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2025年高考歷史(統編版)一輪復習 第10講 遼夏金元的統治 講義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2025年高考歷史(統編版)一輪復習 第10講 遼夏金元的統治 講義

資源簡介

2025年高考歷史(統編版)一輪復習
遼夏金元的統治 講義
階段特征:
總體特征:
中華文明的成熟、封建經濟的繼續發展和民族交融的新高潮。
主要表現:
1.政治上:政治上:封建國家由分裂走向統一;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不斷強化;宋朝重文輕武,并不斷分散地方權力來加強中央集權;元朝實行行省制度,體現中央對地方的行政管理制度創新發展;政治中心東移格局確立;
2.經濟上:經濟上:南宋時,南方完全取代了北方經濟重心的地位;租佃制度發達,土地兼并盛行;宋代出現商業革命;宋元時期海外貿易發達;
3.思想文化上:儒學發展到理學,逐漸哲學化、思辨化、世俗化;傳統科技發展領先世界;市民化和多元化成為文化發展的新特點;
4.民族關系上:各民族政權之間既有戰爭又有議和,但“和”是主流;邊疆少數民族封建化進程加速;內遷少數民族與漢族逐漸融合,形成新的民族;
5.對外關系上:宋元時期對外貿易發展超過了前代水平,大都和泉州是聞名世界的商業都市;對外貿易范圍擴大,東至朝鮮、日本,西到東歐和西非。中外經濟文化交流頻繁,四大發明也使中國科技走向世界,對世界作出了重大貢獻。
課標要求:
通過了解遼夏金元諸政權的建立、發展和相關制度建設,認識北方少數民族政權在統一多民族國家發展中的重要作用。
近幾個全國和地方卷高考題:
命題趨勢:
遼夏金元政權的政治制度是高考考查的重點。注重歷史學科核心素養中有關家國情懷的知識。
備考建議:
1.重點關注:遼、西夏、金政治制度的特點及與宋的關系;元朝的建立、統一和鞏固統一的措施(行省制度)元朝新民族的孕育及民族政策的內容、影響;
2.基礎概念:南北面官、四時捺缽(nabo)、猛安謀克制、行省制度、四等人制、 宣政院。
時空定位:
教學內容:
考點1:遼與西夏
考點2:金朝入主中原
考點3:從蒙古崛起到元朝統一
教點4:元朝的民族關系
教學過程:
考點1:遼與西夏的統治
建立:
(1)起源:契丹族與鮮卑同源,在遼河上游過著游牧、漁獵的生活;
(2)建立:916年,首領耶律阿保機建立契丹國,定都上京,后來改國號為遼。都上京,1125年被金所滅。
2.統治措施
(1)政治:
①設置南、北面官制:北面官負責契丹等游牧民族事務;南面官負責漢人為主事務。
②選官制度為世選制和科舉制并行。
③皇帝和宮廷定期遷徙,遷徙中的行營是國家政治中心(四時捺缽(nà bō)制度)。
(2)經濟:提倡農業,接受農耕生活,與北宋互市貿易。
(3)文化:仿漢字偏旁創契丹文字,接受漢族封建文化。
(4)民族關系:與北宋對峙,大部分時間維持和平、通使、互市。
歷史概念: 四時捺缽制度
皇帝和宮廷依然保持草原習俗,每年隨季節轉換定期遷徙。所謂“捺缽”就是遼朝皇帝在漁獵之地所設的行帳。遼朝借此加強對地方的統治,遷徙中的行營成為國家政治中心;其特點是因地制宜、民族特色;有利于進行軍事訓練,籠絡歸屬民族酋長。
問題探究: 據材料并結合所學,分析遼實行南、北面官制的原因、特點、實質及影響
