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二章 地表形態的塑造2.1 塑造地表形態的力量(第三課時)——巖石圈物質循環以新疆的草原石城 通天奇洞為例【教學目標】課程標準:1.2 運用示意圖,說明巖石圈物質循環過程。1.3 結合實例,解釋內力和外力對地表形態變化的影響,并說明人類活動與地表形態的關系。地理核心素養:1.通過實例識別常見的三大類巖石,說出其特征、成因,并運用示意圖說明巖石圈的物質循環過程;2.結合實例,從內力作用和外力作用的角度,綜合分析巖石圈物質循環形成的過程及表現。【教學重難點】教學重點:巖石圈物質循環教學難點:巖石圈物質循環【課前預習】知識點 巖石圈物質循環1.三大類巖石在地球內部巨大壓力作用下,巖漿沿著巖石圈的薄弱地帶侵入巖石圈上部或噴出地表,隨著溫度、 的變化,冷卻凝固形成沉積巖 碎屑物質被風、流水等搬運后沉積下來,經壓實、 作用而成地殼中已生成的巖石,在地球內部的 等條件下,成分、性質發生改變而成2.物質循環過程(1)巖石圈物質循環的基礎物質:A 、 B 巖漿巖、C 。(2)巖石圈物質循環的循環環節:a 外力作用、b 作用、c 重熔再生、d 。特別提醒 三大類巖石彼此之間不能直接相互轉化。巖漿巖只能由巖漿生成,沉積巖和變質巖不能直接轉化成巖漿巖。【課中探究】導入:視頻《地理中國 神奇的洞穴 通天奇洞》,介紹新疆的草原石城、通天奇洞地貌景觀新疆阿勒泰地區的草原石城,數不勝數的巨石,高低不同,錯落堆疊,像是被人精心打磨過,在藍天碧草的映襯和光影的移動下,眾多造型奇異的圓石幻化成一個個惟妙惟肖的人間生靈。草原石城中的巨石呈現出渾圓、象形等特點,新疆草原石城、通天奇洞的成因是什么?伴隨了怎樣的物質循環呢?新課講授:一、巖石分類任務一:草原石城、通天奇洞中的巖石屬于何種類型?——識別巖石類型播放視頻:《地理中國——神奇的洞穴 通天奇洞》片段【合作探究】1.草原石城、通天奇洞中的巖石屬于何種類型?有何特點?教師講解: 巖石是構成地貌、形成土壤的物質基礎。 巖石按照成因可以分為巖漿巖、沉積巖和變質巖三大類。它們之間可以相互轉換,使得巖石圈的物質處于循環轉化中,這就是巖石圈的物質循環,這一過程也塑造著地表形態。1、巖漿巖展示巖石圖片。(1)概念:在地球內部壓力作用下,巖漿沿著巖石圈的薄弱地帶侵入巖石圈上部或噴出地表,隨著溫度、壓力的變化,冷卻凝固形成巖漿巖。(2)按照成因分類: 噴出巖:巖漿噴出地表,冷卻后形成的巖石稱為噴出巖,又稱火山巖。最常見的火山巖為玄武巖,形成過程中噴出地表,氣孔粗大。一般形成高原、臺地。 侵入巖:巖漿侵入巖石圈,冷卻變硬形成的巖石稱為侵入巖。最常見的侵入巖為花崗巖,由于形成過程中高溫高壓,進程緩慢,導致巖性堅硬、礦物結晶顆粒較大。許多山脈的核心部分都是花崗巖。展示花崗巖地貌圖片。湖北黃岡大別山:花崗巖地貌,諸多峰巒疊嶂奇峰怪石之美景奇景。愛爾蘭巨人之路:巖漿凝固過程中發生爆裂,而且收縮力非常平均,形成了規則的柱狀體圖案。(3)巖漿巖應用展示巖漿巖應用圖片。花崗巖是堅固、美觀的建筑材料、裝飾材料等。玄武巖可作為建筑材料、修路材料、膠凝材料,也是工業生產的原料,可以制成玄武巖纖維,被稱為“能拉絲的石頭” ,具備抗腐蝕、耐高溫、耐低溫、阻燃、絕緣、防爆和不變形等優異性能。歸納小結2、沉積巖展示巖石圖片。(1)概念:裸露在地表的巖石,經風化、侵蝕作用,逐漸成為礫石、沙子、泥土等碎屑物質。這些碎屑物質被風、流水等搬運后沉積下來,經壓實、固結形成沉積巖。