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25年高考歷史(統編版)一輪復習遼夏金元的統治 講義階段特征:總體特征:中華文明的成熟、封建經濟的繼續發展和民族交融的新高潮。主要表現:1.政治上:政治上:封建國家由分裂走向統一;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不斷強化;宋朝重文輕武,并不斷分散地方權力來加強中央集權;元朝實行行省制度,體現中央對地方的行政管理制度創新發展;政治中心東移格局確立;2.經濟上:經濟上:南宋時,南方完全取代了北方經濟重心的地位;租佃制度發達,土地兼并盛行;宋代出現商業革命;宋元時期海外貿易發達;3.思想文化上:儒學發展到理學,逐漸哲學化、思辨化、世俗化;傳統科技發展領先世界;市民化和多元化成為文化發展的新特點;4.民族關系上:各民族政權之間既有戰爭又有議和,但“和”是主流;邊疆少數民族封建化進程加速;內遷少數民族與漢族逐漸融合,形成新的民族;5.對外關系上:宋元時期對外貿易發展超過了前代水平,大都和泉州是聞名世界的商業都市;對外貿易范圍擴大,東至朝鮮、日本,西到東歐和西非。中外經濟文化交流頻繁,四大發明也使中國科技走向世界,對世界作出了重大貢獻。課標要求:通過了解遼夏金元諸政權的建立、發展和相關制度建設,認識北方少數民族政權在統一多民族國家發展中的重要作用。近幾個全國和地方卷高考題:命題趨勢:遼夏金元政權的政治制度是高考考查的重點。注重歷史學科核心素養中有關家國情懷的知識。備考建議:1.重點關注:遼、西夏、金政治制度的特點及與宋的關系;元朝的建立、統一和鞏固統一的措施(行省制度)元朝新民族的孕育及民族政策的內容、影響;2.基礎概念:南北面官、四時捺缽(nabo)、猛安謀克制、行省制度、四等人制、 宣政院。時空定位:教學內容:考點1:遼與西夏考點2:金朝入主中原考點3:從蒙古崛起到元朝統一教點4:元朝的民族關系教學過程:考點1:遼與西夏的統治建立:(1)起源:契丹族與鮮卑同源,在遼河上游過著游牧、漁獵的生活;(2)建立:916年,首領耶律阿保機建立契丹國,定都上京,后來改國號為遼。都上京,1125年被金所滅。2.統治措施(1)政治:①設置南、北面官制:北面官負責契丹等游牧民族事務;南面官負責漢人為主事務。②選官制度為世選制和科舉制并行。③皇帝和宮廷定期遷徙,遷徙中的行營是國家政治中心(四時捺缽(nà bō)制度)。(2)經濟:提倡農業,接受農耕生活,與北宋互市貿易。(3)文化:仿漢字偏旁創契丹文字,接受漢族封建文化。(4)民族關系:與北宋對峙,大部分時間維持和平、通使、互市。歷史概念: 四時捺缽制度皇帝和宮廷依然保持草原習俗,每年隨季節轉換定期遷徙。所謂“捺缽”就是遼朝皇帝在漁獵之地所設的行帳。遼朝借此加強對地方的統治,遷徙中的行營成為國家政治中心;其特點是因地制宜、民族特色;有利于進行軍事訓練,籠絡歸屬民族酋長。問題探究: 據材料并結合所學,分析遼實行南、北面官制的原因、特點、實質及影響材料 遼的疆域遼闊,號稱幅員萬里,居民成分有突厥諸族、女真人及漢人等,為了治理好國家,創立了南、北面官制度。遼建國后,按照“以國制治契丹,以漢制待漢人”,的原則,對契丹和漢人實行南北分治。治理漢人的官署位于皇帝行宮的南面,稱南面官,其設置按照唐制,設三省六部制,官吏亦多用漢人。治理契丹的官署位于皇帝行宮的北面,稱北面官,官員主要由契丹貴族擔任,地位較南面官高,管理宮賬、部族、屬國之事。提示:(1)原因:各民族間因經濟發展、文化水平、生活方式、風俗習慣等方面的差異;(2)特點:因俗而治,蕃漢分治,實行 “雙軌制”;(3)實質:形式上“民族分治”,實質為階級統治;(4)影響:①緩和了民族矛盾,穩定了契丹的統治;②促進了遼朝社會經濟和文化的發展和向封建社會的過渡,促進了邊疆的開發;③加快了民族交融;④為統一多民族國家政權的組織形式提供了成功的范例,因俗而治的理念被后世沿用。