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2課時我國的社會保障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1.了解社會保障的作用,闡釋我國社會保障的主要形式及其含義。2. 闡明我國完善社會保障體系的要求,明確我國社會保障體系建設的目標,理 解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學科核心素養1. 政治認同:通過探究我國加強社會保障體系建設的必要性、意義和措施,認 可我國日益完善的保障體系,增強對我國社會保障制度的認同。2.科學精神:科學解釋完善社會保障體系的要求與意義,建立健全社會保障制 度的作用,社會保障的具體內容,辯證認識我國完善社會保障體系的舉措。3.法治意識:理解國家依法保障公民的權利,依法建立健全社會保障制度;增 強法治意識,堅持權利與義務相統一。4.公共參與:嘗試對促進社會公正、實現共同富裕、營造良好社會風尚、完善 社會保障的政策提出建議,增強參與意識;積極參與社會保險。重點難點 重點了解社會保障的作用,闡釋我國社會保障的主要形式和舉措。 難點評析實現共同富裕、促進社會公平正義的社會保障政策。教學準備 教師準備指導學生調查家庭收入來源,家庭成員參與社會保障和受益情況;搜集共同富裕 的案例;了解當地社會保障體系建設狀況。教師課前分析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有關 分配、共同富裕的論述。學生準備調查家庭收入來源;調查家庭成員參與社會保障和受益情況;搜集共同富裕的案 例;了解當地社會保障體系建設狀況。情景導入 導入一社會保障與每個人的幸福相關,是最真切的民生問題,也是治國安邦的大問題。 我國已建成世界上規模最大的社會保障體系,猶如織起一張大網,兜住老百姓醫 療、養老等基本民生需求,有力支撐起了人民幸福的福利大廈。積厚成勢、乘勢而上,中國號巨輪正以劈波斬浪、砥礪奮進的姿態宣示:中國經 濟發展前景一定會更加光明!導入二民生無小事,枝葉總關情。扶弱濟困,是中華民族代代相傳的美德。做好困難群 眾的民生幫扶工作,實現“弱有所扶”,是黨和政府的莊嚴承諾。十年來,困難 群眾的基本生活得到了制度性保障。一項項暖心政策,猶如冬日里的暖陽點亮了 困難群眾對美好生活的期待,為他們托起了“穩穩的幸福”。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扎實做好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實實在在幫助 群眾解決實際困難,兜住民生底線。-習近平精彩課堂總議題:健全社會保障體系,實現美好生活的向往 子議題一:新時代我國社會保障情景材料一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社會保障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維護社會公平、 增進人民福祉的基本制度保障,是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實現廣大人民群眾共享改 革發展成果的重要制度安排,發揮著民生保障安全網、收入分配調節器、經濟運 行減震器的作用,是治國安邦的大問題。情景材料二2022年8月25日,中共中央宣傳部舉行“中國這十年”系列主題 新聞發布會的第24場,介紹新時代就業和社會保障工作取得的成就。一是制度體系建設取得突破。統一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制度,形成城鎮職工和城鄉 居民兩大基本養老保險制度平臺。實施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制度改革,實現與 企業養老保險制度并軌。出臺基本養老保險基金投資管理辦法,開展市場化投資 運營。建立企業養老保險基金中央調劑制度,全面實現養老保險省級統籌。建立 職業年金制度,出臺個人養老金制度,填補了多層次、多支柱養老保險的制度空 白。