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一章 走近細胞第1節 細胞是生命活動的基本單位1. 細胞學說的建立者主要是兩位德國的科學家施萊登和施旺。2. 細胞學說的建立過程階段 科學家 重要發展從人體解剖 和觀察入手 比利時的維薩里 揭示了人體在器官水平的結構法國的比夏 指出器官由組織構成顯微觀察 英國的羅伯特·虎克 用顯微鏡觀察植物木栓組織,發現并命名“細胞”,觀察到的是死細胞。荷蘭的列文虎克 自制顯微鏡觀察到不同形態的細菌、紅細胞和精子等,觀察到的是活細胞。意大利的馬爾比基 用顯微鏡觀察動植物的微細結構,如細胞壁和細胞質科學觀察 歸納概括 德國的施萊登 首先提出植物體都是由細胞構成的,細胞是植物體的基本單位。德國的施旺 發表研究報告《關于動植物的結構及一致性的顯微研究》,指出動物體也是由細胞構成的。在修正中前進 德國的魏爾肖 總結出“細胞通過分裂產生新細胞”3. 細胞學說的內容:(1)細胞是一個有機體,一切動植物都由細胞發育而來,并由細胞和細胞產物所構成 。(2)細胞是一個相對獨立的單位,既有它自己的生命,又對與其他細胞共同組成的整體生命起作用。(3)新細胞是由老細胞分裂產生的。4.細胞學說的意義:(1)揭示了動物和植物的統一性,從而闡明了生物界的統一性。(2)細胞學說的意義:①細胞學說使人們認識到植物和動物有著共同的結構基礎,從而打破了動植物學之間的壁壘,使解剖學、生理學、胚胎學等學科獲得了共同的基礎,這些學科的融通和統一催生了生物學的問世。②使生物學的研究進入細胞水平,并為后來進入分子水平打下基礎。③細胞學說中細胞分裂產生新細胞的結論,不僅解釋了個體發育,也為后來生物進化論的確立埋下了伏筆。5. 為什么說細胞是最基本的生命系統?因為生命活動必須通過細胞來體現。(1)單細胞生物:依靠單個細胞就能完成各種生命活動,如細菌、藍細菌、草履蟲、變形蟲等。(2)多細胞生物:依賴各種分化的細胞密切合作,共同完成一系列復雜的生命活動,如絕大多數動物、植物和真菌。(3)病毒:不具有細胞結構,主要由蛋白質和核酸組成。不能獨立進行生命活動,必須寄生在活細胞中,借助宿主細胞的物質和結構進行繁殖,具有遺傳和變異的特征。如噬菌體專一寄生在大腸桿菌中。6. 多細胞生物生命活動的基礎(1)生物與環境之間物質和能量交換的基礎:細胞代謝。(2)生物生長發育的基礎:細胞的增殖、分化。(3)生物遺傳與變異的基礎:細胞內基因的傳遞、變化。7. 生命系統的結構層次(1)多細胞動物生命系統的結構層次: 細胞 →組織→器官→ 系統 →個體→ 種群 → 群落 →生態系統→生物圈。多細胞動物的有四大組織,分別是:上皮組織、結締組織、肌肉組織、神經組織。多細胞動物有八大系統,分別是:運動系統、神經系統、內分泌系統、循環系統、呼吸系統、泌尿系統、消化系統、生殖系統。(2)高等植物沒有 系統 層次;高等植物的五大組織分為:分生組織、保部組織、營養組織、輸導組織、機械組織。高等植物的六大器官有:根、莖、葉、花、果實、種子。(3)單細胞生物沒有組織、器官、系統層次;一個單細胞生物既是細胞層次,也是個體層次,常見的單細胞生物有:酵母菌、草履蟲、衣藻、眼蟲、變形蟲等。地球上最早出現的生命形式是 單細胞 生物。(4)最基本的生命系統是 細胞 ,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命系統,也是最大的生態系統。(5)分子,原子,病毒不屬于任何生命系統層次。分子、原子是系統,但不是生命系統,它們不是生命體,而病毒不能獨立完成各項生命活動,必須寄生在活細胞中。8.相關概念①種群是指在一定的空間范圍內,同種生物所有個體形成的集合。②群落是在一定的自然區域內,所有生物的集合。③生態系統是指在一定空間內,由生物群落和它的非生物環境相互作用構成的統一整體。9.一切生物的生命活動都是在細胞內或細胞的參與下完成的。10. 科學研究方法——歸納法歸納法是指由一系列具體事實推出一般結論的思維方法。分類 完全歸納法 不完全歸納法考察的對象范圍 考察某一類事物的 所有 對象 考察某一類事物的 部分 對象結論的可靠程度 結論是 真實可靠的 結論 不一定 真實可靠,有時存在例外的可能第一章 走近細胞第2節 細胞的多樣性和統一性1.顯微鏡的使用(1)顯微鏡的結構結構 作用鏡頭 目鏡 無螺紋,放大倍數與長度呈 反 比。