(二)西夏的統治1.建立:黨項族屬于羌族分支,唐末形成藩鎮,1038年元昊建立,北宋滅亡后,稱臣于金,1227年亡于蒙古。2.統治措施:(1)政治上:仿照唐宋政治制度,中央設立中書省、樞密院等機構,同時保留一套本民族稱謂的官稱,訂立軍制和法律;選官實行科舉制。(2)經濟上:鼓勵墾荒,發展農牧經濟。(3)文化上:還創制了西夏文字。(4)民族關系(慶歷和議):先后向北宋、金稱臣(名義上),實際保持獨立。基礎概念: 慶歷和議1039年,宋仁宗下詔褫奪元昊所受宋朝官爵和賜姓,以定難軍節度使懸賞其首級。元昊則出師攻宋,挑起宋夏戰爭。 宋朝屢遭失敗,西夏在對宋戰爭中損耗也頗嚴重。故遣使與宋議和。史稱“慶歷和議”。西夏向北宋稱臣,但實際上保持帝號;北宋每年送給西夏錢物,稱為“歲賜”。3.特點:仿北宋建制;一套制度,兩種稱謂。問題思考: 遼、夏政權相似之處(1)都是與北宋對立的少數民族政權;(2)都仿照中原封建王朝建立各項制度;(3)都實行民族分治;(4)都與北宋先戰后和;(5)都從北宋得到收入。高考真題練習:1.(2024年浙江卷1月)《金史·兵志》記載,女真初起時, “其部長曰孛繭,行兵則稱曰猛安、謀克,從其多寡以為號。猛安者,千夫長也,謀克者,百夫長也”。這一制度( )A.基本沿襲了唐宋的制度 B.官職設置分為南、北面官C.金國入主中原后被廢除 D.擔負著軍事和生產等職能【答案】D【解析】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本質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金朝(中國)。根據材料可知,金朝建立了一套叫作猛安謀克的女真民族管理系統,這一制度擔負著軍事和生產等職能,D項正確;這一制度屬于金朝的民族制度,與唐宋制度無關,排除A項;遼朝在官職設置上分為南、北面官,排除B項;金國入主中原后仍延續該制度,排除C項。故選D項。變式訓練:1.金朝初年,諸部之民無它徭役,壯者皆兵,平居則聽以佃漁射獵習為勞事,有警則下令部內,及遣使詣諸勃堇征兵,凡步騎之杖糗皆取備焉。金太祖二年,初命諸路以三百戶為謀克,十謀克為猛安,一如郡縣置吏之法。這一制度的完善體現出當時金朝( )A.君主專制加強 B.基本沿襲唐宋制度C.治世局面出現 D.借鑒中原先進做法【答案】D【詳解】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主題干設問詞,可知這是本質題,時空是金朝時期。根據材料“金朝初年,諸部之民無它徭役,壯者皆兵,平居則聽以佃漁射獵習為勞事,有警則下令部內,……金太祖二年,初命諸路以三百戶為謀克,十謀克為猛安,一如郡縣置吏之法。”及所學可知,猛安謀克是由最初的圍獵編制進而發展為軍事組織,最后變革為地方的行政組織,具有行政、生產與軍事合一的特點,體現了金朝對中原先進做法的借鑒,D項正確;材料描述的是學習中原做法,未涉及君主專制加強的相關內容,排除A項;猛安謀克并不是沿襲唐宋制度,排除B項;材料體現不出治世局面出現的相關信息,排除C項。故選D項。高考真題練習:2.(2022·天津卷)遼都上京城由北部的皇城和南部的漢城組成,皇城是契丹皇帝和貴族理政、生活之地,皇城內除宮城外還有官署、孔廟和佛寺;漢城為漢人、商人、使節等居住之所。這樣的都城布局體現了( )A.因俗而治的統治思想 B.游牧民族的生活方式C.儒家文化的全面影響 D.