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教學 內容 2024-2025學年統編版七年級上冊道德與法治 《家的意味》教學設計核心 素養 目標 政治認同:領悟家的豐富內涵,培育對家庭的深厚情感,踐行和諧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道德素養:培養熱愛家庭,孝敬父母的情感,形成健全的道德認知。法制觀念:了解關于家風家訓的法律法規,實際行動表達孝親敬長之情。 健全人格:了解家庭含義,家庭的意義,正確認識家庭,養成健全的人格。 責任意識:體會家人的付出與親情的溫暖,承擔對家庭的責任。 教學 重點 為什么要孝親敬長? 教學 難點 繼承、發揚孝親敬長的傳統美德。 教學過程導入 歌曲導入:歌詞里的“家 1.我的家在東北松花江上。(家是地域) 2.我要一所大房子,有很大的落地窗戶。(家是住所) 3.我愛我的家,弟弟爸爸媽媽。(家是和親人在一起) 4.媽媽準備了一些嘮叨,爸爸張羅了一桌好飯。(家是......) 思考:結合上面的歌詞,說說“家”是什么 (括號中已附上答案) (教師總結:“家”不僅僅是一個物理空間,更是一個充滿情感和回憶的地方,是人們生活的核心和情感的寄托。) 授新課 【設置疑問】我們是怎樣組建一個家庭的 張三和李四戀愛,半年結婚成了家。 一年后生下女兒使家庭喜添新成員。 養子女與養父母成為一家人。 繼子女與繼母也是一家人 思考1:從家庭的組成去思考你認為什么是家庭? 學生: 教師:家庭是由婚姻關系、血緣關系或收養關系結合成的親屬生活組織。 思考2:結合上面場景分析:家庭關系的確立有哪幾種形式 學生: 教師:①依照法定條件和法定程序結婚而組成的家庭-一男女結婚成家。 ②因血緣關系組成的家庭--寶寶降生使家庭喜添新成員。 ③依照法定條件和法定程序收養而組成的家庭--養子女與養父母成為一家人。 ④父或母再婚組建新的家庭--繼子女與繼父母也是一家人 探究一:父親為兒子尋找“猴”驚動了300多萬網友,“一個父親的慈愛深深打動了我”于女士主動聯系涂先生將“猴子”寄給了孩子分文不取。 “家”,是一個有溫度的字眼,它不僅是我們身體棲息的地方,更是我們心靈停靠的港灣。倦鳥歸林、落葉歸根,這是對家的渴望,也是生命的追尋。 思考:閱讀材料,結合課本知識,請談談你對“家”的 理解 學生: 教師:家是我們身心的寄居之所。每個人都有一個屬于自己的家,我們的生命是父母給予的,我們的成長也離不開家庭的哺育和支持。家是我們心靈的港灣。家不只是一所房子、某個地域,家里有親人,家中有親情。親情,激勵我們奮斗拼搏,讓我們的心靈有所依靠。 探究二:小麗:父母關心我們的學習,關注我們的品行,用自己的言行影響和教育我們。 小明:父母給我們提供發展的機會和條件,對我們的未來寄予厚望。 思考:結合自己的成長經歷,說說家庭對個人成長的作用。 學生: 教師:家是我們的第一所學校,是我們的修身之所。父母是我們的第一任老師,我們在父母等家人的言傳身教中學習為人處世,扣好人生的“第一??圩印?探究三:家風故事:孟母三遷、岳母刺字、畫荻教子... “書圣”王羲之的家風故事。忠厚傳家久,詩書繼世長。王羲之出身世家望族瑯琊王氏,他身上既顯現著超脫、豪放的魏晉風度,也流淌著傳統文化的精神因子。王羲之書法成就的取得,除了因為自身天賦和刻苦鉆研外,還與瑯琊王氏家風傳承有密切關系。后人把王羲之的治家思想提煉為24個字:“上治下治,敬宗睦族,執事有恪,厥功為懋(樹立榜樣,以此激勵自己),敦厚退讓,積善余慶”。瑯琊王氏的興盛始于東晉,數百年間在政治舞臺及書法方面涌現出一大批杰出的人才,大多留下清正廉明的口碑可謂是將相之家、書法名門。 思考:家的作用是什么? 學生: 教師:家是代代傳承、血脈相連的生活共同體。 ①優良家風作為一種無形的力量,會融入家庭成員的血脈中,潛移默化地影響著我們的價值觀念、性格特征、道德修養和行為習慣等。 ②優良家風引導人們向上向善,促進家庭幸福和諧。 探究四:當探討到家庭與社會的關系時,兩位同學發表了不同的觀點。 同學一:家庭和睦不和睦,幸福不幸福是人家自己家的事,關起門來,與社會又沒有關系。 同學二:家庭和睦、幸福,社會才會和諧,畢竟社會是由千千萬萬個家庭組成的。 思考:家庭與社會是什么關系? 學生: 教師:家庭是社會的基本細胞。家庭和睦則社會安定,家庭幸福則社會祥和,家庭文明則社會文明。 材料一:春秋時期,有個叫潁考叔的小官去見鄭莊公。鄭莊公賞賜他飯食,他把肉片放在一邊舍不得吃。莊公很奇怪,潁考叔說:“我的母親從來沒吃過這么美味的肉食,請允許我拿回家孝敬我的母親。”莊公聽后十分感動。 材料二:《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規定:成年子女對父母負有贍養、扶助和保護的義務。成年子女不履行贍養義務的,缺乏勞動能力或者生活困難的父母,有要求成年子女給付贍養費的權利。有負擔能力的孫子女、外孫子女,對于子女已經死亡或者子女無力養的祖父母、外祖父母,有贍養的義務。 思考::兩則材料,共同說明什么道理 學生: 教師:孝親敬長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公民的法律義務。板書 設計課堂 檢測 1.春節是在外游子與家中親人團聚的日子。不管離家有多遠,人在路途中,親人在心里,“回家”是春節每個在外打拼的中國人的共同主題。這表明( ) ①子女只有在父母身邊才能表達孝心 ②“孝”是中國家庭文化中的重要精神內涵 ③家是代代傳承、血脈相連的生活共同體 ④回家過年是我們每個子女的法定義務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二十六條規定:“父母對未成年子女負有撫養、教育和保護的義務。成年子女對父母負有贍養、扶助和保護的義務?!狈蓷l文體現的中華傳統美德是( ) A.仁愛孝悌,待人有禮 B.尊老愛幼,孝親敬長 C.誠信友善,樂于助人 D.善待父母,自立自強 3.網友們經常在假期結束后曬私家車的后備廂,里面全都塞滿了父母的食物。大家紛紛評論:我們看過笑了又哭了,滿滿都是愛??!下列對此的理解錯誤的是( ) A.只有家里的食物才美味 B.我們的成長離不開家庭的哺育和支持 C.家是代代傳承、血脈相連的生活共同體 D.每個人的內心都有一份對家人割舍不斷的情感 4.下列對家認識正確的有 ( ) ①家就是我們住的房子,沒有其他意義 ②家是我們身心的寄居之所 ③家是我們心靈的港灣 ④家對于我們有著豐富的意義 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八年級學生文文的博客摘要:我有一個溫暖的家,爸爸對我的愛是在生活上的,媽媽對我的愛是在學習上的。家庭生活中,雖然會有許多的煩惱,但更多的時候,給予我的是巨大的快樂,我愛我家!文文愛自己的家是因為( ) ①家是她成長的搖籃,是她的港灣和第一所學校 ②父母是她最親的人,也是她的第一任老師 ③父母一味地遷就她,滿足她所有的要求 ④父母無微不至地關心她、愛護她,使她盡享家庭的親情和溫暖 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重慶男子黃國全在病重時留給女兒的8段視頻,被稱為“最感人的生日禮物”——在得知自己已經是食道癌晚期、將不久于人世后,他在病床上錄了8段視頻,滿載著對女兒未來的期盼和祝福,希望分別在女兒每年生日時播放,直到她18歲。黃國全的生日禮物( ) ①體現了對女兒至深至純的父愛 ②只會帶給女兒悲傷 ③告訴我們父愛如山,深沉含蓄 ④會使女兒感受到父愛一直存在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