二是覆蓋范圍持續擴大。圍繞全民覆蓋、人人享有社會保障的目標,實施全民參 保計劃,精準推進重點群體參保。2012年到2022年6月底,基本養老保險參保 人數從7.9億人增加到10.4億人,這十年間養老保險參保人數增加了2.5億人。 三是待遇水平穩步提高。從2012年以來,連續調整企業和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人 員基本養老金,建立健全基本養老金待遇確定和合理調整機制。從2014年以來, 四次統一提高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全國基礎養老金標準。四是管理服務水平顯著提升。以養老保險為重點的社會保障記錄一生、保障一生、 服務一生,管理服務標準化、規范化、信息化建設進一步加強,群眾社保事務就 近辦、線上辦、快速辦更加方便快捷。截至2022年6月底,社會保障卡持卡人 數超過13.6億人,其中電子社保卡領用人數超過5.75億人。國家社會保險公共 服務平臺累計訪問量已經超過36億人次,有效地方便了群眾跨省通辦、一網 通 辦。五是經濟運行“減震器”作用凸顯。2020年,為有效應對新冠疫情嚴重沖擊, 實施了力度空前的“減免緩降返補”政策,包括養老保險在內的三項社會保險為 企業減負1.54萬億元。2022年又出臺了助企紓困政策,階段性緩繳養老保險等 三項社會保險的單位繳費部分。這些政策含金量比較高,受益面比較廣,得到企 業和各方面的廣泛認可。情景材料三 面對全球新冠疫情危機,為保障全體人民的生命生活安全與基本利 益,中國政府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迅速制定實施了包括社會保障政策在 內的一系列切實可行的政策工具組合,中國社會舉全民之力,在國際社會率先有 效控制了疫情,恢復了生產與生活秩序。在疫情發展的不同階段,中國社會保障 制度作為保障民生、防范風險和國家治理的基本制度安排,在安定社會、保障民生、促進經濟社會恢復等方面發揮了十分重要的積極作用。 合作探究:1.闡述我國社會保障的主要功能和保障形式。學生互動1:根據課前調查,對各自的家庭成員參與社會保障和受益情況進行交 流分享,并分析保障和收益的形式。學生互動2:探究上述情景材料,結合自己家庭社會保障情況,闡述為什么我國 的社會保障能為百姓撐起一把“幸福傘”。歸納這一必備知識。學生](1)社會保障通過防范和化解社會成員的生存危機,保障他們的基本生活 權利,能夠有效維護社會生活秩序的穩定,發揮民生保障安全網作用。(2)社會保障通過國民收入再分配,發揮收入分配調節器作用,能夠調節不同 社會群體之間的利益關系,化解社會矛盾和沖突,促進社會公平正義。(3)社會保障通過風險分攤與責任共擔,充分發揮社會互助共濟功能,同時通 過社會成員的自助與他助,推動社會持續健康發展。教師社會保障制度是社會經濟政治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是社會化生產、市 場經濟正常運行的客觀需要。在市場經濟運行中存在多種風險,如在現實生活中, 人們可能會遇到疾病、失業、養老、災害、生活貧困等各種問題;這些風險集中 到社會上會成為社會問題,整個社會可能因此發生動蕩和沖突。建立社會保障制 度,對人們遇到風險、遭受困難以及由此引起的社會矛盾可以起到一定的調節作 用。社會保障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維護社會公平、增進人民福祉的基本制度保障, 是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實現廣大人民群眾共享改革發展成果的重要制度安排。學生互動3:與同學交流自己家庭社會保障情況,分析我國為實現共同富裕、促 進社會公平正義,分別建立了哪些社會保障。2. 你對這些社會保障是如何認識的 請從中找出某一形式具體談談你的看法。 學生互動4:區分社會保障制度的形式和內容并交流展示。學生社會保障主要由社會保險、社會救助、社會福利、社會優撫組成,還包括 其他社會保障形式,它們共同構成我國的社會保障體系。社會保險是我國社會保障體系的核心。