,一棵樹高 AC 是 10 米,另一棵樹高 BD 是 4 米,兩樹相距 8 米(即 CD=8 米),一只
小鳥從一棵樹的樹梢 A 點(diǎn)處飛到另一棵樹的樹梢 B 點(diǎn)處,則小鳥至少要飛行多少米?
【答案】小鳥至少飛行了 10 米
【分析】根據(jù)“兩點(diǎn)之間線段最短”可知:小鳥沿著兩棵樹的樹梢進(jìn)行直線飛行,所行的路程最短,運(yùn)用勾股
定理可將兩點(diǎn)之間的距離求出.
【詳解】解:如圖,大樹高為 AC=10 米,小樹高為 BD=4 米,
過點(diǎn) B 作 BE⊥AC 于 E,則四邊形 EBDC 是矩形,連接 AB,
∴EC=BD=4(米),EB=CD=8(米),
∴AE=AC-EC=10-4=6(米),
在RtVAEB中, AB = AE2 + BE2 =10(米),
答:小鳥至少飛行了 10 米.
【點(diǎn)睛】本題考查勾股定理的應(yīng)用,善于觀察題目的信息是解題的關(guān)鍵.
題型 04 求大樹折斷前的高度
1.《九章算術(shù)》是中國傳統(tǒng)數(shù)學(xué)的重要著作之一,奠定了中國傳統(tǒng)數(shù)學(xué)的基本框架.其中記載了一道“折竹
抵地”問題;今有竹高一丈,末折抵地,去根三尺.問折高者幾何?大意是;“一根竹子,原高一丈(一丈
=10 尺),中部有一處折斷,竹稍恰好抵地,抵地處離竹子底部 3 尺遠(yuǎn),”問折斷處離地面的高度是多少尺?
(  )
9 91 109
A.4 B. C. D.
2 20 20
【答案】C
【分析】此題主要考查了勾股定理的應(yīng)用.根據(jù)題意結(jié)合勾股定理得出折斷處離地面的高度即可.
【詳解】解:設(shè)折斷處離地面 x 尺,
根據(jù)題意可得: x2 + 32 = (10 - x)2 ,
91
解得: x = 20 .
91
答:折斷處離地面 尺.
20
故選:C.
2.如圖,風(fēng)雨過后一棵大樹被折斷,折斷處離地面的高度為0.8m,倒下后樹頂端著地點(diǎn)A 距樹底端 B 的距
離為1.5m,一只蝸牛從樹頂端的A 處出發(fā),以 20cm / min 的速度沿樹干向上爬行,則它爬到折斷處C 所需的
時間為 min .
【答案】8.5
【分析】本題考查的是勾股定理的應(yīng)用,根據(jù)勾股定理求出 AC 的長是解答此題的關(guān)鍵.
由勾股定理求出 AC 的長,即可解決問題.
【詳解】解:在Rt△ABC 中, BC = 0.8m, AB =1.5m,
\ AC = AB2 + BC 2 = 1.52 + 0.82 =1.7 m =170cm ,
\170 20 = 8.5(min),
即爬到折斷處C 所需的時間為8.5min,
故答案為:8.5.
3.如圖,《九章算術(shù)》中記載了一個“折竹抵地”問題:今有竹高一丈,末折抵地,去本三尺,問折者高幾何
意思是:有一根竹子,原高一丈(1 丈=10尺),現(xiàn)被風(fēng)折斷,尖端落在地上,竹尖與竹根的距離三尺,求
折斷處離地面的高度.
【答案】 4.55尺
【分析】本題主要考查了勾股定理的應(yīng)用,解題的關(guān)鍵是熟練掌握勾股定理,在一個直角三角形中,兩條
直角邊分別為 a、b,斜邊為 c,那么 a2 + b2 = c2.設(shè)竹子折斷處離地面 x 尺,則斜邊為 (10 - x)尺,根據(jù)勾股
定理列出方程,解方程即可.
【詳解】解:設(shè)竹子折斷處離地面 x 尺,則斜邊為 (10 - x)尺,
根據(jù)勾股定理得 x2 + 32 = (10 - x)2 ,
解得: x = 4.55
答:折斷處離地面的高度是 4.55尺.
題型 05 解決水杯中筷子問題
1.一支鉛筆斜放在圓柱體的筆筒中,如圖所示,筆筒的內(nèi)部底面直徑是6cm,內(nèi)壁高8cm .若這支鉛筆在
筆筒外面部分長度是5cm,則這支鉛筆的長度是( ) cm.
A.10 B.15 C.20 D.25
【答案】B
【分析】首先根據(jù)題意畫出圖形,利用勾股定理計算出 AC 的長度.然后結(jié)合題意即可求解.
此題主要考查了勾股定理的應(yīng)用,正確得出筆筒內(nèi)鉛筆的長度是解決問題的關(guān)鍵.
【詳解】解:如圖:
根據(jù)題意可得圖形: AB = 8cm, BC = 6cm,
在Rt△ABC 中: AC = AB2 + BC 2 =10cm ,
∵這支鉛筆在筆筒外面部分長度是5cm,
∴這支鉛筆的長度是10 + 5 =15 cm .
故選:B.
2.如圖,已知釣魚桿 AC 的長為 5 米,露在水面上的魚線BC 長為 3 米,某釣魚者想看看魚鉤上的情況,把
魚竿 AC 轉(zhuǎn)動到 AC 的位置,此時露在水面上的魚線B C 長度為 4 米,則BB 的長為 米.
【答案】1
【分析】本題主要考查了勾股定理的應(yīng)用,根據(jù)勾股定理分別求出 AB 和 AB ,再根據(jù) BB = AB - AB 即可得
出答案,根據(jù)勾股定理求出 AB 和 AB 是解題的關(guān)鍵.
【詳解】在Rt△ABC 中, AC = 5m,BC = 3m ,
∴ AB = AC 2 - BC 2 = 52 - 32 = 4 m ,
在Rt△AB C 中, AC = 5m ,B C = 4m,
∴ AB = AC 2 - B C 2 = 52 - 42 = 3 m ,
∴BB = AB - AB = 4 - 3 =1 m ,
故答案為:1.
3.如圖,一個直徑為10cm(即 BC =10cm )的圓柱形杯子,在杯子底面的正中間點(diǎn) E 處豎直放一根筷子,
筷子露出杯子外1cm(即 FG = 1cm),當(dāng)筷子GE 倒向杯壁時(筷子底端不動),筷子頂端正好觸到杯壁 D,
求筷子GE 的長度.
【答案】13cm
【分析】設(shè)杯子的高度是 xcm,則筷子的高度為 x +1 cm ,根據(jù)勾股定理列出方程,解方程即可得到答案,
根據(jù)勾股定理列出方程是解題的關(guān)鍵.
【詳解】解:設(shè)杯子的高度是 xcm,則筷子的高度為 x +1 cm ,
∵杯子的直徑為10cm,
∴DF = 5cm ,
在RtVDEF 中,由勾股定理得:
x2 + 52 = (x +1)2 ,
解得 x =12 ,
∴筷子EG =12 +1 =13 cm .
答:筷子GE 的長度為13cm .
題型 06 解決航海問題
1.兩只蝸牛從同一地點(diǎn)同時出發(fā),一只以3m / min 的速度向北直行,一只以 4m / min的速度向東直行,1min
后兩只蝸牛相距( )
A.5m B.3 2m C. 4 2m D. 4.5m
【答案】A
【分析】本題考查勾股定理,分別計算一分鐘兩只蝸牛行走的路程,再根據(jù)勾股定理計算即可.
【詳解】解:3 1 = 3, 4 1 = 4,
∵一只以3m / min 的速度向北直行,一只以 4m / min的速度向東直行,
∴夾角為直角,
∵32 + 42 = 52,
∴1min 后兩只蝸牛相距5m,
故選:A.
2.如圖,甲、乙兩船同時從港口A 出發(fā),甲船以30海里 / 時的速度沿北偏東35°方向航行,乙船沿南偏東55°
方向航行, 2小時后,甲船到達(dá)C 島,乙船到達(dá) B 島,若C , B 兩島相距100海里,乙船的速度是 海
里 / 時.
【答案】40
【分析】根據(jù)已知判定 CAB 為直角,根據(jù)路程公式求得 AC 的長.再根據(jù)勾股定理求得 的長,從而根
據(jù)公式求得其速度.
本題考查了直角三角形的判定及方向角的掌握情況,關(guān)鍵是根據(jù)勾股定理解答.
【詳解】解:如圖,
Q甲的速度是30海里 / 時,時間是 2小時,
\ AC = 60海里.
Q EAC = 35°, FAB = 55°,
\ CAB = 90°.
QBC =100海里,
\ AB = BC 2 - AC 2 = 1002 - 602 = 80海里.
Q乙船也用 2小時,
\乙船的速度是 40 海里 / 時,
故答案為:40.
3.某天,暴風(fēng)雨突然來襲,海上搜救中心接到海面上遇險船只從 A,B 兩地發(fā)出的求救信號.搜救中心及
時派出甲、乙兩艘搜救艇同時從港口 O 出發(fā),甲搜救艇以 12 海里/時的速度沿北偏東 40°的方向向 A 地出發(fā),
乙搜救艇以 16 海里/時的速度沿南偏東50°的方向向 B 地出發(fā),2 小時后,甲、乙兩艘搜救艇同時到達(dá)遇險
船只 A,B 處.求此時甲、乙兩艘搜救艇之間的距離 AB .
【答案】此時甲、乙兩艘搜救艇之間的距離 AB 是 40 海里
【分析】本題主要考查了方向角的有關(guān)計算,勾股定理的應(yīng)用,先根據(jù)題意得出 1 = 40°, 2 = 50°,
OA = 2 12 = 24(海里),OB = 2 16 = 32(海里),證明VAOB 為直角三角形,再根據(jù)勾股定理求出結(jié)果即
可.
【詳解】解:由題意,得:
1 = 40°, 2 = 50°,OA = 2 12 = 24(海里),OB = 2 16 = 32(海里),
∴ AOB =180° - 1- 2
=180° - 40° - 50°
= 90°,
在RtVAOB 中,由勾股定理得: AB2 = OA2 + OB2 =1600 ,
∴ AB = 1600 = 40(海里),
答:此時甲、乙兩艘搜救艇之間的距離 AB 是 40 海里.
題型 07 求河寬
1.為了培養(yǎng)學(xué)生的數(shù)學(xué)核心素養(yǎng),提高學(xué)生發(fā)現(xiàn)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2024 年昭通市某學(xué)校
的 156 班組織了一次課外研學(xué)活動.在研學(xué)活動中,王宇同學(xué)欲控制遙控輪船勻速垂直橫渡一條河,但由
于水流的影響,實際上岸地點(diǎn) F 與欲到達(dá)地點(diǎn) E 相距 10 米,結(jié)果輪船在水中實際航行的路程HF 比河的寬
度EH 多 2 米,則河的寬度EH 是( ).
A.8 米 B.12 米 C.16 米 D.24 米
【答案】D
【分析】本題考查了勾股定理的應(yīng)用,根據(jù)題意可知△EFH 為直角三角形,根據(jù)勾股定理列方程就可求出
直角邊EH 的長度.
