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雙分支結構》教學設計一、教學內容分析本課以生活化情境為背景,關聯整體情境,即“體測成績登記”,旨在深入學習分支 結構。該課程包括“認識雙分支結構”、“用流程圖表示雙分支結構”和“驗證雙分支結構”三個部分。在“探索”環節中,通過描述生活中的實例,如“如果……那么……否則……”,喚 起學生對此類問題的認知,并建立解決生活實例的方法與算法控制結構的聯系。通過認知遷移,構建雙分支結構的流程圖,進一步引導學生發現判斷條件設置的重要性。教材通過分析體測成績的規律,讓學生分析判斷條件的構建和雙分支結構的特點,加深對雙分支結構的理解。在“用流程圖表示雙分支結構”環節中,通過真實情境 和案例構建判斷條件,并用流程圖表示合理的算法,回顧解決問題的一般過程;分析問題、建立模型、算法表達。為后續驗證算法做好準備。二、學習對象分析五年級學生經過前面的學習,已經能夠掌握單分支結構的基本操作,了解分支結構的基礎知識。雖然并未學習過雙分支結構的相關的內容,但生活中已經接觸過很多分支結構運用的具體實例。且五年級學生具備強烈的好奇心,思維活躍,對技術充滿了好奇與興趣。因此,本課通過學生近期體測訓練讓學生感受到分支結構就在身邊,感受分支結構對程序的影響。以“體測登記系統”為載體,從中提煉出順序結構、單分支結構、雙分支的一般工作過程,進而理解程序有許許多多的結構架構及特征。教學目標通過對體測成績的探討,了解雙分支結構的概念,感受到雙分支結構就在身邊。能有效利用雙分支結構,設計“成績等級判定”,并通過實例,掌握雙分支結構的一般工作流程,了解分支結構的架構,培養問題解決的能力。教學重點: 理解雙分支結構的概念和特點,學會用流程圖表示雙分支結構。教學難點: 合理設置判斷條件四、教學流程(一)導入新知教學內容與活動 設計意圖1.項目回顧,引出問題 組織討論引導學生回顧之前的項目,帶入本節課的成績判定環節,理解雙分支結構的情境,思考還有哪些事物可以 用“如果……那么……否則……”這樣的說法來描述 小組討論 交流,代表匯報總結。 2.引出主題,提出目標 算法的分支控制結構有多種形式,如單分支、雙分支提出本節 課目標:認識雙分支結構,用雙分支結構解決問題。 【提問】你的生活中有哪些物聯網相關的應用? 身邊實例調動學生興趣,交流 討論,引導學生聯想自己身邊的雙分支具體應用,并能夠用自然語言描述雙分支結構。(二)案例分析教學內容與活動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思考什么叫做雙分支結構 雙支結構可以用什么 來表示 試著說說知道的雙分支結構。 教師小結:雙分支結構也是根據一定的條件做出判斷,再選擇相應路徑的過程。即如果滿足條件,則執行滿足條件的操作,否則執行不滿足 條件的操作。這種形式的選擇語句 相當于自然語言里的關聯詞“如果……那么……否則 …… ” .活動一:根據小組的判定規則進行描述,分析項目雙分支結構的一般工作流程。 教師小結:雙分支結構可以讓算法根據條件做出更多的選擇。運用算法的分支結構可以讓計算機根據預先設定的判斷條件自動做出選擇,從而使計算機變“聰明”。 活動二:根據小組的判定規則進行算法設計 各個小組根據自然語言在畫程中轉換成流程圖。小組討論并分享關鍵的判定步驟。 活動三:驗證算法 將畫程的流程圖轉換的python進行調試運行,總結if-elif-else之間的算法特征 通過體測判定的問題,引導學生思考解決方案,培養學生問題解決的能力。 通過具體應用,總結雙分支結構一般工作流程 加深理解,總結雙分支的算法特征(三)拓展總結教學內容與活動 設計意圖程序的完整性:嘗試將學號抽測與登分成績相結合。從生活的方方面面到城市建設到國家建設,展示分支結構的日常應用,感受分支結構對生活的影響。 讓學生感受到分支結構對生活的影響,充分提升利用分支結構解決生實際問題的能力。(共16張PPT)雙分支結構01發現體測應用中的算法02分析體測應用中的算法03描述體測應用中的算法04算法驗證與迭代優化學號抽測判斷開始輸入學號學號=15?“請準備體測”結束否如果_____________,那么____________。輸入的學號等于15就要做好體測準備xuehao=int(input("請輸入您的年齡")if xuehao == 15:print("請準備體測" )是學號=15?“請準備體測”是否滿足條件?成立單分支結構操作如果_____________,那么____________。滿足條件執行滿足條件的操作存在只需要取一種情況進行操作,其他條件不需要考慮跳繩體測坐位體前曲體測50米體測仰臥起坐體測分析問題:單分支結構是否能實現優秀與為達到優秀判斷?優秀標準:超過180個優秀標準:少于8.7s優秀標準:超過13.8cm優秀標準:大于50個建立模型:滿足條件?成立操作如果_____________,那么____________,單分支結構否則_____________。滿足條件執行滿足條件的操作執行不滿足條件的操作雙分支結構讓算法根據條件做出更多的選擇建立模型:如果_____________,那么_____________,否則_____________。滿足條件?是操作1操作2否雙分支結構滿足條件執行滿足條件的操作執行不滿足條件的操作任務一:根據小組的判定規則進行描述跳繩體測任務二:根據小組的判定規則進行算法設計坐位體前屈體測50米體測仰臥起坐體測如果跳繩次數>180,那么優秀,否則未達到優秀如果50米時間<8.7,那么優秀,否則未達到優秀如果距離>13.8,那么優秀,否則未達到優秀如果次數>50,那么優秀,否則未達到優秀跳繩算法設計:是否開始結束輸入跳繩次數跳繩次數>180 優秀未達到優秀50米算法設計:是否開始結束輸入50米時間50米時間<10 優秀未達到優秀坐位體前屈算法設計:是否開始結束輸入距離距離>13.8 優秀未達到優秀仰臥起坐算法設計:是否開始結束輸入次數次數>50 優秀未達到優秀驗證算法是否開始結束輸入跳繩次數跳繩次數>180 優秀未達到優秀是否開始結束輸入50米時間50米時間<10 優秀未達到優秀是否開始結束輸入距離距離>13.8 優秀未達到優秀驗證算法是否開始結束輸入跳繩次數跳繩次數>180 優秀未達到優秀tiaoshengcishu=int(input("請輸入跳繩次數")if tiaoshengcishu >180:print("優秀" )else:print("未達到優秀" )迭代升級如何將學號抽測與體測成績等級相結合起來?每天運動一小時,健康生活每一天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雙分支結構.pptx 雙分支結構學習單.docx 雙分支結構教學設計.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