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24~2025學年上學期懷仁一中高三年級第一次月考歷史全卷滿分100分,考試時間75分鐘。注意事項:1.答題前,先將自己的姓名、準考證號填寫在試卷和答題卡上,并將條形碼粘貼在答題卡上的指定位置。2.請按題號順序在答題卡上各題目的答題區域內作答,寫在試卷、草稿紙和答題卡上的非答題區域均無效。3.選擇題用2B鉛筆在答題卡上把所選答案的標號涂黑;非選擇題用黑色簽字筆在答題卡上作答;字體工整,筆跡清楚。4.考試結束后,請將試卷和答題卡一并上交。5.本卷主要考查內容:中外歷史綱要(上)第1-5單元。一、選擇題:本大題共16小題,每小題3分,共48分。每小題只有一個選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1.西周統治者吸取商朝滅亡的歷史教訓,實施“封建親戚,以藩屏周”的分封制,以新的國家政體取代了方國聯盟體制。周人認為,天子作為天之“元子”,是代表唯一的天而統治唯一的天下的唯一的人,天下的疆土與萬民皆在天子的統治之下。據此可知西周時期A.諸侯國具備了世襲統治權 B.政治的聚合性有所增強C.文明范圍較商朝有所擴大 D.天人感應理論得以確立2.春秋時期,華夏民族深感異族內遷給華夏文明帶來的危機,因此強調“夷夏之辨”。至戰國時期,被稱為夷狄的許多內遷民族已被華夏所吸收、融合,出現了華夏居中、“戎夷”分布四方的“五方之民”的觀念。這一變化A.為大一統政治格局奠定了思想基礎 B.說明各民族之間的差異基本上消失C.加速了統一多民族封建國家的發展 D.保證了各民族政權之間的和諧關系3.秦代丞相“掌丞天子,助理萬機”,名位在御史大夫之上,然而御史大夫所擁之實權,卻比丞相大得多,其職司范圍不僅限于“掌圖籍秘書”“受公卿奏事,舉劾按章”,還掌管全部律令。秦朝這制度設計體現了A.三公之間的權力斗爭公開化 B.皇帝失去對三公權力的掌控C.權力分割與牽制的政治權術 D.君主專制必然導致權臣專權4.兩漢時期司馬遷“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的志向,霍去病“匈奴未滅,何以家為”的壯志,張騫“鑿空”的勇氣,班超“投筆從戎”“立功絕域”的追求,這反映了漢代A.放眼全球的世界視野 B.以武力安天下的情懷C.追根究底的史家風采 D.昂揚進取的時代精神5.魏晉南北朝時期,世家大族瑯琊王氏在書法領域名家輩出,王導、王敦、王曠皆善書,至王羲之成為集大成者。王羲之七子,也多為名家,后世有書名者達數十人,最終形成了瑯琊王氏書系,在中國書法史上影響深遠。出現這種現象的主要原因是A.士族文化的壟斷式積累 B.民族文化的交流交融C.宗教文化傳播的影響 D.江南地區經濟的開發6.唐貞觀初年,戶不滿300萬。永徽元年(公元650年),在籍戶數380萬戶。而隋朝強盛時期的戶數為891萬戶。到玄宗天寶十三年,有962萬戶,戶數超過隋朝,此時經濟發展,社會繁榮,達到了唐朝的極盛。對此,下列說法準確的是A.隋代戶口數量有夸大成分 B.“貞觀之治”名不符實C.唐代的戶口統計更為精確 D.戶口數量反映社會盛衰7.安史之亂期間,吐谷渾、于闐、回紇、吐蕃等少數民族政權或“請助討賊”或“請助國供靈州軍糧”,積極助唐平亂。唐玄宗感嘆道:“西戎北狄,吾常厚之,今國步艱難,必得其用。”唐朝能得到少數民族政權支持的主要原因是A.少數民族地區的物資充足 B.受到唐玄宗人格魅力的感染C.唐朝實行開明的民族政策 D.安史之亂動搖少數民族統治8.宋太祖認為唐朝的衰落,是地方藩鎮勢力過于強大,導致各地節度使擁兵自重。所以他不但“杯酒釋兵權”,留下重文輕武的祖訓,還禁絕一切兵書。這導致北宋A.邊防戰爭中處于弱勢 B.高壓的文化氛圍C.文臣武將矛盾的激烈 D.地方無任何權力9.元代中期,陜西四川行省一分為三,成為甘肅、陜西、四川三行省。黃河以南長江以北組建了河南、江北行省,這兩個行省的建立,意味著秦嶺—淮河這一中國地理上最重要的分界線在元代完全被棄置不顧。這說明,元代行省的建立A.強調自然與政治的互動 B.提高了政府行政效率C.體現犬牙相錯主導原則 D.擴大了地方行政職能10.