它通過政府、單位、個人三方共同籌集資 金,保障公民在年老、疾病、工傷、失業、生育等情況下依法從國家和社會獲得 物質幫助。在我國,社會保險主要包括基本養老保險、基本醫療保險、工傷保險、 失業保險、生育保險等。社會救助是最先形成的、歷史最悠久的社會保障。它是政府通過國民收入再分配, 對因自然災害或其他經濟社會原因而無法維持最低生活水平的公民給予無償幫 助,以保障其最低生活水平。社會救助是保障社會成員生活安全和生存權利的“最 后一道防線”。社會福利是政府和社會向老年人、殘疾人、婦女、兒童和其他社會成員提供的社 會化服務、實物供給或者福利津貼,以滿足社會成員的生活需要并促使其生活質 量不斷得到改善和提高,是最高層次的社會保障。社會優撫是國家和社會依法對現役軍人、復員退伍軍人以及軍烈屬等優撫對象實 行物質照顧、生活和工作安置、精神撫慰的褒揚性、補償性、優待性、綜合性的 特殊社會保障。學生互動5:比較社會保險和商業保險并交流展示。項 目 社會保險 商業保險性質 具有強制性和福利性質 自愿的市場行為經營目標 保障社會成員的基本生活,維護社會穩定 追求利潤經營方式 由國家經辦 保險公司經營費用來源 由國家、單位和個人分攤 全部由個人承擔保障對象 法律規定有權利享受社會保險的人 簽訂保險合同并按照約定繳費的人保障水平 保障社會成員的基本生活需求 滿足被保險人的較高層次的保險需求教師我國已經建立了以人民為中心,以社會保險、社會救助、社會福利、社會 優撫為主的多種多樣的社會保障體系。在發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讓改革發展成 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人民,增強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我們充 分體會到了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更加堅定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自信。設計意圖通過家庭社會保障調查活動,幫助學生了解我國社會保障的形式、內容以及取得 的巨大成就;通過合作探究情景材料和周圍家庭社會保障情況,幫助學生理解我 國社會保障的主要功能,從而提升對我國的社會保障體系的政治認同,培養學生 的科學精神和公共參與意識。子議題二:加快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保障體系 情景材料一 【“數”說十年變化】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千方百計“兜”住最困難群體,“保”住最基本生活,基 本建成分層分類、城鄉統籌的中國特色社會救助體系。十年來,各級財政累計支 出基本生活救助資金2.04萬億元,讓兜底更有“底氣”。與此同時,基本民生保 障標準不斷提高,全國城鄉低保平均標準分別增長了1.2倍和2.1倍,特困人員 基本生活標準達到或超過當地低保標準的1.3倍。截至目前,我國建立了惠及 2700多萬人次的殘疾人兩項補貼制度,1000多萬殘疾人入低保,殘疾人基本生 活保障之網愈加密實;90多部法律、50多部行政法規為殘疾人穿上“法律鎧甲”, 各項殘疾人權益保障制度體系正在形成;殘疾預防和康復納入國家醫療衛生事業 大局和“健康中國”戰略,僅2021年就有850.8萬名殘疾人得到基本康復服務; 十年來累計超12萬名殘疾人被高等院校錄取,全國城鄉殘疾人累計新增就業310 余萬人,殘疾人逐夢之路更加寬廣。十年來,我國不斷完善社會救助制度,把溫暖送到困難群眾心坎上。在社會救助 范圍設置上,低保擴圍增效力度不斷加大,160多萬低保邊緣家庭中的重病重殘 人員單獨納入低保,特殊群體兜底保障更加有力。在制度實施方面,31個省份 實施價格補貼聯動機制,通過將社會救助和保障標準與物價上漲掛鉤,確保困難 群眾基本生活不受物價變化影響;6200多萬低收入人口被納入動態監測和常態 化救助幫扶,鞏固拓展兜底保障成果。