【詳解】解:根據(jù)題意可知 EF =10 米,
設(shè)EH = x ,則HF = x + 2,
Rt△EFH 中,由勾股定理得FH 2 = EF 2 + EH 2 ,
x + 2 2即 =102 + x2,
解得 x = 24.
∴該河的寬度EH 為 24 米.
故選:D.
2.《九章算術(shù)》是古代數(shù)學(xué)著作,書中記載:“今有開門去閫(讀 kǔn,門檻)一尺,不合二寸,問:門廣
幾何?”題目大意是如圖①、圖②(圖②為圖①的俯視示意圖),今推開雙門,門框上點(diǎn)C 和點(diǎn)D到門檻 AB
的距離DE 為 1 尺(1 尺=10寸),雙門間的縫隙CD為 2 寸,則門寬 AB 的長是 寸.
【答案】101
3.為實現(xiàn)核心素養(yǎng)導(dǎo)向的教學(xué)目標(biāo),走向綜合性、實踐性的課程教學(xué)變革,某中學(xué)推進(jìn)項目式學(xué)習(xí),組織
八年級數(shù)學(xué)研學(xué)小組進(jìn)行了“測量隧道長度”的項目式學(xué)習(xí)活動.
項目主題 測量隧道的長度 AB
測量工具 測角儀、測距儀等
測量示意圖
數(shù)據(jù)說明 ACB + ABC = 90°,BC = 750米, AC = 210米
特別說明 測量過程中注意保障人身安全!
請你根據(jù)以上測量結(jié)果,計算隧道的長度 AB .
【答案】720 米
【分析】該題主要考查了勾股定理的應(yīng)用,解題的關(guān)鍵是讀懂題意.
根據(jù)題意證明VABC 為直角三角形,再根據(jù)勾股定理即可求解.
【詳解】解:Q ACB + ABC = 90°,
\ BAC =180° - ACB + ABC = 90°,
\VABC 為直角三角形.
QBC = 750 米, AC = 210米,
\ AB = BC 2 - AC 2 = 7502 - 2102 = 720(米).
即隧道的長度 AB 為 720 米.
題型 08 求臺階上地毯長度
1.如圖,要為一段高為 5 米, 長為 13 米的樓梯鋪上紅地毯,則紅地毯的長度至少為( )
A.18 米 B.17 米 C.13 米 D.12 米
【答案】B
【分析】本題考查了勾股定理的應(yīng)用,與實際生活相聯(lián)系,熟練掌握勾股定理是解題關(guān)鍵.
當(dāng)?shù)靥轰仢M樓梯時其長度的和應(yīng)該是樓梯的水平寬度與垂直高度的和,根據(jù)勾股定理求得水平寬度,然后
求得地毯的長度即可.
【詳解】解:由勾股定理得:
樓梯的水平寬度= 132 - 52 =12米,
Q地毯鋪滿樓梯是其長度的和應(yīng)該是樓梯的水平寬度與垂直高度的和,
∴地毯的長度至少是12 + 5 = 17米.
故選 B.
2.某樓梯如圖所示,欲在樓梯上鋪設(shè)紅色地毯,已知這種地毯每平方米售價為 30 元,樓梯寬為 2m,則地
毯的長為 m,購買這種地毯至少需要 元.
【答案】 7 420
【分析】根據(jù)勾股定理可求得水平直角邊的長.從而根據(jù)地毯的面積乘以每平方米的價格即可得到其所需
的錢數(shù).
【詳解】解:已知直角三角形的一條直角邊是 3m,斜邊是 5m,
根據(jù)勾股定理得到:水平的直角邊是 52 - 32 =4(m),
地毯水平的部分的和是水平邊的長,豎直的部分的和是豎直邊的長,
則購買這種地毯的長是 3+4=7(m),
則面積是 2×7=14 (m2),
總錢數(shù)是 14×30=420(元).
故答案為:7;420.
【點(diǎn)睛】本題考查了勾股定理,生活中的平移現(xiàn)象,正確計算地毯的長度是解決本題的關(guān)鍵.
3.如圖有一個四級臺階,它的每一級的長、寬分別為 18 分米、4 分米.
(1)如果給臺階表面 8 個矩形區(qū)域鋪上定制紅毯,需要定制紅毯的面積為 432 平方分米,那么每一級臺階的
高為多少分米?
(2)A 和 C 是這個臺階上兩個相對的端點(diǎn),臺階角落點(diǎn) A 處有一只螞蟻,想到臺階頂端點(diǎn) C 處去吃美味的食
物,則螞蟻沿著臺階面從點(diǎn) A 爬行到點(diǎn) C 的最短路程為多少分米?
【答案】(1)每一級臺階的高為 2 分米.
(2)螞蟻沿著臺階面從點(diǎn) A 爬行到點(diǎn) C 的最短路程為 30 分米.
【分析】(1)設(shè)每一級臺階的高為 x 分米,根據(jù)題意列方程即可得到結(jié)論;
(2)先將圖形平面展開,再用勾股定理根據(jù)兩點(diǎn)之間線段最短進(jìn)行解答.
【詳解】(1)解:設(shè)每一級臺階的高為 x 分米,
根據(jù)題意得,18×(4+x)×4=432,
解得 x=2,
答:每一級臺階的高為 2 分米;
(2)四級臺階平面展開圖為長方形,長為 18 分米,寬為(2+4)×4=24 分米,
則螞蟻沿臺階面從點(diǎn) A 爬行到 C 點(diǎn)最短路程是此長方形的對角線長.
由勾股定理得:AC= 182 + 242 = 30(分米),
答:螞蟻沿著臺階面從點(diǎn) A 爬行到點(diǎn) C 的最短路程為 30 分米.
【點(diǎn)睛】本題考查了平面展開 最短路徑問題,用到臺階的平面展開圖,只要根據(jù)題意判斷出長方形的長和
寬即可解答.
題型 09 判斷汽車是否超速
1.如圖,小蓓要趕上去實踐活動基地的校車,她從點(diǎn) A 知道校車自點(diǎn) B 處沿 x 軸向原點(diǎn) O 方向勻速駛來,
她立即從 A 處搭一輛出租車,去截汽車.若點(diǎn) A 的坐標(biāo)為(2,3),點(diǎn) B 的坐標(biāo)為(8,0),汽車行駛速度
與出租車相同,則小蓓最快截住汽車的坐標(biāo)為(  )
17
A.(3,0) B.(3.5,0) C.( ,0) D.(5,0)
4
【答案】C
【分析】在 D 點(diǎn)小蓓與汽車相遇,則小蓓的行進(jìn)路線為 AD,設(shè) OD=x,在直角△ACD 中,AD 為斜邊,已
知 AC,CD,即可求 AD,且 BC=OB﹣OC=8,根據(jù) BD=AD 的等量關(guān)系可以求得 x,即可求相遇點(diǎn) D 的
坐標(biāo).
【詳解】解:作出題目中給出的圖形:
已知 AC=3,OC=2,OB=8,
在 D 點(diǎn)小蓓與汽車相遇,設(shè) OD=x,
則 CD=x﹣2,
在直角△ACD 中,AD 為斜邊,
則 AD2=AC2+CD2,
AD= 32 + (x - 2)2
∵OD=x,則 BD=8﹣x,
存在 8﹣x= 32 + (x - 2)2 ,
兩邊平方得到,3x2+4x﹣16=0
17
解得:x= ,
4
17
故 D 點(diǎn)坐標(biāo)( ,0)
4
故選 C.
【點(diǎn)睛】本題考查了勾股定理在實際生活中的運(yùn)用,考查了根據(jù)題意畫出圖形的能力,本題中找到汽車行
駛速度為摩托車速度的 2 倍的等量關(guān)系,并且根據(jù)其求 D 點(diǎn)坐標(biāo)是解題的關(guān)鍵.
2.如圖,一輛小汽車在一條城市街路上直道行駛,某一時刻剛好行駛到路對面車速檢測儀A 處的正前方30m
的C 處,過了5s 后,測得小汽車與車速檢測儀間的距離為50m,則這輛小汽車的速度是 m / s.
【答案】8
【分析】本題考查了勾股定理的應(yīng)用,在Rt△ACB 中,根據(jù)題意 AC = 30, AB = 50,勾股定理求得BC ,再
根據(jù)路程除以時間等于速度,即可求解.
【詳解】解:依題意,在RtVABC 中, AC = 30m, AB = 50m;
據(jù)勾股定理可得:BC = AB2 - AC 2 = 40 m ,
40
故小汽車的速度為 v = = 8m / s.
5
故答案為:8.
3.學(xué)生安全是近幾年社會關(guān)注的重大問題,其中交通安全隱患主要是超速.如圖,某校門前一條直線公路
建成通車,在該路段MN 限速5m/s ,為了檢測車輛是否超速,在公路MN 旁設(shè)立了觀測點(diǎn) C,從觀點(diǎn) C 測
得一小車從點(diǎn) A 到達(dá)點(diǎn) B 行駛了10s.若測得 CAN = 45°, CBN = 60°,BC =100m .此車超速了嗎?請
說明理由.
【答案】此車沒有超速,詳見解析
【分析】此題考查了勾股定理,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質(zhì),含30°角直角三角形的性質(zhì),
1
過點(diǎn) C 作CH ^ MN 于點(diǎn) H.求出 BCH = 30°,得到BH = BC = 50m,勾股定理求出
2
CH = BC 2 - BH 2 = 50 3m,然后得到 AH = CH = 50 3m, AB = AH - BH = 50 3 -1 m ,然后求出小車
平均速度,然后比較求解即可.
【詳解】解:過點(diǎn) C 作CH ^ MN 于點(diǎn) H.
∵ CBN = 60°
∴ BCH = 30°
BH 1∴ = BC = 50m,
2
∴CH = BC 2 - BH 2 = 50 3m
∵ CAN = 45°
∴ ACH = 45°
∴VACH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 AH = CH = 50 3m
∴ AB = AH - BH = 50 3 -1 m
AB 50 3 -1 ∴小車平均速度= = = 5 3 -1 m/s
10 10
而5 3 -1 < 5
∴此車沒有超速.
題型 10 判斷是否受臺風(fēng)影響
1.如圖,鐵路MN 和公路 PQ在點(diǎn)O處交會,公路 PQ上點(diǎn)A 距離點(diǎn)O是 270m,與MN 這條鐵路的距離是
200m.如果火車行駛時,周圍 250m 以內(nèi)會受到噪音的影響,那么火車在鐵路MN 上沿ON 方向以72km / h
的速度行駛時,點(diǎn)A 處受噪音影響的時間是( )
A.15 秒 B.13.5 秒 C.12.5 秒 D.10 秒
【答案】A
【分析】過點(diǎn) A 作 AC ^ ON ,設(shè)在點(diǎn) B 處開始受噪音影響,在點(diǎn) D 處開始不受噪音影響,則
AB = AD = 250m ,BD = 2BC ,根據(jù)勾股定理求出求出BC 的長,進(jìn)而得到BD的長,即可得出居民樓受噪
音影響的時間.