宋朝政府重視在醫學、天文、工程營建、軍事技術等與國計民生相關的領域科技發展,對有貢獻者,獎勵絹帛、錢、銀、章服、土地、住宅、度牒等物。這表明,宋朝A.改變了士人讀書觀 B.科技發展與社會需求相關C.注重發展軍事教育 D.科研發明成為正式的職業11.鄭和下西洋的艦隊每到一個國家,都會遞交明成祖的國書表明友好訪問的來意。從不憑借艦隊的軍事實力威脅那些弱小的國家。在這種和平友好的氣氛影響下,這些國王紛紛派出使臣跟隨鄭和艦隊回訪大明王朝。這表明,鄭和下西洋A.維護了朝貢秩序穩定 B.開辟了新的對外貿易航線C.增加了政府財政收入 D.加速了周邊國家的封建化12.清朝康熙年間形成了奏折制度,但擁有密奏權的官員僅有百余名。雍正繼位后,不僅擴大了密奏的官員人數,還特許一些低微官吏行使密奏權。這一變化反映了A.地方官員積極性的提高 B.參與朝廷決策官員范圍擴大C.政府部門行政效率降低 D.皇帝對官僚隊伍控制的加強13.博克達山系位于新疆中部,素來為當地民眾所重,尊之為“靈山”“圣山”,地位尊崇無比。1759年,乾隆皇帝“定西域祀典”,將此山載入國家祀典。藉由山川祭祀等祀典的舉行,西域邊陲之地再度得到中華傳統文化的熏陶。這說明A.國家認同觀念滲透邊疆 B.清代民族矛盾逐漸消除C.華夷之辨舊觀念的瓦解 D.清代民間信仰日益興盛14.1841年初冬,習慣銃炮齊鳴之后短兵相接的清軍在廣州城外一觸即潰,兵勇連英軍長什么樣都不知道便倒地了,“夷船”幾百步外轟開營壘,幾無可擋之物。這反映出的實質是A.西方對亞洲地區的殖民侵略 B.中英之間軍事差距明顯C.農耕文明與工業文明的差距 D.清朝統治階層愚昧自大15.光緒七年,李鴻章創辦輪船招商局,當時有人說:“自長江輪船暢行,平時江船生意大半為其所奪。所用水手,大抵皆廣東寧波上海之人,而非湖廣、江、皖平日操舟之輩。”這表明A.洋務運動制約民族工業發展 B.民族資本主義沖擊傳統航運C.勞動力素養應適應科技發展 D.招商局改變了地域經濟格局16.某學者認為,戊戌變法是資產階級領導的一次政治改革運動,它不是洋務運動的簡單繼續,而是有質的飛躍。之所以這樣說,是因為戊戌變法A.推廣了西方科學技術 B.沖擊了舊式官僚體制C.拉開了近代化的序幕 D.傳播了民主科學思想二、非選擇題:本大題共4小題,共52分。17.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材料一孔子認為“百姓足,君孰與不足 百姓不足,君孰與足 ”主張統治者“施取其厚,事舉其中,斂從其薄”。孟子將孔子的仁愛理論發展為“仁政”的政治統治理念,主張將禮樂教化滲透于人民的日常生活中。認為統治者要在紛爭的戰亂中取得勝利,不能單純地憑借武力征討,最關鍵的是實現民心的歸向和支持。統治者要想獲得民心,則必使百姓有“恒產”。孟子提出了“大農業”的概念,將林、牧、副、漁都納入民生的范疇進行綜合發展。材料二管子將人民對糧食的依賴性上升到國家的層面,統治者要實現社會秩序的穩定和統治的鞏固,就必須保證人民無口腹之憂。管子對農業生產條件進行了細致的考察,將土壤及其產物分為九十種,建議當地生產者因地制宜,發展生產。商鞅大力實施其“農戰”思想。在他看來,國家之強弱的關鍵在于糧食的多寡。商鞅將農業和戰爭緊密結合,以農養戰,以戰促農,把全國大部分勞動力都束縛在土地上,使其成為耕作者,從事農業生產,提高糧食產量。農民平時生產,戰時則從戎打仗。為配合“農戰”的順利推行,他還提出限制人口流動,限制士大夫所養食客數量。——以上材料均摘編自向德富、趙川《先秦儒法兩家重農思想之比較》(1)根據材料一、二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儒家和法家重農思想形成的背景。(6分)(2)根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簡析法家重農思想的影響。(8分)18.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材料一公元619年,唐高祖李淵頒布“鎮撫夷狄詔”……622年,李淵《賜書高麗王建武書》謂:“朕恭應寶命,君臨率土,祗順三靈,綏柔萬國”;同時,李淵又對稽胡和獠人進行鎮壓。李世民在處理民族關系的過程中,則貫徹和執行了“無為而治”的原則,以遠交近攻、以靜制動、剿撫并用的策略來處理和周邊各族的關系。