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一節地球的宇宙環境【課程標準】運用資料,描述地球所處的宇宙環境,說明太陽對地球的影響。【學習目標】1.了解天體的概念與天體系統的層次,知道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2.結合相關材料掌握太陽輻射和太陽活動對地球的影響;3.運用資料說明地球是太陽系中一顆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并分析說明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條件。【創設情境】、中國天問一號探測器降落在位于火星北半球的烏托邦平原上。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順利度過了最為兇險的階段——從進入火星大氣層到著陸火星表面的“驚心動魄9分鐘”。“天問一號”成功著陸,意味著我國成為世界上第二個航天器成功著陸火星的國家。思考:宇宙廣袤無垠,宇宙間都存在哪些物質呢?這些物質有沒有特定的名稱?天問一號在發射的不同階段“宇宙角色”有沒有發生變化?帶著這些問題,我們一起來學習本節知識點。【自主先學】自主學習課本P2-6的相關內容,將本節的重難點對照學習目標自行圈畫,并完成教輔資料上的基礎知識填空。【合作探究】探究一 天體材料一:2024年5月3日,搭載嫦娥六號探測器的長征五號遙八運載火箭,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點火發射,準確進入地月轉移軌道;5月8日,成功實施近月制動,順利進入環月軌道飛行;6月2日,嫦娥六號探測器著上組合體成功著陸月背南極-艾特肯盆地的預選著陸區;6月4日,嫦娥六號上升器攜帶月球樣品自月球背面起飛;6月28日,國家航天局在京舉行探月工程嫦娥六號任務月球樣品交接儀式。經初步測算,嫦娥六號任務采集月球背面樣品1935.3克。1.“嫦娥四號”月球探測器在發射升空時屬于天體嗎?2.“嫦娥四號”月球探測器在繞月飛行時屬于天體嗎?3.“嫦娥四號”月球探測器著陸月球后屬于天體嗎?【方法技巧】天體的判讀方法1.空間位置:位于地球大氣層之外,獨立存在于宇宙中。進入大氣層或返回地面的物體不屬于天體。2. 物質形態:宇宙中的物質(非自然現象)。地球上附著的自然現象不屬于天體,如極光等3. 運轉軌道:有自己運轉的軌道。依附在其他天體上運行的物體不屬于天體。探究二 天體系統讀圖1-1-6,按照天體系統的層次,說明地球在宇宙環境中的位置。并在虛線框內繪制天體系統層次圖【方法技巧】天體系統的判斷方法“四看法”判斷天體系統,天體系統至少由兩個天體組成,單個天體不能構成天體系統。天體系統內部,質量較小的天體圍繞質量較大的天體公轉(相互繞轉),形成不同級別的天體系統,體現宇宙的運動性。如果某些天體只相互吸引達不到繞轉的程度,就不能構成天體系統。探究三 太陽系基本概況材料二:太陽系位于距銀河系中心大約估計值為2.4~2.7萬光年的位置。太陽系包括太陽、8個行星、近500個衛星和至少120萬個小行星。還有一些矮行星和彗星。若以海王星軌道作為太陽系邊界,則太陽系直徑為60個天文單位,即約90億千米。1.太陽作為太陽系的中心天體,其能量來源?太陽輻射的本質?2.太陽系八大行星由內向外分別是哪些?嘗試繪制其示意圖3.描述小行星帶的位置,并思考小行星帶對地球的影響有哪些?探究四 地球的普通性結合課本P9的表1-1-1 八大行星物理性質和下表的相關數據,解決以下幾個問題。1.從結構特征來看,地球為什么是一顆普通的行星?2.從表中的軌道傾角和偏心率以及八大行星的公轉方向來看,其運動特征包括哪幾個特性?探究四 地球的特殊性(存在生命的條件)材料三:太陽目前正處于主序星階段,這是太陽生命周期中最長的階段,占據了大約110億年。太陽已經存在了大約50億年,這意味著它還將在主序星階段停留很長一段時間 。在這個階段,太陽通過內部氫核聚變產生能量,這個過程是相對穩定的,對外釋放的光和熱為地球上的生命提供了必要的條件。材料四:地球內部的放射性元素衰變產生的熱量、地球內部的物質運動(如火山活動)以及小行星和彗星等宇宙天體對地球的影響。使得地球能夠保持適宜的溫度和氣候條件,為液態水的存在和生命的存在提供了基礎。1.結合材料和已學知識點,歸納地球上存在生命的外部條件。2.地球上存在生命的內部條件及其原因?請結合課本知識點進行歸納。3.大氣層的作用有哪些?【自主構建】【方法提煉與知識積累】【鞏固練習】完成教輔資料的探究題和練習題,訂正并上交。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