情景材料二習近平總書記《促進我國社會保障事業高質量發展、可持續發展》的文章中明確強調要“深化社會保障制度改革”,并從多個方面闡明深化社會保 障制度改革的基本原則和實踐要求: 一是準確把握社會保障各個方面之間、社會 保障領域和其他相關領域之間改革的聯系,提高統籌謀劃和協調推進能力,確保 各項改革形成整體合力。二是強化問題導向,緊盯老百姓在社會保障方面反映強 烈的煩心事、操心事、揪心事,緊盯制約社會保障體系建設的硬骨頭,不斷推進 改革。三是加快發展多層次、多支柱養老保險體系,健全基本養老、基本醫療保 險籌資和待遇調整機制,擴大年金制度覆蓋范圍,規范發展第三支柱養老保險, 積極發展商業醫療保險,更好滿足人民群眾多樣化需求。四是推動基本醫療保險、失業保險、工傷保險省級統籌,進一步明確中央與地方事權和支出責任。五是把 農村社會救助納入鄉村振興戰略統籌謀劃,健全農村社會救助制度,完善日常性 幫扶措施。六是健全農民工、靈活就業人員、新業態就業人員參加社會保險制度, 健全退役軍人保障制度,健全老年人關愛服務體系,完善幫扶殘疾人、孤兒等社 會福利制度。情景材料三教材第53-54頁“探究與分享”。合作探究:我國如何加快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保障體系 學生互動1:交流分享我國當前完善社會保障的新舉措。教師點撥:通過分析近十年來我國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制度的完善和進步,我們認 識到完善社會保障體系,要公平對待每個公民并確保其享受相應的社會保障權益。 為此,要建立起覆蓋全民、統籌城鄉、公平統一的社會保障體系,形成沒有漏洞的“安全網”。 同時,完善社會保障體系要更多地維護好弱勢群體的利益,縮小貧富差距,促進 社會和諧發展。學生互動2:有人認為,社會保障是民生保障“安全網”,生活在社會主義國家 的中國人,人人都應該享受高水平的社會保障。請對此交流看法。(1)社會保障能防范和化解社會成員的生存危機,保障他們的基本生活權利。享受社會保障是社會成員的一項法定權利,也是現代社會文明進步的重要標志。 我們要公平對待每個公民并確保其享受相應的社會保障權益。隨著經濟社會發展, 人民對社會保障的要求越來越高,要不斷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社會保障需求。因 此,該觀點具有合理性。(2)經濟發展是社會保障的基礎。如果沒有相應的經濟 實力作支撐,高水平的社會保障即使建立起來也無法維持下去,因此,該觀點又 有一定的片面性。(3)完善社會保障體系,既要盡力而為,又要量力而行,要堅 持社會保障水平與經濟社會發展相適應。只有建立起與經濟發展水平相適應、保 障適度的社會保障體系,才能使社會保障持續發展。學生互動3:結合情景材料三,思考:歐洲高福利政策為何不可持續 說說經濟 發展與社會保障水平之間的關系。(1)高福利忽視市場配置機制,片面強調提高勞動者保障水平,從而加重了歐 洲企業稅費負擔,使其無法在激烈的國際競爭中勝出。福利水平必須與經濟社會 發展水平相符合,與財政能力相適應。如果超越國家財力和社會發展水平,就容 易引發嚴重的財政和債務危機,危及發展的可持續性,甚至會導致經濟增長停滯, 進而影響人們長期福利水平的提升。探索建立可持續的社會福利制度,維持公平 與效率之間的平衡點,“既把蛋糕做大,也把蛋糕分好”,這是擺在各國面前的一 道共同的難題。(2)經濟發展是社會保障的物質基礎,它決定了社會保障的發展水平。社會保 障制度的確立需要相應的財力支撐,如果沒有相應的財力,社會保障制度就會變 成無源之水、無本之木,即使建立起來也無法維持下去。實踐證明,社會保障水 平只有與經濟發展水平相適應,才可能在解決社會問題的同時獲得健康持續的發 展。教師提高社會保障水平≠社會保障水平越高越好。既要盡力而為,又要量力而 行,要堅持社會保障水平與經濟社會發展相適應。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人民對 生活安全保障的要求越來越高,我們要通過加強社會保障體系建設,不斷滿足人 民的社會保障需求。同時,經濟發展是社會保障的基礎。如果沒有相應的經濟實 力作支撐,社會保障即使建立起來也無法維持下去。