材料 遼的疆域遼闊,號稱幅員萬里,居民成分有突厥諸族、女真人及漢人等,為了治理好國家,創立了南、北面官制度。遼建國后,按照“以國制治契丹,以漢制待漢人”,的原則,對契丹和漢人實行南北分治。治理漢人的官署位于皇帝行宮的南面,稱南面官,其設置按照唐制,設三省六部制,官吏亦多用漢人。治理契丹的官署位于皇帝行宮的北面,稱北面官,官員主要由契丹貴族擔任,地位較南面官高,管理宮賬、部族、屬國之事。
提示:
(1)原因:
各民族間因經濟發展、文化水平、生活方式、風俗習慣等方面的差異;
(2)特點:
因俗而治,蕃漢分治,實行 “雙軌制”;
(3)實質:
形式上“民族分治”,實質為階級統治;
(4)影響:
①緩和了民族矛盾,穩定了契丹的統治;
②促進了遼朝社會經濟和文化的發展和向封建社會的過渡,促進了邊疆的開發;
③加快了民族交融;
④為統一多民族國家政權的組織形式提供了成功的范例,因俗而治的理念被后世沿用。
(二)西夏的統治
1.建立:
黨項族屬于羌族分支,唐末形成藩鎮,1038年元昊建立,北宋滅亡后,稱臣于金,1227年亡于蒙古。
2.統治措施:
(1)政治上:仿照唐宋政治制度,中央設立中書省、樞密院等機構,同時保留一套本民族稱謂的官稱,訂立軍制和法律;選官實行科舉制。
(2)經濟上:鼓勵墾荒,發展農牧經濟。
(3)文化上:還創制了西夏文字。
(4)民族關系(慶歷和議):先后向北宋、金稱臣(名義上),實際保持獨立。
基礎概念: 慶歷和議
1039年,宋仁宗下詔褫奪元昊所受宋朝官爵和賜姓,以定難軍節度使懸賞其首級。元昊則出師攻宋,挑起宋夏戰爭。 宋朝屢遭失敗,西夏在對宋戰爭中損耗也頗嚴重。故遣使與宋議和。史稱“慶歷和議”。西夏向北宋稱臣,但實際上保持帝號;北宋每年送給西夏錢物,稱為“歲賜”。
3.特點:
仿北宋建制;一套制度,兩種稱謂。
問題思考: 遼、夏政權相似之處
(1)都是與北宋對立的少數民族政權;
(2)都仿照中原封建王朝建立各項制度;
(3)都實行民族分治;
(4)都與北宋先戰后和;
(5)都從北宋得到收入。
高考真題練習:
1.(2024年浙江卷1月)《金史·兵志》記載,女真初起時, “其部長曰孛繭,行兵則稱曰猛安、謀克,從其多寡以為號。猛安者,千夫長也,謀克者,百夫長也”。這一制度( )
A.基本沿襲了唐宋的制度 B.官職設置分為南、北面官
C.金國入主中原后被廢除 D.擔負著軍事和生產等職能
【答案】D
【解析】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本質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金朝(中國)。根據材料可知,金朝建立了一套叫作猛安謀克的女真民族管理系統,這一制度擔負著軍事和生產等職能,D項正確;這一制度屬于金朝的民族制度,與唐宋制度無關,排除A項;遼朝在官職設置上分為南、北面官,排除B項;金國入主中原后仍延續該制度,排除C項。故選D項。
變式訓練:
1.金朝初年,諸部之民無它徭役,壯者皆兵,平居則聽以佃漁射獵習為勞事,有警則下令部內,及遣使詣諸勃堇征兵,凡步騎之杖糗皆取備焉。金太祖二年,初命諸路以三百戶為謀克,十謀克為猛安,一如郡縣置吏之法。這一制度的完善體現出當時金朝( )
A.君主專制加強 B.基本沿襲唐宋制度
C.治世局面出現 D.借鑒中原先進做法
【答案】D
