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9.1青藏地區的自然特征與農業教學設計人教版地理八年級下冊學校 授課教師 課 時授課班 級 授課地點 教 具教材分 析 《9.1青藏地區的自然特征與農業教學設計》是人教版地理八年級下冊的一節課程 本節課主要內容涵蓋了青藏地區的地理位置、自然特征、農業發展及其影響因素。 教材以圖文并茂的形式,生動地展示了青藏地區的獨特風光和農業生產情況,旨 在讓學生了解青藏地區的自然環境和農業特色,培養學生的地理素養。 本節課的內容與學生的實際生活密切相關,通過分析青藏地區的自然特征和農業 發展,學生可以更好地理解我國地理環境的多樣性以及農業的區位因素。教學過 程中,教師應注重引導學生運用地圖和圖表等資料,提高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 題的能力。同時,結合青藏地區的實際情況,培養學生的區域認知能力和地理實 踐能力。核心素 養目標 分析 本節課的核心素養目標主要分為以下幾個方面: 1.區域認知:通過本節課的學習,學生需要能夠識別青藏地區的地理位置,了解 其自然特征和農業發展情況,培養學生的區域認知能力。 2.地理實踐:學生需要運用地圖和圖表等資料,分析青藏地區的自然特征和農業 發展,提高學生運用地理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3.綜合思維:本節課要求學生能夠將青藏地區的自然特征、農業發展和地理位置 等知識進行綜合分析,培養學生的綜合思維能力。 4.科學探究:學生需要通過觀察、分析和推理等方法,探討青藏地區農業發展的 影響因素,培養學生的科學探究能力。 5.人地關系:本節課旨在引導學生認識青藏地區的自然環境和農業發展之間的關 系,培養學生正確的人地關系觀念。學習者 分析 1.學生已經掌握了哪些相關知識:在開始本節課之前,學生應該已經掌握了基本 的地理知識,如地理位置、地形地貌等。同時,學生應該對我國的地理分區有一 定的了解,能夠識別不同地區的自然特征和農業生產情況。 2.學生的學習興趣、能力和學習風格:八年級的學生對地理學科有著較高的興趣 尤其是在涉及到實際生活和地理現象的內容時。在學習能力方面,學生具備一定 的觀察、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在學習風格上,學生喜歡通過圖片、圖表等直 觀的方式進行學習,對實踐活動和小組討論感興趣。 3.學生可能遇到的困難和挑戰:在本節課的學習過程中,學生可能對青藏地區的 特殊自然環境,如高海拔、低氧等概念難以理解。同時,學生可能對農業發展的 影響因素分析存在困難,不知如何將地理知識與實際情況相結合。此外,學生在 分析青藏地區的農業特色和發展挑戰時,可能存在一定的思維局限,需要教師的 引導和啟發。教學資 1.教材:確保每位學生都有本節課所需的教材《地理八年級下冊》。教師需提前源準備 檢查教材的完整性,確保學生能夠跟隨教學進度進行學習。 2.輔助材料:準備與教學內容相關的圖片、圖表、視頻等多媒體資源。這些資源 可以包括青藏地區的自然景觀、農業生產和地理環境等方面的資料。教師需提前 整理和篩選這些資源,以便在教學中能夠高效地運用。 3.實驗器材:如果涉及實驗,確保實驗器材的完整性和安全性。例如,可以安排 一個關于高海拔對農作物生長影響的實驗。實驗器材包括不同高度的支架、植物 種子、土壤等。教師需提前檢查實驗器材的狀況,確保實驗能夠順利進行。 4.教室布置:根據教學需要,布置教室環境,如分組討論區、實驗操作臺等。將 教室分為幾個區域,每個區域都有明確的功能,如講演區、討論區、實驗區等。 在講演區,設置投影儀和白板,以便教師展示教材內容和輔助材料。在討論區, 擺放一些桌椅,方便學生進行小組討論和互動。在實驗區,安排實驗器材和操作 臺,供學生進行實驗和觀察。 5.教學工具:準備教學所需的筆記本電腦、投影儀、白板、黑板等設備,并確保 它們能夠正常運行。提前測試設備,確保在課堂上能夠順利進行教學。 6.教學指南:教師需提前準備教學指南,包括教學目標、教學步驟、教學方法、 評估方式等。教學指南可以幫助教師明確教學方向和目標,確保教學過程有條不 紊地進行。 7.學生作業:教師需提前準備與本節課相關的學生作業,如課后練習題、小組研 究報告等。作業應能夠鞏固學生對課堂內容的理解和掌握,同時培養學生的地理 實踐能力。 8.教學反饋:教師需準備教學反饋表,以便在課程結束后收集學生對課程的評價 和建議。教學反饋可以幫助教師了解學生的學習需求和教學效果,為今后的教學 提供參考。教學過 程設計 (一)導入新課 師:同學們,今天我們將一起走進一個神秘而獨特的地區——青藏地區。在開始之前 老師先給大家展示一些美麗的圖片。(展示青藏地區的雪山、草原、湖泊等圖片) 師:大家看了這些圖片,有什么感受呢 生1:感覺那里很美。 