稱霸中原的強盛國力【答案】A【解析】根據材料“皇城是契丹皇帝和貴族理政、生活之地,皇城內除宮城外還有官署、孔廟和佛寺;漢城為漢人、商人、使節等居住之所”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遼采取漢人和契丹人分開治理的措施,體現因地制宜和因俗而治的特點,A項正確;游牧民族的生活方式與材料主旨不符,排除B項;儒家文化的全面影響,說法過于絕對,排除C項;稱霸中原的強盛國力與材料信息不符,排除D項。故選A項。變式訓練:2.黨項族原居住在高寒地帶,逐水草遷徙,無文字,只有部族首領,無方職。內遷后,夏州漸有職官設置,從李繼遷“曲延儒士,潛設官邸,全異羌風……”到李德明建館舍,以迎送宋使,禮儀中節,漸有華風。“大輦方輿,鹵簿儀衛,一如中國帝制”。這一變化體現出西夏( )A.貴族特權完全廢除 B.民族交融不斷加強C.民族矛盾已經消融 D.職官制度臻于完善【答案】B【解析】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本質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西夏(中國)。根據材料可知,內遷之后的黨項族受到中原文化的影響,在禮儀風俗和政治體制等方面日益接近中原政權,體現出民族交融的深化,B項正確;材料無法直接得出貴族特權完全被廢除的結論,表述不準確,排除A項;“民族矛盾已經消融”的說法與題干及史實不符,排除C項;材料反映了西夏對漢族職官制度的學習內容,但臻于完善的表述過于絕對,排除D項。故選B項。考點2:金朝的統治(一)建立:1.興起:金朝的建立者女真族活動于黑龍江、松花江流域,以農業、狩獵、畜牧為生。2.建立:1114年,女真族首領完顏阿骨打舉兵反遼,次年稱皇帝,建立金朝,定都會寧府。1114年,完顏阿骨打起兵反遼。1115年,完顏阿骨打正式建立女真政權,國號大金,定都會寧府(上京)。3.發展:1125年,金滅遼;1127年滅北宋,與南宋逐漸形成對峙局面。1153年,金遷都燕京,將燕京改名為中都。問題思考: 金遷都燕京的原因和影響提示:(1)原因:①統治中原,南下擴張的戰略需要。②同時崇尚中原文化,力主漢化改革。③上京自然環境惡劣,燕京地區經濟發達,交通便利,文明程度較高。(2)影響:①促進了民族交融,加快了社會文明和多民族國家發展進程;②加速了北京地區的建設發展,為此后朝代定都北京奠定了基礎。(二)統治措施:1.政治:(1)基本沿襲唐宋制度;(2)猛安謀克制①內容:每300戶為一謀克,10謀克為一猛安,與漢族同居,平時生產,戰時出征,是一種兵農合一的制度。②性質:猛安謀克既是軍事組織,又是地方行政組織,行政、生產與軍事合一。③影響:A.減少財政支出;B.保證較強戰斗力;C.加強女真族封建化進程,促進社會進步。2.意義:金世宗(小堯舜)時,政治穩定,經濟繁榮,呈現“大定之世”;推動北方地區民族交融。基礎概念:1.猛安謀克女真語音譯,猛安,意為千、千夫長,是部落單位,負責管理軍務、訓練武藝、勸課農桑、御制盜賊,集軍事、政事、生產、治安等;謀克意為百、百夫長,是氏族單位,負責撫緝軍戶、訓練武藝、按察所部、征收賦稅、宣導風化、勸課農桑、捕除盜賊、平理獄訟等。猛安謀克既是生產組織,也是軍事組織和行政組織,便于國家管理。2.大定之治指金國在金世宗完顏雍在位期間出現短暫的穩定繁榮的局面。其在位期間對內勵精圖治,革除弊政,任人為賢。重用漢族知識分子,采用漢制;積極發展經濟,修水利,發展手工業,崇尚節儉、抑佛教。對外主動和宋朝議和,締結和平協議,從此,宋、金雙方休戰了約三十年。使金國國庫充盈,社會風氣開始好轉,出現“大定之治”的繁榮景象,因此完顏雍在北方獲得了“北國小堯舜”的稱呼。(三)衰亡:1.由盛到衰:12世紀后期金世宗在位時金進入鼎盛時期,史稱“大定之治”。 金世宗死后,金朝受到北方游牧民族的襲擾,猛安謀克日益腐化,統治逐漸衰落,1234年被蒙古所滅。2.