只有建立起與經濟發展水平相適應、保障適度的社會保障體系,才能促進社會保障可持續發展。學生互動4:結合情景材料二,討論并展示我國如何加快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 保障體系。要公平對待每個公民并確保其享受相應的社會保障權益;既要盡力而為,又要量 力而行,要堅持社會保障水平與經濟社會發展相適應;要做到權責清晰。社會保 障資金的籌集涉及政府、企業、個人和其他單位的經濟利益,需要各方合理分擔 責任。完善社會保障體系,必須明確各方的權利與責任,嚴格依法監管。總之, 健全多層次社會保障體系,要堅持應保盡保原則,按照兜底線、織密網、建機制 的要求,加快健全覆蓋全民、統籌城鄉、公平統一、安全規范、可持續的多層次 社會保障體系。學生互動5:結合情景材料一,闡述我國不斷健全社會保障體系的重要意義。(1)不斷健全社會保障體系是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的具體體現,有利 于實現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增強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2)不斷健全社會保障體系能防范化解社會成員的生存危機,保障他們的基本 生活權利,能夠有效維護社會生活秩序的穩定,發揮民生保障安全網作用;發揮 收入分配調節器作用,能調節不同社會群體之間的利益關系,化解社會矛盾和沖突,促進社會公平正義; 能充分發揮社會互助共濟功能,通過社會成員的自助與他助,推動社會持續健康 發展。(3)健全統籌城鄉、可持續的基本養老保險制度、基本醫療保險制度,有利于 穩步提高社會保障水平,縮小收入差距,促進社會公平,實現共同富裕,推動社 會持續健康發展。設計意圖通過對歐洲高福利社會保障制度的合作探究,科學分析社會保障體系建設中的問 題,讓學生理解并認同我國的社會保障體系,積極參與社會保障體系建設。課堂小結在現實生活中,我們可能遇到疾病、失業、養老、災害、生活貧困等各種問題, 社會保障與我們每一個人都息息相關。為此,要貫徹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 在幼有所育、學有所教、勞有所得、病有所醫、老有所養、住有所居、弱有所扶 上持續發力。完善社會保障體系,加快健全覆蓋全民、統籌城鄉、公平統一、安 全規范、可持續的多層次社會保障體系,讓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 加充實、更有保障、更可持續。教學研討本課時以健全社會保障體系,實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為總議題,以新時代我國社 會保障和加快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保障體系為子議題層層推進,環環相扣,實現學 生對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保障體系的正確認識和認同。議題探究通過學生討論、 交流、分享的生生互動的形式,將學習和探究的過程交給學生,真正實現以學生 為主體的議題式課堂,學生通過交流互動、思維碰撞和互幫互助學習新知、感悟 道理。本課時還引導學生了解自己家庭和周邊的社會保障狀況,進而引導學生走 向社會生活大課堂,在實踐活動中提高參與社會生活的能力,了解我國在經濟發 展過程中建立起的社會保障體系,感悟黨和政府落實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同時,在情感上激發學生內心深處對我國的社會保障制度的認同。另外,本課時 還利用比較分析法,分析歐洲高福利型國家福利政策不可持續的原因,引導學生 科學認識經濟發展水平與社會保障水平之間的關系,培養學生分析經濟現象的能 力,增強辯證思維能力,懂得一個國家的社會福利水平應與經濟發展水平相適應, 形成正確的認知和科學精神。課堂練習1. 近年來,M 市全面實現低保標準城鄉一體化。