生2:看起來很壯觀。 師:沒錯,青藏地區有著令人驚嘆的自然風光。那它到底有怎樣的特點呢 讓我們一起 來探索。 (二)講授新課 1.青藏地區的位置和范圍 師:首先,我們來看看青藏地區在我國的位置和范圍。(展示中國地圖,指出青藏地區的位置)青藏地區位于我國的西南部,橫斷山脈以西,昆侖山脈—祁連山脈以南,南 至國界。它主要包括西藏自治區、青海省和四川省的西部。 師:同學們,在地圖上能指出青藏地區的大致范圍嗎 生:(在地圖上指出) 1.青藏地區的自然特征 (1)地形 師:青藏地區的地形有什么特點呢 (展示青藏地區的地形圖)我們可以看到,這里主 要是以高原為主,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高原,被稱為“世界屋脊”。 師:大家知道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瑪峰就在這里,它的海拔約是多少呢 生:8848.86米。 (2)氣候 師:由于青藏地區海拔高,所以它的氣候非常獨特。(展示氣候資料圖)這里的氣候類 型主要是高原山地氣候,具有“高寒”的特點。 師:同學們,想一想“高寒”氣候對當地的動植物和人們的生活有什么影響呢 生1:很多動植物都有特殊的適應能力。 生2:人們的服飾和房屋也會有所不同。 (3)河流和湖泊 師:青藏地區還是許多大江大河的發源地,比如長江、黃河、瀾滄江等。(在地圖上指 出)這里還有眾多的湖泊,像青海湖就是我國最大的內陸湖 師:為什么青藏地區會成為眾多河流的發源地呢 生:因為海拔高,有很多的雪山和冰川,冰雪融水形成了河流的源頭。 1.青藏地區的農業(1)畜牧業 師:由于青藏地區的自然環境特點,畜牧業是當地主要的農業生產方式之一。(展示草 原上放牧的圖片)這里的優良畜種有牦牛、藏綿羊、藏山羊等。 師:大家知道牦牛為什么能適應高寒的環境嗎 生:它的毛長而厚,可以保暖。 (2)河谷農業 師:在青藏地區的一些河谷地帶,還發展了河谷農業。(展示河谷農業的圖片)比如雅 魯藏布江谷地和湟水谷地。 師:為什么在河谷地區能發展農業呢 生:河谷地區海拔較低,氣溫較高,水源充足,土壤肥沃。 (3)農作物 師:河谷地區主要種植的農作物有青稞、小麥、豌豆等。(展示農作物的圖片) 師:同學們,你們嘗過青稞做的食物嗎 生:(回答) 1.生活習俗 師:青藏地區獨特的自然環境也造就了當地獨特的生活習俗。(展示藏族人民的服飾、 飲食、民居等圖片) 師:比如藏族人民穿的藏袍,為什么他們的袖子有時會脫下一只呢 生:因為早晚溫差大。 (三)課堂小結 師:今天我們學習了青藏地區的自然特征和農業。青藏地區地勢高,氣候寒冷,形成了 獨特的自然景觀和農業生產方式。畜牧業是主要的產業,河谷農業在一些地區也有發展 希望同學們能夠記住這些知識。 (四)布置作業1.完成課本上的相關習題。 2.查閱資料,了解更多關于青藏地區的文化和習俗。拓展與 延伸 1.提供與本節課內容相關的拓展閱讀材料: 《走進青藏高原:自然環境與可持續發展》一書,詳細介紹了青藏地區的自然環 境、生物多樣性、農業發展和可持續發展策略。 “青藏高原農業研究”學術論文,深入探討了青藏地區農業的科學問題和研究進展 “青藏高原農業”網站,提供了關于青藏地區農業的詳細信息,包括農業技術、作 物種植和農業政策等。 2.鼓勵學生進行課后自主學習和探究: 學生可以進一步了解青藏地區的自然特征,如高原氣候、地形地貌等,以及這些 特征對農業的影響。 學生可以探究青藏地區農業發展的挑戰和機遇,例如,高海拔對農作物生長的影 響、青藏高原的生態保護等。 學生可以研究青藏地區農業的特色和優勢,例如,青稞酒的制作、草原畜牧業的 養殖等。 學生可以探索青藏地區的可持續發展,例如,生態旅游、可再生能源的開發等。 學生可以進行實地考察或采訪當地的農民,了解青藏地區農業的實際情況和農民 的生活狀況。教學反 思與總 結 教學反思: 回顧整個教學過程,我覺得在教學方法上,我嘗試了多種方式引導學生學習,如 提問、展示圖片視頻、小組討論等,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掌握知識。但我 也發現,在課堂管理方面,部分學生過于活躍,影響了課堂秩序和其他學生的學 習。下次我會更加注重課堂管理,確保教學活動有序進行。 在教學策略上,我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調整了教學內容和教學節奏,使得課程 更加貼近學生的實際需求。