【詳解】解:如圖:過點(diǎn) A 作 AC ^ ON ,設(shè)在點(diǎn) B 處開始受噪音影響,在點(diǎn) D 處開始不受噪音影響,則
AB = AD = 250m ,BD = 2BC ,
∵公路 PQ上點(diǎn)A 距離點(diǎn)O是 270m,與MN 這條鐵路的距離是 200m,
∴ AC = 200m ,
∵ AB = AD = 250m ,
∴由勾股定理得:BC = AB2 - AC 2 =150m,CD = AD2 - AC 2 =150m,
∴BD = BC + CD = 300m ,
∵ 72km/h = 20m/s ,
∴A 處受噪音影響的時間為:300 20 =15s .
故選:A
【點(diǎn)睛】本題主要考查勾股定理的應(yīng)用,根據(jù)題意構(gòu)建直角三角形是解題的關(guān)鍵.
2.若有一列長為 460m的火車,沿鐵路AB以50m / min 的速度從點(diǎn)A行駛到點(diǎn)B,點(diǎn)C為一所學(xué)校,AC = 300m,
BC = 400m, AB = 500m,已知距離火車 250m 以內(nèi)會受到噪音的影響.
(1)學(xué)校 C 到鐵路 AB 的距離是 m.
(2)火車在 AB 路段行駛時,學(xué)校 C 受到火車噪音影響的時間是 min .
(3)如果火車在下課時間穿過該路段,并確保學(xué)校受到火車噪音影響的時間控制在 10 分鐘以內(nèi)
( t 10min),那么其行駛速度至少應(yīng)增加到 m / min.
【答案】 240 12 60
【分析】(1)利用勾股定理的逆定理證明VABC 為直角三角形,再通過直角三角形面積的兩種表示方法求
解即可;
(2)利用勾股定理求出DE, DF 長度,繼而得出EF 長,再利用時間等于路程除以速度求解即可;
(3)用EF 長加上火車長,除以 10 分鐘即可求解.
【詳解】(1)過點(diǎn) C 作CD ^ AB ,垂足為 D,如圖,
∵ AC = 300m,BC = 400m, AB = 500m,
∴ AB2 = AC 2 + BC 2 ,
∴VABC 是直角三角形,
S 1∴ VABC = AC × BC
1
= AB ×CD ,即300 400 = 500CD,
2 2
解得CD = 240m,
故答案為:240;
(2)如圖,
當(dāng)CE = CF = 250m 時,正好影響學(xué)校,
∴ED = CE2 - CD2 = 2502 - 2402 = 70m = FD ,
∴EF =140m,
∵有一列長為 460m的火車,沿鐵路 AB 以50m / min 的速度從點(diǎn) A 行駛到點(diǎn) B,
∴ 140 + 460 50 =12min ,
故答案為:12;
(3)如果火車在下課時間穿過該路段,并確保學(xué)校受到火車噪音影響的時間控制在 10 分鐘以內(nèi)
( t 10min),
∴ 140 + 460 10 = 60m / min ,
∴其行駛速度至少應(yīng)增加到60m / min .
【點(diǎn)睛】本題考查了勾股定理及其逆定理,有理數(shù)混合運(yùn)算的應(yīng)用,準(zhǔn)確理解題意是解題的關(guān)鍵.
3.某市夏季經(jīng)常受臺風(fēng)天氣影響,臺風(fēng)是一種自然災(zāi)害,它以臺風(fēng)中心為圓心在周圍上千米的范圍內(nèi)形成
極端氣候,有極強(qiáng)的破壞力.如圖,有一臺風(fēng)中心沿東西方向 AB 由點(diǎn) A 行駛向點(diǎn) B,已知點(diǎn) C 為一海港,
當(dāng) AC ^ BC 時,A 點(diǎn)到 B,C 兩點(diǎn)的距離分別為500km和300km,以臺風(fēng)中心為圓心周圍 250km以內(nèi)為受
影響區(qū)域.
(1)求BC ;
(2)海港 C 受臺風(fēng)影響嗎?為什么?
(3)若臺風(fēng)的速度為35km / h,則臺風(fēng)影響該海港持續(xù)的時間有多長?
【答案】(1) 400km
(2)海港 C 受臺風(fēng)影響,理由見解析;
(3)4 小時
【分析】本題考查的是勾股定理在實際生活中的運(yùn)用,解答此類題目的關(guān)鍵是構(gòu)造出直角三角形,再利用
勾股定理解答.
(1)依據(jù)三角形中三邊的關(guān)系確定 ACB 的度數(shù);
(2)利用三角形面積得出CD的長,進(jìn)而得出海港 C 是否受臺風(fēng)影響;
(3)利用勾股定理得出ED以及EF 的長,進(jìn)而得出臺風(fēng)影響該海港持續(xù)的時間.
【詳解】(1)解:Q AC ^ BC ,
\ ACB = 90°,
Q AB = 500km , AC = 300km,
\BC = AB2 - AC 2 = 5002 - 3002 = 400 km ;
(2)解:海港 C 受臺風(fēng)影響,理由如下:
過點(diǎn) C 作CD ^ AB ,
Q 1 AC 1 BC = CD AB,
2 2
\300 400 = 500 CD ,
\CD = 240 km ,
Q以臺風(fēng)中心為圓心周圍 250km以內(nèi)為受影響區(qū)域,
\海港 C 受臺風(fēng)影響;
(3)解:當(dāng)EC = 250km,F(xiàn)C = 250km時,正好影響 C 港口,
QED = EC 2 - CD2 = 70 km ,F(xiàn)D = FC 2 - CD2 = 70 km ,
\ EF = 140km,
Q臺風(fēng)的速度為35km / h,
\140 35 = 4小時,
答:海港 C 受臺風(fēng)影響的時間會持續(xù) 4 小時.
題型 11 選址使兩地距離相等
1.如圖,高速公路上有A 、B 兩點(diǎn)相距10km ,C 、D為兩村莊,已知DA = 4km,CB = 6km.DA ^ AB于
A ,CB ^ AB于 B ,現(xiàn)要在 AB 上建一個服務(wù)站E ,使得C 、D兩村莊到E 站的距離相等,則EA的長是
( ) km.
A.4 B.5 C.6 D. 20
【答案】C
【分析】本題考查了勾股定理的應(yīng)用,熟練掌握勾股定理是本題的關(guān)鍵.
根據(jù)題意設(shè)出 BE 的長為 xkm ,再由勾股定理列出方程求解即可.
【詳解】解:設(shè)BE = x ,則 AE = 10 - x km,
由勾股定理得:在RtVADE 中,DE2 = AD2 + AE2 = 42 + (10 - x)2 ,
在RtVBCE 中,CE2 = BC 2 + BE2 = 62 + x2 ,
由題意可知:DE = CE ,
所以: 62 + x2 = 42 + (10 - x)2 ,
解得: x = 4km.
所以,EB的長是 4km.
所以,EA =10 - 4 = 6 km .
故選:C.
2.如圖,在筆直的鐵路上 A,B 兩點(diǎn)相距 20km,C、D 為兩村莊,DA = 8km ,CB =14km ,DA ^ AB于點(diǎn)
A,CB ^ AB于 B,現(xiàn)要在 AB 上建一個中轉(zhuǎn)站 E,使得 C、D 兩村到 E 站的距離相等,求 AE = km.
13 3 133【答案】13.3 / /
10 10
【分析】設(shè) AE = xkm,即可得到EB = (20 - x)km ,結(jié)合DA ^ AB于點(diǎn) A,CB ^ AB于 B 根據(jù)勾股定理列式
求解即可得到答案;
【詳解】解:設(shè) AE = xkm,則EB = (20 - x)km ,
∵DA ^ AB,CB ^ AB,DA = 8km ,CB =14km ,
∴DE2 = x2 + 82 = x2 + 64,DE2 = (20 - x)2 +142 = x2 - 40x + 596,
∵C、D 兩村到 E 站的距離相等,
∴ x2 - 40x + 596 = x2 + 64,解得: x = 13.3,
故答案為:13.3;
【點(diǎn)睛】本題考查勾股定理的應(yīng)用,解題的關(guān)鍵是根據(jù)相等列等式求解.
3.如圖,開州大道上A , B 兩點(diǎn)相距14km,C ,D為兩商場,DA ^ AB于A ,CB ^ AB于 B .已知
DA = 8km ,CB = 6km .現(xiàn)在要在公路 AB 上建一個土特產(chǎn)產(chǎn)品收購站E ,使得C ,D兩商場到E 站的距離
相等,
(1)求E 站應(yīng)建在離A 點(diǎn)多少 km處?
(2)若某人從商場D以5km / h的速度勻速步行到收購站E ,需要多少小時?
【答案】(1) E 站應(yīng)建在離A 站6km處
(2)需要 2 小時
【分析】本題考查了勾股定理的應(yīng)用,利用勾股定理正確建立方程是解題關(guān)鍵.
(1)先根據(jù)垂直的定義可得 A = B = 90°,再根據(jù)勾股定理可得 AE2 + AD2 = DE2 ,BE2 + BC 2 = CE2 ,
從而可得 AE2 + AD2 = BE2 + BC 2 ,設(shè) AE = xkm,則BE = 14 - x km,據(jù)此建立方程,解方程即可得;
(2)由勾股定理求出DE ,用路程除以速度即可得出時間.
【詳解】(1)解:∵使得C ,D兩村到E 站的距離相等,
∴DE = CE ,
∵DA ^ AB,CB ^ AB,
∴ A = B = 90°,
∴ AE2 + AD2 = DE2 ,BE2 + BC 2 = CE2 ,
∴ AE2 + AD2 = BE2 + BC 2 ,
設(shè) AE = xkm,則BE = AB - AE = 14 - x km ,
∵DA = 8km ,CB = 6km ,
∴ x2 + 82 = 14 - x 2 + 62,
解得: x = 6,
∴ AE = 6km ,
答:E 站應(yīng)建在離A 站6km處;
(2)解:QDE = AE2 + AD2 =10km,
\10 5 = 2(小時)
答:需要 2 小時.
題型 12 最短路徑問題
1.如圖是一塊長、寬、高分別是6cm、4cm 和3cm 的長方體木塊,一只螞蟻要從長方體木塊的一個頂點(diǎn)A 處,
沿著長方體的表面到長方體上和頂點(diǎn)A 相對的頂點(diǎn) B 處吃食物,那么它需要爬行的最短路徑的長是( )
A. 3+ 2 13 cm B. 97cm C. 85cm D. 109cm
【答案】C
【分析】展成平面圖形,根據(jù)兩點(diǎn)之間線段最短,可求出解.本題考查平面展開路徑問題、勾股定理,本
題關(guān)鍵知道螞蟻爬行的路線不同,求出的值就不同,有三種情況,可求出值找到最短路線.
【詳解】解: AB 就是螞蟻爬的最短路線.
但有三種情況:
當(dāng): AD = 3, DB = 4 + 6 = 10.
AB = 32 +102 = 109cm .
當(dāng) AD = 4, DB = 6 + 3 = 9.