【詳解】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主題干設問詞,可知這是本質題,時空是金朝時期。根據材料“金朝初年,諸部之民無它徭役,壯者皆兵,平居則聽以佃漁射獵習為勞事,有警則下令部內,……金太祖二年,初命諸路以三百戶為謀克,十謀克為猛安,一如郡縣置吏之法。”及所學可知,猛安謀克是由最初的圍獵編制進而發展為軍事組織,最后變革為地方的行政組織,具有行政、生產與軍事合一的特點,體現了金朝對中原先進做法的借鑒,D項正確;材料描述的是學習中原做法,未涉及君主專制加強的相關內容,排除A項;猛安謀克并不是沿襲唐宋制度,排除B項;材料體現不出治世局面出現的相關信息,排除C項。故選D項。
高考真題練習:
2.(2022·天津卷)遼都上京城由北部的皇城和南部的漢城組成,皇城是契丹皇帝和貴族理政、生活之地,皇城內除宮城外還有官署、孔廟和佛寺;漢城為漢人、商人、使節等居住之所。這樣的都城布局體現了( )
A.因俗而治的統治思想 B.游牧民族的生活方式
C.儒家文化的全面影響 D.稱霸中原的強盛國力
【答案】A
【解析】根據材料“皇城是契丹皇帝和貴族理政、生活之地,皇城內除宮城外還有官署、孔廟和佛寺;漢城為漢人、商人、使節等居住之所”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遼采取漢人和契丹人分開治理的措施,體現因地制宜和因俗而治的特點,A項正確;游牧民族的生活方式與材料主旨不符,排除B項;儒家文化的全面影響,說法過于絕對,排除C項;稱霸中原的強盛國力與材料信息不符,排除D項。故選A項。
變式訓練:
2.黨項族原居住在高寒地帶,逐水草遷徙,無文字,只有部族首領,無方職。內遷后,夏州漸有職官設置,從李繼遷“曲延儒士,潛設官邸,全異羌風……”到李德明建館舍,以迎送宋使,禮儀中節,漸有華風。“大輦方輿,鹵簿儀衛,一如中國帝制”。這一變化體現出西夏( )
A.貴族特權完全廢除 B.民族交融不斷加強
C.民族矛盾已經消融 D.職官制度臻于完善
【答案】B
【解析】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本質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西夏(中國)。根據材料可知,內遷之后的黨項族受到中原文化的影響,在禮儀風俗和政治體制等方面日益接近中原政權,體現出民族交融的深化,B項正確;材料無法直接得出貴族特權完全被廢除的結論,表述不準確,排除A項;“民族矛盾已經消融”的說法與題干及史實不符,排除C項;材料反映了西夏對漢族職官制度的學習內容,但臻于完善的表述過于絕對,排除D項。故選B項。
考點2:金朝的統治
(一)建立:
1.興起:
金朝的建立者女真族活動于黑龍江、松花江流域,以農業、狩獵、畜牧為生。
2.建立:
1114年,女真族首領完顏阿骨打舉兵反遼,次年稱皇帝,建立金朝,定都會寧府。1114年,完顏阿骨打起兵反遼。1115年,完顏阿骨打正式建立女真政權,國號大金,定都會寧府(上京)。
3.發展:
1125年,金滅遼;1127年滅北宋,與南宋逐漸形成對峙局面。
1153年,金遷都燕京,將燕京改名為中都。
問題思考: 金遷都燕京的原因和影響
提示:
(1)原因:
①統治中原,南下擴張的戰略需要。
②同時崇尚中原文化,力主漢化改革。
③上京自然環境惡劣,燕京地區經濟發達,交通便利,文明程度較高。
(2)影響:
①促進了民族交融,加快了社會文明和多民族國家發展進程;
②加速了北京地區的建設發展,為此后朝代定都北京奠定了基礎。
(二)統治措施:
1.政治:
(1)基本沿襲唐宋制度;
(2)猛安謀克制
①內容:每300戶為一謀克,10謀克為一猛安,與漢族同居,平時生產,戰時出征,是一種兵農合一的制度。
