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一單元第一課《堅持改革開放》教學設計【教材分析】本課是人教統編版九年級上冊第一單元第一課,圍繞“富強”展開學習,“富強”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國家層面首位、基礎,而改革開放是強國富民之路。因此了解改革開放進程、意義十分重要。這節課主要幫助學生通過了解改革開放的歷史背景、偉大進程及所取得的成就,體會改革開放對我國及世界發展的重要意義。同時,這些舉世矚目的成就,充分證明了改革開放是決定中國命運的關鍵抉擇,是強國富民之路,幫助學生樹立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讓學生充分了解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以鄧小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果斷摒棄以階級斗爭為綱領的錯誤的方針,將黨和國家的工作中心轉移到經濟建設上來實行改革開放,開啟中華民族實現偉大復興的偉大決策。學生通過對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實行改革開放的偉大決策的學習,了解改革開放前后我們國家所發生的翻天覆地的變化,讓學生充分認識到改革開放對于增強我們國家綜合國力,對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對于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極端重要性。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非常重要!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中華民族迎來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走上一條民族復興。強國富民的康莊大道。回望來路,中國奇跡讓中華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審視現實,全面深化改革使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蓬勃發展。改革是一場深刻的革命,讓全體人民共享改革成果、實現共同富裕是黨和人民政府對人民的莊嚴承諾。創新是民族進步之魂,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創新者強,創新者勝。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以改革釋放創新活力,讓億萬中國人民在創新創業中過上幸福美滿的生活。改革只有進行時,沒有完成時。揚起改革創新風帆,“中國號”巨輪必將到達富強的彼岸。【學情分析】通過過去兩年的學習,作為九年級的學生有了一定的學習能力和認知能力,大部分學生初步具備了在老師的指導下從相關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分析問題、闡述問題的能力。在教學過程中,作為老師的我們應充分利用學生思維比較活躍,想發聲、想得到同學們的認可,證明自己的能力,期盼獲得老師的肯定和同學的贊美的心理,一方面通過生動的有感染力的語言講述,我們國家在改革開放前后我們國家的狀態,尤其是人民的生活情況,通過數據對比,讓學生能夠了解在改革開放之前,我們國家和美國等其他國家的巨大差距,改革開放之后,我們國家所取得的巨大進步;另一方面充分利用多媒體展示一些音頻、視頻資料,預設一些問題,使用激勵性評價語言,啟發引導學生發表見解,讓學生充分發揮在學習中的創造性。讓學生了解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找到改革開放,這條中華民族實現偉大復興強國之路的是多么不容易。從而珍惜當下美好學習時光,努力學習,將來為祖國富強,建功立業做好充分準備,履行好“強國有我,請黨放心的鏗鏘誓言!”作為農村中學的學生,雖然生活在農村,但對本課中的一些概念如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政企分開等理解起來還是有一定的難度,再講解時要盡量通俗易懂,可喜的一點是我們學生身邊有“活教材”——他們的爺爺奶奶,通過對爺爺奶奶的詢問,可以加深對課文內容的理解。另外,可以組織學生對改革開放前后家鄉的變化進行調研,以加強對課文的理解?;谝陨蟽牲c,我打算見這節課的內容與鄉土歷史變遷相結合,以鄉土變遷史來演繹這一偉大的歷史變革,使教材內容與生活實際相聯系,變抽象為具體,體現新課程理論聯系實際的原則,使課堂教學與學生的認知發展相適應。【核心素養目標】政治認同:了解改革開放的歷史背景、偉大進程及成就;體會改革開放對中國及世界發展的重要意義;充分認識改革開放就是強國之路。 法制掛念,道德修養:能夠運用所學知識對經濟現象作出正確的分析,提高搜集資料、解讀資料和解決現實問題的能力?! ?br/>健全人格、責任意識: 擁護中共產黨的領導,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認同中華人民共和國、中華民族、中華文化,弘揚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自覺做改革開放的擁護者和支持者【教學重難點】【教學重點】在農村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在農村所發生的歷史性變化,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所作出的實行改革開放偉大決策,改革開放在城市有序推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確立。【教學難點】認識我國實行改革開放的目的是:調整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的相互關系中與生產力發展不相適應的環節和因素,調動了勞動者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從而更有效的發揮社會主義的優越性,讓人民過上幸福的生活。六、教學過程引入新課:通過回憶趙本山、宋丹丹、崔永元的春晚小品《昨天、今天、明天》比較過去和現在的生活變化,暢想將來的生活。同學們,今天的我們生活在和諧、安樂的環境中,享受著的物質富足、幸福、安康的美好生活。要知道:在 47年前,我們的祖輩(爺爺、奶奶、外公、外婆)過的是什么樣的生活?用一個字概括,那就是“窮”!為什么我們的國家在 47年前,非常窮!而今年的我們卻能夠過上幸福的小康生活!讓我們在今天的課堂上尋找答案吧。