AB = 97cm .
當(dāng) AD = 6, DB = 3 + 4 = 7
AB = 85cm.
∵ 109 > 97 > 85
∴第三種情況最短.
故選:C.
2.如圖,圓柱形杯子容器高為18cm,底面周長為24cm ,在杯子內(nèi)壁離杯底 4cm 的點(diǎn) B 處有一滴蜂蜜,
此時一只螞蟻正好在杯子外壁,離杯子上沿 2cm 與蜂蜜相對的點(diǎn)A 處,則螞蟻從外壁A 處到達(dá)內(nèi)壁 B 處的
最短距離為 cm.
【答案】20
【分析】本題主要考查了勾股定理的實際應(yīng)用,軸對稱最短路徑問題,作點(diǎn) A 關(guān)于直線EF 的對稱點(diǎn) A ,作
A D ^ BE 交 BE 延長線于 E,連接 A B交EF 于 F,則 A B的長即為所求,據(jù)此利用勾股定理求解即可.
【詳解】解;如圖所示,將圓柱展開,
作點(diǎn) A 關(guān)于直線EF 的對稱點(diǎn) A ,作 A D ^ BE 交 BE 延長線于 E,連接 A B交EF 于 F,
1
由題意得, A D = 24 = 12cm,BD = 2 +18 - 4 = 16cm ,
2
∴由勾股定理得 A B = A D2 + BD2 = 20cm ,
故答案為: 20.
3.【問題背景】如圖 1,深圳市洪湖公園內(nèi)有一大湖,湖心有一人造小島,那是鳥兒們的樂園,湖四周各有
一條步道.為了提升公園內(nèi)人與自然的和諧品質(zhì),盡量避免人類活動影響鳥類生活,現(xiàn)對步道進(jìn)行升級改
造,要求步道離小島至少 40 米.為了測得步道離島的距離,施工人員計劃實施如下方案:如圖 2,記小島
為點(diǎn) P,首先在筆直的步道 l1上找一處 A( AP ^ l1),一工人沿步道 l1從點(diǎn) A 出發(fā)直走 80 米到達(dá) B 處,又繼
續(xù)前行 80 米到達(dá)點(diǎn) C 處,接著從 C 處沿與步道 l1垂直的方向行走,當(dāng)?shù)竭_(dá) D 處時,P、B、D 剛好在同一
直線上,最后工人測得CD的長為 75 米.
請根據(jù)以上信息,回答下面的問題:
【問題探究】
(1)求小島離步道 l1的垂直距離PA.
【問題拓展】
(2)在第(1)問的條件下,如圖 3,有相鄰的另一條筆直步道 l2,小島 P 到 l2的距離PM = a 米,點(diǎn) A 到 L
的距離 AN = 80 - a 米,在MN 之間有一任意點(diǎn) E,當(dāng)PE + AE的最小值為 100 米時,
①M(fèi)N = 米(直接寫出結(jié)果).②為了避免人類活動影響鳥類生活,請問步道 l2是否符合要求?請用學(xué)過的
數(shù)學(xué)知識說明原因.
【方法遷移】
(3)若將 x,3- x ,2,2 分別看作四條線段的長,結(jié)合圖 2,構(gòu)造適當(dāng)?shù)膸缀螆D形求代數(shù)式
x2 + 4 + 3- x 2 + 4 的最小值為 (直接寫出).
【答案】(1)75 米;(2)①60 米;②不符合,理由見解析;(3)5
【分析】本題考查三角形全等的應(yīng)用,求最小距離,靈活構(gòu)造幾何圖形,借助三角形全等、勾股定理是正
確解決本題的關(guān)鍵.
(1)根據(jù)題意,證明VPBA≌VCBD ASA ,即可得出結(jié)論;
(2)①延長PM 至 Q,使PM = MQ = a 米,連接 AQ .過 Q 作QH ∥ l2交 AN 的延長線于 H,過 P 作PG ^ AN
于 G,當(dāng) A、Q、E 三點(diǎn)共線時PE + AE有最小值 AQ ,利用勾股定理即可求出;
HQ = MN = PG = 60 MP 1 PQ 35 35②由①可知, 米,用勾股定理計算出 = = 米, < 40,即可判斷步道 l 不
2 2 2 2
符合要求;
(3)將 x,3- x ,2,2 分別看作四條線段的長,結(jié)合圖 2,構(gòu)造對應(yīng)的幾何圖形即可求出代數(shù)式的最小值.
【詳解】解:(1)由題可知,PA ^ l1,DC ^ l1,
\ PAB = DCB = 90°,
又∵P、B、D 三點(diǎn)在同一條直線上,
\ PBA = DBC ,
又Q AB = BC = 80米,
\VPBA≌VCBD ASA ,
\PA = CD = 75米
(2)①M(fèi)N = 60米
如圖 3,延長PM 至 Q,使PM = MQ = a 米,連接 AQ .
過 Q 作QH ∥ l2交 AN 的延長線于 H,過 P 作PG ^ AN 于 G,
∵PM ^ l2,PM = MQ 即 l2垂直平分 PQ,
\ PE = EQ ,
\PE + AE = QE + AE AQ,
當(dāng) A、Q、E 三點(diǎn)共線時PE + AE有最小值 AQ ,
即 AQ = 100米
∵ AN ^ l2,QH ∥ l2
\ AN ^ QH 即 AHQ = 90°,
∴四邊形MNHQ 和四邊形MNGP均為長方形,
\HN = QM = MP = NG = a 米,HQ = MN = PG ,
∴HA = HN + NA = a + 80 - a = 80 米
∴在Rt△AHQ中,HQ2 = AQ2 - AH 2 =1002 -802 = 602 即HQ = 60 米,
\MN = 60 米,
②QPG ^ AN ,
\ PGA = 90°,
由①可知,HQ = MN = PG = 60米,
∴在Rt△PGA中,GA2 = PA2 - PG2 = 752 - 602 =135 15,
\GA = 45米,
\GH = AH - AG = 80 - 45 = 35米,
\PQ = 35米,
MP 1 PQ 35∴ = = 米,
2 2
35
顯然, < 40,
2
∴步道 l2不符合要求.
(3)由(2)同理可得,Q x2 + 4 + 3- x 2 + 4 = x - 2 2 + 0 - 2 2 + 3 - x 2 + 0 - 2 2 = 5,
\ x2 + 4 + 3 - x 2 + 4 的最小值為 5.
1.如圖是一個三級臺階,它的每一級的長、寬、高分別為 20dm、3dm、2dm.A 和 B 是這個臺階上兩個相對
的端點(diǎn),點(diǎn) A 處有一只螞蟻,則螞蟻沿著臺階面爬行到點(diǎn) B 的最短路程為(  )
A. 481dm B. 20dm C. 25dm D.35dm
【答案】C
【分析】本題的是平面展開﹣最短路徑問題,解答此類問題時要先根據(jù)題意把立體圖形展開成平面圖形后,
再確定兩點(diǎn)之間的最短路徑.一般情況是兩點(diǎn)之間,線段最短.在平面圖形上構(gòu)造直角三角形解決問題.先
將圖形平面展開,再由勾股定理根據(jù)兩點(diǎn)之間線段最短進(jìn)行解答.
【詳解】解:三級臺階平面展開圖為長方形,長為 20dm,
則螞蟻沿臺階面爬行到 B 點(diǎn)最短路程是此長方形的對角線長.
設(shè)螞蟻沿臺階面爬行到 B 點(diǎn)最短路程為 xdm,
2 2 2由勾股定理得: x = 20 + é 2 + 3 3ù = 252,
解得: x = 25 dm .
故選:C.
2.如圖,在學(xué)校工地的一根空心鋼管外表面距離左側(cè)管口 2cm 的點(diǎn)M 處有一只小蜘蛛,它要爬行到鋼管內(nèi)
表面距離右側(cè)管口5cm的點(diǎn) N 處覓食,已知鋼管橫截面的周長為18cm,長為15cm,則小蜘蛛需要爬行的
最短距離是( )
A.5cm B. 4cm C.9 5cm D.15cm
【答案】C
【分析】本題考查勾股定理,理解幾何體側(cè)面展開圖等,根據(jù)題意先畫出幾何體的側(cè)面展開圖,利用勾股
定理即可求解,熟練掌握知識點(diǎn)的應(yīng)用是解題的關(guān)鍵.
【詳解】如圖,作點(diǎn) N 關(guān)于右側(cè)管口的對稱點(diǎn) N1 ,連接MN1,
由題意得: AM = BC = 2cm,BD = 15cm, ND = N1D = 5cm,
∴CN1 =15 + 5 - 2 =18 cm ,
∵鋼管橫截面的周長為18cm,
∴MC = 9cm,
在RtVMN1C 中,由勾股定理得:MN 2 21 = MC + N1C = 9
2 +182 = 9 5 cm ,
∴小蜘蛛需要爬行的最短距離是9 5cm.
故選:C .
3.著名畫家畢加索的作品《女孩》中充滿著幾何圖形,她手中所握的帆船模型就是我們熟悉的三角形組合
而成,如圖,在△ABD 中, AB = AD , AE ^ BD ,若BC =10,CD = 6,則 AC 2 - AD2 的值為( )
A.16 B.24 C.32 D.60
【答案】D
【分析】本題考查的是等腰三角形的性質(zhì),勾股定理的應(yīng)用,平方差公式的應(yīng)用,先證明DE = BE ,
AD2 = AE2 + DE2 , AC 2 = AE2 + CE2 ,再結(jié)合平方差公式可得答案;
【詳解】解:∵ AB = AD , AE ^ BD ,
∴DE = BE , AD2 = AE2 + DE2 , AC 2 = AE2 + CE2 ,
∴ AC 2 - AD2 = CE2 - DE2
= CE + DE CE - DE
= CE + BE ×CD
= BC ×CD
∵BC =10,CD = 6,
∴ AC 2 - AD2 =10 6 = 60;
故選 D
4.勾股定理是用代數(shù)思想解決幾何問題最重要的工具,也是數(shù)形結(jié)合的紐帶之一.如圖,當(dāng)秋千靜止時,
踏板 B 離地的垂直高度BE = 0.8m ,將它往前推3m 至 C 處時(即水平距離CD = 3m ),踏板離地的垂直高度
CF = 2.6m ,它的繩索始終拉直,則繩索 AC 的長是( )
A.3.4m B.3.6m C.3.8m D. 4.2m
【答案】A
【分析】本題考查了勾股定理的應(yīng)用,熟練掌握勾股定理是解題關(guān)鍵.由題意可知,DE = CF = 2.6m ,
BE = 0.8m ,CD = 3m,設(shè) AB = AC = x m ,根據(jù)勾股定理列方程求解即可.
【詳解】解:由題意可知,DE = CF = 2.6m ,BE = 0.8m ,CD = 3m,
\ BD = 1.8m ,
設(shè) AB = AC = x m ,則 AD = x -1.8 m,
由勾股定理得: AD2 + CD2 = AC 2 ,
\ x -1.8 2 + 32 = x2 ,
解得: x = 3.4 ,
即繩索 AC 的長是3.4m,
故:A.