②性質:猛安謀克既是軍事組織,又是地方行政組織,行政、生產與軍事合一。
③影響:
A.減少財政支出;
B.保證較強戰斗力;
C.加強女真族封建化進程,促進社會進步。
2.意義:
金世宗(小堯舜)時,政治穩定,經濟繁榮,呈現“大定之世”;
推動北方地區民族交融。
基礎概念:
1.猛安謀克
女真語音譯,猛安,意為千、千夫長,是部落單位,負責管理軍務、訓練武藝、勸課農桑、御制盜賊,集軍事、政事、生產、治安等;謀克意為百、百夫長,是氏族單位,負責撫緝軍戶、訓練武藝、按察所部、征收賦稅、宣導風化、勸課農桑、捕除盜賊、平理獄訟等。猛安謀克既是生產組織,也是軍事組織和行政組織,便于國家管理。
2.大定之治
指金國在金世宗完顏雍在位期間出現短暫的穩定繁榮的局面。其在位期間對內勵精圖治,革除弊政,任人為賢。重用漢族知識分子,采用漢制;積極發展經濟,修水利,發展手工業,崇尚節儉、抑佛教。對外主動和宋朝議和,締結和平協議,從此,宋、金雙方休戰了約三十年。使金國國庫充盈,社會風氣開始好轉,出現“大定之治”的繁榮景象,因此完顏雍在北方獲得了“北國小堯舜”的稱呼。
(三)衰亡:
1.由盛到衰:
12世紀后期金世宗在位時金進入鼎盛時期,史稱“大定之治”。 金世宗死后,金朝受到北方游牧民族的襲擾,猛安謀克日益腐化,統治逐漸衰落,1234年被蒙古所滅。
2.衰落的原因:
(1)對北方的統治缺乏政治和文化基礎;
(2)金后期統治階層的腐化與內部權力斗爭;
(3)蒙古族的崛起和政權的建立;
(4)統治區內漢人的反抗。
重難點突破:
1.遼宋夏金元時期民族關系的特點
(1)民族政權并立:
如遼、北宋、西夏的并立,南宋與金的并立;
(2)兩宋政權的民族政策較為軟弱:
多次對少數民族用兵失敗,對遼、西夏、金以輸納“歲幣”等方式換取和平;
(3)民族矛盾突出,民族交融是主流,經濟文化交流頻繁:
兩宋、遼、西夏等政權都亡于民族政權的進攻;北宋與遼、西夏分別在邊境地區開設榷場進行貿易;南宋時大批契丹人、女真人進入中原地區。與漢族人民共同生活、勞動,民族間的差別逐漸縮小,南宋后許多蒙古人進入中原;
(4)中原先進的封建生產方式不斷向邊疆地區擴展。
2.北方少數民族政權在中國歷史上的作用
(1)推動了中國政治中心的北移,使政治中心與經濟重心進一步分離;
(2)征服戰爭與和平交往,加強了邊疆與中原聯系,初步奠定了近代中國的版圖;
(3)促進了邊疆的開發,推動了民族交融,推動了少數民族政權的封建化;
(4)因俗而治兼顧不同民族的統治制度、政策,為統一多民族國家的治理提供了有益的借鑒;
(5)“海內一家”的政治理念。少數民族統治者以“中國之主”自居,拓展了傳統意義上的“中國”的內涵。
高考真題練習:
3.(2023·遼寧卷)紹興和議之后,金人所需茶葉“自宋人歲供之外,皆貿易于宋界之榷場”。1198年,金朝認為向南宋購茶“費國用而資敵”,次年在今山東、河南等地設坊制茶。然其茶葉價高味差,售賣不暢,遂“罷造茶之坊”,繼續向南宋購茶。這表明( )
A.金朝轄境內不適宜茶樹的種植 B.金朝財政負擔沉重
C.茶在金人生活中具有重要地位 D.經濟重心南移完成
【答案】C