大陸地表出露的巖石約 75%都是沉積巖(2)類型:按照沉積物的顆粒大小,可分為礫巖、砂巖、頁巖等。有些沉積巖是由化學沉淀物或生物遺體堆積而成的,如石灰巖。展示新疆草原石城中通天奇洞內部巖石圖片(火堆和巖層)。【自主思考】沉積巖有什么特點?展示沉積巖地貌圖片:新疆的雅丹地貌、廣東丹霞山丹霞地貌、廣西喀斯特地貌、澳大利亞堡礁。(3)沉積巖應用展示沉積巖應用圖片。石灰巖中富含非金屬礦產,如煤、石油,是當前世界上最重要的能源,也可以作為建筑材料和化工原料。3、變質巖地殼中已生成的巖石,在地球內部的高溫、高壓等條件下,成分、性質發生改變,形成變質巖。具有明顯的片理結構。展示變質巖應用圖片:北京故宮漢白玉臺基(白色大理石)、攔路石、家裝圖、雕刻圖案。【合作探究】2.結合視頻和課本,完成下列表格。提示:特征可以從結晶顆粒大小、軟硬、細膩/粗糙、層理結構等方面描述。二、巖石圈物質循環過程任務二:草原石城、通天奇洞的成因是什么?——巖石圈的物質循環播放視頻:《地理中國——神奇的洞穴 通天奇洞》成因片段。【觀看視頻,合作探究】草原石城、通天奇洞的成因是什么?【自主思考】不同類型的巖石可以相互轉換嗎?播放視頻:《巖石圈與三大類巖石》。三大類巖石在巖石圈深處或巖石圈以下高溫高壓的條件下熔化,又成為新的巖漿回到地球內部。巖漿在一定的條件下再次侵入或噴出地表,冷卻凝固形成新的巖漿巖,并再次基礎上形成其他巖石,經過風化或侵蝕的產物被搬運并沉積下來成沉積物,被壓實固結形成沉積巖,熱量和壓力(應力)使其發生變質成變質巖。如此周而復始,使巖石圈的物質處于不斷的循環轉化之中。【合作探究】在右圖中畫出巖石圈物質循環示意圖(簡圖)。(1)三大類巖石和巖漿判斷技巧判斷三大類巖石和巖漿,大致可以用進出箭頭的多少來區分①巖漿:三進一出。②巖漿巖:一進三出。③變質巖和沉積巖:二進二出。④沉積物指向的一定是沉積巖,沉積巖一般含有化石并具有層理構造。(2)地質作用判斷技巧①指向巖漿巖的箭頭——冷卻凝固,是內力作用。②指向沉積巖的箭頭——風化、侵蝕、搬運、堆積、固結成巖作用,是外力作用。③指向變質巖的箭頭——變質作用,是內力作用。④指向巖漿的箭頭——重熔再生。【合作探究】有人認為巖漿巖是“浴火而生”的巖石,沉積巖是沉積物經壓實、固結而來的巖石,變質巖是由老變新的產物;也有人認為一類巖石是由另一類巖石轉化而來的。你怎么理解這兩種說法?【課堂總結】課堂練習: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海拔 1200 米的盤吉爾塔格山巖體多為火山巖,巖石中含豐富的碳酸鈣,形成獨特的火山巖石林景觀(如下圖所示)。據此完成下面小題。1.該地巖石最可能是( )A.石灰巖 B.大理巖C.玄武巖 D.花崗巖2.該地巖石主要由( )A.流水攜帶泥沙固結形成B.巖漿噴出冷卻凝固形成C.大規模的海陸變遷形成D.干旱區風化物沉積形成2024 年,貴州貴安的一座山體因形似金字塔而成為一道獨特的景觀,吸引無數游客前往。該山體主要由白云巖組成,下圖為“金字塔”景觀圖和巖石圈物質循環示意圖,圖中序號代表不同類型的巖石。據此完成下面小題。3.白云巖屬于右圖中的( )A.① B.② C.③ D.④4.與④巖石形成①巖石的作用直接相關的是( )A.侵蝕作用 B.變質作用 C.風化作用 D.堆積作用5.圖示“金字塔”地貌的形成過程是( )A.沉積作用—流水堆積—地殼抬升B.沉積作用—地殼抬升—流水堆積C.沉積作用—地殼抬升—流水侵蝕D.地殼抬升—沉積作用—流水侵蝕發【參考答案】知識點 巖石圈物質循環1.