5.如圖,圓柱形筆筒的內(nèi)部底面直徑是9cm,內(nèi)壁高為12cm.將一根長18cm的鉛筆放置于筆筒中(鉛筆
的直徑忽略不計),鉛筆露在筆筒外的長度為 acm ,則 a的取值范圍是( )
A.9 < a <12 B.6 a 12 C.3 < a < 9 D.3 a 6
【答案】D
【分析】此題主要考查了勾股定理的應(yīng)用,根據(jù)杯子內(nèi)筷子的長度取值范圍得出杯子外面長度的取值范圍,
即可得出答案.
【詳解】解:Q將一根長為18cm的筷子,置于底面直徑為9cm,高為12cm的圓柱形水杯中,
\在杯子中筷子最短是等于杯子的高,最長是等于杯子斜邊長度,
\當(dāng)杯子中筷子最短是等于杯子的高時, a =18 -12 = 6 cm ,
最長時等于杯子斜邊長度是: 122 + 92 =15 cm ,
此時 a =18 -15 = 3 cm ,
\h 的取值范圍是:3 a 6,
故選:D.
6.如圖,釣魚竿 AB 的長為 2 2 米,露在水面上的魚線BC 長為 1 米.當(dāng)釣魚者把釣魚竿 AB 轉(zhuǎn)到 AB 的位
置時,露在水面上的魚線B C 長為 2 米,則CC 的長為( )
A.1 米 B. ( 7 - 2) 米 C. 7 米 D. (2 2 - 2) 米
【答案】B
【分析】此題考查了勾股定理的實際應(yīng)用,根據(jù)勾股定理分別求出 AC, AC ,即可得到CC 的長度,熟練掌
握勾股定理的計算是解題的關(guān)鍵
【詳解】解:在Rt△ABC 中, ACB = 90°, AB = 2 2, BC =1,
∴ AC = AB2 - BC 2 = 7 ,
在Rt△AB C 中, AC B = 90°, AB = 2 2, B C = 2 ,
∴ AC = AB 2 - B C 2 = 2
∴CC = AC - AC = 7 - 2 米,
故選 B
7.如圖,象棋盤中各個小正方形的邊長為 1.“馬”從圖中的位置出發(fā),不走重復(fù)路線,按照馬走日的規(guī)則,
走兩步后的落點(diǎn)與出發(fā)點(diǎn)間的最遠(yuǎn)距離為 .
【答案】 2 5
【分析】本題考查了勾股定理,熟練掌握勾股定理是解題的關(guān)鍵.根據(jù)勾股定理即可得到結(jié)論.
【詳解】解:如圖,
走兩步后的落點(diǎn)與出發(fā)點(diǎn)間的最遠(yuǎn)距離的點(diǎn)為 A 處,最遠(yuǎn)距離為 42 + 22 = 2 5 .
故答案為: 2 5 .
8.如圖,圓柱的底面周長是10cm,圓柱高為12cm,一只螞蟻如果要沿著圓柱的表面從下底面點(diǎn) A 爬到與
之相對的上底面點(diǎn) B,那么它爬行的最短路程為 .
【答案】13cm /13 厘米
【分析】本題考查勾股定理的應(yīng)用—最短路徑問題,將圓柱體展開,利用勾股定理求出最短路徑的長即可.
【詳解】解:把圓柱沿母線展開,點(diǎn) B 展開后的對應(yīng)點(diǎn)為B ,利用兩點(diǎn)之間線段最短可判斷螞蟻爬行的最
短路徑為 AB ,如圖所示:
由題意,得: AC =12cm, B C
1
= 10 = 5cm,
2
在Rt△ACB 中,由勾股定理,得: AB = 52 +122 =13cm;
故答案為:13cm .
9.如圖,已知 A,B,C 是海上的三座小島,島 B 在島 A 的北偏東38°方向上,距離為 12 海里,島 C 在島
A 的北偏東方向上,距離為 13 海里,島 B 和島 C 之間的距離為 5 海里,則島 B 在島 C 的北偏西 方
向上.
【答案】52° /52 度
【分析】本題主要考查了方向角、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平行線的性質(zhì),關(guān)鍵是根據(jù)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得
ABC = 90°.
先根據(jù)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得 ABC = 90°,再根據(jù)方向角的定義和平行線的性質(zhì)計算即可.
【詳解】解:如圖,過點(diǎn) C 作CF∥EB
QAB =12海里, AC =13海里, BC = 5 海里,
\ AB2 + BC 2 = AC 2 ,
\ ABC = 90°,
Q BAD = 38° , AD P BE ,
\ ABE = BAD = 38°,
\ CBE = 52°,
∵BE∥CF ,
\ BCF = CBE = 52°,
\島 B 在島C 的北偏西52°方向上.
故答案為:52°.
10.在筆直的鐵路上A 、B 兩點(diǎn)相距 25km,C 、D為兩村莊,DA =10km,CB =15km,DA ^ AB于A ,CB ^ AB
于 B ,現(xiàn)要在 AB 上建一個中轉(zhuǎn)站E ,使得C 、D兩村到E 站的距離相等.則E 應(yīng)建在距A km.
【答案】15
【分析】此題主要考查了勾股定理的應(yīng)用.利用DE = CE ,再結(jié)合勾股定理求出即可.
【詳解】解:設(shè) AE = xkm,則BE =( 25 - x) km,
QDE = CE ,
\ AD2 + AE2 = BE2 + BC 2 ,
故102 + x2 = (25 - x)2 +152 ,
解得; x =15.
故答案為:15.
11.如圖,透明的圓柱形容器(容器厚度忽略不計)的高為12cm,底面周長為10cm,在容器內(nèi)壁離容器底
部3cm 的點(diǎn) B 處有一飯粒,此時一只螞蟻正好在容器外壁,且離容器上沿3cm 的點(diǎn)A 處,則螞蟻吃到飯粒
需爬行的最短路徑是 cm.
【答案】13
【分析】本題考查了最短路徑問題,將圓柱側(cè)面展開,作出點(diǎn)A 關(guān)于EF 的對稱點(diǎn) A ,根據(jù)兩點(diǎn)之間線段最
短可知 A B的長度即為所求,利用勾股定理求出 A B即可求解,利用軸對稱找到螞蟻吃到飯粒需爬行的最短
路徑是解題的關(guān)鍵.
【詳解】解:將圓柱側(cè)面展開,作出點(diǎn)A 關(guān)于EF 的對稱點(diǎn) A ,如圖,
∵高為12cm,底面周長為10cm,
此時螞蟻正好在容器外壁,離容器上沿3cm 與飯粒相對的點(diǎn)A 處,
∴ A D = 5cm ,BD =12 - 3 + 3 =12cm,
連接 A B,則 A B即為最短距離,
∵ A B = A D2 + BD2 = 122 + 52 =13cm,
∴螞蟻吃到飯粒需爬行的最短路徑是13cm ,
故答案為:13.
12.如圖 1 是一種伸縮式的鞋架,它有平放和斜放兩種使用方式.鞋架每側(cè)有 6 根長度相等的支架,支點(diǎn)
O,P,Q 為各支架的中點(diǎn).鞋架平放得圖 2,面板BH 的長為24cm ,此時鞋架高度為54cm,則支架 AD 的
長為 cm;鞋架斜放得圖 3,此時調(diào)節(jié)桿 AL 的端點(diǎn) L 正好卡在面板BH 的調(diào)節(jié)孔點(diǎn) G 處,
AL =13cm,HG =10cm, AOB = 60°,則鞋架最高點(diǎn) H 到地面MN 的距離是 cm.
【答案】 30 46 3
【分析】本題考查了等腰三角形的性質(zhì),等邊三角形的判定及性質(zhì),勾股定理,直角三角形的特征等;過 O
作OK ^ AB ,由等腰三角形的性質(zhì)得 AK = KB =12,由勾股定理得 AO = AK 2 + OK 2 即可求解;連接 AB ,
1
過H作HR ^ AB ,可判定VALB 是等邊三角形,由直角三角形的特征得RB = HB,由勾股定理得HR = 3RB,
2
即可求解;掌握相關(guān)的性質(zhì),作出恰當(dāng)?shù)妮o助線,構(gòu)建直角三角形,熟練利用勾股定理進(jìn)行求解是解題的
關(guān)鍵.
【詳解】解:如圖,過 O 作OK ^ AB ,
\AK = KB =12,
OK = 54 6 = 9,
\ AO = AK 2 + OK 2
= 122 + 92
=15,
\ AD = 2AO = 30 ( cm);
如圖,連接 AB ,過 H 作HR ^ AB ,
Q ALB = AOB = 60°, LA = LB ,
\VALB 是等邊三角形,
\ LBA = 60°,
\ RHB = 30°,
1
\RB = HB
2
1
= 10 +13
2
23
=
2 ,
\HR = HB2 - RB2
= 3RB
23 3
= ,
2
\H 到地面MN 的距離為:
4HR 4 23 3=
2
= 46 3 ( cm);
故答案:30, 46 3 .
13.如圖,有一個繩索拉直的木馬秋干,繩索 AB 的長度為 5 米,若將它往水平方向向前推進(jìn) 3 米(即 DE = 3
米),且繩索保持拉直的狀態(tài),求此時木馬上升的高度.
【答案】木馬上升的高度為 1 米
【分析】本題主要考查了勾股定理的應(yīng)用.過點(diǎn) C 作CF ^ AB于點(diǎn) F,則CF = DE = 3米,在Rt△ACF 中,
由勾股定理可得 BF 的長,即可求解.
【詳解】解:如圖,過點(diǎn) C 作CF ^ AB于點(diǎn) F,則CF = DE = 3米,
由題意得: AC = AB = 5米,
在Rt△ACF 中,由勾股定理得:
AF = AC 2 - CF 2 = 52 - 32 = 4米,
則BF = AB - AF = 5 - 4 =1米,
即木馬上升的高度為 1 米.
14.如圖,一輛小汽車在一條限速 40 km/h 的街路上沿直道行駛,某一時刻剛好行駛到路面車速檢測儀 A 的
正前方 60 m處的 C 點(diǎn),測得小汽車所在的 B 點(diǎn)與車速檢測儀 A 之間的距離為 100 m.
(1)求 B,C 間的距離.
(2)這輛小汽車超速了嗎?請說明理由.
【答案】(1)B,C 間的距離為 80 m
(2)這輛小汽車沒有超速
【分析】】此題主要考查了勾股定理的應(yīng)用;
(1)根據(jù)勾股定理求出 BC 的長;
(2)直接求出小汽車的時速,進(jìn)而比較得出答案.
【詳解】(1)解:在Rt△ABC 中,
∵ AC = 60,AB =100,
∴BC = AB2 - AC 2 = 1002 - 602 = 80,
答:B,C 間的距離為 80 m;
(2)這輛小汽車沒有超速.
理由:∵小汽車速度為80 8 =10 m/s = 36km/h,
36 < 40,
∴這輛小汽車沒有超速.
15.一架方梯長 25 米,如圖,斜靠在一面墻上,梯子底端離墻 7 米,
(1)這個梯子的頂端距地面有多高?