物鏡 有螺紋,放大倍數與長度呈 正 比。反光鏡 平面鏡 調節視野亮度,用于光線較強時凹面鏡 調節視野亮度,用于光線較弱時準焦螺旋 粗準焦螺旋 使鏡筒上升或下降(幅度大)細準焦螺旋 使鏡筒上升或下降(幅度小)轉換器 轉換物鏡遮光器 改變光圈,調節視野亮度(2)顯微鏡的使用原則①先用 低 倍鏡觀察,再用 高 倍鏡觀察。②低倍鏡下先用 粗 準焦螺旋,再用 細 準焦螺旋;高倍鏡下只能用 細 準焦螺旋。(3)高倍鏡的使用方法① 找:在 低 倍鏡下找到要觀察的目標;② 移:移動載玻片,把目標移到視野的 中央 ;③ 轉:轉動 轉換器 ,換上高倍物鏡 ;④ 調:清晰度調 細準焦 螺旋,亮度調 光圈 和 反光鏡 。(4)低倍物鏡和高倍物鏡的區別低倍(物)鏡 高倍(物)鏡鏡長度 較短 較長物像清晰后與玻片距離 較遠 較近所看到細胞的大小 小 大所看到細胞的數目 多 少視野的范圍 較大 較小視野的明暗 明 暗能否用粗準焦螺旋 能 否(5)注意事項:①“物”與“像”是上下相反,左右相反的關系,即把“物”翻轉180°后就是“像”。如玻片上有“P”字母,則視野中看到的是 d 。②將要觀察對象移至視野中央,遵循“偏哪移哪”原則。如觀察對象在視野的左下方,要將它移到視野中央,玻片應向 左下方 移動。③顯微鏡放大倍數=目鏡放大倍數×物鏡放大倍數。顯微鏡放大的是物像的長度或寬度,而不是面積或體積。(6)細胞數目的計算方法①在視野中單行排列:在10×10的放大倍數下看到64(M)個細胞,而且在視野的直徑上排成一行, 則轉換為10×40的放大倍數(N)后,看到的一行細胞數為 16 (M/N)個。②均勻分布整個視野:若在10×10的放大倍數下看到64個細胞,這64個細胞充滿整個視野, 則轉換為10×40的放大倍數后,數目為 4 (M/N2)個。2.理解細胞多樣性和統一性(1)通過顯微鏡可以直觀地了解到細胞的 多樣性 ,同時也可以觀察到細胞具有相似的基本結構,這反映了細胞的 統一性 。(2)原核細胞和真核細胞在結構上的根本區別是: 有無以核膜為界限的細胞核 。(3)不同真核細胞的形態結構存在差異:與動物細胞相比,植物細胞有細胞壁,成熟的植物細胞有中央大液泡,葉肉細胞有葉綠體。(4)不同原核細胞的形態結構存在差異:細菌有“桿狀”“球狀” “螺旋狀” “弧狀”等多種形狀。(如: 大腸桿菌、霍亂弧菌、金黃色葡萄球菌等);藍細菌等大多數細菌都有細胞壁,支原體無細胞壁。3. 原核細胞和真核細胞①原核細胞 沒有 由核膜包被的細胞核, 沒有 染色體,有環狀裸露的DNA 分子,位于細胞內特定的區域,該區域叫作擬核。②真核細胞 有 由核膜包被的細胞核, 有 染色體,染色體的主要成分是 DNA 和 蛋白質 。4.生物分類(1)無細胞結構生物——病毒①分類:DNA病毒:T2噬菌體,天花病毒,乙型肝炎病毒等RNA病毒:新冠病毒,艾滋病病毒(HIV),SARS病毒,煙草花葉病毒,埃博拉病毒,流感病毒等。(2)細胞結構生物①原核生物:由原核細胞構成的生物叫原核生物,如藍細菌、細菌、放線菌、支原體、衣原體、立克次氏體。藍細菌分為:色球藍細菌 、顫藍細菌、念珠藍細菌、發菜。藍細菌內含有藻藍素和葉綠素等光合色素,是能進行光合作用的自養生物 。藍細菌不含線粒體,但含有與有氧呼吸相關的酶,能進行有氧呼吸。當淡水(海水)水域污染、富營養化會導致藍細菌和綠藻大量繁殖,會形成水華(赤潮),影響水質和水生動物的生活。細菌:如大腸桿菌、肺炎雙球菌、乳酸菌、醋酸菌等。大多數種類的細菌是營 腐生 或 寄生 生活的 異養 生物。硝化細菌是自養生物,會進行化能合成作用。②真核生物:由真核細胞構成的生物叫真核生物,如動物、植物、真菌(酵母菌)、原生生物(綠藻、草履蟲,變形蟲)等。5.原核細胞和真核細胞比較:比較項目 原核細胞 真核細胞不 同 點 細胞核 (本質區別) 無細胞核(有擬核) 無染色體,DNA在擬核中 有細胞核、核膜、核仁、有染色體大小 較小 較大細胞壁 多數有細胞壁(支原體無),主要成分是肽聚糖 植物:纖維素和果膠;真菌:幾丁質; 動物細胞:無細胞壁細胞質 只有核糖體一種細胞器 有核糖體、線粒體、葉綠體等多種復雜的細胞器相同點 都有細胞膜、細胞質、核糖體,遺傳物質都是DNA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