然而,我也注意到,部分學生在課堂上的參與度不高, 對于這部分學生,我需要想出更多的方法來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 教學總結: 對本節課的教學效果進行客觀評價,我覺得學生在知識方面,對青藏地區的自然 特征和農業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在技能方面,學生通過小組討論、課堂展示等方 式,提高了合作能力和表達能力;在情感態度方面,學生對青藏地區有了更強的 地域認同感和生態保護意識 然而,我也發現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和不足,例如,部分學生在課堂上的參與度不 高,課堂氛圍不夠活躍。針對這些問題,我將在今后的教學中進行改進,例如, 通過設置更多互動環節,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課堂參與度。 此外,我還將加強課后輔導,針對學生在學習中遇到的問題進行個別指導,以確 保他們能夠跟上教學進度。同時,我會不斷更新自己的教學方法和策略,以適應 不斷變化的教育環境,為學生的全面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典型例 題講解 1.例題一:青藏地區的地形特點有哪些 請簡要說明。 答案:青藏地區地形以高原和山地為主,主要包括青藏高原、喜馬拉雅山脈、昆侖山脈等。青藏高原平均海拔超過4000米,被稱為“世界屋脊”。喜馬拉雅山脈是 世界上最高的山脈,珠穆朗瑪峰(珠峰)位于此山脈。昆侖山脈是中國西部的主 要山脈之一。 2.例題二:青藏地區氣候的主要特點是什么 請結合實例說明 答案:青藏地區氣候的主要特點是高寒、干燥、缺氧。例如,青藏高原的年均氣 溫普遍低于10℃,冬季氣溫更低,夏季氣溫相對較高。降水量較少,年降水量大 多在500毫米以下。由于高海拔,空氣稀薄,氧氣含量低。 3.例題三:青藏地區的農業主要分布在哪些區域 請簡要說明。 答案:青藏地區的農業主要分布在河谷平原和高原盆地。河谷平原地區氣候相對 溫暖濕潤,適合種植青稞、小麥等作物。高原盆地地區氣候較為干燥,適宜發展 畜牧業,如牦牛、羊等。此外,青藏地區還有一定面積的草地農業。 4.例題四:青藏地區農業發展的主要制約因素是什么 請結合實例說明。 答案:青藏地區農業發展的主要制約因素是高海拔、低溫、缺氧等自然條件。例 如,高海拔導致農作物生長周期縮短,低溫使得農作物產量受限。缺氧使得農業 勞動強度大,農業生產效率低下。此外,農業基礎設施薄弱,如灌溉設施、道路 等不完善,也是制約因素之一。 5.例題五:請簡述青藏地區農業可持續發展的對策。 答案:青藏地區農業可持續發展的對策主要包括:提高農業科技水平,選育適應 高海拔的農作物品種;改善農業基礎設施,提高農業生產效率;發展生態農業, 保護高原生態環境;推進農業產業化,提高農產品附加值;加大政策支持力度, 提高農民收入。 補充說明:作業布置與反饋作業布置: 1.請學生根據本節課所學內容,繪制一幅青藏地區的地形圖,標注主要山脈、 河流和城市。 2.結合本節課所學,撰寫一篇關于青藏地區農業可持續發展的短文,分析青藏 地區農業發展的現狀、挑戰及對策。 3.收集有關青藏地區農業的資料,如農業技術、農業政策等,整理成一份報告, 并在課堂上進行分享。 作業反饋: 1.對于地形圖作業,我將檢查學生是否能夠準確地標注出青藏地區的地形特征, 如山脈、河流和城市。對于標注不準確的地方,我會給出修改建議,并強調地 圖繪制的準確性。 2.對于農業可持續發展短文,我將評估學生是否能夠清晰地表達出青藏地區農 業發展的現狀、挑戰及對策,并給出改進建議。同時,我會鼓勵學生提出自己 的見解和思考,以提高他們的分析能力。 3.對于農業資料報告,我將檢查學生是否能夠有效地整理和分析所收集的資料, 并給出改進建議。同時,我會鼓勵學生積極參與課堂分享,以提高他們的表達 能力和合作能力。板書設 計 1.青藏地區自然特征與農業發展概述 青藏地區:世界屋脊、高海拔、特殊地貌 自然特征:高寒、干燥、缺氧-農業發展:河谷平原、高原盆地、畜牧業 2.青藏地區地形特點及對農業的影響 -青藏高原:世界最高高原、廣闊平坦 -喜馬拉雅山脈:世界最高山脈、阻擋印度洋濕潤氣流 -昆侖山脈:中國西部主要山脈、阻擋沙漠入侵 -對農業影響:地形限制、農業生產區域局限 3.青藏地區氣候特點及對農業的影響 -高寒氣候:氣溫低、生長周期短、農作物產量受限 干燥氣候:降水少、灌溉水源不足、農業用水緊張 -缺氧環境:勞動強度大、農業生產效率低 -對農業影響:氣候條件惡劣、農業生產條件艱苦 4.青藏地區農業發展對策及可持續發展 -提高農業科技水平:選育適應高海拔的農作物品種、推廣農業技術 -改善農業基礎設施:修建灌溉設施、完善道路網絡 -發展生態農業:保護高原生態環境、發展綠色農業 -推進農業產業化:提高農產品附加值、促進農民增收 -可持續發展:保護生態、保障農民利益、實現農業可持續發展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