衰落的原因:(1)對北方的統治缺乏政治和文化基礎;(2)金后期統治階層的腐化與內部權力斗爭;(3)蒙古族的崛起和政權的建立;(4)統治區內漢人的反抗。重難點突破:1.遼宋夏金元時期民族關系的特點(1)民族政權并立:如遼、北宋、西夏的并立,南宋與金的并立;(2)兩宋政權的民族政策較為軟弱:多次對少數民族用兵失敗,對遼、西夏、金以輸納“歲幣”等方式換取和平;(3)民族矛盾突出,民族交融是主流,經濟文化交流頻繁:兩宋、遼、西夏等政權都亡于民族政權的進攻;北宋與遼、西夏分別在邊境地區開設榷場進行貿易;南宋時大批契丹人、女真人進入中原地區。與漢族人民共同生活、勞動,民族間的差別逐漸縮小,南宋后許多蒙古人進入中原;(4)中原先進的封建生產方式不斷向邊疆地區擴展。2.北方少數民族政權在中國歷史上的作用(1)推動了中國政治中心的北移,使政治中心與經濟重心進一步分離;(2)征服戰爭與和平交往,加強了邊疆與中原聯系,初步奠定了近代中國的版圖;(3)促進了邊疆的開發,推動了民族交融,推動了少數民族政權的封建化;(4)因俗而治兼顧不同民族的統治制度、政策,為統一多民族國家的治理提供了有益的借鑒;(5)“海內一家”的政治理念。少數民族統治者以“中國之主”自居,拓展了傳統意義上的“中國”的內涵。高考真題練習:3.(2023·遼寧卷)紹興和議之后,金人所需茶葉“自宋人歲供之外,皆貿易于宋界之榷場”。1198年,金朝認為向南宋購茶“費國用而資敵”,次年在今山東、河南等地設坊制茶。然其茶葉價高味差,售賣不暢,遂“罷造茶之坊”,繼續向南宋購茶。這表明( )A.金朝轄境內不適宜茶樹的種植 B.金朝財政負擔沉重C.茶在金人生活中具有重要地位 D.經濟重心南移完成【答案】C【解析】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主題干設問詞,可知這是本質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1198年宋朝、金朝(中國)。材料反映了紹興和議后,金朝從南宋購買茶葉,但由于金朝自己制茶的成本高、品質差,導致茶葉售賣不暢,于是繼續從南宋購買茶葉,這說明茶在金人生活中具有重要地位,C項正確;材料未體現金朝轄境內不適宜茶樹的種植,排除A項;材料主要反映出茶在金人生活中具有重要地位,材料未體現金朝財政負擔沉重,排除B項;雖然經濟重心南移的完成是在南宋時期,但是據材料信息無法得出當時經濟重心南移是否完成,排除D項。故選C項。變式訓練:3.在金朝(1115—1234年)統治下的北方地區,有大量儒士以“學道”“行道”等話語相尚,追求乃至發明義理、性命之學,部分儒士甚至開始標榜“心學”,逐漸走向心性之學。這反映了( )A.儒學的復興已漸成全國潮流 B.南北文化開始出現趨同之勢C.道家思想在北方的影響日盛 D.金朝時期文化重心發生北移【答案】B【解析】本題是單類型單選題,據題干設問詞可知是本質題,據材料時間信息得出準確時空是金朝時期的中國。根據材料,金朝統治下的北方大量儒士追求義理之學,甚至走向心性之學,而當時南宋已經出現理學和心學,可知南北文化出現趨同之勢,B項正確;材料只涉及北方,“全國潮流”說法錯誤,排除A項;材料強調的是儒家思想在北方影響增強,排除C項;材料中沒體現文化重心的北移,排除D項。故選B項考點3:元朝的統一與統治(一)蒙古汗國的建立1.起源:蒙古族是中國北方一個古老的民族,原先活動在大興安嶺北段,后來向西遷徙,進入草原地區。蒙古族善于騎射,逐水草而居,過著游牧的生活。2.建立:(1)背景:①蒙古草原部落之間頻繁發生戰爭,人們盼望草原統一起來,結束戰爭;②鐵木真感悟到只有草原統一才能使人民過上安定的生活。(2)建立:1206年,漠北蒙古首領鐵木真統一草原各部建立蒙古汗國,被尊為“成吉思汗”。蒙古軍隊先后滅掉西遼、西夏和金朝,收服吐蕃諸部,兼并云南的大理政權,還遠征到中亞、西亞、東歐地區。