貞觀十四年后,李世民主要采取了武力統一民族地區的“武功政策”,并在這個政策的指導下,發起了統一國家的高潮。——摘編自梁華《論唐初的民族政策》材料二唐興,初未暇于四炎,自太宗平突厥,西北諸蕃及蠻夷稍稍內屬,即其部落列置州縣。其大者為都督府,以其首領為都督、刺史,皆得世襲。雖貢賦版籍,多不上戶部,然聲教所暨,皆邊州都督、都護所領,著于令式。——摘編自宋祁、歐陽修等《新唐書》(1)根據材料一、二并結合所學知識,歸納唐朝前期處理民族關系的特點。(6分)(2)根據材料一、二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唐初實行的民族政策的意義。(6分)19.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材料一南宋王象之在《輿地紀勝》中寫道:“泉州人稠山谷瘠,雖欲就耕無地辟。州南有海浩無窮,每歲造舟通異域。”泉州港船舶往來頻仍,“雜貨山積”,卻被“蕃商至必使諸廣東,否則沒其貨”的舊規嚴重束縛。熙寧五年詔發運使薛向曰:“東南之利,舶商居其一。比言者請置司泉州,其創法講求之。”元豐五年(1082年)知州陳得向朝廷極力建議在泉州設立市舶司。元祐二年(1087年),朝廷批復“詔泉州增置市舶”。《方輿勝覽》記載,“諸蕃有黑白二種,皆居泉州,號‘蕃人巷’,每歲以大舶浮海往來,致象犀、玳瑁、珠璣、琉璃、異香、胡椒之屬”。——摘編自傅宗文《宋代泉州市舶司設立問題探索》等材料二明朝中后期、清朝中前期,政府為應對海陸邊境貿易需求,在“限關”的同時,采取了相對積極的政策。明朝中后期,東南沿海、北部長城一帶至遼東地區,形成了經濟繁榮、華夷雜處的邊境社會。為應對這一情況,明朝政府于1558年解禁了山東半島至遼東半島的海上航路;1567年松弛海禁,允許漳州府月港的民間海外貿易;1570年以降,在北部和東北地區的大同、張家口、撫順等地相繼開放“互市”。在相繼平定三藩和收復臺灣后,清朝于1684年開海;1727年重開南洋,此后東洋和南洋貿易一直持續至清末。18世紀的廣州成為環球海上航路的重要中轉港。——摘編自中國歷史研究院課題組《明清時期“閉關鎖國”問題新探》(1)根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指出宋代在泉州增設市舶司的原因。(6分)(2)根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明中后期至清前期對外貿易的特點。(8分)20.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材料中國近代“變局”論最早用“變局”來描述鴉片戰爭后國內外形熱的國人是黃鈞宰。1844年秋,他在《金擊七墨》一書中寫道:中國官民“初不知洋人何狀革法國何方也。乃自中平西北,環海而至在南……中外一家,亦古今之變局哉”。1848年秋徐繼畬在《瀛環志略》中指出:“南洋諸島國葦杭閩粵,印度近連西藏,漢以后、明以前、皆弱小、番部朝貢時通,今則胥變為歐羅巴諸國埔頭,此古今一大變局。”據統計,1840-1861年有關介紹世界歷史地理的書籍只有22種,而閱讀過這些書籍的人也是屈指可數。士大夫的時代覺醒,認識到中國所處的變局.當是在1860年以后。就在1861年,馮桂芬在《校邠廬抗議》里寫道:“乃自五口通商,而天下之局大變。”作為李鴻章的幕僚,他的著作對當時讀書人有很大影響,越來越多的人用到“變局”這個詞來形容當前的時代。薛福成1865年上書曾國藩,說“迄于今日,西洋諸國……并至于中國……以英吉利、俄羅斯、佛蘭西、米利堅四國為最強,于是地球幾無不通之國”。認為中國的內政不修,深閉固拒,墨守舊法亦是無法應對“變局”的重要原因。隨著危機不斷加深,“變局”論漸成時人共識。——摘編自張寧等《淺論晚清士大夫的夷洋觀和變局觀》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就中國近代前期“變局”論進行闡釋。【高三歷史第6頁(共6頁)】25036C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