全面構建“以基本生活救助、 專項社會救助、急難救助為主體,社會力量參與為補充”的分層分類社會救助制 度體系;深入開展“救急難”工作,進一步織牢織密保障城鄉困難群眾基本生活 安全網。這表明()①社會救助是保障社會成員生活安全的最后防線②社會保險是我國社會保障體系中最核心的內容③社會保障能有效防范和化解社會成員生存危機④完善社會保障體系必須明確各方的權利與責任A.①②B.①③ C.②④ D.③④2.過去一個月,小沈身邊發生了以下事件:小沈爺爺從國企退休了,每個月能 領取一定的養老金,同時小沈奶奶生病住院,國家醫保報銷了大部分醫療費;小 沈聽說班里某同學的哥哥是退伍軍人,某次在火車站排隊購買車票時享受優先購 買的待遇;小沈自己則免費接種了國家的新冠疫苗。對此,下列說法正確的是()①養老金屬于社會救助②醫保屬于最低生活保障③同學哥哥享受了社會優撫待遇④小沈享受了社會福利待遇A.①②B.①④ C.②③ D.③④3.千呼萬喚始出來。在政府和企業養老之外,個人養老金制度終于出爐。個人 養老金又被稱為養老第三支柱,與基本養老保險、企業(職業)年金共同組成我 國養老保障體系的“三 大支柱”。2022年4月21日,國務院辦公廳發布《關于 推動個人養老金發展的意見》(如圖)。以下關于個人養老金制度落地的影響路徑,推導合理的是 ()個人養老金制度是政 府政策支持、個人自愿 參加、市場化運營的個 人養老金,實現養老保 險補充功能的制度。個 人養老金實行個人賬 戶制度,繳費完全由參 加人個人承擔,實行完 全積累,不得提前支取; 個人養老金資金賬戶 資金用于購買符合規定的銀行理財、儲蓄存 款、商業養老保險、公 募基金等金融產品,參 加人可自主選擇A.拓寬養老渠道→健全再分配調節機制→滿足人民多層次多樣化養老保險需求 B.引導居民穩健投資→實現養老金保值增值→提升人民群眾的幸福感、安全感 C.幫助個人理性規劃養老資金→增加轉移性收入→讓老年生活更有保障和質量D.補齊養老保險短板→優化養老保險結構→健全多層次多支柱的社會保障體系 4. 近年來,某市在做好分層分類兜底保障的基礎上,積極推進服務類救助創新 發展,將服務對象分群鎖定、服務需求分級響應,探索“分群分級”服務類救助 的新路徑。這一做法 ()①精準實施社會救助,保障了困難群眾的生存權利②通過創新服務救助方式,促進社會的公平和正義③是具有褒揚性、補償性、綜合性的特殊社會保障④既盡力而為又量力而行,提高了服務對象的生活質量A.①②B.①③ C.②④ D.③④5. 據統計,我國患有慢性病的老年人超過1.9億,失能、半失能老年人約4000 萬,很多大病康復期、慢性病老人往往無法在傳統養老模式中得到良好照料。因 此,推進醫養結合,為老人提供保健診療、護理康復、心理精神等方面的社會保 障尤為重要。為此,我們應該 ()A.充分發揮市場在社會保障中的決定性作用B.重視發揮第三次分配這一“社會減震器”的作用 C.在社會保障中推動經濟保障和服務保障的統一D.提高社會基本養老保險和基本醫療保險的最低標準6. 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社會保障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維護社會公平、增進人民福祉的基本制度保障,發 揮著民生保障安全網、經濟運行減震器的作用。2022年8月25日,中共中央宣 傳部舉行“中國這十年”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介紹新時代社會保障工作取得的 成就。十年間,基本養老、失業、工傷三項社會保險參保人數分別從2012年的 7.9億人、1.5億人、1.9億人,增加到2022年6月的10.4億人、2.3億人、2.9 億人,僅養老保險就增加了2.5億人,覆蓋范圍持續擴大,經過不懈努力,我國 建成了具有鮮明中國特色、世界上規模最大、功能完備的社會保障體系。有人認為,社會保障是推進共同富裕的重要抓手,社會保障水平高就能實現共同 富裕。請結合材料,運用《經濟與社會》的知識,對此觀點予以評析。答案與解析1.B【 解析】M 市全面構建“以基本生活救助、專項社會救助、急難救助為主 體,社會力量參與為補充”的分層分類社會救助制度體系;深入開展“救急難”工作,進一步織牢織密保障城鄉困難群眾基本生活安全網。