【解析】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主題干設問詞,可知這是本質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1198年宋朝、金朝(中國)。材料反映了紹興和議后,金朝從南宋購買茶葉,但由于金朝自己制茶的成本高、品質差,導致茶葉售賣不暢,于是繼續從南宋購買茶葉,這說明茶在金人生活中具有重要地位,C項正確;材料未體現金朝轄境內不適宜茶樹的種植,排除A項;材料主要反映出茶在金人生活中具有重要地位,材料未體現金朝財政負擔沉重,排除B項;雖然經濟重心南移的完成是在南宋時期,但是據材料信息無法得出當時經濟重心南移是否完成,排除D項。故選C項。
變式訓練:
3.在金朝(1115—1234年)統治下的北方地區,有大量儒士以“學道”“行道”等話語相尚,追求乃至發明義理、性命之學,部分儒士甚至開始標榜“心學”,逐漸走向心性之學。這反映了( )
A.儒學的復興已漸成全國潮流 B.南北文化開始出現趨同之勢
C.道家思想在北方的影響日盛 D.金朝時期文化重心發生北移
【答案】B
【解析】本題是單類型單選題,據題干設問詞可知是本質題,據材料時間信息得出準確時空是金朝時期的中國。根據材料,金朝統治下的北方大量儒士追求義理之學,甚至走向心性之學,而當時南宋已經出現理學和心學,可知南北文化出現趨同之勢,B項正確;材料只涉及北方,“全國潮流”說法錯誤,排除A項;材料強調的是儒家思想在北方影響增強,排除C項;材料中沒體現文化重心的北移,排除D項。故選B項
考點3:元朝的統一與統治
(一)蒙古汗國的建立
1.起源:
蒙古族是中國北方一個古老的民族,原先活動在大興安嶺北段,后來向西遷徙,進入草原地區。蒙古族善于騎射,逐水草而居,過著游牧的生活。
2.建立:
(1)背景:
①蒙古草原部落之間頻繁發生戰爭,人們盼望草原統一起來,結束戰爭;
②鐵木真感悟到只有草原統一才能使人民過上安定的生活。
(2)建立:1206年,漠北蒙古首領鐵木真統一草原各部建立蒙古汗國,被尊為“成吉思汗”。蒙古軍隊先后滅掉西遼、西夏和金朝,收服吐蕃諸部,兼并云南的大理政權,還遠征到中亞、西亞、東歐地區。
蒙古的三次西征: (選擇性必修3)
第一次西征(成吉思汗):1219年,以復仇為名西征,滅花剌子模國,軍隊直抵黑海北岸;
第二次西征(拔都):
滅金后不久,征服今俄羅斯、烏克蘭等地,軍隊打至德國、匈牙利和巴爾干半島;
第三次西征(旭烈兀):
13世紀中葉,以西亞為目標,攻占巴格達。
(二)元朝的統一
1.元朝的建立:
1271年,忽必烈定國號為大元,即元世祖。次年,定都大都(今北京)。
2.元朝的統一
1276年,元軍占領南宋都城臨安;
1279年,元軍擊敗南宋余部,完成統一。
3.統一的意義
①它結束了唐末以來國內分裂割據和幾個政權并立的政治局面,奠定了元、明、清六百多年國家長期統一的政治局面,為統一多民族國家的進步發展真定了基礎;
②促進了各民族經濟文化的交流和邊疆地區的開發,促進了民族交融;
③為科技的發展創造了良好的條件;
④加速了蒙古族封建化進程;
⑤加強了中外文化交流和中西交通的發展。
(三)統治措施:
1.中央:
(1)措施:
①設中書省
元朝建立后,廢除三省,實行一省制,只設中書省,中書省長官為左右丞相和平章政事,是元代宰相,由中書省掌管全國的行政事務,下設吏、戶、禮、兵、刑、工六部;
②設樞密院:負責全國的軍事事務,調度全國的軍隊;
③設御史臺:負責監察事務。
④設宣政院:管理吐蕃(西藏)地區和宗教事務,地位與中書省、御史臺和樞密院相等。
(2)作用:
①行政機構精簡,提高了行政效率。
②宰相權力過于集中,導致權貴專權,內亂頻繁。
2.地方:
(1)行省制度:
①含義:元朝在中央設中書省作為全國最高行政機構,委派官員代表中書省處理地方事務,逐漸形成常設機構,稱為行中書省,簡稱行省,全國共設10個行省。
