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三節 地球的圈層結構【課程標準】運用示意圖,說明地球的圈層結構。【學習目標】1.了解地震波的傳播特征及其在劃分地球內部圈層中的應用。2. 運用地球的內部圈層結構和外部圈層結構的示意圖,簡要描述地球的圈層結構,說明各圈層的主要特點。3.舉例說明大氣圈、巖石圈、水圈和生物圈等四大圈層之間的相互關系、相互影響的關系,并指出它們對人類生產生活的影響。【創設情境】、《地心游記》是法國作家儒勒·凡爾納所著的長篇科幻小說。小說講的是一個堅定果敢,具有獻身精神的科學探險家黎登布洛克教授同他的侄兒阿克賽和向導漢恩斯按照前人的指引,在地底經過整整三個月的艱辛跋涉,向讀者描述一個神奇的地下世界。那么我們生活的地球內部到底是什么樣的呢?通過本節課的學習,我們一起來解決這個問題。【自主先學】自主學習課本P18-20的相關內容,將本節的重難點對照學習目標自行圈畫,并完成教輔資料上的基礎知識填空。【合作探究】探究一 地震與地震波1.結合課本P19的知識窗內容,完成下面關于地震波的表格類型 縱波(P波) 橫波(S波)傳播速度傳播介質質點移動2. 當發生地震時,陸地上的人們會有什么感覺 如果是在海洋上的航行者會有什么感覺呢?試分析原因?探究二 地球的內部圈層結構(1)請根據地震波的特性,判斷圖中的AB兩條線表示的地震波類型,并說明判斷依據。(2)地震波的傳播速度在什么位置出現了哪些明顯變化?波速的這種變化說明了什么問題?(3)請在圖中找出不連續面,并嘗試在下圖中繪制地球的內部圈層結構 。【知識拓展】地殼組成根據地殼化學組成的差異和地震波傳播速度的不同,將地殼分為上下兩層(如下圖),這兩層的物質組成和結構有著明顯的區別(如下表)。探究三 地球內部圈層結構示意圖結合課本相關知識,完成下圖【知識拓展】巖石圈巖石圈:上地幔上部存在一個軟流層,一般認為是巖漿發源地。巖石圈位于軟流層之上。巖石圈包含地殼的全部。地殼和上地幔頂部(軟流層以上)由巖石組成的部分,合稱巖石圈。探究三 震源深度的判斷材料:2020年4月20日,日本宮城縣外海發生6.1級地震。日本氣象廳稱,這場強烈地震最初估計為7.2級,于當地時間5點39分在宮城縣附近的太平洋海域發生,震源深度約50千米,并發布了海嘯波浪約一米的警告。思考:此次地震位于地球內部圈層的哪一層?請說明判斷依據。【知識凝練】內部圈層 范圍 主要特點地殼 莫霍面以上 呈固態,由各類巖石組成,厚度不均。地幔 上地幔 莫霍面與古登堡面之間 呈固態,上地幔上部有一個軟流層,可能為巖漿的源地。下地幔地核 外核 古登堡面至地心 溫度很高,壓力和密度都很大。外核為液態,內核為固態。內核探究四 地球的外部圈層1.地球外部可以劃分為哪幾個圈層?2.什么是大氣圈?結合課本和第一節的相關知識說一說大氣圈對地球的主要作用?3.水圈的連續性和不規則性分別指哪些?4.生物圈的組成部分?試著畫出來。【自主構建】【方法提煉與知識積累】【鞏固練習】完成教輔資料的探究題和練習題,訂正并上交。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