板書課題:第一課堅持改革開放分享數據:1978年中國和美國主要經濟數據對比1978年前的中國和美國的差距幾乎就可以用天壤之別來描述!為什么會有這么大的差距?1、改革開放前的中國放視頻:電視劇《歷史轉折中的鄧小平》片段:貧窮不是社會主義!社會主義的目的是創造比資本主義更快的發展速度、創造更多的財富,讓人民過上更幸福的生活。放視頻:電視劇《歷史轉折中的鄧小平》片段:多養鴨子不是資本主義!社會主義就是要讓人民共同富裕。2、偉大的歷史轉折放視頻:偉大的轉折:1978年 12月 18日,十一屆三中全會在北京召開,十一屆三中全會作出了把黨和國家的工作重心轉移到經濟建設上來,實行改革開放的偉大決策。改革開放開啟了中華民族走向復興的通衢大道!(一)、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1、播放小崗村村民分田承包土地的視頻資料,讓學生直觀地了解我國經濟體制改革先從農村開始的歷史。當年小崗村村民分田承包土地的契約,今天作為國家一級文物保存在中國歷史博物館,作為紀念改革開放的最生動的物證!2、視頻展示鳳陽縣改革前后的資料一、“鳳陽地多不打糧,磙子一住就逃荒。只見鳳陽女出嫁,不見新娘進鳳陽?!?br/>——人民公社時期安徽鳳陽的一段花鼓詞資料二、“說鳳陽,道鳳陽,改革鼓點先敲響,三年邁出三大步,如今飛出金鳳凰”。——十一屆三中全會后流行于鳳陽民間的花鼓詞預設問題:同是鳳陽這個地方,為什么改革前后會發生天翻地覆歷史性變化呢?教師總結:在改革開放之前,在農村實行人民公社,農民集中勞動,吃大鍋飯,生產積極性不高,所以出現了第一段材料中所說的情況。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后,在農村實行了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農民有了生產自主權,生產積極性提高,所以發生了第二段材料中所說的這種變化。(二)、深圳等經濟特區的建立1、視頻播放《春天的故事》用歌曲形式導入,學生在輕松愉悅的情感體驗中,思緒被調動起來,在高昂的情緒中一起進入新的學習主題。一個曾經的小漁村,通過改革開放成為當今的超級國際大都市。2、改革開放極大的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同時也極大的提高了人們精神境界:尊重知識,尊重人才,學科學、愛科學已經成為人民的新時尚。“時間就是金錢,質量就是生命”已經變成了大家的生活、工作習慣!2023年,我國原煤產量為47.1億噸,比1949年增長146倍;粗鋼產量10.2億噸,增長6449倍;水泥產量20.2億噸,增長3064倍;平板玻璃9.7億重量箱,增長897倍;化肥產量5714萬噸,增長9522倍。消費品從供應短缺到琳瑯滿目,輕工業聯合會資料顯示,當前我國有100多種消費品產量居世界第一。2023年,紗、布產量分別達2234萬噸、294.9億米,比1949年增長67.3倍、14.6倍。裝備生產方興未艾,中高端產品供給能力顯著增強,水下機器人、無人機等技術以及磁共振、超聲影像等高端醫學影像裝備均處于國際領先水平。2023年,我國汽車產量為3011萬輛,連續15年蟬聯世界第一;手機、微型計算機、彩色電視機、工業機器人等產品產量分別為15.7億臺、3.3億臺、1.9億臺、43.0萬套,均位居全球首位。以上數據非常清楚的告訴我們:改革開放 43年,我們國家和世界上最發達國家美國的差距在越來越??!科學家估計:在2026年左右,中國 GDP就會超過美國,到那時,中國就是世界上經濟總量最大的國家!今天中國,已經變成了世界上當之無愧的世界工廠!世界上很多重要工業產品,中國的產量超過了世界總產量的一半以上。高速公路里程、高速鐵路里程、汽車產量、鋼鐵產量、水泥產量、電視機產量。。。。。。中國已經遠遠超過美國,可以說,今天的世界已經離不開中國!我們國家用 40年的時間,走完了西方國家用了 300年才走完的工業化歷程!毋容置疑,事實證明我們改革開放是完全正確的!改革開放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唯一選擇!我們為偉大的中國點贊!為偉大的時代點贊!為偉大的改革開放點贊!教師總結:四十三年的發展證明:改革開放是黨和人民大踏步趕上時代的重要法寶,是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必由之路,是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一招,也是決定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關鍵一招!改革開放沒有完成時,改革開放只有進行時!將改革開放進行到底就是中國人民的豪邁誓言!(三)小結、結尾師生共同總結:(1)中國人民堅持改革開放,找到了一條使國家強盛、人民富裕的正確道路。 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中國人民創造了人類發展史上的偉大奇跡。(2)中國人民通過改革開放過上了幸福生活。(3)中國已經成為影響世界的重要力量。(4)改革開放是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抉擇同學們:我國“兩彈一星”功勛獎狀獲得者程開甲院士,在臨終時說:我這輩子最大的幸福,就是自己所做一切,都和國家命運緊緊聯系在一起!老師希望你們,現在努力學習,將來,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建功立業!請大家起立,我們宣誓:請黨放心,強國有我!請黨放心,強國有我!請黨放心,強國有我!課后作業通過十道選擇題和一道材料分析題,拓展學生思維,提升學生能力。教學反思本節課不足之處是:(一)、學生方面1.回答問題時聲音太小,語言不流暢,部分學生有些緊張。2.缺乏自信,覺得答案不夠完善,不敢說,怕嘲笑。3.由于本課概念性問題較多,學生展示時不能做到完全脫稿。4.學生的積極性不高,小組合作不是很到位。(二)、教師方面1、由于時間關系有些地方我點撥、提升、指導的不到位。因為本課的內容對學生來說理解有一定的難度,在講農村經濟體制改革的措施---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時應聯系今天國家的惠農政策,讓學生明確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的前提是土地公有,農民生產的東西要交夠國家的,留足集體的,剩下都是自己的,而現在國家不但減免了農業稅,而且還要給農民補貼。 2、本課如使用大屏幕設計一些改革開放前后的圖片,通過對比讓學生體會改革開放帶來的巨大變化,效果會更好一些。或者設計一道家庭作業題:改革開放給你或你的家庭帶來的最大的感受和變化是什么 (可以回家問父母)。3、自己放手的力度還不夠,還應該再加大力度,要相信學生的能力。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