蒙古的三次西征: (選擇性必修3)第一次西征(成吉思汗):1219年,以復仇為名西征,滅花剌子模國,軍隊直抵黑海北岸;第二次西征(拔都):滅金后不久,征服今俄羅斯、烏克蘭等地,軍隊打至德國、匈牙利和巴爾干半島;第三次西征(旭烈兀):13世紀中葉,以西亞為目標,攻占巴格達。(二)元朝的統一1.元朝的建立:1271年,忽必烈定國號為大元,即元世祖。次年,定都大都(今北京)。2.元朝的統一1276年,元軍占領南宋都城臨安;1279年,元軍擊敗南宋余部,完成統一。3.統一的意義①它結束了唐末以來國內分裂割據和幾個政權并立的政治局面,奠定了元、明、清六百多年國家長期統一的政治局面,為統一多民族國家的進步發展真定了基礎;②促進了各民族經濟文化的交流和邊疆地區的開發,促進了民族交融;③為科技的發展創造了良好的條件;④加速了蒙古族封建化進程;⑤加強了中外文化交流和中西交通的發展。(三)統治措施:1.中央:(1)措施:①設中書省元朝建立后,廢除三省,實行一省制,只設中書省,中書省長官為左右丞相和平章政事,是元代宰相,由中書省掌管全國的行政事務,下設吏、戶、禮、兵、刑、工六部;②設樞密院:負責全國的軍事事務,調度全國的軍隊;③設御史臺:負責監察事務。④設宣政院:管理吐蕃(西藏)地區和宗教事務,地位與中書省、御史臺和樞密院相等。(2)作用:①行政機構精簡,提高了行政效率。②宰相權力過于集中,導致權貴專權,內亂頻繁。2.地方:(1)行省制度:①含義:元朝在中央設中書省作為全國最高行政機構,委派官員代表中書省處理地方事務,逐漸形成常設機構,稱為行中書省,簡稱行省,全國共設10個行省。②性質:既是地方最高行政機構,又是中央派出機構(雙重性)③腹里:今天的河北、山西、山東地區之外歸中書省直接管轄;④五級管理:行省由中書省派省臣到各地方行省執政;行省之下設置路、府、州、縣。重難點突破: 元朝行省制度的特點和意義材料一 行省“掌國庶務,統郡縣,鎮邊鄙,與都省(中書省)為表里,……以省官(中書省官員)出領其事……凡錢糧、兵甲、屯種、漕運、軍國重事,無不領之。行省 “諸行省用及(超過)千定(錠),必咨都省” “決大獄,質疑事……皆中書報可而后行”。——《元史·百官志七》材料二 行省制劃分一改以往以山川形便為依據的行政區劃,以犬牙交錯為主導,使各省無山川險阻可依,目的是從根本上消除行省賴以自重的自然地理之險、區域經濟之利、一方民眾之心,便于中央進行政治控權和軍事鎮壓。這在中國古代地方行政區劃史上具有轉折意義。(1)特點:①行省的雙重性,既是中央派出機構,又是地方最高行政機構;②中央集權與地方分權結合,既有利于中央集權,又給地方留出了部分權力;③以中央軍事控制為目的,采取“犬牙交錯”的原則。(2)意義:①行省轄區廣闊,軍政大權集中,提高了行政效率;②加強中央集權,鞏固了多民族國家的統一;③促進民族交融和邊疆開發;④是我國省制的開端,是中國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變革,影響深遠。(2)邊疆治理:①吐蕃(直屬中央):宣政院轄區(全國佛教事務);②西域:北庭都元帥府(軍事)、宣慰司(政務);③琉球:澎湖巡檢司(行政)經略臺灣。西藏地區和臺灣開始歸屬中央政權的管理④特點:邊疆管理呈現出與內地一體化趨勢。(3)驛傳制度:①修筑驛道;②設立驛站;③設急遞鋪。基礎概念:1.驛道:以大都為中心修筑了四通八達的驛道。驛路東北至奴兒干(今黑龍江口一帶),北達吉利吉思部落(葉尼塞河上游),西南通西藏,南接越南、緬甸。2.驛站:為公差人員提供交通和生活服務,運輸官府物資,分陸站和水站。水站用船;陸路又有馬站、牛站、車站、轎站、步站之分。蒙古地區的驛站設通政院管理,中原地區的驛站則歸兵部掌管。元順帝時全國有驛站1500多處。3.