三大類巖石在地球內部巨大壓力作用下,巖漿沿著巖石圈的薄弱地帶侵入巖石圈上巖漿巖部或噴出地表,隨著溫度、壓力的變化,冷卻凝固形成沉積巖 碎屑物質被風、流水等搬運后沉積下來,經壓實、固結作用而成變質巖 地殼中已生成的巖石,在地球內部的高溫、高壓等條件下,成分、性質發生改變而成2.物質循環過程(1)巖石圈物質循環的基礎物質:A 巖漿、 B 噴出型巖漿巖、C 沉積巖。(2)巖石圈物質循環的循環環節:a 外力作用、b 變質作用、c 重熔再生、d 冷卻凝固。特別提醒 三大類巖石彼此之間不能直接相互轉化。巖漿巖只能由巖漿生成,沉積巖和變質巖不能直接轉化成巖漿巖。【課中探究】導入:視頻《地理中國 神奇的洞穴 通天奇洞》,介紹新疆的草原石城、通天奇洞地貌景觀新疆阿勒泰地區的草原石城,數不勝數的巨石,高低不同,錯落堆疊,像是被人精心打磨過,在藍天碧草的映襯和光影的移動下,眾多造型奇異的圓石幻化成一個個惟妙惟肖的人間生靈。草原石城中的巨石呈現出渾圓、象形等特點,新疆草原石城、通天奇洞的成因是什么?伴隨了怎樣的物質循環呢?新課講授:一、巖石分類任務一:草原石城、通天奇洞中的巖石屬于何種類型?——識別巖石類型播放視頻:《地理中國——神奇的洞穴 通天奇洞》片段【合作探究】1.草原石城、通天奇洞中的巖石屬于何種類型?有何特點?2.結合視頻和課本,完成下列表格。學生回答參考:1.草原石城中的巨石——花崗巖,顆粒較大。2.通天奇洞中發現了古人類遺址,比如火堆,還有明顯的層理構造,為沉積巖。教師講解: 巖石是構成地貌、形成土壤的物質基礎。 巖石按照成因可以分為巖漿巖、沉積巖和變質巖三大類。它們之間可以相互轉換,使得巖石圈的物質處于循環轉化中,這就是巖石圈的物質循環,這一過程也塑造著地表形態。2、巖漿巖展示巖石圖片。(1)概念:在地球內部壓力作用下,巖漿沿著巖石圈的薄弱地帶侵入巖石圈上部或噴出地表,隨著溫度、壓力的變化,冷卻凝固形成巖漿巖。(2)按照成因分類: 噴出巖:巖漿噴出地表,冷卻后形成的巖石稱為噴出巖,又稱火山巖。最常見的火山巖為玄武巖,形成過程中噴出地表,氣孔粗大。一般形成高原、臺地。 侵入巖:巖漿侵入巖石圈,冷卻變硬形成的巖石稱為侵入巖。最常見的侵入巖為花崗巖,由于形成過程中高溫高壓,進程緩慢,導致巖性堅硬、礦物結晶顆粒較大。許多山脈的核心部分都是花崗巖。展示花崗巖地貌圖片。湖北黃岡大別山:花崗巖地貌,諸多峰巒疊嶂奇峰怪石之美景奇景。愛爾蘭巨人之路:巖漿凝固過程中發生爆裂,而且收縮力非常平均,形成了規則的柱狀體圖案。(4)巖漿巖應用展示巖漿巖應用圖片。花崗巖是堅固、美觀的建筑材料、裝飾材料等。玄武巖可作為建筑材料、修路材料、膠凝材料,也是工業生產的原料,可以制成玄武巖纖維,被稱為“能拉絲的石頭” ,具備抗腐蝕、耐高溫、耐低溫、阻燃、絕緣、防爆和不變形等優異性能。歸納小結2、沉積巖展示巖石圖片。(1)概念:裸露在地表的巖石,經風化、侵蝕作用,逐漸成為礫石、沙子、泥土等碎屑物質。這些碎屑物質被風、流水等搬運后沉積下來,經壓實、固結形成沉積巖。大陸地表出露的巖石約 75%都是沉積巖(2)類型:按照沉積物的顆粒大小,可分為礫巖、砂巖、頁巖等。有些沉積巖是由化學沉淀物或生物遺體堆積而成的,如石灰巖。展示新疆草原石城中通天奇洞內部巖石圖片(火堆和巖層)。【自主思考】沉積巖有什么特點?學生回答參考:具有層理構造,可能含有化石。展示沉積巖地貌圖片:新疆的雅丹地貌、廣東丹霞山丹霞地貌、廣西喀斯特地貌、澳大利亞堡礁。(3)沉積巖應用展示沉積巖應用圖片。石灰巖中富含非金屬礦產,如煤、石油,是當前世界上最重要的能源,也可以作為建筑材料和化工原料。