(2)如果梯子的頂端下滑了 4 米,那么梯子的底端在水平方向滑動了幾米?
【答案】(1)梯子頂端距離地面的高度為 24 米
(2)梯子的底端在水平方向滑動了 8 米
【分析】本題主要考查了勾股定理在解直角三角形中的應(yīng)用,熟練掌握并正確計算是解題的關(guān)鍵.
(1)利用勾股定理可以得出梯子的頂端距離地面的高度;
(2)由(1)可以得出梯子的初始高度,下滑 4 米后,可得出梯子的頂端距離地面的高度,再次使用勾股
定理,可以得出梯子的底端在水平方向滑動的距離.
【詳解】(1)解:根據(jù)勾股定理:
梯子頂端距離地面的高度為: AB = 252 - 72 = 24m ;
(2)梯子下滑了 4 米,
即梯子頂端距離地面的高度為: 24 - 4 = 20米,
根據(jù)勾股定理得:BC = 252 - 202 =15米,
\CC =15- 7 = 8m.
即梯子的底端在水平方向滑動了 8 米.
16.“兒童散學(xué)歸來早,忙趁東風(fēng)放紙鳶”.又到了放風(fēng)箏的最佳時節(jié).某校八年級(1)班的小明和小亮學(xué)
習(xí)了“勾股定理”之后,為了測得風(fēng)箏的垂直高度CE,他們進(jìn)行了如下操作:①測得水平距離BD的長為 15
米;②根據(jù)手中剩余線的長度計算出風(fēng)箏線BC 的長為 25米;③牽線放風(fēng)箏的小明的身高為1.6米.
(1)求風(fēng)箏的垂直高度CE;
(2)如果小明想風(fēng)箏沿CD方向下降 12 米,則他應(yīng)該往回收線多少米?
【答案】(1)風(fēng)箏的高度CE為 21.6米;
(2)他應(yīng)該往回收線 8 米.
【分析】本題考查了勾股定理的應(yīng)用;
(1)利用勾股定理求出CD的長,再加上DE 的長度,即可求出CE的高度;
(2)根據(jù)勾股定理即可得到結(jié)論.
【詳解】(1)解:在Rt△CDB 中,
由勾股定理得,CD2 = BC 2 - BD2 = 252 -152 = 400,
所以,CD = 20(負(fù)值舍去),
所以,CE = CD + DE = 20 +1.6 = 21.6(米 ) ,
答:風(fēng)箏的高度CE為 21.6米;
(2)解:由題意得,CM =12,
\DM = 8,
\BM = DM 2 + BD2 = 82 +152 =17(米 ) ,
\BC - BM = 25 -17 = 8(米 ) ,
\他應(yīng)該往回收線 8 米.
17.在一條東西走向的河流一側(cè)有一村莊C ,河邊原有兩個取水點(diǎn) A, B,其中 AB = AC ,由于某種原因,
由C 到A 的路現(xiàn)在已經(jīng)不通,該村為方便村民取水,決定在河邊新建一個取水點(diǎn)D( A, D, B 在同一條直線
上),并新修一條路CD,測得CB = 6.5千米,CD = 6千米,BD = 2.5千米.
(1)求 CDB 的度數(shù);
(2)求原來的路線 AC 的長.
【答案】(1)90°
(2)8.45 千米
【分析】本題主要考查了勾股定理以及勾股定理的逆定理的應(yīng)用,熟練掌握相關(guān)知識是解題關(guān)鍵.
(1)利用勾股定理的逆定理推導(dǎo)△BCD為直角三角形,即可獲得答案;
(2)設(shè) AB = AC = x ,則 AD = x - 2.5,在Rt△ACD 中,利用勾股定理解得 x 的值,即可獲得答案.
【詳解】(1)解:根據(jù)題意,可知CB = 6.5千米,CD = 6千米,BD = 2.5千米,
∵BD2 + CD2 = 2.52 + 62 = 42.25,CB2 = 6.52 = 42.25,
∴BD2 + CD2 = CB2,
∴△BCD為直角三角形, CDB = 90°;
(2)由(1)可知, CDB = 90°,即CD ^ AB ,
設(shè) AB = AC = x ,則 AD = AB - BD = x - 2.5,
在Rt△ACD 中,可有 AD2 + CD2 = AC 2 ,
即 x - 2.5 2 + 62 = x2,解得 x = 8.45,
∴ AB = AC = 8.45千米,
即原來的路線 AC 的長為 8.45 千米.
18.如圖所示,在一次夏令營活動中,小明從營地 A 點(diǎn)出發(fā),沿北偏東60°方向走了500 3 米到達(dá) B 點(diǎn),然
后再沿北偏西30°方向走了 500 米到達(dá)目的地 C 點(diǎn).
(1)判斷VABC 的形狀;
(2)求 A、C 兩點(diǎn)之間的距離;
(3)確定目的地 C 在營地 A 的什么方向.
【答案】(1)VABC 的形狀是直角三角形,
(2) A 、C 兩點(diǎn)之間的距離是 1000 米;
(3)目的地C 在營地A 的北偏東30°方向上.
【分析】(1)求出 FBC ,根據(jù)平角的定義求出 CBA即可;
(2)根據(jù)勾股定理求出 AC 即可;
(3)根據(jù) AC =1000,BC = 500,求出 CAB = 30°即可.
【詳解】(1)解:VABC 的形狀是直角三角形,
理由是:EF∥ AD ,
\ EBA = DAB = 60°,
Q FBC = 30°,
\ ABC = 180° - FBC - EBA = 90° ,
\VABC 的形狀是直角三角形;
(2)解: AB = 500 3,BC = 500,由勾股定理得:
AC = AB2 + BC 2 = 1000,
答:A 、C 兩點(diǎn)之間的距離是 1000 米;
(3)解:取 AC 的中點(diǎn)G ,連接BG ,
QBC = 500 , AC =1000, ABC = 90°,
BG AG CG 1∴ = = = AC = 500,
2
∴VBCG 是等邊三角形,
∴ ACB = 60°,
∴ CAB = 30°,
DAC = DAB - CAB = 60° - 30° = 30°,
即目的地C 在營地A 的北偏東30°方向上.
【點(diǎn)睛】本題綜合考查了勾股定理,等邊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質(zhì),方向角,兩點(diǎn)之間的距離等知識點(diǎn),關(guān)鍵
是能熟練地根據(jù)性質(zhì)進(jìn)行推理和計算.第 08 講 探索勾股定理(第 2 課時)(1 個知識點(diǎn)+12 大題型+18
道強(qiáng)化訓(xùn)練)
課程標(biāo)準(zhǔn) 學(xué)習(xí)目標(biāo)
①勾股定理的應(yīng)用 1. 掌握勾股定理的應(yīng)用;
知識點(diǎn) 01:勾股定理的應(yīng)用
勾股定理的作用
已知直角三角形的任意兩條邊長,求第三邊;
用于解決帶有平方關(guān)系的證明問題;
3. 與勾股定理有關(guān)的面積計算;
4.勾股定理在實際生活中的應(yīng)用.
【即學(xué)即練 1】
1.如圖所示的是一個長方體筆筒,底面的長、寬分別為8cm 和6cm,高為10cm,將一支長為18cm的簽字
筆放入筆筒內(nèi),則簽字筆露在筆筒外的的長度最少為( )
A.10cm B. 18 -10 2 cm C.8cm D.10 2cm
【即學(xué)即練 2】
2.如圖,這是一個供滑板愛好者使用的U 形池,該U 形池可以看作是一個長方體去掉一個“半圓柱”而成,
中間可供滑行部分的截面是弧長為12m 的半圓,其邊緣 AB = CD = 20m(邊緣的寬度忽略不計),點(diǎn)E 在CD
上,CE = 4m.一滑板愛好者從A 點(diǎn)滑到E 點(diǎn),則他滑行的最短距離為( )
A. 28m B. 24m C. 20m D.18m
題型 01 求梯子滑落高度
1.如圖,將長為10m 的梯子 斜靠在墻上,使其頂端 A 距離地面 6m.若將梯子頂端 A 向上移動 2m,則
梯子底端 B 向左移動( )
A.10m B.6m C.4m D.2m
2.如圖:5 米長的滑梯 開始在 B 點(diǎn)距墻面水平距離 3 米,當(dāng)向后移動 1 米,A 點(diǎn)也隨著向下滑
一段距離,則下滑的距離 (大于、小于或等于)1 米.
3.如圖,一架 2.5m 長的梯子斜靠在墻上,此時梯足 B 距底端 O 為 0.7m.
(1)求OA的長度.
(2)如果梯子下滑 0.4m,則梯子滑出的距離是否等于 0.4m?請通過計算來說明理由.
題型 02 求旗桿高度
1.某興趣小組要測量學(xué)校旗桿的高度,他們發(fā)現(xiàn)系在旗桿頂端的繩子剛好垂到地面,若緊拉繩子的末端向
后退 6m后發(fā)現(xiàn)繩子末端到地面的距離為 2m,則旗桿的高度是(  )
A.5m B.10m C.13m D.17m
2.如圖 1,在綜合實踐小組測量旗桿高度的活動中,同學(xué)們發(fā)現(xiàn)旗桿上的繩子垂到地面還多出了 1 米,如
圖 2,當(dāng)把繩子向外拉直并使繩子底端剛好落到點(diǎn)C 處,經(jīng)過測量此時繩子底端C 到旗桿底部A 的距離是 5
米,則旗桿 AB 的高度為 米
3.小龍在放風(fēng)箏時想測量風(fēng)箏離地面的垂直高度,通過如圖勘測,得到如下記錄:①測得水平距離BC 的
長為 12 米;②根據(jù)手中剩余線的長度計算出風(fēng)箏線 AB 的長為 13 米;③小龍牽線放風(fēng)箏的手到地面的距離
CD長為 1.5 米.
(1)求風(fēng)箏到地面的距離線段 AD 的長;
(2)如果小龍想要風(fēng)箏沿CA方向再上升 4 米,BC 和CD的長度不變,則他應(yīng)該再放出_____米線.
題型 03 求小鳥飛行距離
1.如圖,有兩棵樹 AB 和CD(都與水平地面 AC 垂直),樹 AB 高 8 米,樹梢 D 到樹 AB 的水平距離DE
(DE ^ AB)的長度為 8 米, AE = CD = 2米,一只小鳥從樹梢 D 飛到樹梢 B,則它至少要飛行的長度為
( )
A.10 米 B.9 米 C.8 米 D.7 米
2.如圖,有兩棵樹,一棵高為 20米,另一棵高為10米,兩樹相距 24米.若一只小鳥從一棵樹的樹梢飛到
另一棵樹的樹梢,那么小鳥至少飛行 米.
3.如圖,有兩棵樹,一棵樹高 AC 是 10 米,另一棵樹高 BD 是 4 米,兩樹相距 8 米(即 CD=8 米),一只
小鳥從一棵樹的樹梢 A 點(diǎn)處飛到另一棵樹的樹梢 B 點(diǎn)處,則小鳥至少要飛行多少米?