急遞鋪:元代官方郵遞系統,負責傳遞文書。3. 民族關系:(1)四等人制:元朝建立后根據民族和被征服的先后將全國人口分為四等。①目的:鞏固自身統治,保障蒙古貴族的統治利益。③特點:濃厚民族差別對待、民族壓迫色彩與急速民族融合并存。④評價:積極:利于擴大統治基礎,鞏固蒙古貴族統治,加強中央集權,促進民族間的交融交往;消極:民族矛盾更加尖銳,加速了元朝的滅亡。(2)新民族的形成——回回人4.元朝的其他制度措施 結合選擇性必修1、3內容(四)元朝的滅亡:1.原因:材料 大蒙古國的草原本位政策,決定了蒙古大汗對漢地只采取間接統治,重搜刮而輕治理,造成"漢地不治"的局面。……然而忽必烈推行漢法的方針,從一開始就是不徹底的。……此后終元一代的漢化進程,雖在個別問題上還有發展,但總體來看并未越出忽必烈所畫的圈子。大量阻礙社會進步的蒙古舊制,因為牽涉到貴族特權利益,都在“祖述”的幌子下得到長期保存。統治者熱衷于對外擴張、對內斂財,使社會元氣在尚未充分恢復的情況下不斷受到新的打擊。凡此種種,都使得元朝成為一個沒有“盛世"、享年不永的大一統王朝。——張帆《元朝的特性——蒙元史若干問題的思考》提示:①蒙古舊制的長期保存,漢化遲滯;②沉重的經濟剝削激化的社會矛盾;③民族分化政策導致民族矛盾激化;④紅巾軍為主力的農民起義軍沉重打擊,動搖了元朝的統治基礎;⑤長期的戰爭的消耗。2.滅亡:(1)朱元璋在1356年率部攻占集慶改為應天府。1367年發布討元文告,進行北伐,1368年,在應天府建立明朝并攻克大都,元朝在全國的統治至此結束。(2)以宮廷貴族為核心的一部分蒙古人退回草原。大批留居內地的蒙古人,以及回回以外的色目人,逐漸與漢族相融合。能力提升: 宋元時期政治制度演變的特點(1)中央體制:中書門下體制逐漸形成,中書門下與樞密院對掌文武的二府體制,始終圍繞著相權不斷削弱,皇權不斷強化的趨勢而演變。(2)地方制度:宋代設知州、通判,相互監督,“強干弱枝”,加強了中央集權,也導致了地方無權、行政效率低下的局面;元朝實行行省制度。宋元時期基本完成了對地方管理制度的變革,為明清長期統一奠定了基礎。(3)文官政治:“興文教,抑武事”,崇尚文治,獎勵儒術是宋代的基本國策,獨具特色的文官政治體制得以確立,影響深遠。核心素養: 從民族的多元到一體的認識材料一 遼人自稱炎黃子孫,稱自己為“中國”,同時也稱宋朝為“中國”。金人進入中原以后,即援引“中原即中國”、“懂禮即中國”等漢儒學說和理論,自稱中國,金人并沒有將宋人排除于中國之外,宋也有承認金人占據的中原地區是中國,并引申金朝為中國。——趙永春《“中國多元一體”與遼金史研究》材料二 金代的統治者常以“中國”自居。金海陵王時,徒單太后就曾以“興兵涉江、淮伐宋,疲弊中國”為由勸諫停止征戰。——據(元)脫脫等《金史》材料三 元朝實現了全中國的統一 ,“中國”一詞的地域意義突破九州而演變為十一行省 ,人民意義突破漢人而演變為漢、蒙、色目等眾多民族,其文化意義演變為農耕文化和草原文化兼有。而其最重大的變化,乃是“中國”主權行使,可以是漢族政權,也可以是少數民族和漢人的聯合政權。元朝同時承認了遼、宋、金“各與正統”的地位。——摘編自何志虎《“中國觀”在元代的轉換》等提示:(1)各民族政權之間有戰爭,但和平交往是主流;(2)少數民族政權多向中原政權學習政治制度,各民族更在發展中相互學習、交融;(3)不斷交融的各民族共同建設了“中國”,共同創造了燦爛的中華文化。(4)宋、遼、西夏、金、元時期各少數民族和漢族共同認同的理念,是政治、地理、文化、民族等元素共同的集合,體現出多元一體,夷夏同根的基本特征。高考真題練習:4.(2024年廣東卷)《大元大一統志》是忽必烈下令修纂的全國地理志書,記載了疆域內路府州縣古今建置沿革及山川、風俗、里至等內容。該志書修纂時,由各行省提供所轄郡邑的圖志及各路府州縣的沿革,并利用了西域地圖,引進了阿拉伯地圖制圖法。