3、變質巖地殼中已生成的巖石,在地球內部的高溫、高壓等條件下,成分、性質發生改變,形成變質巖。具有明顯的片理結構。展示變質巖應用圖片:北京故宮漢白玉臺基(白色大理石)、攔路石、家裝圖、雕刻圖案。【合作探究】歸納總結二、巖石圈物質循環過程任務二:草原石城、通天奇洞的成因是什么?——巖石圈的物質循環播放視頻:《地理中國——神奇的洞穴 通天奇洞》成因片段。【觀看視頻,合作探究】草原石城、通天奇洞的成因是什么?學生回答參考:巖漿侵入巖石圈,冷卻變硬形成花崗巖,之后地殼抬升,花崗巖巖體裸露出地表,受到風化作用,巖體崩塌,形成形態各異的石頭,再由于差異受力,受風力、流水侵蝕等外力作用,形成洞穴。【自主思考】不同類型的巖石可以相互轉換嗎?學生回答參考:可以。播放視頻:《巖石圈與三大類巖石》。三大類巖石在巖石圈深處或巖石圈以下高溫高壓的條件下熔化,又成為新的巖漿回到地球內部。巖漿在一定的條件下再次侵入或噴出地表,冷卻凝固形成新的巖漿巖,并再次基礎上形成其他巖石,經過風化或侵蝕的產物被搬運并沉積下來成沉積物,被壓實固結形成沉積巖,熱量和壓力(應力)使其發生變質成變質巖。如此周而復始,使巖石圈的物質處于不斷的循環轉化之中。【合作探究】在右圖中畫出巖石圈物質循環示意圖(簡圖)。(1)三大類巖石和巖漿判斷技巧判斷三大類巖石和巖漿,大致可以用進出箭頭的多少來區分①巖漿:三進一出。②巖漿巖:一進三出。③變質巖和沉積巖:二進二出。④沉積物指向的一定是沉積巖,沉積巖一般含有化石并具有層理構造。(2)地質作用判斷技巧①指向巖漿巖的箭頭——冷卻凝固,是內力作用。②指向沉積巖的箭頭——風化、侵蝕、搬運、堆積、固結成巖作用,是外力作用。③指向變質巖的箭頭——變質作用,是內力作用。④指向巖漿的箭頭——重熔再生。【合作探究】有人認為巖漿巖是“浴火而生”的巖石,沉積巖是沉積物經壓實、固結而來的巖石,變質巖是由老變新的產物;也有人認為一類巖石是由另一類巖石轉化而來的。你怎么理解這兩種說法?學生回答參考:第一種說法合理。巖漿巖是地下巖漿在地球內部巨大壓力作用下,沿著巖石圈的薄弱地帶侵入巖石圈上部或噴出地表,冷卻凝固而形成的。裸露在地表的巖石經風化、侵蝕等作用,逐漸成為礫石、沙子、泥土等碎屑物質,再被風、流水等搬運后沉積下來,經過壓實、固結而形成沉積巖。已生成的巖石,在地球內部的高溫、高壓等條件下,成分、性質發生改變而形成變質巖。第二種說法也是合理的。巖石圈的三大類巖石巖漿巖、沉積巖、變質巖,在內力、外力共同作用之下,通過與巖漿之間的物質循環,使得巖石圈的物質處于不斷循環轉換中。課堂練習:【解析】1.由材料可知,圖中巖體多為火山巖,火山巖屬于噴出型巖漿巖,最可能是玄武巖,C 正確;石灰巖是沉積巖,大理巖是變質巖,花崗巖是侵入型巖漿巖,ABD 錯誤。故選 C。2.火山巖是巖漿向上噴出地表冷卻凝結而形成的,B 正確;泥沙固結形成的是沉積巖,風化物沉積形成的是沉積物,AD 錯誤;海陸變遷是指海變為陸或由陸變為海,C 錯誤。故選 B。【解析】3.D 圖中巖漿直接噴出地表形成的③應是噴出型巖漿巖,侵入形成的②是侵入型巖漿巖,抬升經過外力作用形成沉積物,沉積物經過固結成巖作用形成沉積巖④,經過變質作用形成①變質巖,變質巖經過重熔再生形成巖漿。白云巖屬于沉積巖,故選 D。4.B 由沉積巖直接形成變質巖,經過的作用是變質作用,故選 B。5.C 經過沉積形成白云巖,地殼抬升出露地表,經過流水的侵蝕形成特殊的金字塔景觀,故 C。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