題型 04 求大樹折斷前的高度
1.《九章算術(shù)》是中國傳統(tǒng)數(shù)學(xué)的重要著作之一,奠定了中國傳統(tǒng)數(shù)學(xué)的基本框架.其中記載了一道“折竹
抵地”問題;今有竹高一丈,末折抵地,去根三尺.問折高者幾何?大意是;“一根竹子,原高一丈(一丈
=10 尺),中部有一處折斷,竹稍恰好抵地,抵地處離竹子底部 3 尺遠(yuǎn),”問折斷處離地面的高度是多少尺?
(  )
9 91 109
A.4 B. C. D.
2 20 20
2.如圖,風(fēng)雨過后一棵大樹被折斷,折斷處離地面的高度為0.8m,倒下后樹頂端著地點(diǎn)A 距樹底端 B 的距
離為1.5m,一只蝸牛從樹頂端的A 處出發(fā),以 20cm / min 的速度沿樹干向上爬行,則它爬到折斷處C 所需的
時間為 min .
3.如圖,《九章算術(shù)》中記載了一個“折竹抵地”問題:今有竹高一丈,末折抵地,去本三尺,問折者高幾何
意思是:有一根竹子,原高一丈(1 丈=10尺),現(xiàn)被風(fēng)折斷,尖端落在地上,竹尖與竹根的距離三尺,求
折斷處離地面的高度.
題型 05 解決水杯中筷子問題
1.一支鉛筆斜放在圓柱體的筆筒中,如圖所示,筆筒的內(nèi)部底面直徑是6cm,內(nèi)壁高8cm .若這支鉛筆在
筆筒外面部分長度是5cm,則這支鉛筆的長度是( ) cm.
A.10 B.15 C.20 D.25
2.如圖,已知釣魚桿 AC 的長為 5 米,露在水面上的魚線BC 長為 3 米,某釣魚者想看看魚鉤上的情況,把
魚竿 AC 轉(zhuǎn)動到 AC 的位置,此時露在水面上的魚線B C 長度為 4 米,則BB 的長為 米.
3.如圖,一個直徑為10cm(即 BC =10cm )的圓柱形杯子,在杯子底面的正中間點(diǎn) E 處豎直放一根筷子,
筷子露出杯子外1cm(即 FG = 1cm),當(dāng)筷子GE 倒向杯壁時(筷子底端不動),筷子頂端正好觸到杯壁 D,
求筷子GE 的長度.
題型 06 解決航海問題
1.兩只蝸牛從同一地點(diǎn)同時出發(fā),一只以3m / min 的速度向北直行,一只以 4m / min的速度向東直行,1min
后兩只蝸牛相距( )
A.5m B.3 2m C. 4 2m D. 4.5m
2.如圖,甲、乙兩船同時從港口A 出發(fā),甲船以30海里 / 時的速度沿北偏東35°方向航行,乙船沿南偏東55°
方向航行, 2小時后,甲船到達(dá)C 島,乙船到達(dá) B 島,若C , B 兩島相距100海里,乙船的速度是 海
里 / 時.
3.某天,暴風(fēng)雨突然來襲,海上搜救中心接到海面上遇險船只從 A,B 兩地發(fā)出的求救信號.搜救中心及
時派出甲、乙兩艘搜救艇同時從港口 O 出發(fā),甲搜救艇以 12 海里/時的速度沿北偏東 40°的方向向 A 地出發(fā),
乙搜救艇以 16 海里/時的速度沿南偏東50°的方向向 B 地出發(fā),2 小時后,甲、乙兩艘搜救艇同時到達(dá)遇險
船只 A,B 處.求此時甲、乙兩艘搜救艇之間的距離 AB .
題型 07 求河寬
1.為了培養(yǎng)學(xué)生的數(shù)學(xué)核心素養(yǎng),提高學(xué)生發(fā)現(xiàn)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2024 年昭通市某學(xué)校
的 156 班組織了一次課外研學(xué)活動.在研學(xué)活動中,王宇同學(xué)欲控制遙控輪船勻速垂直橫渡一條河,但由
于水流的影響,實際上岸地點(diǎn) F 與欲到達(dá)地點(diǎn) E 相距 10 米,結(jié)果輪船在水中實際航行的路程HF 比河的寬
度EH 多 2 米,則河的寬度EH 是( ).
A.8 米 B.12 米 C.16 米 D.24 米
2.《九章算術(shù)》是古代數(shù)學(xué)著作,書中記載:“今有開門去閫(讀 kǔn,門檻)一尺,不合二寸,問:門廣
幾何?”題目大意是如圖①、圖②(圖②為圖①的俯視示意圖),今推開雙門,門框上點(diǎn)C 和點(diǎn)D到門檻 AB
的距離DE 為 1 尺(1 尺=10寸),雙門間的縫隙CD為 2 寸,則門寬 AB 的長是 寸.
3.為實現(xiàn)核心素養(yǎng)導(dǎo)向的教學(xué)目標(biāo),走向綜合性、實踐性的課程教學(xué)變革,某中學(xué)推進(jìn)項目式學(xué)習(xí),組織
八年級數(shù)學(xué)研學(xué)小組進(jìn)行了“測量隧道長度”的項目式學(xué)習(xí)活動.
項目主題 測量隧道的長度 AB
測量工具 測角儀、測距儀等
測量示意圖
數(shù)據(jù)說明 ACB + ABC = 90°,BC = 750米, AC = 210米
特別說明 測量過程中注意保障人身安全!
請你根據(jù)以上測量結(jié)果,計算隧道的長度 AB .
題型 08 求臺階上地毯長度
1.如圖,要為一段高為 5 米, 長為 13 米的樓梯鋪上紅地毯,則紅地毯的長度至少為( )
A.18 米 B.17 米 C.13 米 D.12 米
2.某樓梯如圖所示,欲在樓梯上鋪設(shè)紅色地毯,已知這種地毯每平方米售價為 30 元,樓梯寬為 2m,則地
毯的長為 m,購買這種地毯至少需要 元.
3.如圖有一個四級臺階,它的每一級的長、寬分別為 18 分米、4 分米.
(1)如果給臺階表面 8 個矩形區(qū)域鋪上定制紅毯,需要定制紅毯的面積為 432 平方分米,那么每一級臺階的
高為多少分米?
(2)A 和 C 是這個臺階上兩個相對的端點(diǎn),臺階角落點(diǎn) A 處有一只螞蟻,想到臺階頂端點(diǎn) C 處去吃美味的食
物,則螞蟻沿著臺階面從點(diǎn) A 爬行到點(diǎn) C 的最短路程為多少分米?
題型 09 判斷汽車是否超速
1.如圖,小蓓要趕上去實踐活動基地的校車,她從點(diǎn) A 知道校車自點(diǎn) B 處沿 x 軸向原點(diǎn) O 方向勻速駛來,
她立即從 A 處搭一輛出租車,去截汽車.若點(diǎn) A 的坐標(biāo)為(2,3),點(diǎn) B 的坐標(biāo)為(8,0),汽車行駛速度
與出租車相同,則小蓓最快截住汽車的坐標(biāo)為(  )
17
A.(3,0) B.(3.5,0) C.( ,0) D.(5,0)
4
2.如圖,一輛小汽車在一條城市街路上直道行駛,某一時刻剛好行駛到路對面車速檢測儀A 處的正前方30m
的C 處,過了5s 后,測得小汽車與車速檢測儀間的距離為50m,則這輛小汽車的速度是 m / s.
3.學(xué)生安全是近幾年社會關(guān)注的重大問題,其中交通安全隱患主要是超速.如圖,某校門前一條直線公路
建成通車,在該路段MN 限速5m/s ,為了檢測車輛是否超速,在公路MN 旁設(shè)立了觀測點(diǎn) C,從觀點(diǎn) C 測
得一小車從點(diǎn) A 到達(dá)點(diǎn) B 行駛了10s.若測得 CAN = 45°, CBN = 60°,BC =100m .此車超速了嗎?請
說明理由.
題型 10 判斷是否受臺風(fēng)影響
1.如圖,鐵路MN 和公路 PQ在點(diǎn)O處交會,公路 PQ上點(diǎn)A 距離點(diǎn)O是 270m,與MN 這條鐵路的距離是
200m.如果火車行駛時,周圍 250m 以內(nèi)會受到噪音的影響,那么火車在鐵路MN 上沿ON 方向以72km / h
的速度行駛時,點(diǎn)A 處受噪音影響的時間是( )
A.15 秒 B.13.5 秒 C.12.5 秒 D.10 秒
2.若有一列長為 460m的火車,沿鐵路AB以50m / min 的速度從點(diǎn)A行駛到點(diǎn)B,點(diǎn)C為一所學(xué)校,AC = 300m,
BC = 400m, AB = 500m,已知距離火車 250m 以內(nèi)會受到噪音的影響.
(1)學(xué)校 C 到鐵路 AB 的距離是 m.
(2)火車在 AB 路段行駛時,學(xué)校 C 受到火車噪音影響的時間是 min .
(3)如果火車在下課時間穿過該路段,并確保學(xué)校受到火車噪音影響的時間控制在 10 分鐘以內(nèi)
( t 10min),那么其行駛速度至少應(yīng)增加到 m / min.
3.某市夏季經(jīng)常受臺風(fēng)天氣影響,臺風(fēng)是一種自然災(zāi)害,它以臺風(fēng)中心為圓心在周圍上千米的范圍內(nèi)形成
極端氣候,有極強(qiáng)的破壞力.如圖,有一臺風(fēng)中心沿東西方向 AB 由點(diǎn) A 行駛向點(diǎn) B,已知點(diǎn) C 為一海港,
當(dāng) AC ^ BC 時,A 點(diǎn)到 B,C 兩點(diǎn)的距離分別為500km和300km,以臺風(fēng)中心為圓心周圍 250km以內(nèi)為受
影響區(qū)域.
(1)求BC ;
(2)海港 C 受臺風(fēng)影響嗎?為什么?
(3)若臺風(fēng)的速度為35km / h,則臺風(fēng)影響該海港持續(xù)的時間有多長?
題型 11 選址使兩地距離相等
1.如圖,高速公路上有A 、B 兩點(diǎn)相距10km ,C 、D為兩村莊,已知DA = 4km,CB = 6km.DA ^ AB于
A ,CB ^ AB于 B ,現(xiàn)要在 AB 上建一個服務(wù)站E ,使得C 、D兩村莊到E 站的距離相等,則EA的長是
( ) km.
A.4 B.5 C.6 D. 20
2.如圖,在筆直的鐵路上 A,B 兩點(diǎn)相距 20km,C、D 為兩村莊,DA = 8km ,CB =14km ,DA ^ AB于點(diǎn)
A,CB ^ AB于 B,現(xiàn)要在 AB 上建一個中轉(zhuǎn)站 E,使得 C、D 兩村到 E 站的距離相等,求 AE = km.
3.如圖,開州大道上A , B 兩點(diǎn)相距14km,C ,D為兩商場,DA ^ AB于A ,CB ^ AB于 B .已知
DA = 8km ,CB = 6km .現(xiàn)在要在公路 AB 上建一個土特產(chǎn)產(chǎn)品收購站E ,使得C ,D兩商場到E 站的距離
相等,
(1)求E 站應(yīng)建在離A 點(diǎn)多少 km處?