②性質:既是地方最高行政機構,又是中央派出機構(雙重性)
③腹里:今天的河北、山西、山東地區之外歸中書省直接管轄;
④五級管理:行省由中書省派省臣到各地方行省執政;行省之下設置路、府、州、縣。
重難點突破: 元朝行省制度的特點和意義
材料一 行省“掌國庶務,統郡縣,鎮邊鄙,與都省(中書省)為表里,……以省官(中書省官員)出領其事……凡錢糧、兵甲、屯種、漕運、軍國重事,無不領之。行省 “諸行省用及(超過)千定(錠),必咨都省” “決大獄,質疑事……皆中書報可而后行”。
——《元史·百官志七》
材料二 行省制劃分一改以往以山川形便為依據的行政區劃,以犬牙交錯為主導,使各省無山川險阻可依,目的是從根本上消除行省賴以自重的自然地理之險、區域經濟之利、一方民眾之心,便于中央進行政治控權和軍事鎮壓。這在中國古代地方行政區劃史上具有轉折意義。
(1)特點:
①行省的雙重性,既是中央派出機構,又是地方最高行政機構;
②中央集權與地方分權結合,既有利于中央集權,又給地方留出了部分權力;
③以中央軍事控制為目的,采取“犬牙交錯”的原則。
(2)意義:
①行省轄區廣闊,軍政大權集中,提高了行政效率;
②加強中央集權,鞏固了多民族國家的統一;
③促進民族交融和邊疆開發;
④是我國省制的開端,是中國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變革,影響深遠。
(2)邊疆治理:
①吐蕃(直屬中央):宣政院轄區(全國佛教事務);
②西域:北庭都元帥府(軍事)、宣慰司(政務);
③琉球:澎湖巡檢司(行政)經略臺灣。
西藏地區和臺灣開始歸屬中央政權的管理
④特點:
邊疆管理呈現出與內地一體化趨勢。
(3)驛傳制度:
①修筑驛道;
②設立驛站;
③設急遞鋪。
基礎概念:
1.驛道:
以大都為中心修筑了四通八達的驛道。驛路東北至奴兒干(今黑龍江口一帶),北達吉利吉思部落(葉尼塞河上游),西南通西藏,南接越南、緬甸。
2.驛站:
為公差人員提供交通和生活服務,運輸官府物資,分陸站和水站。水站用船;陸路又有馬站、牛站、車站、轎站、步站之分。蒙古地區的驛站設通政院管理,中原地區的驛站則歸兵部掌管。元順帝時全國有驛站1500多處。
3.急遞鋪:
元代官方郵遞系統,負責傳遞文書。
3. 民族關系:
(1)四等人制:
元朝建立后根據民族和被征服的先后將全國人口分為四等。
①目的:
鞏固自身統治,保障蒙古貴族的統治利益。
③特點:
濃厚民族差別對待、民族壓迫色彩與急速民族融合并存。
④評價:
積極:利于擴大統治基礎,鞏固蒙古貴族統治,加強中央集權,促進民族間的交融交往;
消極:民族矛盾更加尖銳,加速了元朝的滅亡。
(2)新民族的形成——回回人
4.元朝的其他制度措施 結合選擇性必修1、3內容
(四)元朝的滅亡:
1.原因:
材料 大蒙古國的草原本位政策,決定了蒙古大汗對漢地只采取間接統治,重搜刮而輕治理,造成"漢地不治"的局面。……然而忽必烈推行漢法的方針,從一開始就是不徹底的。……此后終元一代的漢化進程,雖在個別問題上還有發展,但總體來看并未越出忽必烈所畫的圈子。大量阻礙社會進步的蒙古舊制,因為牽涉到貴族特權利益,都在“祖述”的幌子下得到長期保存。統治者熱衷于對外擴張、對內斂財,使社會元氣在尚未充分恢復的情況下不斷受到新的打擊。凡此種種,都使得元朝成為一個沒有“盛世"、享年不永的大一統王朝。
——張帆《元朝的特性——蒙元史若干問題的思考》
提示:
①蒙古舊制的長期保存,漢化遲滯;
②沉重的經濟剝削激化的社會矛盾;