這反映元朝( )A.建立了中原傳統影響下的統治秩序B.邊疆少數民族地區得到了全面發展C.地理志修纂體例發生了根本變化D.正式確立了儒家思想的正統地位【答案】A【解析】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本質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元朝(中國)。據材料“記載了疆域內路府州縣古今建置沿革及山川、風俗、里至等內容” 可知元朝意圖通過修撰全國性的地理志來樹立正統地位,為全國統治秩序尋求合法性,A項正確;材料只提及了西域地區,不能代表全部的邊疆少數民族地區,而且“全面“的說法存在絕對化的錯誤,排除B項;材料并未具體說明修撰體例的變化,只是強調地理志的范圍更廣,局部采用了外來制圖技術,排除C項;漢武帝時期通過尊崇儒術確立儒學的正統地位,排除D項。故選A項。變式練習:4.蒙元時期,統治者在其疆域內廣設驛站,即使少數民族邊遠地區也有設置,可謂是“人達所及,皆置驛傳”,同時置“使臣”或“驛使”負責處理驛站事務,他們既為朝廷傳遞各種政令、任命、軍事情報及民生信息等,也為往來商旅提供便利與保護。由此可推知,蒙元時期驛站制度的設立( )A.促進了中央軍政大權的高度集中 B.助推了中外經濟文化的交流C.彰顯了蒙古族政治經濟勢力強盛 D.有利于加強民族國家的統一【答案】D【詳解】根據材料可知,蒙元統治者在其疆域內廣設驛站,既為朝廷傳遞消息,也為往來之人提供一定的安全保護,這有利于加強民族國家的統一,D項正確;驛站制度有利于加強中央集權統治,“軍政大權的高度集中”這一說法過于夸大,排除A項;蒙元時期驛站制度的設立有利于加強民族國家的統一,未涉及驛站在對外交流上的功能,排除B項;材料反映了驛站制度有利于加強民族國家的統一,無法體現出其經濟實力,排除C項。故選D項。高考真題練習:5.(2022·江蘇卷)元朝創建行御史臺“主察行省”。至元二十年,江淮行省“有欲專肆而忌廉察官者”,建議行御史臺隸屬行省。經重臣董文用據理力爭,該圖謀未能得逞。至元二十八年,行御史臺不受行省節制在法令上被確認。這說明元代( )A.行省長官的特權受到否定 B.地方權力的監督機制得到改善C.地方的吏治問題得以解決 D.行省事務最終由朝廷大臣決定【答案】B【解析】根據材料“元朝創建行御史臺‘主察行省’......至元二十八年,行御史臺不受行省節制在法令上被確認”可知,元朝建行御史臺監察行省,江淮行省“欲專肆”建議行御史臺隸屬行省,未能得逞,之后行御史臺不受行省節制在法令上被確認,說明行御史臺能夠更好的監察地方,地方權力的監督機制得到改善, B項正確;行省長官的特權受到否定,在材料中沒有體現,排除A項;通過材料信息無法判斷地方吏治問題解決程度,排除C項;行省事務最終由朝廷大臣決定,不符合史實,排除D項。故選B項。變式訓練:5.元朝實行四等人制,“內北國而外中國,內北人而外南人”,但文化交流頻繁。江南經濟發達,風景秀麗,北人往往以江南一游為榮。而南人大多以“游孔林”、“謁京師”作為人生的重要經歷。這表明( )A.元朝民族文化交融客觀存在 B.北人南往的主因是尊崇儒術C.文明發展呈現多元一體趨勢 D.國家政策阻礙了文化的交流【答案】A【解析】本題是單類型單選題,據題干設問詞可知是本質題,據材料時間信息得出準確時空是元朝。根據材料,雖然元朝實行四等人制,但是南北方的交流依然存在,A項正確;北人南往是因為自身的需求,和儒學無關,排除B項;材料沒體現多元,排除C項;材料中體現的是南北的交流,不是阻礙,排除D項。故選A項。思維導圖:2025年高考歷史(統編版)一輪復習 第9講 講義(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