(2)若某人從商場D以5km / h的速度勻速步行到收購站E ,需要多少小時?
題型 12 最短路徑問題
1.如圖是一塊長、寬、高分別是6cm、4cm 和3cm 的長方體木塊,一只螞蟻要從長方體木塊的一個頂點(diǎn)A 處,
沿著長方體的表面到長方體上和頂點(diǎn)A 相對的頂點(diǎn) B 處吃食物,那么它需要爬行的最短路徑的長是( )
A. 3+ 2 13 cm B. 97cm C. 85cm D. 109cm
2.如圖,圓柱形杯子容器高為18cm,底面周長為24cm ,在杯子內(nèi)壁離杯底 4cm 的點(diǎn) B 處有一滴蜂蜜,
此時一只螞蟻正好在杯子外壁,離杯子上沿 2cm 與蜂蜜相對的點(diǎn)A 處,則螞蟻從外壁A 處到達(dá)內(nèi)壁 B 處的
最短距離為 cm.
3.【問題背景】如圖 1,深圳市洪湖公園內(nèi)有一大湖,湖心有一人造小島,那是鳥兒們的樂園,湖四周各有
一條步道.為了提升公園內(nèi)人與自然的和諧品質(zhì),盡量避免人類活動影響鳥類生活,現(xiàn)對步道進(jìn)行升級改
造,要求步道離小島至少 40 米.為了測得步道離島的距離,施工人員計劃實施如下方案:如圖 2,記小島
為點(diǎn) P,首先在筆直的步道 l1上找一處 A( AP ^ l1),一工人沿步道 l1從點(diǎn) A 出發(fā)直走 80 米到達(dá) B 處,又繼
續(xù)前行 80 米到達(dá)點(diǎn) C 處,接著從 C 處沿與步道 l1垂直的方向行走,當(dāng)?shù)竭_(dá) D 處時,P、B、D 剛好在同一
直線上,最后工人測得CD的長為 75 米.
請根據(jù)以上信息,回答下面的問題:
【問題探究】
(1)求小島離步道 l1的垂直距離PA.
【問題拓展】
(2)在第(1)問的條件下,如圖 3,有相鄰的另一條筆直步道 l2,小島 P 到 l2的距離PM = a 米,點(diǎn) A 到 L
的距離 AN = 80 - a 米,在MN 之間有一任意點(diǎn) E,當(dāng)PE + AE的最小值為 100 米時,
①M(fèi)N = 米(直接寫出結(jié)果).②為了避免人類活動影響鳥類生活,請問步道 l2是否符合要求?請用學(xué)過的
數(shù)學(xué)知識說明原因.
【方法遷移】
(3)若將 x,3- x ,2,2 分別看作四條線段的長,結(jié)合圖 2,構(gòu)造適當(dāng)?shù)膸缀螆D形求代數(shù)式
x2 + 4 + 3- x 2 + 4 的最小值為 (直接寫出).
1.如圖是一個三級臺階,它的每一級的長、寬、高分別為 20dm、3dm、2dm.A 和 B 是這個臺階上兩個相對
的端點(diǎn),點(diǎn) A 處有一只螞蟻,則螞蟻沿著臺階面爬行到點(diǎn) B 的最短路程為(  )
A. 481dm B. 20dm C. 25dm D.35dm
2.如圖,在學(xué)校工地的一根空心鋼管外表面距離左側(cè)管口 2cm 的點(diǎn)M 處有一只小蜘蛛,它要爬行到鋼管內(nèi)
表面距離右側(cè)管口5cm的點(diǎn) N 處覓食,已知鋼管橫截面的周長為18cm,長為15cm,則小蜘蛛需要爬行的
最短距離是( )
A.5cm B. 4cm C.9 5cm D.15cm
3.著名畫家畢加索的作品《女孩》中充滿著幾何圖形,她手中所握的帆船模型就是我們熟悉的三角形組合
而成,如圖,在△ABD 中, AB = AD , AE ^ BD ,若BC =10,CD = 6,則 AC 2 - AD2 的值為( )
A.16 B.24 C.32 D.60
4.勾股定理是用代數(shù)思想解決幾何問題最重要的工具,也是數(shù)形結(jié)合的紐帶之一.如圖,當(dāng)秋千靜止時,
踏板 B 離地的垂直高度BE = 0.8m ,將它往前推3m 至 C 處時(即水平距離CD = 3m ),踏板離地的垂直高度
CF = 2.6m ,它的繩索始終拉直,則繩索 AC 的長是( )
A.3.4m B.3.6m C.3.8m D. 4.2m
5.如圖,圓柱形筆筒的內(nèi)部底面直徑是9cm,內(nèi)壁高為12cm.將一根長18cm的鉛筆放置于筆筒中(鉛筆
的直徑忽略不計),鉛筆露在筆筒外的長度為 acm ,則 a的取值范圍是( )
A.9 < a <12 B.6 a 12 C.3 < a < 9 D.3 a 6
6.如圖,釣魚竿 AB 的長為 2 2 米,露在水面上的魚線BC 長為 1 米.當(dāng)釣魚者把釣魚竿 AB 轉(zhuǎn)到 AB 的位
置時,露在水面上的魚線B C 長為 2 米,則CC 的長為( )
A.1 米 B. ( 7 - 2) 米 C. 7 米 D. (2 2 - 2) 米
7.如圖,象棋盤中各個小正方形的邊長為 1.“馬”從圖中的位置出發(fā),不走重復(fù)路線,按照馬走日的規(guī)則,
走兩步后的落點(diǎn)與出發(fā)點(diǎn)間的最遠(yuǎn)距離為 .
8.如圖,圓柱的底面周長是10cm,圓柱高為12cm,一只螞蟻如果要沿著圓柱的表面從下底面點(diǎn) A 爬到與
之相對的上底面點(diǎn) B,那么它爬行的最短路程為 .
9.如圖,已知 A,B,C 是海上的三座小島,島 B 在島 A 的北偏東38°方向上,距離為 12 海里,島 C 在島
A 的北偏東方向上,距離為 13 海里,島 B 和島 C 之間的距離為 5 海里,則島 B 在島 C 的北偏西 方
向上.
10.在筆直的鐵路上A 、B 兩點(diǎn)相距 25km,C 、D為兩村莊,DA =10km,CB =15km,DA ^ AB于A ,CB ^ AB
于 B ,現(xiàn)要在 AB 上建一個中轉(zhuǎn)站E ,使得C 、D兩村到E 站的距離相等.則E 應(yīng)建在距A km.
11.如圖,透明的圓柱形容器(容器厚度忽略不計)的高為12cm,底面周長為10cm,在容器內(nèi)壁離容器底
部3cm 的點(diǎn) B 處有一飯粒,此時一只螞蟻正好在容器外壁,且離容器上沿3cm 的點(diǎn)A 處,則螞蟻吃到飯粒
需爬行的最短路徑是 cm.
12.如圖 1 是一種伸縮式的鞋架,它有平放和斜放兩種使用方式.鞋架每側(cè)有 6 根長度相等的支架,支點(diǎn)
O,P,Q 為各支架的中點(diǎn).鞋架平放得圖 2,面板BH 的長為24cm ,此時鞋架高度為54cm,則支架 AD 的
長為 cm;鞋架斜放得圖 3,此時調(diào)節(jié)桿 AL 的端點(diǎn) L 正好卡在面板BH 的調(diào)節(jié)孔點(diǎn) G 處,
AL =13cm,HG =10cm, AOB = 60°,則鞋架最高點(diǎn) H 到地面MN 的距離是 cm.
13.如圖,有一個繩索拉直的木馬秋干,繩索 AB 的長度為 5 米,若將它往水平方向向前推進(jìn) 3 米(即 DE = 3
米),且繩索保持拉直的狀態(tài),求此時木馬上升的高度.
14.如圖,一輛小汽車在一條限速 40 km/h 的街路上沿直道行駛,某一時刻剛好行駛到路面車速檢測儀 A 的
正前方 60 m處的 C 點(diǎn),測得小汽車所在的 B 點(diǎn)與車速檢測儀 A 之間的距離為 100 m.
(1)求 B,C 間的距離.
(2)這輛小汽車超速了嗎?請說明理由.
15.一架方梯長 25 米,如圖,斜靠在一面墻上,梯子底端離墻 7 米,
(1)這個梯子的頂端距地面有多高?
(2)如果梯子的頂端下滑了 4 米,那么梯子的底端在水平方向滑動了幾米?
16.“兒童散學(xué)歸來早,忙趁東風(fēng)放紙鳶”.又到了放風(fēng)箏的最佳時節(jié).某校八年級(1)班的小明和小亮學(xué)
習(xí)了“勾股定理”之后,為了測得風(fēng)箏的垂直高度CE,他們進(jìn)行了如下操作:①測得水平距離BD的長為 15
米;②根據(jù)手中剩余線的長度計算出風(fēng)箏線BC 的長為 25米;③牽線放風(fēng)箏的小明的身高為1.6米.
(1)求風(fēng)箏的垂直高度CE;
(2)如果小明想風(fēng)箏沿CD方向下降 12 米,則他應(yīng)該往回收線多少米?
17.在一條東西走向的河流一側(cè)有一村莊C ,河邊原有兩個取水點(diǎn) A, B,其中 AB = AC ,由于某種原因,
由C 到A 的路現(xiàn)在已經(jīng)不通,該村為方便村民取水,決定在河邊新建一個取水點(diǎn)D( A, D, B 在同一條直線
上),并新修一條路CD,測得CB = 6.5千米,CD = 6千米,BD = 2.5千米.
(1)求 CDB 的度數(shù);
(2)求原來的路線 AC 的長.
18.如圖所示,在一次夏令營活動中,小明從營地 A 點(diǎn)出發(fā),沿北偏東60°方向走了500 3 米到達(dá) B 點(diǎn),然
后再沿北偏西30°方向走了 500 米到達(dá)目的地 C 點(diǎn).
(1)判斷VABC 的形狀;
(2)求 A、C 兩點(diǎn)之間的距離;
(3)確定目的地 C 在營地 A 的什么方向.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track id="r4fhd"></track>

    <pre id="r4fhd"><abbr id="r4fhd"><code id="r4fhd"></code></abbr></pre>
      <ul id="r4fhd"></ul>

        <menu id="r4fhd"></menu>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湟中县| 绩溪县| 民乐县| 临清市| 儋州市| 孟津县| 磐石市| 平顶山市| 锡林浩特市| 治多县| 纳雍县| 岑巩县| 延川县| 新田县| 抚州市| 潜江市| 澄城县| 鹤庆县| 济源市| 金乡县| 儋州市| 天峨县| 额尔古纳市| 阳谷县| 家居| 麻阳| 岱山县| 东源县| 陆良县| 黑龙江省| 濮阳市| 花莲市| 西昌市| 西宁市| 闻喜县| 阿拉善右旗| 济南市| 兰坪| 益阳市| 兴隆县| 商丘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