③民族分化政策導致民族矛盾激化;④紅巾軍為主力的農民起義軍沉重打擊,動搖了元朝的統治基礎;
⑤長期的戰爭的消耗。
2.滅亡:
(1)朱元璋在1356年率部攻占集慶改為應天府。1367年發布討元文告,進行北伐,1368年,在應天府建立明朝并攻克大都,元朝在全國的統治至此結束。
(2)以宮廷貴族為核心的一部分蒙古人退回草原。大批留居內地的蒙古人,以及回回以外的色目人,逐漸與漢族相融合。
能力提升: 宋元時期政治制度演變的特點
(1)中央體制:
中書門下體制逐漸形成,中書門下與樞密院對掌文武的二府體制,始終圍繞著相權不斷削弱,皇權不斷強化的趨勢而演變。
(2)地方制度:
宋代設知州、通判,相互監督,“強干弱枝”,加強了中央集權,也導致了地方無權、行政效率低下的局面;元朝實行行省制度。宋元時期基本完成了對地方管理制度的變革,為明清長期統一奠定了基礎。
(3)文官政治:
“興文教,抑武事”,崇尚文治,獎勵儒術是宋代的基本國策,獨具特色的文官政治體制得以確立,影響深遠。
核心素養: 從民族的多元到一體的認識
材料一 遼人自稱炎黃子孫,稱自己為“中國”,同時也稱宋朝為“中國”。金人進入中原以后,即援引“中原即中國”、“懂禮即中國”等漢儒學說和理論,自稱中國,金人并沒有將宋人排除于中國之外,宋也有承認金人占據的中原地區是中國,并引申金朝為中國。
——趙永春《“中國多元一體”與遼金史研究》
材料二 金代的統治者常以“中國”自居。金海陵王時,徒單太后就曾以“興兵涉江、淮伐宋,疲弊中國”為由勸諫停止征戰。
——據(元)脫脫等《金史》
材料三 元朝實現了全中國的統一 ,“中國”一詞的地域意義突破九州而演變為十一行省 ,人民意義突破漢人而演變為漢、蒙、色目等眾多民族,其文化意義演變為農耕文化和草原文化兼有。而其最重大的變化,乃是“中國”主權行使,可以是漢族政權,也可以是少數民族和漢人的聯合政權。元朝同時承認了遼、宋、金“各與正統”的地位。
——摘編自何志虎《“中國觀”在元代的轉換》等
提示:
(1)各民族政權之間有戰爭,但和平交往是主流;
(2)少數民族政權多向中原政權學習政治制度,各民族更在發展中相互學習、交融;(3)不斷交融的各民族共同建設了“中國”,共同創造了燦爛的中華文化。
(4)宋、遼、西夏、金、元時期各少數民族和漢族共同認同的理念,是政治、地理、文化、民族等元素共同的集合,體現出多元一體,夷夏同根的基本特征。
高考真題練習:
4.(2024年廣東卷)《大元大一統志》是忽必烈下令修纂的全國地理志書,記載了疆域內路府州縣古今建置沿革及山川、風俗、里至等內容。該志書修纂時,由各行省提供所轄郡邑的圖志及各路府州縣的沿革,并利用了西域地圖,引進了阿拉伯地圖制圖法。這反映元朝( )
A.建立了中原傳統影響下的統治秩序
B.邊疆少數民族地區得到了全面發展
C.地理志修纂體例發生了根本變化
D.正式確立了儒家思想的正統地位
【答案】A
【解析】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本質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元朝(中國)。據材料“記載了疆域內路府州縣古今建置沿革及山川、風俗、里至等內容” 可知元朝意圖通過修撰全國性的地理志來樹立正統地位,為全國統治秩序尋求合法性,A項正確;材料只提及了西域地區,不能代表全部的邊疆少數民族地區,而且“全面“的說法存在絕對化的錯誤,排除B項;材料并未具體說明修撰體例的變化,只是強調地理志的范圍更廣,局部采用了外來制圖技術,排除C項;漢武帝時期通過尊崇儒術確立儒學的正統地位,排除D項。故選A項。