這表明社會救助是保 障社會成員生活安全的最后防線,社會保障能有效防范和化解社會成員生存危機, 保障基本生活權利,有效維護社會生活秩序的穩定,①③符合題意。本題考查社 會救助和社會保障的重要性,沒有涉及社會保險,排除②。材料沒有體現完善社 會保障體系必須明確各方的權利與責任,④不符合題意。故本題選B。2.D【 解析】養老金屬于社會保險而非社會救助,①錯誤。醫保屬于社會保險 的內容,社會救助應滿足居民最低生活保障,②錯誤。同學的哥哥是退伍軍人, 某次在火車站排隊購買車票時享受優先購買的待遇,說明同學哥哥享受了社會優 撫待遇,③正確。小沈自己則免費接種了國家的新冠疫苗,說明小沈享受了社會 福利待遇,④正確。故本題選D。3.B【解析】個人養老金實行市場化運營,實行個人賬戶制度,繳費完全由參加 人個人承擔,不屬于再分配調節機制,A 排除。個人養老金資金賬戶資金用于購 買符合規定的銀行理財、儲蓄存款、商業養老保險、公募基金等金融產品,參加 人可自主選擇,這說明實施個人養老金制度,通過引導居民穩健投資,以實現養 老金保值增值,從而有利于提升人民群眾的幸福感、安全感,B 正確。轉移性收 入是指國家、單位、社會團體對住戶的各種經常性轉移支付和住戶之間的經常性 收入轉移,包括養老金、社會救濟和補助、政策性生產補貼、政策性生活補貼、 救災款等。幫助個人理性規劃養老資金,并不能增加轉移性收入,C 排除。個人 養老金制度落地有利于補齊養老保險短板,有利于優化養老保險結構,有助于健 全多層次、多支柱養老保險體系,而不是健全社會保障體系,D 排除。故本題選B。4.A【 解析】推進服務類救助創新發展,將服務對象分群鎖定、服務需求分級響 應,這一做法精準實施社會救助,保障了困難群眾的生存權利,通過創新服務救 助方式,促進社會的公平和正義,①②入選。社會優撫是具有褒揚性、補償性、 綜合性的特殊社會保障,而材料強調的是社會救助,③不選。材料并未涉及提高 服務對象的生活質量,④不選。故本題選A。5.C【 解析】針對材料中的問題,我們要充分發揮國家的宏觀調控作用,A排除。 社會保障是“社會減震器”,B 排除。推進醫養結合,為老人提供保健診療、護 理康復、心理精神等方面的社會保障尤為重要。為此,我們應該在社會保障中推 動經濟保障和服務保障的統一,C正確。提高社會基本養老保險和基本醫療保險 的最低標準并不能解決材料的問題,D 排除。故本題選C。6. (1)社會保障制度保障社會成員的基本生活權利,能夠有效維護社會生活秩 序的穩定,發揮民生保障安全網作用;發揮收入分配調節器作用,能夠調節不同 社會群體之間的利益關系,化解社會矛盾和沖突,促進社會公平正義;發揮社會 互助共濟功能,同時通過社會成員的自助與他助,推動社會持續健康發展。所以, 完善社會保障有利于共同富裕。(2)完善社會保障體系要盡力而為,要堅持社會保障水平與經濟社會發展相適 應。而且,實現共同富裕歸根到底要堅持以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 發展,大力發展生產力,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促進經濟高質量發展。同時落實 以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健全再分配調節機制,重視 發揮第三次分配的作用,從而縮小居民收入差距,最終實現共同富裕。【解析】第一步:審設問,明確主體、作答范圍、問題限定和作答角度。本題設 問要求評析觀點“社會保障是推進共同富裕的重要抓手,社會保障水平高就能實 現共同富裕”,考查社會保障的地位和作用、實現共同富裕的舉措的相關知識。第二步:審材料,提取材料有效信息,鏈接教材相關知識。有效信息①:社會保 障是保障和改善民生 …發揮著民生保障安全網、經濟運行減震器的作用 → 可聯系完善社會保障有利于共同富裕的知識。有效信息②:社會保障水平高就能 實現共同富裕→可結合堅持社會保障水平與經濟社會發展相適應,如何實現共同 富裕的知識。第三步:整合信息,組織答案。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