變式練習:
4.蒙元時期,統治者在其疆域內廣設驛站,即使少數民族邊遠地區也有設置,可謂是“人達所及,皆置驛傳”,同時置“使臣”或“驛使”負責處理驛站事務,他們既為朝廷傳遞各種政令、任命、軍事情報及民生信息等,也為往來商旅提供便利與保護。由此可推知,蒙元時期驛站制度的設立( )
A.促進了中央軍政大權的高度集中 B.助推了中外經濟文化的交流
C.彰顯了蒙古族政治經濟勢力強盛 D.有利于加強民族國家的統一
【答案】D
【詳解】根據材料可知,蒙元統治者在其疆域內廣設驛站,既為朝廷傳遞消息,也為往來之人提供一定的安全保護,這有利于加強民族國家的統一,D項正確;驛站制度有利于加強中央集權統治,“軍政大權的高度集中”這一說法過于夸大,排除A項;蒙元時期驛站制度的設立有利于加強民族國家的統一,未涉及驛站在對外交流上的功能,排除B項;材料反映了驛站制度有利于加強民族國家的統一,無法體現出其經濟實力,排除C項。故選D項。
高考真題練習:
5.(2022·江蘇卷)元朝創建行御史臺“主察行省”。至元二十年,江淮行省“有欲專肆而忌廉察官者”,建議行御史臺隸屬行省。經重臣董文用據理力爭,該圖謀未能得逞。至元二十八年,行御史臺不受行省節制在法令上被確認。這說明元代( )
A.行省長官的特權受到否定 B.地方權力的監督機制得到改善
C.地方的吏治問題得以解決 D.行省事務最終由朝廷大臣決定
【答案】B
【解析】根據材料“元朝創建行御史臺‘主察行省’......至元二十八年,行御史臺不受行省節制在法令上被確認”可知,元朝建行御史臺監察行省,江淮行省“欲專肆”建議行御史臺隸屬行省,未能得逞,之后行御史臺不受行省節制在法令上被確認,說明行御史臺能夠更好的監察地方,地方權力的監督機制得到改善, B項正確;行省長官的特權受到否定,在材料中沒有體現,排除A項;通過材料信息無法判斷地方吏治問題解決程度,排除C項;行省事務最終由朝廷大臣決定,不符合史實,排除D項。故選B項。
變式訓練:
5.元朝實行四等人制,“內北國而外中國,內北人而外南人”,但文化交流頻繁。江南經濟發達,風景秀麗,北人往往以江南一游為榮。而南人大多以“游孔林”、“謁京師”作為人生的重要經歷。這表明( )
A.元朝民族文化交融客觀存在 B.北人南往的主因是尊崇儒術
C.文明發展呈現多元一體趨勢 D.國家政策阻礙了文化的交流
【答案】A
【解析】本題是單類型單選題,據題干設問詞可知是本質題,據材料時間信息得出準確時空是元朝。根據材料,雖然元朝實行四等人制,但是南北方的交流依然存在,A項正確;北人南往是因為自身的需求,和儒學無關,排除B項;材料沒體現多元,排除C項;材料中體現的是南北的交流,不是阻礙,排除D項。故選A項。
思維導圖:
2025年高考歷史(統編版)一輪復習 第9講 講義
(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开鲁县| 上犹县| 信丰县| 安福县| 驻马店市| 曲周县| 介休市| 和平区| 吉首市| 二连浩特市| 驻马店市| 烟台市| 石景山区| 岫岩| 北川| 呼和浩特市| 夏津县| 平遥县| 西峡县| 澄迈县| 康平县| 新建县| 成都市| 上林县| 韶关市| 大新县| 剑阁县| 邓州市| 灵丘县| 绥德县| 龙里县| 贺州市| 抚顺县| 遂宁市| 余姚市| 上蔡县| 襄樊市| 通许县| 信宜市| 江门市| 信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